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華文明對日本這個國家的影響?


說起日本,老少婦孺可能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厭惡,歷史歷歷在目,留給中國人的痛苦並沒有因為好了傷疤而忘了疼。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人對日本的關注也多了不少。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雖然恨得牙痒痒,但更需要全面了解它,有前車之鑒,才能防患於未然。

雲石君就暫時拋開個人情感,從客觀的角度去分析日本。

從板塊地緣格局上看,位於東亞大陸的海上遠端的日本,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千米,面積還沒有中國雲南省的大。國土呈東北——西南長條走向,本土東面與東亞大陸和朝鮮半島隔日本海與東海相望,西面是太平洋。

從內部地緣結構上看,日本全境多山,山地成脊狀分布於日本的中央,割斷了日本並將其國土分割為太平洋一側和日本海一側,山地和丘陵佔總面積的71%,平原更是稀少零散,且多分布在東部太平洋方向,優良港口也多集中在東部,西部面向東亞大陸一側多是懸崖峭壁。

國土面積小,島嶼眾多,四面環海,多山地等內外地緣條件,對日本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我們知道,日本現在的很多地方的古建築都有中國古建築的影子。農耕時代,作為東方已知世界的唯一發達文明的中國,影響力輻射到東亞地區,日本受到的影響自是不小。只不過,由於地緣關係的不同,影響程度有區別。就日本而言,受中國的影響程度有限,具體僅限於文化和經濟影響,而非政治控制。原因有三:

第一,中國本部核心區過於龐大而富庶,而周邊的邊緣地帶則普遍零碎和貧窮,這種差異的存在,使古代中國天然不存在海外擴張的動力,因周邊的經濟規模實在太小,與他們打交道獲利太少,佔領則更是得不償失,連和這些區域開展貿易的動力都很缺乏,人都是往高處走的,更何況一個國家。

第二,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來自於蒙古高原上的世界最強的游牧軍事力量,自然對其他方向地區的關注度就會降低,精力投入自然有限。

第三,東海的存在,使中日之間無法形成緊密且穩定的地緣聯繫。這種地緣上的隔離,就算中原王朝有能力攻打日本,但是成本自然不低,也沒那麼容易將其納入自身版圖,甚至連建立宗藩關係的羈縻都很難做到。

正因為如此,終整個農耕時代,除了元朝時大力擴張中國領土時,忽必烈兩征過日本外,大多時候,日本的領土提不起中原王朝的興趣。

政治上,中原王朝雖不可能控制日本,但或多或少中國對日本政治還是有影響的。實際上,中國因素對日本政治的影響也是長期存在的,這種影響又與日本特殊的內部地緣結構結合到一起,並從側面反映出華夏文明的興衰。

為什麼這麼說?

從日本本部核心區的變遷你會發現不少秘密。

之前說過,日本是多山地,少平原的國家,這種地緣結構,決定了日本缺乏一個強大到足以壓制四方的核心區。再加上日本在浩浩蕩蕩的大海上那麼孤單又渺小,又吸引不了唯一的大國中國,好處就是,日本沒有必要去集中資源應對外部威脅。這兩種因素相結合,意味著古典時代的日本,很難形成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政治體制。諸侯割據是這個島國的必然形態。

不過,歷史上日本雖然沒有哪個次級地緣板塊能夠一家獨大,但相對強盛的板塊還是有一些的,分別是以江戶(東京)為核心的關東平原,以京都——奈良為核心的關西平原(又名近畿平原、大阪平原),以及四國島、本州島最西端和九州島西部沿海的低地(我們可稱為泛九州地區)。

如果以自身地緣實力而論,關東平原是三者中最強的、關西平原排老二,兩者都在本州中部,適合控制整個日本,是日本兩大核心板塊。至於泛九州地區,無論在地緣格局和實力上都遠遜於前二者。

按理說,作為老大的關東平原理所當然的是日本最核心的地緣板塊,但實際上,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老二的關西平原才是日本的核心。至於九州和本州西的狹長地帶,雖然本身地緣實力不能與老大老二相提並論,但卻長期與前二者分庭抗禮,甚至後來明治維新時,發起倒幕運動的四強藩中,有三藩(長州藩、薩摩藩、肥前藩)都來自與這一地區,剩下的一個土佐藩也與他們相隔不遠。

