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崛起對西方而言是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嗎?


首先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巨大的經濟,政治成就必須讚揚,學習,研究

的確進步非常之大

有時候達到再說,好嗎?

不要說未來,未來怎麼樣,誰知道?

70年代的蘇聯,不可一世,連美國都得退讓

但結果了?

80年代的日本經濟快趕上美國了,當時日本各種買買買買

結果現在你看了?

中國現在是變大,變強了,但真心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強

許多人只看到了北上廣深

只泡在知乎,

覺得中國現在怎麼樣,怎麼樣強大

知乎各種瞧不起韓國,但說實在話韓國真心比中國發達的多

中國不僅僅是北上廣深,這加起來不到1億人口

剩下的12億多人口了?

你去中國中部,西部地區看看,

這才是中國的實際水平

我們真心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而且發展非常不平衡

現在中國在扶貧,力度非常大,甚至許多企業家都參與了

但僅僅知乎一件衣服錢,中國還有幾千萬人的收入水平達不到

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稱:「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準計算,2016年農村貧困人口4335萬人,比上年減少1240萬人。」

這是中國自己公布的數據,

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收入,在2016年底中國依舊還有4355萬人

一個月200左右的收入,中國目前依舊有接近5000萬人

英國人口也只有6000萬出頭而已

而這還是這幾年大力扶貧的原因,僅僅2016年就減少1000多萬後的數據

而中國教育問題也很多

1992 年出生人口 1875 萬,而 2010 年高考報名人數只有 957 萬,這其中還有大量復讀生

中國現在城市人口教育程度還好

但中國農村教育,你去看看

多少孩子初中沒讀完就輟學了

我讀初中的時候,初一到時候,整整4個班,一個班70多個人,

整個教室坐滿了

結果到初三中考前,只有3個班,而一個班只有50多個人

基本上讀初中的時候,每個月這個年級都會少幾個人,

一個學期,這個班上總會少大幾個人

你認識的,你不認識的,慢慢會消失

最後參加中考的人數真心減少很多

2000-2002年,雖然我國小學凈入學率已經達到99%,

但是以2002年全國12-14歲年齡組人口數為分母,以2000-2002年三年小學畢業生數為分子推算同齡少年兒童人口的小學畢業率僅為89%左右,兩者相差近10個百分點。

而2000年中國中國15歲到17歲人口9年義務教育完成率只有74.67%

也就是在2000年,4個孩子裡面超過一個孩子沒完成9年義務教育

而這些人現在正是30歲到35歲,社會最好的勞動力

僅僅最基本的初中畢業,有超過25%的人沒有完成

中國不是知乎說的,

211是low逼,985平均水平

即使在今天的中國,你高中畢業,你就是高學歷了

中國現在許多人要求產業升級,智能化,環保化

這樣會減少大量低端勞動力人口的市場

試問一句,

這些人失業了,沒有了工作,怎麼辦

如果他們失業了

他們會成為社會的負擔的,各種暴力犯罪會越來越多

2017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增長8.1%(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

中國人大多數收入不過一個月2000,3000而已

崛起遠的厲害

上面的圖片才是真實的中國人

而他們在知乎是發不出聲音的

美國的目前貧困標準

單身收入低於12228美元

不要說購買力問題,

在美國1美元購買力絕對遠大於中國1人民幣購買力

而中國的貧困標準只不過是人均收入低於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

你就從中美的貧困標準裡面知道中美貧困差距有多大了

我們真的只是發展中國家

崛起是進行時

但真心還需要很長時間發展

麻煩去中國西部看看,中國農村看看

你就知道中國是不是崛起了

真心任重而道遠


第一個 是關於經濟方面的。其實日本和中國的區別大家心裡也清楚,體量差距太大,雖然80年代日本一度也曾經雄起過,但是也就一億多人,就算人均水平和美國一樣,甚至超越美國一些,那也就這樣,中國是反著的,不需要去超越你,只需要達到你的四分之一可能GDP就和你差不多了。

