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莢的員工工作方式是什麼樣的?
經常看到各種介紹辦公環境的文章,我還是想知道他們的員工每周六天的工作都是什麼樣的?每天都做些什麼?
首先說一下,這是我的習慣,不能代表廣大豌豆們。
每天早上九點半到十點半之間會到公司(如果上午有會十點之前就會到了),然後進行一項很重要的事情——刷微博、Twitter、Facebook、G+ 等一系列 SNS 網站,這項活動對於我來說是具有多種意義的,首先第一要義是看看娛樂八卦啦、新聞啦,為一整天的社交活動積累談資…其次是看一下 IT 圈的新聞啊,了解一下行業狀況,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了解自己專業領域的新聞和動向。大概會花掉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過程中捎帶著把早餐也就吃完了,不過最近豌豆實驗室成長實在太快,現在人多到十點以後到是鐵定沒早餐吃了…
然後就真正開始一天的工作了。看看我們內部數據系統 Muce 裡面和自己手頭的工作有關的數據,有異常和疑惑的地方要立刻和設計師或其它工程師溝通下;清掉 Gmail 里的郵件(很多豌豆有在深夜工作的習慣,一覺醒來有很多未讀郵件並不稀奇),和自己有關的要整理成 to-do,需要持續關注的標個星;在 Asana 上看看今天的 to-do 都有哪些,調整優先順序、deadline 等;看看 Jira 上的 bug 情況,確定哪些是今天要解掉的;看看 Google Calendar 今天的 schedule,如果有面試提前把簡歷撈出來大概看一眼,然後發邀請、處理別人的邀請、調整有變動的邀請等等。這些事情大概會花掉半個小時到四十五分鐘的時間,基本上就快到午飯時間了,這個時候如果開始寫代碼很快就又要中斷,所以我一般會選擇吃個水果休息一下,看一下剛才撈出來的 to-do 和 bug,如果有需要和別人簡單溝通的(所謂簡單溝通就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工程師都不喜歡被臨時打擾並佔用很長時間,所以如果一兩句話說不清楚還不如約個會)就走過去聊幾句,然後就可以享用豌豆實驗室名聲在外的豐盛午餐了。
下午在一點左右開始正式寫代碼。每個工程師的工作習慣都是不一樣的,對我來講寫代碼效率最高的一天只有兩個時間段——下午一點到三點半左右(我中午不犯困也不午睡),晚上八點到十點左右。所以我會選擇在這兩個時間段做 design 或者寫 feature 相關的代碼,期間每隔四十五分鐘到一小時去吃個水果,到處晃晃,玩玩貓或者和豌豆們聊個天休息十分鐘左右。三點半以後,開始解 bug,給別人做 code review。五點半左右會把今天遇到的所有問題集中整理出來,該發郵件的發郵件,該當面去找別人的就走過去當面聊。六點是我們組的 daily sync 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把晚飯吃了(沒錯,我們還提供晚飯,並且是質量非常高的晚飯,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我們的內部訂餐系統 http://fan.wandoulabs.com/)。吃過晚飯後就可能有很多同事離開公司了,約會呀,回家陪老婆孩兒啊等等,所以我會把需要和其它工程師合作的內容安排到每天下午,晚飯後的工作通常是我獨立完成的部分。沒錯,我晚上也會工作,但不是外界猜測的創業公司壓力大、沒人性那樣的原因,是因為本身寫代碼對我來講和休閑娛樂沒什麼區別,另外很重要的是——女朋友和我在一家公司,我不需要離開公司就可以約會,還有空調吹,多好 =。=
