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令制國的名稱由來是?

如題,比如京都所在的山城國為什麼叫山城?


日本古代的六十六國即令制國、律令國,是7世紀天智天皇時期在律令制(近江令)下確定的行政區劃。令制國不是藩國,後者是對江戶時代大名領地的稱呼,數量也遠不止六十幾個。

大體來看,令制國的名字大概有以下兩條原則:一是讀音比漢字重要,讀音更能反映出該名稱最初的用意;二是具有傳承性,國名基本都能追溯到大和政權到來之前。嗯,其實這兩點放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合適……嘛,下面逐個說說,從題主問的山城國開始。

&<畿內&>

  • 山城國(やましろ)

古代時記作「山代」或「山背」(讀音都是yamashiro),可能由於山城國對於奈良的平城京(708-784年為日本首都)而言地處「奈良山的背後」而得名。794年遷都平安京之後,桓武天皇將山河環繞自然為城的山背國命名為山城。這也是日本「城」字讀音しろ的由來。

  • 大和國(やまと)

律令制定時記為「大倭國」,738年改為「大養德」,747年改回大倭國,757年確定為「大和國」。讀音的やまと(yamato,倭)原本指奈良盆地東側的一片地區,之後擴大為國名。716年大和國的吉野地方曾被分立為芳野監(芳野與吉野讀音都是yoshino),738年合併。

  • 河內國(かわち/かはち)

大寶4年(704年)國印鑄造之前亦名川內國,得名原因不明(註:原因不明主要指回答時沒有查到可靠原因,可參考本問題中的其他回答及本回答末尾的兩個鏈接,後同)。

  • 和泉國(いずみ/いづみ)

原名「泉國」,和銅6年(713年)的諸國郡鄉名著好字令要求國名為兩字,所以加上了不發音的好字「和」。一度被劃分於河內國中。得名原因不明,也許是泉郡曾經發現過泉水什麼的……

感謝 @華老栓 的指點,確實是有傳說神功皇后進行三韓征伐時途經此地時有泉水湧出,凱旋後在此建立泉井上神社,同時這也成為了「泉」地名字的由來。

  • 摂津國(せっつ)

攝津的難波津是日本古代的重要港口,難波亦曾被作為國都。還都飛鳥之後難波一度被作為副都,此時設置的管轄機關取「統攝難波津」之意得名攝津職。後來改為國制時沿用此名。

紅色為山城國,紫色為奈良地區(平城京所在地),綠色為吉野郡,黃色為難波京所在地。&<東海道&>

  • 伊賀國(いが)

680年自伊勢國分立,得名原因不明。

  • 伊勢國(いせ)

語源可能為「伊呂勢(=弟,讀音いろせ)」,指伊勢是作為出雲的分派而發展;亦有說法認為是因距離海很近而從イソ(いそ,磯)轉變讀音而來。

  • 志摩國(しま)

原為島津國造所支配,8世紀初自伊勢國分立,起初寫作「嶋國」或「志麻國」。得名原因不名,個人猜測或許與原先支配此地的島津(しまづ)國造或多島的地形有關?

  • 尾張國(おわり/をはり)

大寶4年(704年)國印鑄造之前亦名尾治國。得名原因具體不明,有尾張的南智多郡形如尾巴向外伸出(《倭訓栞》),或此地處於大和王權勢力圈的東端因而被稱為「終わり」等說法。

  • 三河國(みかわ/みかは)

三河國在《古事記》中記為「三川」,平城京時期為「叄河」,長岡京時期後開始寫作「三河」。名稱的由來不明,有江戶時代學者山崎暗齋提出的三大河流說等觀點。

  • 遠江國(とおとうみ/とほたふみ)

古稱「遠淡海(とほつあはうみ)」,一般認為由國內的濱名湖(古稱遠津淡海,津是之的意思,淡海即湖)而得名,意為距國都較遠的大湖。相對的近江國則是因琵琶湖而得名。

左側的大湖為琵琶湖,右側的湖為濱名湖。黃色為尾張國的知多半島。粉色為志摩國。

  • 駿河國(するが)

亦表記為讀音相同的「須流加」(《和名類聚抄》)、「須留可」(《東遊駿河舞歌》)、「薦河」(《駿河國風土記》)。因為山地的河川如同駿馬般沖向大海、或說為富士川的激流而得名。

  • 伊豆國(いず/いづ)

680年自駿河國分立,得名原因不明。

  • 甲斐國(かい/かひ)

