你為什麼不喜歡目前的中國茶道?
參加工作好幾年,發現許多人不管什麼事情都喜歡喝茶喝茶再說。
茶道的傳承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將茶道作為一種社交手段,特別是中年人對於茶道過分的熱愛,能否看作是附庸風雅呢?
參加工作好幾年,發現許多人不管什麼事情都喜歡吃飯喝酒再說。
吃飯喝酒本身是基本需求,但是將吃飯喝酒作為一種社交的手段,特別是中年人對吃飯喝酒的過份熱度,能否看作是一種不良之風呢?
我表示呵呵噠。
因為茶道是偽傳統。
因為中國人飲茶,一直是——好好喝茶,不求道。
我不喜歡,是因為很多在玩茶道,說自己做茶道的人,其實在做的是對不起茶的,或者說根本他就不知道什麼才是茶。
比如,大多數茶是需要沸水沖泡的。他不,他非要慢慢吞吞,翻幾個手花,拿著蓋碗蓋子在碗上面繞圈。然後等茶到了我嘴裡已經是溫吞水,不如不喝。
再比如,明明中國茶有中國茶的風骨,非要學什麼日本茶道,東施效顰,學得四不像,還自以為自己整的高端。此處並非批評日本茶道。曾與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都有過交流,只是人家是以茶修道,而很多中國學生去了則是為學裝的技巧,這就有違三家的本質了。以此說明。
再比如,明明自己都分不清生普熟普,開口就是茶經,什麼水為茶之母云云,非要采無根水來泡茶,抱歉,我還想多活兩年。
附庸風雅之人自古以來都不缺少,但是那些真正風雅之人又在乎過么?
不在乎外物,只留心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才是風雅之骨吧。
曾經聽聞武漢一茶藝老師說整個武漢茶圈還沒有人敢在他面前造次。當時第一反應是,我得去造次一下。
後來一想,我去,就代表我不服,我不服就代表我在意。可是我並不在意。於是作罷。你在意他們攀附風雅,是因為你還不夠風雅,所以,你理他幹啥?喝一泡好茶再說吧。
再說了,都已經工作幾年了就應該懂得,這裡的喝茶正是人際交流最簡單的方式,喝了茶頂多睡不著,至少不會天旋地轉,吐的昏天黑地。就算喝一宿也沒多大傷害。
而人與人之間總是需要交際,需要溝通,而茶本身就是大家坐在一起的一個理由罷了。你討厭的並不是茶,只是對自己正在融入的這個世界感到不自在罷了。
別急,總會適應的,或早或晚。因為那是商人杜撰出的偽貴族儀式。
茶道,茶禪,茶文化。就是因為這些才讓年輕人望而卻步,也就是因為這種看起來高大上的炒作,才讓茶商們趁熱抬價賺滿缽。
如果喝茶就像喝可樂那麼容易,那豈不是變成低檔飲料了,那樣就沒法體現出老爺我的高雅愛好了。要是有人問你平時沒事喜歡做什麼啊,「我閑下來的時候喜歡泡泡茶研究一下茶文化」
「我閑下來的話就會開瓶可樂爽一下殺殺精嘿嘿」是不是人的差距就出來了。哦對了,還有茶保健這垃圾忘了說,不過算了。就是一飲料,一愛好
哪有那麼多bb的杯子一衝就是一杯,誰每天閑著沒事幹對著熱水倒來倒去就和佛教,傳統文化一樣,裝出一副玄之又玄的鳥樣,又藏不住眼睛裡的綠光想賺錢能不能吃相不這麼難看確實茶道是我們國家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有很多優秀老師與前輩和優秀的品種和茶葉種類
注意:著tm好不好和日本的工匠精神一樣,全靠一張嘴!你不是一斤多出幾百塊錢。來個雙向盲測有幾個人喝的出差別
我們尊重文化和真才實學的人但是有很多半桶水和無良商家在裝逼之前能不能看看自己幾斤幾兩首先,中國叫茶藝不叫茶道,茶道是日本的叫法,韓國叫茶禮。
憑興趣愛好本科學了四年茶,跟想像不一樣,並不只是喝茶泡茶,還有從種到採到炒到泡到營銷到成分都有涉及,當然有分不同的方向。同學作為文化愛好主動學的並不多,多半是家裡自己種茶賣茶的讓孩子來渡個金。當然這不影響很多人真的愛上了茶,但更多的是學過了說自己「愛茶」。有時候看著顧客商家之間相互矯情情懷挺尷尬的,還有老闆大字不識約著妹子去唱K自詡風流。真的不是套件禪服擺套茶具就叫有品質有文化呀。學生尚且如此,社會上見的更多,甚至名流專家。無外乎很多人附庸風雅,嘴上閑情逸趣,實際貪財吝嗇、低俗好色。包括一些禪茶大師出家人也未脫窠臼。具體例子指向性太強就不舉了。中國目前的茶行業大多還是兩類,服務業和銷售業,茶藝師像服務員一樣泡茶陪坐,不需要多少技術含量和知識儲備。茶館茶樓不是作為餐飲就是作為商務會所。純粹的文化場所和普通的平價飲品店基本沒有。這也是市場氛圍決定的,年輕人寧可選擇奶茶咖啡,不接受茶。文化場所需求量小,不賺錢。剛入大學到畢業的時候也對茶行業有很多「幻想」終歸還是沒有選擇從事這個行業,只作為愛好。「傳統文化」幾個字現在可能帶了很多黑點,有人懷著虔誠的心意去了解探尋傳承,獲得精神和知識的力量,獲得滿足和安寧,我不覺得這是羞愧矯情的事。中國目前的確很多人打著「情懷」的名義借茶謀取暴利,但這不是茶的錯,也不是茶人的錯。謀利的人是因為茶有利用價值所以選擇茶,如果其他的可以炒作,照樣會投身其他行業。
