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和普通話的關係,是否需要統一語言,還是保留地方方言特色?

我去了很多地方,接觸了挺多地方方言,有時候會感到困擾,就是老鄉用方言聊得熱活朝天你會感覺被排除在外,或者感覺置身外國,當然如果工作用中用普通話生活中就好些,畢竟生活中用得是錢。我就在想是否要會逐步取消地方方言,真正實現統一,可這樣好像會失去地方特色。

普通話和方言就像菜品一樣,川菜,粵菜,各地美食特色小吃,如果統一吃麵條或者米飯,統一吃辣或吃清淡,好像會少了很多生活樂趣,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謝邀。

關於普通話和方言,題主給的兩個選項分別是「統一語言」和「保留地方方言特色」。其實這兩項並不一定構成衝突。

先說「統一語言」。首先這個在中國已經推行很久了,就是大家一定不陌生的「推普」。我覺得這個肯定是有必要的,據說當初有爭議的點是把哪種方言作為基準。不過既定事實就是北京話被作為基準音發展產生了普通話,現有普通話也已經被教授給了成千上萬好幾代的中國莘莘學子了,這裡就不啰嗦了。說說為什麼我覺得「統一語言」有必要吧。主觀上講,我是一個留學生,都到海外了要是沒有「推普」政策,可能遇到同胞都是雞同鴨講(答主是浙江人,當地方言和普通話以及大多數其他中國方言差別極大),初來乍到時候英語口語又玩不轉,那可真叫與世隔絕了。說真的,主觀感受來看,沒有什麼比出國遇到同胞的時候更能感受到「推普」作用了,畢竟以前在家都是說方言的。客觀上講,中國是一個多方言的國家,且有很多方言互相之間不能交流溝通,現代社會國內人口遷徙的需求日益頻繁,且新的交通技術出現使頻繁長距離人口遷徙成為可能(區別於古代),假如沒有一種「標準化」的大家都能聽懂的語言,會給國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舉個例子,試想我去年回國去四川旅遊的時候,要是沒有「推普」,我操著一口吳音就進了巴蜀之地,可能想在成都訂個旅館都要花九牛二虎之力吧。說到成都,我還能舉一個反面的例子。成都算是我個人感受到普通話極其不受歡迎,或者說很少用到的一個大城市,個人感覺甚至超過了很多人印象當中比較「排斥」推普的廣州(我在廣州實習過半年,普通話工作生活基本沒有遇到不便)。可能成都話基本能被會普通話的人聽懂是一個原因,但是在我初到成都,想在我訂的旅店邊上的超市想買點止瀉藥備用的時候,我還是遇到了一些不便。我用普通話問店員:

「有止瀉藥賣嗎?」

「哈子?」(四川話)

「就是拉肚子吃的葯。」

「沒得。」(四川話)

我愣了一段時間,反應過來她的意思是說沒有。雖然總的來說仍舊是很簡短的對話,但畢竟超市店員也屬於服務業者的範疇,遇到普通話顧客不僅因為自己不會普通話讓顧客無端重複了一遍,且自己的表達讓顧客理解產生了一定困難,這對於一個服務業者而言,是比較失敗的。還有一個比較直觀的例子,就是我現在所在編輯的答案,也是基於普通話思維的,要是作為讀者的你沒有學習過普通話,那麼即便用方言系統學習過漢字,想必讀起來也是晦澀難懂的。

再談「保留地方方言特色」。這個其實就更多的是感性的、情感上的東西了,不像理性上我就覺得「統一語言」是那麼的有必要。「保留地方方言特色」,怎麼保留,保留的目的是什麼,這些其實都是比較有爭議的。我個人的觀點,語言本身就是適者生存的,方言也是一樣。假如一門語言/方言因為有人逼你不要去說而滅絕了,那這個屬於抹殺。感情上我覺得它命不該絕,需要挽救;理性上它可能存在其優越性,需要挽救。但是假如沒有人逼你不要去說一門語言/方言,僅僅是人們把它淡忘了,那就隨它去吧。

