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時期的社會尖銳矛盾是怎麼被伊藤博文消除的?

今天看大國崛起紀錄片,

裡面說道伊藤博文在明治維新時期出現瓶頸,社會矛盾突出,出現自由民權運動的時候。他借日本民眾將天皇視作精神領袖,將天皇神聖不可侵犯寫入憲法,這樣看似維護民權的一次立法,合理地將尊崇天皇寫了進去。

這和遏制極端西化有明顯什麼關聯?

並且,民眾一邊穿西服,一邊把和服當作禮服;酒吧多起來後,茶室依然是精神凈室;西洋歌劇唱響,民眾一邊歌舞劇,一邊能劇;西洋油畫與浮世繪也並存的很好。

為什麼在中國西化的過程中,這些東西就兼容的這麼惱火???

是因為日本是「洋蔥頭文化」,沒有內核?而中國有深厚的文化積澱??

那出現上述西化中完美兼容的現象和伊藤博文有什麼關係呢?


試答。

題主的問題很有意義,不過立論存在問題。明治時代的日本所面臨的社會危機遠沒有同時代的清國嚴重,所以在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相對順利。西化對於日本和中國而言,意義其實並不相同。

關於這個問題,要先從明治維新的性質談起。嚴格來講,「明治維新」並不能說是一場謀求西化的資產階級革命。明治維新的第一要務是「尊王攘夷」,尊王在先,攘夷在次。說的不恰當一點,這更像是一次「統一運動」。類似於德意志的王朝戰爭,將一個四分五裂的封建國家整合成為一個統一的單一制國家。

通過倒幕運動,明治新政府從天皇的權威中獲得了統治的合法性,到這裡才開始有所謂的「西化」出現,所以天皇的地位其實根本上是日本能否進行現代化運動的根本保證。保證了天皇的權威才有可能保證政府權威,維繫國家統一,從而順利地推動西化改革。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把天皇寫進憲法的原因。

此外,題主可能對憲法的認識有所誤區,憲法與民主並不必然聯繫在一起。憲法是現代化政治改革的一種具體表現,它明確了國內各個階層的權力邊界,但擁有憲法的政體不等於民主政體(這個大家都明白)。因此把天皇寫進憲法與西化之間不存在矛盾。可以明確的說,這個現象不叫做遏制極端西化。

清代對於西化本身的態度與日本並無根本上的差別,和魂洋才與中體西用其實是一致的,也就是大家都知明白世界大勢是必須要學習西方文明的,但前提是建立在本國文化得以存續的基礎之上的。

那麼為什麼最終清代統治者總給人以遏制西化的印象呢?原因固然有很多,我只能舉出一點試做分析,那便是清政府始終面臨著權力結構中的合法性危機。

由於慈禧的垂簾聽政,導致了國家最高權力的分裂。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實際被架空了,而掌權者又沒有任何行使權力的合法性。這種分裂會使得任何改革都難以推行。實權者沒有合法性,合法君主卻沒有權力,改革的問題往往演變成了權力邊界的問題,使得改革議題最終都會變成權力歸屬的鬥爭。

試觀貫穿清代近代化歷程的慈禧太后之種種態度,我們不難發現對於現代化議題本身,她始終是搖擺不定的,改革興廢永遠是以保證自身權力的穩固為前提的。而造成她這種擔憂的根源就在於帝後權力的二元化。由於她的權力沒有制度保障,她不得不利用不同派系鬥爭製造平衡,這不過是中國傳統的統治術而已,只是由於時代背景的不同,帶有了近代改革的色彩的派系失利。對於動搖太后權力的改革派的仇視也被看作對現代化的仇視罷了。

縱觀戊戌變法前後,維新派要求皇帝親政必然削弱太后的統治根基,由此才引出了戊戌政變,太后坐穩了以後,戊戌變法的許多主張最終在立憲運動中得以實現,而這一次慈禧太后則變成了實質的推動者。

中國社會在這種撕裂的狀態之下,中央政府根本無力解決任何深層次的矛盾,只能在內耗中徘徊,以至於大小問題最終次第爆發,一舉埋葬帝國,開數十年亂世。而日本由於新生政府統一有序,權威穩固,使得權力行使順暢,許多矛盾被壓制或掩蓋過去了。而在解決各種矛盾的過程中,日本也逐漸走上了戰爭的道路。

