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的大學辯論隊感情都特別好?

關注過許多大學辯論隊,也包括自己所在的這支,無一例外,辯論隊的感情都非常非常好。在大學的許多社團里,是偶然也是必然的嗎?


「一群人在一起,極其認真地,在高度對抗性的環境里,做一件並無功利,同時又極其考驗智商情商價值觀以及人品的事情,是最能讓人交上真朋友的。認真想一想,除了大學裡的辯論隊,幾乎沒有哪個地方同時具備這幾個條件。」

…來自周帥(周玄毅很帥的簡稱,嗯)


因為感情不好的辯手們早就撕逼散夥了,組不成一隻辯論隊呀


看到大家都那麼自戀,我出來潑冷水也一定是醉了。。。

「一群人在一起,極其認真地,在高度對抗性的環境里,做一件並無功利,同時又極其考驗智商情商價值觀以及人品的事情,是最能讓人交上真朋友的。認真想一想,除了大學裡的辯論隊,幾乎沒有哪個地方同時具備這幾個條件。」

…來自周帥

我贊成這個說法的,甚至對待很多其它的辯論問題,這個答案也很適用;我在大學參與招新時,實在是經常把這段東西當作你黑本校其它社團及學生會的必用套路,常年反覆宣傳使用。

嗯,有過一年招新我差點跟學生會主席打起來&<( ̄3 ̄)&>

好吧,不賣萌了,回正題潑冷水。

我只問一個問題:當人際關係問題與你認真熱愛的辯論產生衝突時,你選哪個?

我知道有人會說,「不會有這個問題啊,準備比賽經常吵得翻臉,但這種衝突之後總會好的,這才是惺惺相惜嘛」。

不是的。關於這個部分,我之後有回答。

在我看來,不僅不是因為周所說的認真,而正是因為大部分的辯論隊,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極其認真嚴肅的,對待辯論過。

不較真,自然少衝突,經常的去避免衝突,自然會其樂融融。

舉個例子:

如果你們的社長,向大家提出:明年你們學校全校的辯論比賽,包括新生杯的賽制應該改為捭闔杯賽制,這樣能夠更好的鍛煉辯手。(我這裡默認了會長說改賽制,是能實際操作下去的。)

捫心自問下,

你們辯論隊,直接提出強烈反對,而且會長不收回去就要跟會長拚命拍板離桌的,會有幾人?

你們辯論隊,打醬油表示我不是很懂,我聽XX的,會有幾人?

你們辯論隊,表示告訴我幹嘛,你們先自己決定吧的,會有幾人?

再問:

如果你們的社長,向大家提出:明年你們學校全校的辯論比賽,包括新生杯的賽制應該改為BP賽制,這樣能夠更好的鍛煉辯手。

你們辯論隊,直接提出強烈反對,而且會長不收回去就要跟會長拚命拍板離桌的,會有幾人?

你們辯論隊,打醬油表示我不是很懂,我聽XX的,會有幾人?

你們辯論隊,表示告訴我幹嘛,你們先自己決定吧的,會有幾人?

比第一個問題較真的多幾個人是吧?這就是大部分人,對辯論較真的程度。

同樣的,如果你們社長問,禮拜天出去吃火鍋,強烈反對的會有幾人,打醬油的會有幾人,關我P事的會有幾人?

面對不嚴肅的問題,自然不會有人撕牙咧嘴的。

對我老是問改賽制問題很奇怪?覺得不感冒?

我問第三個問題:

現在你做社長了。

你覺得現在自己辯論隊平時練習的賽制,校內使用的賽制,是最好、最鍛煉人的那個么?

如果不是,你會盡量去嘗試勸服大家打最好的那個么?

如果不確定、沒把握,會不會拚命去確定?

乃至自己親自去實驗,去別的學校學習、感受下?

你說你熱愛辯論,對辯論很認真,你真的會去做、去問嗎?

若你不是社長呢?你會對辯論較真的程度有所改變嗎?

