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築是否經濟?

1.從長時間或者全壽命周期來看,綠色建築比普通建築更經濟嗎?

2.綠色節能技術在大量性的建築中的應用情況如何?

3.leed金級認證、綠色建築三星級等高級標準是否經濟,還是為了綠色而綠色?

4.綠色節能一般來說意味著建造設計建造費用高,而節省後期運行費用,明智的方法是找到平衡點。實際情況中是怎樣處理的?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難道很多人覺得綠色建築就一定要使用各種高上大的設備和技術?一定要評個證才能是綠色建築?

在我看來和普通建築相比,優化室內環境和自然影響(能源,碳排放)的建築就是綠色建築。普通建築可以很經濟,同理,綠色建築也可以很經濟。

而且綠色建築的投資回報不僅僅是能耗。比如一個綠色辦公樓的室內空氣質量可以保持得很好,從而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所帶來大量的經濟效益,甚至可以減少員工生病所帶來的損失。能耗的錢能和這些開銷比?這個道理同樣可以放到住宅。

而且做綠色設計的設計方案哪一個選項不做回報分析?反正我見到的都做的,但領導具體選哪個,做的靠不靠譜就是另一回事了。


利益相關,建築節能專業學生。

1.從長時間或者全壽命周期來看,綠色建築比普通建築更經濟嗎?

這個並不一定。首先糾正一個誤區,綠色建築並非一定是特指採用了各種高大上的節能技術的建築。那些採用了合適的被動式節能技術,例如控制合理的體型係數、合理運用自然通風等來減少建築自身的冷熱負荷的,在我看來也屬於綠色建築。據我所知,窯洞從廣義上來講,也是屬於綠色建築的。

接下來說說大家普遍認為的那種綠色建築。各種節能措施的增量成本也是不同的,有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大的會達到數倍且後期維護和使用可節省的空間有限。但是我認為目前大多數的綠色建築還是更經濟的,一方面是國家和政府會對符合要求的各種綠色建築或者節能技術進行補貼。某些技術甚至可以從政府的不同部門獲得好幾次補貼以至於在投入初期就收回增加的成本,還有的情況是政府會對某些綠色建築採取獎勵容積率等措施。另一方面是,開發商可以通過更高的樓房品質賣出更好的價格,只要增加的附加值大於增量成本,那麼就是經濟的。而從購買者和使用者的角度來說,即使不考慮後期水電氣等的節約量,如果在付出的成本增加不多的情況下能換來一個更舒適更健康的居住體驗,你覺得這是否是經濟的呢?這個問題因人而異,看你如何理解經濟這個詞。總之開發商是要賺錢的,只有在政策引導、成本合適且有一定節能效果的情況下才會採用相關的節能技術,不會盲目追求綠色而忽略經濟效益。這也是為什麼現階段需要政府和相關法規和政策來引導。

但是如果是換做一些特殊的國家項目等不需要過分考慮經濟性的建築,答案可能就是否定的。例如鳥巢水立方這種,即使它不夠經濟(我沒考證過,只是打個比方),但是作為城市地標或者說推廣相關概念的載體,仍然是可以接受的。當然我說的是可能,也不代表政府的項目或者說地標建築就一定不節能。

總之我想說的就是,綠色建築並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成本一定會高很多,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往往是在經過詳細的可行性評估之後才會採用相關的節能技術。(可行性評估不僅包括技術是否可行,裡面還會詳細計算採用該技術之後的增量成本以及回收期等)

2.綠色節能技術在大量性的建築中的應用情況如何?

不太清楚大量性的建築指的是什麼,而且作為學生接觸過的實際工程有限,這個就不回答了,還是留給更有經驗的人吧。

3.leed金級認證、綠色建築三星級等高級標準是否經濟,還是為了綠色而綠色?