至於伊藤博文的作用,並不如題主想像的那麼巨大。


沒消除,你說的這種共處,其實要等到二戰以後才逐步實現。

日本本來就是複合的社群社會,所以它是世界社會學人類學研究社區的天堂,每個群體的傳統本身就不像中國那樣永遠處於「上層-下層」,「中央-地方」的結構性衝突之中,明治以後,無論是神佛分離還是新國家的建設,雖然一定程度上撼動了這種格局,使得日本社會具有某種垂直性,但應該說對於社區傳統依然發自內心的尊重,這造成了公共生活的西化和私人生活的和式本身就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矛盾。

但是應該說,日本做的並不成功,伊藤博文確實實現了制憲,但這部憲法的根本問題現在已經眾所周知了,同時,新的經濟方式,社會形態與意識形態也並沒有真正和傳統日本形成內在的調和,因此大正民主最終失敗,政黨政治一直到戰後大轉型才最終實現。正如我以前在很多帖子里說的,日本最大的問題是在最不該保存傳統的地方卻保存傳統了,傳統深深嵌入了政治和公共領域,形成了嚴重的腦體斷裂,日本走入軍國時代,這不能不說正是明治改革內在缺陷所註定的。

所以在兩個層面,日本的所謂「全盤西化」本身就是偽命題,文化方面,日本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傳統,尤其是紛繁複雜的小傳統,歐美文化所賦予的政治含義極其有限,政治方面,日本雖然有憲政之名,卻遲遲未能有完完整整的憲政之實,中間有過努力,最終歸於失敗,更加算不上是「全盤西化『的好學生。其實日本骨子裡和中國的洋務運動沒什麼區別,始終想的是和體西用,這樣的想法結局如何,我們都看到了。

反觀中國的改革,我們沒能學到對於社會小傳統的尊重,追求整體一致的文化以及意識形態,造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斷裂」,另一方面,實際上也沒能對於帝制時代內涵於整個社會的東西真正加以清理,也就是魯迅們所說的國民性,實際上既沒有學到經驗,也沒能學到教訓,可以說,我們都是明治維新的壞學生。

說回伊藤博文,他的主要功績是讓一個寡頭的大佬政府正式運轉起來了,各種現代政制能夠在天皇依然存在的情況下運轉,他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補鍋匠,但還遠遠不是後來大正時代那種新型政治家。


沒消除,完美兼容也明顯是的對歷史的誤讀。

日本開始維新的時候,是狂學西方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還有人建議什麼跟西方人通婚,把日本人徹底消除什麼的(極端吧)。但到了後來國力起來了,在對西方外交未達期待之後,反西方的民族主義情緒又變得非常強烈。到了二戰的時候,達到頂峰。英美鬼畜這種稱號,可不是說的玩的。

至於民權運動,可以參看日本憲政史通信(上)http://www.douban.com/note/252226677/

對於日本明治與大正年間的憲政體制有詳細論述,可見日本後來出問題,很多時候就在伊藤此時埋下禍根。


沒有消除過。人家那個紀錄片說的也是掩蓋,而不是消除。

日本的資本主義只是表面上的,農村還是農奴制,且國家優先發展軍備,社會矛盾程度在工業化國家中首屈一指,1914年時日本政府實際上已經破產,只是因為一戰帶來的工業訂單才邁過這個門檻。

而一戰過後日本變本加厲,連年拿出三分之一以上預算髮展軍備,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現在美國和中國的國防預算比例。

一直到大正前期日本農村賣兒鬻女都是非常正常的常態,因為國內無力消化如此之多的妓女,所以只能遠走海外,唐行きさん就是說這個事情的。


來填坑。。。

先看題主的問題背景:明治維新時期的社會尖銳矛盾。請恕我愚鈍,無法體會答主說的究竟是何種矛盾(太多了ORZ),皆因歐化主義不管是明治還是大正,從來不曾成為社會最主要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是什麼呢:

伊藤博文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這個問題,但無法在根本性消除,只是把問題推到了數十年後解決。這個樓上都說了就不再贅述。

