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 是否給人質量有點差的感覺?從商業模式角度來看,款多量少的「快時尚」是否容易產生質量問題?相比 Gap 和 H&M,Zara 的質量問題又有沒有什麼自身特殊原因?
雖然是間接的競爭對手,卻沒機會深入研究ZARA,也沒去過西班牙,也沒有專程去看看它的年報,僅根據以前來自公司內部羨慕嫉妒恨的坊間傳聞略作補充。
ZARA
最成功的copycat,派年輕的設計師直接駐紮在常年不斷的歐洲各大服裝展場,現場抄完了就回去做,從抄到商品上架據說是22天(也有說15天的,數字不重要),ZARA每年付的侵權費據說就有幾億歐。ZARA在歐洲的價位和形象跟中國知名品牌班尼路(沒有貶義)類似,但是依靠高價進駐高檔街區,毗鄰奢侈品來抬高自己的身價。ZARA是快時尚,從內部來看是靠高速反應的供應鏈和超快超新的設計感來佔領市場,對消費者來說,ZARA唯一的賣點就是便宜。一頓飯錢就可以買一件「時裝」。
就因為便宜,而且流行變化快,很少會經常穿、長時間穿,質量不是最重要的,差一點也沒關係。HM
相比ZARA,HM更年輕,更潮,價格也更便宜。HM也算快時尚,據說從設計到上架,時間僅比ZARA慢幾天。HM也經常會和著名設計師合作,推出每一季的設計師系列,做噱頭,佔整體的比例沒那麼大。HM的質量風評同樣不好,因為面向更年輕的消費者,對於品質要求不高,對於品質的提高對品牌來說不是最重要的。GAP
SPA模式(這個詞)就是他發明的。美國人不懂時尚,舒服更重要。GAP是基礎時尚,款式翻新變化小,單SKU的生產量大,供應鏈的反應速度也沒那麼快,也不需要那麼快。所以GAP的產品質量理應比ZARA好。(牛仔褲比晚禮服結實貌似也是理所應當的)
基本上GAP和ZARA沒太多可比性,兩個的定位和經營模式有本質區別。以上這些都是這些國際品牌在國外的表現,但是進了中國,售價不變,物價指數低,使得這些牌子一躍成為中檔品牌(有些比國外還貴,因為有出口退稅政策,在國內工廠加工的服裝如果在國內銷售,沒有退稅優惠,成本會高不少)。如果是中檔品牌,設計、質量、品牌形象、文化、歷史這些本來都不是主要賣點的東西就都被拿出來說事兒了。
估計ZARA也鬱悶的,我本來就不是主打質量的,你非要從質量上挑刺,你怎麼不馬上把通貨膨脹速度加快點,或者把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點,你就會覺得我便宜了,也就不這麼挑剔了。(同樣的成功案例還有宜家家居和哈根達斯)十幾年前覺得吃次肯德基麥當勞還是比較奢侈的,現在隨便是個裝修好一點的小飯館,吃一頓就比麥肯貴。以上回答均沒有準確來源和確鑿證據,請謹慎參考。Zara 的質量完全沒問題, 比 HM 好上很多.
Zara 最近多次出現在媒體上的質量報道有可能是人為的, 原因可能為 Zara 沒有把國家法定的質檢完全報告做足. 國家要求每一款衣服都要有質檢報告, 一份報告按布料和測試項目不同需 500 - 1000 元. 想想Zara 每季的款式有多少. 不難想像他們不會完全按要求做足.就不班門弄斧了。直接轉載 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寫的還是比較深入。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articledetail-65266.html
=======
不要跟阿曼西奧。奧特加(Amancio Ortega
Gaona)糾纏行業道德的問題,如果你是那些頂級時裝商之一,他願意跟你對簿公堂,為涉嫌抄襲的指控罰單一年付上數千萬歐元。沒關係,他依然能從他一手創建的、目前全球最大的服裝公司ZARA身上獲取數億歐元的利潤。在惡名與利潤之間,他理智地選擇後者。也不要跟他提廣告的問題,如果你是他的員工,很可能換回的是一句「你還沒有想到更好的Idea(主意)嗎」的責罵。廣告人稱阿曼西奧是「整個廣告業
的噩夢」,他,只允許ZARA拿出年收入的0.3%做廣告,遠低於它的競爭對手3%-4%的水平。即使是這區區少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也被其視為「毫無意義的分心行為」。他甚至拒絕任何主動找上門來要求在其門店拍照的明星演員。盡情享受那些又時髦、又平價的衣服吧。如果你是他的顧客,不管你在世界任何城市,只要看到ZARA的門店,那你一定正站在這個城市的主流商業區。即
使一周光顧一次,你也總能在櫥窗模特身上看到新品。貨架上,你會輕易發現「很Armani」或者「很Prada 」的衣服。除了那些細微差別外,它們甚至就是幾天前T台秀場上的翻版,價格卻不到其1/5.是的,這就是被美國《新聞周刊》稱為「讓時裝業者嚇破膽」的西班牙服裝公司ZARA.與西班牙「鬥牛」和「弗拉門戈」相比,ZARA走得更遠——它已在全球5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4000家分店,這一數字正以每天新增
1.5家店的速度累加,同時年營業額持續10多年保持20%-40%的增長速度。在時尚界,阿曼西奧。奧特加可能不是一個受歡迎的同行,但他創造的ZARA品牌公式「一流設計、二流面料、三流價格」卻在服裝市場上所向披靡。經典
時尚品牌GUCCI發出的如下警告:「必須密切觀察,並且學習ZARA,因為消費者正深深地接受著ZARA教育,正期待快速實時的時尚。」抄襲可恥嗎?不!