本居宣長於《古事記伝》中支持甲斐國出身的門弟萩原元克的說法,認為甲斐的讀音指「山の峽」(カヒ=間),即山間地帶。但近代的橋本進吉於《上代特殊仮名遣》中否定了峽說。近年日本古代史學者平川南提出了語源來自此地在行政、交通上的「交ひ」地位的新看法。

順帶一提現在繼承了甲斐國版圖的的山梨(やまなし)縣的名字來自甲府盆地的無山地貌(やまなし=山無し),713年因好字令確定漢字名為山梨。

  • 相模國(さがみ)

7世紀成立,包括東側的相武(さがむ,和相模只差一個母音)國造與西側師長(しなが)國造的領地。關於名稱的起源,一說相模國與武藏國(むさし)原是一國,江戶時代的國學者賀茂真淵在《倭訓栞》認為原本存在身狹(ムサ)國,分為身狹上(むさがみ)、身狹下(むさした),各自欠落一個音節而成為相模國與武藏國;本居宣長在《古事記伝》中假定存在佐斯(サシ)國,佐斯上(さしがみ)、身佐斯(みさし)演變為兩國;近藤芳樹在《陸路廼記》中將総(フサ)國的一部分分為総上(ふさがみ)、総下(ふさした)作為源頭。然而這些推測與考古得出的武藏原與毛野國是一體的結論不符。此外還有由古代此地的物產薴(カラムシ,貼毛苧麻)讀音中的むし演變、自「坂見(さかみ)」轉化(箱根坂上所見的地域)等觀點。

  • 武蔵國(むさし)

古代曾記為「無耶志」、「無射志」(むざし)、「牟射志」(むんざし)或「無邪志」等,都是由讀音填充的漢字。語源關於武藏、相模同國論的說法參見上面相模國,但據考古研究發現武藏國原與毛野國(後來變成了上野和下野)一體,大和王權是於7世紀後從総國(後來變成了上總和下總)開始進出此地的,因此江戶時代學者們的觀點有待商榷。此外武藏國原本與關係很深的毛野國同屬東山道,771年劃至東海道。

  • 安房國(あわ/あは)

718年自上總國分立,之後一度再次合併。807年成書的神道資料《古語拾遺》記載,天富命在開墾阿波之後為求良地向東進發,率領族人阿波忌部氏乘黑潮(日本暖流)自房總半島南端的布良之濱登陸,進行開拓,於是此地便以「阿波」的讀音相稱。古時亦表記為「阿幡」或「阿波」。

古代的安房國是優良的漁場,為御食國(向朝廷提供穀物外的食物)之一。據《高橋氏文》記載,景行天皇行幸至淡水門時,被後世信仰為料理神的磐鹿六雁捕捉了白蛤(はまぐり,音譯蛤蟆鼓勵)做成料理向天皇獻上,被授為膳臣。這個淡水門中的淡(あわ)指的就是安房。

  • 上総國(かずさ/かづさ)
  • 下総國(しもうさ/しもふさ)

上總國與下總國由總國分割而成。總國於7世紀末之前記為「捄國」,據《古語拾遺》記載,得名的原因可能是此地盛產麻(アサ)故稱捄國(ふさのくに),律令制後改為総國,讀音不變。總國的地域上存在密集而強盛的國造,後來演變為兩國的郡名。兩國分立的時期大約在6世紀中葉,由於西國的開拓者們(天富命)自海上登陸,故東南部分為上總,西北部分為下總。

深黃色為阿波國麻殖郡,梅紅色為安房國安房郡。淺綠色為上總國。

  • 常陸國(ひたち)

7世紀成立,到7世紀末為止稱為「常道」。建立之初包括後世的常陸國到現代的大熊町一帶(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古代屬梄葉郡)。陸奧國建立後北端變為菊多郡,718年菊多郡被劃入石城國,在兩國的邊界上建立了菊多關(後之勿來關)。據《常陸國風土記》記載,此地在令制國成立前被稱為日高見國(ひたかみのくに),日高見是與日出有關的詞語,在歷史上也被用來稱呼日本(大倭日高見國,《大祓詞》)或蝦夷。常陸的讀音ひたち(與日立同音)就是從此演變而來。

&<東山道&>

  • 近江國(おうみ/あふみ)

近江國在《古事記》中記為「近淡海(ちかつあはうみ)」或「淡海(あはうみ)」。淡海指琵琶湖,《萬葉集》中又稱為「淡海之海」、「近江之海」等,但沒有近淡海的叫法。因此近淡海意為距國都較近的淡海國。大約在大寶令制定施行的8世紀初,「近江」的表記被確定下來。

