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類資產的快速膨脹會給中國銀行業帶來哪些風險?

新聞背景:大象在轉身—

國君首先指出,2015年銀行的資產配置更依賴投資業務,貸款佔比整體下滑,尤其中小銀行的投資類資產擴張最為迅猛,部分銀行的規模佔比甚至超越貸款。

結構上看,2015年五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的投資類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3%,31%和56%。和2014年底相比,五大行投資業務整體變化不大,股份制銀行整體上升7個百分點,城商行、農商行則上升11個百分點。

增速上看,2015年上市銀行投資類資產增速明顯快於貸款,錦州銀行、徽商銀行、盛京銀行等城商行均實現翻倍增長,體現出資管業務已替代傳統的信貸業務,成為銀行擴大規模和提振盈利的主要方向。

從貸款業務轉向投資類資產,會增大風險嗎?城商行的投資類資產佔比已經達到 56%。


2014、2015年銀行投資類資產增速都很快,2015年興業銀行還依靠投資大幅增長實現了非常好的凈利息收入,相反沒有抓住機會做大投資的銀行凈利息收入並不好。投資類資產增速太快是不是不好,我們需要考慮兩個問題,銀行把錢都投到哪裡去了?這些錢投出去的風險在哪裡?

上面有答主已經說過了,在報表中投資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及應收款項類投資,在報表中這幾個科目的附註我們可以看到,銀行投資主要的標的是債券,大概要佔7成以上,其餘部分主要是信託受益權和券商資產管理計劃。既然叫「投資」,說明這部分資金跟市場的關係很大,市場好就多配置一些,市場不好就少配置一些,全看銀行對市場反應的敏感程度,和自身資產負債配置的偏好。債券是相當於通過另一種渠道把錢借給企業了,信託和券商的項目則比較複雜,可能是借錢給企業,也可能是作為股票配資、融資融券之類業務的劣後資金和其他奇怪的結構。這裡再說一下,銀行理財資金大都在表外,並不體現在報表裡,更不在投資中。

對銀行來說,投資的風險不外乎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很好理解,就是市場不好了,投出去的錢可能受到損失,比如債券違約和股災。流動性風險就要說回到銀行經營的基礎。銀行本質上是經營資產負債錯配賺取利潤的企業,一定程度上靠短期低成本負債匹配長期高收益資產,這中間錯配的期限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收益怎樣,但錯配太多風險就大,負債到期了資產沒到期就會發生流動性問題。市場風險我們都能觀察到,股災了我們也能知道哪家銀行配資投了多少錢再跌多少就損失本金了,債券違約了我們知道哪家銀行買了多少。但流動性風險我們觀察不到,並不知道一家銀行資產負債配置的久期,這就要靠銀行的業務部門和風險部門把握。

至於說銀行這個錢沒有投到實體經濟里去有什麼問題,我個人覺得問題不大。我國的信貸增速和增量一直保持了較高的增長,但實際上GDP和企業收入並沒用同步保持那麼高的增長,相當多類別的投資都在負增長,某種程度上信貸供給已經超過社會需求了。如果銀行不用這些錢買債券而是去放貸款,是不是又會催生出四萬億那樣的事情來呢。所謂支持實體經濟,不是全都靠銀行把錢全都扔給企業去花。買企業債券不是支持么,買企業股票讓企業再融資不是支持么。當然,銀行投資資金扎堆進入股市債市是推高資產價格的一個原因,但這並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貨幣政策傳導路徑不順、金融市場不發達、以及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不是銀行把錢都交給企業就能解決資金空轉的問題,就算把錢都借給企業,企業在當前的環境下也會拿這筆錢去買樓買債買股票,反倒不一定比銀行更謹慎。