在我的家鄉(浙江北部一個寧靜的小鎮)外來人口有不少,我出門買東西會先試探性地用方言,假如對方還你一臉詫異的表情,我會馬上換上普通話說上一句抱歉,繼續交流下去。別人不遠千里跑到了你的家鄉,覺得你的家鄉不錯而定居在了這裡,沒事兒咱也別用鄉音給人添堵了。而另一方面,我身在海外,有一次在超市居然聽到了有老鄉用鄉音在給他家打越洋電話,那一刻,我激動得淚流滿面。


如果現在繼續無度的推廣普通話的話,未來我們面對著一個個長的長不多的城市,聽著一樣的普通話,其實挺沒意思的。


語言學表明,小孩子在小的時候同時聽方言和普通話 完全可以同時掌握。自由切換無壓力,所以不會像你們所說的增加嚴重的負擔,而且有研究表面掌握多種語言和語音對小孩子鍛煉大腦也有幫助


我主張保證大方言區整體的存活。即官話方言消失了無所謂。吳語的話,向內部某一個方言靠攏也比普化要好。


謝邀|?ω?`)

首先擺明觀點啊,方言肯定是不能也不可能被替代的。

然而題主所說的「老鄉用方言聊得熱活朝天你會感覺被排除在外,或者感覺置身外國」這並不是方言本身的問題,而是使用者的問題。在有不懂方言的朋友在場的情況下,就不應該使用自己的方言交流。

普通話的功能就是通用語言工具,事實上,每個朝代都會推廣不同的官話,便於地區間的交流。朝代更迭,官話也變了又變。可是從未有官話能替代各地方言的。

因為,官話就是個交流工具啊,但是方言不一樣,每個地方的方言都有自己的生命力,於日常生活中不斷獲取新生 。

方言的穩定性也和古代交通條件不發達,區域間交流困難有關。

但是今天,方言正在消亡。

先碼到這裡(  ̄ ▽ ̄)o╭╯


我們可以假設歐洲統一了,變成了歐洲共和國USE(可以理解為,韓趙魏楚燕齊被秦統一,當時各國語言文字都不同)

存在各個省或者州,法州,英州,德州,瑞州..等等

那方言厲害了,不但發音不一樣,用的文字都不一樣。就算文字一樣,還有口音,就像湖州話台州話,杭州話,一團糟。

這時候,貿易文化交流人口流動都會受影響,帶兵打仗,隊長是法州人,小兵聽不懂,你說這還怎麼打。結果就是演變成中世紀這樣類似軍閥割據的制度,自己管自己的地方,經濟軍事各管各。弊端就是無法統一,戰亂不斷,各地方經濟糾紛容易變成武力衝突,結果就是再次分裂,不停的打仗。

所以如果統一,大家也會迫切需要一種通用語言,就是早些年的通用語,但是歐洲沒有統一,通用語絕對推行不起來。

秦老大即使統一了文字推行官話,後來不還分了三國么,但是他們之間對罵,都相互聽的懂,這也挺好不用找翻譯,一個罵「媽了個巴子的」然後翻譯解釋說「娘西屁」或是「奶奶個熊」。如果不統一文字,那今天,就極有可能變成江國,福國,甘國什麼的,你看蒙古和新疆,用的文字不一樣,不都想鬧獨立么。

大家絕對又要問獨立和統一哪個好,這樣反動的問題了,絕對是統一好


謝邀啦~

曾經打過一個辯題叫地方方言是否需要保護,當時我站的是正方,即「需要保護」。

先看方言與普通話的區別。

可以看到,方言是因地理因素作用而形成的語言的變體,對說方言的人來講,他們會有一種集體感、親切感,當獨在異鄉聽到鄉音的時候,就會產生「家」一樣的感覺。但是,方言的地域特性也使得它不利於大眾交流,而上班、學習、生活需要與各個地方的人打交道,基於這樣的利益考量,普通話自然是獨佔優勢。

現在可以回答題主的問題了:是否要逐步取消地方方言?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方言的價值不僅僅在於交流。

其一,它是地方文化最原汁原味的體現。

由地方方言衍生出了如口彩、禁忌語、隱語、順口溜、諺語、戲劇等豐富的文化形態。這些文化形式如果離開了本地方言,就很難讀出其含義。以八朝古都開封為例,老開封人常說的「買蟲蟻」就出自古時著作《東京夢華錄》,意指賞玩鳥類。而東京即指開封府,可見方言本身也是由當地歷史演變而來。