1999年,ZARA進入英國,由於每周都有新貨的ZARA讓英國服裝界急得團團轉,因為當地傳統的服裝零售商每年只有三四季新貨。可ZARA完全
顛覆了這一約定俗成,全球各門店都保持每周進行兩次新貨的慣例。而且,每年設計的新產品將近40000款,其中10000多款投放到市場。它是全球唯一能夠在15天內將產品從設計到配送至50多個國家的4000多家分店的服裝公司。ZARA速度無人能及。英國一家快時尚公司,同樣推崇平價奢華風的Topshop是ZARA的學習者。去年11月,這家公司的CEO菲利浦。格林(Philip
Green)和超級名模凱特。摩絲(KateMoss)解除了合作合同,原因之一是比ZARA慢半拍。「凱特在設計方面做得很好,可生產她所設計的系列很費時間。」菲利浦說道。
和一些慢半拍的時尚品牌不同的是,阿曼西奧讓設計師頻繁穿梭於巴黎、倫敦、米蘭等地的時裝發布會,用相機鏡頭記錄歐洲頂級品牌每一季的流行時尚。
ZARA的目標不是創造潮流,而是跟隨潮流。所以它不需要首席設計師,而是由設計專家、市場分析專家和採購人員組成的「三位一體」的設計團隊。據說,這個團隊近400人,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誰說靈感只來自於各大秀場。ZARA的設計人員可以從全球任何地方獲得靈感,包括貿易情報、迪斯科舞廳、橋上的行人小道、時尚雜誌等等,然後把這些靈感迅速體現在圖紙和裁縫台上,不僅設計下個季度的新產品樣式,同時還不斷地更新當前季度的產品。
那些頂級大牌們咬牙切齒地指責ZARA,認為它只是混跡於時尚界的「制衣商」。時尚界無章法的混戰就由它挑起,抄襲他們最新款式的設計,稍事修改,貼上ZARA商標,就下單生產。
抄襲可恥嗎?不!阿曼西奧絕不認同。作為名副其實的「翻版王」,所說的抄襲正是他40多年前創建ZARA的靈感來源。
1963年,阿曼西奧和他的第一任妻子以5000比塞塔(30歐元)共同創辦了一間生產女性睡袍的小作坊。一次,他注意到了一件昂貴又花哨的名牌女
式睡衣。他花了幾周的時間將它慢慢改成了自己的第一件高級服裝仿製品,沒想到居然極受歡迎。他在街上總發現行人會不自覺地把目光投放在櫥窗中的女裝,於是觸動他轉往女裝市場的念頭。如今,在ZARA總部,那幢被視為其「心臟」的白色大樓面積有11000平方英尺,女裝、男裝和童裝分別位於三個大廳。每個大廳中,坐在一邊的設計
人員手繪出設計草圖,然後與坐在中間的市場專家、坐在另一邊的採購人員進行充分交流,才形成電子版的設計草圖。然後,他們一起斟酌款式、材料、顏色等的搭配,同時考慮該設計的生產成本與銷售價格。最後,一位熟練的工人手工試製出一件小型樣品,放在大廳一角現場展示。ZARA鼓勵每個員工發表評論,並由設計師實時改進。整個設計過程都是非正式的、開放的。這也是為什麼ZARA能把抄來的東西融入到自己的品牌里去,從而讓產品始終保持統一的風格。
對大牌,不但模仿,還要與之正面分庭抗爭。這一點,阿曼西奧從未明說,卻從其店鋪的選上可見一斑。1975年,他開了第一家ZARA門店,就在拉克
魯尼亞市區富人居住的熱鬧商街上,有著光鮮的櫥窗和層出不窮的系列時裝,和拉克魯尼亞所屬的加利西亞自治區最氣派的百貨公司門對門。此後,不論是1988年ZARA在葡萄牙波爾圖市開設第一家海外門店,還是1989年進駐紐約曼哈頓區、1990年再度進駐巴黎香榭麗舍大道,都在
宣示它成為國際品牌的決心。它在全球各地的店面既在每一條都市最繁華最高檔的商業街,也有由老戲院改裝的、隱藏在古迹里的文物建築,這些投資昂貴的店鋪、精美的櫥窗設計和裡面時尚的產品,在阿曼西奧看來,才是ZARA所需要的全部廣告。2008年是ZARA全球化的轉折點。當全球經濟危機席捲美國時,ZARA超過了它的美國競爭對手GAP,成為世界最大的服裝零售商;在此三年前,
它超過了HM成為歐洲最大的服裝零售商。2008年,其70%的銷售量來自於西班牙以外,而之前60%的銷售來自於西班牙本土市場。近來,ZARA在中國遇到了點兒小麻煩。北京市消費者協會進行的一項質量抽檢中,ZARA第三次上了黑榜。不過,沒出意外,ZARA仍採取了置若罔聞的態度,就像其應對歐洲各大品牌控其設計版權侵犯的官司一樣。
阿曼西奧似乎無意為ZARA的抄襲及質量問題辯解,或者是他不屑去做,因為在他看來,ZARA的使命是創造「買得起的流行時裝」,是「在儘可能短的
時間裡跟上顧客的所想所需」,而這與是否抄襲無關,他在乎的是夠不夠「快」。甚至為了追求快速與平價,必要時選擇二流面料、犧牲一點兒品質都是可以被ZARA接受的。貨如輪轉
ZARA快的秘訣是,一切都從店鋪里開始。
Jesus Echevarria剛加入時,職位是副總裁級別以上,和其他新員工一樣,要到店鋪實習一周,接貨車、折衣服、觀察客戶反應、學習如何從門市向總部彙報信息。當然,他的實習期可能只是一周時間,而其他新員工可能是兩周或更長。
阿曼西奧和設計師們一樣,每天都可以同步接收到來自全世界各個店鋪的店長發送的實時信息。人手一部PDA的店長,負責查看店中的貨品銷售情況,隨時
向總部傳回消費者的意見、喜好,也可以看到設計中心衣服的款式與顏色。他們有權根據當地顧客的喜好以及下一周的需求決定應該進什麼貨,但絕對不能更改價
格。如果出現貨品積壓,就由店長為這些庫存買單。各門店通常每周向總部發兩次訂單,產品也每周更新兩次。訂單必須在嚴格規定的時間內準時提交:西班牙和南部歐洲的門店是每周三下午3∶00之前和每
周六下午6∶00之前,其他地區是每周二下午3∶00之前和周五下午6∶00之前。如果門店錯過了最晚的時間,那麼只有等到下一次。店長可以追加或變更訂貨。在一個傳統產業,一旦一個銷售季節開始,零售商最多可以變更20%的訂單量,但ZARA可以做到40%-50%.通過這種方式,避免了昂貴的生產過剩和隨後的折扣潮。
阿曼西奧就堅持「快速、少量、多款」的管理模式。在ZARA,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是,但凡2-3周沒有售出的商品都要被移出貨架。表面看來,這種做法
的成本昂貴,可對ZARA正合適,其未售出商品所佔比例一般不到庫存的10%,遠低於17%-20%的行業平均水平。此外,新品數量有限、購買時間窗口短的特點,反而激發了人們更加頻繁地光顧ZARA店鋪。這得歸功於Jose Castellano.1984年,阿曼西奧遇到了這位程序員。這位電腦奇才設計了一套先進的IT系統,使ZARA的產品從草圖變成店鋪新貨只需要10-15天時間。
因為要不斷地變化庫存,ZARA的運輸流程更將「快」字演繹到極致。所有產品只要出□到歐洲以外的地方,全部坐飛機。「對於我們來說,距離不是用千
