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生活中遇到複姓這樣少?
中國歷史上存在過的複姓這麼多,為什麼現在生活中遇到的這麼少?這中間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好像基本所有吐槽的回答都被摺疊了。。那我就不咆哮了。
另外,我想簡單說明一下這個答案為什麼是這個樣子。其實在古代,複姓都要比單姓少的多,基本上大姓都是單姓。所以其實,在古代,複姓也是少數群體。只是在現代,好像複姓更少了一點。所以,並不是古代複姓很多,現代複姓很少。
————————————————答案正文分割線————————————————————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複姓是怎麼來的。
複姓來源眾多,由封邑而來,如令狐(《百家姓》中記述為:周朝時有個名叫魏顆的人屢立戰功,受封於令狐邑,後人遂以「令狐」為姓);因居地而來,如東郭(周朝時齊國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國都臨淄東郭的,後人遂以「東郭」為姓);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如司馬、司徒、公羊等;由人名而來,如端木(鬻熊,仕於周,為文王、武王之師。鬻熊生二子,長子熊麗,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名為姓,名端木典,這是端木得姓之始祖);由部落名而來,如獨孤(劉進伯的後代中,有著名的尸利,史稱谷蠡王,他以祖先劉進伯的自稱為號,稱獨孤部。其子孫後代皆以其部落名稱為姓氏,稱獨孤氏);由山水之名而來,如完顏(「完顏」一詞,是從漢語「蜿蜒」音轉的女真語,是依傍綏濱蜿蜒河而居的黑水靺鞨一支,如星散一般分布各地以後,就以蜿蜒河之名來作為姓氏);由賜姓而來,如長孫(拓跋圭建立北魏稱帝後,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兒子,就賜他的兒子為長孫氏;由血緣關係而來,如公孫(夏、商、周三代,祿爵之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公爵居五等之首,榮耀至極。他們的後人,紛紛自稱「公孫」,以顯血統高貴。所以《廣韻》記載:「古封公之後,皆自稱公孫,故其姓多,非一族也」);
而其中,最多的,便是以少數民族的特殊稱呼為姓。如赫連、單于、呼延(匈奴族);拓跋、宇文 、慕容、獨孤(鮮卑族)等等。
注意,接下來就是複姓越來越少的原因,而大規模減少複姓的始作俑者便是拓跋宏。
公元489年,北魏,拓跋宏開始親政,他遵循拓跋珪的遺志,繼續推行漢化政策。之前的胡漢聯姻已經使拓跋皇室漢化的程度遠超過鮮卑的色彩,當然,這也要歸功於文明太皇太后,也就是拓跋宏的祖母,是一個姓馮的漢族女人。拓跋宏在祖母的影響下,不遺餘力竭盡全力地推行漢化政策,公元484年,北魏國都由今日的大同遷往洛陽,此後拓跋宏下旨,禁鮮卑服裝,禁鮮卑語,凡三十歲以下的官吏被操華語,違反此條例可能遭遇被貶官職。當然,過程驚心動魄,拓跋宏甚至殺了自己的太子以示決心。
後來,各方漢化進展順利,但拓跋宏覺得還有最後一個胡人的標記還未去除,那就是複姓。於是拓跋宏親自給自己改姓,將拓跋廢除,自己改叫「元宏」。
同時,他也指派了一個委員會共同研究,將一百一十八個複姓根據音節改作單音漢姓。
聯繫到拓跋宏對漢化政策的執著和堅持,相信這場改姓運動是極其強制和暴力的。
後來,少數民族的複姓改成單字漢姓的越來越多,其他不說,單說清朝一代,八旗子弟全部把自己的複姓改成單字漢姓。
少數民族改姓,一方面,是為了和漢人更好地交流,或者說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為了自保。
當然,還有零星的改姓,但大多數都是少數民族的複姓改成漢姓,如:
- 漢代時曾與匈奴和親,因為匈奴的習俗是富貴人家都隨母姓,所以很多單于的後代都姓劉。(現在知道為什麼十六國時期漢趙開國皇帝劉淵本來是匈奴人,但為什麼姓劉了吧!)