其中有一部分是我之前提到過的通過評級可以拿補貼、換容積率的,或者增加附加值賣出更好的價格。這類屬於出於經濟目的。

還有另一類,這類建築的增量成本較高,而且可能不能通過後期的運行收回成本。但是他們存在的意義也許是為了節能理念的推廣、節能技術的研究與嘗試、樹立相關的標杆等。這在我看來就類似於一些概念機之類的,不指望通過這個賣錢,但卻是新技術應用不可或缺的一環。畢竟新技術需要通過不斷的嘗試才能走向成熟,才能使大規模應用成為可能。所以對於這類即使不夠經濟的建築,我覺得也不能用「為了綠色而綠色」來形容。這是一種向未知領域的實踐與嘗試。

建築節能在國內作為一個新興的領域,請大家對它保持寬容。很多事物的意義在當下看來可能並不明顯,但卻是會為日後的發展帶來巨大影響的。

4.綠色節能一般來說意味著建造設計建造費用高,而節省後期運行費用,明智的方法是找到平衡點。實際情況中是怎樣處理的?

對,你說的沒錯。節能技術主要就是通過後期節約運行費用來抵消建造過程中增加的費用的。在實際工程中,在採用節能技術之前肯定會先進行可行性分析。例如我想對一棟大樓的冷熱源採用地源熱泵系統,那麼我首先就得去計算這棟大樓的冷熱負荷分別是多少,不平衡率大不大,然後根據這些數據採取合適的形式(前提周圍有可利用的資源),是地源熱泵+冷卻塔還是地源熱泵+鍋爐等。確定好合理的形式之後需要計算這套系統與常規的空調系統的材料費安裝費配電費等所有的成本。再根據不同系統的運行費用和維護費用等後期費用計算出上了這個節能技術後的回收周期是多少。然後再根據這個回收周期來判斷採用此項節能技術是否合理。其他技術也同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最上面提到的政府補貼。以我計算過的某棟大樓為例(坐標重慶),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回收期長達15-20年甚至更長,那麼這種情況下用這項技術就不是很必要了。但是在考慮重慶市對地源熱泵的補貼政策後,回收期可以縮短到5-10年,這就大大增加了開發商採用這項節能技術的可能性。而且即使採用同一種節能技術,具體增加的成本也是不同的,一個合理的方法和科學的設計能減少不少成本,這個不展開。

如果你問我作為開發商我就只有這麼多錢,雖然我知道把房子造的更綠色更節能後期可以省下不少錢但是我在投資初期承受不起增加的成本怎麼辦?那麼我可以告訴你合同能源管理大法好!合同能源管理這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某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出錢幫你用上一些節能技術,你們根據協議把接下來一定時限內節約下來的金額付給公司。過了這個時限之後設備什麼的都留給你,之後的收益也歸你,而你並不需要為此付出額外的投資。當然合同能源管理不止這一種形式,而且主要是用於既有建築的改造中,具體不展開,感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總之我覺得這是一種很不錯的形式,可以解決很多既有建築出於成本沒法改造的問題,目測這也會是今後班上很多同學的就業方向之一。

本來想簡單說幾句,結果答著答著就深夜了。知乎上的第一個專業相關回答,如果覺得看了之後有所收穫的話請點個贊~因為放了兩個月暑假而且是深夜答題估計邏輯有點混亂。作為一隻學渣大概有很多說的不準確的地方,請輕噴,歡迎理性討論~


占樓,抽空來答這道題


這方面的國內外相關研究都有很多了,簡單來說,可以概括為一下幾點吧:

1.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不經濟

有人做過一個問卷調查,問大家「你認為綠色建築的造價會比一般建築高百分之多少?」大家的答案是10%?15%?或者更多?然後研究人員又統計了實際上已經獲得綠色建築認證的建築造價,發現平均增幅在5%左右(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著說明,大眾對綠色建築的造價有著超出實際的預估。

2.高不高取決於你選擇的做法

是先分析氣候數據,調研當地資源,做好被動式設計,還是上來就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空調最好的太陽能最好的風車?選擇不同的設計策略會大大影響建築造價。想要做到真正的綠色建築,肯定是 要充分了解和回應當地氣候和自然條件,在設計過程中要整合很多不同的部門一起設計。如果堆砌高新技術,各部門各自為政不互相配合,那事情可以變得很糟。。。。。。(不過我覺得那種建築就不是真正的綠建築了,只能是偽綠色建築)

