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酵母菌無氧呼吸釀酒的行為是否剝削酵母菌的剩餘價值?

不是釣魚


顯然是。

接下來你要做的是發動全世界的酵母菌聯合起來,結社,罷工,遊行,乃至發動武裝革命。


錯,你有給酵母菌發工資咩?你有給酵母菌撫養後代咩?最後它們為啥都死翹翹了?

所以人類根本就不是剝削酵母菌的剩餘價值,而是榨取全部價值

人類和酵母菌的關係不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關係,而是奴隸主和奴隸的關係,酵母菌是釀酒廠的財產而非員工。


僅僅讓他們釀酒,顯然還不夠。你還要讓他們在死後依然為你所用,這才是敲骨吸髓地充分榨取酵母的剩餘價值。小酌日曆昨天恰好講到了這個話題。如何充分榨取酵母的剩餘價值? - 知乎專欄

特約作者:邱宇軒
山東農業大學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學士
法國蘭斯大學葡萄酒與香檳碩士

L" élevage sur lies 翻譯成中文就是酒泥陳釀。關於酒泥,魯迅(誤)有一句話 :世界上本沒有 lies,酵母死的多了,便形成了 lies。

酒泥就是在酒精發酵完了之後,我們在發酵罐底部看到的那一堆沉澱。不光是死酵母,這些沉澱里還有葡萄的組織碎片、酒石酸結晶、各種不溶解的釀酒產品,還有葡萄從地裡帶過來的土,在紅葡萄酒中還有蛋白質多糖植物色素和單寧形成的各種絡合物。Elevage sur lies 就是在發酵結束後保留這些沉澱中比較細膩的部分 lies fines,去掉那些相對比較大塊的酒渣,與酒一起陳釀,英文叫做 sur lie aging。

木桶底部的白色沉澱即是酒泥
圖片來源:Fondazione Sommelier d"Italia

白葡萄酒的酒泥陳釀

只要是把酒跟酒泥混在一起陳釀,都叫 sur lies,可以在木桶、發酵罐或者是酒瓶子里 sur lies(比如香檳)。無論在哪種容器里,這些酵母通過自溶的方式結束它們的一生。這些酵母的細胞壁在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將多糖、甘露糖蛋白(MP , mannoprotéineslevuriennes)和一些蛋白質釋放到葡萄酒中。並且使葡萄酒的氮含量升高,尤其是氨基酸的含量。這個過程也受到溫度、時間、攪拌或者是酶含量的影響,目前也有不少研究通過氮含量的變化來表示酵母自溶的速度。

酵母細胞壁的結構:
左-細胞壁、周質空間、細胞膜;
右-多糖、甘露糖蛋白、 葡聚糖、周質蛋白質

甘露糖蛋白 MP 據某百科說具有某些健康保健作用,然而在白葡萄酒中最大的作用是抑制酒石酸結晶析出。在酒精發酵階段酵母就能釋放少量的甘露糖蛋白,但是在 sur lies 的過程中,釋放相對較多的葡聚糖和甘露糖蛋白,能明顯減少酒石酸的結晶。經過酒泥陳釀 7-9 個月的時間之後,葡萄酒中的酒石酸已經趨於穩定,不需要再進行另外的處理。

酒泥陳釀也可以在專用發酵罐中進行
圖片來源:pulsair.com

如果與未經過 sur lies 的對照酒樣進行對比,經過酒泥陳釀的酒樣不僅有較少的酒石酸沉澱,也更不容易出現蛋白沉澱。酵母屍體釋放一些膠質和葡聚糖等物質自帶下膠效果,葡聚糖能抑制已經形成的蛋白質絮凝團的繼續變大從而沉澱。但是對於蛋白質沉澱,如果要徹底消除出現的風險,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皂土。但是皂土對於蛋白質的吸附沒有選擇性,也會同時吸附香氣物質。使用皂土澄清穩定葡萄酒不可避免地會造成香氣的損失,所以 sur lies 對於蛋白沉澱的穩定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皂土的使用量,從而給葡萄酒保留更多的香氣。

一些日本甲州葡萄酒會通過酒泥陳釀來增加酒款複雜度
圖片來源:blog.livedoor.jp/japanese_wine

前文提到的氨基酸是許多三類香氣的前體物質,並且酒泥本身也能釋放出一些香氣物質,在品嘗時給葡萄酒帶來更細膩豐富的香氣和圓潤的口感。除此之外還能減少氧化的風險,維持較高的二氧化碳含量。並且經過酒泥陳釀的白葡萄酒,在裝瓶後它的老化來的更晚,相對能提高陳年的時間。