- 許多少數民族,比如可頻、鉗耳、高麗、柯史布,因為都是本族的大王,所以後來他們的後代紛紛改姓王。
-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曾經南征蠻族,有一支姓龍佑那的蠻人部落,投降後被賜姓張。
- 西晉時有一支西北羌族,姓燒當,他們後來自稱大舜的後代,因此改姓姚。
- 南朝梁的大將王僧辨,本是鮮卑人,姓烏丸,後來投奔梁朝後改姓王。北朝有一支回鶻族姓高車,後改為狄。北魏滅亡後,有些姓獨孤渾的改為杜。
- 大唐時,太宗大敗突厥,西突厥的可汗「斛瑟羅」率眾移居長安,後來他的子孫改稱「羅」。而另一支本是鮮卑的部族姓阿史那,投降後改為史。(沒錯,就是那個安史之亂的突厥人史思明!!)
- 元代蒙古人月乃和,因為祖上曾經在金國作過兵馬檢軍,所以他改姓馬,後來馬成了回族大姓。元朝滅亡後,許多蒙古人改為漢姓,其中就有耶律改為王,有些姓完顏的也改為王。
- 明成祖朱棣曾率軍征討漠北,蒙古王子也先土干(不是土木堡之變的那個也先!!)投降,被賜姓金。
- 滿清亡國後,由於政治和歷史原因,許多滿人為了保全族人及家人,也取了漢姓!比如滿清皇上的姓氏愛新覺羅,改為羅、金。
————————————————答案完畢————————————————————
附上滿族改漢姓明細:
清朝入關後,絕大多數滿族逐漸改為漢姓,仍有少數姓氏如「布尼」,仍是滿語姓氏,而用漢語記音。滿族姓氏改漢姓大致有以下情況:有的譯原姓氏之義,取其同義的漢字。如哈斯呼,漢譯為左,則取左為姓;阿克昌義為雷,取雷為姓等等。有的是按原音譯的諧音取漢字為姓,如瓜爾佳氏,取關字為姓;董鄂氏,取董字為姓;布爾察氏,取卜為姓;胡什哈里氏,以胡為姓,等等。有的不是直接按滿語諧音為漢字,而是取其字義後再諧漢字,如鈕祜祿氏,其義為「狼」,諧音為「郎」。有的以父祖名字的頭一字為姓,如岫岩洪氏,「高祖名洪雅,乃姓洪氏」;遼寧愛新覺羅?海臣,其後人以海為姓;瀋陽喜塔拉·文忠顏,其後人以文為姓,等等,故有「一輩一個姓」的說法,實際上改成漢姓後,就不再遞變了。有的滿族姓氏改成漢姓後出現兩個甚至三個漢姓,如吉林烏拉的瓜爾佳氏,改為漢姓為羅、關。因其先人在赫葉穆定居時,與羅氏通婚,規定了隔一輩叫「羅、關」的族訓,迄今如故。費莫氏,為麻、馬兩姓;那木都魯氏以那、南為姓;伊爾根覺羅,以佟、趙為姓,其改姓的原因已經不詳了。清初滿族的大姓有: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舒穆祿氏、納蘭氏、董鄂氏、輝發氏、烏拉氏、伊爾根覺羅氏、馬佳氏。後來有「佟、關、馬、李、齊、富、那、郎」八大姓之說。在民間,還有「七關八趙」、「大郎、小郎」等說法。在日常交往中,滿族人習慣稱名,不稱姓。
【已修改,時間線與我同步了】吶,想當年,我爺爺也是複姓令狐,年輕不願意種田(也是不想餓死,剛打完仗,年輕人太多都在部隊,家裡更是很窮,就是部隊管飯)學人家跑去參軍。為避免被認識的人看到,愣是從山西跑到西安去報名。大概是48年左右,登記的文書一看我爺爺名字四個字就不爽了:「複姓不革命嘛!怎麼這麼像日本人的名字!(四八年嘛,抗戰剛結束沒多久,又是西安,當年的革命根據地旁邊,大家都比較注意。)看我來給你改改,追隨黨的腳步聽從毛主席號召。」於是大筆一揮給改成了「胡」姓。到我爸這輩家裡三個兒子全是姓胡,時代原因沒法改。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向祖國大地的二十多年後,我出生,終於尋得了復辟祖姓的機會,於是家裡從爺爺輩開始算8口人,只有我一個姓令狐的。算是我家的故事吧,還知道很多清末的皇族為生存也是改名換姓,少了很多稀奇的名字。
