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7年中國經濟會好轉嗎?

感覺2015年下半年開始錢不好賺,今年更是感覺緊張。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感覺。明年會好起來嗎?


謝邀。

2017年中國經濟的「L」型增長走勢將繼續保持「一豎」的態勢。

原因將從歷史原因(中長期原因)、世界經濟原因、強勢美元周期原因、世界產業大轉移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展開闡述:

一、歷史原因(中長期原因)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呈現高速增長的狀態,主要受人口紅利、市場需求釋放、吸收外資的投資、出口創匯等的推動,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實現騰飛。然而,近些年來,人口紅利消失,人力成本迅速提升,企業成本壓力隨之迅速增大,且同時粗放的增長模式和高污染高能耗的模式難以為繼,很多企業開始轉向東南亞等人力成本低廉的新興發展中國家,外資也開始大規模撤離轉向這些國家。受世界市場需求低迷的影響,出口創匯也受到很大抑制。因此在當下遇到的經濟困境本身是過去中長期發展模式達到的瓶頸,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扭轉,這也是「權威人士」提出L型走勢的重要原因。2017年仍然處於L型走勢的前期,所以會繼續保持「一豎」的態勢。

二、世界經濟原因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並沒有實現有效復甦,除美國等個別國家依靠大規模QE和本身所處的優勢地位帶來較為明顯復甦意外,大多數國家都仍處於泥淖中。中國雖然在2009年進行了4萬億的投資,勉強從當時的困局中暫時逃脫,但實際上帶來了整個經濟結構的畸形、資產泡沫的積聚、產能過剩的加劇、債務膨脹和資本的脫實向虛。而同時現在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整個世界的經濟、市場、需求、供給等是連在一體、互相作用影響的。身處現在這樣的世界經濟的困境中,中國很難獨善其身。而隨著歐洲債務危機的蔓延、拉美等國家地區貨幣困局和大宗商品貿易航運的不景氣,整個世界有再次進入世界經濟危機的較大可能性,這一次比2008年金融危機要來的厲害,且有存在追趕1929-1933年大蕭條的可能性。在這種世界經濟形勢下,中國經濟在2017年繼續保持「一豎」的態勢也是沒有辦法。

三、強勢美元周期原因

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進行了幾輪QE來應對危機和走向復甦,而2014年年底美國退出了QE,正式宣布開始進入緊縮周期,也即進入強勢美元周期。隨後,美聯儲進行了幾次加息且仍然在加息途中,最近一次加息即為本月(2017年6月)。根據歷史經驗,每逢強勢美元周期,當時新興國家中資產泡沫較大的國家的貨幣、資產和經濟都會受到重創,日本、亞洲四小龍等在當年的情況也莫不如此。作為近些年來新興發展經濟體的熱點,同時因為2009年4萬億「大放水」後的資產泡沫積聚(M2已超過GDP的2倍以上,貨幣超髮帶動資產泡沫的膨脹)和債務膨脹(中央政府債、地方政府債、金融機構債、企業債等總和與GDP之比已經非常高,前些年社科院給出的國家負債率數據是270%左右,現在更高了;而據有的民間經濟學家測算說可能達到近7倍),中國的風險敞口非常大,在貨幣、資產、債務三大泡沫頂在頭頂上的情況下,強勢美元周期會帶動人民幣的貶值和大規模的資本外流從而戳破泡沫(目前匯率的維持主要依靠外匯儲備的消耗和短期內地緣政治問題不確定性的美元回調)。在這個形勢下,特別是美聯儲還即將進行縮表,2017年可能會成為資產泡沫破裂的開端,所以保持「一豎」也是實際趨勢下的所處境遇。

四、世界產業大轉移原因

世界近現代歷史上經歷過幾次產業大轉移,最早的是美國藉助第二次科技革命接過英國的接力棒,完成產業的大轉移,同時也是世界經濟主導權的轉移。自二戰後,現當代的幾次產業大轉移則較大程度上是由於比較優勢、新興市場潛能釋放(包含市場需求、人力成本、政策推動等)和美元體系下的產業大轉移,每次大轉移帶來某個新興市場的高速增長,而再次轉移則使其泡沫破滅(主要伴隨美元的弱勢周期和強勢周期轉換)。二戰後的第一次產業大轉移從美國轉向日本,推動日本騰飛,之後第二次日本轉向亞洲四小龍,第三次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向中國的產業大轉移,而日本90年代初的資產泡沫破滅和東南亞經濟危機帶動亞洲四小龍的泡沫破裂都是產業轉移過程中發生的事情,同時伴隨從弱勢美元向強勢美元轉換的過程中。

而目前正在發生二戰後的第四次產業大轉移,就是從中國大規模向東南亞轉移的過程,依然伴隨著強勢美元的來臨,對於中國來說,產業的大轉移是對中國製造業的一種某種意義上的「掏空」,而與此同時美國還在大力採取推動「製造業回歸」的各種舉措,中國作為製造大國的基石受到衝擊,而多年經濟結構的失衡使得沒有足夠的替代力量來對沖這種衝擊,這對於無論短期和中長期的中國實體經濟都構成較大威脅。所以這也是2017年作為L型前期在短期內無法走入「一橫」仍舊保持「一豎」的一個重要原因。

