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將碎片化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梳理?
由於自己是一個微博控,並且平常也會花很多的時間在各種資訊類的網站上,發現最近在考慮問題時腦子裡總是很亂,無法對這些平時碎片化的東西進行有效的利用。想請問大家在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對於平常獲取的東西怎樣去有效的進行一個梳理?
謝邀。
互聯網時代,獲取信息已經不再是最困難的事情。困難在於,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有一個無法迴避的矛盾:- 海量的信息源 (甚至每一個被關注的微博賬號,都是一個信息源)
- 無限多的渠道 (報紙、電視、微博、新聞門戶、社交網站、IM、閱讀器、email、移動終端…)
每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
這個矛盾是顯而易見的。掌握所有的信息不可能也不必要,那就有必要對個人信息進行有效率的管理:
- 專註於幾個感興趣的領域Less is more.關注太多,就是沒有關注。
一個很普遍的例子,如果微博關注了太多賬號,那時間線就會非常凌亂,上一條還是國家大事,這一條卻是星座運勢,下一條是什麼呢?什麼都有可能。而分組關注可能是一個解決的方法:資訊、娛樂、IT、有趣的人、熟人圈,信息以不同類別不同領域呈現,是一個比較清晰的邏輯。當然,最重要的還不是分類,而是關注了誰,關注了哪些領域。
個人而言,我希望自己在互聯網、商業方面有所專長,我就從各個渠道獲取這兩個方面的信息——在微博上關注IT和商業人士;在知乎上瀏覽相關的話題;瀏覽專業的網站和博客,比如UCD社區、月光博客、36氪、TechCrunch等等;在RSS閱讀器(web、移動app)上訂閱相關源;在微信上關注相關的公眾賬號;通過好友進行社會化推薦……
很顯然,專註於幾個特定的領域,解決了海量信息的問題,但仍然沒有解決渠道過多的問題。- 整合獲取信息的渠道
RSS(新聞聚合)是一種很好的整合信息渠道的方式,將不同網站的內容整合到一個頁面,進行一站式、沉浸式閱讀,確實有很好的體驗。但RSS自身也是一個渠道,除了RSS之外,日常生活中還是有太多的信息來源,比如書籍、社交圈等等。
我個人的思路是:利用EverNote作信息庫,整合所有的渠道,通過網頁剪輯、ifttt推送、RSS條目分享等方式將所有渠道中感興趣的內容推送到EverNote中,把EverNote作為我的第二個大腦,如圖:對於信息本身來說,個人信息管理說到底就是「信息」和「渠道」的管理。然而,僅僅是收集信息,肯定不是最終的目的,在此分享walfalcon的一句話:不把信息當作知識,不把收藏當作學習,不把閱讀當作思考,不把儲存當作掌握。
不提煉總結、不應用學習、不深入思考、不實踐反饋,就不會變成自己的能力。
以上內容摘自我自己的博文 互聯網時代的個人信息管理 ,用來回答你的問題可能有些生硬。但是確實是自己面臨「碎片化」信息後,經過很長時間、很多方法的嘗試後,寫下的一些思考。
簡而言之,就是專註:大部分精力關注某幾個特定的領域;渠道:建立一個集中管理的inbox,可以收集所有的碎片信息。當然,收集之後的整理,也很重要,固定時間梳理、回顧、精簡、甚至刪除,都有必要。最有效的是:當天整理自己的inbox,然後在一周後進行回顧。用印象筆記收集碎片資訊,
屬性分類為輔,
tag為主,多多回顧。經過多年刷微博和上網的經驗來看,我覺得沒辦法進行梳理,老老實實看書才是真的,
你連在獲取信息的時候都不願意費點勁去圖書館查資料,事後對這些雜亂的信息進行整理就更不可能了。
其次,這些信息大部分都只是類似於一句話的結論,就好像是你看書只看了簡介,你想怎麼梳理。。。你能在四年前問到這個問題已經很超前了。。。我現在才意識到自己應該整體碎片知識。
我現在的辦法是,既然是從電子產品上獲得的知識,就應該總結在紙質版上。這樣相當於二次學習,通過紙質版不斷的整理消化逐步加深印象。如果你直接存入雲筆記這類的產品我相信你不會經常去看的重點在於你對待這些信息的出發點,究竟是娛樂休閑還是工作與自我提升。如果是前者,就需要一些自制力來控制瀏覽碎片知識的時間,有需要操作的,通過標記轉發及時處理掉,不佔用大腦容量。如果是後者,就針對不同方向設置不同的分類,在同一時間集中在某個方向上,盡量避免反覆交叉造成記憶邏輯上的不清晰。從根本上解決信息來源混亂的狀態,提高知識處理消化的效率。
1,把所有看到的「知識」都記在一個txt文檔里。
2,當這個文檔有幾百K時,把每一段話整理到不同的「主題.txt」中,比如「笑話.txt」,「減肥.txt」,「思考.txt」等等等等。
3,日積月累,不斷循環,就會有效果了。平常閱讀的東西很多,隨手寫的筆記也不少,但閱讀範圍太廣,從政治到歷史,從宗教到經濟,從美術到生物,雜亂極了,很想把這些 知識及筆記都系統的放在一起,有空的時候鞏固或借鑒,但缺乏可行的方法,於是看過的,寫過的,隨手就丟了,然後又忘了,和沒看一樣。挺苦惱的。最近正在嘗試有道雲筆記,不知道效果會不會好,也希望能堅持使用下來。
這是一個革命性的問題,話題太大了。屬於信息內容標準化範疇,有些專業領域已經實現了,互聯網領域還有距離的。
推薦閱讀:
※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區別在哪裡 文科生真的不如理科生嗎?
※人怎樣才能學會深度思考?
※為什麼有的人從不讀書但其遠見、思維方式、做事方法卻那麼卓越?
※請問辯證思維與邏輯思維有什麼不同之處?
※特別會聊天的人的思維方式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