紅葡萄酒的酒泥陳釀

以前紅葡萄酒的酒泥陳釀應用也十分廣泛,大家用 sur lies 來提高紅葡萄酒的陳年時間,直到上世紀 60 年代蘋果酸-乳酸發酵流行起來,人們漸漸放棄了用 sur lies 來處理紅葡萄酒。現在使用 sur lies 的紅葡萄酒遠不如白葡萄酒常見,不過在勃艮第依然有不少人這麼做。對於紅葡萄酒來說,sur lies 同樣能起到部分澄清的作用,並且能抑制還原味等缺陷的出現。

紅葡萄酒的酒泥
圖片來源:Blogspot/Airlie"s Winemaker

在某些關於紅葡萄酒的 sur lies 實驗中,sur lies 可能會給紅葡萄酒帶來更加圓潤豐滿的口感,甚至一些成熟度,但是沒人能確定這種說法。可以確定的是,酒泥陳釀能影響紅葡萄酒潛在的氧化還原特性,能夠減緩紅葡萄酒的氧化,提高葡萄酒的穩定性。並且酒泥的存在能使紅葡萄酒中的果香更濃。

酒泥陳釀的風險

Sur lies 儘管能給白葡萄酒帶來種種好處,但是它依然存在風險。最大的危險就是酒泥帶來的含硫化合物,可能會產生還原味比如硫化氫和甲基硫醇。甲基硫醇有一股子爛白菜的味兒,一般用在煤氣罐里,讓人能輕易察覺到煤氣泄漏。所以除了香檳等香檳法的起泡酒是在瓶中 sur lies,大家更常見的還是在橡木桶中進行酒泥陳釀的,橡木桶給葡萄酒引入的少許氧氣能夠有效地避免產生臭雞蛋味兒。並且要在 sur lies 的過程中時不時地攪桶(batonnage)讓酒泥動起來,也可以在 sur lies 剛開始的時候加入β-葡聚糖來加速酵母細胞壁的溶解。

圖片來源:neerlandswijnhuis.nl

Muscadet 的 「sur lie」

Sur lies 這種傳統的陳釀方法只傳統了 100 來年。20 世紀初,南特的酒農們習慣把當年最好的幾桶酒存起來過年過節喝,於是這些未經換桶,存有酒泥的酒悄悄地完成了酒泥陳釀,村裡誰家結婚的時候老鄉們打開一嘗,果然是好喝的不要不要的。於是這種帶著酒泥的「喜慶酒」(le vin des noces)就變成了當地傳統,sur lies 也開始逐漸變得高大上了,這種陳釀的方法也被稱作是「南特法」(methode nantaise)。

圖片來源:realfoodtraveler.com

直到 1977 年,「sur lie」變成了一個法定特殊稱謂(注意這裡的 lie 是一個單數),只有 4 個 muscadet 的 AOC 才有(Muscadet, Muscadet Sevre et Maine, Muscadet Cotesde Grandlieu 和 Muscadet Coteaux de la Loire)。想要在自家的酒上寫上這兩個字,必須要 sur lies 直到發酵完第二年的 3 月 1 號以後,最晚不能晚於 11 月 30 號,並且在 3 月的第一個周四之前是不能賣的。

香檳的釀造工藝
圖片來源:FatCork

在 muscadet 之外,還有個產區比較特殊,所有的酒都必須要經過酒泥陳釀,那就是香檳區。因為瓶中二次發酵的緣故,香檳必然要經過一段時間的 sur lies,並且法律規定香檳裝瓶到除渣的時間不能少於 12 個月。對於年份香檳,規定從裝瓶到出售的時間不少於三年,所以只要不除渣,香檳的酒泥陳釀的過程可長達數年。

圖片來源:sommelierqa.com

百十年前高大上的 sur lies 發展到現在也不怎麼高大上了,就像橡木桶一樣應用十分廣泛。所以除了香檳和標明「sur lie」的 muscadet 以外,如果想確定某個酒是否經過酒泥陳釀,最好的方法是詢問釀酒師。就算是 Muscadet 的酒農,也有不使用或者是不標明 sur lies 的自由。

所以說是否經過 sur lies,並不能決定酒的好壞,這只是釀酒師根據他對產品的期望進行的選擇。

一瓶經過 Sur Lies 的加州霞多麗
圖片來源:When In Morro Bay

參考閱讀:
[1] Delteil, D., 2004. Le travail des lies: Un des points clés de l』élevage. Rev. ?nol, 110, pp.20-23.