先來看下江戶幕府的經濟體制即所謂的幕藩制,它建立在兩個基礎上:

1,石高制:把稻米作為貨幣/等價物之一,農民用米換取生活用品,大名和武士的收入為貢米,再把貢米拿到中央市場(京阪江戶)賣掉換取中央貨幣,這些貨幣的大部分又反過來交給幕府作為參覲交代制費用

2,兵農分離:武士不得從事工商業,農民只能耕田,工商業者固定為盯人,社會各階層很難變化。

幕藩制在最初其實是很成功的,促進了江戶初中期繁榮的商品經濟,更奠定了三大中央市場,特別是大阪的地位。此地不僅作為全國最大商品集散地,還控制了債務,商人大量借貸給藩主之類的。

到了幕府後期,農村商人這一社會階級逐漸冒頭(本身是擁有很少或者沒土地的農民),商業流通不再依賴中央市場。另外因為幕府增加歲貢,很多藩開始入不敷出,於是開始了財務改革比如專賣制度的實施,由藩主收購商品統一到中央市場出售(舉例薩摩的砂糖),更加造成了中央市場的衰落並導致商人階級的收入下降。為了保護大阪的地位,幕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油棉專輸什麼的。。。甚至引發1000多個村的農民抗議。在天保改革時期,幕府試圖賦予農村商人自由貿易權利,更加速了幕藩制的瓦解,至此農村豪農瘋狂進行土地兼并,小農經濟破產,武士階層因為收不到足夠的地租貢米也無法償還之前向商人借貸的債務。。。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沒錢就是明治維新前後的最大社會矛盾,而且還不是一個階層的窮,是從上到下的窮ORZ,各級政府都是秒秒鐘砸鍋賣鐵的節奏。

那麼說伊藤博文,此君在指定憲法之前幹了很多實事,這些才是真正可以拿來評論他一生功過的資料,而非帝國憲法:

1,國是綱目:君主制,政治軍事權交還中央政府(設郡縣),與海外諸國建交,人權保障,教育普及(鄉村小學),遵從國際貿易法的通商 --- 提出這幾條的時候伊藤氏不過是一介地方知事,數月後他被提升為大藏少輔

2,經濟政策:大藏省任上,伊藤提出新貨幣制度的建議,包括統一金銀兌換比價,金本位制的採用等(當時東亞主體包括清朝還是使用銀本位制,後來實際上使用的是金銀雙本位制)

3,產業政策:推進鐵道政策,用各種保護措施扶植民族工業,鼓勵航運物流產業等

4,教育令:改革學制,把教育許可權由中央交還地方,鼓勵民辦+鄉村學校,減弱政府對學校的控制,由住民選舉學務委員等,開展義務教育制等。。。

所以這裡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如果伊藤做了什麼事改善了社會矛盾or提高了日本人生活水平,那麼就是上面這些。。。而不是憲法,當然不是說憲法不重要,只是它的重要度沒那麼立竿見影,影響的是後世而非當時,比如言論自由和司法獨立,能不能做到另說,至少寫進去了。。

雖然舊憲法賦予了天皇軍隊統帥權,但真正意義上重述他的神化地位的是神佛分離令。

神佛分離令顧名思義,就是推翻了一千多年的神佛習合,令神道教與佛教分離,確立神道教為國教的地位,並強調了天皇作為神裔的地位。為了做到這一點,甚至令所有出家的宗室還俗,關閉親王門跡(只有親王可以擔任主持的寺院)強行切割皇室和佛教的聯繫。至於憲法在這裡起到的輔助作用,就是在【皇室典範】部分里禁止了天皇退位進而斷絕了太上皇出現的可能性(很多太上皇都是直接出家成為法皇)。

此令有多麼誇張,看看一個歷史事實就可以知道,當時很多神社為了表示自己的純正地位,甚至在門口樹立一個牌子寫著僧尼不潔勿入。。。

然後說歐化主義,這個和伊藤博文沒什麼太大關係,主要推動者是外相井上馨和他背後的岩倉使節團。當然他本人就是伊藤氏的同學(吉田松陰門下)。。。和伊藤內閣成員。井上在1883年建立了有名的鹿鳴館+東京俱樂部,主要用來和歪果仁舞會外交,藉機廢除不公平條約,伊藤為了表示支持,也於1887年舉辦了一次號稱鹿鳴館歷史上最盛大的化裝舞會。因為俱樂部使用會員制,只有華族和土豪才能進,門檻一高追捧的人更多,於是西洋風事物逐漸在上流貴族間流行起來。

