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媒體對社會輿論的過度引導,導致公民意識被輿論裹挾?
如今社會媒體為了博眼球,提高點擊量,往往將部分事件符號化,妖魔化。例如一旦石油系統有漲薪的新聞,必然一片罵聲。公務員上新聞報道,一定是瀆職或者腐敗。官方渠道發布觀點,必然和社會大眾的價值觀相左。
我在想一個問題,就是以後人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關注特點的新聞,是否會造成由於過於片面而越來越極端,看不到與自己不同的意見?
這是輿論特性導致必然的結果,而非媒體的主觀意願。
報導者與聽眾是相輔相成的,報導者能傳遞的信息並不是由他們自己決定的,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單向傳播。報導者的觀點和態度越極端,越偏激,就越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和強烈支持;而報導者的闡述越符號化,越模式化,就越容易被人們記住和傳播。
這和知乎的模式很像,文章觀點得到越多的贊,就會被更多的人看到,這是一個雪球效應。
因此,並不是媒體去嘗試用簡單極端的觀點去控制民眾,而是最後被大部分民眾聽到的東西都是那些簡單極端的觀點。大量的中庸的理性的複雜的報導和看法都被直接扔進垃圾堆了。
長此以往,為了生存,報導者也必然要走更引人矚目的路線,去把事件簡單化,把態度明確化,從而在「傳播的思想」和「聽眾的人數」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舉個例子,轉基因。你說轉基因是各有利弊,科學目前研究結果如何,DNA是怎麼作用,一大堆,沒有人會去看的。但是你要旗幟鮮明地說:基因影響下一代,拒絕轉基因!就立刻會被人們記住和傳播。
同樣的道理,無論是PX還是Wifi,無論是灣灣還是柳岩,無論是達賴還是黃安,最終站到大眾視線里的觀點一定是簡單並且明確的(符號化並且極端化的)。
因為惰性是人的天性,如果你用最簡單的話告訴我什麼是對的,我才懶得去自己思考是不是真的。誰都不要來當導師
非常好的問題。也是本人關注的其中一個方向。
美國這邊已經有不少的研究證明,確實會有這個現象。現在對這個現象,米國這邊的研究基本是公認為事實,而轉而分析到底程度有多深。
媒體對公眾輿論的導向是確實存在的。而網路和社交媒體出現之後,就更是如此。加入某一個群體、跟他們互動變多之後,意見會有同質化傾向、會越來越偏向於這個群體。時間線和朋友圈每次都是出現同一種意見的話,如果你沒有選擇離開,很快就會被同化。「趨同化」這個心理學名詞,英文是:homophily
對於媒體來說:如果給一個意見較為極端群體看他們喜歡的極端內容,收視率會更高;而這個群體的意見變得更極端之後又更想看這方面的內容,可以形成一個循
環,所以媒體有動力這樣做。傳統的無線電視在技術上還比較難這樣做,因為只有一個頻道,不可能同時討好每一個群體。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的出現,讓以言論極
端程度分門別類歸到不同的頻道成為了可能。
而搜索引擎和線上社交媒體的出現就讓這種情況更進一步。依靠大數據,為每一個人量身訂做資訊已經變得非常容易。例如,孤狗就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們在你搜索時只向你推薦偏向某一邊意見的搜索結果,完全不再讓你聽到中立的聲音,這是因為你之前的搜索結果。你看看我們的用戶
協議,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沒問題的。」現在學界普遍認為,1970年代後,美國政界的對立越來越嚴重,跟美國70年代有線電視開始普及,以及90年代後半段開始,互聯網開始普及是有關係的。
但是,媒體刻意加劇不同意見的群體之間的對立,真的沒有問題嗎?
下面這三篇都是這兩年發表的、講這個問題的文章,分別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康奈爾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的。前兩篇講公眾,最後一篇講對立法者 -- 眾議員的影響:
Biased assimilation, homophily, and the dynamics of polarizationhttps://www.cs.cornell.edu/home/cardie/papers/ICWSM13-Polarization.pdf
Political polarization: Does social media make it worse?