至於說一些小的城商行和農商行,也用不著那麼危言聳聽的說什麼投資替代信貸成為銀行的主營業務,小行的優勢就是船小好調頭,小行就是應該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所處的競爭環境,制定自己差異化的競爭方式。你讓小行去跟工行拼存款貸款成本,還是讓他們在經濟下行期去找那些跟他們一樣小的民營企業放貸款,把人往死里趕么?小行就是應該立足於自身的特點和當地的情況,搞自己能搞的,做自己能做好的事。這些看似內行但實際外行的研報看看也就罷了。


謝邀。

投資類科目根據不同統計口徑,可涵蓋多種資產,如債券、股票及其他等。按照研報的說,銀行資產負債表中,投資類資產主要包括4類科目,即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及應收款項類投資,其中,前3個科目項下主要以能夠在銀行間或交易所市場上市交易的債券、基金、債權等標準化資產為主,而應收款項類投資則主要以非標資產尤其是特殊目的載體(包括理財、信託、基金、資管計劃等)的投資為主。

為了論述方便,我們將銀行金融資產分為信貸類資產、非信貸類資產(債券、股票、非標等投資類資產)。非標資產的規模可能被研報誇大了。

1.為什麼投資類資產會快速增長?

近幾年來,中國經濟金融的基本形勢是:經濟持續下行→企業經營遭困→貨幣政策寬鬆→金融資產輪動上漲,資本空轉加劇。不同資產對經濟周期的敏感度是不一樣的,信貸資產及其背後的銀行,能夠第一時間感受到企業經營困難,不良攀升,信用風險較大。於是銀行提高了信貸資產投放的標準和警惕性,部分銀行甚至出現惜貸。加之降息,銀行配置信貸資產的積極性下降。

一方面是信貸投放積極性不足,另一方面是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那麼銀行資金往哪裡去呢?結果自然是非信貸資產。去年經濟下行、貨幣寬鬆的大環境,對債券市場是個利好,於是不少銀行紛紛加大配置債券資產,趁著債券大牛市,狠撈了一把。

但今年債券市場風光不在,違約事件頻發。這表明在信貸資產之後,實體經濟風險已經傳遞到債券市場了。截止到今年5月24日,國內債券市場已經發生16家發行主體債券違約事件,涉及債券數量30隻,涉及本金超過200億元。扣除已經足額償付和利息代付的債券後,依然有近180億元本金未付。債券市場風聲鶴唳,收益率上升,價格下跌,又激發國際機構的做空中國之聲。

非信貸資產是非常多的,上述只是以債券為例,說明銀行配置非信貸資產的背景和動力。對於非標資產,同樣如此。脫離實體的玩金融,對中國絕非福音。最近幾年,中國的金融創新不少徒增了企業融資的鏈條和成本,可為一嘆。

2.對銀行而言,有哪些風險?

一是流動性風險。大量短期的同業和理財資金,滾動對接中長期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期限錯配嚴重,容易引發流動性風險。

二是高槓桿風險。不同金融機構之間通過大量同業往來業務進行資金歸集和接待,容易推動金融體系過度槓桿化和順周期波動。

三是關聯度風險。非標債權業務鏈條較長,融資結構和交易過程複雜,透明度低,部分機構之間通過「抽屜協議」、「陰陽合同」的形式,隱瞞遠期回購承諾和委託投資關係,增加了金融風險的隱蔽性和同業之間的傳染性。

四是集中度風險。大量非標債權資金最終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礦產等限制性或投機性領域,增加銀行在這些領域的風險集中度。

五是投機性風險。在非標債權業務鏈條中,隨著通道、過橋費用層層加碼,資金綜合費率明顯高於普通貸款,不但增加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也迫使這些資金為獲取高回報,投向風險更高的項目和企業,加大風險鏈條的脆弱性。


題主的問題是「哪些風險」,按照金融行業對風險的理解,無非是市場風險、政策風險、操作風險、道德風險諸多維度。我想,題主更直接想問的是,投資類資產增加,有沒有市場風險?進而引發銀行業的財務危機?