米來衡量的,而是用時間來衡量的。」ZARA的一位高級經理說,且這一衡量標準是「天」、不是「周」,所以,這不難解釋為什麼ZARA不像它的同行一樣選
擇勞動力成本最低的亞洲進行生產。在速度的要求下,歐洲與亞洲每小時的工資差別變得不那麼重要。今天,ZARA的生產重心50%以上仍放在西班牙總部附近,其他歐盟國家、土耳其和北非佔兩成,在亞洲的生產不到三成。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多數企業家拋棄了垂直整合模式。ZARA背道而馳,它堅持從採購、設計,到生產、物流、銷售,都要自己來。它力爭九成以上店面都直營,只有少數市場或文化隔閡太大的市場,才交由代理商。一切只為「快」。
「投資銀行過去常說,這種商業模式不會有效果,但我們已經證明,它給了我們更多的生產、銷售和庫存管理的靈活性。」INDITEX集團(在ZARA基礎上發展而來,是其母公司,旗下有9個品牌)CEO Jose Maria Castellano說。
阿曼西奧說的更為直白:「永遠一手攥著工廠,一手托著顧客,儘可能讓雙手互助;一直盯著你的產品,直到把它賣掉為止。」
「沒有臉孔的人」
靠著這樣的信條,今年3月,阿曼西奧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位列第七名,身價310億美元。這個頭髮花白、前額微禿的74歲老頭,恪守一生不見媒
體的準則。全世界開始注意到他是在2001年5月23日。這一天,INDITEX在西班牙證券交易所上市,當天認購額超過了發行量的26倍,募資21億歐元。而阿曼西奧的慶祝方式僅僅是看了15分鐘的電視,然後若無其事地在公司餐廳吃了午飯。不了解他的員工恭喜他時,他一臉的不屑。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說是,阿曼西奧之所以如此低調,是因為石油巨頭洛克菲勒的一句話:「在報紙上最佳的曝光模式只有刊載你出生、結婚以及死亡的小小簡述。」
今年1月10日,在事業最輝煌的時期,阿曼西奧宣布了自己從INDITEX集團退休的消息,離開了他一手創建並堅持工作了近50年的公司。
「親愛的朋友們,是時候了,帶著責任與期望,我會在董事會會議上任命帕布羅。艾拉(Pablo Isla)為下一任執行總裁。」沒有拍照留念,沒有戲劇化的告別,阿曼西奧。奧特加為了親自告訴員工們這一決定,甚至推掉了和西班牙王儲的見面機會。
47歲的Pablo
Isla是法國西班牙聯營Altadis煙草集團的前任總裁。在ZARA工作的5年中,他將ZARA以及INDITEX集團旗下其他品牌推向了全亞洲,並建立了第一家ZARA網店——ZARA.com.這位忠心又受歡迎的管理者被阿曼西奧贊為「經驗與朝氣並存」。對帕布羅的任命暫時打破了ZARA成為一個家族企業的可能性。不過,阿曼西奧還是希望女兒最後接過ZARA的權杖。據英國《衛報》透露,阿曼西奧曾
計劃25歲的女兒瑪爾塔(Marta)接班。他要求女兒從集團由底層做起,先到分店實習,學習將平價衣服分類上架,管理存貨及在早上7點半時監督貨車卸貨。之後瑪爾塔被父親安排到總部的金融、會計、銷售分析及設計部門逗留數月,還飛到倫敦、巴黎及上海的分店實習。現在,阿曼西奧保有集團60%的股份,仍然留在公司以及董事會內。他的員工也不認為他會從此解甲歸田。他依然是他們所熟悉的人:整天穿梭在各部門或
工廠里,盯著每一個服裝的製作細節,思索每一個店鋪的裝潢布局。他的員工相信,從當年的貧寒小子、到今天的「快時尚教父」,直至死去也不會放棄自己的愛好。誰也不知道阿曼西奧的人生目標到底是什麼,賺取財富?功成名就?可他明顯是一位淡泊名利的老頭。有一種解釋可以成立,這個人和他窮盡一生所乾的事業就是用來羞辱既有行業規則的,這可能被阿曼西奧視為自己一生中最為嚴肅的義務。
「要謙虛,要永遠學習、永遠不能驕傲。」這是他留給員工的話。直到退休,公司年報上提供的那張半身像是他唯一的一張公開照片,由此,他被冠以「沒有臉孔的人」。這個問題的設置貌似很多年前的,看到最早的回答是2011年,轉眼6年過去了。 不同的時代,答案有些不一樣。
1、關於質量,個人給ZARA, GAP與HM的排名如下:
GAP相對最好;其次ZARA;最後HM。 其實,HM的定價也略低於ZARA。
這個排名不僅僅是基於自己作為一個曾經的消費者的感受,也是基於以前在這些公司工作過的跟單的反饋。 總的來說,GAP在QC方面做得最嚴格;HM則最控制得並非很嚴。
2、款多量少與質量好壞沒有必然邏輯關係 。不是說款多量少,質量就肯定不好;也不是款少量多, 質量就一定好。 質量的好壞, 更多是品質要求(品質要求又取決於成本要求);以及企業管理及供應鏈管理能力。
題主的意思可能是,因為款多量少,產品周轉很快,所以可能導致產品質量不好。 其實就ZARA的具體案例來說:
*ZARA即使款多量少, 一個SKU生產數萬件還是很平常的, 而數萬件的量對工廠來說依然算大單。
*ZARA有自己高度自動化的工廠,這也是他們能快的原因。
*ZARA的信息系統也很發達。高度發達的信息系統讓信息流能提高工作效率。
*ZARA的組織架構設計也比同類企業更趨於扁平,店長權利大於一般公司店長。 這同樣是他們可以產品快速周轉的原因。
*ZARA的商品管理能力優於一般企業 。所謂商品管控能力,即在商品企劃、商品配貨、調撥、售罄率及庫存方面的控制能力優於一般企業。
總之, 不是所有的快速周轉都是以犧牲產品品質為代價的。以下2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你了解ZARA為什麼可以做到多款少量。
ZARA、Hamp;M、GAP 和優衣庫各自的競爭優勢是什麼? - 知乎專欄為什麼美特斯邦威模仿 Zara 在國內似乎並沒有成功? - 知乎專欄3、目前整個服裝業的趨勢是多款少量。 多款少量的實現,一主要靠供應鏈的優化;其次也靠優秀的商品管控能力(商品企劃、銷售預測、庫存管控等)。 所以,關鍵點還是提升企業自身管理能力。
我只買過一件ZARA的衣服,穿的很少,沒感覺質量差。我老婆倒是說過ZARA質量太差,現在也不買了。
款多量少,應該是造成單品成本上升的,所以為了平衡成本,質量降低。
GAP和HM我也逛過,他們單品的服裝的庫存量感覺應該比ZARA多,所以成本會低一些,質量會好一些。HM質量好嗎?我沒買過,但我摸過,感覺其實和ZARA也差不多……
GAP,其實,我沒覺得是個時尚品牌,在美國也就是個低端品牌,時尚的標籤估計是在中國被貼上的吧。
個人見解,未必靠譜,僅供參考。看了幾個回答,果然做商業的不懂質量,怪不得中國企業質量一直搞不上去也沒辦法。
