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家們是有一個故事,把它用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還是說單純想畫畫,所以畫就了一個故事?

描述得可能有些混亂,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我的意思,或者把它編輯成更好的描述?


謝邀。這個問題可以回答的個人一點么?

想成為漫畫家的人,兩個必須都喜歡吧,我兒時在作業本上的塗鴉都是有情節的,小學的時候看到《龍珠》也是驚呼,居然能有如此衝擊力的畫面講出這樣有趣的故事來,我也要畫出這樣精彩的故事來才行,本著這樣的想法,就走上了這個不歸路。這大概是所有想畫漫畫的人的初心了。

後來變成了職業也因為自己精力才華的原因,無法把漫畫需要的多種技能都精通掌握,所以只能把重心向畫面或者是情節上放,這應該算是一種妥協吧。

除去商業上的組合,任何漫畫家都是希望自己獨立創作出漫畫的,用一種不求甚精的畫面流暢的講述自己想表達的故事,難怪身邊常聽到有同事這樣說,空餘時間我要畫一部自己的漫畫


蟹妖

都有,所以可以看見有些漫畫是在專註講故事,有些漫畫是在炫畫技,兩者結合併且都做好便成一個成熟的商業漫畫,但大體來說,前者獲得的認可一般比後者高。


歐美很多漫畫是腳本作者與漫畫家的合作,特別是超級英雄題材,主要是偵探漫畫與漫威漫畫,Image和Darkhorse等公司各種題材更多,腳本與繪製有合作的也有個人完成的,常見的多以腳本為基礎。

日本很多漫畫是漫畫家個人完成,比如尾田,也有腳本與繪製兩人合作,象will Lian說的小畑與大場。總體多是先有故事,再下筆繪製故事板、分鏡。

對於獨立漫畫人來說,方式就多樣了,可以先內容先行,也可以形式先行(多還是內容先行),看個人喜好。有些漫畫是先有內容,再設計符合內容的造型和風格,接下來進行故事板繪製,有些則是先有角色造型和整體藝術風格,再為這些角色「量身定製」合適的劇情。

至於故事內容選材,歐美更注重作品文學性,所以一部好的漫畫就是一部連環畫形式的文學作品,即使超級英雄故事也會強調作品中所蘊含的社會思考,噱頭類情節都是在符合故事主線條件下,為吸引讀者而添加的,重心還在於作品內涵。特別是主題、題材等,不在於是不是與別人相同,而在於能不能把同樣的題材做得更巧更好或更獨特新穎。

年輕創作者的最大問題在於閱歷、社會經驗以及思維方式與內容,都較少較淺,信息獲取量雖然很大,但深度和廣度不足,創作容易陷入別人套路但不知如何突破(沒有針對性,就事論事而已,本人亦如此)。有個捷徑,就是多讀一些文學作品(非網路文學或流行文學類作品),多看一些優秀影視作品,學習他們的創作思路或方法,再把自己看到或經歷的社會事件作整合分析,結合這些創作方式編寫有一定深度的腳本,不怕多修改,目的是增強其漫畫性(比如《官場現形記》類誇張的文學手法),為其設計合適的藝術風格和角色形象,繪製分鏡,著手畫,邊畫邊修改。

(如果能做到「我畫什麼你讀者就看什麼」,就成功了。)

......


搬我另一個回答過來。以下是個人觀點。

「那種劇情和場面,不用漫畫的形式來傳達不行。」

這似乎是漫畫家們共有的一種執著。

如果覺得不用漫畫傳達也無所謂,用小說、影像或是攝影來傳達也在選擇之中的話,漫畫就會變成十分辛苦還不討好的選項。

在紙上一步步從無到有、尋找鏡頭和形象的過程,也會變得特別艱難。畫個分鏡草稿都會不停腦塞。

一筆一划刻畫的每個格子,讀者的視線也許都不會停留超過一秒,會讓人覺得很孤寂。

可是抱有「不用漫畫不行」的覺悟去創作的話,這一切都會變得可以接受,甚至可以忽視。不接受也不行呢,反正漫畫已經是「唯一的選項」了。

沒有這樣始終如一的執著、熱情和單純,是無法畫漫畫的。

看了浦澤直樹的漫勉(強烈推薦看這套紀錄片),我想大概這就是漫畫家了。

不抱著這樣的覺悟很難成為漫畫家。


每個漫畫家應該是不同的,但我很想用《世界鬼》里這張圖回答。


不是漫畫家。但還算有經驗。

我喜歡寫作也喜歡看漫畫,久而久之就會畫畫了。寫了故事以後會拿給一個專業的朋友一起討論、創作。一般來說我會先有故事,但在畫的過程中故事經常會為了配合漫畫的表達方式進行改變甚至面目全非。


又想畫畫,又想說故事,所以就畫漫畫了~


推薦閱讀:

00 後喜歡看什麼動漫?
地震果實真的是海賊世界裡破壞力最強的果實么?
為什麼全世界都知道蝙蝠俠是韋恩家族,哥譚市民卻不知道?
如何看待使徒子的漫畫和使徒子的人氣?
人體透視到底有沒有規律?

TAG:漫畫 | 繪畫 | 漫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