[2] Charrier,F.,. (2017). élevage Des Vins Blancs Sur Lies. [ebook] Available at: https://www.vignevin-sudouest.com/publications/itv-colloque/documents/COLLOQUE_elevage-des-vins-sur-lies_charrier.pdf [Accessed 14 Jul. 2017].

[3] Vivas, N. (n.d.). L』élevage des rouges sur lies influence surtout la structure des tanins. [ebook] p.L"IFV Sud-Ouest. Available at: http://www.vignevin-sudouest.com/publications/compte-rendus-recherche/pdf/elevage_des_rouges_sur_lies....._jt_7_novembre_2000.pdf [Accessed 14 Jul. 2017].

[4] Lasommeliere.com. (2014). QUE SIGNIFIE LA MENTION "SUR LIE" ?.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lasommeliere.com/P-139-38-F1-que-signifie-la-mention-sur-lie.html [Accessed 14 Jul. 2017].

[5] Collombet, F. (2013). Elevage sur lies (l"). [online] Dico du vin, le dictionnaire du vin. Available at: http://www.dico-du-vin.com/elevage-sur-lies-l/ [Accessed 14 Jul. 2017].

編輯:@嶧峰

?版權所有 轉載請聯繫 Jonathan@sexydrinkers.com


我們之中,

幾乎每一位都是種族滅絕主義的殺人魔王,

幾乎每一位都親手扼殺了無數人生的希望,

那些被我們扼殺的人,

也許會是優秀的運動員,

也許會是漂亮的模特,

也許是聰明的工程師,

但僅因為我們的一時興起,

便被我們扼殺於萌芽。

朋友,別擼了!


愛酵母人士遊行反對啤酒節

愛酵母人士高速公路攔車救下萬瓶格瓦斯

眾多明星支持不吃饅頭麵包

大V發文呼籲以後大餅只吃燙麵的

慶豐包子鋪被大量不明人員包圍,從後廚救出百斤發麵團,蘭州拉麵或成最大贏家

黑的好像都是不要命的主……要不要匿名……


感謝御坂這個問題

讓我意識到自己的整個人生,可能一直被大腸桿菌剝削著…


是,也不是。

如果酵母菌能夠組織起來,殺死全部利用它們的人類,那麼 「酵母菌革命」 是完全有意義的。

如果工人能夠組織起來,推翻剝削他們剩餘價值的資產階級,那麼 「無產階級革命」 是完全有意義的。

你覺得革命者革命只是因為覺得工人被剝削?

還因為社會化大生產能夠將工人組織起來,還因為工人掌握著先進的生產力,還因為現有的社會基本矛盾無解,還因為人類可以創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換句話說,無產階級能使用 U 型鎖。

而酵母菌不行。

自以為不是無產階級的貴乎也不行。

這也是 「動物保護」 人士的可笑之處:狗類打不過人類,甚至沒有知道為什麼要打的智力。

這也是牢不萌的理論基礎:無人機能隨時炸死你們。

大概牢的神國不需要給無人機管理員發工資吃飯吧。

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的階級性是階級社會裡人的根本屬性,道德來源於階級。

目前共產主義革命之所以只局限在人類的範圍內,是因為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要做天下的主人」 就是人類無產階級的道德。

你要是能找到個邪惡博士,讓酵母菌擁有遠超出人類力量、敏捷和智力,那它們的革命自然遵循他們的利益,且符合它們的道德。但你找不到。

那麼問題來了:

你是誰?

你來自哪個階級?

你的利益是什麼?

你有怎樣的道德?