為什麼日本會出現這種格局?與東亞大陸的地緣關係你可以發現點什麼。

前文分析後,不難看出日本地緣實力實在有限,如此一來,其原生文明也高不到哪裡去。不過好在它成為了農耕時代的世界最強文明——華夏文明的鄰居,使得古代日本文明發展過程中,日本人更偏愛漂洋過海的「漢風」,而不怎麼待見原生的「和風」。人嘛,都是喜歡更好的,這你懂的。

如此一來,理解古代日本的歷史脈絡就比較容易了。

首先,本州西和九州島,雖然低地平原有限,但好在港口多,而且是日本本土中,與中國核心區以及朝鮮半島相隔最近的地區,尤其是長崎,距離長江出海口不過750公里。風往西一吹,本州西和九州島便飄著好聞的「漢風」。

這不得不感謝其與東亞大陸地緣關係的相對緊密啊,不然泛九州地區的文明成色也不會有多高的提升。依仗來自中國的暖風,取長補短,地緣格局上偏居一隅,且地緣實力有限的窘境也不在使這些區域卑微到塵埃里去了,他們雖不足以號令日本,但卻可以雄霸一方,與本州的關東、關西兩大核心板塊分庭抗禮。

其次,關西平原雖自身體量不如關東平原,但位置更靠西,能更好的接受來自華夏文明的輻射,而且,由於其位於風平浪靜的瀨戶內海以內,相對於直面太平洋的關東平原,關西不僅能直接輻射瀨戶內海的兩岸低地,進而提升整體實力,並且在交通上也更適合古代的水上通行。

正因如此,日本從相對靠譜的彌生時代開始,經古墳時代、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直到幕府時代來臨之前,關西一直是大和文明的本部核心,日本的京城也一直在這一區域。

哎,原本地緣實力最佳的關東平原就悲劇了。由於區域更偏東北,距離中國遠了那麼一丟丟,華夏文明輻射的程度比不上老二老三甚至老幺,關東平原也只是空有更大體量而已,但長期以來,在開發程度上卻不如關西。

不過,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到中國的近古時期(宋元明清時),差不多是日本的幕府時代,這一格局在逐漸發生變化。後來居上的關東平原勢頭壓過了關西平原。

這種轉折有其歷史必然性。

雖然一開始,關西和九州等地在接受華夏文明輻射上佔了先機,但千年的時光過去,關東也自然會被這些文明成果所覆蓋,使得關東關係在文明發展水平上的差距原來越小,甚至不分伯仲。既然文明程度已不成為關東平原的劣勢,那麼其體量優勢自然而然的顯現出來。

關於這一點,從日本京城的變化便知了。飛鳥時代的藤原京、奈良時代的平城京、都位於關西平原東部的奈良。此處東倚群山,西面平原,天然輻射關西平原,但與日本其他地緣板塊,尤其是關東平原交通不便。

而到了平安時代,日本遷都平安京,即現在的京都。京都雖仍位於關西平原,但處於關西與東部陸路交通的要道上。從京都出發,經過琵琶湖東南的狹長走廊,便可抵達夾在關東與關西之間的濃尾平原,即東海地區核心,名古屋所在地,繼續沿海岸走廊向東,則到了關東平原地盤上。

京都的建立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表明東海和關東的開發程度和規模已更上一樓,日本不再僅僅是由關西平原的單極核心組成,慢慢的轉變為關西、關東二元核心。

到了幕府時代,中國的農耕文明已經發展已到了頂峰,俗話說,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到了這個程度的中國能夠傳播給日本的先進文明也會相應的縮小。再加上元朝忽必烈征日戰爭導致元日隔絕,明存倭患,清朝又閉關鎖國,幾百年來與日本甚少往來,這也減弱了中國對日本的影響力。如此一來,受華夏文明「蔭庇」的關西得到的外部支持也相對減弱,天秤的砣也就順勢偏向了關東平原而逐漸成為日本的最大核心板塊。

這種地緣核心的變化,反應在現實中,也進一步加快了政治中心東移的速度,即便天皇仍在京都,也阻擋不了實質上的政治中心幕府逐漸轉移到關東的趨勢。

不過改變也僅限於此。畢竟關東平原也只有有相對較強的實力,也並沒有完全壓制關西的實力。再加上受農耕時代的文明發展水平的限制,要將支離破碎的次級地緣板塊們融為一體談何容易。所以,縱觀整個農耕時代,日本依舊不能改變其諸侯林立的現狀,而依賴關東平原的三代幕府,名義上的雖是政治領袖,但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壓制割據一方的諸侯。

