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中"仔"字的使用?

題主是一個閩南人,在閩南地區經常看到帶仔字的名詞,但是對應的閩南語讀音卻又不是仔,往往讀 「啊」 「欸」 ,例如片仔癀,我家裡讀「p阿哄」。港片裡面也有很多仔,但是粵語裡面貌似也是讀仔的,例如衰仔,靚仔。這個仔字是怎麼來的呢?

……………………………………………


閩南語中,仔是個多音字,包括題主所說的「a」,以及「tsir/tsu」。

以「a」這個音來說,這是個訓讀字,其本字應該是"囝(kiann,kann)","囝"的含義是子女,也形容小或者少.經過音變[kiann→iann(ann)→a],最終變化為"a".在詞性,詞義上也產生了差異.

通常而言,音變前的"kiann"寫作本字"囝",音變後的"a"寫作"仔".二者在含義上也有不同:"仔(a)"主要用於名詞中綴或後綴,"囝(kiann)"主要作為名詞,表示子女.

而在某些地區,"仔"仍然保留著音變前的"kiann"的讀法(如泉州德化).

至於粵語中的"仔",和閩南語的"仔"一樣,也是訓讀字,但是閩南語"仔"本字如上所說,是"囝",而粵語則是"崽".也就是說,雖然都寫作"仔",它們的詞源並不相同.意義和用法也略有不同.

參考周長楫先生的《說閩粵方言詞「仔」》,林葉連先生的《閩南語"仔"字的用法與語義研究》以及台灣教育部的《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閩南話的「仔」a跟「囝」字有關。閩語普遍謂兒子為「囝」,不僅沿海閩語如此,沿山帶有濃重贛語影響的邵武和吳語影響的浦城也如此。光緒《邵武府志》:「男子曰囝,女子曰婭娘囝。」沿海閩語還用「囝」作詞尾,沿山閩語一般用「崽」作詞尾。

「囝」最早見於唐代顧況《囝》,自註:「囝,音蹇,閩俗呼子為囝,父為郎罷。」《集韻》上聲九件切:「囝,閩人呼兒曰囝。」

廈門的「囝」有好幾個音,「囝仔」kin a,「囝兒」「丈夫囝」kia?。泉州「囝仔」kan a,「丈夫囝」ka?。

對於「囝」的來源有不同的說法。

鄭張尚芳認為九件切的「囝」來自「孑兒」合音,「孑」取短小之意。

張惠英認為閩語的「囝」與吳語的「小官/小干」有關,也跟東南亞一些語言的kon或k?n有關。光看後者的語音,容易讓人想到「昆」。

黃典誠認為閩南話的「囝」kin/kan上聲來自「緊」,取以繩索繫囚之意。黃典誠並認為婢僕之「女間」kan上聲也來自「緊」。從語音上看,an為臻攝白讀,in為文讀,說kin直接來自「緊」可疑。

楊秀明認為「囝仔」kin a的kin跟kia?的連讀音變有關。

廈門kia?,泉州ka?,從對應關係看,早期是k?a?。王建設即指出,此字南音唱詞韻母為?a?。現在閩南作後綴的「仔」a是由「囝」k?a?弱化而來。如廈門將徒弟說成「師仔」sai (i)a,內陸的永春就還是sai kia?;廈門「囝仔」kin a,永春kin kia?。

粵語也用「仔」,或寫成「崽「。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謂子曰崽。《水經注》『弱年崽子』是也。」麥耘認為廣州粵語咍韻「崽」ts?i「來」l?i為之部魏晉層次,其實可能只是「子」「來」(《集韻》陵之切)的止攝讀音之一。

順便說一下,「片仔癀」的「癀」跟「虹」或「訌」有關。《廣韻》平聲戶公切有「訌」,「潰也」。表示炎症的「癀」只是一個俗字。


其實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兒化音」


說像兒化音的那位回答的不錯,普通話能加「兒」的閩南語基本都能加「仔」,例如「鳥兒」是「鳥仔(交啊)」,「狗兒」是「狗仔(高啊)」,「貓兒」是「貓仔(niao啊)」

順帶一提,「仔」接在某些韻腳後有時還會變音,像接在「n」結尾就會唸「那」,例如「孩兒」是「囡仔(因那)」;接在「i」後會唸「呀」,例如「老鼠」是「苗鼠仔(niao七呀)」;在「u」結尾唸「辣(大概有人覺得驚訝不是「哇」)」,例如閩南語駡人「慫包」是「臭卒仔(操俗辣)」


這沒什麼好糾結的.....就是仔讀成啊而已....畢竟閩南語和粵語是兩種語言沒可比性。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統一文字是保障主權防止分裂的千秋大計》文中觀點?
為什麼地名路名的羅馬化要用拼音而不是意譯?
為什麼在很多語言里,說問句的時候用的都是升調?
「新たな」和「新しい」發音為何如此相似?
明朝與朝鮮的語言文字是否相通?

TAG:語言 | 閩南語 | 閩南 | 閩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