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和希特勒對俄發動進攻並招致失敗。 是戰略眼光出現問題 還是有其它迫不得已的原因?


拿破崙收拾沙俄的主要原因在於俄羅斯是拿破崙建立起來法蘭西帝國體系最大的不穩定因素,當時奧地利在干涉法國革命中已經耗盡體力外加他那糟糕的民族矛盾已經對法蘭西帝國沒有多大危險,而普魯士是軍國國家國家既軍隊,軍隊連續失敗就嚴重破壞了普魯士整個國家經濟體系(普魯士當時軍事理論是已經落後沒有腓烈特那時候那麼牛,被法軍打的滿地找牙,連國家形象工程都被搶走)

而沙俄是那時候唯一一個國本沒有遭受過重創的歐陸列強國家,一旦這樣一個暫時和法國休戰的列強和英國眉來眼去(進行貿易不進行貿易沙俄也缺東西)就會成再次反法同盟出現的隱患,所以為了一次把歐洲所有隱患消滅拿破崙不顧已經不穩的法蘭西體系(西班牙和義大利都已經開始出現反法運動)強行集結30萬軍隊徹底把沙俄打趴。

而二戰德國則不一樣,有些說蘇德合作的應該要追溯下歷史,一戰結束後德國面臨著高額債務,一方面依靠美國貸款,另外一方面就要依靠自己,可是當時在凡爾賽那種歧視戰敗國框架下,德國很難和歐洲其他國家合作也就導致魏瑪共和國和同樣遭到歐洲各國敵視包圍的蘇聯開始了合作,很多人都說蘇聯如何支援德國,但是蘇德合作是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前就締結的,在納粹黨興起的時候,德共同樣起來,可以說蘇聯在1933年之前是對德國存有幻想。

納粹黨反共傾向本身就說明蘇德不可能長期合作下去。納粹剛剛奪權時,德國主要反對派還是蘇聯提供的政治庇護,就這種關係能算好?還有1937年西班牙內戰,蘇聯支持的共和國政府可是和納粹軍隊直接交戰。

所以蘇德在納粹黨上台後就已經是互相利用又一戳就破的關係,還不說在斯大林授意下,蘇聯外交到處遊說英法強硬對德,結果從最早的站領魯爾區到最後德奧合併,蘇聯希望的強硬對德外交全部失敗。

轉回主要問題上來,為何德國必須發動對蘇戰爭,這就要說到二戰前的軍備競賽,一般只知道德國軍備競賽卻不知在二戰前金融危機後各國關稅報復大戰後,國際之間就充滿了不信任比如美國專門收拾英國的橙色作戰計劃。軍備競賽不僅在不安全的國際關係中提高國家安全,而且還解決了大蕭條以來的就業問題。但是問題在於陷入軍備競賽後國家整個生產的軍工化嚴重依賴軍方訂單,如果不把產品消耗掉,遲早一天經濟要崩潰(比如蘇聯解體)所以戰爭只能朝著擴大化方向發展,


三位未寫先頂的知友 @劉鵬程Sai.L@魏光甫@伍晨 讓我壓力很大。

任何戰爭路人談戰略戰術, 局中人談後勤補給。 回答這個問題先從軍閥和金主之間的關係講起,拿破崙和希特勒也是兩個特別牛逼的軍閥。 奶奶的爺爺曾經創辦東邊實業銀行是張作霖的金主, 下列觀點主要來自於我磨著爺爺奶奶講故事之後的總結。

1. 兩者的基本關係為: 金主為軍閥籌措戰爭物資, 軍閥為金主提供武力保護,並保證在自己實際控制區域內金主對一些行業的壟斷利益。

2. 金主並不需要一定支持自己地面上的軍閥,即便他戰鬥失利,地盤丟給別的軍閥,依然要和金主合作, 但是外來軍閥有帶著自己金主猛龍過江,業務拓展的風險, 一般情況下金主也不願意和軍閥翻臉。

3. 軍閥也不敢與金主鬧崩的, 因為與金主鬧崩喪失信譽再找到一個可靠的錢袋子難度非常之高, 可能沒找到的時候就被別人速推了。

4. 基於以上三點,兩者基本是平等合作關係, 都很看中來之不易的信任。 也有一些軍閥和金主都是腳踩幾隻船的, 這樣的人在亂世的下場都不如專壓一邊的。

5. 雙方的主要博弈和分歧點會有: 軍閥想擴張地盤,索要更多軍費, 金主並未做好區域拓展準備,不願意掏錢支持; 或者金主想拓展其他市場,軍閥過於沒有進取心。 或者是雙方的信任出現裂痕被外來者離間,一方想要過檔換船了。

