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有經濟學直覺的人或者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范蠡就提出了平糶法,認為糧價太低會損害農民的利益,太高則會損害商人的利益,並建議依賴政府的收購/售出行為來調整糧食的價格,本質上就是通過調整供需來控制價格的波動。
戰國初期,李悝在魏國實施平糴法,即政府在豐年購糧,荒年賣糧,本質上就是利用政府存儲行為跨期對沖氣候風險。李悝把豐收年份分成大熟、中熟、小熟,歉收年份分為大飢、中飢、小飢。在豐收年,政府從農民手中收購不同分量的糧食,並在大、中、小飢年分別拋售大、中、小熟年的存糧。
漢武帝時候,桑弘羊在平糶的思想基礎上推行了平準法,也是在物價高時拋售國家物資(不限於糧食),低時收購市場物資,來抑制大商人的投機行為。
呂不韋的政治投資,還有范仲淹的「以工代賑」:
濮陽人呂不韋賈於邯鄲,見秦質子異人,歸而謂其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珠玉之贏幾倍?」曰:「百倍。」「立國家之主贏幾倍?」曰:「無數。」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餘食;今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願往事之。」——《戰國策》
立國家之主贏無數,商業眼光+政治投資。
皇祐間,吳中大飢。范文正公領浙西,乃縱民競渡,與僚佐日出燕湖上,諭諸寺以荒歲價廉,可大興土木。於是,諸寺工作鼎新。又新倉廒吏舍,日役千夫。監司劾奏杭州不恤荒政,游宴興作,傷財勞民。公乃條奏所以如此,正欲發有餘之財以惠貧者,使工技佣力之人,皆得仰食於公私,不至轉徙填壑。荒政之施,莫此為大。是歲,惟杭飢而不害。近時莆陽一寺,規建大塔,工費巨萬。或告侍郎陳正仲曰:「當此荒歲,寺僧剝斂民財,興無益之土木,公為此邦之望,盍白郡禁止之。」正仲笑曰:「子過矣,建塔之役,寺僧能自為之乎?莫非佣此邦之人為之也。斂之於富厚之家,散之於貧窶之輩,是小民藉此以得食,而贏得一塔耳。當此荒歲,惟恐僧之不為塔也,子乃欲禁乎?」——《鶴林玉露》甲編卷三
荒歲饑民遍地,范仲淹「以工代賑」,利用荒歲廉價勞動力既做了工程,又賑濟了災民,還是鼓勵民間資本,節省了政府財政,一舉三得。
我自己回答一個吧,來自《世說新語》。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旁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這個簡單的故事涉及到產權的知識,無主的收入在競爭下必然會消散。轉一個故事真假不論。管仲楚國購鹿計
管仲楚國購鹿計是關於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管仲把齊國治理得很好,征服了許多割據一方的諸侯國,輔助齊桓公稱霸中原。可楚國不聽齊國的號令,齊若不征服楚,華夏就仍不能統一。
那麼,如何征服楚國呢?當時,齊國有好幾位大將軍紛紛向齊桓公請戰,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國,以兵威震懾楚國稱臣。但擔任相國的管仲連連搖頭,說:「齊楚交戰,旗鼓相當,夠一陣拼殺的。一則我們得把辛辛苦苦積蓄下來的糧草用光,再有齊楚兩國萬人的生靈將成為屍骨。」一番話把大將軍們說得啞口無言。管仲說完,帶大將軍們看煉銅去了。他們不知道管仲有何妙計征服楚國。一天,管仲派100 多名商人到楚國去購鹿。當時的鹿是較稀少的動物,僅楚國才有。但人們只把鹿作為一般的可食動物,二枚銅幣就可買一頭。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國到處揚言:「齊桓公好鹿,不惜重金。」楚國商人見有利可圖,紛紛加緊購鹿,起初三枚銅幣一頭,過了十幾天,加價為五枚銅幣一頭。楚成王和楚國大臣聞知後,頗為興奮。他們認為繁榮昌盛的齊國即將遭殃,因為10年前衛懿公好鶴而把國亡了,齊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轍。他們在宮殿里大吃大喝,等待齊國大傷元氣,他們好坐得天下。管仲卻把鹿價又提高到40枚銅幣一頭。楚人見一頭鹿的價錢與數千斤糧食相同,於是紛紛放下農具,做獵具奔往深山去捕鹿;連楚國官兵也停止訓練,陸續將兵器換成獵具,偷偷上山了。 一年間,楚地大荒,銅幣卻堆積成山。楚人慾用銅幣去買糧食,卻無處買。管仲已發出號令,禁止各諸侯國與楚通商買賣糧食。
