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好未來融資租賃公司做政府平台項目嗎?


短期看好,長期不看好。

目前平台類融資租賃業務的火熱是由經濟現狀決定的,概括說就是,租賃公司想找大額、長期低風險資產,政府又還想繞過監管變著法借錢,所以雙方一拍即合。但這種現狀估計不會長久持續下去。

從資金需求側來看:

1、政府融資平台天然地近似一個龐氏騙局,必須依靠不斷倒貸才能持續,經不起縮減敞口。

2、自43號文開始,監管機構對於銀行信託給政府融資平台授信整體還是控制得比較嚴格的,政府直接找銀行借錢沒那麼好操作。

3、大量經濟實力一般的地級市和絕大多數縣暫時還不具備通過政府債券置換金融機構負債的能力。

總結:政府(尤其是經濟一般的縣級政府)還是有強烈的融資需求。

從資金供給側來看:

1、經濟下行,製造業(尤其民營)處於現金流緊繃狀態。租賃公司手裡一大堆製造業租賃資產,逾期不斷攀升,不良率攀升。

2、經濟形勢太差,銀行流貸紛紛抽貸,租賃公司不想做長期債務背鍋俠,紛紛停止向製造業和民營企業授信,新業務難以繼續。

3、租賃公司的存續業務紛紛到期後,公司資產總額下降,正常類資產銳減,剩下的關注類和不良類資產佔比增大,資本充足率下降,不僅影響發債評級,還影響公司長期發展。

總結:租賃公司還是有強烈的信貸供給意願,但這裡的供給意願不是對製造業和民營企業,不對實體也不對房地產,而是對低風險資產(通道、國企、融資平台)。

供給側與需求側一拍即合,於是租賃公司放棄了老本行,不再貼近實體經濟,而是從政府融資平台公司賬上隨便找點馬路構築物就當租賃物了,完全是找個借口給政府借錢。政府債務得以延續,租賃公司短時間內膨脹起來巨額幾乎無風險的租賃資產,各項指標都變好看了,大家都暫時喜笑顏開。

另一個現狀是,經濟較好的省會城市、地級市甚至縣級市都可以發債,一旦有了債券這一低成本長期資金來源,有些就不會再考慮融資租賃了。目前融資租賃公司操作的一些政府融資平台是經濟實力很一般的縣,而這些縣通常一般預算收入等各種指標都非常一般,如果債務規模不控制好,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很抱歉,你已錯過了政府平台融資那班車

「北青州、南湘潭、東翰瑞、西金堂、中禹州」,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錯過了就是錯過了,江湖大佬的故事已然成為傳說...

今天有個段子在朋友圈刷屏了,戲謔的背後是金融人那份獨有的辛酸和淚水。

如今的市場是這樣的:

第一周

客戶:利率高了![摳鼻]

我:[快哭了]

第二周

客戶:給我按上周價格吧!

我:對不起,漲價了!

客戶:不要了。

第三周

客戶:利率還能便宜嗎?

我:不好意思,又漲了!

客戶:又漲了?那算了吧!

一月後

客戶:提款!我現在就提款!現在就簽合同!!

我:不好意思,放款停止了,資金沒了![捂臉]

今年是很有意思的一年,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開始之前,Jack在6月寫了一篇文章《監管之年,中租控股凈利潤23億對大陸租賃業的啟示》,對政府平台融資的未來憂心忡忡,不曾想7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的中央基調就出來了...

因筆者身處融資租賃行業,本文將更多從租賃業角度解讀這個變革的時代。

政府融資平台,其實銀行、信託和券商的朋友更懂一些,當年為什麼會出現呢?淺層次的原因,大部分金融機構並不能把貸款直接投放給政府的一些職能部門。深層次的原因,應該是90年代分稅制改革出來以後,大部分的稅要上交中央,那地方政府要修路修橋要發展,怎麼辦?要去舉債總得有個主體,大概在那個年代,政府融資平台就應運而生。後來就從剛開始的幾百幾千家到現在光銀監會名單內的都有一萬六千多家了吧!

政府融資平台業務,筆者從來不覺得它是一個跟融資租賃有關的業務,它本質上就是一個信貸業務,以前是信託業務的一部分。整個租賃行業對政府平台融資突然熱起來,或者說這個風氣搞起來,準確的講應該是在14年年底,基本上註冊資本金實力超過三到五億,甚至十個億以上的,都是要做平台、做醫療的,其他的業務可能就看著做,但這兩個是兵家必爭之地。

政府融資平台業務,這幾年成為一個絕對的熱點,熱到什麼程度,實在想不出什麼辭彙,沒辦法講的太露,此處就捂個臉吧。江湖故事層出不窮,水很深,也沒辦法講的太白,為什麼一窩蜂上?因為實體經濟不行啊,民營企業到處都是雷,不敢放啊,要找安全的主體放,同時又要做大資產,平台業務就成了香餑餑,真可謂踏破門檻擠破頭,姿色好,人家還不一定看上你,這是為什麼?哪裡那麼多為什麼。

