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像沃爾瑪、家樂福、樂購這樣的大型連鎖超市的毛利潤大約是多少?凈利潤呢?


店內營業本身的毛利率是15%左右,加上公司分配的一部分利潤,總體毛利率會在20%左右。


毛利率的話,要分不同品類來說的。

大超市一般分三大部門:生鮮、雜貨(或者叫食品、干雜等)、非食品(或者叫百貨等)。其中比較有爭議的一個是冷凍冷藏科(有些叫日配),有的分在雜貨,有的分在生鮮;一個是清潔日化,有的分在雜貨,有的分在百貨。

超市的毛利,主要的可以分兩塊:前台和後台。

前台就是商品本身的差額毛利。順便說一下,正規超市的毛利計算都是:毛利=(售價-進價)/售價,這個俗稱「內毛利」,而供應商報價往往是:毛利=(售價-進價)/進價,就是俗稱的「外毛利」或者「順加毛利」,這樣可以顯得毛利高一點。

而後台,則是商家為了維護超市渠道,而給予超市另外的補償,常見的如批量折扣(就是俗稱的月返和年返,其中月返往往是無條件的,年返則是必須達到一定進貨額水平的)、進場費、條碼費、海報費、地堆費、陳列費、節慶費等。這些也是超市利潤的另一個重要來源。目前,批量折扣是國家允許的,而其它各種費用則是禁止的,所以各超市的正式合同中都會用一些隱晦的名詞代替。

三個部門的操盤手法不同,所以毛利的來源也不同。從前台來說,一般生鮮的整體在10-15%,具體到每個科組其實差不多,不同的只是佔比而已,水產、肉類、蔬菜是毛利比較低的,熟食、麵包是毛利比較高的,水果就看周邊消費層次了;雜貨的毛利由於價格競爭現在都不高,整體4-5%的毛利很正常;非食品的毛利比較高,一般在30%左右。可見,一個超市的非食品比例越高,這個超市的整體毛利就越高。

對於後台而言,生鮮的後台,一般3-5%,雜貨的後台,一般10%或以上,非食品的後台,大家電比例高的話整體在5%,比例低的話在8-10%。

綜合來看,生鮮的毛利,一般在15%左右,雜貨也差不多15%,非食品在30%。

以上只是普通超市的,且各個門店由於商圈不同,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對於一些加強型的超市,如生鮮加強的永輝,或者基本只做家居的百安居、宜家,就是另外的情況,需要單獨研究。


1、從單店來看,利潤來源於前台毛利和後台的通道收入,還包含一些其他收入(廢紙板收入、罰款等),一般來說大賣場毛利率十幾(15%到不了吧,家樂福就明顯到不了,還是看企業運營情況的),通道收入也看企業的議價能力的,兩塊加起來20出頭。

2、從集團公司來看,利潤除了來自主營,還來自於資本運作(零售業的資金比較充裕可能會做些地產投資或者其他企業的交叉持股或投資等,還有可能是加盟收益等等)凈利潤率3-4的企業已經是很好的企業的,到不了5的。超市實在是微利行業靠的是量。


大型連鎖超市行業標杆的凈利率水平應該能達到8%左右,毛利率應該能做到22%左右,主要是包含大量的總部管理費用,如果是上市公司,可能還要計算股東權益等費用,單獨門店毛利主要由前台銷售毛利、後台採購收入和門店招商收入三部分構成,而招商能力的強弱會直接影響到利潤的構成,之前幾位說的應該是單獨賣場部分的毛利率水平,知淺言深,敬請諒解


徐sir說的比較準確,現在隨著便利店的盛行,大型商家看似毛利比便利店要低,實際上有很多的其他收入,如進場費,廣告費,堆碼各種,大型商超的供貨價格也不一樣,定價權比較弱,綜合來說,食品的毛利大概是在30%左右,糧油在10%左右,百貨最少都是在60%以上,日化的毛利品牌的毛利在15%左右,2.3線品牌要高很多,基本上都會遵循2/8原則,總而言之,現在開超市只要位置不差,各種成本管理控制的到位,肯定是賺錢的


一般大型超市都有進貨折扣,一般是10%左右。就算零利潤銷售,進貨折扣也有10%左右。

而且還有雜七雜八的費用,如:DM,SKU,堆頭,月度返點,季度返點,年度返點~~~


根據華潤零售部門朋友透露,凈利潤率是5%左右,零售業是靠量取勝。


毛利30%左右,純利5%左右,但如沃爾瑪它帳期長,後端的資本運作可以帶來很大的利潤(關鍵有這個)。


推薦閱讀:

航空母艦上有超市嗎??
如何解釋大型超市「99尾數定價」現象?
超市要做哪個體系的認證?
國內外超市有什麼不同或者讓你初次看見感到新奇的地方?
為什麼中國大陸沒有好市多 (Costco) 這樣成功的會員制連鎖店?

TAG:連鎖經營 | 超市 | 連鎖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