這就是較真不較真的問題。

很多人覺得自己對待辯論已經很認真了。相對大學的其它社團,也許的確如此。但其實你遠遠沒有自己想的較真,那麼儘力。人一般總是會自然而然選擇躲在比較舒適的位置上的。

不做社長,不想想太多,「我只想認真打打辯論」,「打辯論就是打辯論,不要搞得那麼多想法。」這是很多人的狀態。

「只想打打辯論賽」,從不對辯論去努力了解,從不對校辯論的將來思考,從不對整個辯論圈的將來思考,這樣自然不感冒賽制的問題。

若所有人都不感冒,就不會有BP的出現,奧瑞岡也不會出現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高中生辯論不會得到部分老辯手的關心,黃執中不會四處跑講座,實驗辯論什麼的,也就成了高高在上的無稽之談了。

辯論的問題,絕不像大部分人所參與的,是簡單的打比賽的問題。若真要討論對辯論較真的問題,我隨手排個表:

參與辯論較真程度表(拍腦袋版)

1.只旁觀比賽、鼓掌、思考。

2.會醬油的打比賽。

3.會認真的打比賽。

4.不打比賽時也對學弟學妹吹噓去自己去找,去看辯論資料。

5.不打比賽時也真的認真的自己去找,去看辯論資料

6.嘗試研究辯論。

7.嘗試學術性研究辯論(看看外國PAPER)。

2和3是打比賽部分,討論參與一個賽事,這種認真程度,其實大部分其他社團也偶爾也是經常可以做到。

4.5.6是學習辯論部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什麼是「學」辯論。準備比賽+打比賽的過程代替不學的過程,一樣好的東西是要真正意義上的學的。

基本上來說,到了4左右,就不會坐等打比賽了,而是會去帶著大家玩,會去思考,願意去尋找,去投入。

其中部分人就會希望實實在在對學校辯論,對整個辯論圈做貢獻。

比如對賽制進行判斷,對熱點比賽進行討論,對自己的辯論隊的將來進行判斷,比如去幫助總結、一起討論、一起組織一些實在的東西、活動。

而實際到了3,部分較真的同學,分歧就會逐漸的開始出現了。比如說,不認真打比賽的人為了未必是純粹熱愛辯論的目的,老是占著茅坑不拉屎,若對辯論真的熱愛,真的較真,未必能夠看得下去的。因為這個時候,辯論比你所面對的那個人際關係重要的多。

(以上較真程度表拍腦袋版純屬個人YY舉例,大概意思知道就好,不要較真= =)

我想說的是,若較真,1.總會有衝突,越較真到後來,衝突越激烈。2.總會有人體現出懶,以及對較真的人的不屑。沒有完美的團隊,這些是不可被避免的。(也很可能本身就是你自己判斷錯誤了)

所以,為什麼很多大學辯論隊的感情都特別好?

因為現在大部分玩辯論的人,對待辯論較真的程度,是達不到和人際關係產生矛盾的程度的。(較真程度3以前)

最後再問個問題:

玩辯論,應該較真么?

平平淡淡的過日子,當然大家的關係都會挺好的,其樂融融。我也很喜歡。

一起準備比賽,討論事物,吹著牛逼,沒啥大的壓力,又都覺得自己挺有追求的。

但追求這玩意兒,是看比較對象的。

辯論,往下比有餘,往上比,以現狀來看,在那些搞學問、做學術,認真做乾貨的人面前,經常被認為是個笑話。

我們要改變這個認為。

並且,衝突,很多時候不是壞事。

辯論是件很嚴肅的東西,有追求的東西,都是該嚴肅的時候很嚴肅的玩過來的。

不過,不該較真的時候胡亂自以為是得罪人的給老子滾~

關於較真,我補一點。對於比賽的勝負,名校其實一直比普通高校較真的多。準備比賽也較真的多。不要認為人家就是素質好,評委就是要判名校贏。有些名校是真的就是覺得自己應該要輸不起,輸了比賽一定要回去分析清楚怎麼輸,為什麼輸的,至於「沒好好準備」這種理由,是很難多次拿上檯面的,不管理由有多客觀。

相比之下,我也知道輸比賽很難過,但難過的諸位,你們有幾位回家後認真復盤總結出錯誤經驗然後滿滿的覺得經過復盤自己又牛逼又進步了?

這就是你們所謂的認真?

