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健的《潑墨》中包含了那些歷史典故?

潑墨中幾乎每句歌詞都包含著歷史名 或者歷史典故 有沒有哪位大神 可以給系統的講解一下?以下歌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李白月張良椎

司馬相如上林雁霍去病血染回

秣陵春灞陵雨西陵空城拍潮水

東坡笑陳摶睡昆明池底照劫灰

一紙清白萬種心痕

交代了興亡晨昏

一紙清白萬種心痕

休問我筆法如何

周文漢武俱塵土洛陽花章台路

一片分合魏蜀吳戰國策換種樹書

廣陵散武陵漁蘭陵破陣萬骨枯

劉伶醉王戎老竹林酒肆阮籍哭

一紙清白萬種心痕

交代了興亡晨昏

一紙清白萬種心痕

休問我筆法如何

一紙清白萬種心痕潑墨啊潑墨

一紙清白萬種心痕混沌啊混沌

披麻皴、亂麻皴、芝麻皴、斧劈皴、

捲雲皴、雨點皴、彈渦皴、荷葉皴、

骷髏皴、鬼皮皴、礬頭皴、解索皴、泥里拔釘皴

牛毛皴、馬牙皴、豆瓣皴、刺梨皴、

破網皴、折帶皴、金碧皴、晴翠皴、

直擦皴、橫掃皴、沒骨皴、亂柴皴、拖泥帶水皴

荷葉皴、彈渦皴、雨點皴、捲雲皴、

斧劈皴、芝麻皴、亂麻皴、披麻皴、

晴翠皴、金碧皴、折帶皴、破網皴、

刺梨皴、豆瓣皴、馬牙皴、牛毛皴、

亂柴皴、沒骨皴、橫掃皴、直擦皴、

解索皴、礬頭皴、鬼皮皴、骷髏皴、


  • 以下摘自百度問答

    【葡萄美酒夜光杯】《涼州詞》的第一句,全詩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李白月】指李白鍾愛月(名句」莫使金樽空對月「)。就像陶淵明愛菊(名句」採菊東籬下「)、周敦頤愛蓮(名篇《愛蓮說》)一樣。

  • 【張良椎】《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即張良雇力士椎殺秦始皇的事。

  • 【司馬相如上林雁】指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和他與卓文君」鴻雁傳書「的典故。

  • 【霍去病血染回】指霍去病於元狩四年(前119年)對匈奴作戰」封狼居胥、飲馬瀚海「的經典戰役。此役後,」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對漢朝的威脅解除了數十年。

  • 【秣陵春、霸陵雨】都是指代離別。秣陵是南京的別稱,秣陵春指《紅樓夢》的家破人亡的結局;霸陵是漢文帝的陵寢。

  • 【西陵空城拍潮水】西陵指杭州岳飛墓;空城指杭州城,因為金人一度」搜山檢海抓趙構「,宋高宗逃離杭州,轉道明州(今寧波)逃到海上,從而杭州城成了空城;潮水指錢塘江大潮。

  • 【東坡笑】東坡自然是指蘇軾。是蘇軾與秦少游的故事。

  • 【陳摶睡】陳摶是晚唐至北宋的一位道人,著有《指玄篇》、《觀空篇》、《胎息訣》和《陰真君還丹歌注》等,並親自實踐,成為」天下睡仙第一人「。

  • 【昆明池底照劫灰】指因為1894年圓明園為慈禧做萬壽慶典而直接導致北洋水師戰敗。

  • 【周文漢武】就是周文王和漢武帝。

  • 【洛陽花】指牡丹,天下牡丹以洛陽牡丹最為著名。

  • 【章台路】章台全名章華台,是楚靈王修建的楚國離宮,」完璧歸趙「就發生在章台。

  • 【一片分合魏蜀吳】指東漢末年,天下由統一變成分崩離析的三國(魏蜀吳),之後又統一於晉。

  • 【戰國策換種樹書】《戰國策》是西漢劉向所著,記載了戰國時期的各國攻守策謀;「種樹書」語出辛棄疾的《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錄,漢箭朝飛金僕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就是說從貴族或大官一下被擼成了平民,長期不得重用,只得歸家種樹教書。

