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幾個大太監專權,比如王振,劉瑾,魏忠賢等。為什麼清朝就沒有?


這是從唐中後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文官和文官代表的階層勢力一點點壯大,和很多人認為的相反,中國中央朝廷:皇權是越來越受限制的,為什麼漢朝北卻匈奴武功極盛,因為戰國後期以來皇權剛剛從家臣政治中脫胎出來,他可以調動全國的資源人力物力,而宋明就要收到各方相關利益集團的限制了。現在總說宋朝優待文官,皇帝主管拉攏文官集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他想控制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元朝呢,他有宗室諸王,有內廷怯薛,有整個蒙古貴族和色目人利益集團,很輕易地可以繞開中國本土的文官階層貫徹自己的意志,所以明朝開國,太祖很多方面就學元朝,你看諸如分封諸王,錦衣衛,開國功臣世襲等等,但明朝畢竟是中國漢人王朝,他沒有一個超乎於漢人文官集團的社會勢力,所以隨著開國武人勛貴集團和靖難功臣集團在土木堡之變被消滅殆盡(有一種猜測這土木之變是明朝上層文官集團的陰謀),文官集團有重新獲得了宋朝以來的權利並且權利更大,怎麼辦,皇帝只能通過內廷的宦官來制衡文官集團以貫徹自己的意志和整個國家的意志(這一點在元朝是通過怯薛來完成的,可元朝在外部有諸王呼應,明朝在太祖之後藩王勢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皇權失去了一個臂膀),所以明自正統以後,國家大事動輒被文官集團掣肘,國勢日蹙。

而清朝和蒙古人類似,元朝有有宗室諸王,有內廷怯薛,有整個蒙古貴族和色目人利益集團,而清朝由於他的八旗制度,他更厲害,整個旗人集團(包括漢軍、蒙古八旗)都和最高統治集團利益一致,這樣漢族文官集團的勢力和實力自唐代以來,第一降低到最小,這樣,滿洲皇帝就可以不必像明代漢人皇帝一樣只能倚靠宦官和文官集團抗衡,這也是滿清皇帝不必採取廷杖這種很low的方式發泄自己對於無法控制文官集團的不滿,而是可以輕易折辱漢人士大夫。

之前幾位說的,什麼螺旋上升,吸取經驗教訓,真是只看到最最淺顯的表層,明代皇帝何嘗不知大前代宦官之禍的危害,明代歷代君主真的是朱元璋的「不肖子孫」嗎?真的是因為所謂「昏庸」「無道「所以重用宦官嗎?真是」身不由己「啊。論者應知之。


明朝皇帝權力下放給內閣,即便皇帝幾十年不上朝,朝廷照常運轉。弊端是文臣會獨大,為了制衡文官,皇帝會扶持宦官,玩權術平衡。反面案例崇禎皇帝,幹掉九千歲後完全打壓宦官集團,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獨大,財政崩潰,政府玩完。

清朝皇帝中央集權,所以清朝皇帝都勤政,不勤政政事處理不完。既然無需培養宦官勢力對抗文官集團,自然就沒有太監干政。

朝廷有沒有宦官勢力,還是取決於皇帝需不需要。


縱覽明史,王振、劉瑾和魏忠賢能夠攬得大權,首先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擁有當朝皇帝的絕對信任。王振是明英宗的老師,劉瑾是明武宗的玩伴,魏忠賢是明熹宗奶娘的相好,聖寵可見一斑。

當然,明朝也有個完全不信任太監的皇帝,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嘉靖皇帝,他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覺得太監是奴才,不是人,只配給他提鞋擦腳,所以一點權力都不下放,所以嘉靖時期的太監沒一個冒頭的,只有嚴嵩、徐階、張居正等大臣鬧來鬧去。

清朝是滿族人統治的朝代,雖然當權者對漢人不像元朝那樣完全歧視,但畢竟非其族類,當時滿人對漢人還是有幾分看不起和不信任的,更別說被閹割後的漢人了。

而在清末時期,倒是出現了幾個權勢熏天的漢人,比如李鴻章,比如袁世凱,他們之所以能夠掌權,主要還是有軍隊在手。而太監的手是萬萬摸不進軍營的。


說說大明吧 為什麼會有太監專權 明代中國的文官制度已經發展到頂峰(黃仁宇《萬曆十五年》有相應的描述)皇帝為了平衡文官只能依靠宦官集團。宣宗年間,設內學堂,內臣濺通文墨,凡每日奏章文書,除皇帝親批數本外,皆由司禮監掌印、秉筆、隨堂太監分批。形成後期內閣擬票,司禮監批紅的舊俗。遇上一些不愛管事的皇帝,太監的權利就十分大了。 清史沒讀過。


因為皇上不再需要太監製衡文官了呀

文官都跪在地上自稱奴才了

明朝文官有很大勢力 而且文官以抗命死國為榮 所以需要用閹黨制衡文官勢力 畢竟太監是沒辦法篡位的。只是狗仗人勢罷了 很好控制

清朝文官完全聽命於皇帝 就不需要太監了

亦不悲夫!