3.做的人越多造價會越低

現階段很多綠色建築技術和材料之所以高,還是因為沒有大規模生產,形成比較成熟的產業。如果綠色建築市場成熟了,這部分造價會有很大的下降空間。

4.真正的綠色建築從全壽命周期看造價一定是低的

這個是我的個人觀點吧。因為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經濟的可持續性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如果綠色建築造價很高,全壽命周期也很高,可能意味著它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那是不是就不那麼「綠色」了呢?如果真的那樣,那大家又何必去做綠色建築呢?只有讓綠色建築在經濟上也能體現出優越性,才能促使更多人選擇綠色建築,從中得到切實的好處,這樣才能到達可持續發展。不過這只是一個大方向,現階段還是處於初級階段。

另外,有一本書推薦你看一下,是葉祖達教授寫的《中國綠色建築技術經濟成本效益分析》。有很多詳細的分析和數據。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答案刪除


問題都問的有些大,我才疏學淺隨便說說。

才用了節能措施的建築肯定比沒採用的更節能。

綠色建築和非綠色建築作對比的話,建議在同等條件下作對比。但是沒有兩個工程是絕對一樣,所以無論何種對比都是不全面的。比如百度搜索江億院士,就會發現他說清華節能不如百年前的建築。

比如leed認證的建築也是,cbd的辦公樓因為舒適性要求和老舊辦公樓比,說不定能耗更高。和生態酒店比因為環境有不同能耗又沒法比。

所以說理論都是看通過計算來看節能多少多少,現在各種計算方法準確和精確度都呵呵呵(大部分都是為了通過審核)。

說得有些亂回頭有空電腦上再整理。


高明的綠建都是被動式節能,通過對場地和空間布局的分析實現節能,例如把建築的朝向設置在冬暖夏涼的最佳方向,建築材料使用節能材料等等。這些通過建築自身的設計,降低後續節能成本來實現的節能才是好的節能建築!

使用大量設備的節能屬於主動式節能,維護成本高,不是理想的節能建築!


本科建築學,研究生建築技術,從事建築節能、綠建和綠色生態城區相關諮詢工作三年,簡單梳理一下你所提的幾個問題,一一對應的回答想必樓里會有很多,我就乾脆發散一點。

1.綠色建築與普通建築的對比,必須有一個基本前提。比如評價綠色建築是否更節能,前提是建築使用者對室內環境舒適度的需求在一個基本水平線上,如果一個住在普通建築里的人長年不開空調,能忍受高溫和寒冷,那麼這個建築一定是節能的,但這個比較樣本沒有意義。同樣的,判斷綠色建築是否比普通建築更舒適,前提是全年能耗指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換句話說就是,綠色建築如果要通過大量使用設備來維持比普通建築更好的舒適度,它的耗能還低得下來嗎?

因此,我認為現階段綠色建築標識評價體系的一個突出的弊端,是沒有講清楚前提就一刀切,最後的結果就是不管哪些技術適宜,哪些技術不適宜,湊滿分數通過評審即可。

2.應用情況,從前些年的發展趨勢來看,國家和各先進省份都在「規模推進」階段,意思就是考核標準是「XX個綠建標識、其中二星級以上XX、三星級以上XX,完成綠建面積XX萬m2」,但絕大多數都是設計標識,竣工驗收後就不管了。現在有一些地區已經開始調整政策,從「規模推進」轉到「注重運營」,一個方法是「綠色建筑後評估」,核實和評估到底投入使用以後,這些技術和設備用的效果怎麼樣,是不是真節能了,真改善環境了;還有一個就是強推「運行標識」,把運行標識比例納入到示範區的考核指標里。但說實話,晚了。前些年不顧市場反饋強推綠建的結果是綠建當普通建築用,物業管理還停留在傳統物業知識水平,大量技術冗餘、昂貴設備閑置。這都是我做了兩年後評估工作,調研和測試過超過50個綠色建築項目以後總結的現狀,真的痛心疾首。