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原因

在現在的經濟形勢和趨勢下,黨中央和國務院站在全局和長遠的角度認真分析,高瞻遠矚和高屋建瓴的提出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大力推動,這是對已經畸形的經濟結構進行改革和謀求轉型升級的嘗試,通過「三去一降一補」的政策推進,這個政策本身對短期經濟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因為在原有經濟增長模式主要依靠的是投資、出口和內需三駕馬車中的投資和出口,出口本身受國際影響處於一定萎縮狀態,政策主要對現有產能和投資的控制,這對短期經濟增長構成一定衝擊,同時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也在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這些也是2017年保持「一豎」的政策方面的原因。

六、新舊動能轉換無法有效銜接的原因

因為習慣於舊的投資拉動,特別是自2003年將房地產列為支柱產業後,各種投資項目特別是房地產項目的大量上馬,在這些年的房地產產業發展黃金期內在較大程度上推動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地方政府也由於土地財政因素與房地產高度關聯在一起,到今天,房地產泡沫已經積聚到高點附近,無論是從住房的大量空置還是大規模的炒作都是佐證,而同時由房地產信貸也捆綁了各大銀行,整個經濟過度依賴於房地產。舊的增長動能已經進入動力不足的狀態,而新的動能並沒有真正出現,雖然國家在大力推動布局戰略性新型產業,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互聯網產業等對於實體經濟來說規模太小,新舊動能轉換無法有效實現銜接,這也是2017年無法實現「一豎」到「一橫」的原因之一。

七、短期內經濟運行的實際

短期內整個宏觀經濟運行,由於資本的脫實向虛形勢愈演愈烈加之財富不均的快速加劇,實體經濟缺血,貨幣政策還需要應對美聯儲的加息周期而進入一定程度的緊縮周期,銀行方面也多次進入「錢荒」狀態,在銀行缺錢和實體更缺錢的狀態下,經濟難以短期內有效擺脫下行的困境。當然短期經濟的運行實際只是直接原因之一,前述才是一些本質原因。

還有一些其他原因,這裡不再贅述,總而言之,諸多原因導致2017年將繼續保持「一豎」的態勢。

(完)

??$ru?


所有泡沫都破完了,還要有最後一跌呢。現在說反轉,我能說才剛剛開始么?


標題太大,但也回答下

所謂的復甦其實是個偽命題,很多人說08經濟危機後世界經濟萎靡不振,什麼時候能復甦,你怎麼不問什麼時候能回到唐朝貞觀之治!如果沒有新的增長點,靠現在有的模式,無解。靠金融創新,給畫大餅,讓人上當,無解!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更無解!

原因是什麼呢?一方面和平年代生產過剩,生產和銷售沒有更好的空間。一方面科技進步,軟體和硬體高效的代替很多人力的工作,這個趨勢不會改變。

大家對經濟好的最樸實直觀感受是什麼?_? 更容易找到工作,更容易的賺到錢。但從上面講的趨勢來看,這個指數是下坡路。

所以世界新的增長點,必須有新的產業作為新的增長點。但是目前世界上比較新的產業沒有太好的能夠作為新的增長點。

比如新vr虛擬現實,比如大數據,比如機器人,比如太空項目,總感覺沒有當時的互聯網,電腦,軟體,房地產,挖礦等這一套更實際有可行性。大數據政府唱的噹噹響,現在基本泄氣,這玩意中小企業和個人永遠玩不起,有大數據基礎的,比如騰訊,淘寶等大用戶行業土豪,人家不用你提倡,早就是大數據了。沒條件的再提倡也不現實。現在新的增長點基本全靠提概念。前沿創業公司和這些概念一起陪葬的一大批,何其壯觀。

所以世界整的經濟趨勢來講,沒有新增長點前下坡路是大趨勢,街邊的小店店被馬雲搶了生意,這是正常現象,他們沒有機會原地翻身了。罵也沒用。只能暫時下崗,去找新的時機。

大陸的經濟增長點呢?好消息,比整體世界的要好。由於中國的制度原因,有很多已經過時的經濟增長點被封存了,比如農村土地,比如色情產業,比如遊戲產業(現在已經開放),比如非常多國家壟斷行業和封禁行業可以選擇開放。這些雖然不是新的世界增長點,但是他在國內是新的增長點。通過改革割肉的方式釋放出來,就是實實在在的乾貨。

所以中國風口的豬,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當。

可以說世界最有經濟增長點的國家是朝鮮!前提是它真能改革開放,也很難。美國日本這方面就苦逼了,太開放,沒有保留,現在只能也必須搞點vr,機器人,太空了,感覺高大上其實苦逼啊,成本高賺的少,都是被逼的啊。

暫且梳理個脈絡,你如果問我現在幹啥一準有前途賺錢呢,答案是不知道。只能說深挖某一行同時盯著有沒有新機會,反正不是幹什麼都賺錢的時代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改革政策,跟神經病似的,割肉改革是個希望,實際執行力度鬼知道,暫且走一步說一步。