其二,它是個人自我認同感的重要來源。

在我國民間,《十三億分貝》中華方言歌唱大賽掀起民眾參與的熱潮。湖南寧鄉話版Rolling in the deep,原創歌曲《西安亂彈》等作品大受歡迎。鄉音在耳畔響起的那一刻,相信每個人內心的文化自豪感都會油然而生。正如歌曲下一位網友所言:普通話讓我們走的更遠,而方言讓我們記得自己從何而來。

方言的美學價值、學術價值暫且不表,畢竟任何一種語言最根本的價值還是在於「有人說」,有人說的方言才有可能傳承,錄音也好、影像也好,這些方式都只是將其「保存」下來而不能稱之為保護。像四川話這樣的強勢方言,說的人本來就很多,再加以兩個價值傍身,非要強製取消其存在是沒有意義、招人反感的。要保護的恰恰是一些弱勢方言如閩南語,但很多弱勢方言歸根結底是會說的人越來越少、基於利益考量也就被人們逐漸放棄了。例如九姓漁民的方言,九姓漁民是我國舊時的一類賤民,他們以浙江省西部三江交匯的建德市梅城鎮(舊嚴州府府治)為中心,主要分布在新安江、蘭江、富春江(七里瀧一段)上,即建德、蘭溪、桐廬一帶。傳統的九姓漁民在家裡使用船上話,跟當地人交往使用當地方言。今天,真正地道的船上話只有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會說。

也就是說,方言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被淘汰也好,依然堅挺也好,都取決人們對其價值的考量。不止出於功利,還有情感。

PS:教育部《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顯示,我國部分稀有方言已徹底消亡,許多方言未能良好傳承。於是,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全面啟動,其中包含53個漢語方言調查點。我們還看到,著名主持人汪涵發起方言調查「響應」計劃,出資數百萬資助調查湘方言,這是社會力量參與語言資源保護的開端。

附上語言活力(強勢弱勢)的判斷指標:

2003 年在巴黎總部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瀕危語言國際專家會議起草了《語言活力與瀕危報告》(Language Vitality and Endangerment)的文件。文件提出了 9條判斷語言活力的標準:一是代際間語言傳承;二是使用者的數量(這裡指絕對數量);三是使用者與人口總數的百分比;四是語言使用領域的走勢;五是語言對媒體和新領域的反應;六是在教育教學方面口頭和書面的使用情況;七是政府機構對語言地位、語言使用等的態度和採取的相關政策;八是以該語言為母語的人的語言態度;九是現存的對該語言的資料記錄的數量與質量。

孫宏開先生最先將語言活力這一概念引入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中。


瀉藥。

首先亮明我的立場:無論是從全球(英語)來看,還是從一個國家(漢語)、地域(粵語),甚至一個群體(專業用語、行話等)來看,都需要起碼一種『共通語』,這也就是語言的統一。但在共通的同時,我們仍然需要有多樣性的存在。比如英語全球化的同時,各國捍衛母語的態勢愈演愈烈;普通話在國內被大力推廣的同時,人們對於方言文化的取捨也始終爭論不休;還有由於信息時代的到來,原來限定在不同群體、領域內的行話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大眾化普及…以上所有共通語的發展過程從來都是在吸納糅合了許多個性的基礎上才得以成立的,這就是所謂特色的存續。

然後,具體到普通話和方言的關係,先拿日本舉例吧,答主在日本交換時也曾簡單了解過日本方言在近代以後的發展歷程,簡單來說就是【方言帶來歧視,崇尚東京腔→東京腔盛行,方言文化危機→復興地方方言,公共場合使用共通語】其實,在日本除了東北、北海道、沖繩這些越往兩端開的地域,大部分方言的差異基本集中表現在語尾上,也就是說其內部差異較小,因此在理解上難度並不大,影響方言發展的主要是人們對於方言的印象,即是只聞到了方言的「土味兒」,還是也感受了它的獨特魅力。再看中國,方言間的差異較大,無法溝通的問題並不少見,因此需要推廣普通話這一共通語以便大家交流,可我們還必須要考慮到,連日本這樣方言差異較小的國家現在都已經開始復興方言,方言的不可替代性不言而喻,那對於我們這樣一種方言甚至都被認為是另一門語言的國家來說,難道方言的可替代性會比日本強?

