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窮全湖北之物力,成大武漢之威名,建議湖北省改名武漢省?有什麼證據嗎?


是的,湖北的確有著武漢一城獨大的現象。中國的區域經濟學上,存在著這樣的客觀規律:越是經濟發達的省份,在省會之外一定會有至少一個與省份經濟規模相當的大城市,如廣東有深圳、福建有廈漳泉、江蘇有蘇州等;越是經濟不夠發達的省份,越是省會一城獨大,如四川 貴州 甘肅等中西部省份普遍存在著這個問題。

但是我要指出的是:湖北省是第一個正兒八經採取行動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省份,這就是湖北省社科院秦尊文老師提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理論。

2001年7月,他向省領導提出由於湖北省人多地廣、地域上東窄西寬,而省會武漢又偏於鄂東,客觀上需要在西部地區有一兩個城市當武漢市的「二傳手」,建議在發揮武漢這一全省中心城市龍頭作用的同時,還要確立「省域副中心城市」。

2002年7月以「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名義再次向省領導專文建議,在全省進行「一主兩副」布局,實施「省域副中心戰略」,並圍繞「一主兩副」建設三個城市群:武漢城市圈,宜荊荊城市圈,襄十隨城市帶。得到時任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同志的批示和肯定。其「一主兩副」戰略已被湖北省政府採納後,形成的《湖北省城鎮體系規劃》已於200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施行。

了解這個政策的朋友會知道,湖北省是真的不遺餘力地在執行這個政策的。襄陽、宜昌兩市的市委書記高配省委常委,鐵路、公路各種基建、各種產業項目都向兩市傾斜,如鄭渝高鐵湖北段棄十堰走襄陽,呼南高鐵必須過宜昌,中部自貿區武漢也一定帶上襄陽宜昌等等等等,以至於有些其他城市的朋友都有怨言,具體的我不多言,大家有興趣可以搜索一番。而且我們必須承認的是,這個政策是有效果的,有數據為證:


城市首位度是一個很直白的概念,通過計算該區域內第一大城市與第二大城市的人口規模比例,來反映城市在區域內城市發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區域內人口流動導致了部分第二大城市失真,所以下圖排行榜是通過省會城市與除省會外經濟規模最大城市計算。

例如黑龍江省是通過計算哈爾濱市與大慶市而非齊齊哈爾市。

如圖,成都、武漢、長沙是主要經濟大省中「首位度」最高的省會城市,尤其是成都的首位度高達6.4,說明成都GDP是省內第二大城市綿陽的6.4倍,武漢則是省內第二大城市宜昌的3.2倍,長沙是省內第二大城市岳陽的2.95倍。

瀋陽、福州、石家莊、呼和浩特、南京與濟南幾個省會,在省內都不是第一名。兩個經濟大省,山東與江蘇的省會城市(濟南與南京)的首位度更是墊底。

不過,光看首位度,還不能完全體現一個省會城市在省內的強勢指數,另一個指標也比較重要,就是省會城市GDP佔全省比例,可以反映出一個省會城市對全省經濟的重要性。

如圖,省會佔全省比重最高的是銀川,高達50.8%。在GDP超過一萬億的經濟大省中,長春、武漢、成都、西安、長沙佔全省的比重是最高的。成都與武漢再次名列前茅,說明二者不僅首位度高,對全省經濟的重要性也很高。

南京與濟南再次墊底。

城市戰爭認為,「強勢指數」應該綜合統計這兩個排行榜,所以我們簡單粗暴地將「城市首位度」與「GDP佔全省比重值」相乘,得出如下榜單:

文章來源:「城市戰爭」微信公眾號

所以說了 成都省真的不服

另外

這道題大概該移步百度貼吧 中華城市吧


我大濟南簡直是省會界的一股清流。


同大家的直覺相反,很多城市經濟學家,包括我國的陸銘老師、Harvard經濟系的Glaeser在內,都認為集中是好事,分散平均是壞事。因為存在規模經濟。有研究認為集中度高的省發展得更好。關鍵詞:Zipf"s law。超過Zipf"s law,集中過度,反之則集中不足。

