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說話會用「兒化音」嗎?

印象中是不會的,但是看了賴聲川表演工作坊的這個視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mWH1AO7nng/

發現其中一個演員的語言中有大量的兒化音。

Google了一下,有人說外省人的後代有可能有兒化音(兩位演員李立群、李國修均在台灣出生,但是祖籍都在大陸,恰好都符合這個情況)。不知是不是真的?

在台灣,兒化音還在多大程度上存在著?日常使用中還會用到嗎?會影響交流嗎?有沒有什麼偏見?

btw,能不能請台灣的朋友評價一下這段視頻的內容?作為大陸人對於台灣的掌故特別是政治掌故了解甚少,沒有聽到什麼笑點啊。。


謝邀。

加「兒」音雖說是國語標準,但是基本上一般的台灣人並不使用,除非在正式場合(講演比賽)或表演。最大的關鍵,是台灣把「兒音」的發音習慣當成獨立音標「ㄦ」,也把「捲舌」的腔調劃成「ㄓ、ㄔ、ㄕ、ㄖ」的音標,卻不符合台灣人原有方言發音習慣所致。

先說明「注音符號」這玩意兒。1918年,北洋政府即以章太炎的記音字母為基礎,頒布15個「注音字母」;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制定「國語」,以清代官話的北平音為基礎的「新國音」搭配37個注音符號,成為中文發音標準。但是很重要的,這個政策只是規範了發音標準,並未將北京話的用詞習慣一併推廣,再加上基礎教育不足,各省區仍多以方言交談。1950年,撤退至台灣的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恢復組織,仍延續國語推行的工作,主要職掌為促進台灣境內的語言文字及標準編訂事宜。

而以閩南人與客家人居多數的台灣,再加上兩百萬口音相異的大陸各省人士,50年代初期的台灣人彼此溝通起來障礙重重;就連蔣介石對軍民的講演宣告,由於濃厚的浙江口音,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根本聽不懂。因此,台灣政府決心要統一全國的口音,就從當時的國民義務教育推動「注音符號」開始,走上40年統一語言的過程。

然而,南方的閩南語及客家話發音,原本就沒有兒音及捲舌的習慣,學齡前兒童已經習慣家裡的方言,到了學校說出「老蘇,偶想粗歡俗患」(老師,我想吃番薯飯)的台式國語發音,即被老師責打、罰站、胸前掛上「我要說國語」的牌子,強制要區分捲舌音標;後來課本甚至出現「我要吃飯兒」、「下課玩皮球兒」這種直接在文字里加上「兒」,矯枉過正模仿北京話的範式。

對台灣人來說,「捲舌」是形容ㄓ、ㄔ、ㄕ、ㄖ(Zhi、Chi、Shi、Zi)的音標,然而大部分的民眾因為發音習慣,仍經常混淆「中宗」、「淑俗」、「仗葬」的發音;北京人認為的捲舌指的多半是加「兒」變成「兒話音」,像「沒這回事兒」、「買套房兒」的尾音。 倘若想要針對某個字有沒有捲舌進行討論,台灣人跟北京人可能就像雞同鴨講,但這其實是對捲舌的釋義不同所造成的!

「兒」話音可是有學問的,記得在電影《非誠勿擾》中,徐若瑄說「怎幺回兒事兒」,被糾正「回」這個字後面不用加「兒」。在北京,當台灣人告訴店員要買涼皮和冰棍,店員往往聽不懂,當重新表明要買涼「皮兒」和冰「棍兒」他們才會恍然大悟,有沒有加「兒」相差很大。

隨著兩岸交流,台灣人也在學習適應普通話的使用習慣;但是「兒」的學問就在於:還不能「亂兒一通」。有人說:「我明天還有考試兒」,語畢,大陸朋友笑得前仰後翻,表示考試不能加「兒」;另外台灣人時常說的「哥兒們」,正確的說法居然是「哥們兒」!到底哪些該「兒」,哪些不該「兒」?在台灣,曾有人提出普通話的「兒」音應該是加在名詞後和句末,例如「打輛車兒回天津兒」;可是,在大陸也沒人使用「搭地鐵兒去城郊市場兒」,可見也不是通例。其實北京人也說不出一套標準,他們說這並沒有公式,只是一種語言習慣,待人們自己慢慢了解其中的奧妙。

當不同的發音習慣彼此碰撞時,其實不必太擔心對錯與否,像英語系國家的英國、美國、澳洲發音甚至用詞習慣都有差異,但也不妨礙溝通。語言的目的就只是更方便拉近彼此;若能理解尊重雙方的背景,又何須強求文同字、車同軌的境界呢?


我老媽如果在外面和陌生人說話就會,上美容院老是被問是不是國文老師……

不過她算是少數。


兒化音真的非常非常少。

我聽到最多的兒化詞就是「哥兒們」。這個詞在台灣國語里滿常見的,而且許多人都會兒化。

例句: 我們是哥兒們好不好?

「一會兒」也會有些台灣人讀成huir,或者等會兒huir。

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了。


台灣不會啦~會的也只有大陸北方地區吧,而且集中在華北東北。

台灣人或南方人加兒,普通人都是為了好玩。至於話劇和相聲和電影,那是一種文化上的考慮吧。

碰到好多南方和台灣朋友,他們都可以光我的名字就玩上好久。。。。


台灣國語中,兒化音少見,然而不是沒有,並且國語標準音中是有兒化音的。


記得那年「破事兒」進金馬獎。主持人宣讀名稱的時候是「破-事-兒-」這麼一個字一個字蹦出來的。


看了那麼久的台灣娛樂節目或者新聞,如果不是大陸出生的台灣人基本上不說兒的。


接觸很多台灣人,沒有用兒化音的。

另外扯個閑篇,台灣早期的節目《黃金夜總會》里許效舜和澎恰恰、NONO的《鐵獅玉玲瓏》才是純正的本土吐槽節目,大量掌故在裡面。


沒有兒化音,只有帶兒的詞語...

比如模特兒 mó tè ě


誰說不會

聽聽周杰倫2004年的《我的地盤》,可以直接感受到怪異的兒化音。


日常口語完全沒有。你看連王忠偉那樣祖籍北京,五十年代出生的台灣人,在做娛樂節目時候都沒有兒化音,而且還會偶爾不發zhichishi。懶音是一種很強的語言氛圍,會把正音也熏懶了,反正我待了倆月,口音都有點走調。


我在台灣呆了半年,現在回憶起來,好像很少有人帶兒化音。


推薦閱讀:

日語中的竜和龍有什麼區別?
漢語的影響力什麼時候能夠超過英語,成為世界上最為強勢的國際交流通用語?
為什麼法語和其他羅曼語支語言聽起來這麼不同?
在美國、英語有沒有「普通話」?
多語言者是否真正存在?

TAG:語言 | 語言文化 | 漢語 | 口音 | 漢字讀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