  •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漢族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也是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即古時的《聶政刺韓王曲》,魏晉琴家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刑前仍從容不迫,索琴彈奏此曲,並慨然長嘆:「《廣陵散》於今絕矣!」

  • 【武陵漁】出自陶淵明的名篇《桃花源記》:「武陵人捕魚為業。」

  • 【蘭陵破陣萬骨枯】指東魏和西魏邙山大戰事高長恭(後北齊立國後封為蘭陵王)在西魏軍陣中鼓舞士氣,終於挽救了西魏軍完全敗亡的結局。

  • 【劉伶醉】劉伶是「竹林七賢」之一,好酒。

  • 【王戎老】王戎是「竹林七賢」之一,壽七十有二。

  • 【披麻皴、亂麻皴、芝麻皴、斧劈皴,捲雲皴、雨點皴、彈渦皴、荷葉皴,骷髏皴、鬼皮皴、礬頭皴、解索皴,泥里拔釘皴;牛毛皴、馬牙皴、豆瓣皴、刺梨皴,破網皴、折帶皴、金碧皴、晴翠皴,直擦皴、橫掃皴、沒骨皴、亂柴皴,拖泥帶水皴】這些都是山水畫的技法,與曲名「潑墨」呼應。


潑墨解詁

泲南 張氏大春 填撰

會稽 天瀧叔燏 解詁

序:張氏潑墨一詞,余甚喜,然此詞用典多,人或不能識,而傳聞誤之。余因是刺取其所本之子史詩詞,寫爲典故,申明其義,定作發微,總名之曰解詁而注之。其中偶有所得,人或與之者,余之所幸。其妄説非是,博雅君子能摘指其誤,亦余之幸。是爲序。

葡萄美酒夜光杯

﹝解詁﹞【典故】王翰《涼州曲》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發微】按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二謂王世貞以此詩爲壓卷。沈起鳳《諧鐸》卷二云:「至絕句,羌無故實,須求味於酸鹹之外。雖工部高才,未傳佳作。不得謂『黃河遠上』、『葡萄美酒』,獺祭者可學步也。」王翰此詩,徑書「葡萄美酒夜光杯」者,非但軍中所樂,直乃眼前所在,此詩六義之興法。張氏今曲,用此,亦用興法也。○張氏詞號曰「潑墨」,所以能「潑墨」者,能大醉也。其能大醉,莫過以酒開端,然緑蟻適微醺,蘭陵適爛醉,今需上馬征戰,舍西域葡萄美酒無能取也!下文雲「劉伶醉、王戎老、竹林酒肆阮籍哭」,正應此葡萄之酒也。葡萄酒自産西域,異域別情,何其浪漫。此亦正適張氏其詞情也。

李白月,

﹝解詁﹞【典故】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又《把酒問月》:「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發微】太白好對月醉歌,余光中謂其酒入豪腸,三分作劍氣,七分釀月光。用李白月,其意亦在醉也。

張良椎。

﹝解詁﹞【典故】《史記·留侯世家》:「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爲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爲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文天祥《正氣歌》:「在秦張良椎。」【發微】醉者其心雄也,夫博浪沙椎刺始皇,非雄壯之士不能爲之。○又一曰,時瀘州老窖掌事亦名曰「張良」,所謂張良者,亦指其也。

司馬相如上林雁。

﹝解詁﹞【典故】司馬相如上其《上林賦》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云:「居久之,蜀人楊得意爲狗監,侍上。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爲此賦。」上驚,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爲天子游獵賦,賦成奏之。」上許,令尚書給筆札。」此游獵賦,即《上林賦》也。○《傳》載《上林賦》云:「微矰出,纖繳施,弋白鵠,連鴐鵞,雙鶬下,玄鶴加。」又云:「於是酒中樂酣,天子芒然而思,似若有亡。」●補正: @謝逸之 云:『「上林雁」本之「鴻雁傳書」。《漢書·蘇武傳》:「敎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鴈,足有係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發微】相如年少時,竊卓氏,家貧無所繼,卓氏當壚賣酒,方得生計。及其在宮中侍武帝,宴飲作樂,何其快哉!飲酒大醉自然心快,故用此典也。●補正:謝説誠是,此二典得上林一地而合,此乃李商隱《無題》詩之寫法。