因為問題發笑、跟著抖機靈,只能顯露出無知與淺薄。


謝邀

物種共產主義是恐怖主義

人類是至高種族


然而價值這一概念只適用於人類正常的商品經濟的範圍之內


酵母菌還算好的,怎麼不問問化石燃料們,死了億萬年的老鬼都被你球人挖出來榨取全部價值。


共產主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障人!類!的自由,所以我們需要物質基礎,我們需要消滅人剝削人,我們需要讓每個人得到充分的發展。

但這裡並不包括其他生物。其他生物對於我們而言是榨取其全部價值的客體。

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維持生態也不是為了動物或者地球,而是為了人類更好的生活而已。所謂的動物保護主義,我認為也是為了讓人的心變得爽,並不是為了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句話有兩個方面的理解:第一,這種生物的潛在價值可能很高,現在竭澤而漁沒有充分發揮其價值。第二,殺害這個動物的過程讓一些人感覺不爽,噁心了,我們為了這些人(而非這些動物)的幸福而不殺。

而如果因為動物保護主義傷害了其他人類的利益,那麼這就是一種恐怖主義了,本質是以一部分人的利益損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損人利己而已,比如某些狂熱狗粉。

自由,只對智慧生物有意義,智慧生物才會有主體意識,才會區分作為自己的主體和作為外界的客體。而動物不過是適者生存,叢林自然法則的一部分。他們的行為不會有違背叢林法則的地方,但人類卻創造了文明,創造了制度,一定程度上約束了叢林法則。所以動物不配也不可能擁有自由,而人類卻擁有人權。

————————————

ps.

有朝一日,我們發現另一種可以交流的智慧生物時,也許會改變想法,但現在,並沒有。


全世界葉綠體,聯合起來!


但是在釀酒完成酵母菌是會被乙醇給毒死的…

御坂御坂提這個問題不是釣魚,只是試探有多少魚…


謝邀。

在臭小鬼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去跟酵母菌進行了一場親切友好的交談。

我問它,你知道剩餘價值嗎?

它不吱聲。

我又問它,那你知道異化勞動嗎?

它也不吱聲。

它咋不吱聲呢?

我仔細想了想。可能以酵母菌的文化水平,上面兩個問題太難。經過斟酌,我決定問它一個大家都聽得懂的。

「你說,你覺不覺得人類在剝削你們?」

它還是不吱聲。

我登時心情大好。既然它自己都不覺得我是在剝削它,那我又何必給自己扣上剝削的帽子呢?你說是吧?

酒不錯。來,Cheers!


人類從來都是剝削自然界的全部價值。。


發現沒有人正經回答啊~

什麼東西可以獲取價值呢?這就涉及到工人的最重要特點:自由。可以說沒有自由,就沒有資格獲得任何價值。

任何的生產活動都是合作的產物,這裡的合作可以擴展為一切東西。機器,原料什麼的都可以算。

然而,為什麼只有人可以獲得生產的結果呢?因為人有著拒絕合作的能力,也就是自由。

作為工人,如果沒有回報,他可以離開辭職,這就使得在分配時必須考慮給工人留一部分財富。

而酵母不同,它沒有資格拒絕參與生產,所以也沒有資格參與分配。這種情況也同樣適用於其他生產資料。

類似的還有奴隸,奴隸被稱為

「會說話的工具」,因為奴隸同樣沒有資格拒絕參與生產。


首先得搞清楚人類勞動到底是什麼,人類在勞動過程中的社會關係又是什麼。

對於人類勞動,馬克思的《資本論》里有一個精彩的例子:

蜜蜂建築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築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

人類勞動與一切其它生物活動本質不同的地方在於,人類是有意識地進行勞動,通過勞動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人類在頭腦中構建出還沒有現實存在的物的形態,自覺運用自然規律以及工具,有目的、有計劃地將腦子裡的思維存在物對象化成現實的物。動物取得自己的所需,要靠特化的器官來實現,而人類通過自覺的總結和運用自然規律製造勞動工具,滿足自己的所需。人類在勞動實踐過程中,既豐富和改造自己的思維,同時也改造了自然界。

在各類動物中,只有人不能依靠適應自然界而生存,他必須使自然界服從自己的需要。人類各成員之間有可能,所以產生了勞動這種同時是自覺的和社會的活動。人類能夠自覺地進行生產勞動過程,互相聯繫和自覺地相互幫助,從而互相形成社會關係。而在一切社會關係里,生產關係是居於核心地位的一種社會關係。有的人說了,蜜蜂也有「社會」,這種「社會」與人類社會的不同在於不是由該物種自覺形成的,其「社會」結構依是由物種長期進化而來,當自然環境不變化時,這種「社會」的結構就基本不會變化。而人類社會的結構和人的社會關係隨著人類生產勞動的進步而動態變化,穿插著量變和質變的過程。