再看關西地區,還有極大翻身的可能性。著名的日本戰國時代中,以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為代表的關西勢力宜都發展到便力壓群雄,建立霸府的程度,雖然,最後關東的德川家康仍是最後的贏家,但也足以證明關東的優勢並不突出,關西也從不敢示弱。

支離破碎的地緣結構,力量有限的核心地緣板塊,都不足以支撐一個足以壓制四方的中央政府的形成。正是因這種特殊的地緣格局,導致了古代日本的四分五裂。

直到近代,形勢才有了根本性轉變。

當工業革命開始,昭告著近代的世界形勢,與古代已有根本不同。

隨著工業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類的交通能力也大幅提高了,這對日本產有著重要影響,表現在:輪船的出現和近代航海技術取得的進步,海洋的地緣阻隔作用也相應的大幅削弱了,此時的日本再也無法像古代那樣以海為牆,形成天然的屏障來阻絕外部勢力的入侵,一不小心便會成為西方列強的盤中餐。

礙於本身有限的地緣實力,又四分五裂的內部形勢的農業國,試問,日本在列強面前哪還有什麼還手之力?西方列強的進逼,日本歷史上也將第一次面臨亡國滅種的威脅!如何擺脫這種威脅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下一節中,雲石君繼續為您分析。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75節。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讀者,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雲石全部系列原創文章


相信我,影響很多,但是沒有用,因為都走型了。不信你看:

中國建築擅用斗拱支撐房頂——但是到了日本因為太複雜學不會,被棄了。再加上日本多地震等多種原因,受力支點變成了小屋組,所以日本房頂基本都是大腦袋,房蓋比中建整個大了好幾圈。

中國服飾線條圓潤委婉,顏色深沉典雅——日本衣飾由彌生時代本土服飾吸收歷代中國元素和近代西方元素,質地僵硬,稜角分明,,顏色明亮鮮艷,而且穿法極度繁雜(如十二單)。

中國音樂有本土十二律,曲調優美婉轉——日本由本土神樂舞等結合唐燕樂及朝鮮半島音樂,形成了獨特日本雅樂,部分音高與中國音樂有差異,且旋律中多含不和諧音。

中國孔孟之道講君賢臣忠禮義孝悌——日本儒學重倫理階級。

中國文學雅緻脫俗——日本喜物哀。


日本學習中國文化,是一個從同化到深化,再到火化的過程。

先回顧一下影響。

總說。

漢字、漢文、佛教、律令制度、生產技術,都是日本學習和借鑒中華文明的重要內容。

分說。

早在《山海經》中就有「倭屬燕」的記載,還有《三國志》中關於日本列島風俗人情記述和中日往來的史實。

3世紀,儒學、佛教文化傳入日本。

4、5世紀應神天皇時代,日本招請大量大陸移民。

自此,日本由野蠻階段進入文明階段。

隨後,推古天皇在位,聖德太子派「遣隋使」,以後兩個世紀里,「遣唐使」引領下的中日交流,達到頂峰。

7世紀,孝德天皇「大化改新」,三省六部、郡縣制等各項政治制度推行。

8世紀,吉備真備在唐留學,回國後利用漢字偏旁創造了日本表音文字——片假字,從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後鑒真扶桑東渡,日本穿唐服、品香茗、圍棋、相撲等,深受島國人民喜愛。

宋朝,程朱理學也給日本幕府統治一個穩定封建社會秩序的作用。

後來,日本平安時代,日本開始擺脫了對中國文化的簡單模仿,由「唐風文化」改為創造屬於自己特色的「國風文化」。

再到後來,豐臣秀吉對明朝的入侵,明清閉關鎖國的政策,算是斷了往來。

只是這時候,日本文化已經完全獨立了。

這好比是,廟裡的小和尚從小就跟著師傅學藝,慢慢地,小和尚除了在師傅面前刻苦鑽研之外,也學會了在後山上偷練,再到後來,小和尚弱冠之後,師傅也熬成了老和尚,但在學成下山之前,還不忘跟師傅切磋幾招,發現師傅早就變成了那個邁不開腿的、只會敲木魚的老頭了。


推薦閱讀:

每個國家都應該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 一國家為了自身利益而損害其他國家利益,有什麼錯?
日本的風景到底有多美?
如何評價日本平安時代紫式部所著《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
日本有哪些相對中國落後的地方?
有哪些優秀的日本獨立音樂推薦?有能影響到歐美的音樂人嗎?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日本天皇 | 世界古代史 | 日本幕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