霍去病,血染回。

﹝解詁﹞【典故】霍去病,漢武時驃騎將軍。事見《史記》、《漢書》本傳。○「血染回」,《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載武帝封霍去病詔云:「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粥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章渠,以誅比車耆,轉擊左大將,斬獲旗鼓,歷涉離侯。濟弓閭,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執鹵獲醜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師率減什三,取食於敵,逴行殊遠而糧不絕,以五千八百戶益封驃騎將軍。」○唐 釋貫休《古塞下曲》:「嚴冬大河枯,嫖姚去深擊。戰血染黃沙,風吹映天赤。」【發微】王翰詩所云之「古來征戰」,正合此語發情。

秣陵春,

﹝解詁﹞【典故】《漢書·地理志》「丹揚郡」條:「春穀,秣陵。」秣陵,今南京 秣陵街道。○清 屈大均《秣陵》:「牛首開天闕,龍崗抱帝宮。六朝春草裏,萬井落花中。訪舊烏衣少,聽歌玉樹空。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發微】秣陵春,言王朝之所以亡也。下文云:「興亡晨昏」,應亡字。下句「西陵空城拍潮水」亦是,見下。

灞陵雨。

﹝解詁﹞【典故】灞陵,文帝冢也。○李白《憶秦娥》:「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又《灞陵行送別》:「君行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王維《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發微】此三字,縮《渭城曲》與《灞陵行送別》而合。謂送別之意也。太白《金陵酒肆留別》詩云:「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飲金陵送別酒,憶灞陵送別人,此詞所以取象。金陵,今南京也。

西陵空城拍潮水。

﹝解詁﹞【典故】西陵,《史記·高祖本紀·集解》引徐廣云:「屬江夏。」《正義》引《括地誌》云:「西陵故城在黃州黃山西二里」○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發微】按三國吳主孫權黃武元年改「夷陵」爲「西陵」,即今湖北夷陵。夫夷陵之戰,先主劉備大敗,由是孫氏昌。然王濬征之,自益州而下,金陵王氣黯然收之。「空城拍潮水」五字,全脫胎自劉禹錫詩。此亦應之在下文「亡」字。

東坡笑,

﹝解詁﹞【典故】東坡,蘇軾號。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云:「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發微】飲酒懷古,較上文而遞進,如夢,故下文雲「陳摶睡。」

陳摶睡。

﹝解詁﹞【典故】《宋史·隱逸·陳摶傳》:「摶往棲焉。因服氣辟穀歷二十餘年,但日飲酒數杯。移居華山雲臺觀,又止少華石室。每寢處,多百餘日不起。」【發微】陳摶好酒嗜睡,本傳記之,故張氏詞及此也。坊間俗言陳摶嗜睡,不聞人間事。知趙匡胤起陳橋,乃大喜不復寤。又傳言其嘗與宋太祖弈棋,得免華山賦稅。事亦奇哉!張氏用此,應下文之「興」字。

昆明池底照劫灰。

﹝解詁﹞【典故】干寶《搜神記》卷十三:『漢武帝鑿昆明池,極深,悉是灰墨,無複土。舉朝不解。以問東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試問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難以移問。至後漢明帝時,西域道人入來洛陽,時有憶方朔言者,乃試以武帝時灰墨問之。道人云:「經云: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燒。此劫燒之餘也。」乃知朔言有旨。』【發微】 @雁高翔 云:「言興亡之事。」是也,劫灰既照,是新日也。此應下文之「興」字。

一紙清白,萬種心痕。

﹝解詁﹞【典故】『清白』,傅咸《紙賦》:「廉方有則,體潔性真。」○『心痕』,清 孫寶瑄《忘山盧日記》:「文字之力,可以變人之心痕腦印,勝於貔貅百萬。」【發微】按此『心痕』二字,若作名詞,古無此用法。孫寶瑄《忘山盧日記》之『心痕』二字,『痕』字乃是動詞,猶刻。然則張氏此書,亦當作動詞解,謂清白之紙,潑墨所以不同者,乃萬種人用萬種心刻畫也。