答案肯定是,市場風險提升。

首先我們弄清楚,銀行的主要業務是存貸款業務,也就是個人和企業將現金儲蓄存入銀行,銀行再通過貸款的形式,將這部分資金借出去跟個人和企業。由於被一筆存款,都會被記作「負債」,每一筆借款,都會被記作「資產」,因此這個存貸業務是銀行的基礎業務,安身立命之本,也稱為「表內業務」。

但是「表內業務」有諸多的不好啊,因為一切都在表內,因此是收到央行的直接監管的。第一,表內業務必須遵循一定的槓桿率,不能超過核心資本充足率。第二,表內業務必須在「政策上有所傾斜」,必須貸給國家鼓勵的行業,而不是隨心所需的。假設你是一個小城商行的行長,你的業務瓶頸可能就在於,「四大行」比你有錢,因此他們可以無限開拓業務,衝擊你的市場,搶奪你的份額。說白了,「表內業務」是一個「比誰更有錢」的業務。對小型銀行來說,真不公平!

於是,聰明的銀行高管夥同市場上的其他金融機構,設計了一個突破「表內業務」的產品。也就是「表外業務」。他的好處是,第一,而且通常是高收益率的單個項目,周期短、收益高、監管比較松,前幾年,房地產項目非常賺錢,但是央行和銀監會對於房地產項目的開發貸款控制非常嚴格,因此銀行通過設立資產管理計劃,將客戶理財資金通過層層結構化產品的設計,投入房地產項目中。第二,這部分資產不會全部計入銀行的「表內資產」,因為是「代客理財」。

所以,「投資類業務」這個模糊的名次,大部分包含了就是這一類「表外業務」。體現形式是理財、資產管理計劃、私人銀行產品、代銷信託產品等等非存貸業務的金融業務。

投資類業務現在不僅僅涵蓋房地產,一些比較激進的銀行,為了提高投資回報率,還通過一定的形式參與了: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企業併購、大股東融資融券、風險投資、pe投資,等等五花八門的投行業務。雖然近兩年監管逐漸加強,表外業務也在開始受到表內一樣的監管,但是仍然有更多的創新空間,讓銀行突破監管賺取更高的利潤。

由於銀行不是專業的投資機構,管理上述資產一來不專業,二來有對於理財客戶有保本的義務,因此會出現一些風險。這是不言而喻的。


總體來說,這幾年銀行的投資類資產不斷增加。

通過理財產品等銷售給客戶,還有是通過地方投融平台放給企業,很多形式上是明股實債(這個債就是銀行投資類資產對應的負債)。

結構上看,2015年五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的投資類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3%,31%和56%。和2014年底相比,五大行投資業務整體變化不大,股份制銀行整體上升7個百分點,城商行、農商行則上升11個百分點。

在各類銀行里,中小銀行投資類資產增速最高,也就是通過通常的信貸方式,某些企業客戶沒發獲得融資,只能通過變通的方式獲得。

這個過程是風險放大過程,很多銀行,特別中小銀行風險管理能力欠缺,甚至某些信貸人員幫助偽造材料通過銀行評審,不排除很大比例未來變成不良資產。

這個趨勢的後果,就是國家要搞債轉股,要搞降槓桿。

對行業的後果是,銀行業會發生分化。城市商業銀行,農商行如果能處理好風險管理,同時藉助上市壯大自己,能夠拉大和競爭對手的距離,而某些地方性銀行有可能不良資產暴增,出現巨大的核銷,不排除少數陷入重組困境,極端的會破產。

某些城商行最為危險,主要是很多投資類資產的質量堪憂,其風險管理能力薄弱,投資類資產未來風險會不斷釋放。城商行的投資類資產佔比已經達到 56%。

56%,城商行的人真的這麼懂投資,懂資產?

