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漢字有聲調嗎?

日本人在向中國古人學漢字發音時有沒有把聲調學去?聲調對於漢語是很重要的,但是我的了解是好像日語中的漢字完全沒有這種說法。那豈不是缺少漢語中聲調起的區別含義的作用?

本人完全不懂日語。若問題低級請勿嘲笑


日語沒有和漢字一樣的聲調,但有他們自己的升降調。

而且漢語中的聲調在日語中有一定的體現。

比如以-p -t -k為韻味的入聲,在日語中變成了-く ーき ーつ ーち結尾的音讀。

其實日本人倒也並不很在乎這個,體現於日語中大量的同音段子。

比如

Q:普羅米修斯偷了火種被吊在山上,每天都有一隻鷹來咬他的肉,那麼哪個地方沒有被咬呢?

A:腰。

因為【噛み殘し】=【神の腰】=【かみのこし】。


嘗試回答一下。第一次在知乎寫長答案。

聲明:文中對日語的表音是為了給熟悉漢語拼音的人看。標準日語羅馬音不是這樣標的。請自己查閱相關資料。另外對漢字古音的標註有些也做了簡化,讓大家能差不多感覺下讀音。希望了解更多的同學請看下這個:http://www.eastling.org/tdfweb/midage.aspx 中古音查詢

「日本人在向中國古人學漢字發音時有沒有把聲調學去?聲調對於漢語是很重要的,但是我的了解是好像日語中的漢字完全沒有這種說法。那豈不是缺少漢語中聲調起的區別含義的作用?」

首先看下當代日本漢字讀音。日本漢字讀法分為兩類:音読み(音讀)、訓読み(訓讀)。題主問的問題,應該從漢字的音讀考慮,否則沒有意義。訓讀是日本人取漢字意義,給對應意思的漢字賦予日語單詞,所以僅僅起到了表意的作用。

日語單詞舉例如下:

「大宰府」→ だざいふ(da zai fu)(地名)

「癥狀」→ しょうじょう(shyoo jyoo)

「処女」→ しょじょ(shyo jyo)

「少女」→ しょうじょ(shyoo jyo)

「書狀」→ しょじょう(shyo jyoo)

「國民」→ こくみん(koku min)

「食客」→ しょっかく(shyok kaku)

「観客」→ かんきゃく(kan kyaku)

「客観」→ きゃっかん(kyak kan)

1. 第一個「大宰府」,讀起來感覺和中文差不多誒。

2. 第二個「癥狀」讀作shyoo jyoo...嗯感覺跟中文讀音有點沾邊。

3. 「処女(處女)」,誒這個讀起來也沾邊,可是跟癥狀的讀音怎麼基本一樣!

4. 我滴媽怎麼好多漢字讀音這麼像!

5. 「國民」這是什麼鬼,「民」讀法還差不多,前面那個「國」怎麼是koku,兩個音?

6. 同樣的漢字「客」,為什麼在食客里讀kaku在観客里讀kyaku?

7. 明明是把兩個漢字反過來寫而已,為什麼客観里客讀kyak,観客里讀kyaku?

好了,以上的例子,全部是日語漢字的音讀。

在講音讀之前,首先題主要知道,日語的讀音比中文少得多。50音圖規定了大部分基礎音,加上だじづでど(da ji zu de do)這類右上角帶兩個點的讀音,以及ぱぴぷぺぽ(pa pi pu pe po)這種右上角帶小圓圈的讀音,以及連起來讀的きゃきゅきょ(kya kyu kyo)之類的拗音,總量也不超過個。這跟中文能排列組合出來的讀音相比簡直不能再少。請參閱combinations of Mandarin Chinese initials and finals現代標準漢語音圖,裡頭有400多個讀音,算上聲調有2000個(1234輕,壯哉我天朝語)。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代漢語的讀音種類也應該遠遠多於日本語讀音。換言之,日本學習中國漢字的時候,只能儘力用符合日語發音的聲音模仿當時中國漢字的讀音,導致好多讀音不同的漢字都用同一個音來讀。而長短的不同,(可能)取決於漢字聲母韻母的組合,這裡就不往深說了。僅舉一個常見例:漢語中,後鼻音或雙母音韻母的漢字,在日語中常常為長音,比如「癥狀」兩個字都是長音(zheng zhuang → shyoo jyoo),「書狀」後一個字是長音(zhuang → jyoo),而「少女」第一個字是雙母音(shao → shyoo),「処女」都不是雙母音。上面說的這個「規律」並不準確。千百年來,漢語本身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而日本是在古代引入漢字的。日本的漢字讀音實際上也發生了變化。只不過由於同時來源於同一個音,到今天我們還能在現代日語漢字讀音和現代漢語漢字讀音中找到一些微妙的聯繫。以上便解釋了為什麼大宰府聽起來這麼像,癥狀処女少女書狀聽起來類似而音長有所不同。