這樣一來,楚軍人黃馬瘦,大喪戰鬥力。管仲見時機已到,即集合八路諸侯之軍,浩浩蕩蕩,開往楚境,大有席捲之勢。楚成王內外交困,無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據一方,欺凌小國,保證接受齊國的號令。管仲不動一刀,不殺一人,就制服了本來很強大的楚國。經濟手段用得好,可敵千軍萬馬。這也是為什麼國家劃耕地紅線,給那些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治國小商人一記耳光。管仲的衡山之謀算嗎?齊桓公問管子,如何制服衡山國。管子回答:公讓人向衡山國高價買入械器再賣出去,燕國一定會跟著買,秦國和趙國知道了一定會跟著買。天下爭著買械器,械器的價格必然會十倍上漲。齊桓公答應此事,馬上派人去衡山國高價收購械器,燕國、秦國和趙國果然跟著買。衡山國王看到這樣的形勢,跟相國說:「馬上將械器價格提高十倍。」全國人民都傾盡財力去生產械器。齊國又派隰朋去趙國購買糧食,隰朋在趙國用15的價錢買入,即以50的價錢賣出。各國的人得知,都去齊國賣糧食。齊國花了一段時間收購械器和糧食後,斷絕和衡山國的外交。這樣各國也紛紛與其斷交。魯國攻佔衡山國的南部,齊國攻佔衡山國的北部,衡山國看自己已經沒有足夠械器抗衡兩國,只好舉手投降。
古代經濟學,只推《管子》
這是中國的國富論,而且還實踐成功了,齊人之福,就是指的管夷吾輔助齊桓公治理的齊國。
古希臘的第一個哲學家泰勒斯,相傳他通過氣象學知識預見到橄欖會豐收,提前租下了所有可能到手的榨油機,再高價租出去,大賺了一筆。
古代中國傳統的重農政策和進入農耕文明後的歷朝歷代對待耕牛的態度,甚至成為了一種文化。
以下全文來自於賴建成的著作——《經濟史的趣味》,很有意思的書,一些不經意的歷史事實都可以從經濟的角度來探微深思。
———————————————————————————————————————————
蒙古、 新疆等地回蒙族的糧食, 基本上是以肉食為主, 因為從地理的結構來看, 那些地帶不適合農耕, 而行游牧逐水草而居, 所以畜肉產量相對地比農產品豐富, 是主要的卡路里來源。
漢族的生活以平原和丘陵地的農耕為主, 這種經濟形態較容易養活人口。 秦漢以後的中國,只要維持上百年沒有戰爭或水旱災, 人口很快就激增到土地生產力不勝負荷的程度。 人口一達到飽和點, 土地就會被極度開發運用, 產生與河道爭地、 圍湖耕作的情形。 土地過度開發的結果是: 「開山開到頂, 殺人血滿井」, 因為已經達到土地運用的極點, 人口所需要的糧食, 超過土地所能生產供養的程度, 自然會有饑饉。 強悍者起而聚眾成匪, 殺燒擄掠, 官匪交戰殺人無數。 若壓得下就罷, 壓不下就改朝換代, 朱元璋不就是從飢餓的小和尚, 搶殺出天下的嗎?
中國的經濟幾乎都沒跳出馬爾薩斯陷阱: 糧食產量跟不上人口增加量, 一旦超過負荷, 就靠天災人禍來平衡。 靠農業技術的突破來增加糧食, 當然是解決的方式, 但還是跟不上人口在承平時期的激增速度。 在這個基本限制之下, 只好在既定的農技水平之下, 讓每個單位( 畝或甲)的土地, 生產最大數量的卡路里, 來養活眾多的人口。
若以精耕的方式種稻, 而且在江南地區能兩熟的話, 每畝地所能生產的卡路里, 一定高於以同面積的土地, 種牧草養牛羊所得的肉類卡路里數量。 牛羊需要活動面積, 也不能一年兩熟, 要獲取10萬卡路里的熱量, 種稻米要比養牛羊省地。 在龐大的糧食壓力下, 種稻麥尚且不足以養活眾生, 哪有餘地去養牲畜來當作食物?