PS. 對於日本問題,祖上和張作霖非常一致,堅決抵抗。 奶奶給我講的是老祖的一腔愛國情懷, 但從其他內容中我理解出應該有日本會帶過來新的金融生態,破壞原來的生態,遭到原有物種一致抵抗的原因。

拿破崙基本屬於和金主達成一致(可能是無奈,也可能是主動,史海沉鉤無法證實了),要積極擴張,最後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內力不足走火入魔了。而希特勒的情況更加複雜, 兩者的細節路徑要分開談。

-------------------------------------------------------------------------------------------------------------------------------

拿破崙

拿破倫縱橫的時間大致為1799-1815 從第一共和國CEO到百日王朝覆滅, 之前為能力積累期,期間有波折, 之後就謝幕game over 了。 這個階段正是大英帝國如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冉冉升起的時候。 1600年英國入侵印度, 1757年印度淪為殖民地, 1765年第一次工業革命。 (跑個題. 工業革命是建立在把印度孟加拉地區千年積累財富洗劫之後的,還沒算對其它殖民地的掠奪, 西方發達的實際路徑是搶劫致富,獲得資本積累,引發技術進步,說西方是先技術進步,再發財致富,再全球輸出的都是耍流氓,跑題結束)

前兩周帶外國同事去故宮參觀,看了鐘錶館, 基本都是17xx-18xx年間的作品, 看著美輪美奐代表機械時代極高水平的都是英國造(推薦大家去看看), 法國造,瑞士造,美國造都很少,而且明顯和英國造有差距, 至於James Cox去廣州和蘇州投資的國產貨就更差一些。 這可以是我們了解當時英國人工業水平有多麼領先世界的一個直觀渠道。 這和拿破崙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這是拿破崙生活的時代大背景--英國工業品物美價廉,橫掃歐洲。

拿破崙基本是繼承了法國大革命的遺產, 成為了法國資產階級的利益代言人。 而made in France 面對made in England, 就像今天的made in China vs Made in Japan or Made in Germany. 歐洲的新興中產階級對物美價廉的英國貨趨之若騖, 價高質次的法國貨無人問津(made in China 還好歹佔個便宜呀)沒有市場就沒有辦法收回投資,進行技術積累和革新,法國貨就會被英國貨繼續虐的滿地找牙, 怎麼辦? 參考第一段金主和軍閥的關係。 需要一隻戰無不勝的軍隊佔領歐洲大陸,形成壟斷市場,不讓英國人進來。 (貿易保護為另一種應對方案,美國南北戰爭的時候就是這麼和英國玩的, 但WTO和當今的國際環境把後發工業化國家兩條路都堵死了,需要另闢蹊徑)

拿破崙在前期確實完美的完成了這個目標,經過一系列軍事勝利,1806年拿破崙頒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陸封鎖政策,禁止一切和英國的貿易, 1807年6月法軍又在弗里德蘭會戰中大敗俄國軍隊,拿破崙與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會面,雙方簽訂了《提爾西合約》宣布結盟,法蘭西第一帝國風頭一時無兩,法國的做法法國資產階級從歐洲大陸其他市場吸血,讓歐洲被佔領各國人民水深火熱,經濟日漸悲催; 法國人民也從戰爭狂熱者逐漸感受到切身利益的流失,拿破崙和他的金主法國資產階級幾乎站到了所有人的對立面 。 易經乾卦有云:飛龍在天之後就是亢龍有悔。 隨著戰爭的發展, 法國需要控制的版圖越來越大,精銳老兵卻越打越少, 補給變得越來越困難, 指揮作戰的難度超過了天才大腦所能承受的極限, 對手也越來越強大,並學習了法國的戰術,更有天降威靈頓公爵於大英, 在1808年西班牙戰場上讓法軍損兵折將,擊破法軍不敗神話。

1811俄羅斯國內經濟形勢惡化,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拒絕繼續與法蘭西帝國合作抗英,自恃天高拿破崙遠, 擅自從波羅的海與英國進行貿易,以解決國內的經濟問題。 如果有人做仗馬之鳴而不修理,這個老大就別幹了,必然引起歐洲各國連鎖反應。 拿破崙遂起操12國語言的60萬雄兵遠征俄羅斯。 但沒有鐵路的時代,靠驢馬騾是無論如何完不成這隻部隊的補給的。俄軍充分利用法軍補給難的問題,誘敵深入, 我靠,這簡直就是楊廣徵高句麗的翻版。最後回到法國的只有1萬人, 鐵杆精銳基本打光。 這也是拿破崙軍神生涯的轉折, 後來萊比錫之敗皆由此起。

