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食用加碘鹽有科學根據嗎?
今天親戚從國外給我家帶回一聽海鹽 說是中國長期食鹽加碘已造成很多人甲狀腺病變 建議我們盡量少吃加碘鹽 請問 這種說法科學嗎 我特別奇怪 如果食鹽加碘危害這麼大 國家為什麼不調整食鹽加碘策略
感謝邀請。這是個好問題。過去WHO在《關於碘鹽、碘油安全性的聲明》里說,在高碘環境中正常人不發生高碘甲腫,只有一些過敏個體才可能發生高碘甲腫。這好像是說碘鹽基本安全,但就我國的數據來看,高碘地區甲狀腺腫大率確實不低,所以很多學者認為對吃不吃碘鹽,確實也應該區別對待。
碘這東西很麻煩,需要量和最高可耐受量之間的區間不是很大,用我國成年人的數據來說,推薦攝入量是120微克/天,最高可耐受量只有600微克/天(固然這個數據比較謹慎)。所以這東西稍不注意,確實容易過量。碘過量,甲狀腺腫和甲狀腺機能減退的風險都會增大。
但也不能說長期食用碘鹽就一定會造成碘過量的問題,這主要跟地域和飲食習慣有關。土壤、水源中的碘含量往往不均勻,靠海的地方和內陸地區,基礎膳食碘攝入量差別也很大。有數據說,我國受碘缺乏威脅的地區人口就有3.7億人。在這些地區中,僅僅靠長期食用加碘鹽想要達到碘過量,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為人對鹽這種東西的攝入量相對穩定,不太可能極大量的攝入。而且,人體對碘的吸收和代謝有很好的調節機制,吸收得多排泄的也多。人體內的碘主要儲存在甲狀腺內(70-80%),多餘的碘很快會被排出體外,不會過量儲存。甲狀腺對碘的攝取,也有自己的一套調節機制。碘充足的情況下,攝入率也會明顯降低。
針對中國居民的碘攝入量研究報告,256名健康受試者,通過碘鹽的碘攝入量是258-359微克/天,膳食碘攝入量是105-130微克/天,所以通過碘鹽造成碘攝入過量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我國高膳食碘攝入量的地區,比如海島地區,會不會因為食用碘鹽造成碘過量?2014年《營養學報》有一篇研究,對比了我國浙江海島地區居民吃碘鹽的和不吃碘鹽的,甲狀腺形態和功能。結果發現,食碘鹽者和食用非碘鹽者比較,甲狀腺腫大情況沒有顯著差別,但甲狀腺結節患病率(31.97%)明顯高於食非碘鹽人群( 23.64%);吃碘鹽的,甲狀腺功能異常率為 27.21%,也明顯高於不吃碘鹽人群(18.37%)。但這種差異是不是因為碘過量造成的還不好下結論,但研究也提示,海島地區居民也應該注意補碘過程中可能造成的碘過量問題。
另外,除了住在海邊,我國有些地區水碘也比較高(我國高水碘地區一般在平原或低洼地帶,可能的原因是冰川和降水把陸地上的可溶碘彙集在這些地方,沒有流入大海),原則上高水碘地區在停供碘鹽和改水,但具體成效如何也不好說。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也應該考慮改吃非碘鹽。
還有一些極特殊的情況,比如過去有些地方給用碘劑給奶牛乳頭消毒,也會造成牛奶中碘含量超標,人喝這種牛奶也可能造成碘攝入過量。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這種情況。總之,可能造成碘過量問題的人群,確實應該考慮停用碘鹽。海帶、紫菜、海魚、海貝、蝦皮碘含量都很高。這些東西應該吃,但也要注意量,不要吃得過多。拿鮮海帶來說,每天100克就足夠了。海魚每天吃300克左右,碘就過量了,所以這些食物原則上都要適當限制攝入量。1996年《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管理條令》頒布以來,臨床上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與對兒童智力發育障礙的潛在性損傷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可謂功不可沒。但是在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 這篇文章發表後,我注意到研究中的兩個量表統計的數值存在明顯差異,在此加以討論。
缺碘的危害眾所周知,其中最常見的是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系由碘缺乏導致甲狀腺組織代償性增生而引起的功能代謝紊亂。而從上面的量表中可以感性的認識到食鹽加碘政策的提出與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升高存在著一定的時間相關性。
一般來說,海產品中富含碘元素。相對西北內陸地區,東南沿海更加能接觸到高碘食物,日常生活中正常攝取碘鹽往往會造成相對攝取過量的情況,那與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是否存在潛在的相關性呢?