所以民間的歐風,不過是上行下效追趕潮流罷了。。。哪來的尖銳矛盾。當時的國粹主義者如岡倉天心,三宅雪嶺等人確實有提出文化亞洲主義,但也是溫和主張東西學問各有其優秀之處,學習西學的目的乃是為了日本文化的更新和改進(岡倉天心【亞洲的覺醒】)。

三宅雪嶺在著作【王陽明】裡面為把「良知說」和日本精神聯結起來,認為「吾心之良知即是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認為日本需要儒教文化來重振國家,只有堅持保留國粹才能保留國家的元氣。

就算是以日本主義著稱的志賀重昂,也只是主張以日本為主,西方為客,意圖讓日式傳統同化舶來文化,最終創造出日本新文化。


伊藤博文能力雖然突出,但是也不至於開了上帝視角.的確明治維新時期的稅負史上最重,東西方文化衝突也很嚴重,社會矛盾很嚴重,但是整個社會有一種難得的樂觀的精神,這也許是國家處於上升期的朝氣.另外,國家上升期也為底層百姓打開了上升通道.給草根們姓趙的機會.而不像現在階級固化後,草根很難有出頭之日.比如&<坂上之雲&>的秋山好古,秋山真之還有正綱子規,作為社會中下層通過個人奮鬥是可以出將入相,甚至青史留名的.當然,國家擴張期大量草根成為新貴最後導致下克上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真正的消除了,那麼我想日本就不會開著戰車轟轟的沖向軍國主義了。日本為什麼有軍國主義,為什麼在中國佔領地沒有辦法施行所謂的王化,根本原因在於日本的家底太薄,為了跑步進入工業化社會,榨乾了社會的每一滴血,為了轉移矛盾,緩和國內秩序,所以才在侵略中國的路上越走越遠。

如果真的消除了,日本大可以做亞洲的英國,學美國一般,資本輸出,賺得盆滿缽滿,大東亞共榮還說不定真的被實現了。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日本的家底這麼薄,封建殘餘這麼嚴重,沒可能的


沒有被消除,而是被壓制了,日本也由此走上了通往軍國主義的大路


其實答案很簡單。

因為明治政府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具有很強正統性和合法性的新政府,國家才換政府沒多少年,難道馬上又換一個?在那個時代,可能嗎?又不是法國大革命。

改革是要先掃除障礙的呀同學們。不要只看到別人的明治維新,更要看到之前的倒幕運動呀!

滿清是箇舊政府,合法性和正統性都堪憂,人民早已怨聲載道。中國是戴著異民族統治的枷鎖被迫走上近代化之路的。

階級矛盾本來已經很尖銳,還要加上民族矛盾,內部撕裂很嚴重。

你能想像中國人留著辮子成為一個近代國家嗎?能想像滿清有著天皇一樣的地位嗎?天皇女王到今日還有個名義和精神象徵,滿清算什麼精神象徵?象徵什麼?奴性嗎?

很多人不明白異民族政權究竟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國家的權力中心會排斥主體民族的人進入。意味著政府的合法性和正統性始終受到質疑,不管與滿清沆瀣一氣的官僚怎麼拿複雜的學說洗地,底層的百姓還是打心眼裡不能接受,只要有人願意振臂高呼,就肯定有人出來響應,就像皇帝的新衣里的那個小孩。

中國人打洋人其實不難,太平天國14年對洋人的勝仗比清朝兩百年的對外勝利還多。資產階級是有軟弱性的,資本家是沒有祖國的。奈何滿清的軟弱性更甚,滿清不僅是沒有祖國,還是敵國。