交代了、興亡晨昏

﹝解詁﹞【發微】此句收束上文。

一紙清白,萬種心痕。

休問我、筆法如何。

周文漢武俱塵土。

﹝解詁﹞【典故】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文天祥《金陵驛》其二云:「千年成敗俱塵土,消得人間説丈夫。」○黃庚《題東山翫月圖》:「滿眼往事轉頭空,千年人物俱塵土。」【發微】句意當全脫胎自張養浩曲也。用此句,又在全詞意境上疊進。此句將興亡俱收束也。下文俱是收束。○此句將「葡萄美酒夜光杯」收束。

洛陽花,

﹝解詁﹞【典故】徐陵《長相思》:「長相思,好春節,夢裏恆啼悲不泄。帳中起,窗前咽。柳絮飛還聚,遊絲斷複結。欲見洛陽花,如君隴頭雪。」【發微】別後相思,收束上文「秣陵春、灞陵雨」之句。

章臺路。

﹝解詁﹞【典故】章臺,長安街名。《漢書·張敞傳》:「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馬。」顔師古注引臣瓚云:「在長安中。」唐時人多用其典。如崔國輔、崔顥、李白、李商隱、李賀、錢起、韋應物、韓翃皆用之。又有章臺柳之典,乃韓翃與柳氏之事,見《本事詩》。○崔國輔《長樂少年行》:「章臺折楊柳,春日路傍情。」○韓翃《少年行》:「鳴鞭曉出章臺路,葉葉春衣楊柳風。」【發微】章臺柳之典,亦是別後相思。收束上文「秣陵春、灞陵雨」之句。

一片分合魏蜀吳。

﹝解詁﹞【典故】《三國演義》第一回:「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發微】呼應上文「西陵空城拍潮水」句。亦收束之。

戰國策換種樹書。

﹝解詁﹞【典故】辛棄疾《鷓鴣天》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戰國策,劉向《戰國策書録》云:「中書本號,或曰《國策》,或曰《國事》,或曰《短長》,或曰《事語》,或曰《長書》,或曰《修書》。臣向以爲,戰國時遊士輔所用之國,爲之策謀,宜爲《戰國策》。」○種樹書,《漢書·藝文志·方技略·雜占家》載《種樹藏果相蠶》十三卷。【發微】此句全脫自辛棄疾詞。

廣陵散,

﹝解詁﹞【典故】《晉書·嵇康傳》:「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痛之。帝尋悟而恨焉。初,康嘗游於洛西,暮宿華陽亭,引琴而彈。夜分,忽有客詣之,稱是古人,與康共談音律,辭致清辯,因索琴彈之,而為廣陵散,聲調絕倫,遂以授康,仍誓不傳人,亦不言其姓字。」【發微】廣陵散,謂其傳而絶也。重在一「散」字。

武陵漁。

﹝解詁﹞【典故】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有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發微】桃花源本不可得,亦謂空虛之事也。張氏連用二斷絶之典,以狀心緒忽起忽湮也。

蘭陵破陣萬骨枯。

﹝解詁﹞【典故】《北齊書·文襄六王·蘭陵王傳》:「突厥入晉陽,長恭盡力擊之。芒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冑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共歌謡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曹松《己亥歲二首》其一云:「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無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發微】蘭陵王救芒山之敗,終爲鴆殺。古今不樂,事殆同哉!此乃意境所伏。

劉伶醉,

﹝解詁﹞【典故】《晉書·劉伶傳》:『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其遺形骸如此。』《世説新語·任誕》:『劉伶病酒,渴甚,從婦求酒。婦捐酒毀器,涕泣諫曰:「君飲太過,非攝生之道,必宜斷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當祝鬼神自誓斷之耳!便可具酒肉。」婦曰:「敬聞命。」供酒肉於神前,請伶祝示。伶跪而祝曰:「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便引酒進肉,隗然已醉矣。 4劉公容與人飲酒,雜穢非類。人或譏之,答曰:「勝公容者,不可不與飲;不如公容者,亦不可不與飲;是公容輩者,又不可不與飲。」故終日共飲而醉。 』【發微】竹林真儒者,故不能忍濁世,子曰:「必也狂狷乎!」狂狷之士,心緒能何?此劉伶所以大醉也。《後漢書·獨行·任永傳》載永妻與人通姦,永覩之若盲者,不爲所動,豈真不爲所動哉?心緒所悲,寧與衆人同醉也。