明清的皇權已經是比較完善了,相比漢唐的太監,明朝的太監已經弱爆了好嗎?明朝的皇帝比起清朝的要不務正業一點,還有更懶一點,而且明代的文官總體勢力比較強大,除了幾個牛比皇帝之外,覺得其他皇帝就不是皇帝,皇帝從小生長與深宮,文官不讓皇帝隨便外出,官員就很容易糊弄皇帝,皇帝要想跟著文官對抗,必須找到一個勢力去幫他,而宦官不會有子孫且是皇帝最親近的人,很容易成為這樣的勢力,三種勢力去平衡,權利不容易偏大,不過萬曆早期也會有例外,張居正與馮保的合作,使得萬曆一點權利都沒有。不要以為隨便個廢柴皇帝當上了就可以高枕無憂,史上廢皇帝的有很多,皇帝還真是個技術活。我讀清代的就覺得文官沒那麼狠了,對皇帝的限制很少,不過清代皇帝都很勤奮,畢竟沒有雨傘,得更加努力,外族當皇帝必須要付出更多,所以太監厲害的也並不多。李蓮英和劉謹也沒什麼區別,都是皇帝下放的權利罷了,威脅不到皇權。


明朝近300年的歷史,權宦走上前台是在仁宣之後,但伏筆卻是洪武皇帝時候就埋下了。

洪武皇帝是個非常迷信專制的人,所以廢除了宰相制度,讓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實際是省去了所有副國級幹部編製,讓皇帝一個人面對浩繁的國家管理,事無巨細。

要知道宰相制度已經延續了千年,設立宰相一方面是為了降低皇帝的工作強度、一方面也是讓皇帝和官員之間有一層緩衝,這就好比董事會主席和首席執行官、首席執政官、首席XX官之間的關係,找到一群優秀的CXO,不僅有利於繁雜事物的歸口分類管理,也形成了完備問責機制,既把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辦,辦不好就換人。

廢除宰相的惡果很快就顯現了,洪武皇帝是不世出的牛人,文治武功都是一等一的牛人,但他孫子建文明顯能力不足,很快對帝國失去管控。到了永樂年間,永樂很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又不能公開違背洪武皇帝「今後用不設宰相,擅議立宰相者殺」的禁令,所以才要設立內閣。

內閣制度形成初期,借鑒了洪武皇帝設立六部六科給是中的經驗,實行以小管大的配置,這樣也是為了平衡大權和大官的關係。但到了仁宗時期,仁宗對內閣大學士由二三品高官兼任的改組,徹底破壞了以小制大的微妙平衡,使內閣成為了超越了宰相的宰相。明代的內閣大學士權力大的駭人聽聞,他可以封駁皇帝的御旨,甚至干涉皇帝的私生活。可以說洪武年間形成的皇權壓倒相權(文官集團)的局面在仁宗之後很快被逆轉了,皇帝幾乎被內閣所領導的文官集團壓制的喘不過氣來,譬如宣宗,勤勉努力,開創仁宣盛世,但還是逃不過被文官罵的命運。所以到宣宗時期,尋求新的平衡既成為當務之急。

明代是一個典型的特務政治國家,一開始皇帝對朝臣不放心,設立錦衣衛監督百官,後來又對錦衣衛不放心設立東廠監督錦衣衛,再後來對東廠不放心有設立西廠監督東廠,而權宦走上歷史前台真正的始作俑者就是宣宗,是他開設了內學堂教太監讀書,使太監這一群政治地位低下、文化水平低下的人從思想上被武裝了起來;同時宣宗正式將國家最高權力分割成了票擬與批紅,票擬權給了內閣,批紅權皇帝保留,這實際上是為了平衡相權與皇權做出的妥協和折衷,而背後代表的事迹是文官集團與皇權鬥爭的和解。但即便如此,需要批紅的文件還是太多了,宣宗時除了早朝,還要午朝,還要經筵日講,根本忙不過來,於是宣宗天才的開創了司禮監秉筆太監製度,讓一部分接受了交易的太監代行批紅的權力,成為了皇權的代理人。與此同時,太監同時還掌握著國家最高特務機關——東廠和錦衣衛,這樣就使皇權和文官集團之間再一次找到了平衡:文官和內閣掌握國家行政與運行,皇權和代理人及特務負責監督和決策。