另外,雖然普通話是目前唯一的「現代標準漢語」,但別忘了,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的」這一前綴。普通話作為中國範圍內的共通語,它最大的功能是實現共通。在實現共通時,其實它會被來自不同地方的使用者們帶上具有地域特色的口音,甚至地方方言辭彙和用法也會被移用到普通話中。而這有違標準、「變了味兒」的共通語群並不會令人感到違和,相反在很多時候還妙趣橫生。

至於題主提到的方言帶來文化壁壘,我認為是在場雙方的觀念問題。當然,方言使用者需要適時照顧到外地人的感受,但語言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方言也是外地人深入當地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即使你對當地文化完全不感興趣,只是想實現無障礙溝通,那我認為雖然現在可能還存在不少老人不會普通話的情況,但十年之後當你以不能理解為由請在場的人都使用普通話以便交流時,應該沒什麼人再用「我不會說普通話」這樣的理由了。所以,如今普通話和方言哪一方存在危機,不言自明。

最後想說,在文化層面上,我們從來都不是要追求標準化和無障礙。

共通也只是在保證多樣性存在的前提下才有意義。

以上。


我是學播音主持的,爸媽也從只和我說普通話,這兩年的普通話推廣,起碼在出去玩的時候很方便,不會雞同鴨講,但是雖然我學習普通話,喜歡普通話,但是我認為方言不應該去除,這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家鄉的情,所以我的家鄉話雖然說的不好,但我肯定聽得懂,在外地遇到有家鄉口音的,真的很激動


說的好像你和他們都說普通話就不會被排擠了一樣。


非專業人士,僅個人見解

方言來源於交通的不便,地理原因導致的文化的差異。但是這個世界在往前走,網路、電視這些媒體和交通的日益發達、遷徙的頻繁,所有的這些,我們的差異在減少。所以,方言會消失,但是,這樣沒什麼不好。雖然世界再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華夏面臨的挑戰更多了,生育資源的流逝,非法移民(廣東的)的入侵,本來就狹窄的生存空間......也許說同一種話能讓我們更團結。

秦王統六合,車同軌,書同文。那麼今天,字統音想來也是趨勢。


客觀上講應該統一,主觀上講只要能讓外地人以正常的反應速度理解你講的話是什麼意思就好了,畢竟鄉音難改嘛。


謝邀。

普通話和地方方言沒有非此即彼的關係。周遭的很多使用方言的人都可以熟練使用普通話,文化的多樣性在碰撞的過程中才豐富有趣,我本人也非常樂意學習一些方言,在融入當地生活中很有幫助。而我也確實遇到過一些,想讓你聽就講普通話,不想讓你聽就講方言的,相處的感覺確實不佳。

我再從手語的角度來講講,因為中國手語正在推廣的階段。之前各地的聾人社會用的都是方言,出了地域是沒法溝通的。這些方言,各個區域發展程度差距大,有些語言完全沒有章法,有些區域的聾人只能與家人簡單溝通。而現在聾教育得到普及,聾人出行半徑增加,各個區域的聾人社會需要加大溝通。從我們特教工作者角度出發,沒有統一語言各區域間的信息採集訪談教育工作都變得非常艱難。

所以,統一語言一定是需要的。

擁有了全國視野,一些有國際視野的聾人還可以學習ASL或者BSL,像健聽人學習英語一樣。這個情況下,聾人的區域方言很可能大部分就會消失。

對於是不是保留地方方言,我的觀念可能比較上帝視角。有一些東西,是傳統,是文化,多樣性很有趣我們都想體驗,但是越來越少人使用一定有原因。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太小眾的東西受眾少,現今做些記錄和存證工作,正確對待消亡吧。


隨著現代媒體普及,人口流動,教育普及,官話區的口音差別消失的會很快,方言區估計一時還是難以消失,但最終不樂觀。大的方言區還是應該有所保留,但還是不要為了保留而阻止普通話普及。畢竟普通話通用性強。