  • 美濃國(みの)

石神遺迹、飛鳥池遺迹、藤原宮跡等7世紀的木簡中均記為「三野國」(讀音與美濃同為mino),此名可能來自青野(現大垣市青野)、大野(現揖斐郡大野町)、各務野(現各務原市)這三塊平野。「美濃」的表記大約在8世紀以後才出現,此前還有同音的「御野」、「美乃」等稱呼。

美濃國成立時的範圍包括後來美濃國的南部及木曾郡,以木曾川為與尾張國的界線。關於木曾谷歸屬的爭執大約持續到戰國時代武田信玄將之編入築摩郡為止。而由於木曾川的改道,尾張與美濃的國界在後世也有一定變化。

淺綠自下而上分別為青野、各務野、大野的大致位置。棕紅色為木曾郡,棕黃色為信濃築摩郡。

  • 飛騨國(ひだ)

古代記為「斐太」或「斐陀」,702年斐陀國向朝廷進獻神馬「大黑」,被視為祥瑞,天下大赦,從此改記為「飛驒」。發音的由來不明。

  • 信濃國(しなの)

645年大化改新後令制國成立,科野(しなの)國造治下的十郡被編為信濃國。關於科野,江戶時代的國學者谷川士清、賀茂真淵認為是由此地出產的「科の木(シナノキ,華東椴)」得名,此外也有「科」字來自同音的「級」(指山國的階梯狀地貌)、しな是與鐵有關的詞語、しな來自風神志那都彥(シナツヒコ)等說法。8世紀初期,科野國改記為同音的信濃國。另外721年諏訪地區曾被分立為諏方國,731年合併。

  • 陸奧國(みちのおく/みちのく/むつ)

最初稱作「道奧(みちのおく)」,7世紀時自常陸國分離,到平安時代為止稱「陸奧(みちのく)」。道在古代與國同義,奧是深處的意思,「道奧」意指此地「距離國都最深最遠」,也就是當時大和王權在東北地方的北境。陸奧的讀音變為むつ從江戶時代起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陸」字與「六」想通,後者的訓讀變為國的讀音;另一種認為みちのく(道之奧)被誤作みちのくに(みち之國),最終訛為むつ(即michi變為mutsu)。

水色為常陸國,紫色為最初的陸奧。深紫色為多賀城所在的宮城郡。梅紅色為菊多郡。

  • 出羽國(でわ/では)

大和朝廷於7世紀後半到9世紀初實行在蝦夷的土地設郡以擴大版圖的政策,並為之建設城柵。7世紀後半越後國成立後,708年(和銅元年)9月28日出羽郡被設置並建造了出羽柵,712年9月23日分立為出羽國,翌10月1日自陸奧國得到置賜郡與最上郡,之後逐漸擴張到後來的範圍。到平安時代為止出羽都讀作「いでは」,但得名原因不明。

順帶一提,直到平安時代初期之前,出羽側的蝦夷被稱作「蝦狄」,只有陸奧側為「蝦夷」。

紫色為出羽柵所在的庄內地方(出羽郡),黃色從下到上分別是置賜、村山(886年從最上分出)、最上郡。梅紅色為秋田城所在的秋田郡。此外最北的檜山郡可能在中世末期才編入出羽。&<北陸道&>

  • 若狹國(わかさ)

7世紀後半建立,最初寫作「若俠國」或「若佐國」。約4世紀後半進入大和王權的支配之下,亦為御食國之一。得名原因不明。

  • 越前國(えちぜん/ゑちぜん)

持統朝的689年-692年,7世紀設立的高志國(こしのくに)被分為高志道前/高志前國(越前)、高志道中/高志中國(越中)、高志道後/高志後國(越後)三國,距離都城(大和國飛鳥凈御原宮)較近者為前。「高志」或「古志」為越國在8世紀前的稱呼(讀音均為koshi),712年成書的《古事記》中仍可見到,720年的《日本書紀》則寫為越。越國的得名由來不明。

  • 加賀國(かが)

823年由越前國的江沼、加賀兩郡成立。加賀國是令制國中最後建立的國,由越前守紀末成(781年-826年)以加賀郡遠離國府難以管轄為因提案,經太政官通過成立。大化改新時期有「賀我」、「加宜」、「香我」、「賀加」等稱呼(讀音都是kaga),得名原因不明。加賀郡後分出淺野川以南的石川郡,改名為河北郡。

  • 能登國(のと)