------------------------------------------------------------------------------------------------------------------------

希特勒:

搞清楚希特勒的問題,首先要了解德國的金主是誰,是怎麼在20年時間就從一戰戰敗國翻身,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參戰是一戰戰勝德國的主因,
歐洲一幫黃金聖鬥士互發雅典娜之驚嘆,無論勝敗都是一地雞毛,
真是高富帥們的悲劇(中國這樣的窮屌絲迎來了短暫春天)。
德國是有條件投降而非像二戰一樣被直接擊潰,投降以後勝利者的陣營極不團結,英國不願意過度削弱德國讓法國在歐洲大陸做大,法國則希望盡最大可能讓德國永無翻身之日,而美國需要保持歐洲的均勢。德國縱橫捭闔,和美國苟且在一起,終於在美國的幫助下成為了經濟上的戰勝國,而美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得以舒展。

德美通過道威斯債券和楊格債券兩個計劃,讓全球的資本均購買這些債券,英法等戰勝國大量購買了這債券,債券的資金從戰勝國流出了,流入美國還賬,再流入德國則是對德國實實在在的資本注入。美國收回了戰爭債務,把一戰發的戰爭財落袋為安,同時華爾街和美元地位提升,
悲催的英法資本外流,怎麼能不蕭條呀。

一戰後各位黃金聖鬥士希望修復黃金聖衣(回復金本位),失敗後全球貨幣陷於競爭性貶值,使得德國戰爭賠款債券的價格大幅度下降,道威斯和楊格債券都遭到腰斬,德國賠的沒有得到的多,是實際上得到戰爭賠款的溫拿, 而英法成為了悲催的盧瑟。

英法貌似無腦的對德國綏靖,其實都是為了保護本國債券持有者的利益(這些人當然是對政治經濟有舉足輕重作用的大人物),
為了讓德國能夠償還債券。一系列的利益輸送政策利好德國。(PS。 眼熟?美國和主要發達國家都開始變債務國了玩弄中國這樣的債權國就是從一戰中總結的經驗教訓。)如果不是希特勒走民族主義道路拒絕償還本息, 鷹派丘吉爾都不一定能夠上台。 和德國開戰歐洲金融巨鱷損失巨大, 苟且綏靖才能最大化的保障利益。 而希特勒的做法是否和美國金融資本有勾連? 證據不足,但歐洲大打出手的結果是金融世界的帝王羅斯柴爾德家族跌下神壇, 美國二流金融大鱷成為世界的主宰了。

(PS. 在不斷的貶值下,德國一戰欠下的巨債在後來看來根本就是毛毛雨,且償債也是不斷的推後。直到2010年10月3日還清最後一筆賠款。這賠款是一戰戰敗後德國曆時92年才完全還清賠款,如此長的時間下債務貶值到每年的還款義務不到一億歐元了。2010年10月3日是東西德統一20周年紀念日德國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部賠款。德國政府將向法國政府交付6870萬歐元(的最後一筆戰爭賠款。)

至於希特勒怎麼用沙赫特在國際銀行家圈子裡長袖善舞,
遏制超級通貨膨脹都是細節,感興趣的可以閱讀《金融之王》和《貨幣戰爭2》。
話說貨幣戰爭2中大量引用了金融之王裡面的內容。

So,
希特勒背後的金主是誰?美國金融家和歐洲債券持有者,而兩者的利益又不一致。希特勒上了美國的船, 但被美國卸磨殺驢了。 希特勒後來的行為過於瘋狂, 讓背後的金主覺得無法駕馭,終於將他拋棄。 在希特勒把西線掃清和英國隔海對炸的時候,也已經意識到自己和美國金融資本的決裂, 希望能夠攜蘇聯廣袤的土地和資源贏得議價能力再與英美談判。但失去了金主的德國戰車已經無力打下蘇聯了。

-----------------------------------------------------------------------------------------------------------------------

歷史是很複雜的, 從那一條線切入去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和邏輯都有可能, 而歷史真實的全貌是不可考的。 寫了這麼長也只能說是提供了一種解讀這個問題的思路。