但宣宗之後,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弘治皇帝除外),很多皇帝長在深宮,從小身邊只有太監,明朝的文官又實在是很過分,太喜歡罵人了,所以皇帝在恭順的太監和猙獰的文臣之間,無條件的選擇了他們信任的太監,把批紅權給了太監,此時的太監又是接受過教育卻沒有經歷過考核的人,一旦大權在握,便興風作惡,典型的王振——內庭教諭官——有文化的太監,並最終掌握了批紅權:司禮監掌印太監。所以明朝權宦實際上是皇權的代理人,無論權宦多麼強大,始終也只是代理人,極少威脅到皇權本身,而大奸大惡的權宦出現,實際是皇權與相權(文官集團)鬥爭的過程中,皇權代理人失控越軌的產物。


記得以前歷史書上寫:清朝設南書房和軍機處後集權達到了空前水平。世上只有皇帝和其他人兩類人。大臣們說話統統跪著,面對威嚴皇權,大臣們不敢像明朝言官一樣什麼話都敢說。明朝皇帝不相信大臣,朱元璋說勞模,一天批幾百道摺子。朱棣心有餘而力不足,之後開始出現了太監掌印,後來明朝昏君多,大臣與皇帝之間隔了個司禮掌印大太監,容易作威作福。至於後來東廠的出現,確實是皇帝出於壓制大臣的政治目的,而後來東廠太過分,甚至出現了西廠來壓制東廠。


我倒覺得,人總是會長記性的,會吸取教訓

你奪取政權之後必然會看一下以前有什麼弊端,從而避免重蹈覆轍。

中國歷史上宦官作亂最嚴重的三個朝代,東漢,唐,明。

東漢後是亂世不說,其他如宋、清都很好的吸取教訓呀,那有什麼宦官能作亂。

制度可以定的呀,可以進行防範的呀。

清後期也出了幾個很有名的太監呀,如安德海,李蓮英,只可惜只能是僕人,不可能有啥權力的。


都有的,只不過明朝叫宦官。清朝叫包衣。就比如那個曹雪芹在江南的職位,在明朝這就是太監乾的事。


清王朝有其他力量可以制衡科舉出身的文官集團,不需要藉助閹黨。

舉例:雍正時期的李衛,乾隆時期的和珅。你看他們的出身和文官集團不是一回事。


中國的歷史發展並不是純粹的圈,而是一個螺旋式的類似彈簧的形式,也就是後來者總會在前朝身上吸取到足夠的經驗和教訓,並且盡量避免前朝滅亡的原因發生在自己身上。

比如,秦朝滅亡的原因歸結為暴政(當然也有統一時間太短,復辟力量還存在的原因),於是漢朝初期就採取與民生息的政策,緩解社會矛盾。

漢末、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主要原因與大量權貴門閥勢力把持朝政,廣大普通人才沒有上升通道有關,於是在隋唐時期就出現了科舉制,給廣大寒士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

唐末時期,國家力量被地方軍閥控制,並且唐朝也最終被軍閥推翻,於是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就一改前人方式,採取文官治國的方式。

明末毀於宦官干政,因此大清建立後,就明確了後宮及太監不得干政的鐵律。

當然了,這都是在朝代新建的時候確立的制度和防範措施,在上百年、幾百年的傳承中,後人更改了也是正常的。比如明朝朱元璋也曾嚴令宦官不得干政,但是因為他的傳承者發生變更,孫子--建文帝朱允炆被兒子--明成祖朱棣奪權,這個律條也就被廢了。


因為滿清專制


很多人點出了清朝的權利結構特殊,皇帝不需要使用閹黨來制衡文官集團。那麼漢人的王朝就不能跳出太監干政的怪圈嗎?文官集團的勢力集中表現於相權,而皇權與相權相互爭鬥的原因還是皇權過大,且邊界模糊,隨著文官職業化發展,必然收到鉗制。另一方面,偶爾相權過大時也會威脅到皇權。如果雙方能夠明確權力界限,藉助司法獨立制衡雙方行為,或許能走上大憲章的道路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明朝專權的太監權力再大也會被皇帝一句話輕鬆撂倒?
在宋朝和明朝都能看到朴刀的大量使用,為什麼到了清朝卻不用了呢?
明代的西內是哪?亦即景泰帝代宗朱祁鈺死在哪?
明代紫禁城的乾清宮與坤寧宮的內部是什麼樣子的?
為什麼看到楊漣和左光斗那一段的時候會忍不住流淚?

TAG:明朝 | 歷史 | 清朝 | 太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