中國人嘴裡的質量一般指的是廣義的質量,好比一輛國產車和一輛進口車,大家都會說進口車質量好。但進一步問什麼是叫質量好,那就沒幾個人說得清了。
一輛車好開,故障率低是質量好,漆層厚,配置高也是質量好,但其實這裡面是完全不同的意義。
廣義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在設計的階段就已經定型了,比如一件衣服用什麼面料,什麼五金,什麼工藝染色決定了大部分人眼裡的質量,但其實這根本不是質量。好的配置當然比差的配置強,這是由成本決定的,一輛國產車賣10萬塊,當然只能用鐵板來做車身,一輛豪車賣100萬,那當然可以是用鋁合金車身,這個純粹是企業對自己產品定位的問題。
ZARA不是LV,用真皮面料來做衣服那就不是這個價格了,所以這種質量談起來是沒有底的。
真正的質量指的是滿足設計要求的能力,通俗的說就是盡量少的偏差。一個零件的尺寸有公差的範圍,做100個零件都在公差範圍里就是有質量的產品,做1萬個產品沒有1個超出公差範圍就是好的質量,如果有10個零件超出公差範圍,那就相對來說沒有上面的好。
所以汽車行業一般用一個比例來統計一台車出故障的概率,這個才叫質量。
其實不同品牌的同類型產品,如果真的要比質量,只能在差不多價格區間裡面去比,一旦涉及到設計的因素,那麼這個比較就是不公平的。
ZARA和HM要比較質量,就要比較這些衣服出問題的概率,打比方zara是1萬件衣服里有1件瑕疵,而HM是10件,那麼ZARA就好於HM。
還有一個問題是有很多大家認為的質量問題,其實在設計上都不是質量問題。剛才前面說了,超出範圍的才算不合格,這個範圍的定義並不是消費者,而是廠家自己。一件衣服洗2次褪色了,有可能是質量問題,但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是這麼設計的,這件衣服的染色工藝,用的染料註定了這件衣服洗2次就報廢了,那麼就不能說這是一個質量問題。
但是因為普通消費者對於這些標準完全不了解,廠家也不可能公布,所以往往造成很多誤解,消費者認為的質量問題在設計生產者看來是完全正常的,好比德國車燒機油一樣。還有就是對質量本身定義的誤解,經常聽到有人說國產車質量差,進口車質量好,其實這根本就不是質量的問題而是設計和成本的問題。
Who cares? 這就是最佳答案。進了快消的大門,就必須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畢竟你要的只是4-5天甚至一天的光彩。事實上越是BASIC的衣服越要買的好,不要吝惜錢,反而設計感很強,T颱風的衣服越早穿越好,而且絕不可以反覆穿。這就是快消精神。如果較真兒,說明你真的真的真的OUT了。
相對於那麼多複製粘貼的,我真不想大半夜打字,我就長話短說吧,因為他們要快所以服裝多是半成品,後來印花神馬的,也多是簡單款,流水線上服裝一多,出廠周期快,難免瑕疵多
這個話題我想起林劍在另一個話題提到的一個非常有啟發性的觀點「奢侈品是希望讓少數人用上最好的東西。奢侈品是一個過時的概念,代表著舊世界舊秩序 。階級消失之後,奢侈品只能是一種跨越時空的無力意淫了。」
ZARA的流行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這個觀點,打破少數人壟斷的特權,讓更多的人擁有好的東西,以ZARA為代表的快時尚正在消解奢侈品。為了滿足這點,對好的標準做出調整是必須的,對於一件漂亮的服裝來說,哪些因素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是色彩、二是款式(剪裁、結構),服裝的剪裁、結構發展到今天已經沒有什麼再變化的空間,每年的流行勢不過是對過去的重複,所以不要以為一線品牌的設計不可複製,成熟的設計師看一眼T台上的服裝大概就知道設計是怎麼樣的了,色彩是更容易的掌握的了,而ZARA要做的就是在這兩點上盡量拉近與一線品牌的距離。同時,要讓更多人擁有則意味著便宜,而低成本必然帶來服裝材質和工藝不堪細究。
ZARA的另一個特點是快,款式多,上貨速度快。奢侈品總是端著架子說時尚是經典,需要歷史沉澱的。那每年換那麼款式、顏色幹什麼呢?時尚的本質是快速變化,只是現在有人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節奏實現了這種變化,這是ZARA為什麼能成功的原因。
什麼是真正的奢侈品?瑞士工匠採用傳統工藝製作的精密的手錶算,卡地亞的高級珠寶算,這些品牌無可取代,在中國代工貼上標籤後就身價倍增的品牌比如LV、GUCCI遲早要被幹掉。
英國的KATE王妃婚後第二天穿的就是ZARA的裙子,這或許也能印證LL的觀點。哈哈,看看郎咸平先生對ZARA的分析就知道啦,人家就是圖快,價格低廉、風尚跟隨快,流行都是短平快,質量好能穿幾十年的叫做經典,而不叫流行。其實,說到底,ZARA的價格比起七浦路外貿完全沒有優勢,可惜人家是外國貨~大家懂的咯,哪兒的月亮都比咱們這兒的圓,但是也不得不說,人家山寨的有品牌戰略,所以就成了流行咖而不是山寨咖。
另外,其實,HM質量也就那樣,並沒有比zara好~GAP,好像真的是典型的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典型。。。新浪網友管我財對服裝行業頗有見解,在他看來zara的產品不是所謂的質量差的問題,而是根本不能滿足環保要求
7年開始歐美各國開始提高對於服裝面料的環保要求,對於容易引起過敏的PH值、含鉛、含鎳量要求特別高。ZAZA以快以價取勝,根本不可能等待驗測報告出來才開始生產,價格上面也不可行。於是它想了個辦法,要求供應商們簽署承諾書,承諾貨物都附合歐盟質量標準。出現了問題要承擔一切責任。供應量也無法保證,但為了定單還是簽了。但明明知道十有七八質量上都會有問題的,如何規避風險呢?有識之士想到了成立空殼的有限公司和ZARA做生意,並儘快轉移利潤。將來你索賠一千萬、一億也好,隨你便,反正空殼公司的股本就只有一萬元。故事還在繼續...... HM質量一般,成本控制很到位,連印花廠也要入股分一杯羹,神經病的!Zara的模式註定了它的質量一定不會好!它的採購成本控制令它必須用最垃圾的面料輔料生產,它有大半的貨物運輸是空運的!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vhq.html評論部分)經濟觀察報 記者 王芳 婚宴開場後,南京新郎李平單膝跪下,正準備為妻子戴上戒指。一聲很響的撕裂聲突然傳出——他身上的西褲從襠部一直開裂到後腰。