但也有學者觀點不一樣。Zipf"s law是自由遷徙下的結果,但自由遷徙也會造成外部性。有研究認為,自由遷徙產生的城市,規模會超過最優規模。

根據前一種觀點,中國的中小城市規模符合Zip"s law,而大城市規模低於Zipf"s law,因為大城市嚴格限制移民。所以說大城市規模過低。

根據後一種城市體系最優規模理論做的研究發現,中國的絕大多數城市規模低於最優規模,只有幾個最大的城市超過了最優規模。這篇論文題目叫「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於2006年發表在《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上,作者是Au和Henderson。其中Henderson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經濟學家之一,和前面提到的Glaeser是同一個量級的。他的解釋是,中國城市之間的競爭是不平等的,行政級別高的城市得到的資源多,所以大家就更喜歡往行政級別高的城市跑,這就造成中小城市規模過低。這種觀點比較符合直覺。

到底是和直覺相反的第一種觀點對還是和直覺相符的第二種觀點對?難說。


你們湖北四川偷著樂吧,雖然有吸血的省會,好歹堆出來了個能排進全國前幾的超大城市。然而看看我隴供養的蘭州是個什麼垃圾啊摔!!!!血沒少吸然而被中東部普通地級市吊著打啊!!!吃得少產出多是上等,吃得多產得多是中等,吃得多產得少是下等,而蘭州這種基本屬於飯桶,光吃不幹←_←


成都省表示不服


看到這個問題必須認真答一發,先說結論,武漢確實是湖北省內一家獨大,威名不假,但並沒有窮湖北之力。

一、先解釋武漢為何能在湖北省內一家獨大

最主要最主要最主要的一點,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主要有以下兩點:

①武漢地處長江漢江交匯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武漢港是長江內陸最大的貨客運中轉站,天然良港,水運優勢明顯,全省獨此一家。

②武漢地處全國中部,是國家鐵路樞紐城市,京廣,滬蓉鐵路必經中轉站,加上武漢南昌城鐵,以及正在修建的武漢西安高鐵,全國五小時城市圈,九省通衢並非浪得虛名,全省獨此一家。

湖北省內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夠擁有與武漢相媲美的天然地理優勢。至於其他的政策傾斜,歷史優勢,人文科教,則都是地理優勢的衍生物。

二、再說湖北的內部矛盾,大武漢的發展過程中有沒窮湖北之物力呢?

我認為,武漢的發展確實是在犧牲省內的其他城市的前提下,這點毋庸置疑,然而說窮湖北之物力,則是誇大其詞。原因如下:

①宜昌,襄陽的兩大省內副區域中心的制衡。 @Charles Gardner 的高票答案已經回答很完善了,不再贅述。

②這裡重點介紹下武漢城市圈的建設:武漢城市圈又稱"1+8"城市圈,是指以武漢為圓心,包括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天門、潛江周邊8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圈

1城市圈經濟融合:涉及工業、交通、教育、金融、旅遊等諸多領域,湖北省9市政府部門主動拆除市場壁壘,搭建合作平台。

2:城市圈軌道交通網:包括武黃城際、武咸城際、武岡城際,漢感城際等城際鐵路,以及正在規劃和修建中的環城市圈高速公路。

這幾年武漢的發展有目共睹,從國家戰略上已經上升到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作為一個周邊城市居民,也切實感受到武漢在發展的同時對周邊城市的帶動。經濟壁壘的打破,政策的放寬,城際交通的便利也給周邊城市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活力。

三、其他答案所提到的幾個其他非省會城市制約甚至抗衡省會的例子皆是如此。濟南的乏力,無外乎青島,煙台,威海等沿海城市坐擁渤海港灣,天然良港;南京與蘇錫相比,缺少了長三角大哥上海的帶動;沿海的其他省會諸如廣州之於深圳珠海,福州之於廈門,瀋陽之於大連皆是這個道理。

四、廣受爭議的成都,最後單獨拿出來說。成都的一家獨大也可以地理優勢用此解釋,成都地處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地勢平坦、河網縱橫,最重要的是還有都江堰的加持,全省獨此一家;成都自古以來就是得天獨厚的天府之國。

四川省內的其他的城市,固然是受到了成都的壓制,然深究一番,核心問題依然還是沒有足夠優越的地理條件。四川大部分地區多山地丘陵,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樣的地形本來就不適宜於城市的發展,再加上下游重慶直轄市的壓制,發展更加無從談起。