剛剛我說了,漢字日本化的時候並沒有完全帶音調。但是日本保留了一個「音調」並且演化至今。這就是中古漢語中的「入聲」。

的確,大部分學者認為,入聲不應該被歸類為「音調」,而應該被歸類為「音質」。《廣韻》確實把漢字讀音分為了平聲、上聲、去聲、入聲這「四聲」,所以這裡姑且就把入聲看做一個聲調吧。注意這裡的四聲和今天標準漢語的四聲是不同的。古代四聲指「平上入仄」。今天的普通話已經完全喪失了「入聲」這個東西。簡單解釋,「入聲」就是在韻母最後出現的短促輔音。舉例,「客」這個字現在讀作「ke4」,而擬構的中古音應該讀作「k??k」,如果硬要用現代漢語拼音拼寫的話,聽起來接近「kak」,不過今天學者已經很難確定古代這個音的聲調了。唯一能確定的就是,這個音結尾有個輔音「k」,而這是現代標準漢語所沒有的。「入聲」在閩南話、粵語等方言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而學習中國漢字的周圍國家也不同程度保留了入聲,比如越南語中稱呼自己的語言為「Ti?ng Vi?t」,對應越南漢字「?越」,第二個字「Vi?t/越」,就是一個典型的入聲例子(結尾的t)。

(注,「?」嚴格意義上講不是漢字而是喃字,越南人創造的字)

好,我們回頭看看日語。由於日語中(除了促音和n的情況下)所有輔音後面都有母音(這一點非常接近南島語系語言比如毛利語),所以本來「國民」的「國」在中古漢語中讀作「ku?k」(注意這不是嚴謹拼法),是入聲字,日本人學走後將最後的k補全為自己讀起來舒服的音(大部分情況下都是く,ku。注意這是我個人推測,並無考證),於是「國」在日本便成了"koku"。至於為何第一個音節發為「ko」,據 @楊個毛 所指,可能是因為o是在日語中和u?最接近的母音。在帶輔音的日文漢字音讀里似乎並沒有兩個音相同的情況,譬如ここkoko、くくkuku,都沒有對應音讀漢字。作為日語近親的琉球語倒是有這種情況。「琉球國」在琉球語中讀作ルーチュークク(ruucuukuku或duucuukuku),「國」讀作kuku。

所以!「國民」的國,就變成兩個音節koku啦~

接下來的「食客」和「観客」。「客」讀作兩個音,是因為兩個音傳入日本的時間地域不同。日本漢字讀音粗略分為「漢音」「吳音」「唐音」三種(還有少數別的)。「吳音」在5、6世紀前後傳入日本,「漢音」在7世紀前後(小野妹子的時代哦耶)傳入,「唐音」就更晚了。其中漢音對日語影響最為深刻。今天大多數日語漢字的讀法都是根據漢音來的。想想也有道理,畢竟7世紀前後隋唐時期中國文化生機勃勃。所以日本人從不同時期不同地點(比如有說吳音是朝鮮半島傳入,但尚缺乏有力證據)學來的同一個漢字的讀音,自然就不同啦。比如「客」的音就是「かくkaku」,而其音就是「きゃくkyaku」。這裡感謝@閆雨辰指出錯誤。

另據閆雨辰:

本來漢音在日語中就應用最廣,而明治時期更進一步有統一音讀的傾向,很多詞都改讀成漢音,但客字是很反常的在近代反而轉用吳音的字。

現代日語中使用kyaku的情況要遠多於kaku,而「食客」作為特例保存至今。

好我們繼續看這些字的讀音~

原本「食」也是入聲字,中古漢語讀音"düh?(?k"(高本漢),在日語中讀作「しょく」shyoku。「客」日語吳音讀「kaku」。所以連個字拼在一起讀「shyokukaku」。

「shyokukaku」......

有木有覺得讀起來很費勁。。。

所以偷懶的日本人就把中間礙事的「ku」給吞掉了,變成了「shyokkaku」,在兩個k之間短暫停頓一下,舌根堵住嗓子,不發出u的音(吞掉了),這樣讀起來要舒服得多。

(這裡解釋一下。「偷懶」在這裡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理解方法,事實上讀音的變化過程比較複雜,答主表示學術力不足,不能給出具體回答。這裡在此感謝閆雨辰提供的說法:

固化的促音和吞音也是兩回事,絕不是偷懶,不能這樣解釋。而且促音並不是不發音,更類似於漢語的入聲,但是與撥音一樣,會在其後發音的影響下產生條件變體。)