手機碼字不容易,給我個贊(≧▽≦)/

----------------17元旦 分割線------

暫無了,上午說了點,有點敏感了


不要在知乎提這種問題,沒什麼意義,懂經濟的人自然明白這個問題非常大,絕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也不是抖機靈就能解決的問題。然而懂經濟的人大都很忙,費勁回答這種問題很耗精力,回答完了說不定評論區就給你扣個大帽子,看現在已有回答的質量,這種貼吧水平的回答,也讓人沒有回答的興趣。

看我這裡關於經濟危機另一個回答吧,有涉及中國經濟的部分。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4900989/answer/86458799


謝邀,房價漲,物價漲,債轉股,天沒塌,沒了


這個問題沒法回答,畢竟今年才2016年,今年年初的時候也沒人會想到英國真的會退歐吧?能預感到幾個月之後甚至幾天後發生的事情就很厲害了,何況明年?太難。


謝謝邀請

我的觀點比較悲觀,

因為中國目前內外交困,從到期不被承認的市場地位,到南海仲裁案的失敗,這些都會給中國進一步的拓展國際空間帶來麻煩。

國際競爭本來就激烈,國際社會的市場相互傾扎也在所難免(不能拉不出屎賴茅房)。如果我們在對外的經濟政策中不被認可(國內體制原因)就很難讓中國的經濟走出去更遠,甚至人民幣國際化都可能被延遲。只靠吃前任的老本也是無奈之舉(已經消耗掉7000多億美元,人民幣跌跌不休),頹勢到一定程度就會崩盤。

當前國內經濟形勢依然看不到新氣象,財政方面不但有國內壞賬引起的債轉股,也有國際壞賬的不確定因素(委內瑞拉等)。

畫餅充饑一直是朝鮮慣用的手法,危難來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的提前兌現逃了,剩下的就是叫天天不應的散戶。

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一豎還沒開始走呢,就著急走完一橫了?

你以為說著玩兒呢?


謝邀

我不是專業人士,只能說說自己的看法。

我跟其他答主的感覺不太一樣,我明顯感覺今年的經濟形勢開始好轉了。我所在的行業到今年中期就開始業務量上升了,當然有年中項目都下來了的原因,但是對比去年同期,業務量也是多了不少。

所以我個人對明年(2017)的經濟形勢持樂觀態度。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歷史一個非常大的國家,同在中國,不同地區的經濟形勢可能差距非常大。


1、宏觀經濟:2016年GDP增速「平穩」完成年度目標

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7%,前三季度GDP增長6.7%,GDP完成年初目標已確定無疑,其中房地產業為2016年「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立下頭功。

12月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我們預計2017年GDP增速全年6.5%。 由於三季度以來採取的房地產調控措施,17年房地產投資增速逐步回落,全年經濟增長前高後低,中國經濟增速繼續下台階。

2、股市--監管者成為最大的主角

(1)2016年1月頭四個交易日2次觸發熔斷,股市從3539點下降到3125點,熔斷制度自行熔斷,肖剛從主席變成了前主席。

(2)2月20日,劉士余接任證監會主席,廢了戰略新興板,註冊制無限期推遲。劉主席上任後在加強監管方面取得進步,5月博元投資被終止上市,7月欣泰電氣涉嫌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啟動強制退市程序,都是證券監管的重要舉措。

(3)加快股權融資。IPO加速放行的同時,對排隊企業中報告期業績大幅下滑,信批不合格的清理、勸退力度也在加大。

11月份,12月份(截止12月23日),證監會分別核准了52、38家企業的首發申請,而今年上半年的核發數量才54家。

(4)6月27日股轉系統正式對掛牌公司實施分層管理,截止12月27日,新三板基礎層9172家,創新層952家,新三板破萬家。

下半年關於IPO扶貧和「妖精、害人精」的言論讓投資者再次認識到監管者的水平才是股市最大的利空。

我們預計2017年股市發展基調是六個字:「強監管、保發行」,至於行情,對於一個國家隊控盤,以IPO為扶貧和國企改革服務的市場,還是「可遠觀不可褻玩」。

3、房地產--天堂與地獄僅隔一個假期

在去庫存、鼓勵購房政策刺激下,16年上半年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出現大幅上漲,地王頻現,今年上半年全國湧現205宗地王。

國慶假期7天19城發布樓市調控政策,11月28日,上海和天津又進一步加強樓市調控,提高首付比例。在決策層釋放了明確的控制泡沫信號後,房地產業成交量落入冰點。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

我們認為:2017年房地產市場仍將保持分化發展格局,一二線城市的目標是抑制資產泡沫的同時防止「大落」,三四線城市的目標是去庫存,方式是促進農村人口城鎮化。

4、匯率

(1)人民幣貶值4430個基點。我們16年第一期藍海經濟觀察(2016,人民幣會貶多少)即提出「人民幣對美元將在2016年貶值到6.8-7」,年終將至,美元/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已從1月4日的6.5032已貶值到12月27日的6.9462。

去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匯率指數100.94,今年12月23日CFETS已下降到95.09,貶值了5.8%。

(2)人民幣正式入籃。9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人民幣正式加入SDR(特別提款權)。