資本主義改革意味著要實行一整套與資本主義相適應的政治制度。

滿清政府首先就是第一個要被掃除的障礙。

我順便提醒一句,太平天國運動,倒幕運動,南北戰爭三者是發生在同一時間的。

後面兩者在打掃完障礙後可是都成了日後新生的資本主義強國

只可惜前者在列強(英國)的干預下沒把障礙打掃乾淨。反倒為後兩者打了掩護了。

日本倒幕派領袖久玄端曾說過:「英法之所以未能隨心所欲地對皇國大動干戈,就是因為中國的太平軍聲威雷震所致,萬一的萬一,太平軍屈服於英法,英法必將入寇我國。」

其實倒幕運動時的日本人還沒有太平天國猛呢。

太平軍動不動就幾千進口洋槍,幾百門炮地裝備,比薩摩藩猛多了。

可惜太平軍都是從走私商里買的軍火,價格高不少,清朝是直接受到英法幫助。李秀成再擅長治理也沒法打這仗。一個落後國家的命運常常並不取決於自身,而取決於外人的干預。

拿什麼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比根本沒意思,政府都不同性質。

拿太平天國運動和倒幕運動比比還差不多。


並沒有消除


將風險打包轉移給其他國家。


這個胎里矛盾直接積累到1920年代後的25年才來大爆發。伊藤只能延緩推遲


可以想像一個人在什麼情況下進步最快?

首先他最好有個穩定的基礎,比如說家,一個愛人,一份本來就有的工作。

然後他要有個目標,是賺錢也好,升職也好,都是現在沒有卻可以在原來基礎上有希望得到的。

這樣的改變才是最穩定的,我有自己的東西,同時我在改變自己原有的其他東西,以期達到更好。

在這兩點之外最好還能有一些威脅,如果不努力的話就會破產,這樣的話學習改變的速度自然也就更快了。

將這些擴大到一個民族也基本一樣。

維新前的日本武士階級沒落,大量人力資源對於現狀極度不滿。所謂不患貧而患不均,不均的狀態正好是革命的最佳狀態。

然後維新開始,日本改革以求變強,這時他們有了一個很明確的目標,還有了外力的威脅,但由於開始幾乎全盤西化讓人民心生迷茫。

就像一個人沒有家,沒有愛的人,沒有根,他就無法確認「我是誰」,自然也就無法明確自己的行為是否有意義一樣,日本民眾無法確認他們的存在,「我們的改革是為了什麼?要變成西方人嗎?」可是沒有人或民族想要變成別人,這種對於自身獨特性的抹殺是完全違反人類本能的。

所以提出「一切為了天皇」。如此一來就解決了日本的基礎問題。「我們還是日本人,西化不過是手段,我們會變得比西方人更好,但卻是以日本人的身份,我們的民族是在進化而不是在被同化。」這樣就能夠讓社會民心穩定下來。

當然問題不可能在實踐方法的瞬間就被解決,然而正確的方法被採納,總有一天將會反饋出正面的結果。

另外說一句找罵的話,在當時的環境中,從日本的角度來看,暴力掠奪他國資源是西方先行者實踐了幾百年的成功經驗。

中國方面還是發展時間太短了吧。現在問題才剛剛暴露出來,因為在實踐怎麼發展這個問題之前用了太多時間來確定誰來發展這個問題。。


不知道伊藤是怎麼做到的,但是日本有「和魂洋才」之說,並不看重形式上要保持的形象,而是學習了西洋蘭學的人才能夠回國為日本社會服務就行了。因此西服、酒吧、油畫只是形式,日本人大概不會認為這會動搖日本傳統文化的內核吧。

順便要指出,日本走上軍國主義是昭和時代的事了,明治和大正時期是名副其實的反戰國家,而後來親華派下野,軍部掌權也是被北洋和南京政府逼出來的,而並不是中國歷史書上所說的是為轉移矛盾而策劃侵華戰爭。


因為當年的日本農民比天朝奴性更深,國家小,把精英(上層)反對者弄死馬上神清氣爽


推薦閱讀:

日本有沒有過針對天皇的人民起義?
為什麼日本行政名稱中的「省」不翻譯成「部」?
是什麼使你鍾情於日本?
日本人如何看待徐福傳說?
為什麼那麼多日本人對於日本歷史上的新選組持有好感?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日本歷史 | 明治維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