反觀湖北,中部大部地區皆是肥沃的江漢平原,荊州襄陽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大城,兵家必爭之地,新興的宜昌則藉助三峽葛洲壩的便利,才能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所以湖北總體上相對於四川發展均衡也就不足為奇了。


首先題主這個論斷就是荒謬的。中西部首位城市本身經濟實力就有這麼強大,才是他們能夠始終佔據本省經濟比重較大的原因。四川省成都市和湖北省武漢市的情況也是類似的。(原因我們放在最後說)。(修改:四川省成都市確實有吸血,武漢暫時還沒看出來,原因在update8中)

然後我們來看為什麼。

不提民國時期武漢是中國第一個直轄市、武漢歷史地位超過湖北省什麼的,按慣例,我們來擺數據。

武漢市建國初期由中央直轄,是中南軍政委員會駐地,1954年取消直轄,劃入湖北省。所以我們從1954年省市經濟情況開始看。

首先是湖北省,1954年GDP是25.51億。

再看武漢市,1954年GDP是7.78億。

稍微計算一下,7.78/25.51=30.49%。也就是說,1954年,武漢取消直轄劃入湖北省後,直接佔據了湖北省經濟規模的3成多。

再看看去年的官方GDP公布數據,武漢市GDP10905.60/湖北省GDP29550.19=37.05%。

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從武漢市劃入湖北省算起,到現在,武漢市在湖北省內的經濟版圖佔比,依舊是3成多,但是增幅21%。有人說,這個增幅就是吸血的表現。

呵呵,現在我們在來算算這個增幅是怎麼來的。1954年,武漢併入湖北省時,僅有武漢市區。1979年,原屬咸寧地區的武昌縣(駐紙坊鎮)和原屬孝感地區的漢陽縣(駐蔡甸鎮)劃歸武漢市領導。1983年,孝感地區的黃陂縣,黃岡地區的新洲縣劃歸武漢市。1984年,以原漢陽縣的漢南農場獨立設置為武漢市漢南區。後來漢陽縣改名蔡甸區,武昌縣改名江夏區,黃陂縣改名黃陂區,新洲縣改名新洲區。也就是說,2015年計算武漢GDP時,這五個郊區的GDP數據,是原來1954年武漢市劃歸湖北省時所沒有的。那麼我們將這五個郊區的GDP數據減掉後再與湖北省GDP數據進行對比,就可以看到武漢市在這幾十年的發展中,是否有所謂的吸血現象了。

2015年,黃陂區GDP總值577.6億元,新洲區GDP總值568億元,江夏區GDP總值550億元,蔡甸區GDP總值400億元,漢南區GDP總值128.7億元。

「純武漢市」(不算後期劃入的各郊區,與1954年劃入湖北省的武漢相一致)GDP數據為10905.60-577.6-568-550-400-128.7=8681.3。與湖北省的GDP比值為8681.3/29550.19=29.38%。

從數據顯示,從1954年劃入湖北省後至今,「純武漢市」在湖北省內的經濟佔比實際上是下降的。

那些說武漢市吸血的人你們可以歇歇了。

又有人說,把這些區劃給武漢就是武漢吸血的表現。我只能說,腦殘傷不起。

光是從名字就可以看出,武昌縣、漢陽縣、黃陂縣(無陂不成漢)本身就是和武昌、漢陽、漢口三鎮關係最密切的地方。按照原來的區劃,這幾個區落在孝感、咸寧、黃岡等地,名不正言不順,還屬於偏遠地區,根本的不到照顧。何況以武漢市的城市擴張速度,很早就已經覆蓋了這些遠城區。如果這些區劃沒有劃歸武漢,區域不順、政令不暢、經濟不通,他們能夠像今天一樣得到發展嗎?

甚至武漢市一直是在吐血反哺中央和湖北省,才導致了武漢的沉淪。從數據也看得出來,純武漢市在湖北省的經濟佔比實際上是下降的。這就不展開論述了。

葉青介紹,湖北省一般給中央上繳的國稅還是比較多的,尤其是武漢市。上世紀80年代,武漢市對中央財政的貢獻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第二,為全國各計劃單列城市之首,但是地方財政積累卻是倒數第一。failed: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武漢機遇

再看看四川省和成都市。

成都市早期的數據我沒有找到,找到改革開放初期的GDP數據,我們就從1978年開始比起。

1978年四川省GDP184.61億。

1978年成都市GDP35.94億。

成都市GDP在四川省內佔比為35.94/184.61=19.79%。

2015年呢?