從這裡可以看出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南北差異上只有0.8個百分點,而從東部到內陸再到西部地區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一信息提示我們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差異與不同地區的生活習慣,飲食方式與環境條件等存在著潛在聯繫。當然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高並不能單純地由高碘攝取來解釋,這種一元論方法往往有失偏頗,存在主觀的形而上學的思想。然而過量攝取碘與甲狀腺疾病的相關性很早就被提出,許多醫療工作者結合大量臨床工作也贊成該種觀點,政府也在加碘鹽的政策上也做出過調整。2001年,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滕衛平,遞交了「修改全民食鹽加碘政策」,指出中國自然環境千差萬別,不能都吃一個規格的碘鹽。自此,全國兩會多次有人提了類似議案。但全國執行不同規格碘鹽標準,遲至11年後才實現。
有一句知乎名言叫:拋開計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在甲狀腺中碘的攝取利用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一環,無論什麼物質在人體內過多了都會影響到機體的正常功能,水多了也會水中毒不是嘛。那如何掌握這個度呢?在之前的研究中發現,碘攝取與甲狀腺疾病的患病風險呈U形相關,當碘攝取量維持在100-200ug/L時發病率最低,當偏離這個值時患病率都會不同程度地增高。現如今明確的甲狀腺癌危險因素包括:
- 年齡45歲以上
- 吸煙
- 甲狀腺腫、甲狀腺結節
- 既往的惡性腫瘤病史
- 其他一些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如橋本甲狀腺炎)、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長期雌激素替代等,也被認為可能增加甲狀腺癌的風險因素。
討論了這麼久,我不是為了搞一個大新聞然後把誰批判一番,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過度補碘已經成為了潛在危害健康的因素之一。
危言聳聽。
即便是在沿海地區,海產品的價格也不便宜,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經常吃海產品的,不要以為沿海都是住的漁民。
另外,成人碘耐受上限是每天1100微克。而且這個上限不是毒性上限,而是說長期超量攝入可能會對少數人帶來一些疾病風險,而且關於這些風險的數據還遠遠不夠。唯一可以確認的,是那些嚴重碘缺乏的人群,突然經歷快速過量的碘補充後,會出現甲亢發病率增加,但這是暫時性的正常生理反應,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正常(參見下圖WHO碘鹽指南)。短期超量更加沒有問題,所以完全不必像「仰望尾跡雲」那樣糾結哪天多吃點海產品就碘過量了有危害了。
所以,擔心食鹽里那點微不足道的碘,不如擔心自己太捨得花錢了長年累月都在大吃海產品,不過即便是那樣,最可能傷害的也還是錢包,像部分日本人那樣長期碘過量數倍,也還沒有監測到足夠的數據證明健康風險。
碘過量的危害在我國並無證實,相反,缺碘的可怕危害卻是實實在在不斷在發生。極少數地區和少數人是不適合強推碘鹽,但絕不是像你們黑碘鹽的範圍那麼大。讓大家自選補碘與否風險更大,普通人家有幾個會注意到食物缺碘然後特意去補這個?正因為收益極大,風險極小,世界衛生組織才三番五次強烈建議每個國家都應該強制立法來推進碘鹽干預。
不要上當。我父母也總說自己愛吃海鮮,也算是沿海省份,特別託人加幾倍價錢買的無碘鹽。
實際上他們吃海鮮頻率很低,家裡做嫌棄有腥味,外面點怕貴,實際上一個月吃一兩次海鮮。這怎麼可能夠。海帶沒有不喜歡吃,但是平時兩個月吃一次吧。有一份中文的國家級的碘報告,越是沿海越是自以為吃海鮮多自作聰明停用加碘鹽,缺碘比例越高。
1 記錄自己飲食一個月,看到底海鮮吃多少,不要憑感覺。真的吃的多的換無碘鹽。
2 加碘鹽一個問題是吃鹽太多,調查報告都說中國人超標一倍,我父母屬於口味清淡的,都不止一倍。年齡上去味覺變木,所以一定要讓他們少吃鹽。
3 每年要體檢,年輕人有公司福利,家裡老人一定要每年體檢。沿海地區居民並不缺碘,這種一刀切的加碘方式已經在地方上行不通了,所以地方上已經沒有強制加碘這種規定了吧。在杭州這邊超市裡就有加碘鹽和無碘鹽都有在賣,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了。
本人沿海長大,輕微甲狀腺結節。現在在南京工作。大部分超市沒有無碘鹽,有無碘鹽銷售的超市需要持證購買。價格是普通鹽的三到二十倍。嫌貴從上海買了一箱。
據說犯法了,會不會被抓?
謝邀
這方面不是很懂,說點方法論
食鹽加碘大概是最近幾年或者十幾年的事情,既然是國家政策,說明國民缺碘的區域和缺碘的危害較大,所以讓食鹽加碘——對抗大範圍的碘缺乏當然,這種普及型的作為肯定有小部分不適合——比如不缺碘,甚至要少攝入碘的人但是國家行為的話,肯定是照顧大多數人的利益
有一個想法,像加碘鹽這種,如果有明確的指證證明某些人不適合加碘鹽,那就換別的好了,但明確是有指證,這個事情最好醫生來做(不是隨意一個什麼親戚朋友)
我看超市裡除了加碘鹽,品種還是很多的,換了就好
另外說明一點,之前看到過中國大部分地區缺碘的後果,個人覺得目前國家在食鹽內加碘是正確的國家有規定不同地域加的碘量不同,比如沿海和內陸,沿海就不需加那麼多。
最近關於碘鹽有害論和鹽業專營的帖子又老是跳上TL了,和大姨媽一樣一段時間又冒出來撕一遍。
簡單舉一個缺碘的危害。
孕婦缺碘和嬰幼兒時期缺碘,以後孩子成長小心智商低。
所以我一直很理解那些支持食鹽放開專營的屁民,畢竟可能智商本身就比較低吧,腦臀分離的
就沒什麼奇怪的。至於鹽業公司和鹽場怎麼撕逼,鹽業公司怎麼壓榨鹽場關我屁事,我只關心市面上銷售的碘鹽是否合格,是否都在廉價銷售。
鹽業專營本身就是一種為了降低食用鹽市場監管成本的懶政,但是結果達到了。推薦閱讀:
※在營養學方面,應該相信范志紅、顧中一等人,還是應該相信方舟子?
※天然的減肥保健食品有哪些?
※為了減肥,頓頓飯都吃粗糧可以嗎?
※長期喝速溶咖啡(每天喝兩杯雀巢)會不會對人體有害?
※水反覆燒開會產生有毒物質嗎?「千滾水」能不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