718年由越前國的羽咋、能登、鳳至、珠洲四郡成立,741年併入越中國,757年再次分立。得名原因不明。能登郡後改名為鹿島郡。

  • 越中國(えっちゅう/ゑつちう)

7世紀末從高志國(越國)分出,最初的範圍包括後來的越中國與越後國大部。702年將頸城、古志(就是越國的那個こし)、魚沼、蒲原等四郡讓與越後,僅餘下四郡。《続日本紀》中關於此事的記載是「越中」於文獻中的首次出現。

  • 越後國(えちご/ゑちご)

7世紀末、文武天皇元年(697年)以前由高志國(越國)的磐船(いわふね)、渟足(ぬたり)二郡成立,大致包括阿賀野川以北直到與蝦夷交界的地區。702年3月作為蝦夷政策的據點從越中國得到親不知(飛驒山脈與日本海間形成的多斷崖地帶,玩過太閣立志傳5的應該記得這個名勝)以東的四郡,708年向北設置出羽郡,出羽國分立後版圖基本確定。

此外,在漫長的進攻蝦夷土地的過程中,大和王權是以建柵(き)、設置柵戶的方式逐漸推進的,越後國內即先後建立了渟足柵(647年)、磐舟柵(648年)、出羽柵(709年)等城柵。

較深的紫色為越後國最初的範圍,其中紫紅色部分後來建立了出羽國。三塊紫色自南向北分別是渟足柵、磐舟柵、出羽柵的所在地區。青色及淺紫色為702年從越中轉與越後的部分,黃色為此後的越中。粉色為初期的越前國,淺紅色為越前國府所在的丹生郡。

  • 佐渡國(さど)

743年與越後國合併,752年再分立。平城宮木簡中記為「佐度」。據《日本書紀》所述,544年曾有肅慎人渡海至佐渡島,7世紀中後期越國與肅慎一度交戰,696年3月12日「賜越度嶋蝦夷伊奈理武志與肅愼志良守叡草、錦袍袴·緋紺絁·斧等」,其中的「度嶋(わたりしま,渡り島)」即佐渡島,也許國名的由來與渡海有關。

&<山陰道&>

  • 丹波國(たんば)

偶爾記為「旦波」或「但波」。《和名抄》中將丹波訓為「太邇波(たには)」。關於名稱的由來,《和訓栞》認為來自「谷(たに)端(は)」,《諸國名義考》認為來自「田(た)庭(にわ)」即平坦寬闊的土地,後者被《國史大辭典》等文獻採用。

  • 丹後國(たんご)

713年自丹波國分立,因為距離都城較遠所以是「後」。丹後國在古代可能存在獨立於大和王權及吉備國的獨立政權,於6世紀中期隨著大和王權的出雲征伐而被兼并。

  • 但馬國(たじま/たぢま)

《古事記》中記載為「多遅麻國」,たぢま為但馬的歷史假名寫法。得名的由來不明。

  • 因幡國(いなば)

《古事記》中稱「稲羽」,《先代舊事本紀》中記載為「稲葉」,讀音均為いなば(還可寫作稲場)。此地為日本神話中因幡白兔故事的發生地,也是東方Project中永遠亭曾經的所在地。得名原因不明,可能與存在於此地的稻葉神社有關。

順帶一提,我這個用戶名的「稻葉」的來源之一就是稻羽之素菟這個神話。

  • 伯耆國(ほうき/はうき)

藤原宮跡出土的記有戊戌年(698年)6月的木簡中記為「波伯吉國」,712年成書的《古事記》中寫作「伯伎國」。平安時代編纂的《先代舊事本紀》中則可見「波伯國造」。但得名的由來不明。

  • 出雲國(いずも/いづも)

國名的由來有表示雲朵向上翻湧形象的詞語「稜威母(イズモ)」、表示對日本國母神伊邪那美(イザナミ)尊嚴的敬意、表示名為「稜威藻」的龍神信仰中的藻草的凜然神威等說法。此外對於其歷史假名拼法「いづも」有著詞源是「出鉄(いづもの)」的觀點(作為參考,出雲是日本最早也是最大的鐵砂產地,制鐵技術亦領先全國)。出雲在大和王權到來之前就存在獨立的王朝(古代出雲),相關的歷史在記紀神話中轉變為劇情豐富的讓國神話(國譲り)。

青色為出雲大社所在的神門郡,綠色為高草郡,兩塊金色分別為石見銀山與生野銀山所在的地區。

  • 石見國(いわみ/いはみ)