3.綠建的情況上面說了很多了,既然你談到了LEED,我正好就個人情況說說。我也考過了GA和AP,拿到了BD+C的證書,不過說實話,國情不同,這個證書也就是名片上鍍個金,實際上除了北上廣等國際合作項目上需要中國有相應人才配合,絕大多數地區LEED頂多就是做幾個標誌性項目,形成市場是不太現實的。LEED的國內培訓也走的是一般的考前突擊輔導班模式。我讀研的時候學術交流,去了美國的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當地有個LEED白金項目,類比國內就相當於做得好的三星級項目吧,相比之下,比較大的區別就是國內很多三星級項目,建築綠色了,管理不綠色:用了大量光導管的車庫還是白天開著人工照明,雨水回收系統沒人調試,分項計量系統缺乏維護導致一整年的連續能耗數據都很難準確取得,高效空調裝了但一到夏天溫度開到18℃,明明裝了噴灌卻還是拉自來水管澆草坪,這類做法簡直隨處可見。不得不說,這點上,我們的觀念還是落後歐美的。

4.前面說的差不多了,管理不綠色,所謂技術經濟性就無從談起了。目前從單純的技術效率的層面,比較好的是太陽能熱水、活動外遮陽(比如夏熱冬冷地區就很實用)這類回收期短的技術。像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屬於經濟效益差,但社會效益強,初衷是培養大眾的可再生能源和循環經濟概念,我認為是不適合大規模使用的,只適宜在一些地標或展示館內作局部示範。像雨水回收,在雨水充足、河網豐富的地區根本沒有必要,因為當地人腦子裡就沒有缺水的概念,用水習慣已經形成,難以更改,一套雨水系統動輒幾十萬,如果每年能替代5%的自來水,已經算運營得不錯了,但別忘了,哪怕這5%的水,也要經過嚴格的凈化才能用於綠化澆灌或道路澆灑,運營成本又上去了。這可以說是綠建政策里一個不因地制宜而囫圇吞棗的典型。

如果從後期運營管理的角度,分為高成本手段和低成本手段兩種模式,高成本是指大投入的改造,比如圍護結構、空調系統等,一般是節能改造;低成本手段是適用於大量的綠色建築運營管理的,比如計量系統定期維護,保證能耗數據能用起來,比如加強巡查,建立空調系統運行記錄,很多事情其實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實際就能節下很多能。

最後總結一句話,我讀研的時候,有個教授說過:有些時候,設計得最好的建築,就是那些沒有建築師的建築。我把這句話改一下:最綠色的建築,往往是沒有任何附加主動技術的建築。


從目前來看,並不經濟,沒錢、沒技術啥都做不出。並不只是在屋頂上種點草神馬的而已(如果是自己家搞得屋頂花園和農場什麼的類就不考慮在內了),相對應的屋頂防水、排水、保溫等一系列措施都要考慮好,還要保證你頭頂上的那一片綠,要有相應的農業和種植技術以及對應的管理技術,否則可能會是雜草一片,同時建築壽命和一些保溫防水效果無法得到保障。

如果放長遠來看,通過環境效益所達到的經濟效益還是可觀的。但是國內目前現狀並不適合綠色建築。第一是國內城市的快速發展速度以及建築的建設速度,現在很多城市都是追求快速,而綠色建築本身來說就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包括建築的建設和綠色更新周期以及其經濟效益。第二是,國內沒有這類技術以及標準,建設這類建築所要達到的規格和技術標準要確定,相應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技術也要上來,才能確保綠色建築。第三,有錢的不建,沒錢的搞不起來。

大致如此,也不是很懂。請大神批評指出。


談談個人的看法,不知道題主所認為的經濟與綠色具體標準是指什麼?