2015年7月6日更新查到了一篇學術論文。
別華夷與正名分:明初的日常雜禮規範
相關段落,引用:「方今河洛關陝雖有數雄,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虜禽獸之名以為美稱。明軍北伐之時,元政府在北方主要有擴廓帖木兒(?—1375)、李思齊(1323—1374)和張思道三支互不統屬的武裝;檄文所譏刺的「忘中國祖宗之姓」改用胡名的軍閥,正是軍力最強的擴廓帖木兒(王保保),當然,這是基於當時流行的有關擴廓帖木兒身世的謠傳而做出的不實指控,(15)其實擴廓帖木兒本身就是蒙古人,無所謂「忘中國祖宗之姓」的問題。檄文指斥對方背棄漢族文化傳統的目的,明顯是為了幫助明軍佔據道德制高點,而將敵方置於道義的下風。北伐檄文已經預示了朱明政權即將發生的文化政策轉向;洪武元年二月壬子,即皇帝位僅三十八天的朱元璋,鑒於元末漢人「易其姓氏為胡名、習胡語,俗化既久,恬不知怪」的現狀,下令「胡服、胡語、胡姓一切禁止」。(16) 洪武元年的胡名之禁,不僅使得漢人胡名的現象在明代基本消失,而且還對漢族的姓氏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後果。漢族人中自古便有雙字複姓,而明代史學家王世貞卻發現「複姓至我朝則益少矣」的奇怪現象,他認為是「蓋多去繁從省故也」。(17)出於獵奇,王世貞將他所見到的複姓縉紳,全部編入《明縉紳奇姓》。而根據顧炎武的觀察,明代漢族中的複姓銳減,乃是受了洪武元年禁革胡姓的池魚之殃。明初禁令頒布之後,不僅呼延、乞伏、完顏等古老的鮮卑、女真姓氏改為單姓(呼、乞、顏),而「中國所自有之複姓」,也都自發去掉一個字而改為單姓:「公孫、叔孫、長孫、士孫、王孫之類,今皆去而為孫」;「公羊、公沙、公乘之類,則去而為公」;「司徒、司空之類,則去而為司;司馬氏則或去為司、或為馬,而司馬之僅存於代者,惟溫公之後」,(18)如此之類,不一而足。明初禁止胡姓的本意在於重新清理「夷夏」文化秩序,消除漢族姓氏稱謂中的異族因素,但卻帶來了泯滅本姓、混淆氏族的負面效果,顧炎武批評為「氏族之紊,莫甚於此」。」問題:
1. 這篇文章提到的說法是洪武年間禁漢人胡名,禁胡語胡服胡姓,但這些政策好像是針對漢人的?為何引發了完顏等當時的外族姓氏改姓?其亦列舉了呼延,然而延續千年的匈奴姓的呼延,宋代忠門呼延一家,當時還有人知道是外族姓氏?
2. 而為何又引發漢族原有複姓改單姓?因為百姓單姓複姓容易被當成(作為漢人曾經改了)胡姓,因此觸犯了禁令?然而,司馬、諸葛、夏侯、歐陽難道沒有當時婦孺皆知的古代名人么?誰會覺得兩個字就是外族(或許是以訛傳訛或者老百姓怕受牽連吧)
3. 關於漢人自己改姓的說法來自據明初二百年的顧炎武,恐怕不一定可信。《說呼全傳》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寫成的,據說裡面呼延慶等人被當成叫延慶。或許複姓早就有被誤會成單姓的傾向,進而導致主動改姓?