茶,「東方樹葉」千百年來文人墨客,遷客騷人入詩入畫,自有其獨特魅力。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貴族玩物,也不是染滿銅臭不堪看的俗物,不過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必需品,是「China」的一個文化象徵註解。
茶也不是奢侈品,都知道茶葉水分多,拋開稀有品種不說,正常的品類都是日常的平價產品。普洱、金駿眉之類被市場炒高,要知道十幾年前雲南福建很多茶農還生活困苦,不存在稀缺高價的問題。題外話,改善茶農生活還是有意義的。
有老農的白瓷大碗,有姑娘的青瓷小杯;有一氣豪飲,也有淺啜慢嘗。文藝嗎?很文藝;俗氣嗎?也很俗氣。閩廣很多人家都有專業的茶具,聞香、啜飲、觀湯色、看葉底就能分出好壞,基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家,不為作秀,也不圖風雅,如同我們平時吃蘋果,紅富士脆黃元帥面一樣自然,只是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不用覺得茶高貴,也別妖魔化,更不帶有商業政治色彩。希望更多中國人,中國的年輕人能夠了解習慣這種以「china」為名的「國飲」。它真的比碳酸飲料、奶茶健康,也不是苦澀難咽,紅茶就很清甜,甚至喝久了也許你會迷上苦澀後的回甘。
看到了這個問題,用手機敲了這些字,有機會修改完善吧,希望可以消除一點對茶的偏見。疏漏之處望前輩茶人海涵見笑、指教糾正~(*^ω^*)從事這個行業也有幾年了,說實話,依然搞不懂所謂的「茶道」是什麼。
我想喝茶的時機,一是渴了,二是沒那麼忙,心情也剛好,於是就願意坐下來優哉游哉的給自己衝上一壺茶,慢慢沖,慢慢喝。這是一種安靜自在的狀態,沒那麼過廢話。
沒人陪的時候就一個人喝,自自在在想干點兒啥就干點啥,有人陪的時候就一起喝,想聊點兒啥就聊點兒啥,沒啥好聊的就安靜喝茶。
根植於生活,才是正道。
我就是一個對茶過分熱愛的中年婦女,但是指茶,不是茶道。提問中的意思好像茶道是茶藝表演的高級版,附庸風雅的商務版。翻看歷史,茶從來與金錢政治密切關聯,所以別以為圍繞茶的人與事有多純潔。加一個道字,也並不能標榜這人有多高品味與涵養。
但是,合光同塵,不論多骯髒的錢與功利心,並不妨礙茶本身的高潔。
題主的問題混沌,不如借這個問題的機緣,把道字忘了,好好喝一杯茶。其實你這種喝茶,本身就是一種交際手段,跟喝咖啡喝飲料沒什麼區別,不必要上升到茶道來說……
如果把平時喝茶都當作茶道來講(一般講茶道都會上升到一種精神高度),對普遍的人來說,就沒意義了——大家這麼忙,哪有心情跟你風雅啊!
所以,喝茶,就是一種社交手段。
如果平時喝茶還講什麼茶文化,這種是作秀。當然,這與弘揚中國傳統茶文化的一些活動不同,活動跟儀式這些不能與常規喝茶相比較。
題主您好。
鄙人從小開始喝茶,最早不過是因為地方傳統。
家裡長輩,親朋好友,最相近的愛好就是喝茶。逢年過節,泡一壺;走親訪友,泡一壺;求人辦事,泡一壺。
送禮呢?送茶的不少。不少人有家裡冰櫃存茶的習慣。單位里每個辦公室一個茶盤,家家戶戶一個茶盤,即便一介屁民都是如此。
泡個茶煮沸水,不帶什麼翻個手啊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的,但是基本流程得到咯。為啥?一是規矩,二是好喝。要我去你家你就整個袋泡茶?呵呵,沒感情。
事兒嗎?事兒。你要問他這是不是茶道?
"懶覺!那不是RBGZ的東西嗎?"
基本都會這麼回你。喝的那是茶,不是茶道,愛喝而已。
在下一近親長輩,兩口子農村教師。掃墓上墳時路過他家拜訪,第一件事就是泡茶,還是那一套,該喝好茶喝好茶,該冰箱拿冰箱拿,教師宿舍陽台都給你整個茶盤出來。
不知道這算不算題主的過分熱愛,起碼人也沒把這當做什麼茶道。說過分點,總不見得我們全民裝逼吧?