7世紀設立,得名原因不明。古代有名為伊甘(いかみ)的地點,不知與國名有無關係。

  • 隠岐國(おき)

7世紀設立,平城宮木簡中記為「隠伎國」。得名原因不明。

&<山陽道&>

  • 播磨國(はりま)

木簡中記為「針間國」或「幡麻國」。得名原因不明。

  • 美作國(みまさか)

713年4月3日由備前守百濟王南典(百濟王為此人的氏)與備前介(介為國守的次官)上毛野堅身提案,自備前國分出六郡成立,堅身擔任初代美作守。作為吉備國分解的最後一步,美作國的設立將這個重要的鐵產地置於大和政權的管轄之下,吉備氏受到弱化,後世美作的很多地名如久米、弓削等都是古代配置於此的大和直屬部民的名稱。みまさか這個讀音有來自與地理有關的「御坂」或「三(みさか)、與邊界(境,堺,さかい)有關、因此地為甘酒(うまさけ)產地等說法。

另外關於美作的制鐵,美作在古代就向備前國與朝廷提供鐵及鍬等鐵製品,在英多郡等有官營的鐵穴(《日本霊異記》)。直到中世,美作仍然通過河川水運向備前刀劍的製造提供原料。

  • 備前國(びぜん)
  • 備中國(びっちゅう/びつちう)
  • 備後國(びんご)

備前國、備中國與備後國由吉備國(きびのくに)按照689年發布的《飛鳥浄御原令》分割而成,木簡中表記為「吉備道前/中/後」。吉備國是日本古代與大和、出雲、筑紫並列的強大勢力,擁有巨大古墳文化,可能為大和王權的同盟。5世紀中後期作為最大的地域勢力之一被大和以「反亂鎮壓」為由迫服,6世紀開始建造造山古墳等當時日本最大型的古墳(前方後圓墳),7世紀吉備氏分化為上道、三野、賀陽、下道(吉備真備的出身)等多個氏族。

黃色為備前,綠色為美作,橙色為備註,橙粉為備後。兒島半島的海岸線大約在15世紀。

  • 安芸國(あき)

《古事記》中記為「阿岐國」。得名的由來可能為傳說中的安藝國開祖神安芸津彥命(あきつひこのみこと),但不確定兩者的先後順序。

  • 周防國(すおう/すはう)

7世紀設立,初稱「周芳國」,7世紀末改稱周防國,藤原宮木簡中亦有「周方國」的寫法。得名的原因不明。讀法すはう雖然出現於ハ行転呼發生之前,但此讀音由於古代日語母音不連續而並不自然,推測可能最初與諏訪同樣讀作すわ(歷史假名拼法為すは)。周防國的國府佐波郡的讀法為相似的さば,不知有無關係。

ハ行転呼(ha行轉呼)是日語在平安時代發生的一次音韻轉變,詞語中後部的ハ行音變為ワ行音,用中文舉例的話好比原本讀作「磨哈(ha)」的詞語讀音變為「磨哇(wa)」。

  • 長門國(ながと)

古稱「穴門(あなと)」,亦寫作「穴戸」。《日本書紀》中記載,大化6年(650年)穴戶的國司草壁丑經向朝廷獻上捕獲於麻山(おのやま)的白色的雉,日本因此祥瑞改元「白雉」;而此後的665年初現「長門」的名字,推測改名在此期間。穴門所指的是海峽,即長門國與對岸九州豐前國之間的下關海峽(関門海峽),神話中亦出現過穴戶神這個名字。

粉紅色為下關(馬關)所在的豐浦郡,橙色為門司城及小倉城所在的企救郡,其間為下關海峽。&<南海道&>

  • 紀伊國(きい)

成立之初名為「木國(きのくに)」,因此地森林茂盛而得名,也有觀點認為讀音來自此地的豪族紀氏支配的「紀の國(きのくに)」,但律令制以前的紀伊國僅有紀伊國造的領地,不包括熊野國造的領土(後之牟婁郡)。713年因好字令要求國名為「雅字二文字」而改為讀音基本相同的紀伊國,也有認為紀伊的「伊」字不發音的觀點。

另外熊野(くまの)及牟婁(むろ)都與邊界之類的含義有關,類似陸奧。

淺綠與黃色為木國,紫色為熊野國(後之婁牟郡)。青色為北婁郡,原謂志摩國英虞郡的一部分,1582年被新宮城主堀內氏善編入婁郡。黃色為高野山所在地。

  • 淡路國(あわじ/あはぢ)