總之,這段史料很有意思,但未必真實。
雖然這種改姓的理由好像流傳較廣:閑話(先生貴姓)_qingdaolichendexinlangboke_新浪博客
見末尾
但是,很多明代之前的複姓還是留了下來:
龍口市志節錄:姓氏遷徙
看其中的太史和淳于。
我認為改姓是個大原因,否則姓複姓的人會更多;但是,改姓動機不得而知,這篇論文的史料只是個參考。
————————————
作為姓氏愛好者和統計盲,我有一些猜測:首先,每個複姓的人數都的確不多。其中最大的姓莫過於歐陽了。一般認為歐和陽大多也是歐陽改的,假如三者加在一起,人口恐怕已經三百多萬,絕對是個常見姓。單說歐陽,根據2007、2013袁義達等人的統計調查,全國歐陽姓好像有八十來萬人,排名150名左右(根據2007年數據,貌似比我的姓——很常見的「梅」——人口還多;當然其他的統計里也有比梅少的,但排名差距不大,大概屬於一種級別的姓)。但三百大姓裡面,貌似沒有其他複姓了。第二貌似是上官吧(間接認識一位校友;名人有上官雲珠,中央台上官文清);之後就是令狐、皇甫(這次長江翻船事故有一位遇難者好像就姓皇甫,哀悼!)、端木(居然有回族姓端木)、諸葛(不認識真人,但某個俗名字在小小的天津市都有三個重名的,姓諸葛,好像是諸葛什麼芬)、申屠(在微博上關注了個真人……我對複姓有種特別的愛好,雖然不認識人家也不是名人但還是關注了;天津籃球隊有一位申屠)等姓氏了;之後大概有宇文(p大政治課有位老師)、呼延等鮮卑族後裔姓氏。呼延在華北地區貌似還有一定分布。然而,即便上官姓,都沒超過八萬人(鑒於2007或13年的第三百大姓——一個單姓——人口大約八萬)。即使大約百八十萬的梅、柯、阮、霍等常見姓,未必在生活中多麼常見(人口都在全國人口0.1%以下),更不必說0.01%以下的諸多複姓了。所以現在生活中複姓人口就是少,加在一起恐怕不超過二百萬——這大概是牛或者樊這種姓的人口——固然常見,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姓牛或姓樊的朋友吧?這樣想,大家沒見過姓任何複姓的真人也不奇怪;其次,為什麼大姓是大姓?我想主要是因為源流多,望族多(或許是出現了許多「超級父親」),改姓到這個姓上的多,可能有做過皇帝的,還能賜姓。有唐一代,李恐怕就從地方大門閥開始有條件變成全國性大姓了吧。複姓中要說司馬是有這個潛力的——為什麼到今天司馬成了罕見姓氏?這我真不知道。其實是我自己的一個問題。恐怕是個體歷史事件的影響吧。再次,姓的出現頻率都是有地域性特徵的。即便是全國大姓,北方黃和林就不算那麼常見,而南方孫和馬可能也沒那麼多。如果一個姓人口多,我想歸根結底就是這個姓聚居的村落多且遍布全國各地吧?那就要求這個姓歷史較長,源流(不一定)多,而且遷徙時間較早、次數較多。我猜可能大多複姓在這方面比較弱。山東有些村子裡,可能東野是個大姓;可是全國這樣的村可能就兩三個,那肯定就是罕見姓氏了。上官改成官和皇甫改成皇不甚典型,但也有
還有鮮於改成鮮(韓國這個姓貌似還有些名人)申屠貌似也有改姓屠的這樣一來,雪上加霜。單(不是shan)姓越變越多,而複姓越來越少——除非有新的複姓出現——但幾乎沒有可能是因為封邑和官名了——於是只能是不同姓的結合。有些歷史較長,繁衍下來的合體姓有張簡——在台灣貌似還是個不太罕見的姓。此外,在感官上,如果有一些遠近聞名的名人,一個姓的常見程度給人留下的印象可能就會改變,比如習(近平)、裘(盛戎)、杭(天琪)、冼(星海)、惲(代英)、薄(一波)、尉(健行)、郜(林)、蒿(俊閔)在生活中都挺少見的,但這些耳熟能詳的名人讓人們感覺貌似這些姓並不奇怪。複姓方面現在恐怕只能靠幾位也不是特別著名的人士了:東方聞櫻、澹臺仁慧、尉遲琳嘉……——————綜上所述,複姓在感官上應該是很罕見的。爺爺以上輩都姓端木,以下都姓端。解放後改的。
爸爸的同事複姓上官,給兒子上戶口的時候讓兒子叫飛小,戶籍警察說你這樣不冠父姓生造名字不行,上官叔叔怒了,說你懂不懂姓名法,我想讓孩子叫什麼名字都是我的自由!
