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文有哪些閱讀價值和影響力?

時文,包括報紙雜誌上的時評、還活著的那些作家們寫的小說等。

「不沉迷於今天的文字是很有益處的,這些文字對人們的神經具有直接的影響力。首先是不讀報紙,屬於今天的任何事情都易於和我們自身感興趣的材料聯繫在一起,那些屬於過去的東西更有可能與我們的精神本性相結合,與更高的情趣相結合。」

這話是可取的嗎?

原語境是:http://miaowei.blogbus.com/logs/128730664.html


受邀題。謝謝顧惜朝的邀請,我在這方面也所知甚少,可能要令你失望了,請諒解^^

不知道提問者是否了解布克哈特其人其事,我倒是略有耳聞。他是一位偉大的文化歷史學家,對歐洲文化史藝術史的研究都有極大的貢獻,他一向主張歷史便是一種解釋,一種批判,他不相信各種史料,亦認為所有的歷史學家都做不到公正客觀、不偏不倚地看待歷史——我一直以為他是一個極富個性甚至有些偏激的學者,從這點上來看,他如此決絕的言論也不足為奇了。

再談論到這句話本身,「不沉迷於今天的文字」在我看來更多的是說者對自己的約束,為的是更專心地鑽研他的學術,演員在拍電影時講求入戲,做學問也大抵如此吧,以當時的眼光看當時問題才是歷史,以現今的觀點看過去卻是一種審視,而以過去的眼光看當下則是一種愚蠢了。以為自己的一些個人思想是多數人的共性,這也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問題吧,布克哈特講出這番話,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時文真的是沒有價值的嗎?大家心裡應該都有了答案,過去的經典與如今的流行並不矛盾,拿時尚圈來舉例子,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是經典的輪迴。

正如金耀基先生所說,有歷史的通道,就不會漂浮;有時代的氣息,則知道你站在哪裡了。


不知道這話誰說的?了解過去具有顯而易見的價值,不必多說。

我也很喜歡死的東西(比如一百年前、三百年前的音樂),但我更關心活的東西。讀今天的文字,哪怕再爛,至少讓我知道我還活著。


關於時評,咱們反著看吧。為什麼諸如南方系報刊的時評常常被高層封殺呢?於網媒而言,封殺就是通知各網站在規定時間內刪稿、刪帖,有違者關站(永久關站或關閉24小時等)、罰款、通報批評等;於傳統媒體而言,封殺就是媒體的總編輯等人寫檢查、被撤職,執筆者如果是員工,可能被開除。有這麼嚴厲的處置擱在這兒,可見影響力是個什麼東西了。思想也是武器,也可以當原子彈、氫彈使的。

至於小說、詩歌、散文、隨筆、遊記等文藝性的時文,他們最大的價值與影響力在於幫助閱讀者感知自身所處的時代,增強他對本時代的認知與把握。尤其像價值觀,各時代的差異一直存在。如果你用已經過時的價值觀來過活,一定難以適應社會,會感到活得很痛苦。人畢竟是群居動物,無法脫離族群而孤獨存在。其它的價值還有提高文化修養、藝術品位、生活情趣等。

至於「不沉迷於今天的文字是很有益處的……」這段話,因為沒有前後文參照,不知道他後面幾段是怎麼寫的,所以只能估計寫這話的人主要是強調經典作品對人生所起的作用。他想表達的是:不要只滿足於看報刊等刊載的時文,不要太快餐、太功利主義,應該同時認識到」老古董「的價值,從中把握永恆的存在,汲取精神營養,讓自己活得明白、活得有深度。如果他後面幾段繼報刊之後,直白地主張其它時文也是沒有閱讀價值的,那他就失於偏頗了。新聞學有種說法,報紙是另一種歷史。


打發時間


單就這句話來說,有著一定道理。類似於「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思想。時文的可取在於它的觀點是時下人們的興趣所在,反映事實和人們即時的想法。但作為一個時評家,也是當下環境里的一員,他不可能完全脫離當下的環境而給出一個完全正確的評論(或是給出的見解雖然正確卻不為別人所接受,如曾經韓寒的觀點)。而經過時間和事實的歷練,曾經的熱點失去了熱度,但卻逐漸顯現出其中的可取性和為人們接受的一面。這句話讓我們看到作者是想站在一個完全理性的角度上去評論一件事。但我們應學習這種思考的角度,而不是完全放棄關於時下熱點評論的一切新聞。可以時常回頭看看曾經被熱評的新聞在時間的淘洗下變成了什麼樣子,這樣也有助於對於時下熱點評論的評判。


我認為,時文因注重時效性而無法保障其準確性,更有隻為博一贊的各種商品化、快餐化的文章。閱讀時文可以與時俱進,但相對的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而「那些屬於過去的東西」是經過時間驗證的,準確性和權威性更高,有效信息含量相對較高。


1、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如果一個人從生到死社會變動幅度小,閱讀與正職無關因而時間有限,那是應該遠離時文,盡量多讀那些「屬於過去的東西」,尤其那些屬於過去的經典。

2、當今中國急劇轉型,很多問題已經不可能單純依靠前人經驗獲取解決辦法,又有互聯網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時文發布接收渠道,時文至少取得了與那些「屬於過去的東西」同等重要的地位。

3、如果有人因為學術理想等等理由,仍然試圖終生獻身於那些「屬於過去的東西」,那麼他不僅需要絕大的定力抵抗種種外界誘惑,還要坦然面對他人、社會的不理解,而且事實上他很可能最終兩手空空一無所獲。


推薦閱讀:

有哪些詼諧幽默的文言人物描寫?
如何培養發散性思維?
紙質書籍和電子書,哪一個更容易傳輸進大腦?
哪些書適合在博士的時候閱讀?
有哪些文筆好且有趣的網路小說作者?

TAG:媒體 | 閱讀 | 現代藝術 | 傳媒行業 | 現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