典型的案例比如德陽銀行等大股東易主,有很大原因是不良資產增多,原先股東無法承受,只能「傍大款」,需要大股東補充資本金來增強抗風險能力。

讓事實未來說話吧


作為一名小型城商行金融民工,我的切身體會是上小型城商行吸儲能力差,資金成本高企,貸款不良率上升導致銀行不得不需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此時投行同業業務就會成為最現成的轉型方向,除了傳統的銀行間債券、基金、理財產品以外,多家城商行通過各種方式成立了投資基金,針對地方性基建、政府支持項目提供投資。

除了貸款息差下降迫使銀行轉型外,我認為政府平台債券認購也是一個促使銀行提高資產投入的原因之一吧,我所在的異地分行連續兩年接到地方政府平台債券認購的通知,每次報總行後也確實是認購了,在城商行本就不大的資產總量上一對比,攀升速度和佔比自然也就顯得高了。

就醬~完~


應收款項類投資是一個報表的科目,這個科目裡面裝著債券和非標投資,其中債券大部分都是一些場外購買或者是在場內沒有什麼活躍報價的債券,比如櫃檯憑證式國債以及一些二級資本債等等。非標投資,就是通過SPV去投一些底層資產,有票據、理財產品、信貸類資產。這個科目最大的問題就是資產計提、撥備計提不透明,也不知道資產質量如何,成為報表的盲區。


謝邀。首先,簡單分析下投資類資產增速較快的原因吧。經濟形勢下行期間,幾乎所有銀行都面臨資產荒,找不到好的信貸資產來投錢,一方面企業收縮經營不那麼需要融資,另一方面企業經營風險太大銀行不敢投。同時,存量的貸款也可能出現問題,企業經營不好,還不上錢,就形成了不良貸款,銀行也要控制不良率,於是在消化掉存量不良貸款前也不敢大量放貸。既然貸款走不通,銀行錢往哪走呢,就轉向信用風險相對較低的債券市場。但描述里那些投資增速特別快、投資佔比特別高的銀行往往是城商行等中小機構,針對這類機構,還有另一個原因值得關注,那就是這些銀行的投資除了投債券這類標準化的資產,還有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各類非標準化的資產如資管計劃、信託計劃等,其實是變相地放貸款,因為這類中小機構它們一方面面臨人行的合意貸款規模調控較嚴,每年就只能新增那麼多貸款,另一方面它們能夠獲得的客戶往往資質達不到直接放貸的要求,於是通過其它金融機構的介入變成了投資類資產。

接著,說下風險。投資類資產增速迅猛,可能存在的風險主要有三類。一是流動性風險。當投資標的雖然是債券時,雖然相對風險較低,但是銀行為了達到收益率要求會加槓桿操作,一旦有一個環節出現兌付問題,就會引發連鎖反應。二是信用風險。當投資標的是繞道放貸的非標資產時,所涉及的參與機構與環節增多,可能各方都對融資方的審核把關不嚴。三是監管難度提升,影響宏觀政策實施效果。

寫累了,就醬。


這些應收款項投資或者買入返售資產,大部分都是銀行通過通道規避監管,實質上是對本行授信客戶放款,和貸款等表內傳統信貸業務沒有本質區別。


謝邀

但是我並非銀行人士啊,我僅從自己的角度簡單說兩句吧

在上一個狂歡的經濟周期,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依靠債權躺著掙錢。以房地產為例,利率20個點都有人搶著要。幾乎所有的資產都被高估,所以有人願意接受高成本的資金,而銀行樂於靠存貸利差吃飯。

而目前所謂的新常態下,幾乎所有行業都在萎縮,資產價格下行,投資萎縮,自然資金的成本下降。而銀行只能越來越多地寄希望於股權投資。

但是,一般來說,銀行是不希望當股東的,他們更喜歡固定收益。


推薦閱讀:

銀行轉賬會先扣劃付款人的資金嗎?還是收款人到賬的同時扣劃資金?
應屆生進入銀行後,如何做職業規劃呢?
銀行櫃員會有可能被機器代替嗎?
銀行可以擅自凍結用戶儲蓄卡嗎?
銀行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進行買入返售業務時,銀行有哪些風險點?

TAG:銀行 | 資產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