(3)外匯管制不斷收緊。在美元加息和人民幣貶值預期下,資本外流提速。1-11個月中國累計對外投資1617億美元,同比增長55.3%。今年針對個人和企業分別出台了一系列外匯管制措施,包括限制銀聯卡在香港購買保險,打擊企業虛假對外投資和貿易等。

我們的觀點是,人民幣2017年仍在貶值通道中,貶值幅度取決於中國資產回報率與美國的比較和美國加息的速度,我們預計在目前美元匯率水平上,人民幣貶值幅度不會低於5%。需要強調的是,外匯管制在2017年會不斷加強,每人5萬美元換匯額度大概率會被調低。

5、貨幣政策--從松到緊

年初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今年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在寬鬆貨幣政策之下,一季度經濟數據甚至被解讀開門紅。5月9日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發言以後,從5月開始M2持續低於12%。

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7946億元,其中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5692億元,佔71.6%。

隨著決策層把控制泡沫作為核心目標以及保匯率的需要,我們預計2017年M2增速可能控制在10%以內,緊日子來了。

6、減稅

(1)營改增。16年5月1日營改增全面推開,根據12月2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消息,「全年減稅5000億元的目標將能實現。」。

12月11日,國務院發文「從2016年起,調整中央對地方原體制增值稅返還辦法,改為以2015年為基數實行定額返還。」

(2)財政收入增速放緩。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5.7%,財政收入增長低於GDP增速,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稅改仍然是2017年重頭戲,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可能是兩大稅改重點,同時環境稅將於18年1月1日起征。我們看待稅改不妨用更大的視野,在經濟下行階段,能保持財政收入增長水平低於GDP增長水平的稅改才是有誠意的。

7、經濟繼續下台階+貨幣緊縮,上台第一年的特朗普一定會通過貿易向中國施壓,2017年的經營環境的壓力只會比2016年更大。對於企業來說,首先要活著,才能在中國經濟觸底反彈時迎來春天。任何一次價格上漲都是反彈,都是出清的機會。


不會。

而且長期看來,基本不會。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經濟學是狗屁」。學經濟學的都知道經濟學從來不是一門很嚴謹的科學,因為經濟學有一件事情根本搞不定:控制變數。簡單點說,就是影響經濟的變數到底有哪幾個,這個問題的結論,是非常難以靠分析歷史數據分析出來的。

因為無法控制變數,所以,很多問題因為不同變數的表現不同,都可以分成兩個甚至更多陣營對噴,然後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一個陣營勝利。看上去某個經濟學家會說對,但這些顯然不是經濟學的勝利。而很顯然的是,天朝目前的經濟問題,就是這樣的問題。

其次,既然經濟規律不可全信,那為什麼我說不會?不是因為經濟學的觀點,也不是因為什麼其他的科學證據,而是基於一個客觀事實:中國作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依舊6%以上的增長,如果這樣的的經濟狀況叫做不好,那麼你覺得什麼叫好?美帝每年的經濟增長只有多少?你們覺得中國經濟不好,是因為中國人多,人多導致經濟的增長分配到個人的時候,會顯得沒有效果。無論是分配到人均,還是因為被平均問題導致的分配結果,在增長上的分配,顯然是不能和前幾年10%的時候比的。因此,哀鴻遍野是正常的。

而根據

1. 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真理,人口和生產力,往往不會是正比例關係,得到結論:中國的人口要維持人均高生產力的可能性非常低。

2. 世界經濟發展結果得出的統計學事實:經濟體越大,增長難度越大,能實現高幅度增長的國家越少,得到結論:中國的經濟體量要維持高增長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所以,人均生產力的增長變慢,是基於統計學得出的結論。而在這兩個統計學結論的前提改變之前,統計學的結論一般都是準確的:那就是要麼中國人口大幅度下降,要麼中國經濟體在全世界經濟總量里佔比下降。但是很顯然,這兩者都不可能實現,因此,短時間內,中國經濟不會變得更好,是符合統計學的結果的。

接著。

中國以6%的速度,依舊能佔據全世界增長量的一半,如果這樣的經濟群眾還不滿意,還要求更快更多更強,你覺得,以美國為代表的既得利益團體,會同意嗎?在目前中國的實力的基礎上,如果要強行10%,那麼勢必有一場戰爭要爆發,而且強行也強不起來,政治是經濟的延續,其他政體會即時做出調整來限制天朝迅猛發展,比如,搞個不帶中國玩的自由貿易體系,等等。也就是說,如果中國以目前的體量還想瘋狂增長,那是讓自己和全世界為敵,實為不智。已經不能悶聲發大財了,體積太大了,瞞不住了,必須要進入韜光養晦低調前行緩慢增長的節奏了。

最後。

中國現在的增長,已經很快了。作為佔據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的國家,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6%的漲幅,遠超美帝日本,各位大國民眾,還想怎麼樣呢?大家覺得日子不好過,和增長慢,其實沒有必然聯繫。日子不好過的關鍵原因,是他不在,套路變了,要星辰大海,當然一定程度上的星辰大海也是必要的,這個不多說。一句話抽象一下,懂就懂,不懂就算,免得被和諧。蛋糕就那麼大,蛋糕做大的速度絕對值也就那樣,比例只會越來越小。張召忠將軍為了過去受到的委屈哭了,現在不受委屈了,那你就只能為現在受到的委屈哭。因為人口不變,體量不變,還追求第一,蛋糕總是不夠分,總有人要受委屈。