所以就明白為什麼「観客」讀作「kankyaku」而「客観」讀作「kyakkan」咯。因為在「客観」里,出現了兩個以k為輔音的音節之連續。在這種情況下,日語常常會「吞音」,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促音」。

終於把這些詞解釋完畢了。那麼結論想必題主已經知道了。

在現代日語中,由於中古漢語存在「入聲」,日本將其學習並擴展為帶有韻母的獨立音節。可以說這算是漢語「聲」在日語中的保留。

最後補充兩點。

1、日本人早期學習中國漢字的時候,除了自己說話的時候不保留音調,在文獻中是有記錄過漢字原本音調的。他們在漢字(或假名)的旁邊加上點,稱作「聲點」,以表示不同的聲調。這些資料中,對於漢音的記載相對準確,也成了後來學者還原中國漢字中古讀音的重要參考資料。然而吳音記錄不怎麼準確了。晚期才傳入日本的唐音(宋元時期)則沒有專門的聲點記錄了。

2、給幾個訓讀的例子,題主體驗一下:

「立場」→ たちば tachiba

「目覚ます」→ めざます mezamasu

「神様」→ かみさま kamisama

「明日」→ あした ashita、或者 あす asu


必須要回答一下這題

這陣子整理了一下日語普通話的漢字高低調

還是有規律的,

首先就是漢字要分成一拍字(1)、二拍字(2)

以下3種組合,例外比較少:

1+1 = 高+低

1+2 = 低+高

2+2 = 升+高(入聲字是 低+高)

在實際上的日語里,第二個字如果是二拍,那個「高」往往會讀成「降」,

比如 日本 ni-hon,那個hon給人感覺讀降調的很多

2+1 組合,就比較複雜了,

第一個二拍字,要先分成舒聲字和入聲字

舒聲字例外比較少,基本上是 降+低

入聲字就很亂了,

入、出、作 等作為前字,是 低+高 較多

業、物、國、學等作為前字,是 高+低 較多

日、合、發等作為前字,是兩種都很多,無法分辨哪個是主流

還有奇葩的「一」等字,他是 低高低,也就是高音壓在chi,第二字仍然是低音

入聲字之所以這麼亂,可能是因為日語一直到很晚都是真的把他們讀成入聲

造成他們在辭彙中的語感、調感跟普通舒聲字不太一樣

至於日語中的三字甚至多字詞,就沒有研究了

目前感覺好像最後一個字都會讀成低調,不論是一拍還是二拍,比如 「大丈夫」「中國人」

至於日語本土詞的高低調,就非常複雜了

之前整理過 2+2 的組合,但因為實在太過複雜(還要分名詞系、動名詞系)而放棄


樓上的人答的都很對,這裡補充一下。

現代日語不區分聲調(平上去),但是在古代,關於漢字音的資料上會專門標註出來漢字的音調。音調在日本出現較晚,大約在平安時代漢音音調才出現,並且只是用符號標註。而吳音聲調則更晚出現,且與漢音有很大變動。總體來說,漢音較為忠實中古音,而吳音則有很大變動,主要是用來誦讀經書。

參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6%BC%A2%E5%AD%97%E9%9F%B3%E7%9A%84%E8%81%B2%E8%AA%BF


上個圖補充一下


樓主我不嘲笑你,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嘛。

日語也有調,可與漢語不一樣,它有升調和降調,同音不同調也是區分意義的方法。音調學都能寫篇論文了。

淺嘗輒止地舉個簡單例子滿足題主好奇心:

「山」

中文讀shan,第一聲。

日語中訓讀為yama,音譯雅媽,不讀涯馬,也不讀鴨罵。(音讀為san,音為「桑」)

關於日本有沒有把中文音調學去的問題,日本漢字有音讀和訓讀兩個音,音讀與中文略微相似。

比如」數「,音讀suu,音」思「,」大「,讀dai,音」大一「。

也算學過去了一點。


斗膽回答一下。我說得不對還希望見諒。

本人二外日語。

對於樓主問題的理解 ,

日語中是有聲調的。不過不是漢字純粹的音調。

日語的漢字其實都是由假名組成的 ,而一個單詞 也會有它自己的聲調。分為升調和降調 還有的是平調。我們學習單詞的時候 ,考試會先教學 聲調。零調 一調 二調 等 (有空發自己的筆記 )

所以日文中是有音調的 ~

--------

加個圖

單詞旁邊的數字 就是日語的單詞的聲調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說粵語像越南語?
你們學語言的時候,有沒有那麼一個辭彙或片語的發音,聽起來特別像搞笑的中文?
為什麼漢語拉丁化改革沒有成功?
唐朝時已形成的方言有哪些?
中國大陸境內有沒有哪種語言因為政治原因被認定為「方言」?

TAG:語言 | 語言文化 | 日語 | 日語學習 | 日語語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