人類社會的歷史是人類史和自然史的統一。人類為了生活進行物質生產,必須從自然中取得這種物質條件,而人類和自然的中介就是實踐活動。人類對自然的改造程度就限制了人類社會的歷史。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認為物質生產實踐是一切歷史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歷史的邏輯表現為物質生產實踐發展的邏輯,這種邏輯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基石,也是理解剩餘價值的基礎。人類在自己勞動中寫就了過去的一切歷史,勞動價值論的邏輯同樣是歷史地產生的。需要說明的是,勞動價值論從來都是人類社會的邏輯,研究的是現實的處於社會中的人和由現實的人組成的社會,從人類物質生產實踐的歷史中總結出來的歷史的邏輯,不像某些經濟學理論的基礎是從某些關於人思維的假設或者一些假設的情景出發來構建理論。

下面我引用曼德爾的《論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一些片段來說明勞動價值論的邏輯是如何歷史的產生的。

一切還要從社會分工說起。在生產力極度不發達的時代,甚至連社會分工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人類餓肚子的歷史要比人類開始發展文明的歷史要長得多。

人一天不能保證得到足夠數量的食物,就一天不能一貫地從事生產食物以外的經濟活動。中美洲最早的探險家之一卡貝夏·德·瓦卡曾在美洲遇到過一些印第安部落,他們會用麥桿為自己的住所編席。但從來不從事這種活動:「他們要用全部時間來搜集食物。因為,要是把時間用於別處,他們就要受到飢餓的折磨。」

由於所有人都從事生產食物,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分工,使各種職業專業化。某些民族不能理解為什麼製造日用物品並非人人都會的事。

即使在社會發展這一階段,也有一些人賦有對這種或那種工作的特別才能。但是經濟情況,即缺乏經常的食物貯備,使他們不能專門運用這些特別的才能。雷蒙·弗爾斯描寫提科皮亞島(太平洋的索羅門群島)居民的活動時寫到:「提科皮亞島的每個男人都是一個種田人和捕魚人,在某種程度上又是一個木工;每個婦女為作物鋤草,在礁石間捕魚,用樹皮製作衣服和編織席子。所謂專業化,就是發展某種手藝的特別能力,而不是專門從事這種手藝、排除其他手藝。」

當生產力發展到首次有剩餘產品出現的時候,社會分工才有了出現的可能。

從人類早期算起,新石器革命使人第一次直接控制生活資料的生產:這就是它的頭等重要的意義。採集野果,打獵和捕魚是消極的給養方法。它們把自然界在一個特定地區提供給人的資源總和,局限或充其量維持於一定的水平。相反地,農業和畜牧業是積極的給養方法,因為它們增加了人類可得的天然資源並且創造新的。在消耗同等勞動量的情況下,人類所得食物可以十倍的增加。因此,這些方法意味著人類勞動社會生產率的巨大增長。新石器革命同樣強有力地推動了勞動工具的發展。與創造經常的剩餘產品同時,它也創造了建立職業化手工業的可能性。

社會分工的出現使得一部分人可以專門用於製造生產工具,反過來又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剩餘產品的出現,使得私有制的出現開始產生了可能,但是這種可能性發展為現實性還要經歷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在原始的勞動協作組織中,有一些現在看來很有意思的現象,或許那就是我們所說的原始共產主義。

同樣,在經濟發展的更原始階段,社會是建立在勞動協作組織之上的。公社需要它的每個成員的勞動。它還不能生產足夠的剩餘產品,讓這些產品成為私人財產,而不危害整個社會的生存。

而對於勞動產品的分配,

部落的習慣和榮譽準則都不容許個人積累超過平均定額。個人在生產中的不同本領並沒有在分配上得到反映;技藝本身並不能讓個人享受他自己的勞動果實。同樣地,更辛勤的勞動在分配上也沒有得到反映。伯爾納·苗希金寫到:「在毛里人中,分配基本上只服從一個目的,即:滿足公社的需要。只要在一個公社的倉庫中還有貯存,就沒有人會餓死。」

關於赤道中部的巴剛果部落,喬治·巴朗迪埃也寫道:

「像名為馬拉提(malati)的設施對於這種曖昧情況是有啟發意義的。起先,它具有季節(在旱季)的性質它通過祭祀祖宗,頌揚家族的團結和使姻戚關係得以加強……每逢這個時候,大家把一年積累下來的財富,在一種真正窮奢極欲的氣氛中集體消耗掉。由家族首領掌握的節餘被用作重新加強姻親關係的手段。馬拉提由於周期舉行和需要大量財富,因而在巴剛果經濟中起著推動和調節作用。」