相對比來說,日本哪個任務極難完成,中國這個任務,很簡單。

對於某些人認為中國就靠人多,我覺得有一句話說的好:有種你也生。

第二:這個蠻嚴重的,就是意識形態不符。這個比什麼都嚴重。

其實你們最近不知道有沒有去關注外媒,外媒最擔心的就是這個,日本意識形態和西方差不多,但是中國完全不是,其實外媒也不是不知道中國沒有像蘇聯一樣搞共產主義,但是恐懼會導致攻擊。

很多女孩子一看見家裡有了飛蛾,小昆蟲就驚叫著拿著拖鞋打,恐懼導致攻擊。外媒也一樣。

中國不是說像蘇聯一樣向外推廣意識形態是對西方的威脅,而是中國本身存在就是對西方的威脅。即便是中國什麼都不做。

TED演講裡面已經有人開始說這個事情,而且越來越多,還有人開始質疑所謂的制度優先於經濟,建立民主制度是不是經濟繁榮的前提之類的。

如果說任由這種思潮搞下去,西方很多學說就會崩塌掉,很多話語權就被迫要轉向,十幾年前老說中國崩潰不是沒有原因的,這會導致人們去思考當年歐洲和美國發達的源頭是什麼。

如果是因為制度導致的發達,實際上我們知道英國大憲章簽訂了以後,很長時間內英國私刑還是蠻嚴重的,美國也是,人權法案是1791年的,但是實際上黑人白人之間的隔離問題在二戰後才解決的,總不能說黑人就不是人吧。但是顯然美國在1945年的時候經濟比重佔世界近一半,總不能說美國是靠著制度優勢的吧。對於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西方人是不是一直在騙人?

這個意識形態引發的話語權爭奪問題,未來還會持續,而且更加激烈。


十五年前的初冬

帝都小雪

從四教陪楊小凱老師回勺園,夜已深。

問了楊老師一個特中二的問題:

"如果說歐洲是因為多山多丘陵小流域條件,所以小國寡民多國競爭,出現技術進步制度進步文化進步。而中國大流域大協作農業,必須高度合作必經高度集權的話。那中國是否沒希望了?"

小凱說:"歷史上文明曾經圍繞地中海競爭,今後,大家要圍繞太平洋競爭了…"

十五年彈指,斯人已逝,話尤在耳…


近代西方國家同中國直接接觸是在明朝中期,彼時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題主可以看看那時西方人筆下的中國,充滿了溢美之詞。直到18世紀中期,很多西方人仍將中國視為他們應該學習的強大的文明國家,比如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西方對中國印象的一個重大轉變是馬嘎爾尼訪華,馬嘎爾尼對18世紀末中國的近距離觀察向西方揭示了明清易代後的中國的真實狀況。自此以後,西方開始輕視中國,把中國當成野蠻國度。回到題主的問題,中國如果再往前推300年,正是18世紀初期,伏爾泰大聲讚揚中國的時候。所以,中國目前的復興(不是崛起),對西方來說,最多算是200年之變局。


不是。

中國的崛起對於我們的歷史而言,是有開天闢地的意義的,自秦始皇一統以來,沒有任何事件比現代中國的崛起更為重要。因為這不同於普通的朝代興衰,處在一個永續循環的閉環中輪迴,中國的這次崛起使得我們真正地踏上來一個新時代的舞台,在一切處於變革的激蕩中,脫去了舊文明的外衣,我們終於在人類的新紀元中站穩了腳跟,

但是對於整個世界而言,中國的影響遠遠小於蘇聯,既沒有預言人類的未來,提出不同於他人的社會形態,也沒有做出開天闢地的時代創舉,在可見的未來也沒有什麼獨特的願景,反而會長期在彌合兩套社會形態的過程中疲於應付,實在談不上對世界有什麼深刻的影響,畢竟體量的巨大取代不了方向的選擇。

當然,如果我們現今的體制繼續演進,或許能為未來提供一套不同的社會治理模式,既在高科技深度監控的情況下,實現對嚴重分化的社會進行有效治理,在自由市場和高度的政府計劃之下依靠信息技術的幫助精確運作國家經濟,這一模式可能是通往未來社會的一種可能性。