綜上,無論是基於統計學的結果,還是根據內憂外患來分析,目前的天朝的經濟水平好不好不好說,但是在增長上想越來越快恢復到10%,是不可能的。

如果把6%變成10%才叫做好轉的話,那麼不要說2017不會,18不會,19不會,很有可能,永遠不會了。

而如果要把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才叫好轉的花……那至少2022年之前不會。

當然了,有一小撮愚昧分子,會認為要一畢業就能和黃金70後和積累了一輩子的60後比戰鬥力,這……已經超過了宇宙的物理規律了,請大叫一聲:星宿老仙,法力無邊,說不定希望還大點。


結論:現在完全看不到什麼真正復甦的希望,能繃住不崩就阿彌陀佛。

首先,要先搞清楚,增長率是什麼意思,每年6%的意思就是要比上一年多6%,因為基數是越來越大,所以每年的絕對增長量就越來越大,這在整個根基衰弱的情況下還要把盤子越做越大,是不是比較不現實。

我們現在的問題,一個是地產泡沫,一個是互聯網泡沫,一個是政府債務。互聯網泡沫說好一點還可能誕生新經濟,地產泡沫盒政府債務是無解的結。已有的產業結構已經很低級老舊,比如我們鋼產量全宇宙第一,可是鋼材的質量依然太差,優質鋼還是要進口,那劣質鋼每年為了保增長還要不斷擴產,是不是很可笑。天朝的房子,已經嚴重過剩,可是還是那麼多人去炒去搶,一線的房價把一線的工資甩飛了幾十條馬路,三線的房價用一線的眼光看不算貴,可是也把三線的居民甩飛了。房子沒有拿來住,而是拿來炒,掏空了財富和未來的現金流,只為了等下一個人以更高的價格接盤。有多少人意識到,現有的房子根本沒法以現有的價格變現,甚至十分之一拿出來變現就會引發價格坍塌,政府限購冰凍的目的不是為了降房價,而是凍結成交量不讓你賣,怕價格坍塌。房子捲走了所有財富,是不是很可笑。

但是劣質鋼為代表的落後產能和房地產為代表的泡沫,卻成了支撐大廈的支柱,這就是最可怕的。現在還在想,大廈能不能每年再多蓋幾層,我覺得,要緊的是,大廈會不會垮塌。

======================

有人會說,唱空就是傻空,會被打臉,但是現實上,本國四千年歷史,自己掰著手指數數崩過幾次,為什麼權貴要往外逃,資本要外流?大廈可能搖搖欲墜很久沒墜,但是真墜的那天,泥沙俱下,玉石俱焚。最近的一次是國民黨破產,可是1946年的時候,那時候誰會覺得國民黨會破產呢?


我敢保證,增速是不會回升的,但是各項指標健康度是會好的。

至於錢好賺不好賺,如果你是屬於為指標健康度做正貢獻的產業,錢會比今年好賺,但是如果是負的,只會越來越難。

都說地方債務,房地產是未爆的泡沫,這是危言聳聽,只要地方債務和房地產貸款在正常償還範圍,就不存在泡沫問題。債務總量不是問題,問題是債務償還情況。


大宗工業品從業者之一……目前國內製造業情況極不良性的原因之一在於核心製造成本受制於人民幣匯率佔據最大影響的原材料上漲,同時受制製造業需求不足的影響,後果就是造成了實際上的企業生產成本加重,更多的企業不堪重負……經濟在這種情況下恐怕還有一段時間的壓力期



之前寫的文章,來源於知財道,可以供參考下:

每一個猜想,都蘊含著彌足珍貴的智慧。最近,小Z和小Z的小夥伴們,聊著放假,突然一下子聊到了2017年的中國經濟,突發奇想,胡亂猜想,不禁一下子猜想了2017年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

 猜想一:GDP增速6.5% 左右?

  概率:80%

  猜想人:小Z的帶頭大哥

  理由:

  目前,2016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均為6.7%,近日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四季度也非常可能保持這一增速。而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2017年中國經濟的定調是穩字當頭,同時反覆強調的是金融風險疊加問題。因此,2017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相對來說會設定在6.5%—7%區間,而且也會更為明晰地給出一個底線——6.5%左右。

  2017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各項風險正在增加:一是特朗普新政對中國經濟帶來影響,會就匯率和貿易問題向中國施壓;二是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資本外流和匯率貶值壓力會引發潛在風險;三是民間投資雖然趨穩略有回升,但動力仍然不足;四是房地產市場降溫過快,可能給經濟增長帶來下行壓力。

  可以預見,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在2017年可能是這樣的格局:外貿略有下滑、投資穩中略升、消費上升較快。另外,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同時也要面對過剩產能、債務累積、槓桿過高等多種風險。2017年是風險疊加的一年,也是各項政策效果疊加的一年,因此,猜想GDP增速在6.5% 左右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猜想二:財政赤字率不低於3%?