律令制以前記作「淡道」,得名原因不明。淡路是日本神話中最早誕生的島。亦為御食國之一。

  • 阿波國(あわ/あは)

古代存在北部的出產粟(アワ)粟國(あわのくに)與南部的長國(ながのくに),建立令制國時合併為粟國,713年由於元明天皇的好字令改為阿波國。

順帶一提,神武東征時上面安房國(あわ)提到的天富命就是先在此地開墾的,阿波國的麻殖郡因此得名。

  • 讃岐國(さぬき)

亦表記為「讃伎」或「賛支」(贊伎和贊支),得名原因不明。

另外贊岐國的小豆島在古代原屬吉備國兒島郡,14世紀由於細川氏成為贊岐守護而實質上併入了贊岐國,但文獻上直到17世紀末仍有將之劃為備前國的情況。

  • 伊予國(いよ)

近現代前一般寫作「伊豫」,有時也記為「伊予」或「伊與」。名字的來源有諸多說法,如①溫泉說:認為道後溫泉的「ゆ(湯)」變為了いよ的「よ」,但吉田茂樹(《日本古代地名事典》的作者)以延喜式中的「伊予郡」與「溫泉郡」是兩個不同的郡為由否定了此說。②涌水說:志賀剛等研究者認為古代將溫泉以外的涌水稱為「いゆ」,之後演變為國名。③彌說:谷川士清認為四國島(《古事記》中稱作伊豫之二名島)在國土誕生的神話中次於淡路島出生,故「いよ」是表示事物重複的「彌(いや)」的意思,等。

棕色為伊予郡、青色為溫泉郡的大致位置。黃色為土佐國幡多郡。

  • 土佐國(とさ)

記紀中記為「土左」,《先代舊事本紀》中記為「都佐」。原本在713年的好字令下「土左」已經被改為了「土佐」,但兩者一直混用到平安時代中期才普遍用為土佐。名稱的來源有俊聡、遠狹、門狹(指浦戶灣)等說法。此地存在東部的都佐(とさ)國造與西部的波多(はた)國造,後者為之後幡多(はた)郡的由來。

&<西海道&>

  • 筑前國(ちくぜん)
  • 筑後國(ちくご)

7世紀末由筑紫國(つくしのくに)分割而來,距離都城近者為前。筑紫在《古事記》中用來稱呼九州島,認為此島一身而四面,分別為筑紫國(白日別)、豊國(豊日別)、肥國(建日向日豊久士比泥別)、熊曾國(建日別),這四國即為後世九州島主要九國的雛形。筑前國在7世紀後半的太宰府市出土的戶籍木簡中記作「竺志前國」。得名的由來不明。

  • 豊前國(ぶぜん)
  • 豊後國(ぶんご)

7世紀末由豊國(とよのくに)分割而來。《豊後國風土記》中記載,受景行天皇之命治理此地的菟名手(うなで)到訪仲津郡,有白鳥(天鵝)飛來,先化為餅(年糕之類的東西),然後化作冬天亦有茂盛的成千的芋草(芋頭)。得到菟名手的報告後,景行天皇對此喜為「天の瑞物、土の豊草なり」,故命名此地為「豊國」。豐前/豐後在平安時代被叫做「とよくにのみちのくち/しり」,意為豐國道口/尻,後來豐字從訓讀的とよ變為了音讀的ぶ。

  • 肥前國(ひぜん)
  • 肥後國(ひご)

7世紀末由肥國(ひのくに)分割而來。肥國原稱火國(ひのくに),因為此地多火山(如肥前國的雲仙岳,肥後國的阿蘇山)而得名。火國造之祖健磐龍命被供奉為阿蘇山神,9世紀時健磐龍命神敘任官位從四位,因鎮住噴火不足20年便升任正二位,結果5年後的864年阿蘇山就發生了大噴火。

淡紫色為筑紫國,淡黃色為豐國,淡紅色為火國。紫色為大宰府所在的御笠郡,橙色為宇佐神宮所在的宇佐郡,紅色為雲仙岳(西)與阿蘇山(東)所在的高來郡與阿蘇郡。

  • 日向國(ひゅうが/ひうが)

7世紀中期成立,當初的範圍包括後來的日向、薩摩、大隅三國。名稱意指此國處於日出的方向。記紀神話中的九州島並未出現日向的名字(參考上文),日向登場於天孫降臨開始的王朝興起階段,最終神武天皇從此地開始東征。

  • 大隅國(おおすみ/おほすみ)