評論區發不出去,就在這裡回一下某個朋友。

中國崛起的意義是以我們的歷史進行縱向對比的,其意義相當於秦始皇一統六國,相當於從銅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並不是簡單的朝代更替那麼簡單,而是時代的演化,當然是意義巨大的。

這種演化就是從歐洲生髮的工業文明取代一切其他文明的過程,它痛苦而漫長,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成功的人已經燒了老房子,再也回不去了。哪怕將來的崛起,也是站在這條船上駛出的航程,新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舊社會只剩下幾張遺像。

而反動派永遠不會甘心退出歷史,越是迴光返照越是垂死掙扎 ,封建主義的文明基礎已經摧毀掉了,剩下這些灰燼還會再撲騰一會兒,但死灰再厚也不是星星之火,難以燎原燃燒。看不到歷史的大勢,以你我一生短暫的時光評判文明演進的方向,猶如夏蟲語冰,徒增笑爾。

首先集權不等於專制,你其實想說的是專制,又用錯了詞語。

集權是所有國家都在走的方向,不要被表面的制度設計蒙蔽雙眼,這是技術條件和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的,只不過有些國家走在明面,有些國家走在暗處。現代民主制度和分權設計出現在幾百年前,當時的社會並不具備集中決策的信息技術條件,分散權力有利於降低系統性風險,提高經濟的效率。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經濟基礎早已變化了,經濟活動的運行需要更多的監管和干預,只要政府加強對民間社會的監管,他的權力就必然增強,歐美體現在以立法與設立委員會的形式加強權力集中,東方國家習慣以既存的集權政府直接干預經濟,這個方向是不可能改變的。而在政治上,藉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歐美國家可以通過國安或反恐的名義利用特務機構對公民進行全面的監視,由於民主政體的開放機制,更容易受到金權的遙控,藉助互聯網和各種傳媒,壟斷集團可以通過信息篩選甚至娛樂節目的形式操控引導民眾意識形態,自由選擇信息的權力甚至都已經失去了,這次美國大選當中,如此問題尤其突出。

如果一般人喪失了選擇的信息權力,那你告訴我他如何做出真正的選擇,又談何自由的權力?

西方社會的這種控制才是更深入,更精密,更高級的集權,而這是歷史演進所不可避免的結局。預言民主制度是歷史的終結,和預言在未來建成共產主義並無兩樣,都將被歷史所嘲弄。未來的社會很可能就是走向一個高科技精密監控下的大型養豬場,靠娛樂和毒品麻醉人民(毒品已經開始各種合法化了),靠監控維持社會穩定,經濟的運作完全掌握在壟斷集團的手中,一個美麗的新世界,但卻不是預言中的世界。

所以我才會說,你就是出去了也看不到未來與希望,一是你看不清歷史大勢,固執於日漸過時的社會形態,二是你內心就缺少光明,最終你只會換個地方發現新的絕望。

繁榮當然是短暫的,興亡亦不過波濤起伏,世間常態,TG未來存在與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TG成功地讓我們走入了新世界的大門,而這一功績足以讓我們的子孫免於長久的悲傷。


中國是白人崛起以來唯一一個有可能終結白人為中心的國際秩序,因為中國的發展潛力和體量,當然即使不談發展潛力,其實現在中國已經在白人統治秩序下撕開一條口子了,比如:中國是五常里唯一一個非白人國家,中國的一帶一路是唯一一個由非白人國家建立一個以自己為主的讓白人國家紛紛參加的國際組織,這個意義非常重大,以往的能讓歐洲強國紛紛加入的國際組織,要麼是白人建立的,要麼是白人為主建立的,比如某些非洲經濟論壇,有白人,有黃種人,就是沒幾個黑人,最重要的是中國工業產值超過美日德之和,這是白人開啟工業革命以來第一次出現非白人國家工業產值取得第一,比較搞笑的是前段時間美國提出一個g2方案,被中國拒絕了,白人還沒說啥,倒是日本韓國反應強烈,紛紛上網留言舉出各種列子表示中國不配位列g2,這是一種心理上的臣服,當白人強國把一個黃種人國家擺在平等位置的時候,反而是其他黃種人國家感覺到強烈的不適應,這和清帝退位了反而是天天跪著的奴才呼天搶地性質差不多,當然據說某些海外高級華人,因為長得白,在國內還拚命美白,在美國就故意把自己晒成小麥色,這是一種膚色上的不敢逾越,再比如國內某些公知看到中國新聞說某某科技超過歐洲日本或者美國的時候,必定要出來冷嘲熱諷一番,這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臣服,你指出來,他還說你不懂民主自由,這就比較類似於他們經常愛說的:被訓成了太監還自以為是主上的恩賜。