王戎老。

﹝解詁﹞【典故】《晉書·王戎傳》:『其後從帝北伐,王師敗績於蕩陰,戎復詣鄴,隨帝還洛陽。車駕之西遷也,戎出奔於郟。在危難之間,親接鋒刃,談笑自若,未嘗有懼容。時召親賓,歡娛永日。永興二年,薨於郟縣,時年七十二,諡曰元。』【發微】戎於七賢,德最鄙,然其年最高壽。張氏詞用此,其情悲憤而起也。

竹林酒肆阮籍哭。

﹝解詁﹞【典故】《世説新語·任誕》:『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鹹、河內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又云:『阮公臨家婦,有美色,當壚酤酒。阮與王安豐常從婦飲酒。阮醉,便眠其婦側。夫始殊疑之,伺察,終無他意。』○《晉書·阮籍傳》:『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發微】竹林之聚,群友得相交;酒肆之側,知心得相遇,此年少所以得意也(情起)。老而迷惘,不知所由,亦不知所歸。窮途末路,何其傷痛!大慟而哭,亦人本性(情伏)。

一紙清白,萬種心痕。

交代了、興亡晨昏。

一紙清白,萬種心痕。

休問我、筆法如何。

一紙清白,萬種心痕。

潑墨啊潑墨!

一紙清白,萬種心痕。

混沌啊混沌!

﹝解詁﹞【發微】全詞到此,詞義全收束。詞先以醉開端,筆落處,先寫雄壯慷慨之歌,再寫離別,再寫哀古,繼之寫夢幻。繼而寫相思,寫興亡無數,寫心緒忽起忽伏。由內及外,復由外及內。亂麻棼絲,不能解之,故謂之「混沌」也。心緒變化,忽晴忽雨,真人所不能測亦不能自測。猶如潑墨,任情至於極也。

披麻皴、亂麻皴、芝麻皴、斧劈皴、

卷雲皴、雨點皴、彈渦皴、荷葉皴、

骷髏皴、鬼皮皴、礬頭皴、解索皴、泥裏拔釘皴

牛毛皴、馬牙皴、豆瓣皴、刺梨皴、

破網皴、折帶皴、金碧皴、晴翠皴、

直擦皴、橫掃皴、沒骨皴、亂柴皴、拖泥帶水皴

荷葉皴、彈渦皴、雨點皴、卷雲皴、

斧劈皴、芝麻皴、亂麻皴、披麻皴、

晴翠皴、金碧皴、折帶皴、破網皴、

刺梨皴、豆瓣皴、馬牙皴、牛毛皴、

亂柴皴、沒骨皴、橫掃皴、直擦皴、

解索皴、礬頭皴、鬼皮皴、骷髏皴、

﹝解詁﹞【典故】以上皆皴畫法也,《清河畫舫録》、《珊瑚網》、《石濤畫語録》、《山靜居論畫》、《夢幻居畫學簡明》等書畫學書載之。【發微】題曰「潑墨」,結以「皴法」,此點題法。心緒散亂,不能解釋,或起或伏,不可全部名狀。結以如此衆多皴法,象喻也。

【總論】此詞詞眼,但在一個「醉」字,因其醉,而後可以跳躍古今,串聯典故而不失氣脈。因其醉,故心緒紛亂,忽起忽伏,忽笑忽哭,忽雄壯似聽征昆侖歌(Conquest Of Paradise) ,忽幽咽似聞渡河漢曲(the milky way) 。此詞非醉中不能作,非醉時不能察,非夜飲東坡醒復醉不能體之。吁嗟!張氏善辭!