713年自日向國分立。702年從日向國分立的多禰國(たねのくに,包括種子島和屋久島)於824年合併至大隅國。因此地處於九州或日本的最南方邊隅而得名。

  • 薩摩國(さつま)

702年8月1日發生薩摩·多袮叛亂,以此為契機,10月3日自日向國分立,其時名為唱更國(《続日本紀》)。唱更的「更」字由來於中國漢代兵役中的更卒,唱更意指對邊境的守備。704年全國的國印鑄造時改名「薩麻國」,8世紀中期後改稱薩摩。

黃色為日向國,紅色為薩摩國,藍色為大隅國。黃綠色與黃橙色分別為傳說為天孫降臨地點「高千穗」的高千穗峰與高千穗峽所在地。

  • 壱岐國(いき)

史料初見於《三國志》的魏志倭人傳中的「一大國」。之後的中國史書中亦可見「一支國」的記錄。在日本的古代表記為「伊吉」、「伊岐」、「由紀」、「由吉」等,讀音為「いき」或「ゆき」兩種,7世紀設令制國後確定了現在的讀音與寫法。得名原因不明。壹岐國及對馬國同時也以島為行政單位,國司亦稱作島司。

  • 対馬國(つしま)史料初見於《三國志》的魏志倭人傳中的「始度一海千餘里至對馬國,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離」。日本古時亦稱「津島(つしま)」。得名原因不明。關於壹岐和對馬,兩國雖然身為令制國但常常不算在六十六國之中,說起九州島的九國時亦然,多少具有一些特殊性。

————————————

文字部分更新完畢。很慚愧,就做了一點小小的科普,謝謝大家的閱讀。

附上多謝 @Sylvanas 提供的日本令制國國名由來,以及 @華老栓 提供的舊國名の由來

由於資料來源以及轉載不知是否方便等原因沒有將之整合到答案中,希望大家可以參考。

對了,地圖用的底板是我為了做EU3的日本MOD而畫的,相比常見的日本地圖有些變形,不過各地之間的關係是對的(有些TK5的感覺),請各位多少注意。

圖片也更新完畢了 。


補充一下 @稻葉藤花的答案,僅針對其中「得名原因不明」的國名。

河內:得名源於「淀川內側」(川の內)。

伊賀:因古代傳說此地為伊賀津姬之轄地而得名。(《伊賀國風土記逸文》)

伊勢:有別說,參見伊勢津彥

尾張:一說是小面積開墾地之意【小墾田(おはりだ)】,另一說來源於由大和國葛城郡高尾張邑遷居而來的尾張連而得名。

三河:一說來源於將流經西三河的矢作川呼作御河(みかわ)而得名。

伊豆:伊豆半島多溫泉,傳為「湯出づ」(ゆでづ)之訛誤而來,或說伊豆半島之形狀深入大海,而以「出」(いず)為名。

飛驒:說法很多,①來自於「日高見」(ひたかみ)之略;②來自於飛驒的為權門世家伐取建材的伐木工(挽手人【ひたびと】)之略等等說法。

出羽:一說是「從越國伸出的翅膀/北方的出路(出端【では】)」之意,。

若狹:來自古朝鮮語「ワカソ」(音),意為「到來(來て行く)」,應得名於從朝鮮半島南下到達的渡來人。

越國:語源就是「越し」,一種說法是形容從近畿到北陸的地勢,另一種說法是與從北而來的高句麗人到達近畿的必經之地。

加賀:一說「か」是「好,變好」之意,而「が」則是土地,意為變得豐饒的土地,另一說為「芝草地」,順便かが這個地名不只是加賀國,在整個日本都很常見。

能登:來自阿伊努語,一說意為「岬角」,一說意為男性性器,因能登半島之形而命名。

佐渡:一說來自於沢田(さわだ),濕地之意,先因之得名的是島上的雜太(さわた)郡·鄉,國因之名,一說來自於狹門(さど),表示佐渡與本州間狹窄的水路。

但馬:語源為立ち間(たちま)或者谷間(たにま),表示被兩側的洪積台地所包圍的平原,但馬多川。

因幡:一說國內山的形狀類似於谷堆,而以いなば(稲羽/稲場)而命名,現鳥取市仍有一座稻葉山。

石見:①神話期,出雲國強盛之時擁有一批足以蕩平日本的大軍,如雲一般「屯聚(いはみ)」 ,因此得名;②石見國多岩石,因而以「石充(いはみ)」「石実(いはみ)」為名;③這裡的懸崖天天被巨浪沖刷,故以「石海(いはうみ)」為名;⑤因為山多;⑥來自於本地的石神信仰。

