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沒有像中國一樣反思封建文化,比如儒家文化、神道教?

中國無論是49建國後後還是49年前的民國,一直都很多知識分子在批判「封建愚昧」文化,甚至是用挺暴力的手段打倒它。我就挺好奇日本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呢?


有。日共及其他。著名的反思封建的比如福澤諭吉(其實按現在標準看就是公知),現在有大江健三郎等(大江健三郎先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個人十分尊敬此人)。

具體的,我來簡單介紹一下日共吧。

(此書寫於2006年,介紹了日共運作、理念等各個方面的嘗試,可惜不涉及日共黨史。作為了解,足矣。)

-------------------------------------------------------------

有的人啊,我都沒怎麼理你,還沒天在評論里說我跪舔共產主義噁心。覺得噁心您還那麼頻繁的看答主回答,你說這是不是傲嬌?

【以上吐槽】

關於日共到底反封建,怎麼反封建。我覺得和某世界第一大政黨不一樣,日共不會把養老金不夠的問題轉移到傳統孝道衰落上去。

雖說如此,不過日共就是萬年野黨【まんねんやとう】你可以說他沒有執政的苦惱,但因為如此,日共才更貼近社會,跟善於發展社會組織,理解底層的呼聲。

鑒於此,我為什麼對日共有如此好感,首先,雖然我是典型小布爾喬亞,但是我也相信社會主義理論的力量對平衡和牽制大資本、平衡貧富差距、提高國民福利有重要作用!而大資本、財閥集團與大地主的結合正是日本近代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根因,依靠封建的精神和對大資本的掌控來強化自己的政府,正是日共戰前鬥爭的對象。

我覺得除了法西斯主義極其變體或者封建專制以外,一個人的推崇哪種政治理想都不至於被說「噁心」。

再說一點個人因素。今年日本澀谷區成為了亞洲第一個承認LGBT.人士民事結合的行政區。只有日共議員全員投票贊成!作為一個同性戀我就堅決擁護。在保守的東亞國家,踏出這一步的意義就是進步與反對保守。

左翼運動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是就答主看來,紅色高棉和斯大林領導的蘇共恐怕說不上是我心目中的進步吧。

社會主義運動源遠流長,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用不破哲三的一篇文章來結束吧【馬克思沒有死,他活的很健康】。

–------------我是分割線---------------------------------------以上是5.31更新。------------

日共成立於1922年,比某你懂的黨年輕一歲,也是共產國際下屬分支,戰前曾經被思想警察把日共政治局一鍋端,包括後來有名的日共國際派領袖宮本顯治等。當時日共唯獨留下了野坂參三同志在蘇聯學習,幸而免遭此劫。後來中日戰爭爆發,野坂參三同志進延安,幫助抗日,一時間幾乎每個八路戰士都知道延安有一個野坂同志。雖然他組織的反法西斯同盟人數並不是很多,然而在宣傳和隱秘的對日諜報戰等方面,頗有貢獻。

在重慶方面有鹿地亘(此人身世極其傳奇,同時也可以說是魯迅最後的學生)和綠川英子(世界語專家,後逝與中國)等左翼人士參與對日廣播宣傳,並且在桂林組織日本人的反法西斯同盟會等。

戰後,美國對日本進行去軍國主義化,肢解大財團,破壞軍火體系等,同時,日本共產黨也終於獲得了合法地位,開始扛起左翼大旗(戰時社會黨由於支持戰爭已經是一個實質上的軍國主義政黨),一面向國民宣傳真理,一面按照本國國情,積極備戰選舉。日共的活躍一定程度上也反應日本社會對極右翼的反思,尤其是在日共的黨章中就毫不含糊的稱天皇制政府發動的戰爭是帝國主義的殖民侵略戰爭云云。

進入55年體制後,保守和進步越發對立,在反對日美安保條約等方面,日共帶頭掀起了一陣又一陣左翼思潮。除了攻擊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也對過去封建殘餘和大資本結合產生的畸形獨裁政府猛烈批判。

66年,宮本顯治帶團訪華,因為反對中國的干涉和極左主張而導致中日共產黨對立,67年衝突擴大(具體事件不再贅述)。這也促進了日共對自身左翼運動的反思,到同時堅持反對日本的右翼勢力。72年,日共在國會獲得近40個席位(具體不太記得,歡迎斧正)。此後有所下降。2000年後,日共歲形式發展修改了黨章,批判對象也更加多元,包括批判對性少數人群的歧視,包括批判日本傳統文化中男女不平等現象,批判企業要求員工無條件忠誠等等。

2014年,日共又再次成為第三大在野黨,甚至直接與自民黨碰撞競爭,在14年獲得了近30個席位。

可以說,日共這個萬年野黨,一天沒有進入過內閣,然而她掀起的思潮和指出的方向總是符合人類前進的方向,提出的政策總是成為日本進步勢力嚮往的方向。她的批判犀利而理性,她的影響在於社會而不在內閣,可謂處江湖之遠,然勝於廟堂之上者。


