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學習生成語言學?


不喵自來,作為被認知語言學拋棄而又拋棄功能語言學的人,不喵自來似乎是應當的……不過這篇寫得很雜也很煩,大概不會有什麼人仔細看的吧。

雖然生成語言學是以句法為基礎的流派,但是對於一個完整的語言學流派來說,光有句法理論是肯定不夠的,尋找一套與其配套的音系系統和語義系統也相當重要。這樣說來,生成語言學一共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句法學及形態學(語言的結構),音系學(語言的發音系統),語義學(語言的含義);而這三部分的關係在於它們的內在機制是一樣的——也就是所謂的「生成」,generative,也就是,以有限的規則引致現實中實際無限的結構;能引致的結構都是合乎規則的,而不合規則的結構都無法生成出來。

既然意識到生成的理念了,那麼學習生成語言學也不是什麼特別恐怖的任務了——想當然地說,只要我們了解了這些有限的規則,那就大功告成了。當然,真正的難題現在才開始,不用謝。

既然生成語言學是以句法為基礎的流派,那麼對於句法的理解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要深究原典,必然是喬老爺的Syntactic Structures和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這兩本書,不過一上來讀最初的原典是非常不現實的;所以如果要先了解喬老爺為什麼會這麼說,我建議讀這一本:Chomsky: Ideas and Ideals,作者是UCL語言學系前任系主任Neil Smith,前三章基本就是在講喬爺的理論框架。一本比較新的基於喬爺後期的I/E學說的書是這本:I-Language。如果覺得讀完以後有餘力的話,可以試著看兩本原典,試著看,要是看不下去就算了,真的,那兩本書的確很難。

即使是生成語言學內,對於句法的結構也有不同的分歧。發展到今天,影響比較大的幾支包括轉換生成語言學,比如喬爺本人的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PP)以及後期發展的Minimalist Program(MP),不過即使是在PP和MP系統里也分別有各自的分支,比如我熟悉的是MP系統里的Antisymmetry和二者夾縫中的flexible syntax,超出這個範圍還有其他的學說;除此之外,還有幾個獨立於喬姆斯基的旁支,也就是不基於轉換特徵的學說,比如Generalised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GPSG)、Head-driven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HPSG)、Lexical functional grammar(LFG)等,可惜目前我還沒找到一本合適的包含所有分支介紹的入門書,不能推薦了(我會繼續找下去的!)。

如果要像一個語言學本科生一樣、從入門開始學並且著手研究的話,一般來說會從一個單獨的系統入手,不過像我這種只受過PP分支專業訓練的人,上手MP也不算痛苦,也能勉強聽懂轉換以外的GPSG分支的報告;去年在ACTL課程里碰到過一個牛津的哥們兒,是LFG系統出身,每次面對MP術語也只是說「我能聽懂你說什麼,我就是不同意罷了」。相比之下,PP系統應該算是最直觀的了,也是最方便上手的,雖然是轉換生成的範圍內,但因為發展得比較完善所以適合用作入門系統。我一般會推薦Lillian Haegeman的兩本書:Thinking Syntactically和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基本這兩本書之後對於PP系統能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到這個時候,如果要學習GPSG、HPSG和LFG,開始讀這幾個分支的原典應該是不會太痛苦的,比如Generalized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Head-Driven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Lexical-functional Syntax等。但是如果決定繼續發展到MP的話,我不建議直接讀老喬的The Minimalist Program,因為那本真是太難了。這本相對來說會好一點:Understanding Minimalism,一般MP系統的啟蒙這本書絕對夠用了。

對於句法來說,想要理解生成語言學的核心,大概需要理解兩個核心概念,一個是規則,另一個則是層次。生成句法的特色是用規則來制約和區分,我們需要尋找的是一套可以包含所有可能而排除一切不可能的規則,這是一切的基礎,至於規則的優雅性之類的可以被扔到後面再說(就我個人的理解,MP就是在PP的基礎上進行了優雅度的修正,但是反而變得更複雜了)。而規則的構建所依賴的,是母語者對於語言掌握的能力和對語法性(grammaticality)的判斷,因為規則是我們自然習得的、在我們腦內的,作為母語者,我們天然就可以使用規則,而我們對規則的使用則是直覺性的。一切規則,只要能被提出,都是因為它需要在現有基礎上解釋一個存在的語法現象,反之亦然。

至於層次,則是因為從一開始的時候生成句法就嚴格區分深層結構和表面結構的區別。懶得自己作圖了,所以從網上找了一個轉換系理論(PP和MP)常用的基本模型:

在形成句子的時候,我們首先形成深層結構,然後由一系列規則變化至表面結構(這點在Antisymmetry裡面非常明顯,深層全部SVO,表層開始區分SOV或者其他結構)。同時在表面結構形成分支,一支引向語音的部分,與語言的音繫結構進行聯動,最後形成我們聽說讀寫的形式;另一支則引向語義的部分,最終形成完整無歧義的語義表達(比如說Quantifier raising就是在這一步完成的)。當然如果繼續講的話就太複雜了,如果認真看書的話也是能夠一樣學會的。

說完核心的句法,再說音系和語義。其實之所以生成語言學的不同部分被劃歸為一類,原因就是同樣強調規則和層次,不管是在哪一個層面上。在生成基礎內部,音系學本身也是各種學說雜燴的地方,從最早由喬氏和Halle一起撰寫的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通常簡稱SPE)開始,之後的各種學說也很複雜。現在一般學校教授比較多的生成系統的其中兩支,一支是autosegmental phonology,另一支則是Optimality theory(簡稱OT),我系統地學習過前者的基礎,也曾經簡單了解過後者的一些規則,二者均區分底層和表層的結構以及從底層到表層的轉化規則,認為在每一個階段都要加上一定的規則從而得出下一階段的輸入結構,而最終的輸出結構就是我們的語音。如果是autosegmental phonology的話,Introductory Phonology是一本很典型的入門簡介(作者Bruce Hayes本人也是在這個學說的基礎里研究重音系統和音調系統,那本書的最後兩章是非常典型的autosegmental系統的重音簡介),而OT方向的入門書籍則是Understanding Phonology。二者在規則的結構上有著挺明顯的區別的,前者是以准許規則為基礎,後者則是以約束規則(constraints)為基礎。

與生成語法配套的語義學理論,似乎並不怎麼經常提,畢竟喬氏早期認為語法的自洽性不受到語義影響(參見那句著名的「colou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而最激進的說法甚至認為我們可以不需要語義層面,直接考句法和語用層面解決一切(好像也是喬氏說的,不過我不確定)。當然,現在我們討論句法和語義學的相互界面影響,必然還要選擇一套能與生成語法配套的語義系統,不過本來語義學就和語言哲學關係更親密,所以我們在提到語義的時候也必然要牽扯到邏輯學和其他一些哲學的範疇。

現在經常出現的「配套」於生成語言學的幾個語義理論,特別是我們通常說的「形式語義學」(formal semantics),通常基於以下幾個要素的其中一個或者多個:Frege提出的複合性原理(Principle of Compositionality);邏輯學的真值語義的幾個版本;邏輯學的一階邏輯、二階邏輯、模態邏輯、集合論等;Montague Grammar;其他。這幾個每個展開來講都不太適合在這裡直接寫(其實是我懶得寫),所以只能一筆帶過。與生成語法配套的語義學理論,特別是形式語義學,通常研究脫離語境的句子含義,極為強調複合性並且盡量只強調嚴格的複合性,不同的元素只能基於其句法結構進行組合從而組成含義,而這個含義的表達式可以被高度公式化。當然,現在一些基於語境的語義理論實際上也可以與生成語法配套,但是之間的關係不夠明顯就是了。

如果要找一本對於形式語義學及其在生成語言學框架內的介紹書籍的話,我會推薦這一本:Semantics in Generative Grammar。如果是簡單的形式語義所需要的邏輯學的簡介的話,我會推薦這一本:Logic in Linguistics。剩下的語義學入門書籍,多少都會牽扯到認知語言學的一些理論,所以就不特別推薦了。

大概就這樣吧,如果從生成語言學整體的角度來看,這已經很全面了。能夠對生成語言學的核心理念有一個粗略的了解,並且帶著這種了解去審視這個系統的三個主要部分的話,應該能夠比上來直接看書要有效得多。以及,由於大量的生成語言學文獻——或者說,在語言學研究初期這是一個普遍現象——都會以英語作為例證,而我這裡推薦的書籍也都是英語的,所以有個說得過去的英語水平應該也是很重要的。

祝生成愉快。


如果想學習生成語言學,看懂Linguistic Inquiry上面的文章,既要領會思想,又要掌握技巧。

從思想方面來看,石定栩的《喬姆斯基的形式句法:歷史進程與最新理論》這本書把生成語言學發展的整個脈絡進行了生動的總結,是一本不錯的生成語言學歷史讀物。Oxford UP最近出版的The Oxford Handbook of Linguistic Minimalism 是一本不錯的參考書,仔細讀一讀可以從宏觀上領會最簡方案的指導思想。另外,Newmeyer的Linguistic Theory in America (2nd Edition), Randy Harris的The Linguistics Wars 都是不錯的歷史讀物。