10912.17/30103.10=36.2%。

DUANG!!這樣看起來不對啊!怎麼有這麼大的幅度增長?難道成都真的吸血?

當然,這是因為沒考慮重慶直轄的因素。所以我們把2015年重慶的數據加進去。至於為什麼不是把1978年重慶的數據減掉?如果是1978年數據來減,那還得減掉萬州、江津等地,要找的數據太多了:P。

2015年,四川+重慶GDP總和為45882.82。

成都GDP佔比為10912.17/45882.82=23.78%。

不過這還沒有算成都合併簡陽的情況,併入簡陽後,成都GDP11202,佔比為24.41%。

成都經濟在四川省內經濟佔比增幅23.3%,和武漢比較類似,稍微多一點。

但是和武漢類似,成都城市也有一定的區劃調整。1976年將溫江地區的雙流縣、金堂縣劃入成都市管轄。1983年5月,實行市領導縣體制,溫江地區10個縣併入成都市。後因設立地級德陽市,將時屬成都的什邡和廣漢二縣劃予德陽暫行代管。然後成都的縣又進行了區劃調整,五區劃為七區。所以要從今天的數據推算一個「純成都」(和1978年成都數據相對應)比較困難。不過大致情況應該和武漢市比較類似,就不再進行考據了。

為什麼看上去成都更像是吸血?因為以前有個重慶啊,成都經濟首位度不夠高。重慶直轄後,成都在省內一城獨大,靶子就自然而然的豎起來了。

所以總體上看,武漢和成都在各自省內經濟佔比都有一定增幅,但並不算吸血,甚至還有吐血反哺。一方面是城市的擴張和政治區劃調整因素導致佔比增加,一方面是經濟集聚效應,實質上都是首位城市的正常發展。省內的幫助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現在讓我們回到題目開始,可以得出結論:這兩個城市之所以看上去在省內經濟佔比很高,像在吸血,實質上是因為建國伊始他們就已經有如此經濟地位了。尤以武漢情況更為突出,一直在省內佔據三成以上份額。成都相對來說不明顯,最開始只有兩成,後來變成三成,是因為當初還有重慶在四川省內,等重慶直轄後,經濟單獨核算,成都在四川省內佔比才突然變大,但事實上增幅並不算大。

----------------------------------------------------割一下-------------------------------------------------------

update 1

有人說拿數據擺證據沒說服力。說其他城市市民都覺得有湖北武漢一家獨大這種情況。那我就想問了,不拿數據純感性認知,就更有說服力?時光回到上世紀90年代,「中部淪陷」時期,那時候中部照樣武漢一家獨大,怎麼沒人說吸血? 現在中央支持中部崛起,整個中部經濟發展趨勢看好的時候,湖北省打造「一主兩副」初見成效,武漢經濟佔比在省內甚至在中部日趨下降的時候,反倒有人說武漢吸血了?

有人說兩副不平衡,整個湖北就武漢開了地鐵,就是窮湖北之力。我倒想問問,還有那麼多省會都沒開地鐵,這兩副哪來那麼大的心氣?地鐵是需要國家發改委審批的,經濟實力不到一定程度,城市人口不到一定規模,城市交通不是迫切需要,國家是不批的。

update 2

有人說,「按照這個演算法,省會GDP佔全省總量比例超過30%的一共七個省自治區,寧夏青海四川湖北吉林黑龍江西藏」,然後問我「為什麼湖北這麼好的區位優勢,基礎教育水平高,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其他城市會落後省會那麼多」?我想問問,這兩段話之間有什麼邏輯聯繫嗎?有人又說「7個省會gdp佔比超全省30的省份,湖北自然條件最優越,區位優勢最好,教育水平最高,怎麼湖北的非省會城市就發展成了這個樣子了呢?」按他的邏輯,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湖北垃圾,湖北的非省會城市無能,卻不能得出武漢吸血的結論。事實上,評論中Cade說得很好,我就不重複了。