李平說,當時要多尷尬有多尷尬。他只得回到更衣室,請伴郎去附近的購物中心買了一條新褲子換上,花了3200元。那條價格699元的開裂的Zara西褲,從襠部到後腰幾乎撕裂成兩半,僅剩內襯布料相連。經過兩周的反覆申請和確認,10月25日Zara終於破例同意退貨並按西褲標價的3倍賠償李平。Zara著名的「15天神話」,曾給時尚業帶來了毀滅性的衝擊,它將供應鏈縮到了只有兩星期,設計、生產、交付在15天內完成。「快時尚」迅速風靡,質量問題也像它的影子一樣,攜手同來。要快、要便宜按照慣例,這條西褲應該是Zara的設計師團隊在捕捉了大牌T台秀上的潮流元素之後,融合自己的風格,第一時間拿出的設計。「每一次看秀都發現,前排坐的永遠都有Zara、HM的設計師和買手。」一位品牌設計師說,這些設計師和買手會立即對接下來一個階段的時尚元素做出精準分析,最短兩周之後,那些大牌T台上的時尚類似款就會出現在Zara的櫥窗中。美國《新聞周刊》稱來自西班牙的Zara為「使時裝業者嚇破膽」的服裝公司。即使一周光顧一次,顧客也總能在櫥窗模特身上看到新品。貨架上,能輕易發現「很Armani」或者「很Prada」的衣服。除了一些細微差別,它們甚至就是幾天前T台秀場上的翻版,價格卻不到其1/5。這就是Zara的設計理念,把剛剛出現意向的潮流變成現實,最重要的是——以大眾能接受的價格。在歐洲,每年Zara都要為此向那些頂級品牌支付不少罰款。Zara著名的「15天神話」給時尚業帶來了毀滅性的衝擊,它將供應鏈縮到了只有兩星期,設計、生產、交付在15天內完成。婚禮上開裂的西褲在羅馬尼亞生產,而它的其他夥伴們則可能來自諸如巴西等地的「血汗工廠」。巴西的調查性電視節目「ALiga」不久前曝光了Zara位於巴西的一家「血汗工廠」。7名玻利維亞籍的外來移民工人,每天工作14小時,一周工作7天,製造著標價為126美元的牛仔褲……巴西聖保羅勞動部一名情報官員稱,Zara的其中一個制衣外包工廠中就設有33個秘密作坊,過去3個月中生產了至少5萬件服飾。在節目中,一名玻利維亞工人稱,Zara的一條牛仔褲在巴西的售價約為200里亞伊(約合人民幣722元),而其生產成本僅為1.8里亞伊(約合人民幣6.5元)。2006年,Zara進入中國,快時尚迅速風靡。為了縮短生產周期,很多服裝公司在管理上並不嚴謹,比如:面料送檢,只送一批。業內某品牌運營總監在見到李平那條西褲的開裂情況後,斷定面料質量存在問題,撕裂強度差。且在製作上沒有嚴格把關,也許是內部接合處面料留得太少,或者沒有包邊,導致縫紉線咬不住面料。一般而言,面料是由Zara提供樣品,工廠自己定製,由於不停地推出新款式,造成供應商的數量眾多且更換頻繁,很難保證所有供應鏈的面料全部過關,但每款面料都做檢測並不現實,成本太高。雖然不同批次的面料手感差不多,但實際檢測值相差較大。面料是服裝業競爭中的關鍵環節,對於服裝企業來說,頻繁更換面料供應商是大忌。但是Zara卻也因此贏得了年輕人的喜歡,因為材質種類繁多、款式多樣,同樣面料的類似款式又比同行便宜。Zara講求色彩絢麗,顏色越鮮艷,染料就用得越多,而最表層的顏色也就越容易脫落,造成面料的色牢度較差。此外,坯布在染色後必須要進行處理,減少PH值和甲醛含量,這個工序的工藝如果不過關,都可能會造成PH值、甲醛含量超標。在中國,Zara被各地工商局公布質量問題,原因多為色牢度、PH值、甲醛含量這三項不達標。「理智」選擇兩星期的時間,足以讓李平的這條褲子從原產地來到中國海關。按慣例,在當地出廠時,每批產品都應該配有質檢報告(但該報告有可能不被承認,因為每個國家的質量標準並不相同)。在通過了中國海關的驗貨和商檢局的檢驗之後,這條褲子到達門店,掛上人民幣699元的價簽。這個價格一般與隔壁的HM差不多,甚至還便宜一些,不過比起Esprit來就要便宜得多。Zara的門店很討消費者的喜歡:黃金地段的大鋪面,上下兩層,透亮通暢。和很多夥計們一樣,這條褲子也很崇拜那個叫 Amancio Ortega Gaona的白髮老人——他1975年在西班牙拉科魯尼亞開了一家名叫Zara的小店鋪,後來發展成為Inditex集團。集團是西班牙最成功的企業之一,而它78%的營業額來自Zara。這位白髮老人一度成為西班牙首富,為人不喜張揚。但在歐洲,他的行事風格被評價為「讓時尚界害怕」、「不談商業道德」,因為他更多扮演的是一個「抄襲者」的角色。官司纏身也撼動不了Zara在快時尚界老大的地位。評論家文章說:「最好不要跟Amancio Ortega Gaona糾纏商業道德的問題,他願意跟你對簿公堂,為涉嫌抄襲的指控罰單一年付數千萬歐元。沒關係,他依然能從Zara身上獲取數億歐元的利潤。在惡名與利潤之間,他理智地選擇後者。」這個「理智」選擇,讓Zara在2005年超過HM成為歐洲最大的服裝零售商,在2008年超過GAP,成為世界最大的服裝零售商。2011年,Zara門店覆蓋中國的城市數量將也從30個增加到了42個。「15天神話」終究不會永遠是獨門秘笈。如今,以廣州品牌BANNA BANNA為代表的一批本土品牌也開始加入到這場服裝業的「快時尚」運動中。除了常規生產團隊外,BANNA BANNA不惜花大價錢組建快速生產項目小組,全面負責從「買手、設計、生產到物流」的一條龍跟蹤。【HM連續兩年登服裝質量黑榜】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129/152911266292.shtml我覺得以ZARA這個價格,這樣的東西已經是很不錯了,技術含量其實是很高的,比如面料風格,很多都是高級面料的低價版,快速的程度決定了他的做工爛的不行,畢竟這麼快,他的細節設計,都是和新穎的,板型也很到位,上身效果都不錯,從設計角度來講他真的做到了快速反應,要說的一點ZARA不是抄!他是消化了當下的流行,然後做一個基本版給你!~他有很多優秀的供應商幫他做設計,很多時候並不是抄,而是模仿,但是甚至比原版更市場,這個是非常有難度的,奢侈品牌有時候可以不計後果做東西,但是大眾品牌要有高級感,但便宜是很難的
zara 一款產品發布周期最長28天,對於一個一年發布1W多款商品,且生產加工一半都來自分布在歐洲各地的工廠的品牌來說,能控制在這樣的質量水平已屬不宜。另外zara相對高端品牌價格要低廉的多,所以用戶享受這類快時尚的同時,在某種程度上接受了一流設計,二流面料,三流價格的模式,那麼zara既然已經找到這樣的平衡點,肯定會繼續下去以維持自己的成本。
因為介是快時尚,價格不高,更新快,拼款式,不需要質量太好(不需要穿N年)。GAP是基礎時尚。
zara的質量我個人認為比HM, UNIQLO,GAP只會好,不會差. 當然有些純用於造型的衣服不做比較.