謝邀。@xuexi1986

作為一個對各地方言始終充滿濃厚興趣的閩南人,我當然是支持保留地方方言特色。

我覺得地方方言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它維繫了很多難以描述的情感,而且很多時候,地方方言有一種很棒的音律美(當然我對這方面沒研究)。

方言還很實用呀,用閩南話讀詩詞總有「就應該這樣」的感覺。

我覺得在現在這樣的社會,有一門通用交流的普通話自然是必不可少,但是語言除了交流,總還寄託著點其他東西。

城市發展之後建築趨向一致令我惶恐,倘若語言也相似,我總覺得有些沒法接受。

人和人總該是不同的才會有意思。

至於「老鄉聊得火熱覺得被排除在外」,我覺得並沒有什麼來著…一般來講如果有人不懂方言我們會用大家都聽得懂的語言,如果對方有興趣,我們也是很有興趣普及一下方言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謝邀 @xuexi1986

首先,我個人認為保留方言的特色是有必要的,語言什麼的,有通用的語言就夠了。方言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標誌,象徵著外地遇同鄉,代表著遊子歸故里,意味著我在電話里可以感受到父母帶來的溫暖。高中的時候最覺得方言美妙動聽,那時候在外地讀書,但是回家回的勤快,在學校總覺得自己融不進當地人的生活圈子,所以總喜歡周末回趟家,每次下了大巴,一開始總有一種不適應,但是一聽到熟悉的語音語調,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的就是家鄉話,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就像銘刻在骨子裡一樣。方言之於我,便是故鄉的代名詞,聽到有人說方言,我就會忘記身處異鄉的孤獨


謝謝邀請,其實方言不僅僅是交流的語言,更是一類地區的文化,這都是千百年來人們聚居後,自然形成的不同文化的圈子。

本人出生在江淮官話區,現在生活在吳語區,如果仔細研究方言,會發現很多很有意思的方言用語,方言的形成跟當地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有些方言辭彙是當地獨有的,比如上海話中的「門檻精」「赤佬」...是當年上海灘時期的英語叫出來的,這些都是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所以就算強制統一語言,方言也是禁不掉的。

還有個例子,雲南有個彌勒縣(如果沒記錯的話)的方言跟南京話竟然很像,幾乎交流無障礙。是因為明初朱元璋從南京征掉了幾十w平民到雲南邊境屯田戍邊,經過了幾乎600年的洗禮,方言幾乎完整保留了下來


瀉藥~,我認為吧方言是某個地區的特色,是經過好多好多年一直流傳下來的,保留下來是一定的了,至於題主說的經常被排斥什麼的,這是方言使用者對於聽不懂方言的旁人的一種不尊重,這是方言使用者的問題,普通話也是要普及的,相對於正式場合和當時有不懂方言的人還是要講普通話的,就這樣。


謝邀。首先,普通話是在北方方言基礎上改良而成,所以南方人很多平舌,翹舌不分(我自己也是,慚愧),北方本身也有很多的方言,這基本構成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作為一個普通公眾覺得,不同的語言(方言)代表了各自的習俗文化,是一種文化的載體,人們口耳相傳得以傳播。而本身文化繁榮的同時就應當具有包容性,海納百川,百家爭鳴,統一或者說廢除方言並不是明智之舉。國外說英語,他們也有自己當地的口音(也就類似我們的方言),入鄉隨俗,跟當地人打成一片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並不會覺得被孤立吧


對語言沒啥研究,但是就我的觀點而言,在醫院裡聽不懂病人的方言是一件很崩潰的事情。不過聽多了也習慣了,還是該保留方言的。


推薦閱讀:

哪些語言的拉丁字母系統用國際音標的濁音符號表示清音?
能否用幾個簡單的例子解釋語言研究的主要學科?
母語是中文的人學習英語到一定程度會在大腦里用英語思考嗎?是否經過將英文翻譯成中文的過程?
語義學(Semantics)和修辭學(Rhetorics)的差別是什麼?
如何理解認知語言學中的圖形—背景理論?

TAG:方言 | 社會問題 | 語言學 | 語言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