網民必須深刻明白一個道理:從來就沒有免費的知識和信息,只是他們通常都以「智商稅」的方式收取,然後通過一定的渠道變現。智商稅的繳費標準參考以下四個檔次:
第一檔 誇大其詞稅:徵稅率20%;通常由新聞聯播等官方媒體收取; 變現方式:引導人進行生產、消費,通過實體稅收方式收取。 繳稅後降級為五毛,保持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具有較強信念和忍耐力,幸福感普遍較強,口號: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第二檔 斷章取義稅:徵稅率40%;通常由國內各大商業媒體、門戶網站收取; 變現方式:流量、廣告、境外資金獎勵。繳稅後降級為憤青,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喪失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對一切事物逝去好奇心,最喜愛的玩具:鍵盤。口號:XX藥丸、你也配姓趙? and so on
第三檔 指鹿為馬稅:徵稅率60%;通常由知名商政界人士、公知大V收取; 變現方式:境外資金支持。 繳稅後降級為白痴,完全喪失生活能力及勞動能力,行為怪異。喜歡到政府、醫院、肯德基等公共場所做出匪夷所思的舉動。最喜愛的玩具:標語、橫幅第四檔 顛倒黑白稅:徵稅率80%;通常由《大紀元》等境外媒體收取; 變現方式:東亞巨變後收割財富 繳稅後降級為腦殘,基本被東風快遞員簽收。謝邀,媒體要吃飯,要生存,要發展,就像商家要盈利一樣,不得不做一些有利於自己而不利於民眾的事情。媒體人也是人,心理不平衡,能黑一把人,出出怨氣而已。要命的是,有那麼多的受眾不動腦子想問題,否則,他能引導得了?真正到了多數人有腦子的時候,不再人云亦云的時候,媒體就會回歸本來的生存狀態,即報道新近發生的真實事件。
「看報只看題,看書只看皮。」很多人都有這個毛病,很多媒體更善於利用這一點。
同類的還有醫療新聞,類似於「縫肛門」「五毛錢治好高血壓」這樣的報道加速了醫患關係的緊張。
媒體的七項功能之一是社會引導,而很多媒體大多拋棄了教育和引導價值觀的功能,而單純的做點擊量為王的標題黨,娛樂至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媒介把關人」的失責。雖然傳統紙媒已經沒落,在舉步維艱的轉型,但還是相比較網路媒體和新媒體,還是有很多有理想的媒體,從未忘記自身擔負的社會責任,對讀者負責,對自己負責。一家之言,歡迎指教。縫肛門事件
事情一出來我就看到新聞了,這麼多年了,又被挖出來,一開始就覺得,部分記者的嘴皮子和筆杆子,在這裡面沒起到什麼好作用,果然。。。。。。
在我大天朝,記者代表什麼?
以下是我在另外一個問題的評論
這個新聞早就看過,剛才又看了下這個視頻,怎麼說呢,每每看到醫患糾紛,恐怕我們腦子裡出現的第一感覺就是,無良醫院,醫德敗壞,紅包問題,這都成條件反射了。對這種事,我們普通人都是這樣的想法了,更何況對新聞事件比我們敏感的多的記者呢?央視通篇的報道,我只看到了原始採訪記者的表現,根據家屬描述做出判斷?對專家結論咬文嚼字?為什麼最重要的當事人堅決拒絕接受採訪?記者,對於新聞時效性把握的同時,是不是應該有點基本責任心,不確切的消息不要發。是不是應該有點必要的醫學常識,或者向有常識的人了解透了再決定怎麼發?再或者不是自己特長領域的新聞就不要瞎擾合了?說實話,自從這個事一出來,我就覺得,這次醫患之間弄成這樣,聽風就是雨的記者絕對要負最大的責任,我甚至懷疑那個家屬反應這麼強烈,有沒有記者在裡面多嘴的?幾次都是記者注意到用詞不對別的人才憣然明白的,記者,你們到底起的什麼作用?新聞獎可沒有那麼好拿。對,還有那個律師,當著央視記者的面咬文嚼字,你再懂醫學,你能比臨床醫生更明白怎麼處理?當然,耍嘴皮子功夫,醫生護士是萬萬比不上記者律師的。群眾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有可能是盲目的。
先說結論:媒體行業光明的表象下是無盡的黑暗。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媒體行業競爭2、一般得會認為瀏覽量是媒體編輯記者工作的考評標準3、用戶閱讀新聞資訊的行為是無意識的——換言之,說狠一點就是用戶傻,缺乏自主意識。。所以我們可能回去做一些比較能夠喚起本能的內容,比如讓人好奇的,比如聳人聽聞的,喚起同理心的又或者有關食色性的……當然也有好處:
我們會因為之前一向以身材有料的柳岩被鬧伴娘兒關注婚禮裡面鬧這種事情,繼而大談特談揭露黑暗;我們因為難民潮中海灘邊紅衣兒童溺亡而憐憫那些難民,並且推動制度變化;我們會因為Papi醬融資多少多少錢深思網紅經濟學。但是這些光明的案例背後是淹沒掉的無數的黑暗的事情。
有隨便幾個段子揉吧揉吧就拿來當新聞
有各種裸露求出位的還有什麼亂七八糟你能想像的你都可以放在這裡當作例子。連玩遊戲這種直播平台都有巨大的商機這些全都是因為我們愛看!不是每天都會發生讓社會反思有內容的事情,但新聞媒體每天都要更新!