新幾內亞山區民族阿拉佩斯人也實行一種類似的制度。形式純粹的勞動協作組織意味著任何成年人都不免要參加勞動,因此它不容有「統治階級」。勞動是由公社根據習慣和古老的儀節進行規劃的,這些習慣和儀節又是對自然環境(氣候、土壤成分、獸類的生活習慣等等)的深刻認識為基礎。

在還沒有發展出私有財產的社會裡,即使有勞動的分工和剩餘產品的積累,也沒有交換和按照勞動時間分配產品的制度。勞動內部分工按照習俗進行,勞動也有一定的共同計劃,這種計劃由人們的勞動習慣決定。這種生產和分配製度是適應這種生產力的,因為不這樣的話,人就會餓肚子。

隨著分工的持續發展,剩餘產品的積累以及不同的部落之間的接觸,一些簡單的交換開始偶然的出現了。但是這種交換還沒有準確的計量。

偶然的。原群和部落既識不透產品的性質、來源和生產條件,也不大清楚「換」來產品的確切用途,必然會專斷地、任性地、偶然地規定交換的條件。交換,在現代經濟生活中是「計量」最精確的活動。然而卻是在絕對無法從事精確計量的物質條件下誕生的。簡單交換是碰巧的、偶然的交換。不可能是原始生活正常功能的一部分。偶然的剩餘產品可以引起簡單交換,原始經濟突然發生危機(饑荒),也可以引起簡單交換。在這兩種情況下,原始人群知道鄰近地方還有其他人群,就會設法建立起交換關係,也可用搶掠手段,也可用和平手段。偶然產生的兩種剩餘,自然品質不一樣,用處不一樣,使用價值不一樣,一旦相逢,就會造成很正常的簡單交換的條件。

沉默的交換,尤其是公開敵對關係產生的交換關係,發源於無親屬關係各原始人群之間的接觸。在集體內部,我們已經說過,原來是沒有交換關係的。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不是交換而是分攤的集體內部實行的是饋贈禮物(珍寶、護符、妝飾品),而回禮是習俗規定的。今天的家庭內交換禮物還是這種遺風,並不精確計算等價關係

偶然的交換關係開始日益成為頻繁的固定的交換關係,那麼由這種交換關係發展而來的計量就開始發展起來了。

等到個體經濟活動,首先是農業,在農村公社的範圍內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等到交換禮物和沉默的物物交換日益頻繁,日益正規化,公社也就採用越來越多的計量和計算的方法來對待禮物交換,以便維持經濟平衡。印度尼西亞的農村公社叫做德薩(desa)。在那裡同時存在著兩種經濟活動形式:一種叫做桑巴-西囊巴特(samba sinambat),這是沒有報酬的活動,它的方向是滿足最根本的需要;一種叫做杜倫-猛色倫(toeloneng menseloeng),它的方向是滿足個人的需要。後者當然意味著付出一定的等價物作為補償。

交換關係在村社外部的發展開始慢慢瓦解村社內部以協作和滿足需要為基礎的生產制度。

增加剩餘產品,超過狹窄的限度(糧食的儲存),並非經濟獨立發展的結果,而是外部壓力的結果。外部壓力可以是經濟的(交換),也可以是社會的中央權力或統治階級佔有剩餘產品)。

只要原始社會還是以協作方式組成的時候,除了按性別分工以外,還不知道別種分工,那末勞動的速度總是由習慣和習俗來規定的。一旦建立了更合理的分工,每一個生產者供給公社的東西就得按照共同的標準來計量。否則,勞動協作就會由於這批人得到方便,那批人得不到方便而趨於瓦解。而組織的共同標準只能是勞動時間的經濟。

建立在勞動時間經濟上的社會組織,甚至在語言里也留下了不少痕迹。在中世紀,中歐最流行的丈量面積單位叫做「塔格維克」(Tagwerk[逐日]),就是一天一個人能夠耕種的面積。中世紀英語中「英畝」這個詞也有同樣的含義。在卡比利亞山區里,人們用「崔雅」(zouija)來計量地產。「崔雅」就是兩頭牛拉犁耕地的日數。法國用的「卡魯卡答」(carrucata)是一天一個人一般能犁地的面積。瑞士的面積單位「博斯」(pose)也類似逐日的意思。