在稻麥與畜牧爭地的情況下, 漢民族自然缺乏肉類蛋白質的來源, 只能靠植物性的蛋白質來補充: 豆類及其加工品, 如豆漿、 豆腐。 但肉類還是人體所需, 所以自然會去開發不佔耕地的肉類資源: 雞、 鴨與豬。 雞、 鴨養在屋院, 吃五穀與田地的蟲螺; 豬養在房舍邊的圈內, 利用人類剩餘的糧食。 總而言之, 雞、 鴨、 豬和人類是共生的關係: 人以剩餘的糧食與不佔耕地的空間養它們, 它們以動物性蛋白質回報。以這種形態生產的肉量, 當然不足以供應一般家庭的每人每天所需, 所以會去開發另一類不佔耕地的肉類來源: 狗、 蛇、 蛙、 鼠、 魚、 蝦。
可是魚、 蝦也不是各地都有的天賜糧食, 要有河湖才行。 我大概是在胡適的《 四十自述》 里看到他說, 安徽績溪的平常家庭一年吃不到幾次肉,有人用木頭雕成魚形放在菜盤內, 夾菜時順便碰一下木魚, 表示沾到肉類。 不知實情如何, 但這已凄慘地顯示強烈的肉類饑渴症。
中原地區體積最大的肉類來源是牛馬。 中原與華南並不產馬, 漢武帝時尚且要到大宛買馬,馬匹是戰爭與國防的工具, 自然不是一般的肉類來源; 牛則是耕種的工具, 在漢文化里通常以感恩的訴求來禁吃牛肉。 但一旦牛馬死了, 最後大都還是祭了五臟廟。
雖然說因為畜谷爭地, 而使得肉類缺乏, 但是富有家庭還是有能力消費得起, 多以不與五穀爭地的雞、 鴨、 豬、 魚為主。 因為如果富家嗜吃牛肉, 在承平時期會引起社會性的示範效果, 中等家庭也仿效的話, 就會有一部分的耕地被挪作畜養肉食用的牛。 一旦發生水旱災( 而這是常有的事) , 糧食供應必缺, 要把養牛的耕地轉種五穀已來不及。 所以這不是市場供需的問題, 而是維持社會均衡的必要禁忌。
所以若民間有吃牛肉的習慣, 一旦遇到糧食欠缺, 就會有更多的窮苦人家餓死( 因為糧價暴漲而無隔宿之糧) , 所以就用更根本的道德性訴求, 切斷民間對牛肉的需求: 牛隻耕田養活我們, 不可忘恩負義吃它。 這種道德訴求納入宗教後, 有效地壓抑牛肉的需求。 富有家庭就算有能力有機會, 也不敢輕易吃牛肉, 以免遭議論。 這樣的文化禁忌, 有效阻擋畜谷爭地的機會。
旅行時有一項領悟, 同時也不擬與人爭辯的議題是: 為什麼阿拉伯社會容許多妻制? 聽說現在法律已經禁止, 但它的社會根源是什麼? 我的看法是: 這是游牧民族的必要設計, 道理很簡單。 大家都知道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 男孩的夭折率大於女孩, 所以自然人口中的女性會稍多於男性( 約105比100) 。
游牧民族一旦碰到戰爭, 男性的死亡率通常高於女性, 死傷的通常是中壯年男子, 男女比例更是失衡。 支撐族群的壯丁若突然減少, 那些老弱婦孺由誰負責? 我猜測多妻制的起源, 並不是鼓勵齊人之福, 而是每個男子有義務, 要負擔一位以上婦女及其子女的生計。 後來有人能娶四位老婆, 那是因為傳統文化已能容忍富足者的誇耀。
再回來談中國的糧食問題。 春秋之前的戰爭, 是貴族性的( 百姓無資格參軍) , 以制服對方為目的。 戰國中後期, 商鞅在西方的秦國提倡軍功, 尤重首功( 殺敵取首級) , 之後在幾次東征, 採取了殲滅型的戰爭。 以長平或馬陵之戰為例, 都是殺人無數血流漂杵的消滅性戰爭。
為什麼會改變形態? 從前的戰俘可以當奴隸, 而現在秦國的農業已相當發達, 不缺乏勞動力, 戰俘成為消耗糧食的負擔, 自然沒必要保留。 況且消滅敵國的壯丁, 是接收該國最簡潔的方式。 大概從那時起, 中國對人權的概念有了很大轉變。 究其根本的考慮, 糧食與人口之間的緊張性, 應是主因之一。
西洋人說中國人是: 陸上走的除了車子, 天空飛的除了飛機, 海里游的除了潛水艇, 全吃。可見糧食對漢民族的壓力有多大。 現在是牛排館到處可見, 我們對牛肉的觀點改變了。 有人說那是澳洲牛, 也不幫我們耕田, 所以不必有心理負擔。 這些都是解除文化禁忌的說辭, 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 是這些牛肉和我們的基本糧食來源,沒有競爭性的關係。 文化禁忌通常可以找到約制條件的歷史根據, 當這些限制解除後, 文化禁忌跟著鬆弛, 因為人類是條件反射的動物。
王安石改革,青苗法等等
皇帝的新衣 bayesian persuasion
劉晏賣常平鹽
推薦閱讀:
※為什麼馬克思與恩格斯乃至各國社會主義政黨都非常推崇女性平權,但社會主義國家卻從未出現過女性領導人?
※「一人滅一國」王玄策後面的故事如何?印度的歷史是如何記載的?
※有哪些必讀的歷史哲學著作?
※為什麼歷史很重要?
※如果蘇聯佔領了一半日本,歷史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