津田左右吉對神道的研究可以算

紀記(《日本書紀》、《古事記》)研究是津田左右吉的重要研究可以。這兩本書中包含了大量對神代故事的潤色,而這些故事則是日本神道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津田左右吉對紀記的可信性進行了激烈的批判,這在二十世紀前中期、日本學界皇國史觀盛行的歷史背景下,是非常難得的。


日本的情況和中國不一樣。他們的傳統在明治維新的時候就已經被毀掉了。佛教被搞掉了,神道教完全被歪曲了。所以日本二戰後批判的其實只是明治到昭和這短短几十年而已。至於古代的傳統,恢復還力不從心呢。

明治前=民國以前

明治至昭和=毛時代

二戰後=鄧時代

但是日本在批判天皇時代的時候,正巧是全世界左翼學生運動興起,日本也出現了不少毛主義運動,結果差了一個時代的兩類運動聯動了。搞暈了很多不了解歷史的後人。


早在安土桃山時期,織田信長就已火燒比叡山


日本戰後初期在學術思想界,從不同的左翼立場(主要是所謂「講座派」馬克思主義和「市民社會」派政治思想)批判日本社會封建性的主張曾經佔據主流位置。最具代表性的如丸山真男,他的看法,《日本的思想》有中譯本,可以找來一讀。他認為日本的傳統文化的病理是其「無構造」的歷史結構,影響到政治上成為誰也不負責任的「無責任的體系」,主張通過主體的革命加以克服。當然後來他越挖越深,覺得這種構造是上古日本文化中形成的一種「古層」的產物,是日本文化的宿命,而且也不是沒有積極方面。

然而70年代經過一段時期的高度成長,關於日本社會「封建性」的議論逐漸消失了,主張戰前日本社會具有「封建性」的學術思想也衰落了。仍有人批判國家神道等「傳統」文化,但已經不是從批判封建文化的角度,因為關於封建社會的歷史認識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前提衰落了。

當然仍然有從日本社會的特殊性的角度批判現代日本社會的,最近的流行比如哲學者白井聡的『永続敗戦論』,某種意義上可以看作丸山的繼承。


日本比中國更封建


要了解日本文化和中華文化(基本也就是儒家文化)的關係,就要明白二者都是什麼。古人云,開宗明義。以前的孩子,開蒙之後就要讀四書。順序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儒家思想的基本,就在大學為引子,論語孟子論述,最後由特別抽象的中庸一書總結。《大學》的基…

顯示全部


有的

就像是日本傳統的家族制度,是日本武士階級的傳統,到明治時期擴展至全國,二戰之後廢止批判。

但是有關於日本儒學,現在日本儒學在日本影響力,除了孝道外,基本上可以近乎為0。

有關於日本神道,日本神道只有泛靈神道在日本影響強烈,復古的古神道類似的(新宗教)影響力也是十分微小的....


日本沒有如文化大革命般的運動,但實際上,自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便慢慢把自己的封建元素摻進之後的現代化里。


傳統存在的關鍵,是不能影響和阻礙新生事物的成長,否則必然會被掃進垃圾堆


還有人問這種問題?一個正常人為什麼要自宮?


搞革命才要反思封建思想,搞改良的不太需要,實踐中不合適的慢慢改就可以了。

所以日本搞得非常好,是日本傳統和現代文明的完美結合。


關鍵是對文化的態度,我們的文化從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就是作為統治工具被修改以適應政治需要,毫無言論自由可言,長期的思想禁錮倒是缺乏創新性,對於文化的曲解和取捨也不過是順應主流的需要,包括「父母在,不遠遊,」很少有人知道後面還有一句遊必有方「。不是說不能遠行,而是要告訴父母方向讓他們放心。對於外來文化很多也是歷史原因不能理性,而涉及到傳統文化,很多人不甚理解卻奉為圭臬。

而日本杜宇外來文化並不是拿來直接用,而是有所分辨、挑選、發展、繼承,這才是對待文化的態度,用我們熟悉的話來說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所以日本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並存,包括和服和佛教,保留了很多傳統的禮儀和習俗,不想我們現在的介入就是吃吃吃。而日本在戰後能夠迅速的恢復元氣甚至在幾十年內發展到這樣經濟水平,也是跟文化的吸收融合密切相關,把別人的好東西拿來為己所用,客觀的態度很重要。


推薦閱讀:

日本的歷史上也有過不少戰爭,為什麼日本很少出現「日奸」?
源氏創立鎌倉幕府,為什麼到最後將軍卻由皇族出任,實際執掌政權的幕府執政北條氏也與源氏無直接血緣關係?
天誅是怎樣一個概念?有什麼含義?由來是什麼?
對宋史的研究最強的是不是日本呀?
日本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民間故事?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文化 | 儒家文化 | 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