不知道鄙人的家鄉習俗算不算諸位說的"不喜歡的中國茶道"。
可先別急,附庸風雅那也確實有。元首答主說的好,大多數茶沸水泡,有人非得給你有用沒用整半天,觀賞性大於實用性。不是我地圖炮,這現象還真多發於不以喝茶為嗜好的地區;要是家裡有人懂茶,你還泡個花把式,我都怕我爹把我腿給打折了。
題主還是要分情況討論。要真在喝茶盛行的地區,泡茶作為社交手段實在太正常了,不算過分熱愛;除非給你泡茶的是個舉手投足都要走光的旗袍妹子。
其實那麼多人粵語滬語都是學得,老北京做派6的一比;吃個西餐還要在乎自己姿勢標準否,彷彿說了八分熟牛排就無地自容。這麼一看某些本地人動不動喝茶還真不是毛病,相比之下我更噁心動不動喝酒的。
至於別地方人,愛喝當然也可以,又不是哪裡的專利。附庸風雅從來諷刺的都是強行高雅,要是你相關方面略有涉獵,罵句裝逼肯定無可厚非;要是不太懂,其實也沒什麼,讓人喝著就是了,反正你也分不出誰真愛誰裝逼。
舉個例子,我們大可以做個實驗,在知乎提個問題,"講究紅酒配餐和以酒會作為社交手段算不算附庸風雅?"
至於你要說本題指向的是茶道不是茶,那我也很無力,起碼我認識喝茶喝多的還拿它做交際手段的,可沒人管它叫茶道。
叫什麼真的沒差,沒名也沒事。日本茶道我丁點不懂,可中國茶文化差不差在名,差在普及度。普及度上去了,懂的人多了,也不存在裝逼一說,哪怕咱取名叫"真·朵蜜·聶赫柳多夫·用愛發電·天師道"都沒關係。我曾經管理過家裡的一家茶室,也去過很多朋友開的台灣茶室。
說到附庸風雅,其他地方我說不上,但是在成都,基本上是沒有這種情況的。
首先成都對茶的熱愛是沒得說,春風輕拂的時候,或三五成群或一人小憩,坐在公園河邊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經歷。不過我知道,這個問題所討論的茶,主要是集中在茶道,即茶水分離的模式下。
首先,我去過的每一個茶室除了景區裡面的有表演性,其他地方都是以泡好茶為目的。其次,中年人大家朋友三四坐在一張大桌子上喝茶聊天其實就相當於我們年輕人的桌游。沒人會去看泡茶人有沒有什麼「鳳凰三點頭」、「關公巡城」一類亂七八糟的動作。大家只會去品這個茶原本的味道和經泡茶人手之後的味道。
最後,我今年22歲,把自己當年輕人應該問題不大。在我們年輕人圈子裡,其實也有對茶道有感情的,我自己就不說了。我也有朋友自己在家對窗架設一套茶具,或一人獨飲或邀父母共品。也從側面佐證了茶道,不一定就是附庸風雅。本人眼光狹隘,見識短淺。有什麼說錯的大家見諒。要是能指出更是不勝感激。中國沒有茶道,中國的的道太神聖,不似日本有各種道。古代管技藝都叫術、技、藝而非道。
只愛喝茶至於道,何處都是
1.買茶的不懂茶,喝茶的不買茶2.利益驅使下誇大其詞,黑友商抬自己3.還是利益驅使下導致質量參差,沒有實話4.揉進了什麼佛啊禪啊的,讓茶變了味道PS.雖不是所有人都這樣,但這些都是普遍現象。
據說在北京,吃炒肝的正宗姿勢是三指兒托著碗底轉著圈喝。什麼?用勺?沒文化!我國所謂的茶道文化大約也是如此。
我記得我剛參加工作頭幾年,飲料不離手,根本不喝茶。
三十多歲開始注意健康,有意無意的開始喝茶。到現在每天都得喝茶,偶爾也搞個壺來幾泡,一般用飄逸杯。回到正題,下午跟同事喝茶的時候說到這個問題,手機打字太累,簡要提綱回答:1.年輕人現在喜歡歐美快餐文化,茶道顯得老氣橫秋。2.茶道自古其實主要都是士大夫階層的最愛之一,說明什麼?要有錢有閑!3.生活中的很多美,是要有一定閱歷和歲月沉澱的才能欣賞。就像我年輕的時候覺得京劇太折磨人了,現在偶爾還能看一會。因為跟你談茶道的,都是想賣茶給你的人。
存在即是合理
推薦閱讀:
※喝普洱茶多會導致鈣流失嗎?
※為什麼明代以後會流行泡茶法,點茶、煎茶都被淘汰了呢?
※牛蒡茶的功效真的這麼多這麼好嗎?
※克拉瑪依紫砂的出現,對宜興紫砂有何影響?
※日本茶道中的「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