六點半到八點這段時間應該是一天效率最低的一段時間,我通常的選擇是就著水果和飲料把 Google Reader(T-T 淚,現在是 Feedly 或 AOL Reader,我還沒有抉擇最後到底用哪個)刷了,把需要精讀和收藏的添加到 Pocket 中。八點之後就重複下午一點到三點左右的流程,然後在十點左右結束。結束前再花一點時間刷 Gmail,完成後就肥家了。
回家之後,可能會繼續寫點代碼,不過也是以解 bug 為主了,或者從 Pocket 中撈內容出來看。十二點到一點左右會睡覺。
周六會比較特殊,我很少在周六寫 feature、做 design,但會例行的解 bug 和看數據等。其它的時間會用來清掉 Pocket 中積累了一周的內容,看看技術 blog 等,周六對我的意義是學習和充電。而且周六會有各種課外活動——火鍋協會、籃球協會、羽毛球協、酒協、音協等各路神仙都出來活動了,所以三、四點就開始有人陸續離開公司了,我在這天通常也會離開的比平時早,去吃個大餐看個電影和朋友玩個桌游什麼的。
和開頭說的一樣,我的習慣不能代表所有豌豆。其實豌豆們的工作習慣甚至作息習慣都是差別很大的,比如著名的好男人范大仁@范懷宇 老師每天都會很早(八點到九點之間)到公司,除非有要緊的事情晚上也是要回家吃飯的。重要的是每個人在這裡都不會被客觀條件束縛,都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最舒服的工作方式。
====================================
一覺醒來居然這麼多人贊同,而且居然還都不是鄙莢的人......那不得不做個廣告了,如果你嚮往這種工作方式 wangye.zhao@wandoujia.com,你懂的另外,想了解更多關於豌豆們工作的細節,可以參考@王俊煜 老濕的這篇 王俊煜:巧用工具提高團隊生產力
再補充一下,我們不只招工程師呦,開放職位請猛擊 豌豆實驗室招聘 #變成了活脫脫的招聘帖#我的生活習慣和wangye差不多,每天早上10:30 - 11:00到達公司, 會和幾個團隊成員先sync一下各種事情的進展,很快很輕量. 然後想今天該寫神馬東西。基本上是從TODO list里撈有用的東西出來,作為一個主要寫C++的工程師,人生很大的一段時間在編譯鏈接,於是趁這些時間會瀏覽各種新聞和刷微薄...
12:00 吃免費的午飯,同時一邊寫代碼。一直寫到下午5點,中途偶爾會去1 on 1或者開會討論,但是討論的東西一定是技術問題和技術方案,不會有扯淡的東西。任何會議如果覺得打斷你寫程序的思路,都可以忽略,老闆不會找茬。
下午6點,吃免費的晚飯。
6點半,團隊的sync meeting,總結下今天做的的事情,和短時間未來的計劃,看看最新的產品數據(大概是明天或者未來一周)7點,寫程序,或者隨便上網看看
8點半,回家9點,開始寫自己的一些項目,可能是開源項目,也可能是學一些新東西,也可能是陪老婆11點半,睡前刷郵件12點,看pocket中收藏的文章12點30,睡覺周六因為我家住得略遠,而且高速特別堵車(G6),為了不把生命浪費在堵車上,偶爾會home office。
內推郵箱: huang at http://wandoujia.com
=========update 2014-09-21==============
我已經不在客戶端團隊, 今年因為個人興趣, Transfer 到了 Infrastructure 團隊, 主要工作是開發豌豆莢內部使用的分散式存儲系統 (Distributed Cache, RDB, NoSQL). 豌豆莢是一個十分開放的地方, 只要你能勝任, 你是有很大的自由來選擇更喜歡的事情做.