除了最簡方案,目前比較流行的生成語法理論還有HPSG和LFG。HPSG的入門書推薦Ivan Sag等人寫的Syntactic Theory: A Formal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LFG的入門書推薦Dalrymple的Lexical Functional Grammar 或Bresnan的Lexical-Functional Syntax。(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生成語法的論文一般都要引用LFG。此時,正統喬派的PP也愈漸成熟。為了有效地對抗LFG和GSPG,正統喬派便打出了Minimalism的旗號,對PP和其姐妹理論LFG,GPSG加以批判性繼承,MP在90年代初正式成型,並於21世紀初期主導了北美的語言學界。目前,HPSG仍以Stanford為大本營不斷發展出新的~~PSGs,而LFG退守歐陸與英倫三島,目前牛津也成了LFG 的大本營之一。)

另外,無論是MP,還是LFG和從GPSG發展出來的HPSG,都愈來愈重視語義,目前主流語言學刊物刊發的文章罕有不借用Formal Semantics 的方法和理念的。因此,要學習生成語言學,除了要掌握句法理論之外,還應對形式語義學有著一定的了解。

從技巧方面來看,個人覺得從MP入手來學習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MP有點像印度教,內部分歧很多,沒有一個統一的範式,但大家都在Minimalism的指導思想下做研究。

建議先從PP入手。因為PP的範式比較統一,而且發展也很成熟。PP的入門書推薦Haegman的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Radford和Ouhalla的書也不錯,看一兩本就夠了。中文的書比較少,首推徐烈炯先生的《生成語法理論:標準理論到最簡方案》(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溫賓利和宋國明的書也可以看看,對照著看有助於加深理解,但宋國明的書里有不少錯別字,看的時候要注意甄別,比如封面上就把作者的名字拼成「宋Kou明」了,參考文獻里則把Radford拼成Redford。

語義方面,Ronnie Cann的 Formal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Portner的What is Meaning?: Fundamentals of Formal Semantics都是不錯的入門書籍(Portner的太太是華人,因此他的那本書里經常以孔子等中國人物形象舉例,非常生動。(我認識的一位老師赴美訪學期間還曾替Portner照看過小狗,因為他本人去西海岸結婚去了。。))。 此外,還應打好數學和邏輯基礎,Allwood的Logic in Linguistics 言簡意賅,而Gamut組合(Gamut不是一個人!)的巨著Logic, Language, and Meaning(共2卷)則是系統學習形式語義學的絕佳選擇,這本書原文是荷蘭文,在形式語義學祖師奶奶Partee的呼籲下作者們又翻譯成了英語,從此得以普惠天下。 Partee等人編寫的Mathematical Methods in Linguistics 非常系統地整理了學習形式語言學所需了解的數學知識。

除了書籍,還有很多網路資源可供參考,相信志於語言學研究的各位都有能力檢索到自己所需要的內容。


樓主談到的是如何學習,前面三個回答都不全面,第一二是從內容著手,第一個主要是轉換生成,第二個最簡方案,第三位是推薦了一本書。這裡首先就形式語言學做個簡介,再給樓主推薦學習方法。

問題相關:句法-語義學碩士。

一、簡介

首先,理論/形式語言學formal grammar or formal linguistics,根據wiki百科的定義,如下所示

可以看出關鍵詞的rules, 也就是說學習形式語言學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並掌握一系列的規則。那麼這些規則有哪些呢?(形式語言學在國內一片蕭條,但是國外確是形勢大好,這裡我們主要以chomsky的理論研究為基礎回答這個問題。)

這些規則主要包括:句法和語義,這是形式語言學的核心學科;當然還有以此為基礎的音系學。辭彙學、語用學,特別是語用學已經被分到功能語言學的範疇,因為語用學主要涉及的是語言以外的東西,而形式語言學研究的是語言內在的規律。

理論語言學與其他學科還有交叉,產生了新的學科,例如計算機語言學,神經語言學,不屬於核心話題,不以討論。

1.句法

1957,Chomsky發表了數篇文章後發行了《Syntactic Structures句法結構》一書,該書首次提出了universal grammar普遍語法。普遍語法認為語言就像是黑匣子,潛伏在每個人的大腦,我們學習語言只是一個激發過程,有的人激發不成功,得了失語症。

普遍語法提出後輿論一片嘩然,備受爭議。

繼而他將中將語言的輸入與輸出分成了兩個層面,一個是Deep structure,一個是Surface structure。

個人理解:深層結構可以理解為雜亂無章的單詞、音素,表層結構可以可以理解為我們會說出來的語言,在這過程中,我們心裡想的絕不會脫口而出,而是重新組織語序,這中間有個移位過程,例如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經歷,說出一句話自己覺得語序顛倒了,又再複述一遍,把語序稍作調整,使之更為符合語言習慣。

1981年,Chomsky又發表了「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一書,該書中將其早期研究升級,並提出了管轄與約束兩個理論:

governmen管轄t, which is
an abstract syntactic relation,

and binding約束, which deals with the referents of pronouns, anaphors,
and referential expressions.