關於經濟與綠色,「綠色建築」的「綠色」,並不是單指一般意義上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徵。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綠色建築不是用奢華和高科技盲目堆砌,主要靠實行精細化設計,其核心是保證全壽命周期內實現節約、環保、適用的建築,以促進城市建設向綠色建設模式的轉變。

綠色建築的成本不是指一次性建造成本,而是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其中包括運營成本和未來維修、改造、拆除的成本,以及環境和資源的成本。國外研究資料表明,在建築50年的使用周期里,一次性的建安成本佔25%,75%的花費消耗在漫長的使用過程中。而我們面對的現實是,建造成本按一次性交易成本計算,這成為發展綠色建築的阻障。讓人產生誤區,覺得綠色建築就是高成本的建築,是很多高新技術的堆砌,不經濟。

關於建築節能,真正做一個綠色建築,不一定非要用地源熱泵、太陽能等等。這些技術不是綠色建築的符號,它們與綠色建築並不直接等同。最重要的是遵守氣候適應性原則,通過被動式節能設計手段,而非節能技術設備來實現。

以深圳為例,深圳屬夏熱冬暖地區,具有夏季漫長、冬季短暫,長年氣溫高、濕度大,氣溫日較差小,太陽輻射強烈,盛行季風,主導風速大等特點。針對這些氣候特點,在進行建築節能設計時,應考慮熱傳導、通風、遮陽三者的綜合節能效果,關鍵要點在於遮陽和自然通風,圍護結構隔熱保溫應與其良好配合。

  遮陽的措施主要分為三類,包括利用綠化的遮陽,結合建築構件處理的遮陽以及專門設置的遮陽設施。在總體規劃和方案設計時就應在平面布置和立面處理上避免炎熱季節的直射陽光照射到房間內,充分利用建築自遮陽、建築構件遮陽及綠化遮陽。常見的有:加寬挑檐、設置百葉挑檐、外廊、凹廊、陽台、懸窗等。當這些措施還不能滿足遮陽要求時,採用專設的遮陽設施。在遮陽設計時應根據具體要求,同時注意通風、自然採光和防雨、防颱風等問題。

  自然通風是當今建築普遍採取的一項改善建築熱環境、節約空調能耗的技術,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的根本目的是取代或部分取代空調製冷系統。平面布局、建築體型、窗戶位置與尺寸、室內空間分隔都是影響自然通風的設計因素。現代計算流體力學CFD(Computating Fluid Dynamics)技術可以模擬氣流分析和風洞試驗,為建築師的創作提供了輔助設計手段。

  在建築門窗、牆體、屋面、地面四大圍護部件中,門窗的隔熱性能最差,其能耗是牆體的4倍、屋面的5倍、地面的20多倍,約佔建築圍護部件總能耗的40-50%。夏熱冬暖地區主要從加強門窗的隔熱性能、門窗內外的遮陽措施、改善保溫性能,控制建築朝向及窗牆面積比等方面來提高門窗的保溫隔熱性能,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關於綠色建築星級標準,2008~2012年國內幾年的綠色建築試點結束,得到的正面成果是國家推出了系列綠色建築技術規範和標準,這是建築設計界的一大進步;從此全國開始了綠色建築星級項目評審,又給一部分人造就了賺錢機會。各省可以評一星、二星級項目,部里可以評三星級,評上了就可以堂而皇之從國庫里領錢了。幾年內,全國出現了上百個星級項目,其中真正符合綠色建築標準的不到5%,其餘都是各級政府、房地產商及相關人士用來圈錢的工具。最典型的就是江蘇,在無錫尚德的示範效應下,很多太陽能企業幫房地產企業拿到了國家的錢,最終的結果是無錫尚德自己掉進了破產的泥潭。實際應用的試點就有奧運會和世博會,不過出於對國家項目國際影響的擔心,有關部門最終砍掉了不少看上去不太牢靠的綠色技術項目,奧運會主要的應用成果就是場館戶外照明,世博會最成功的項目是南門電廠節能改造。


推薦閱讀:

現今的建築行業存在哪些問題,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
在德國學建築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北大建築系好嗎?
設計類專業筆記本(有建模渲圖需求)從t430s換到t450s意義大嗎?
建築面積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TAG:建築 | 綠色建築 | 建築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