  概率:90%

  猜想人:小Z的傻氣小弟

  理由:

  不能猜測,2017年的赤字率低於3%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高於的3%的可能也幾乎沒有,應該是維持在3%或者稍微高一點。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先前就表示,3%的財政赤字率紅線、60%的負債率紅線是否可以反思調整。

  從2008年開始,我國就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擴大赤字、減稅、增加投資。中國有提高赤字的空間,但是現在還不是大幅提高赤字的階段。如果大規模提高赤字率,對政府信用和財政安全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另外,在減稅和增加投資方面。在2016年年底的時候,一邊提高赤字增加發債,一邊減稅的方法已經受到財稅專家的質疑。

  而財政部部長肖捷在2016年12月底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中表示,要適度擴大支出規模。「適度」預示著不會大幅提高赤字,因此,2017年的財政赤字率不低於3%,這個說法是非常恰當的。

 猜想三:貨幣M2增速在12%?

  概率:70%

  猜想人:小Z的可愛師妹

  理由:

  衡量貨幣政策的一個直觀指標就是M2增速。2016年的M2增速目標是13%,而這一目標在2017年很可能會調低至12%。

  2017年,中國經濟的主題就是穩中求進,防範風險。因此,可以預見,2017年的貨幣政策與防泡沫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對於防止資產泡沫過度膨脹是必須的。而2016年,M2與金融機構的擴表增速出現明顯背離,M2增速低於擴表平均大概2到3個百分點。這深刻說明,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的邊際效用在降低,也進一步佐證了當前中國經濟遭遇的流動性難以進入實體的問題。

  因此,需要對M2的增速進行適度調整,而從貨幣政策傾向來看,2017年貨幣政策的總體思路並沒有變,還是要去槓桿、抑制資產泡沫,明顯會向著偏緊方向調節的可能,而隨著美聯儲的加息,2017年我國央行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也就減小了,因此,可以預測貨幣M2的增速會調低。

猜想四:人民幣匯率將會破7?

  概率:100%

  猜想人:小Z的蠻橫師兄

  理由:

  自2015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經歷了一年多的下跌後,目前在6.95左右形成了重要的階段性平衡。2016年人民幣匯率由6.5貶值至6.95,幅度達7%。目前,普遍的市場共識是,2017年末預測中值為7.2,貶值幅度為3.6%,貶值速度下降一半,即由快貶變慢貶。

  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回到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有效匯率也回到了2014年10月強勢美元剛剛起步時的水平。就此,有機構預測稱,2017年美元有7%左右的升值空間,其上升路徑更加曲折,人民幣貶值幅度或低於7%的水平。

  當然,2017年破7的可能性非常大,這和當前經濟形勢、美聯儲加息及國內的財政貨幣政策有關。「2017年人民幣匯率、資本外流」是中國經濟當下面臨的嚴峻挑戰。事實上,人民幣匯率穩定主要還在於能否提高資本回報率,這一基礎尚且實現起來稍有困難。

 猜想五:CPI逐步上漲突破3%?

  概率:40%

  猜想人:小Z的滅絕師姐

  理由: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漲幅比2015年擴大了0.6個百分點。而在跨過了通縮、滯漲等擔憂之後,CPI儘管逐步上漲,且很可能在2017年突破2%,但突破3%的可能性並不大。

  很明顯,與2016年相比,促使2017年CPI上漲的因素與並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化,CPI的變化依然是食品價格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以及流動性增多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流動性對近年來的物價影響愈加明顯,而且物價隨之變動的頻率也時有加快,大宗商品在2017年里對價格的影響會大於此前的房價影響。

  目前樓市逐漸收緊、債券市場也出現震蕩,不排除部分閑置資金流入供求關係偏緊的工業產品和消費領域,2017年可能會出現部分產品價格的階段性飆升,這也會傳遞至CPI。此外,多邊貿易關係、全球經濟走勢、突發事件等都會給2017年的通脹走勢增加一些不確定性因素。

 猜想六:房價會出現大幅下跌?

  概率:0%

  猜想人:小Z的彪悍大叔

  理由:

  儘管當前對樓市的調控比較嚴苛,自2016年10月後,陸續出台調控政策的將近30個城市,但也並沒有什麼卵用。2017年,一線城市和重點的二線城市,房價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這些城市,要麼沒有土地供應,要麼供應了太多的地王,要麼兩種情況疊加,可憐的幾塊土地供應都成了地王。房價大幅上漲下跌的主動權,並不完全掌握在開發商手裡,其實很大一部分在政府那兒。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只是被調控的對象,卻從來不是被封殺的對象。

  事實上,需求尚存,其實2016年10月突然而至的調控,並沒有改變房地產供需的基本面,只是有選擇地提高了門檻,甚至可以說,抑制投機型需求,給剛需和改善型需求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房價穩定的時間窗口。這樣看來,樓市再怎麼調控,也只是小打小鬧,這樣的情況下,房價怎麼可能會下跌?

 猜想七:債務風險問題將加劇?