所以我預感這個問題底下又會有一堆人出來罵小紅粉了,畢竟他們就像被閹割的太監,太監的特點就是對皇帝特別的忠臣,歷史上崇禎皇帝弔死前所有的衛兵和大臣都跑了,只有太監依然聽皇帝的命令,因為大臣和皇帝和合作關係,你不強了我還可以自己當皇帝,而太監被皇帝閹割了他們是發自內心的臣服,就和公知一樣,你稍微討論一下皇帝不行了,他們立馬就要跳腳,當然他們和太監不完全一樣,畢竟太監還能見到皇帝,而他們連皇帝都懶的收,算個精神太監吧。

我覺得中外矛盾最大的地方,還真不是制度的差別,我認為是文明的差別,一個完全不同於白人的文明在白人最引以為豪的工業文明上超越他們,這才是白人最恐懼的,這才是痛擊白人的地方,這和當年中國承認西方才是天朝上國差不多一樣痛苦,至於白人看日本,有點類似於中國看巴基斯坦,如果巴基斯坦將來發達了,中國人只會覺得是自己這個大哥當得好,只有印度發展了,中國人才會覺得恐懼。

答案有人談到日本,然而日本從來就沒在權力中心圈待過,二戰前的日本一直都是一個三流強國,就是經濟上也是三流強國,別不服氣,日本二戰前的工業產值僅僅比義大利多一點,這還是二戰前日本的巔峰時期,而一戰前,日本連義大利都不如,你就看看義大利在歐洲被欺負成啥樣就明白當年日本在世界啥地位了,至於欺負中華民國。。。你覺得當年中國地位和非洲有多大差別嗎?至於各位津津樂道的日本海軍,那是用接近財政總支出的三分之一硬撐出來的,現在的朝鮮也得甘拜下風,就是餓死農民這種打腫臉充胖子建立起來的艦隊,也被美國一巴掌拍死,各位嘲諷現在中國海軍不如當年日本的,你先看看中國現在國防總支出才多少?如果中國用財務支出的三分之一僅僅用于海軍,你看看當年的日本算個屁。

二戰後日本有一段世界確實是經濟大發展,曾經歐美日並稱為世界經濟三極,然而二戰後的日本壓根沒有自主的主權,也沒用絲毫的自主國防,他在國防和政治上的地位也始終得聽美國爸爸的,說句不好聽的,他的政治地位國防地位不如巴基斯坦,因為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還是自己作主。

所以日本崛起後壓根沒有進入過國際核心權力圈,當他有自主的政治和國防的時候,他的經濟軍事實力始終處於三流地位,當他的經濟處於世界一流的時候,他在政治軍事上完全是美國的附庸,美國指東他不敢往西,這對白人的影響力還不如昭和時代呢。

所以有些人總愛把二戰後的經濟日本和二戰前的軍事日本混在一起給人一種錯覺,然而這種日本歷史上始終沒有出現過,這大概也和現在的洋人媒體總把毛時代的政治上的中國,現在經濟上的中國,以及封建王朝時期天朝上國思維的中國混在一起,造出一個歷史上從來沒出現過的中國,讓洋人觀眾害怕,然而中國人都知道這是扯淡,這是三個不同時期的中國,現在日吹也把不同時期的日本混在一起,造出一個歷史上從來沒出現過的日本。

二戰後的日本大家都知道,除了腦子不好的人,大概沒人覺得日本能有什麼國際地位,就連中國節目談點日本問題,美國這個詞語出現的頻率能比日本還高,二戰前的日本,你看日本人精英自己瘋狂的要脫亞入歐,就知道日本人對自己國家地位的定義了。