工作方式還是差不多, 整個團隊人不多(5人...), 但是平均水準極高, 陣容堪稱豪華, 而且很少開會. 要做的東西, 涉及的演算法, 邊緣情況的處理, 技術方案等, 幾乎都是在吃飯時間, 日常交流時間討論得出. 除了最近面試比較多以外, 寫代碼的時間不會有人干擾, 對於碼農來說簡直完美.=========update 2015-11-14==============
我目前已經離開豌豆莢,co-found 了一個純技術的創業公司 PingCAP,方向是下一代的分散式資料庫,主要的工作是實現 Google 的 Spanner 和 F1 的論文,實現跨數據中心的 ACID SQL 資料庫,完全開源(http://github.com/pingcap/tidb)。出於對豌豆莢的感情和生活的慣性,我們把公司的第一個辦公室設置在豌豆莢的附近。我們 3 個創始人全部都是前豌豆,我們非常認同豌豆莢的工程師文化和開放的氛圍,也決定將這種文化帶到我們自己創辦的公司中,不管是福利設置還是價值觀都有豌豆莢的影子,但是更矽谷 :)。在這個領域,國內之前沒有人這麼走過(或許有,但是估計都死了),我們是第一個,就如同當時的豌豆莢一樣。我也寫寫自己的
早上10到11點之間來公司(家住的比較近,出門打車20分鐘就能到),運氣好的話到公司還能有早飯
每天上午的工作效率較低,一般不會去做feature之類的事情,看看jira一兩個小bug就差不多了12點到12點 吃飯,然後下樓出去走一圈1點回來開始寫碼,1點到5點的效率較高,做點比較耗時的工作
5點開始肚子就開始有感覺,偷偷的看看微博,汽車之家之類的網站6點在公司吃晚飯,在一家管早中晚飯的公司幸福感是很高的7點左右開完Team的sync會,去遊戲室投投籃球,換換腦子和心情
8點到10點又是寫碼高效的時期,繼續奮鬥10點半到家,陪陪老婆和狗
12點開始翻郵件,看看有沒有漏掉什麼重要的事情,之後看看訂閱的RSS,然後去挺屍
內推郵箱: lixiaopeng at http://wandoujia.com
update:已經連續工作9天,每天至少10小時了...參加過豌豆莢創始人丁吉昌的乾貨分享活動。說是公開課,其實主要是豌豆莢在深圳創建分公司的工作交流會,介紹豌豆莢研發產品的流程和模式。個人感覺他們的方式有點像早年的google,會上他也表示豌豆莢是比較崇尚google的工程師文化的。
為什麼在深圳創建分公司呢?丁吉昌說,深圳空氣比北京好,北京雖然還是中國互聯網的中心,但深圳也是有很多人才的,而務實的南方系之一,深圳的創業氛圍非常好,很多創業公司。再者他們想來深圳看看,在智能硬體大潮里能做點什麼。記得馬扎說過,他不想把facebook做成一個純互聯網公司,他想做成一個軟體公司,做出一個平台,讓所有的開發者為facebook開發產品,從而形成生態圈以鞏固自己的競爭地位。看看windows,看看mac,你或許能理解為什麼谷歌要做google os。而android在智能硬體領域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平台地位,因此,有理由相信,豌豆莢也在朝這個方向去發展——為智能硬體對接的android產品提供更多的服務支持,從而形成一個生態系統。
公開課主要分享的是如何用純互聯網的方式帶團隊研發產品:
一、選方向(立項)
1. 電梯時間(一句話願景)
一句話把你的產品核心功能說清楚,它是為了滿足什麼樣的需求。
2. 機會和趨勢,決定當前策略
需要解釋清楚為什麼做這個產品,看到了什麼趨勢和機會在裡面。這一點需要做一些市場的research,來驗證你的idea是否已經爛大街的人在做了。你能想到的東西,別人往往也能想到,如果已經有人在做,那麼需要思考如何把這個事情做得比他們還好,尋找機會。
3. 目標用戶的特徵和核心需求
產品的目標用戶是什麼樣的,他們有什麼樣的屬性。確定好用戶屬性後,需要為用戶建模,模擬用戶的場景,提煉出核心的功能需求。
4. 現存的解決方案和各自的優勢
調查了解現在有什麼樣的競品,這些產品的swot分析。
5. 我的產品(豌豆莢)去做有什麼好處,有沒有其他公司做得更合適
假設豌豆莢做應用搜索,有沒有比豌豆莢更合適的公司去做。通過分析發現,百度是最合適的,因為他們有多年的搜索技術積累,而豌豆莢當時的員工大多是應屆畢業生,技術是沒有百度強的。
6. 相關技術驅動和限制