管轄主要是移位和轄域, Government is
defined as follows: A governs B if and only if:


a. A is a governor;


b. A m-commands
B;


c. No barrier intervenes between A and B.

如上圖的Inversion(自己畫的)。

約束主要是講指稱。

1993年和1995年,鼻祖喬姆斯基又推出了新理論《 Minimalist Programme》

The MP最簡方案 (Chomsky 1993, 1995) suggests that
movement is triggered by the need to check off a subset of formal features
(FFs).》

在最簡方案中,移位的原因是某處需要feature特徵,於是派出探頭,將其吸引過來。

形式語言學的句法主要框架基本都是以喬姆斯基的管轄與約束、最簡方案結合起來研究,如本文研究的方向量詞提升就是如此。

學習句法學如果能畫出樹形圖,那麼句法就基本掌握了。

2.語義學

語義學完全脫離context,將語言看做邏輯,從集合學起、各種運算元。

3.音系學

國內研究音系學的非常少,因為太難,據我所知,也就。。那幾位。

二、學習方法:英文原著+學術期刊+關起門思考!!!!!

句法學:

1.Carnie, A. 2006. Syntax: a
Generative Introduction
[C], 2ndEdition. Oxford: Wiley Blackwell Publisher. 導師推薦

2.Chomsky, Noam. 1981.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M]. Dordrecht: Foris
Publications.

3.Chomsky, Noam. 1995. The
Minimalist Program
[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4.Haegeman, L. 1991. 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C]. Oxford: Basil Blackwell. 我們的教材

5.朱德熙. 1982. 語法講義[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6.現代漢語800詞 也可以看看

語義學

導師給我們推薦的是:

1.形式語義學引論 蔣嚴,潘海華 真的是業界良心,中文!!!隔壁導師推薦

2.Nominalism in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有本國外的,巨厚,好像是這本

3.Heim,
I. A. Kratzer. 1998. Semantics in Generative Grammar [M].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 我們的教材

音系學:

不太了解,等我找到教材再貼上來

由於畢業兩年,深層理論混忘了,會逐漸撿起,歷次為誓!!!


在愛爾蘭教英語句法的阿拉伯人奧哈拉出過一本教材,是我用過的最簡單的一本,看完如果還是不理解就不要強求了…我們本專業的上課都能撲街一片…


從習得入手,大抵就知道喬幫主為何搞出個生成語言學以及如何為了解釋他認為的終極問題——柏拉圖之問而使用PP甚至MP來完善他的學說。然後句法為輔,從最基本的Binding Theory和Barrier(特別是他們的流變,看如何從A-over-A movement 到island 到subjacency到ECP和CED再到barrier)這兩個最重要的現象開始,其間還需要大量其他理論知識來輔助理解,比如constituent test和case theory等等。但是事實上喬幫主之前很多地方都走過了,所以他後半生在不斷地嘗試修正直至革命自己的理論,所以搞起了Minimalist Program,但是不管他怎麼改,最重要的是記住那些現象(後兩句大意就是James Huang說的,可惜只記得大意了。。。)!看書的話……好像幾乎沒有哪本容易的,哈哈哈,有一本Radford 2009(好像叫:Minimalist Syntax Revisited,很有趣的老爺子,本來出版了書,結果說覺得大家大概看不完,就大刀闊斧砍掉一章,免費掛到網上),語言習得的話可以去看Lust 2006的 Child Language:Acquisition and Growth,但是語言習得裡面有很多根本的語言哲學問題和邏輯問題,能搞通的話再看句法就會有種任督二脈被打通的感覺


推薦閱讀:

南美各國在被歐洲殖民之前,他們本來說的什麼語言?
漢語中字與詞的關係?
方言和普通話的關係,是否需要統一語言,還是保留地方方言特色?
哪些語言的拉丁字母系統用國際音標的濁音符號表示清音?
能否用幾個簡單的例子解釋語言研究的主要學科?

TAG: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