丙申臘月十八 天瀧叔燏草


繼續糾錯2個。

【昆明池底照劫灰】指因為1894年圓明園為慈禧做萬壽慶典而直接導致北洋水師戰敗。

首先是「昆明池」並非「昆明湖」,其次即使是「昆明湖」它也位於頤和園而不是圓明園……

那麼昆明池應該是指什麼呢,當然這個名字比較大陸(= =!),說法也很多,但是對用後半句「照劫灰」,則可對應上晉代干寶《搜神記》中這一段:

漢武帝鑿昆明池,極深,悉是灰墨,無復土。舉朝不解。以問東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試問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難以移問。至後漢明帝時,西域道人入來洛陽,時有憶方朔言者,乃試以武帝時灰墨問之。道人云:「經云:『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燒。』此劫燒之餘也。」乃知朔言有旨。

也是言興亡之事。

【章台路】章台全名章華台,是楚靈王修建的楚國離宮,」完璧歸趙「就發生在章台。

首先秦楚確實都有章台,但是一樓同學的答案明顯混為一談了……完璧歸趙是秦趙之間,有楚國什麼事兒了……

然後說這裡的章台,單看「章台路」確實解釋為哪一種都可,但是結合前句「洛陽花」來看,則有一個出處,關漢卿的《一枝花·不伏老》(就是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那首……)中有「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台柳」句。

然後這裡多說一下:

梁園月:即梁園的月色。梁園,西漢梁孝王所建。又名「梁苑」。在今河南開封府附近,園內有池館林木,孝王曾邀請司馬相如、枚乘等辭賦家在園中看花賞月吟詩。

洛陽花:洛陽牡丹甲天下,「花開時節動京城」等等……

章台柳:代指妓女。章台:漢長安街名,娼妓所居。《太平廣記·柳氏傳》載,唐韓翃與妓女柳氏有婚約,安史之亂,兩人分離,韓賦詩以表思念:「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故對照「洛陽花」來看,歌詞中的「章台」應該指的是長安的章台,且洛陽長安,東西二都,也有對應之意。

最後嘗試說一下「章台柳」為何變成了「章台路」。

《漢書·張敞傳》:「時罷朝會,過走馬章台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馬。」顏師古注謂其不欲見人,以扇自障面。後世以「章台走馬」指冶遊之事。

宋·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所以,疑歌詞應取典於此。


謝邀。

其實都是不需要特別解釋的人名、典故,挨個百度就好了……沒必要上知乎問……

(這歌詞到底想表達什麼?不知所謂)


gf的答案比較完整,但我也糾個錯:

【戰國策換種樹書】秦始皇焚書坑儒,只有占星、種樹等基礎類書本沒有燒掉,因為只有這些書保留下來了,後世的經濟、農業才能繼續發展。《戰國策》,根據字面理解,好像和打仗、戰事有關。如果這個意象也成立,那麼戰國策與種樹書就代表著戰爭與和平,「戰國策換種樹書」,則是有「我們到底要給後人留下什麼」的考慮,結合「一紙空白 萬種心痕」,整首歌的精神就得以體現了。

整理自張大春採訪視頻。

那個來自百度的答案,原作者也非常有心,有自己的思維,點個贊!


看了半天,覺得大家都有遺漏,歡迎各位文豪指正

一紙清白 萬種心痕

交代了 興亡晨昏

一紙清白 萬種心痕

休問我 筆法如何

我認為這兩句寫的是兩位末世皇帝,南唐李煜和北宋徽宗趙佶,兩人都擅長書法與詞賦。

李煜善行書,宋徽宗自創瘦金體。

二人都交代了祖宗基業,交代了龍椅,交代了江山。

都被俘獲可謂歷經「興亡晨昏」,又「萬種心痕」五味雜陳。

詩畫詞賦更是皇帝中的翹楚。以詩詞歌賦寫下了「興亡晨昏」和「萬種心痕」!(詩詞自行百度,不再贅述)後代提到這兩個皇帝,都是講如何有才氣(各種評價也自行百度吧),才氣高到做皇帝虧了!

皇帝做到這個份上還真是「(沒了江山社稷)休問我,筆法如何」


全文沒有一個生僻典故,高中語文完全夠用了。包括課外閱讀。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捷格加廖夫輕機槍?
如何證明美軍轟炸廣島長崎是假的?
中國歷史上兩次被外族滅掉,最後又同化了外族。如果當年抗日失敗,日本會不會變成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
現在有哪些數學大國?就數學水準,各國的排名是?中國現在總體的數學水準在國際上究竟處於一個怎樣的水平?
萬邦咸寧的書《最好看的日本戰國史》怎麼樣?

TAG:歷史 | 周華健 | 張大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