需要用到什麼樣的技術,我們自己做有沒有優勢。自己做了以後,能不能形成自己的技術壁壘防止競爭對手抄襲趕超。
7. 人員需求、發布策略和核心衡量指標
做這個項目需要用到的人員架構。再分析出發布的策略,剛開始的版本不需要做的太華麗,太華麗了吸引來的是高級用戶,但第一版本的bug肯定是非常多的,不會完美,這時候如果得罪了高級用戶,那以後他們就不會再來了。核心衡量指標是指做一個產品最重要的數據指標,比如做一個功能要覆蓋多少用戶,1億還是8000萬,rotation是多少。
8. 豌豆莢如何跨團隊的項目溝通
由於知識架構和個人擅長的領域不一樣,團隊的每個人,或者是不同的團隊對於同一個產品的產品設計、商業視角、市場規劃都可能不一樣,因此在選方向時,需要把所有與產品有關的人員,技術、設計、客服、BD、等等全部叫上開會,統一大家的意見,形成凝聚力。
產品研發的skill:
1)標準開發流程,錯開時間點
本來做產品研發的時候,一個團隊一個項目,項目有可能會重複。還有一個問題是,在一個月裡面,幾個團隊以同樣的節奏開發產品,最後提交上線的時候,全部一塊提交,A團隊提交了一行代碼,導致B團隊的產品流量下降,或者B團隊提交了一個代碼,導致C團隊做的工作都白做了。因此跨團隊的溝通非常必要。下圖是豌豆莢為不同團隊制定不同的研發節奏的項目表。前兩周開發R1項目時候,R2項目是不做開發的,R1項目開始測試的時候,R2項目開始開發,到最後排R1上線,提交代碼,這時候不會和R2衝突,R2這時候做測試,準備上線,R3又開始做開發...就按照這樣的節奏循環。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很痛苦,木有辦法協調一致,研發人員天天叫苦,最後豌豆莢成功把這個流程做好了。現在兩天提交幾個項目都可以,甚至一天內都可以提交不同的項目。
2)項目可見
這是豌豆莢自己開發的工具,上面顯示了不同項目(重大發布還是迭代或修改bug)、由誰負責,產品目標是做什麼。產品有沒有討論用戶需求,原型和設計稿是否做好了,有沒有做商業分析,技術討論有沒有做,marketing plan是否制定,有什麼樣的發布策略。一般重大發布是需要產品原型、技術討論和marketing plan都做才能發布的。而小發布、bug修改、迭代只需要其中一個或兩個交付物就可以發布新版本。
3) A/B test
A/B test指的是測試一個產品在不同的條件下的數據表現。
二、定目標-OKR
OKR即是Objectives Key Results(目標和關鍵結果)
OKR是谷歌應運而生的一種員工管理制度,因此在這裡,豌豆莢用自己的方式在向google致敬。
1. 首先它是個溝通工具。
它是一個目標管理工具,objectives指的是項目。需要和成員溝通,我們在做什麼事,這個產品是為了滿足什麼需求而做的,做這個產品的目的是什麼。
2. 它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標,而並非既定的Roadmap(產品路線)
對方向和目的做出說明,作用是為了解答每個成員的疑惑。豌豆莢的做法是在公司內部做了一個論壇,公司的任何成員可以匿名或真名提出問題,可以向公司內部任何人包括CEO提出問題,問題的後面會有comments,真名提出的問題會優先得到解答,匿名提出的問題在別的同事贊同超過10個以後會得到解答。roadmap指的是項目在每個時間點需要跑完成的事情。就像大家來參加3w的活動,11點離開,這就是roadmap。我個人理解主要是,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和目標,而在實際做項目的過程中,不斷在細節部分作調整。
3. 必須可量化
有了年度目標後,需要制定半年目標,再制定季度目標,再到每月的目標。目標是可以通過一步步的努力去完成的。
4. 制定者和執行者一致,團隊和個人一致
制定目標的人需要去按照目標去完成任務,公司有公司目標、團隊有團隊目標,經理有經理目標,設計有設計的目標,pm要做的是保證團隊成員的目標和團隊目標是一致的,讓他們保持在同一條線上。
5. 與個人績效考核無關
okr要和績效考核無關,如果和績效考核掛鉤的,team成員可能會瞎寫,本來可以完成1億的使用量指標,他可能只寫8000萬,這樣用低標準去做事,完成1億還能得到獎勵。這樣就會存在層層壓目標,到一線執行可能只有5000萬。豌豆莢鼓勵大家寫出自己跳一跳能夠得著的目標。