警察大意是你這個姓氏這麼好乾嘛不給孩子取啊什麼的,上官叔叔最後一句話是:我不願他再姓這麼招搖的姓氏你懂什麼!?(不過,一個人直接叫做「飛小」就低調么?)後來,我成長的歲月里,就多了一個飛哥哥……(真是充滿羞恥play感的叫法啊)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1)我們都生活在當下而不是歷史文本中,對身邊稀鬆平常的姓名見慣不怪,對歷史人物的姓名在當今已不常見的陌生之處印象特別深刻。歷史人物也有很多單姓、很多跟今天姓名沒什麼區別的例子,它們不夠特別,提不起注意力的興趣,在總結印象時被忽略了。而一發現一個「完顏阿骨打」,我們就興緻勃勃,加深了古代姓名就是比較特別的印象。
2)我們都生活在當下而不是歷史文本中,對歷史上姓氏的了解源於看書、聽故事、看戲劇和影視作品等等。而這些來源包括虛構的文本,複姓可能因為有所謂歷史感、可以營造距離感等原因在虛構的文本中比較受青睞,像武俠小說就很愛用複姓起名,慕容耶律端木令狐什麼的。這造成了複姓數量的虛高。還有就是,隋唐之際、宋元之際、清代等題材的文本較多,這給了少數民族人物較多的登場機會,也加深了複姓很多的印象。
3)從古至今,中國大姓都是單姓。(見常見姓氏列表。)和單姓相比,複姓的人口比例極低,在古代也一樣。異族改漢姓是會對這個比例變化有影響,但是匈奴、鮮卑、契丹、女真、吐蕃這些古代民族和農耕、定居、技藝相對先進、社會經濟相對繁榮的漢人相比人數是很少的,這個比例上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不至於連單姓多複姓少這樣的觀感都顛覆了。複姓很少本來就不出奇。現在複姓少的觀感是基於古代複姓多這個參照標準的誤判。
4)複姓在人數上不能跟單姓相比,可由於來源複雜,品類還是很多的,而且品類數量在改漢姓、縮字之前肯定比改漢姓、縮字之後多,這也容易加深古代複姓多、現代複姓少的印象。
5)姓氏的地域分布有一定規律。族源較單一的複姓人很可能是聚族而居的,比如「第五」這姓氏可能就幾條村子有,不為人知是正常的。而你周圍很可能都是單姓,而且都是大姓。(見大姓區域分布研究。)
6)不管單姓還是複姓,大多數人都只生活在一兩個城鎮或鄉村,不會全國到處旅遊、考察、居住,其實一輩子認識的人數、見的世面也很有限,複姓人本來就少,單姓人當然很難在尋常生活中遇到複姓人。這古今都是大致一樣的。其實,現代交通發達,你還挺有可能遇到複姓人。但你永遠不可能真的遇到一個古人(古屍還是有可能的)。你「遇到」古代複姓人無需真的見面,在書本、影像等媒介里知道了也算「遇到」,然後拿來和生活中遇到的人比較,這是不對等的比較。經常被人叫「司先生」,我都習慣了
我們村基本都姓皇甫,據我了解,江蘇和河南也有姓皇甫的,感覺我身邊複姓的人也挺多的
同學中見過姓皇甫的、宇文的、歐陽的,這樣算嘛?我也剛20出頭。
中國頒布了一個姓名法,很多姓名都是被強制性改的,以前我同學的媽媽姓耶律,後來公安局那邊特地給她打電話,強制性的讓她把姓改了,改成姓耶。
歐陽修的後人在我們附近的村子,都是歐陽
我媽姓歐陽,我老子想讓我隨媽姓,可惜奶奶不讓(長孫…)。
祖上姓閭邱~
別的回答裡面說是因為不革命改成單字姓的,我家不是!我家本來就不革命!奶奶地主家閨女,爺爺的幾個哥哥,有國民黨軍官,有共產黨員,反正都死了~沒什麼革命不革命,反正一看老婆是地主家的,還有個哥哥國民黨!這就相當不革命了!但是這不是改姓的原因!按爺爺話講,家裡沒幾個識字的,名都倆字了,你姓也倆字!不累嗎?( ̄^ ̄゜)是蠻累的啊!到了我這一輩,依舊單字姓~
我爸說了,雖然他識字,但是他怕我懶!「到底誰懶呢?」以後有孩子就給孩子復還祖姓吧!但是細一想,找對象好麻煩啊!於問題無關。突然想到小時候的一部電視劇《雪花女神龍》全是複姓
難道不是小學罰抄名字的時候,比較省事。
有個同學叫官X 其實人家姓上官 我就奇怪了這麼酷炫的姓氏為什麼要改 當然還有某城有一位本來姓令狐的兄弟。。。
同學叫都喬國炳,複姓都喬,估計很少人聽過吧
比如重慶就我們一支姓公孫
傳統社會,不夠開放包容,異族沒啥生存空間,想活下來就要去異存同,要不就只有被清洗的份。
推薦閱讀:
※貓屎臭還是狗屎臭?
※金屬電阻率 與 防輻射能力的關係?
※嘴唇處鬍子如何刮?
※擴張型心肌病的治療前景如何?
※如何優雅地當一個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