村社建立在勞動時間上的分配製度開始產生,人們不是再根據自己需要而分配產品,而是開始根據各自的勞動時間分配產品,使得不同分工的人都能夠方便滿足自己的需要,如果不這麼做的話,那麼村社的經濟就會趨於瓦解。但是這個時候的時間經濟還沒有使得公有制完全瓦解,個人的私人勞動直接做為社會勞動參與分配,這是在這種生產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勞動時間經濟進一步發展,產品與產品之間開始嚴格按照勞動時間計量,或者產品直接與一定勞動的勞動時間發生交換。還沒有發展出時間經濟的社會在與已經發展出時間經濟的社會之間進行交換,無疑前者是要吃大虧的,他們的經濟生活也會變得混亂,經濟要瓦解,這也說明了時間經濟的客觀性。從下面的例子里我們可以看到。

印度半島東南端附近尼爾基里丘陵的多達、卡隆巴、巴達加和科塔四個部落彼此建立起來的商業關係,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例子。這個例子讓我們看到一個有意識地由勞動時間經濟管理的社會組織,過渡到半有意識、半客觀地由勞動時間經濟指導的交換。

多達人牧羊。卡隆巴人還生活在叢林里。巴加達人種地。科塔人主要從事手工業,已經會冶金,並且會造刀。他們把刀、陶器和宗教儀節所需的樂器供應其他三個部落。換回來的是多達人的水牛和其他牲口,卡隆巴人的蜜、野果和辟邪符咒,巴達加人的小麥。但是,科塔人不純粹從事手工業。他們自己也有田地,也種莊稼。習俗根據長期的經驗,傳統地規定用多少小麥來換取科塔鐵匠提供的金屬器皿。如果巴達加人家想多要一些金屬器皿,「那就得在科塔鐵匠為他們添造金屬器皿所必要的全部時間內,到鐵匠的地里去勞動」。

偶然的、習俗的、經濟意義很小的簡單交換,很可以不要嚴格的等價關係。普遍的交換就不行了。缺乏客觀的等價標準,就會妨礙交換關係正規化。已經有大批商品生產者的社會也會因而混亂解體。

商品是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矛盾統一體,商品的使用價值顧名思義就是該勞動產品的具體的有用的性質,可以拿來滿足具體的需要。商品的價值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凝結而成的,這就是勞動的時間經濟的產生過程提煉出來的邏輯。公有制下,勞動被人有意識的按照勞動時間計量,用有意識的時間計劃組織生產,從而滿足人的需要,勞動產品的價值由實際生產時間直接衡量,這是價值規律在這裡的體現。當公有制徹底瓦解,個人的私人勞動不再是直接做為社會勞動,而是通過交換來實現為社會勞動,那麼價值就只能由交換價值來承擔,實現了的交換價值大都要偏離價值,在價值上下波動,價值規律做為一種全社會範圍內的平均數規律起作用。

私有者一旦把自己的產品放到市場上,那麼價值是否能夠被實現為交換價值,能夠實現多少,就不是私有者的社會能夠有意識的控制的。此時的價值規律,價值是按照社會平均的勞動時間來衡量,但與其這樣說,不如說是社會生產被這一規律調節的,這種調節不再被人有意識的控制,而是成為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強加到人類社會上。私有商品生產者互相相對隔離的進行生產,互不干擾,誰也不知道所有人生產同一件商品到底要花多少時間,誰也不清楚自己生產的商品到底是不是超過了社會的實際需要。這種私有制的小商品生產體現的社會的私有生產者互相之間交換勞動產品的社會關係。曼德爾是如此描述這個調節過程的:

倘若一個手工匠人生產布匹,超過了他那市場所能容納的程度,他產品的一部分便無法脫售,無法交換,這就證明他把社會支配的勞動時間過多地用於布匹的生產,換言之,他浪費了社會勞動時間。在有意識地安排好的社會裡,這種浪費事前就可以根據習慣或集體的其他成員的議論而估計到了,可是在市場上,價值規律只是在事後加以揭露。受害的是生產者自己,因為他花掉的一部分氣力,生產的一部分東西得不到等價的補償。

一等到商品生產在原始集體里逐漸發展,計算勞動時間就越來越嚴密。假如這時候還談不上不同的地區,那末由於不同村落的勞動產品在市場碰了頭,交換價值就根據社會平均數確立起來。決定一項產品價值的並不是製成這個產品實際消耗的勞動時間,而是在當時這個社會的平均生產率條件下製成這項產品所必需的勞動時間。如果商品的價值決定於個別生產者用於生產商品的偶然的勞動時間,那末商品就無法得到共同的計量標準。