今年行情急轉直下,監管發文一下再下,巡視處罰不絕於耳,監管之年,名不虛傳。現在兄弟們見面,有沒有好的資方介紹?我手上還有好幾個項目呢。是嗎?我手上也有幾個。怎麼一下子就這個樣子了?大哥,你是在搞笑嗎?殊不知,知名大咖租賃公司的財務槓桿都用到了極致,項目都在排隊等放款,市場行情可見一斑。

未來路怎麼走?中央已經定了基調,金融服務實體,已經有多家租賃公司開始研究布局中小微市場,問題是,你會做嗎?正如我的兄弟孝軍說得好「融資租賃的大客戶偏好,重要的不是在於價格、關係、渠道的競爭帶來的混亂和迷茫,而是大客戶+強增信這種簡單粗暴邏輯下的能力損失,區域+冠冕堂皇的資料(有多少你能認證和審核清楚)+參差不齊評級,就得出了大多數結果…審和評都更像流程,而不是嚴謹和專業的價值判斷。」

變局正在發生,希望下班車不要再錯過。錯過會怎樣?你真的確定後面還有車嗎...


半影子銀行,金融體系泡沫化資金空轉鏈條上的一環,價格居中,期限居中,放款寬鬆,財政部已經注意到了,50號文專門點出來。只可惜該管事的銀監有木有注意到不知,但即使現在沒注意到,估計也用不了多久了。

地方政府現在被捆得那麼死,想介入萬能的ppp,那麼多銀行信託基金保險盯著這塊蛋糕呢,玩不了專業的飛機船舶,就零敲碎打做點設備房產,老老實實回歸正途吧。

——————

以上是給某一個答案下面的評論,想讓更多人看到,所以索性直接回答一遍。


不看好。

融資租賃其實也就是一個影子銀行,項目數與資金量上去了,銀行也就直接做了。

另外就是一個政府資產的標的物問題了!


嗯 輝煌了兩三年 一度輝煌到很多金租政府項目超過總量的50% 道路拿來做 管網拿來做 沒有做不了 只有想不到 去年下半年是最好的機會 資金價格便宜 流動性充裕 年底開始銀根收緊 資金價格上去就有很多地方政府扛不住批好的項目甩手說不要了不要了 等今年清醒過來回過頭找我們 87號文下來了。。。


作為一個此時此刻正在金租審平台項目的人說一句,什麼標準都是紙老虎,除了政府信用與實力。融資租賃的形式只是個空架子。中國特色的產物都註定不會長久。


一直在做,而且短期內不太可能放棄平台項目。第一是做平台項目單體授信高,利潤高,完成全年預算較為容易。第二是做起來沒腦子,完全靠政府信用背書,43號文形同虛設。

做政府平台項目也有無奈,因為實體經濟下滑,企業各種完蛋靠不住,傳統租賃客戶各種產能過剩。從風險的角度來看,短期內做平台總比做企業要好


經濟下行,實體萎靡,平台類項目作為租賃公司首選。隨著銀行授信額度的增加,平台公司發債,成本現在已經壓得很低。很多平台公司已經不考慮信託和融資租賃,因為成本太高。融資租賃項目擔保條件比較苛刻,一般需要平台公司提供土地抵押。但如果平台公司有土地的話,可以直接從銀行融資。目前的情況是租賃公司湧入平台公司,但不會長久。


不是未來,是已經在做了。

據我了解成都下屬區縣就有很多融資租賃公司進入了。

融資租賃表面成本很低,但實際上成本很高,每月或每季度還款的設定讓政府資金使用效率下降,政府對成本的計算方式都不一樣。所以和信託、銀行、資管相比,只是讓平台多一種選擇吧。再加上標的物的限制,所以長遠來看不是很看好。

一點淺見,僅供參考。


2017年第一季度繼續回答這個問題,現在市面上的租賃公司的大批量資金都是進入該類型客戶,從公司層面這個應該算一個風口,一個保證公司市場利益最大化的風口。


親歷,不看好,想想我這麼正直的人,怎麼甘願給平台公司跑腿


嘎嘎,政府平台項目的本質是看政府的信用,風控和租賃物都是形式而已。現在大家都搶這塊業務,也算是中國特色的融資租賃了。但隨著地方債的發行以及銀行的介入,留給租賃公司的日子不多了,以此為主業的租賃公司必然要面臨轉型的壓力,最後想說一句——融資租賃未來在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營經濟,服務消費者。


政府項目很難有什麼正經的租賃標的物,政府也不像以前什麼都幫你兜著,將來發生問題很麻煩。


短期內過冬用,長期靠這個吃飯風險反而更大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神奇百貨公司官網無法登錄,以及其CEO侵吞公款600萬的傳聞?
融資和風險投資是一回事嗎?
公司如果想要融資,應該選擇什麼時候融資?
何為融資,如何融資?
如果有很熟悉的投資人,那還有必要找FA嗎?

TAG:融資 | 金融 | 融資租賃 | 金融租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