冷水結束。

以上。


在大一,打辯論是一種體驗;

在大二,打辯論是一種歷練;

在大三,打辯論是一種探索;

在大四,打辯論是一種懷念。

竟然失眠了。。。乾脆把一些不想讓太多人身邊人聽到的話在自留地里碎碎念好了。

今天下午,不,昨天下午的兩點半到三點四十五,確實是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個多小時,起碼是高考之後我就沒有過的感覺了,有一種亟待被人檢驗又怕結果不理想的焦躁。是啊,就是我這樣一個大二狗,迎來了校內正式比賽河海杯的決賽(我並不上場)。

都說四年一輪迴,今年終於磕磕碰碰闖進了決賽。決賽是四個11級的大四學長學姐上場, 用的就是11年決賽奪冠的開場白。還好,結果在意料之中,宣布結果的那一刻,我像個小學生一樣拍紅了手掌,不知覺中鼻子一酸,竟有落淚的衝動。

最不能接受的說法就是:商學院是一個傳統強隊。起碼在我待的兩年來,並不是輕鬆的戰役,我總覺得,身上像壓了一塊巨石,時刻提醒自己類似「為榮譽而戰」的雞湯毒藥。我們每次上次如臨大敵,總要拼盡全身力氣去爭取,因此往往在兩三輪下來其他院慢慢有了狀態之後,我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疲軟,不堪重負。

猶記得去年的河海杯第一輪,我還是個不靠臉不靠身材的一辯,打完之後感覺良好結果跪了,一時間哭天搶地,卻也在學長學姐的美食,唱k攻略下慢慢挨過來了。

昨天下午片刻激動之後卻是滿心的惆悵,勝利的分享是人的天性,可是有誰又會陪你挨過那些痛哭流涕改論的深夜呢?

所以,感情好,永遠不是在你勝利得意之時錦上添花的那一顆,而是在你落魄失意依然雪中送炭的那群人。幸運的是,我還能遇到,謝謝。

今晚正式退役,僅以此紀念我兩年渾渾噩噩又心心念念的辯論時光。

但願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我是高冷的分割線***

1,感情是互黑出來的

2,讓你在大學為翹課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理直氣壯的理由:大一翹的課基本都是因為有比賽

3,隊友之間都見過彼此或口若懸河的風采或啞口無言的窘迫,在肯德基開會總引來一片嫌棄的眼神,在辦公室討論辯題直到看門大爺來趕人,比賽贏了去ktv刷夜彼此睡得橫七豎八,送大四瘟神走在日租房恨不能在廚房十八般武藝上身

4,大學社團里為數不多的清水衙門,思想凈土

5,其他部門還在沉溺無節操遊戲時,我們執著於猜詞和狼人遊戲

6,真誠的記著隊友的生日

7,誠摯的罵人與耍流氓

8,孤獨者的遊戲,獨角獸的樂土

9,給自己一次又一次 生活在別處 的機會

10,訓練中途的小賣部承包,訓練結束無窮無盡的夜宵,還有日益發福的自己

大二辯論狗還有一個月也要退隊,嗚嗚嗚,累成狗的日子結束了,但是想想這兩年,除了辯論隊我還有什麼呢?


曾經的辯論隊成員前來怒答! 最根本的原因有2個——

原因1,是因為「純粹」。不客氣地說,辯論隊在校園學生會官僚化傾向極度嚴重的今天,是一片當之無愧的「凈土」。在這個組織里沒有拉幫結派,有且僅有的,是以「邏輯」為武器,捍衛「共同立場」的高度向心力。為發現更有效率的論證策略和更加洗鍊的邏輯演繹模型,大家先是「必須合作」,進而「合作無間」。也許我可以說,大學辯論隊,是一個理性而嚴謹的討論、追問以及反詰最為密集的小團體。這樣一個理性、專註、朝夕相處、高向心力、毫無官僚氣息的小團體,成員間有「鐵關係」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原因2,是「惺惺相惜」。辯論的準備過程,是大家的觀點不斷碰撞、各種立論策略嚴酷競爭的過程。能夠並且願意堅持到最後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而在堅持下來的小部分人當中,往往「惺惺相惜」,「諍友情深」!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強烈的人格獨立意識和求真求知傾向,絕非「同而不和」,而是「和而不同」。