這些快時尚品牌質量肯定沒問題。我認為Zara是其中最好的。原因看後面。
先從銷售模式分析,這些快銷品牌都是一個模式,沒有銷售員跟著你進行推銷,全程自助。重點是,你可以拿了好多件衣服進試衣間,然後穿,穿完了給整理衣服的人,接著整理的人不會洗啊,檢查啊,非常寬心的把衣服又掛到貨架上。
因此,你在試衣間里撐壞了衣服他們也不管,試衣服,記住,只是試尺碼而不是要買穿的進的這一件。對比一下,在另外的可以算是半個快時尚的品牌,比如earth ecology music和Snidel里,有售貨員,你只能試貨架上的衣服或者他們拿的某碼的衣服,成功後你買的基本上都是倉庫里的新衣服。不考慮斷碼情況。ps其實我也撐壞過Zara的衣服(╥_╥)既然大家都這樣,你也別非要買壞了的衣服了。檢查一下,挑一件好的。然後,說到打折季,其實除了爆款或者爛尾款,基本沒什麼好的衣服,很多還是試爛的,能接受超低價就接受一下崩壞吧!如何避免?很簡單,找服務員,不是試衣間掛衣服的那位,而是在售貨區掛衣服的人,問他們要某衣服,他們會從倉庫里拿。但是,僅適用於由於上新而下架的衣服,不然倉庫里是沒有全新的。我曾在bershak里讓售貨員小哥拿了一件倉庫里的全新T,連標籤都沒有貼上rmb還是歐元的。然後,Zara是提到的幾個里比較好的。我認為是Zara>Gap>HM。Zara旗下bershak,Stradivarius,pull bear是Gap和hm之間。然後CA,cache cache我覺得不如hm主要是設計問題。forever21的款式不太推薦,比Gap略次,但是配飾非常推薦,物美價廉。Monki是hm旗下的,價格相近感覺沒什麼區別。ESPRIT強烈推薦,但是好像還是有售貨員的,質量比Zara好點吧,也差不多,但是風格不一樣。only就是貴,質量跟Zara差不多。
以上是我了解的銷售模式一樣的快時尚品牌。半個快時尚里,國產的拉夏貝爾強烈安利,他現在也有了旗下分類的拉巴緹什麼的,在和Zara等等靠攏。價格比較便宜,主要看你要什麼款,價格波動比較大,款式年輕化不成熟。以Zara為例具體分析品牌,其他快時尚基本類似。不具體一個一個講了。
買Zara不僅僅買了Zara,你要區分basic,trf和更加少見的其他分類(collection)。hm也是一樣的,有分類。每一個分類都在標籤上看得出來。質量最好的最大眾的是trf,經常有高科技面料的衣服,但是貴。basic顧名思義,便宜,促銷多,但是面料最基本,裁剪也一般。其他更少見的基本只有大城市的特大門店才有,一般見不到。但是物以稀為貴,特別貴但是好看,做工好。曾經在hm看到過899的一條連衣裙,是premium的商標,做工就是和divide標籤的不一樣。買回去肯定要洗,一定要看標籤說明怎麼洗,用什麼洗滌劑。別用什麼柔化的洗滌劑洗毛線的最後洗壞了。這些洋貨,連洗滌都和中國不一樣,看清楚標籤怎麼說的,要怎麼洗,才可以洗。這個問題明顯是給hm貼金啊!hm那質量,有臉說比zara好?GAP質量那是真的好。毛衣除外
眾所周知,品牌 ZARA 「參考」各大品牌再加以融會貫通所推出的快速時尚單品滿足了不少人的搭配需求。
雖說是「參考」,但ZARA抄襲的舉動,大家都心知肚明。雖然我們很大一部分人心裡都很抵觸抄襲的作品,但逛起ZARA來依然津津有味。(嘴裡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不管ZARA被怎麼黑,但不可否認她依然很受歡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感覺這三個因素很重要,①價錢平民②衣服風格受大眾喜歡(雖然都是抄襲)③更新速度塊。
都在說她抄襲,但到底ZARA出了哪些與品牌類似的商品呢?下面我們就不妨一看來看看。
*ZARA 鞋款 ≠ NIKE多雙球鞋相似程度:☆
看到這雙 ZARA 的鞋款,sneakerhead們是不是很難不聯想到多雙 Nike 球鞋的樣貌?
前端部分設計好似 Roshe 系列的鞋頭部分,整體有些許 Nike KD 7 的影子,又或是中底部分稍微相似 Flyknit Racer 系列。
*ZARA 鞋款 ≠ Yeezy Boost 750相似程度:☆
在版型以及類似設計的參考大家或許還能接受,但這種激似度超高的「參考」真的好嗎?之前 ZARA 曝光了一款 Yeezy Boost 750 既視感鞋款,或許超越了單純「參考」的範疇,但是真的叫你選擇的話,你會買嗎?
*ZARA 鞋款 ≠ adidas superstar slip 等相似程度:
作為快時尚的指標,「致敬」時下流行單品的速度不能太慢,因此ZARA本季最新的鞋款設計你又能看見 adidas 的影子。
其中包括了時下最流行的 Slip-ON、Stan Smith、UltraBOOST 與 AlphaBOUNCE的鞋款。
*ZARA Streetwise ≠ Yeezy Season 2相似程度:☆
就在 Yeezy Season 2 的確切發售日期始終撲朔迷離時,品牌 ZARA 卻搶先一步推出了全新系列 「Streetwise」。
這個「Streetwise」系列,不管是顏色還有剪裁等都明顯在效仿坎爺的Yeezy Season 2,大地色等純色搭配。但終究是快時尚,細節程度還是 Yeezy 更勝一籌。
除此之外,主頁君扒來了ZARA更多的「參考「款
↓↓↓
ZARA 鞋款 ≠ Rick Owens
相似程度:☆☆☆
左:Rick Owens 右:ZARA
ZARA 鞋款 ≠ Valentino
相似程度:☆
左:Valentino 右:ZARA
ZARA 短T ≠ Givenchy
相似程度:☆☆☆
左:Givenchy 右:ZARA
ZARA 短T ≠ Alexander Wang
相似程度:
左:Alexander Wang 右:ZARA
ZARA 短T ≠ Jil Sander
相似程度:☆
左:Jil Sander 右:ZARA
除了ZARA,其他快時尚品牌 HM 與 Forever 21 的案例也是層出不窮。
例如前段時間 Forever 21 就被 Complex 團隊的 Emily Oberg 控訴,Forever 21 抄襲了她的品牌 Sporty Rich 的設計,一件全白連身帽夾,胸口有著刺繡字樣。
Emily Oberg 張貼出 Forever 21 販售的版本,兩者間的相似度高達 95%,Forever 21 是僅在文字內容上修改為「Smart Pretty」,十分的明目張胆。
還有在去年歐洲品牌 Bershka 也是因為抄襲而惹起爭議,他不僅打造類似 Yeezy 750 的鞋款,還推出及像 Y-3 Qasa 鞋款,不僅設計細節有部分類似,就連材質的選擇也是超像。
昨晚給大家介紹的你們老公權志龍親自操刀與韓國時裝品牌 8 seconds 合作的服裝系列,也被網友指出該系列服飾疑似抄款。
其中8 seconds的一些服飾與Vetements、Raf Simons、Saint Laurent 的極為相似。
早年New Balance 也曾經起訴老佛爺Karl Lagerfeld,原因是其個人品牌的運動鞋單品涉嫌抄襲 New Balance 的經典設計。並且只是將N字標識換成了K。