A. 季度OKR會議
最佳實踐:目標不變的情況下,根據季度產品研發的情況,調整主要成果。
B. 月度會議
在做產品的過程中,可能會延期,本來預計需要2天完成的,因為遇到bug或者一個問題而拖延。本來2個人可以完成的事情,在做的過程中發現需要3個人完成,本來要2個人才能完成的,做的時候發現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完成。因此在研發產品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去調整,決定是否需要調整資源和方向,預防資源浪費,保持高效的開發節奏。
三、控進度(項目管理)
Asana,集郵件、辦公、文檔、溝通於一體的團隊任務管理工具。可以產看到所有人的日程安排,多方位的溝通。
個人點評:我們目前在用tower+dropbox的團隊協作工具,市面上還有很多團隊協作工具,其實沒有最好的標準,只要工具能幫助團隊高效便捷的協作即可。
2. 站立會議(Daily Sync),在做研發產品的過程中,成員每天做一個簡單的工作進展update。例如豌豆莢每天會有10分鐘左右的站立會議,各個成員用片30秒講昨天完成了什麼,今天要做什麼,明天計劃做什麼。但不需要講個人是如何做工作的,例如為了做應用搜索這個項目,我怎麼做research,怎麼實施,我怎麼做的非常好。這樣PM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項目的進展情況,從而盡量減少一個項目做了一個月才發現人手不夠或者資源閑置的現象。
3. 多方溝通
不同團隊可以跨團隊開會,不同的人也可以跨團隊開會。豌豆莢有一個時間表,包括團隊和個人的日程安排都有。周三是不開會的,專心寫代碼。
4. Goole Docs、Gmail、Hangouts一系列辦公工具。
google docs是一個同步工具,深圳公司的人編輯了文檔,北京的同事可以在上面隨時修改,同步。gmail主要是用來處理一些不是非常緊迫的事情,比如說一個成員做某個工作需要別人的協助,他就可以把郵件抄送給所有相關的人員。hangouts是google的溝通工具,QQ,微信其實都可以。
5、周會
每周寫周報總結,用郵件方式發送和抄送給team成員,讓所有人都了解你每周做了什麼,完成的怎麼樣。
6. 數據驗證
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對產品的用戶數據進行分析。驗證早前提出的目標是否已經完成,驗證項目的方向是否是正確的。比如說,為什麼有一段時間用戶增長很快,有一段時間用戶下降很多,PM要經常去看自己做的產品的數據,團隊的成員也要經常去看。PM要首先發現這個問題,如果管理PM的人首先發現了這個問題,那PM要受懲罰。PM需要和隊員協力找出原因,把事情解釋清楚。
四、帶團隊(人員管理)
1. 到喜愛的團隊。Re-Org(組織結構調整) 換組/工作內容。
這個在我看來就有點像google早期為100個團隊做排名的做法,把搜索引擎那一套用到公司管理當中,誰的項目做得好,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和人力支持。
我們可能在做工作的過程中存在這樣的情況,一個成員做著做著,發現別的小組做的項目很有意思,想加入,那他可以在半年一次的績效考核公布時期申請調小組。
條件是:
1)在原有組別中工作完成達標,0.8分(滿分1分,0.6分是及格,分數是自己、PM和另一個同事三個人評的,自己的分數要和PM一致),
2)該成員具備相應的能力說服其他小組的PM,
3)其他組別有工作空缺,
4)原小組的PM不能拒絕,他需要說服現在的老大讓他走。
對於PM他需要把小組帶好,產品做好才有人願意跟,想要調小組或換內容的人也需要把工作做好才能換。對於小組人少的產品設立牛逼獎。比如2個人開發了一個業界領先,數據表現很好的產品,團隊可以得到5萬獎勵。
2. One on One
了解團隊成員狀態,了解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困惑,甚至是生活中需要幫忙的地方。PM少說話,鼓勵團隊成員發言討論。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
A) 經理還是教練?