謹以此文,向所有曾經一起奮戰過的諍友致敬。今雖已遠離校園,但其時的「少年之氣」與「追問精神」,早已烙進靈魂。

幸甚。


任何一個不涉及利害又需要天天泡在一起的組織,最後留下來的人關係都會不錯,先別覺得自己就是特殊一個~

但若說辯論隊多了點什麼特殊之處的話,好社團≠好基友,辯論隊的屬性能規避社團兩種最怕的遺憾發生。

1、怕事業搞得風生水起,私交幾近於零。

社團只通過對事的共同愛好聚集起來,政亡人息並不罕見,轉化為對人的關係還得能方便私交。一般社團的日常活動是什麼?開會,或訓練。都有明確的正事要做,不方便跑題侃大山。而辯論隊的日常是啥?討論辯題,說白了就是打嘴炮嘛!最適宜夾帶私貨,說好的嚴肅討論變成互黑狂歡。

2、怕人與人熟了,反倒使得價值差異凸現出來,不歡而散不如不熟。

價值衝突是在所難免的,一般來說能不妨礙做事就已經是一個社團的成功,更徨論融合?

但辯論隊特殊之處在於,揉碎三觀是規定動作,社團的應盡義務——蓋因每次比賽的辯方都是抽籤決定,堅定不移的衛道士們要麼被熏染,要麼離開此腐朽之地。大部分普通平民不知不覺間就著了道,跟一群奇奇怪怪的人在一起終於(被)開發出了自己的奇怪屬性。對一些稍作抵抗的還可以祭出大招,能人民內部矛盾巧妙轉化為敵我矛盾,在同仇敵愾中悄悄毀掉三觀。

構想了一個對話場景來演示一下個中對比。

【足球隊,訓練場,乙沒有把球傳給甲】

甲:「你什麼意思?」

乙:「我覺得這麼穩著踢比較好,你門前把握機會能力不行。」

甲:「你TNN的信不過老子是不是?過來溜溜啊。」

乙:「我是為了球隊好,你算老幾這麼獨!」

甲:「我尼瑪,小zei你過來。」

%*%(……

【辯論隊,課室,乙沒有按照甲的意圖出觀點】

甲:「你什麼意思?」

乙:「我覺得這麼說比較容易論證辯題。」

甲:「你TNN的侮辱老子人格是不是?朕是這樣鐵骨錚錚一條直男,怎能見辱於Gay!」

乙:「我懂,但不好意思我們抽到的辯方是同性婚姻應該合法化啊,想贏只能這麼來。」

甲:「WTF!讓我想想靜靜……」

遂彎。

@馬卓熙 你自己也來分析啊==


蠢且純


這兩天讀到一篇文章,突然想到很久之前見過這個題。根據這個文章裡面的理論,是否有「社會認同」對人與人之間能否建立親密的情感紐帶是極其重要的。而「辯手」 「辯論隊」發揮的作用是: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特定的社會群體,為群體成員帶來情感和價值意義;共同喜愛辯論、投身辯論、認同辯論的價值,能夠建立起一種互相的「社會認同」,促進彼此成為親密的朋友。詳情不贅述,請看原文引用。

作者:KY教主

鏈接:在你認為是朋友的人里,一半的人並不把你當朋友|成年後交友指南 - Know Yourself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前文所說,朋友也分為很多類型,在你所有的朋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會成為你的密友,他們幾乎是你最親密的人,你們對彼此的期望是「超越了一般朋友的職責」的。

在成年人最親密的朋友之間,聯繫他們的紐帶又是什麼呢?2005年,社會心理學家Carolyn Weisz和Lisa F. Wood研究發現,不同於青春期,在成年以後,成為密友的關鍵是「支持彼此的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

社會認同,是Tajfel在上世紀70和80年代提出的,它指的是「個體認識到Ta屬於特定的社會群體,同時也認識到作為群體成員帶給Ta的情感和價值意義。」 社會認同可能是你的宗教信仰、興趣小組、特殊經歷群體(如留學生)等,而不是來自哪個省,或者你的體重多少等。

支持彼此的社會認同,指的是認可和支持對方對自己的社會認同——你了解Ta認為自己屬於哪些社會群體,你了解作為這些群體成員帶給Ta的情感和價值意義,同時你認可和支持這一切。