中西部省份和沿海比區位優勢?有沒有問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政策答應不答應?整個鄂西全部是山區,老少邊窮什麼意思你懂的吧。
基礎教育水平很高?你可以去查查數據我是懶得替你翻的,不要看著一年四五十萬的考生就以為這就是基礎教育水平高的表現。
至於高等教育資源豐富,請你告訴我出了武漢,其他城市有幾所高校?得,又可以順理成章說武漢吸血了,高校資源憑什麼全在武漢~
見過說武漢區位優勢好基礎教育水平高高等教育資源豐富的,說湖北你還是頭一個,點個贊

再按他的邏輯推論,這七個省份中,吉林省長春市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才叫吸血的,明明各自省內都有個老省會城市吉林市和齊齊哈爾市,結果還讓這兩個省會佔比超過30%。

我不知道該怎麼評論這個邏輯了。另外,千萬不要用「邊境偏遠省份自治區」這樣一個說法來形容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如果不是因為90年代國企改革的大環境導致需要東北振興,當年東北比中西部發展都好。

另外,按某人的說法,這叫做「就是要不均」,得,我覺得這個題目下有個匿名網友回復很好,引用過來。

update 3

有人說,「比如大城市的經濟肯定集中於中心城區,新併入的區域相對落後於中心城區,但計算時卻一視同仁」,我沒有一視同仁啊,計算武漢數據的時候,我是將新併入區縣的數據全部扣除,只計算1954年純武漢市範圍內的GDP發展和整個湖北省的比值數據啊。計算成都的時候,因為成都新併入區划進行過多次調整,無法核算數據,才沒辦法計算純粹的老成都市區數據的。

update 4

有人說「在劃區問題上,答主忘了鄂州」,我查了一下,「1986年,鄂州市左嶺鎮劃屬武漢市洪山區。」除此以外,沒有其他區劃關係。沒有考慮這個確實不夠嚴謹,不過對比這麼大的數據的時候,一個鎮的情況,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吧。或者他想說的是葛店經濟開發區?葛店開發區是國家級開發區,屬於湖北直管,委託鄂州市代管,和武漢一點關係都沒有。

update 5

有人提到了鄭州,我想說,這個城市才是吸血嚴重的省會,雖然因為自身底子太差,到現在GDP省內佔比都達不到30%,但是相比建國初期,呵呵,再想想洛陽和開封,又呵呵。不是地域黑,不展開。

update 6

有人說「按比例算根本沒意思,我廣東改革開放前後在全國經濟佔比增加了多少?難道是舉全國之力養我廣東了?--------- 廣東上繳財政全國第一,自留部分連全國平均值都不到。而且粵東西北經濟發展水平是全國之下的。」我想說,這話說的好啊,武漢情況也類似。

事實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作為華中區域的重鎮,武漢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據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分稅制改革之前,武漢作為一個「重稅區域」,地方財政結餘相當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武漢城市建設的投入。

  上世紀80年代,武漢市對中央財政的貢獻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第二,為全國各計劃單列城市之首,但是地方財政積累卻是倒數第一。在地方財政留成比例上,各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城市一般為30%-50%甚至更多,而武漢僅為16%-17%。「上世紀90年代初期,武漢一度想把對中央財政上繳的比例由83%下降到82.5%,為此,市裡多位領導幾經周折,但最後還是沒有獲批。」原武漢市經委一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回憶,「歷史上,武漢地方財政並不是沒有收入,而是大量的收入上繳給中央財政了,導致自身結餘有限,嚴重影響了城市建設。

經濟觀察報:武漢償債隱憂_愛思想

這種財稅上繳比例,還有誰能說是吸血?這明明是「被抽血」抽到吐血的節奏。

update 7

有人說「扯這麼多,沒用啊。大家會對比,不說南京、濟南這樣的省會,長沙、南昌對比武漢如何?」不扯這些,憑空對比比什麼,比誰更會裝睡嗎?至於長沙,湖南統計局水平確實比較高,恨不得把長株潭的數據都集中到長沙身上,我也是呵呵了。

我再算個長沙的數據,長沙市區劃調整比較多,不過從1983年2月,瀏陽、寧鄉、湘陰劃歸長沙市管轄,湘陰縣隨即劃歸岳陽地區後,長沙的區劃主要是內部調整,不涉及外部劃入或划出。也就是說,84年之後的長沙市GDP數據,和現在的,都屬於同樣的區劃範疇所得出的

我們在網上找出了長沙市1984年的GDP57億,湖南省1984年GDP287億,比值是57/287=19.86%。再看看2015年,長沙市GDP8510.13億,湖南省GDP29047.20億,比值是8510.13/29047.20=29.30%。30年時間,增幅巨大。