所以矛盾就來了:怎麼持續抓住看客?我們在指責媒體無良的時候千萬要記得,是我們這些看客縱容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另外,科技類IT類媒體但凡說到iPhone就提腎這種事情……其實只是調侃。。社交網路就是這麼一個存在啊!微博上你關注和你有共同語言的人 微信上你關注你感興趣的公眾號 知乎上你給你贊同的人點贊 換言之我們都在看我們自己想看的 而有意無意無視我們不想看的!其實這是一種趨勢!信息化時代 大量大量的信息無法消化 只能有選擇性的輸入!至於怎麼選?自己選自己喜歡的唄~所以 你不喜歡的不贊同的將會被你過濾 忽略 無視。。。這將成為必然。。
回到了經典問題:人(可能)有自由意志嗎?
我在想一個問題,就是在知乎以後人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關注特點的話題,是否會造成由於過於片面而越來越極端,看不進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呢
輿論在雙重意義上是「我們社會的皮膚」:它是個人感知社會「意見氣候」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環境適應行為的「皮膚」,不僅如此,它又在維持社會整合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就像作為「容器」的皮膚一樣,防止由於意見過度分裂而引起社會解體。
德國女傳播學家諾依曼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論
該概念基本描述了這樣一個現象: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並且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极參与進來,這類觀點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複,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
從輿論學和傳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假說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這個假說中的「輿論」(public opinion)與傳統的輿論概念不同,與其說是「公共意見」或「公眾意見」,倒不如說是「公開的意見」。「沉默的螺旋」理論強調輿論的社會控制功能。第二,從傳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論強調大眾傳播具有強大的社會效果和影響。這裡所反映的「強大影響」已經不止於認知階段,而是包括了「認知→判斷→行動」的全過程。這個假說認為傳播媒介具有「創造社會現實」的巨大力量
答案還沒說完但我懶得再寫了 ♀?這個話題我想了很長時間,是誰控制了社會輿論的導向。記者報道事件之前先不說是否能夠完全還原事情真相,但是報道之前一定會稍加修飾,為什麼?為讀者,為銷量。想要讀者和銷量最好的方式是什麼?是誇張部分事實以便博人眼球,簡單的平淡無奇的敘述無法給讀者帶來對啊對啊就是這樣的心裡認同感,簡單粗暴直接的蓋棺定論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和廣泛傳播。為什麼?因為大家都那麼忙,誰有空去讀那些複雜的中庸的事件分析和條理梳理,最先引發我們興趣的一定是顯眼的標題並且同我們心裡強烈一致或強烈反差的觀點。這樣又導致報道者的觀點和態度會慢慢更加極端化及偏激,反而又引起了大眾的強烈共鳴和支持,然後形成了一個一個符號化和模式化的群體。例如農民工,公務員,醫患關係,清潔工,甚至某某市長之類的,好像都在無形中被貼上了某些標籤。一個報道的「趨同性」才會讓你產生強烈共鳴進而閱讀,之後傳播。沒有人控制輿論,但是每個人都在控制輿論。
世界上最開始出現的報紙僅僅是為了牟利,媒體本身相當於一個企業,首要當然是生存和獲取利益。所以不要把媒體想的有多好,它的背後總是牽扯到各種東西,它的公共服務性質確實有,但是也得看媒體如何使用咯。所謂格調高大的媒體背後也有出資方,有廣告商,只是表現的形式隱蔽些而已。沒有小報的新聞看上去那麼赤裸裸,看上去就是黃色新聞,也就是煽情主義的新聞。
就像剛才有答主說的,現在的媒體啊,把iPhone渲染成了要賣腎的奢侈品,什麼iPhone物料成本不到2k人民幣諸如此類的……
這不就是要make a big news,把一些人批判一番嘛……
但是,他們在報道出現差錯的時候也沒有負責,按M安軌……在中國,往往都會被裹脅意識的,我們把這叫做「愚民」。
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本身即傳播
媒體在撰寫稿子,選取素材的時候。其實就能感覺出來了。輿論被引導的基礎是信息透明度多少所決定的。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被引導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部分國人對音樂《梁祝》超過一般的喜愛?
※為什麼撒切爾否認自己是女權主義?
※凈空法師的凈宗是邪教嗎?
※怎麼看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襲人事件?
※養狗非議大就應該放棄養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