Weisz針對大學一年級的新生在他們四年的大學生涯里做了跟蹤調查,重點研究友情持續時間、親密程度與三個變數的關係:接近性、聯絡頻率、以及支持對方的社會認同的程度。結果發現,接近性、聯絡頻率和社會認同支持這三個因素都能夠預測友情的持續時間,即兩個人越接近、越經常聯絡,給對對方社會認同的支持越多,友情都會越長久;但只有社會認同支持一項,能夠預測人們是否能成為最親密的朋友。

一項對乳腺癌病人互助組的研究顯示,當病人康復,重新回到自己的職業身份和家庭身份時,她們仍然會保持著和互助組中的朋友的緊密情感聯結。因為他們了解彼此作為癌症病人這一群體身份的感受,他們也支持彼此的這一社會認同。

對彼此的社會認同支持,可能是在雙方有著一樣的社會認同的情況下發生,比如在同一個互助會或者俱樂部里,但是也並不一定。Weisz發現,大量的社會認同支持也往往來自那些和你不在同一個群體內的朋友,但他們能夠對你的社會身份進行確認,比如他們會說「你在為自閉症孩子提供志願服務,太棒了」,或者「你是一個真正的社會主義者」。

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對我們社會認同的確認有助於提高我們的自尊水平。——我們所做的事、經歷、價值觀等得到了確認、理解與支持。這或許同時也意味著,如果你覺得自己缺少密友,可能與你沒找到自己的社會認同有關。


個人很喜愛辯論,也加入過辯論隊,說說看法。本質上,辯論和團隊運動項目是一樣的,一起訓練,相互磨合,最終得到默契的配合,自然很容易感情好。

原因一:讓碰撞只發生在思想層面。

現實中,交流大多會礙於人際關係、身份地位。很多時候,你先知道他是誰,在這個層面再去聽他 說的話,傲慢與偏見在所難免。

辯論則不通,你專註於聽對方說的話,就事論事,這是很有效的交流方式。長期使用這種交流方式,人和人之間的思想溝通更加透徹,不通就分,通了就合,沒那麼多雜七雜八。

原因二:愛辯論的人更能包容

辯論要求辯手從多個角度看問題,既要守住己方觀點,也要攻破對方觀點。雖然什麼事都要爭一爭,但換位思考的能力會更強。

原因三:辯論具有很強的團隊合作性

辯論的準備期往往很緊張,需要大家為同一個目標進行協作。有人思考對方論點,有人思考己方論點,有人準備論據,有人進行排演,常常吃喝都在一起好幾天。

而在辯論場上,各個辯手之間的合作也很重要,相互彌補漏洞,或者合作攻破對方論點。就像最開始說的那樣,辯論和很多團隊體育項目一樣,有助攻,有傳球,有配合,有英雄也有幕後。


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感情不夠好的都待不下來

辯論這麼耗時耗力沒好處沒卵用的東西,除了個人愛好和情感,還有什麼理由能讓人一直混在裡面……


關係好你妹啊。

你看到那些秀親密的隊伍基本都是成功的團隊,任何成功的團隊至少表面上都是和諧的。

進隊第一天親密學長的學長就因為矛盾和我講了大二隊員之間的矛盾。

他們一屆院隊8人最後剩四個。

上一屆剩三個,原因是主要是小團體撕逼。

順便說下那位學長也被半逼退了。

大一一年我因為打的好有些狂被學長不給比賽打。

大二那年又和隊長矛盾,加上大三打壓怒退院隊。

大三基本告別辯論。

大四。。。。。。

算了,別想的太美。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吧


進了辯論隊,哪還有時間去跟別人處啊


看見問題,突然發現自己的詞窮,非要說的話,幾句歌詞吧:

I stand here, open arms, here is home where we are, ever strong in the world that we made, I still hear you in the breeze, see you shadow in the trees, holding on memories never change.