  概率:90%

  猜想人:小Z的霸氣大姐

  理由:

  自2014年以來,債券市場違約事件不斷頻發,違約率逐步攀升。而到了2016年,違約事件多發,債務違約常態化。

  從以前的債券違約事件來看,大多是企業經營環境惡化、現金流緊張等其他因素而起。除此之外,產能過剩態勢依舊,在鋼鐵、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去產能、淘汰殭屍企業等會繼續進行,加之,2017年,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這意味著在諸如此類的行業中,企業的信用狀況不容樂觀。

  而從債務到期規模來看,2017年債市到期規模10.2萬億元,這個數字儘管小於2016年的15.5萬億元,但仍高出同期水平38個百分點,個中風險不可小覷。2016年年末,債市去槓桿,市場流動性進入緊張狀態,債市出現大幅調整;美元進入升息周期,市場行情不確定性滋生,這些都增添了企業再融資的壓力,直接帶來債務風險的加劇。

猜想八:股市可能會峰迴路轉?

  概率:70%

  猜想人:小Z的正經老師

  理由:

  2016年A股市場呈現震蕩走勢,2017年開年之初,上證綜指圍繞3100點震蕩,然而,各家券商機構對2017年市場的預期普遍比去年樂觀。

  例如,中金公司認為,市場有望峰迴路轉,今年A股的結構性機會將優於2016年。國泰君安證券預期,風險偏好接力盈利修復,A股將圍繞在2800點到3500點震蕩。招商證券將A股的波動區間預估為2900點至3800點,廣發證券給出的答案則是2750點至3550。

  目前來看,黑天鵝事件不斷頻發,特朗普新政,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中美貿易摩擦風險加劇,諸多全球性挑戰給中國經濟增長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同時,A股從嚴監管基調不變,投資者對市場流動性中等的判斷。實際上,多數投資者將維持謹慎操盤的策略,中小創估值仍屬高位,低估值的大盤藍籌受青睞。可以預測,2017年股市會明顯好於2016年。

 猜想九:大宗商品價格會狂飆?

  概率:100%

  猜想人:小Z的終極BOSS

  理由:

  2016年以來,大宗商品雖有一波三折,但由黑色系引爆的行情持續一年。2017年大宗商品牛市能否持續,市場預期開始分化,從年初漲跌互現的開局也能看出端倪。高盛、滙豐、巴克萊等國際投行紛紛表示看好大宗商品走勢。花旗則銀行認為,大宗商品將持續反彈,但幅度會減弱。中科院預期2017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將震蕩反彈。

  可以預見的是,支持大宗商品火爆市場行情的基礎在減弱。從供給端來說,大宗商品之前長達四五年時間的長期下滑削弱了市場供給,供給的減少抑制價格的進一步回落。而過去一年大宗商品價格累計增長10%以上。從需求端來說,中國作為大宗商品價格復甦支柱,去年基建領域尤其是房地產的回暖助力大宗商品的牛熊轉換。

  當然,可以預測,2017年大宗商品的上漲幅度在放緩。諸如未來一系列潛在的黑天鵝事件,美國和伊朗緊張關係的升級、委內瑞拉債務違約、智利總統大選後潛在的騷亂、美國與中國貿易戰爭升級等或將給市場帶來衝擊。

 猜想十:海外投資將持續擴張?

  概率:90%

  猜想人:小Z的小Z自己

  理由:

  毋庸置疑,2017年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將會保持增長態勢。商務部在展望2017年工作時提到,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出發點,確保對外投資合作平穩健康規範有序發展,實現2017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穩定發展,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同比增長8%。

  在2017年,從行業來看,可以預見,相比金融、保險、文化類產業,基礎設施、製造業成為投資關注的重中之重。例如通訊、製造業、電力工程建設、房屋建設、交通運輸建設、石油化工、通訊工程建設等。

  而對於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主要是大金額併購、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石油和天然氣等大型項目,而民營企業則可能更多將目光投向服務業、加工製造業、技術研發、資源開發等領域。總的來說,我國海外投資將持續擴張,並且民營企業將成為主力軍。

 轉載請註明來源,如果想了解更多內容,詳情關注知財道微信號:zhicaidao ,知財道學堂:ZCDxuetang


個人淺見,至少會比16年強一些。

其一,明年美國換屆,估計不會有什麼政治與經濟的大變化。

其二,明年中共開會,經濟形勢肯定不會太難看。

其三,非常關鍵之一,16年的中國地產至少二線及一線城市全線回暖,局部又過熱了。

其四,目前匯率守的不錯,明年估計也問題不大。

其五,辦法總比困難多嘛。


答案轉自本人原創文章

經濟探底是否結束尚有爭議

目前經濟探底是否結束尚有爭議,儘管GDP連續三個季度都有6.7%的增速,但房地產在這裡面的貢獻非常突出。如果年末的樓市調控使得房地產降溫,那這個增速還能否保持下去?如果這個增速可以繼續保持,那樓市調控就有底氣堅持甚至加碼;如果經濟隨之下滑,那各地還要繼續依賴房地產,調控可能就會適當放鬆。