隱岐:來源是沖【おき】の島(海上的小島),古人從出雲可遙望隱岐。

------------------------更新的分界線-----------------------------------

伯耆:根據伯耆國風土記記載,櫛名田姬(須佐之男之妻)從八岐大蛇之處逃跑之時,因母親手名椎命遲遲不來而呼喚母親,因而得名「母來(ははき)の國」。另還有得名於形容此地溶岩地形的「ハ(端)?ハキ(崖)」一說,得名於鼓風裝置鞴(ふいご)的古稱「ハフキ、ハフサ」一說。

播磨:與尾張相似,其語源來自於開墾地「ハリ(墾、開墾)?マ(土地)」,另一說為「榛(はり)」或「萩(はぎ)」繁茂的土地(マ)。

吉備:語源為「黍(きび)」。

安芸:語源有多說,如「秋(あき)」,祈禱物產豐足(飽き)的吉祥地名,因水而得名(古語ワキ【湧く】或ハキ【吐く】)。

周防:據說來源於古代地形語「スハ(谷、崖)」、「ソハ(崖の側、斜面)」。

淡路:來自於「阿波路」(通往阿波之路)。

讃岐:一說因此地古代向中央上繳的貢物(調)為矛竿而得名為「竿調(さおつき)國」,一說因此地東西狹長,崖陡坡急而得名「狹拔·狹貫(さぬき)」。

筑紫:即隋書中出現的「竹斯國」,一說因此地在日本最西端,為「行盡(きくし)」之意,一說為防備外敵而修築石垣之事而從「築石(ツクイシ)」而得名。

薩摩:還有如下幾說:來源於其地理特徵(サ【狹】?ツマ【端、隈】),來源於吉祥地名「幸島(さちしま)」或「幸浜(さちはま)」,來源於「狩獵之地」之意(サツ【猟】?マ【表示場所接尾語】)

壹岐:一說因波浪拍打島岸(或說島上砂白)似白雪而得名「ゆき」,一說因地處交通要道而得名(行き)。

對馬:一說「津島(つしま)」因海灣良港眾多而得名(津【港】の島)。


伊賀郡舊稱阿我郡。「あが」(阿我)是「上がる」(向上)的高地的意思。

小國國名多來自對於地形的描述,是漢字傳入日本前的土著語言,後來以漢字標註形成的一種奇特現象,其實沒那麼難理解。

周防其實也很好理解,すおう「すわ」。すばる(窄る)。形容狹窄的盆地,類似台灣的屏東地狹那種。


直接回復題主的問題 :

藩國名稱的由來不一,比較複雜,好比中國春秋戰國乃至之前的國名,多而複雜,但還是一一可考 的,題主有時間不妨一一考證 ... 個人感覺,有以藩國國主姓氏命名,有天下共主賜名,有來源於神話傳說,有根據地理特點命名 ...

題主舉的例子我來答:

山城國,日本古代的,屬京畿區域,為五畿之一,亦稱山州或城州。山城國相當於現在的京都府南部。「山城」以前亦寫作「山代」,大約7世紀起以「山背」為名立國。延曆13年(794年)11月7日當平安京被正式命名時,天皇見此地倚山傍水,為天然的要塞,於是重新命名為「山城」。

其他的題主自己可以去溯源考證吧,我不知道有什麼意義,費事費力 ...

附六十六國國名 :

畿內五國(五畿):大和、山城、攝津、河內、和泉;

東海道十五國:伊賀、伊勢、志摩、尾張、三河、遠江、駿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上總、下總、安房、常陸;

東山道八國:近江、美濃、飛驒、信濃、上野、下野、陸奧、出羽;

北陸道七國:若狹、越前、加賀、能登、越中、越後、佐渡;

山陰道八國:丹波、丹後、但馬、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隱岐;

山陽道八國:播磨、美作、備前、備中、備後、安藝、周防、長門;

南海道六國:紀伊、淡路、阿波、讃岐、伊豫、土佐;

西海道九國二島:筑前、筑後、豐前、豐後、肥前、肥後、日向、薩摩、大隅、壹岐島、對馬島。


推薦閱讀:

室町時代是怎麼劃分武家家格的?
如何評價石田三成?
日本戰國水軍是什麼水平?
日本古代的髮式演變是怎樣的?
知乎的日本戰國史欄目是不是已經完了?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日本旅遊 | 日本歷史 | 日本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