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注車展,經常有一些非常有特點的概念車,為什麼量產以後往往變化非常大,或者根本不量產呢?


我個人把概念車主要分為三種:1、闡述企業發展的未來方向;2、確定車型的設計理念和趨勢走向;3、確立量產車的賣點和特性。

第一種應該很好理解,比如豐田、寶馬、大眾等等會設計一些概念化的通行車輛,包括兩輪、三輪以及純粹的科幻交通工具。這類概念車會設定一個方向,比如純電動、超低油耗、或者燃料電池等等,都是闡述了企業以後會主攻哪些方向。

一個具體的例子是標緻Onyx概念車,它的科幻感會讓人覺得很不真實,但是它主要描述了標緻和PSA未來的設計方向,包括混合動力、超輕化設計、內飾的環保理念(中控台將採用大量的環保材料,從報紙得到的靈感,將報紙整合成紙漿,塑造中控台的造型,這樣體現了樹到報紙到紙漿再回收的這樣一個環保概念。)

第二種主要是為換代車型設計一些可量產化的思路和造型,或者說是統一展現下一代車型的整體理念和家族元素,這也是比較常見的概念車。這類概念車不會量產成具體的哪款車,但是其很多設計會在量產車型中體現。

比如日產的Terra純電動概念車,它為日產下一代的SUV車型勾畫了設計思路和發展方向,包括純電動和四驅的組合,一些家族元素會指明下一代車型的造型。下面兩張圖一張是Terra,一張是下一代樓蘭的概念車Resonance,可以看出後者在前臉設計、尾燈設計、C柱設計、輪轂設計上,甚至內飾和概念原型車有一定程度的傳承關係。

第三種就是和量產很接近的概念車了,有一個很明確的設計方向和思路,工程師會在這個基礎上將車型變為現實,最後的差別可能只是細節差異。比如豐田86。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概念車並非不量產,概念車也分階段,隨著設計的定型,概念車也就逐漸變成量產車了。


一般概念車可以分為三類

1.短時間內可能量產的車型

以短時間內上市為目的,超前程度比較小,車型設計往往會很成熟。這類概念車會受到量產車的工藝限制,與其說是概念車,還不如說是產品測試車。廠家會根據市場反應對這類車進行快速改進,一般來說幾年之內就可以上市。

比如說2012年巴西聖保羅國際車展上,大眾發布的全新的小型SUV概念車Taigun,這款車將於年底上市。

或者是福特Ka概念車(2013)和量產車(2015),可以看到車身造型基本沒有改變。

2.基於車型的更新換代

很多時候,廠家為了改變人們對舊車型的固有印象,或是出於提升車型特點的目的,會打造出基於該車型的概念車。這一類概念車對工藝的限制就較上一种放寬了,造型也會更加的現代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概念車和量產車往往會有一定的區別,但是某些設計元素,特別是新的設計元素,很有可能會運用到量產車中。

以別克君越為例,別克Avista概念車(2016)的出現正是出於這個目的。

君越量產車(2016)和別克Avista概念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但還是可以找到一些概念車的影子,別如進氣格柵上新加了兩條橫向的鍍鉻飾條,前後窗和概念車極其類似,後背造型也更加流線了。

可以看到新君越年輕化了,這也是出於廠家希望改變人們對別克車的中老年化的印象。

3.彰顯品牌形象為目的

這一類概念車往往就天馬行空了,不會考慮能否批量生產問題,往往是廠家用來彰顯自己的設計、製造、科技能力以及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

廠家往往希望用這一類概念車來宣傳自己的品牌形象,可以說雖然沒有具體出現在哪一款車型上,但是這種概念車其實某種意義上是出現在了廠家所有的車型上了。

比如說,我們說到賓士,第一印象就是精緻、穩重、優雅;而說到寶馬就是運動、不妥協、

以同為2016年發布的概念車為例

賓士IAA概念車

寶馬 VISION NEXT 100概念車

此外,這類概念車的出現,也是廠家為了呼應熱門問題(輕量化、安全問題、環保問題、出行問題)而設計的。就以上面的寶馬 VISION NEXT 100概念車為例

新車採用了全新複合型材料,還包括標準碳纖維生產中多餘原料製成的材料,打破固有的傳統理念。

寶馬官方表示:材料的選擇在整個設計和製造流程中會變得越來越重要。「BMW VISION NEXT 100」概念車內飾用料全部採用高品質的織物和易於回收的材料,取消真皮內飾減少使用木質部件,讓整車更加迎合環抱的理念

寶馬認為未來的交通出行方案不僅僅停留在產品上,還包括提高出行體驗的科技與服務,目標是提供全新的出行體驗。這一點在概念車上也得到了體現,更加完善的人工智慧以及車輛的完全互聯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未來的人工智慧將打破現有觸摸顯示屏、語音等固有方式,讓科技變得更加人性化,讓出行變得更加簡單。


一方面,概念車你可以不計成本地開發,但是涉及到量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話說電解水也可以獲得氫氣和氧氣,但是工業製備氧氣和氫氣的方法卻不是這種,因為根本不經濟。這事就和海水提煉黃金一樣。

另一個問題就是道路法規等方面的考慮了,你比如說很多概念車有無人駕駛技術,但按目前的法規,無人駕駛汽車根本沒法上路。


概念車就如同時裝發布會一般,代表的是設計、面料、裁剪、流行趨勢,是具有前瞻性的發布而非實際量產的產品。

多年前每每看到時裝發布會袒胸露背都臉紅,今天各式透視裝、低胸裝、713 裙已經不那麼新鮮了。但在當時是無法想像的,概念車亦是如此。尖端科技,前衛的外型,各種安全系統,智能裝備齊聚一身,一來突出廠商的實力,二來作為試探市場。F1 賽車有不少廠商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道理也差不多。

所以,今天看到的概念車在不遠的將來就能滿大街跑了。


這個問題,關於概念車,我想大多數消費者關心的準確的說是他們的前衛造型和內飾設計,作為一個製造業的工程師,也涉及到一些汽車行業,我看到的概念車的外型和內飾,感官上來說從製造工藝的角度來說,量產並非難事,而且量產的話一定會吸引很多消費者,所以大家很納悶問什麼不量產呢,至少是外型和內飾方面?