而就在今年上半年,聯邦法庭勒令 Skechers 停止銷售旗下的 Skechers Onix 鞋款。
其中原因就是,這款鞋的外形與 adidas 的大熱鞋款 Stan Smith 極為相似,同樣是標誌性的全白鞋身點綴綠色鞋跟,而鞋側的沖孔設計也十分相似,只是將其方向稍作改變了,因此引起 adidas 公司方面的上訴。
某些品牌或者快時尚的好處就是能讓你用平民的價格擁有大牌相同形體的熱門單品,但它卻是像個沒靈魂的空殼,畢竟它帶著「抄襲」的背景誕生。雖然我們沒有干預任何人選擇物品的權利,但還是希望大家去支持真正原創的精神。
文章轉載自潮人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不妨分享到朋友圈。關注奕賞,做有型格的魅力男士!穿搭教學,單品推薦,時尚生活,新技能get,應有盡有!新浪微博同步更新,@奕賞Essential。微信公眾號:奕賞,ID:D-ESSENTIAL。
雖然就目前形勢看快時尚品牌處於齊頭並進不分高下的階段,並且快時尚在華增長持續放緩,從各大媒體對於快時尚的唱衰我們似乎看到快時尚行業已經觸碰到了發展的天花板。
但文章開頭我先表達我的觀點 。
1、快時尚在華必定還會有一次爆發性增長的機遇。
2、隨著我國進入新經濟時期,快時尚品牌必將做出經營方面的戰略改變,誰先改變誰將佔據先機,並進一步拉大各品牌間的距離
我們先看一下各個品牌公布的營業數據
迅銷集團同時表示,截止至11月30日的季度,該公司相較於同期凈利潤下跌30.2%至480億日元,約3.984億美元。而第一季度營收額增長8.5%,達到5200.3億日元,約43.2億美元,而營業利潤則下滑16.9%至759億日元,約6.3億美元。
據瑞典快時尚巨頭HM發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一季度業績上漲8%。12月1日至2月29日期間,HM第一季度包含增值稅在內的銷售額上漲9%達59億美元,去除增值稅後,銷售額上漲8.5%達51億美元。
西班牙快時尚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發布2015年全年財報,據財報數據顯示,該集團2015年全年利潤上漲14.9%達28.8億歐元(約200億人民幣),實現全球各地區的雙位數增長目標。
Inditex集團旗下擁有Zara, Bershka, Pull Bear和Massimo Dutti品牌,截止至2016年1月31日,該集團2015年銷售額大漲15.4%至209億歐元。
談到快時尚,就繞不開優衣庫、ZARA、HM這三個近年來迅速擴張的品牌,看到以上三各品牌的15年財報,相信大家還是覺得快時尚還處在快速發展的快車道上,但是我們如果仔細來看,分析對比各品牌的財報和經營策略其與往年比較,其實快時尚品牌的快速增長勢頭正在變緩,甚至是營業額持續走低偏離預想的惡化
1、首先是營業額增長放緩較為明顯的優衣庫
曾經在快銷服裝業創下經營神話的優衣庫正在遭遇經營困境。4 月 7 日,作為亞洲第一大服裝集團的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 公布 2016 財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雖然集團銷售總額同比上漲 6.5%,但營業利潤卻大幅下降 33.8%。其中,優衣庫在日本本土與國際市場均表現不佳,是迅銷集團業績大幅滑坡的主要原因,這也是近 5 年來迅銷集團半年度凈利潤首次出現下滑,而在中國這一最大的海外市場,我們也能明顯的感覺出優衣庫應對市場變化的捉襟見肘。" 今年上半年綜合收入上升,但經營利潤下降,主要是受去年年底北半球冬季天氣異常溫暖的影響,優衣庫的冬季服裝銷量減 少,以及日元升值導致出現匯兌損失所致 "。這是迅銷集團相關負責人對於此次凈利潤降低給出的回應,但其實眾所周知的是迅銷集團在日本以及在中國以及海外市場區域持續實行的政策就是限時打折促銷,打折促銷一向是我極為痛惡的提振營業額手段,因為在營銷方式上這是一種飲鴆止渴的行為。折扣促銷雖然看似增長營業額,但同時也會拉低利潤,降低顧客粘性,你再有商品,顧客將不會第一時間購買,而是等待你的限時優惠。
更為值得一提的就是優衣庫的股價因此暴跌,導致問鼎 "2015 年度日本首富 " 的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已經失去其首富地位。相信如果不做出改變,柳井正先生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這麼燦爛的笑容了。
對於優衣庫此輪股價暴跌,在暴跌前兩周我已經預測得知,並且告知過快時尚行業的相關人士,而鑒於優衣庫以往的優異表現,當時並沒有人認可我的觀點,筆者會在接下來的敘述中認真論述為何他一定是暴跌。
2、財報利好的同時爭相打折促銷營銷手段顯示出快時尚品牌對未來發 展的底氣不足
ZARA、HM為提振營業額爭相折折促銷,快時尚淪為打折賣場,品牌 形象受損
在快時尚領域,優衣庫的經營處境只是快時尚品牌的一個縮影,幾乎絕大部分的快時尚品牌都沉浸在 " 業績下滑 " 的泥沼中。
全球第二大服裝零售商 HM 發布的 2016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公司營業額較去年大幅縮水。美國最大服飾零售商 GAP 集團也難倖免,2015 年第四季度凈利潤 2.14 億美元,同比縮水 33%。在諸多快時尚品牌里日子相對好過的是 ZARA。ZARA因為其較為獨特的經營方式以及不可複製並且佔領絕對優勢的核心競爭力,促使其快速且較穩穩定的增長。
困局體現在各個快時尚品牌的門店,快時尚品牌的打折促銷行為正在升級。HM為首的等一眾的全國門店常年都在打折清倉,3 折、5 折的促銷活動已成為常態。而優衣庫雖未進行大規模打折促銷,但是其限時打折商品成為提振營業額的重要手段。
另外,快時尚品牌持續被曝光的質量問題正成為消費者放棄他們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是業績持續高速增長的ZARA,在之前也屢屢因為服裝質量問題而屢屢登上黑名單,包括 GAP、HM、ZARA 等在內的諸多快時尚品牌服裝多次被曝光質量問題和服裝面料問題而登上黑名單。眾多消費者直言," 以前覺得快時尚品牌款式好,性價比高,所以會多次購買。現在,快時尚品牌的面料、工藝、質量越來越差,一些衣服只夠穿一季 ,並且網路上關於HM的衣服只能穿三次的言論足以看出,快時尚正在為自己降低質量提升利潤而付出代價"。在這一點上優衣庫做的相對較好,當然也僅僅是相對比於其他快時尚品牌而言優衣庫的面料以及工藝還是領先於同為快時尚的其他品牌,如果能在差異化經營和下一步的市場變革中抓住機會,相信其發展的未來會更好。