等到小商品生產日益發展,我們看到生產者擺脫了集體社會組織的一切束縛,每一個生產者都能夠在自己體力的限度內,在自己生產能力(勞動工具等)的限度內,愛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這些生產者不再為閉關自守的集體消費生產使用價值。他們現在生產商品來供應一個大小不一、陌生程度不一的市場。價值規律在客觀的基礎上調節交換,只保證每一商品的等價交換。這樣,價值規律通過交換的成功與失敗重新組織社會支配的全部勞動時間在不同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在原始社會裡,人的勞動本來是直接的社會勞動。在小商品社會中,個人勞動只通過交換結構,通過價值規律的作用,才間接得到社會勞動的性質。

隨著小商品生產,我們只到達一個過渡階段。這個階段處於兩個社會之間,一面是由勞動協作有意識地管理社會,一面是公社關係業已完全解體的社會。在後面這個社會裡,只剩一些「客觀的」規律,也就是說盲目的,「自然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來支配、管理一切經濟活動。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是從小商品生產中發展起來的,首先以商品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分離為前提。商品世界開始分為兩極,一極是這種勞動產品的使用價值,也就是它有用的特性,比如重量、顏色等;另一極則是價值。從偶然的交換髮展到貨幣,價值本來只是私有商品生產者互相交換勞動產品的關係的體現,現在好像變成和重量、顏色一樣成為了物的天然屬性,這種屬性也那些天然屬性一樣成為了一種有用的屬性。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有大量的剩餘產品,商人日益把價值或者說貨幣的增殖當成自己的使命。曼德爾是這樣論述這個過程的:

只要農業剩餘產品還保留著實物地租的形式,有產階級財富的積累,主要是以積累使用價值的形式來實現的。農業只提供食品、衣服、以及造房子用的木料和石料作為使用價值。因此,有產階級很少有興趣去無限止地發展農業生產。他們自己的消費能力就是生產力發展的頂點。

隨著交換和商業的普遍化,又有一種新的因素刺激有產階級去發展生產。他們把自己消費不了的那部分農業剩餘產品拿去交換,現在就能得到來自遠地的罕有的消費品......寶石、水晶瓶、鑲金板、象牙墨水瓶、硬橡膠墨水瓶、琥珀杯、麝香、鋼鏡、金柄銀柄陽傘、棋桌和金銀棋子、鑲滿寶石的匕首和佩刀、大比克和大馬士革製造的繡花的細布......但是,可以肯定說,這一切財富都是積累起來的使用價值,既無法消費,也不用於發展生產力。僅僅為了奢侈浪費而集中的一大部分社會財富,似乎這是這些社會停滯和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舊的有產階級如此奢侈浪費,貨幣終於從他們的口袋裡流出來,而集中到高利貸者、商人和手工工場主的腰包里去。財富以貨幣的形式集中到一個新的有產階級——資產階級手裡,正是這種集中完全改變了社會的發展。在舊的有產階級手裡,任何積累起來的財富,包括貨幣在內,只是些使用價值或為獲得使用價值的手段。積累的目的是消費(而貯存則是為了將來的消費)。在資產階級手裡,積累起來的是貨幣(答主註:這裡的原文是積累起來的貨幣成了資本)

理解了上面對勞動價值論的長篇大論,我們也就可以理解剩餘價值的來源,《資本論》第一卷第四章對此有非常精彩的論述,等我有時間的話再來詳細寫寫。


不算,人類供養了它們,它們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還菌菌全面而自由發展。總之沒虧待它們。怎麼算剝削呢?
人類利用它們造酒精,沒打攪它們的正常生活。
鴨子的待遇才是剝削,沒蛋生,剝奪生育權。下了蛋沒蛋養,剝奪撫養權。蛋被人吃了,斷子絕孫。自己被宰了,送去做烤鴨,讓人吃肉,不得善終。吃後扔垃圾桶,死無葬身之地。人吃了它,錢也沒送到親鴨手裡,倒是送到了宰它的人手裡。好這麼對付更多的鴨子。暗無天日啊!

金融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價值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凝結。酵母不是人類,也沒有勞動(排泄不算勞動)。所以沒有創造價值,更加沒有剩餘價值一說。


顯然是。

——我與酵母菌:不得不說的故事。


推薦閱讀:

TAG:馬克思主義 | 釀酒 | 剩餘價值 | 酵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