PS:附上兩年以來的全家福

PPS:寫於校賽決賽前夜,想一想,明天起床就應該是自己的最後一場比賽了吧,即將晉陞吉祥物,雖然才大二,不過學校所以院辯論隊也基本上都是大三很少再打比賽了QAQ


辯論隊其實是一個篩選志同道合小夥伴的好地方。能夠長期組隊打比賽的主力隊員一般都有共同或至少近似的三觀,這樣才能在賽前討論策略的時候哪怕吵得針鋒相對,出了會議室的門還是好朋友。而那些三觀不同玩不起的隊員,要麼退隊要麼慢慢淪落成了邊緣後備隊員。與其說為什麼辯論隊成員感情好,不如說只有感情好隊員的才能配合打好比賽。這就叫默契。

本科的時候做了幾年的辯論隊領隊,既打比賽又管人事,經歷過和默契的隊友狂虐對方的勝利,也經歷過看著鬧矛盾的本方一四辯在比賽進行過程中較勁反而輸掉了不該輸的比賽,而賽後的處理結果是把矛盾責任較大一方開除出隊(中間試圖調解無奈宣告failed)。

所以哪怕一開始大家都懷著一樣的夢想走進這個隊伍,前進過程中總會因為理念不同而有人離開。經過多年的磨合,剩下的那些人彼此惺惺相惜,彼此打著嘴仗,彼此為攻守策略吵得面紅耳赤又和好,怎麼能感情不好?


對辯論隊內部而言,每一個經歷過準備辯論的全過程的人都會有深刻體會,從破題開始,到上場比賽,再到賽後聚餐,用學識,時間,精力,不斷的思考和交流,淚水和汗水,圖書館和自習教室,趕稿子和想問題,邏輯上的推敲和說出想法後被眾人鄙視。這一切所構成的合作紐帶是絕大多數社團無法帶來的,因為這是三觀上的直接接觸和聯繫,與一般的社交活動有著天壤之別。

對辯論隊之間而言,只有一句話,約嗎?


作為全國辯論冠軍亞軍季軍省冠軍的指導教師,不得不說,辯論隊其實就是一群高情商有情趣,有思想善表達的人,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贏得比賽)和愛好(當然是辯論啦)不離不棄,榮辱與共,怎麼可能關係不好?


大學辯論隊感情都很特別好,我很贊同,原因如下:

1主觀原因:辯論是一項集體運動,而且,需要思維的互相支持,換一句話說,辯論隊的勝利是建立在所有隊員「心與心充分溝通」上面的,這和足球籃球有所區別,其他團體競技運動,大家可以一起跑一起跳,但是心或許不在一起,但辯論因為是思維的遊戲,所以長時間的一起討論會萌生更多的感情,所以,辯論隊也是產生情侶最多的校園組織之一。

2客觀原因:由於辯論這項運動在大陸所處的尷尬位置,所以辯論隊往往在大學中處在夾縫中生存的狀態,除了一線辯論學校,大部分的學校辯論隊往往陷入到與「學生會」等官方組織的拉扯中,這中間或許是因為辯手這種追求獨立思考的群體所特有的特徵,在此不做討論。因為夾縫中生存,所以面對更多的困難,隊員們會有同生共死的革命友誼,因此產生特別好的感情。

如果再加一個原因,那就是辯手往往不關注八卦娛樂,不關注人情世故,而在當下校園中,能找到一起聊哲學、政治、政策實施與公民意見等問題的,實屬不易,在辯論隊能找到同好,想想,還真是一件有愛的事情!


因為你不得不花很多很多很多的時間,和你喜歡不喜歡的人在一起準備。

期間要說很多你聽懂聽不懂的話,做很多你樂意或者不樂意的事情。

人和人在一起時間長了就會有感情。何況還說了那麼多廢話,吃了那麼多外賣。

僅此而已。


一起通宵過一起睡過

一起擼串談人生理想(或者辯題)

受了委屈大部分都是在隊里說的

一起為了一個目標朝一個方向走去

無關其他,我們只是喜歡打辯論

而恰巧身邊又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傻缺們。


推薦閱讀:

論點的正確性與辯論技巧哪個更重要?
在辯論的時候,會有要支持自己內心不認同的一些觀點的么?這又是怎麼解決的?
如何和一個喜歡爭辯的人討論問題?
收集大學辯論賽有深度有趣的辯題?
為什麼央媽無限期停辦「國際大專辯論賽」?

TAG:辯論 | 新加坡式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