從產品線戰略的角度來說,概念產品的定位對公司的意義是明確的。通常來講一個公司的產品線會分為低端,中端,高端三個檔次。低端為了覆蓋更多市場,中端產品利潤空間最大,主要負責為公司盈利,而高端產品以及你所提到的概念產品是為公司的品牌價值服務的。比如你去購買一輛奧迪的中低端汽車,奧迪在你心中的品牌認知會通過它的高端汽車或者概念汽車而有加分,你會無意中聯想到它高端汽車有多牛,概念車傳達出怎樣的理念與先進的科技。也正因為這樣的定位,多數概念車為了儘可能的展示科技與理念,是不太計算成本和可靠性的(因為一款概念車就幾輛,多投入一些也無妨),但距離真正的量產,還要等很多方面的技術成熟。


就跟時裝發布會一樣,你賣得都是中規中矩的衣服,大家幹嘛還來秀場看你的表演呢?當然要得就是博眼球啦。。。


福利哦~2016上海車展,可以微信搜索好多車友,免費領取!!!人格擔保,絕不是廣告!


參考NASA和五角大樓的採購程序和研發管理就可以明白這個問題。

其實,這是由於汽車業對不同階段的產品只進行簡單的劃分,未投放市場的皆可以叫概念車。而航空產業則有進行精確的劃分,按階段不同劃分成:進行設計和理論驗證的叫技術驗證機(中航工業的立項項目此階段叫原型機)、進行產品測試和完善的叫原型機(中航工業叫全狀態樣機)、投放市場交付用戶的叫量產機之類的。

比如五角大樓的正常的裝備研發採購流程可以劃分為:

1、提出目標。根據要實現的願景來確定任務需求進而提出目標和要求(例如:美國陸軍提出要求加強對戰役範圍內的敵人的火力壓制能力,限制對手的戰場機動,由此來提出採購需要和確定火力壓制的程度和參數。不少車企根據國家的政策法規和能耗排放等要求提出自己的排放和能耗要求就是該階段的產物,比如說要某某年實現歐VI標準之類的);

2、方案論證。由任務需求來選擇和設計解決方案(例如;從火力壓制的需求來論證是採用陸軍配屬火炮的方案還是採用空軍加強對地攻擊用途戰機和彈藥的方案會更好,由資金和技術等多種因子來綜合決定。對汽車行業和汽車企業而言,不少關於闡述品牌設計理念和風格的概念汽車基本上處於這個階段,像起亞詮釋虎嘯概念,現代的風暴邊沿和流體雕塑理念等等);

3、技術驗證。製造相應的技術驗證產品來進行平台和技術上的驗證,以降低風險,證明某項技術或整體設計上的可行性,解決相應的技術問題;(例如美國的ATF計劃就進行驗證,NASA組織兩家公司製造了兩個相互競爭的產品:X-22和X-23,很多車展上的新能源車大多都是這種階段,中國很多車企為了應付上級和政府而提出的那些電動車和新能源車之類的玩意基本上就停留在這階段,不會往下發展了,對此其實也可以說是在技術驗證環節證明企業自身的技術水平還不成熟不可靠,無法進入下一個階段);

4、原型測試。製造出原型產品,對整體設計進一步進行試用和測試,完善產品使其實用化(例如ATF計划到此處製造出了YF-22和YF-23,也就是著名的猛禽和黑寡婦戰機。此階段要考慮更多的實際使用問題和進行更多種類和目的的測試,比如現代汽車在此階段雖然依舊是流體雕塑理念引領設計,但是就要考慮到流線性和車內空間的協調,成本和質量控制,後視鏡對氣流的影響,內飾風格既要和外外形設計配合又要方便使用等等等等,最後要在各種因素之間相互協調和妥協,取得平衡,這也是為什麼隨著時間和設計研發的不斷的進行,會變化巨大的原因);

5、;量產定型。這個時候就可以推出正式的產品了,組織供應鏈開始生產了。但是還要根據生產的需要和用戶的反饋進行一定的調整和改進,這就是所謂的隔一兩年的小改款。


概念車只是為了展示企業得設計實力和發展趨勢,量產成本過高且在現有的環境推廣很難,必然是叫好不叫座的。


概念車一般是各個公司提出的設想和未來發展趨勢,目前很難實現,即使實現也還有很多潛在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是不可能量產的!


真的忍不住了 這麼多專業人士 沒有一個講到點上的

概念車無法量產 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外觀用了太多不規則曲面折線 加工製造成本太高太複雜 無法和市場量產車競爭

即使少量最終能投產的 量產型號也做了大量簡化 妥協的產物


推薦閱讀:

落地15萬左右的車,除了昂克賽拉、思域、朗逸寶來、標緻408,還有其他好的選擇嗎?
2017年上海車展有什麼看點?有什麼觀展攻略?
大眾途安和東風日產驪威兩款車對比各有什麼優缺點?建議買哪一款車?
汽車的時速表為什麼不能精確顯示實際車速?
新能源汽車的逐步普及對環境改善的作用有多大?

TAG:汽車 | 概念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