先上地形圖

1)北歐大平原沒有天然屏障,以至於平原上從西到東的四國:法、德、波、俄一直處於互相滅國互相被滅,相愛相殺的安全危機中。

2)英俄兩國作為歐洲邊緣大國,雖然平時分歧不斷,但在一種情況下兩者利益是統一的:歐洲中部的法德產生了一個統一的政體。此時英俄必然和衷共濟摧毀這個政體——即使他們沒有,中歐的統一者也會懷疑這種關係實際存在。

3)這當然不能抹煞拿破崙和希特勒動機的區別:拿破崙是想逼迫帝俄承認緩衝國:波蘭(這其實是防禦性的目標),並迫使其終止對英貿易;希特勒打的完全是滅種之戰,把人都殺光了,地理問題就解決了。。。


要稱霸歐洲的近現代政治體,總會碰到俄羅斯這塊最後的石頭。

例如,拿破崙,德第二第三帝國,歐盟。。。


第一,歷史原因。拿破崙被沙皇玩了,之前稱兄道弟,可是關鍵時候沙皇總不和自己站到一起,反法同盟俄國總牽頭,俄國一直有進入歐洲的雄心,對波蘭一直侵略,對普魯士也一直佔便宜,七年戰爭的時候俄羅斯兩頭攛掇,趁著羅馬帝國衰弱,勢力達到東南歐。再加上英國的封鎖,普魯士也各種不服,拿破崙迫切需要把俄羅斯整服,順路解決普魯士不怎麼服的問題。希特勒是固執地認為1918年德國的羅莎盧森堡革命直接導致了德國後方崩潰,是列寧背信棄義。本來你革命是我出的錢,結果你背後讓德國共產黨捅了德國一刀,德國就是被蘇維埃俄國出賣的。結果你俄國吞併了波羅的海四國,那從十字軍騎士團時期開始就有大量的日耳曼人,被你奴役了。

第二,經濟原因。拿破崙一直被英國艦隊封鎖,於是就想乾脆我不出海了,我反封鎖你,但是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總不聽話,尤其俄國一直有對英貿易,走波羅的海。希特勒就是因為石油了。不過我也沒弄明白希特勒明明拿著蘇聯的各種糧食援助,石油貿易,為何還要攻擊。斯大林對希特勒本來是沒什麼敵意的。說根本的問題就是兩個人的利益劃分交集部分太多了。

第三,種族宗教問題。

拿破崙是以中央國家的姿態討伐俄國,有點類似齊國招呼一大幫人討伐楚國。俄國就是一個不聽招呼不守規矩的異教徒。不聽教皇的話,不尊重歐洲的政治秩序。拿破崙固然是革命者,但是到攻擊俄國的時候,他是非常希望重建歐洲制度的,當然第一名是法國。拿破崙分封弟弟和兒子當各地國王,也不是多過分的事,除了挑戰了原有的各國王權繼承製度,並無違反宗教法統的地方。他也並未強行吞併這些國家,而是尊重相對獨立的狀態,頒布法典。而俄國,是完全不尊重拿破崙秩序的國家,割了波蘭的地,給奧地利當後援。導致拿破崙無法集中精力逼迫英國就範。

希特勒就不用說了。


因為嚴寒


迫不得已,否則大毛家的大雷雨計劃就要實施了


說出來你不相信,都是英國逼的


是戰略眼光出的問題。但同時也是迫不得已的。

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想稱霸歐洲,但卻在本國戰爭實力相對虛高,而戰爭潛力相對不足的情況下發動對外戰爭,這個舉動本身就是戰略失誤。最起碼應該要在本國的文化、經濟、政治、軍事實力都足以與全世界對抗的時候再下手(不過估計等不到這一天了)。

而一旦戰爭已經發動,俄國是必然的對手。必須打敗俄國,才有資格稱霸。


推薦閱讀:

歷史上,猶太人真的是像一些電影里描寫的那樣,任憑納粹宰割,沒有任何反抗嗎?
韓愈在祭十二郎文里說他三個哥哥以及父輩全部在壯年去世,而他的侄子也很早就死了,他們家族是不是有遺傳病?
唐太宗李世民是胡人嗎?
萬曆朝鮮戰爭中,日本是否準備侵略中國?
中國人民真的奴性大於西方嗎?(大背景處於明末時期,中西方的比較)

TAG:歷史 | 法國 | 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 | 拿破崙NapoléonBonaparte | 法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