PM是做經理還是做教練,經理是管理小組成員,天天盯著他們的績效指標。教練是引導、推動小組成員去工作。
B) 排憂解難成長。給成員必要的幫助和支持,當一個成員做工作做得不是很好的時候,PM需要了解情況並提出幫助。
C) 幫助職業規劃。幫助成員解答對於項目的前景的困惑。例如,一個做開發的同事需要了解windows項目的前景,他要知道他再做幾年這個項目有沒有可能關閉。
3. 個人OKR和Perf體系。
A) 績效不與OKR掛鉤。OKR與績效掛鉤,成員容易瞎寫。
B) 鼓勵挑戰難度。豌豆莢鼓勵成員提出跳一跳可以摸到的目標。
C) 鼓勵超越優秀。level 1的成員把level 2難度的事情做得很好,那他可以獲得獎勵。比如獎勵google I/O門票套餐。
D) 低level的事做不到優秀會懲罰。 例如一個Level 2的工程師去做level 1的產品,沒做好,bug一大堆,那他就會被懲罰。比如說請團隊成員喝咖啡,一杯咖啡三四十,一個團隊十幾個人,那就是不小的懲罰,當然也有賴皮的,賴皮的會天天受到騷擾。
E)做事不及格會懲罰。豌豆莢有一個內部公開文檔,公司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其他成員半年來參與的項目、工作、績效和成果。
五、排干擾
規定每周三不能開會,專心寫代碼。每個季度寫計劃的時候,不寫代碼。
Hack Day,聚集成員team building,去外部搞活動做開發,可以去任何地方玩,公司出錢,例如Muce、洗白白和應用搜索。個人點評:這個有點像facebook的編程馬拉松,馬扎早年在facebook搞過邊喝啤酒寫代碼的方式招新。後來的馬拉松,誰寫出漂亮的功能有獎勵,獎勵是馬扎的adidas人字拖,而編程馬拉松的開場是經常是在一個聚會裡,大家喝的差不多了,一個程序員跑去放一段帶勁的DJ。
2. Polish week。這個活動主要是查漏補缺,讓周圍的朋友或同行幫助提出bug,一些小問題。解決bug最多的可以得到岡本、固態硬碟和相機等,解決bug最多的日冠軍可以在公司找一個漂亮的女神合影。
by@geekspree 微信公眾賬號geekspree
博客http://www.geekspree.com
以前去豌豆夾面試過(實習,12年11月份),去了兩次。給我的感覺非常棒。都是在上午十一點左右。總體感覺就是創業公司那樣溫馨團結。人都非常nice!超級nice!進去之後,不管是誰都會跟你微笑點頭,我坐休息區那兒等候面試的時候,好幾個在那兒休息的工作人員就問我有沒有人來招待啦,需不需要幫忙找誰啦之類的。然後,目測好吃的好多啊。各種飲料水果工作餐。有一次面試完,由於沒吃早飯,飢腸轆轆。離開的時候工作人員們正在吃中飯,集中在那一起吃。我邊走邊看,簡直眼冒金光啊!這時就有一位姐姐面帶微笑問我,要不要留下來一起吃啊!我摸著空空的肚皮,最終還是違心得說了句,不用了,我還不餓! 最後,當時好像養了兩隻喵啊,不知道現在多少只。我面試的時候就有一隻白喵蹭進來,在我腳邊蹭了蹭。我心想,糟糕要跪,沒帶魚,難道它也是面試官嗎!
豌豆莢官網「加入我們」的視頻:http://www.wandoujia.com/join#getJobInfo=1。一上來就從早餐開始說起,然後午餐、零食(燃爆吃貨的激情啊簡直),還有那麼可愛的阿姨,扒各種八卦!!!然後是晚餐,吃的太好!種類多品質高!!!還有,我聽見了!男生那麼多,女生那麼少,我這一枚好學勤奮的妹子你們要咩??~吃得多幹得多!
現在還有木有在招聘哇,本人是上海大學廣播電視藝術的2017屆碩士應屆生,還想去豌豆莢啊,求各位大神推薦!!!
他們食堂很好吃的樣子~~我在他們樓上,可是吃不到~~!
推薦閱讀:
※銀行資產託管崗位是做什麼工作的?前景如何?
※人累了可以休息,心累了該怎麼辦?
※老闆很摳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如果想在寒假掌握一個對自己以後工作有用的技能,什麼技能最好?
※為什麼拖延症總想著等到整點再開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