就談中日經濟差距巨大的七十年代,當時日本當權的是一右翼仇華分子佐藤榮作,結果中美要建交,一個嘴巴從白宮扇到東京,整個日本傻眼了,此人臉皮也夠厚,立馬向中國發起訪問請求,中國的回復就是:不信任此人,想來換一個我們信任的朋友來談,完全不給這位經濟一極的首相絲毫面子,最後是右翼首相自己滾下台,讓親華的田中角榮上台,美國一個眼神,連話都沒說,能讓一國首相連同他的政治勢力灰溜溜自覺下台,這就是日本的隱藏實力。

說起佐藤榮作,算是日本比較牛逼的首相,他在位期間收回了沖繩島,並且實現了日本的經濟奇蹟,從第五位一越進入第二位,就因為沒看懂爸爸的眼神,被迫下台,反觀某安培經濟學大師,在位期間從第二越居第三,某年還出現負增長,就因為對爸爸忠心耿耿,一直穩坐到現在。


想多了。

對於資本家來說,文化膚色不重要,實力才重要。

對於屁民來說,文化膚色很重要,收入更重要。

資本是要靠航母背書的,光有體量而沒有保護海外資產安全的能力,約等於肉雞,最多只能在遠離美國軍事投射的地區偏安一隅,沒什麼好談的。

此外中國文化弱勢、整體貧窮,所以國外屁民並沒有高看中國人一眼,歧視和敵視依然佔主導地位。

窮則安身立命,達則砸爛白人狗頭,中國的平均收入和文化影響力離發達國家還遠著呢,現在歡呼也太早了。


人類文明史上唯一談得上大變局的只有大航海,今天的全球秩序基本上是大航海之後的社會秩序,通過大航海運動西方文明已經取得絕對優勢的主導地位。這樣的優勢不是某個非西方國家國力財力突然陡增就可以顛覆的。

在大航海以前,世界秩序就是一個中國,一個中亞,一個歐洲,中國面對的只是兩個體量不如自己還千年之間互相敵對的文明,所以無論如何折騰也都是在歐亞大陸一畝三分地上小打小鬧。

但是大航海以後呢?世界翻天覆地,中東崩了,而歐洲卻通過大航海,把自己的子文明散播在全球各地,所謂的西方文明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體量略小於自己的歐洲,而是歐洲,北美洲,澳洲,西伯利亞,和部分南美洲的總和。

從和中國,中亞歐洲三分天下到霸佔全球百分之七十地盤和資源,同時西方文明也擁有了最多的人口。此外西方人國家觀念淡薄,種族觀念濃厚,所以人口和資本在不同西方國家之間流動遠比你想像中的容易(這就導致澳洲,俄國,加拿大成為下一個美國其實是非常容易的),這就是大航海造就的局面,西方國家類似南宋時的蒙古帝國,已經形成了對其他文明的上帝視角。

就目前而言中國翻不出比蘇聯更大的浪花的,短時間對西方形成一定衝擊是可以的,要形成變局遠遠不夠,中國崛起之於西方文明衝擊甚至遠不如中亞人的子宮戰術更有力。

但是中華文明,華夏民族不是沒有機會。

蟄伏,等待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少做大鍋夢,虛心學習肯尼迪提出的新邊疆精神。

不要意淫東風系列無敵,想想怎樣推動私人航天。

慢慢積累技術經驗,慢慢推動思想進步,蟄伏等待,直到大航天時代。

我們唯一的機會,那就是在時機成熟時我們主導一次更加波瀾壯闊的大航天運動!

只有主導大航天運動,才能改變大航海時代的格局。

只有地球月球火星軌道,太陽系各大行星引力平衡點的太空城邦,太空國家,星艦部落基本都是說漢語的黃皮膚世界,我們才能對西方文明形成新的上帝視角。


我覺得可以算是

世界文明300年來莫不以實現現代化、工業化為榮耀

這個藍色的星球上

有5000萬人的現代化「英國」

有8000萬人的現代化「德國」

有一億人的現代化「日本」

更有三億人的現代化「美國」

可是你見過十億人的現代化嗎?