而比較與業績和質量更糟糕的是,打折促銷和優衣庫所謂的限時折扣開始步入惡性循環,眾多快時尚品牌正在為其頻繁且常態化的 " 無底線打折 " 行為付出慘重的代價。由於全年不間斷促銷打折,HM、GAP 、Forever21等在消費者心目中已被打上 " 隨時隨地打折 " 的烙印,品牌的影響力在急速衰退。ZARA雖然沒有那麼大面積的打折,但是其商品滯銷即持續打折也會影響商品的利潤以及品牌的價值。其中,GAP 在 2014 年竟被福布斯評為 " 未來十年 最可能消失的十個時裝品牌 " 之一, "。我曾不止一次的與快銷行業的朋友表示過,如果一個品牌以打折促銷作為提振營業額的手段,那麼這個品牌將是最快消失的那個,看一看今天的GAP、再看一看今天的Forever21,那將是下一個想要發動價格戰的品牌的明天。優衣庫雖然只是限時折扣,但是,希望他不會是下一個主動以折扣換取營業額的品牌,因為個人認為這一日企雖然在快時尚第一陣營里不是發展最早也不是核心價值觀最為鮮明的品牌,但卻是所有企業里最為有良心且真正為服裝而努力的公司,本人極為認同他們的Lifeware理念。身為服裝品牌,就應該有這種以行業龍頭來以身作則的良心準則。希望在不景氣的市場里,其能快速布局和改變營銷策略。跑題了,大家會以為我是優衣庫的托,其實真不是,哈哈。只是本人對優衣庫研究的更多一些而已。
為何快時尚品牌在過去的一年裡持續遇冷,個人觀點認為有以下三點的原因。
1、全球經濟持續疲軟,眾所周知在過去的一年裡,除了中國,幾乎所有主流國家經濟都出現了發展放緩甚至是衰退。反映到消費領域,自然會影響到各行各業,快時尚也不可避免。
2、品牌間競爭白熱化大背景下的利潤降低,隨著營業額的走低,各品牌競相推出折扣和打折,這勢必導致營業利潤的降低,如果不能擺脫價格戰的困擾,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沒有營銷手段創新的快時尚品牌們將持續面對盈利下降的問題。
3、新市場拓展不利,沒有根據不同的銷售市場,做出相應的營銷戰略調整,導致本應該成為各行業高速增長點的新市場卻沒有體現其作用。反映在中國市場就是,用開拓一線城市的戰略發展二三線城市市場,通過各品牌營業反應來看,這一戰略明顯是錯誤的。
我們來看一看快時尚在華市場是如何作出調整增加份額的
布局二三四線城市獲得新的營業額增長點
通過以上的分析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來了,快時尚在華髮展步伐正在放緩,似乎高速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其實過去的十幾年正是快時尚品牌爆炸式增長的時代,之所以能夠快速增長原因也是中國經濟近十幾年的瘋狂增長,在中國快速發展的這十幾年,不單單是快時尚,每一個行業都迎來了爆髮式增長的時代。甚至短短十幾年新興產業的爆炸性增長,例如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等一眾新興互聯網行業。也就是這十幾年中國誕生了無數個億萬富翁,而普通民眾也受惠於此次飛速發展,逐步走向小康、中產。正是有了這一社會中堅階層,才導致了快時尚這一消費服務行業的高速發展。所以說,快時尚要想再次獲得高速增長,還得看國內的消費階層變化。
在上一篇文章轉型進入深水區,L型定論下,我們該如何面對里,比較深刻的分析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增長點,消費領域絕對是重要增長點。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快時尚品牌的受眾客戶是哪一些。快時尚品牌高速擴張發展的前沿陣地就是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繼續縱深一下也包括蘇州、杭州、南京等等准一線城市,這些城市是中國經濟率先發展的地方,也就是鄧爺爺改革春風率先吹到的城市,無論是從經濟還是生活觀念上,這些地方的人的確是更能迅速接受快時尚。這些人也就是我們嘴上說的中產。
那麼快時尚品牌們經過十幾年在這一市場的深耕細作使市場進入幾近飽和,競爭白熱化的階段。可以說,要想再次獲得長足發展,必須開拓新的市場,我們來看一下二三四線城市中產在未來所佔比重。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了36年,率先富起來的人群自東向西、自南向北逐步擴大,經濟改善的人群越來越多,這就組成了中產階級這一社會中堅力量。
從中國近代至今的社會變革、經濟進程、人們的生活習慣改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風向標城市一直都是南部沿海一帶的那幾個城市,從沿海到內陸,自南向北的發展,這裡面當然包括中產階層的發展,中產階層率先出現在最先富裕起來的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改革的推進這一階層慢慢延伸至每一個角落。
下圖就是我國中產階級未來各地所佔比例。
通過以上圖片數據表明我國的內陸省份中產階層比重會越來越重,這難道不是巨大的市場潛力嗎?如何抓住這部分顧客群體成為了關鍵。
當然以我這麼局限的眼光都能看到的市場,眾多快時尚品牌必然能看得到,所以我們就看到了,無論是ZARA、HM還是優衣庫,近幾年都加快了在二三線城市的布局,其中以優衣庫和HM最為激進迅速,以平均每年80-100家的速度瘋狂擴張。作為行業領先地位的ZARA反而放慢了出店速度。
雖然快消品牌持續加大在二三線城市的布局,按時從目前各品牌在二三線城市現有門店的冷冷清清來看,他們並沒有融入本地市場,也並沒有真正獲得二三線新中產們的認可。
也就是說新市場的開闢並沒有快時尚品牌們像的那樣好,相反HM、優衣庫等如果不能改善二三線城市店鋪的營業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有一波關店潮出現。HM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在未來一年,會陸續關閉生意不振的店鋪以平損益。可見快時尚品牌們並沒有真正融入二三線市場。雖然市場是巨大的,但目前快時尚品牌正處在摸索狀態。
個人認為,快時尚要想在華快速佔領二三線市場,必須改變營銷戰略,深入研究二三線市場的顧客需求,從需求入手的同時。制定長時間發展戰略,畢竟真正的營銷是刺激需求而不是供應需求,供應需求是被動的調整。刺激需求才是主動地出擊。做到刺激市場需求的企業才是偉大的企業。
誰能率先作出調整,就能能儘快拉開與競爭者的距離而遙遙領先。
本賬號會持續關注新經濟背景下快時尚的挑戰與機遇,如感興趣,請動手關注
這種引進的品牌其實我感覺誠意不如一些國內領先品牌,營銷的不過是品牌,實際服裝創意是抄來的,材質也是打折的。一句話概括就是:裝逼尚有餘,性價比不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