貨幣政策或繼續維穩

對於中央提出的「穩健中性」,我的理解就是維持目前狀況。一則經濟探底是否完成尚未確認,實體經濟仍舊缺錢;二則目前貨幣政策本來也不算「大水漫灌」,調整空間也不大;三則低融資成本是全球的總體趨勢。除非有不確定突發事件,否則貨幣政策在2017年不會有太多變化,目前既不屬於加息周期也不是降息周期。

匯率繼續下滑,通脹輕微抬頭

人民幣持續快速貶值央行都沒有出手,說明管理層並不反對;另外,近期出口數據出現回升,這個「誘惑」難保不會讓貶值繼續放任一段時間。原來本幣對外幣貶值是利空樓市的,但近期CPI也在抬頭,那就是貨幣同時對內對外都在貶值,那不動產的保值功能就會凸顯出來了。

政策趨於平穩

分城施策肯定會堅持,但三四線城市刺激辦法都已經用了不少了,再加碼的話就是揠苗助長了,畢竟去庫存不是簡單地把房產由房企轉到購房者手上就完事的。而要調控的大城市已經足夠「狠」,上海、深圳已經是全球最嚴的購房政策了。最重要的是,房價問題不是調控地產就能解決的,問題的源頭在經濟。

商辦類物業等待「春天」

商辦類物業的泛濫導致公寓滿地開花,但仍無法徹底改變該類型物業低迷的現狀。盤活過剩的商辦產品,將公寓對接租賃市場,扶持房企租賃業務,這一系列問題的解決方案都需要「商改住」的支持。另一方面「商改住」可以解決大量過渡性需求,緩解大城市的住房問題。

全新值乎平台:鄧浩志-值乎 - 說點兒有用的

購房諮詢:「鄧浩志教買房」私人微信:dhzjmf

樓市猛料: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鄧浩志」

作者:鄧浩志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發現這個問題連個衡量經濟好壞的統一指標都沒有,全都是在自說自話

如果你用GDP增長來衡量經濟是否好轉,那官方的數據是標準的L型見底後反轉。2016年前三個季度都是6.7%的增長率,而2016年四季度是6.8%,2017年一季度是6.9%。

如果你用失業率來衡量經濟是否好轉,那官方的數據簡直是盛世再臨。畢竟我們國家的城鎮登記失業率長期保持在4.5%很多年,去年最差的時候是5%。而今年3月,我們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是3.95%,環比下跌0.05個百分點,完全就是充分就業嘛。

我以前喜歡用PMI來衡量經濟是否好轉。我在2016年一月說過,我們的PMI在2016年會重新回到了50之上,後來從4月開始一直都高於50個經濟擴張和收縮這個分界點。原本我預計是在2016年經濟可以見底的,但是資產價格暴漲讓我改變了自己的判斷。

就連很多人喜歡的「克強指數」,也呈現出全面的好轉態勢。包括鐵路貨運量,用電量,貸款發放量,在2016年全部飆升,貸款更是創出歷史最高,社會融資規模暴漲。

但是為什麼這麼好的數據,大家都覺得經濟依然不好?

很多人都是一葉障目,僅僅從身邊的感受來衡量經濟好壞的。

我在宏觀分析中最看重的指標是私人投資和M2以及金融體系的槓桿。前兩者更多反應現狀,而後者反應的是風險。

私人投資在去年曾經一度同比出現下跌,後來隨著房地產投資好轉,不過目前也只有6%左右,遠遠低於2016年以前兩位數的增長水平。私人投資部分是經濟增長最直接的推動力量,所以這個指標在宏觀分析中的意義重大,但很多經濟學家都忽略了。目前我們的私人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為60%以上,但是其涉及的就業人口應當高於80%。

M2更多反應經濟的活力,與貨幣乘數相關。去年央行投放了大量的貨幣,M0和M1都在20%以上的水平暴漲,但是M2的增速一直都沒有達到央行的目標。而今年央行定下的目標是12%,目前剛剛過10%。

而最大的風險來自於金融體系的槓桿。去年銀行貸款30%都是住房貸款,個別銀行50%的貸款都是住房。銀行的總資產是GDP的3倍多,全社會的總負債水平應該是GDP的250%以上,全部都在歷史高點,超過前幾次金融泡沫時期的水平。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債務問題沒有解決的時候,可以重新實現經濟增長。這樣的債務水平要麼保持經濟和09那樣的速度增長,讓增長的GDP總量來稀釋債務水平。要麼就是有去槓桿。大家也知道了,去槓桿喊了幾年了,結果槓桿水平越來越高。這3月份稍微央行去了點槓桿,股市就暴跌了。所以什麼緩慢去槓桿必然無法實現,因為稍微用力,整個泡沫就破了。

所以,2017的經濟不會好轉,在債務沒有根本解決的情況下,經濟也不會好轉。

作者為獨立投資人心理諮詢師,個人微信公眾號:jingji-xinli


不是說好了L。


推薦閱讀:

中國貧窮問題有多嚴重?
為何說未來中國經濟看長珠三角?其他地區難道就不能成就第三極嗎?
嫌棄自己父母窮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中國是否正在引爆新一輪全球經濟危機?
2015年10月以來樓市正在回暖,房企正在加大各個城市拿地力度,是否意味著這一次的買房窗口期要過去了?

TAG:中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