說到這裡,我想問一下,長沙和武漢、成都相比,哪個是「窮全省之力」?哪個是吸血?只不過長沙底子太差,吸了這麼多年的血,GDP全省佔比還沒到30%,所以逃過了有的人「按照這個演算法,省會GDP佔全省總量比例超過30%的一共七個省自治區,寧夏青海四川湖北吉林黑龍江西藏」的眼光而已。

update 8

又有人說長沙底子不差,我也不多說了,還是84年的gdp數據,武漢153億,成都111.8億,長沙我們上面說了57億,這還叫底子不差?84年鄭州66.5億,長沙當時比鄭州都不如,和武漢成都更是差距巨大,不知哪來的自信。

另:從成都武漢84年的數據橫向比較,感覺上成都30年間倒真有可能吸血,本來只有武漢2/3水平的gdp竟然都要趕超了,四川省確實下了大力氣。長沙鄭州應該也吸了不少血,本來只有武漢1/3多的水平,現在都快接近了。看來中西部幾個省,只有湖北省最不給力啊。真要窮湖北全省之力,按照四川湖南河南的做法,武漢估計都要到2萬億了。湖北省果然是不行。

Update 9

再來個去年的財政收入情況看看,

武漢去年一般財政預算收入佔比財政總收入只有1322.10/2405.42=54.96%,也就是說武漢市將近一半的財稅收入都上繳中央和湖北省了,再看看省內其他城市財政收入上繳比值大部分都是三成左右,武漢從哪兒吸血了?這不是吐血是什麼?


法國改名巴黎國


好歹成全了省會,看看河北,中央已經決定了,讓我們做祖國的胸膛。


有多少錢辦多大事!

廣東會出現廣州、深圳雙中心,是因為一個城市的能力是有限的,強如上海,GDP也只比廣州高40%,比深圳高41%,不通過發展多個城市,廣東GDP不可能接近上海3倍。

可湖北呢,集一省之力,GDP才比上海高17%,要是再分散投資,低水平重複建設,湖北就永遠在低端產業里打轉,高端人才全部離開。


知足吧,想想安徽。現在還有安慶和徽州什麼事~看看安徽新聞,安徽新聞=合肥新聞。


江西之所以這個現象不嚴重是因為江西各市發展都不咋樣。。。。


窮全惠(州府)、嘉(應府)、潮(州府)三府之力,成大深圳之威名,建議珠三角以東的廣東省轄境改名為「深圳地區」!

窮全粵西、粵北及粵東之力,成大廣(州)-佛(山)之威名,建議「深圳地區」外的廣東省其他轄境改名為「廣佛地區」!

窮全吳語區之力,成大上海之威名,建議吳語區從原省份析出合併並改名為「上海省」!

窮全球菁英之力,成大美利堅之威名,建議地球改名為「美利堅球」!


謬論!你提這個問題我簡直是要懷疑你釣魚!隔壁的成都和武漢GDP半斤八兩,但第二城綿陽和襄陽宜昌差了1000億!!!什麼是窮一省之力發展一城?在中國,最典型最極端的栗子就是成都!吸血巨獸成都,整個四川除了成都其他的城市連一個拿的出手都沒有,而湖北則有襄陽宜昌兩大護法。所以說你這是偽命題,是違反基本法的。


開個腦洞好吧, 正好長株潭和武漢一起,叫兩湖省

這樣必然有一個副中心。(手動滑稽)


我記得剛開始和別人聊武漢的就這樣,

--你是哪的?

--武漢的

--湖北啊。。湖北我知道的地方不多,除了武漢我就知道漢口和武昌了0-0

--。。。。。。。


嫉妒並不能違反客觀規律。記著這個就行了。

而且,自己掙的才是錢,你朋友掙的,你親戚掙的,都跟你無關。


武漢以全省六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40%的GDP,收了60%的稅,相當於至少吸了半個武漢的血


合肥省表示不服,要改也是我們先改


推薦閱讀:

日本有哪些風景宜人的海濱小鎮或者漁村?
你會選擇在城市中的小公寓,還是選擇郊區的大房子?
一個人居住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澳門是二線城市還是三四五線城市?

TAG:城市 | 人文 | 武漢 | 湖北 | 城市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