所有人想都不敢想

但我們敢為不敢為

先輩們逆轉了文明的頹勢

能不能守得住祖業

得看我們了


我們確實處在一個波譎雲詭的時代,大部分人對此並無知覺。幾百年後的人類,也許會給這個國家,這個時代一個英雄的評價。是的,目前世界確實面對一個中國帶來的前所未有之大變局。但這個變局,並不是源於中國掙了多少錢,人民生活變了什麼樣,或者是制度意識形態等等東西,而是涉及到更深刻的人類層面的鬥爭。

比如當前中國最大的構造——一帶一路,到底是什麼。是簡單的招商引資,互通有無嗎?絕不僅僅如此。中國現在做的一切構想,都是正在利用當前的經濟崛起,試圖召喚陸權的再次復興。而陸權的復興,也會給未來的中國更好的發展機會。這無疑是對完全的海權國家美國——也是當前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的最大的挑戰。

每個國家的中二人群都覺得自己是上天的選民,是時代的寵兒。其實歷史和上天一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誰能把握住機會,誰才會是真正的天選之子。中國在百年沉淪之後,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全球化和技術的發展,使得陸上高速交通運輸的成本逐漸在降低,速度和體量有了飛躍的提升,陸權的復興有了最基本的條件。人口龐大的伊斯蘭群體的混亂,歐洲的碎片化,使這另兩個亞歐大陸上的巨大群體並無能擔負這份復興的能力。中國當此時機,就看自己能否抓住,架構一個最符合中國利益的全新陸權結構。

亞歐大陸在歷史上出現了無數的帝國。海權的崛起令這些帝國曾經的榮光黯然失色。中國是目前最有希望重現這份榮光的國家。這件事可能要幾代人,要幾百年才能完成。即便中國人實現不了這樣的偉業,也是一次永載史冊的偉大嘗試。

這才是中國夢真正帶給世界的東西。遺憾的是不管成功與否,我們這一代人基本是看不見了。海權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陸權的復興同樣要漫長的時間。幾十年幾百年對我們這樣的國家和民族來講,就是彈指一揮。


不是,中國只是回歸原有地位罷了……西方崛起也沒三百年,何來三百年變局之說。

基本上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就是清代的制度也沒比英國差多少,只是沒加科技點才顯弱,但英國敲開中國大門才多少年?而且就是雍正時代,清朝還砍過殺人的英國人;乾隆時代還在尼泊爾打敗過英國偽軍。崛起是常態,落後才是非常態。


目前還不是,因為崛起還是進行時。

其實我們可以反觀對於中國而言,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的應對:

西方文明真正觸動中國的並不是第一次鴉片戰爭,而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因為第一次很多人包括上層還覺得只是戰爭層面的失敗,第二次直接打到了首都,這個震撼意義是完全不同的。而第二次鴉片戰爭直接的影響就是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口號是「富國強兵」,對應的是學習西方先進的器物。包括引進工具、購買成品。

第二次觸動是甲午海戰。洋務運動已經進行多年,中國也擁有了亞洲第一的艦隊,1886年訪問日本時何其風光,後來全軍覆沒,制度問題被廣泛關注,進而進一步學習西式的社會、政治、軍事、管理制度。

第三次觸動是五四運動。明明已經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了,還是被列強欺辱。開始進一步反思文化、思想,德先生和賽先生來了,馬列思想也來了。

三次學習,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總結而論,如果說中國的崛起還在進行中,想要讓西方有三百年未有之變局,我們也至少也要在三個方面讓西方來學習:

1、物質方面,有先進於西方的工具和成品。這點目前是做得不錯的。

2、制度方面。雖然近幾年中國模式也被炒得很熱,但自身的問題還很多,西方雖然也有一定的衰弱,但優勢明顯,遠遠還沒有到我們去全面影響他們的地步,中國模式還只是被關注和討論階段。

3、思想文化層面。講老實話,這點上就差得更遠了。雖然我們現在很多人對西式MZ、ZY、RQ這些概念有嗤之以鼻的現象,但最多也是在方式、程度上的差別,雙方依然還是在這三點內討論,更不存在放棄這三點的問題。所以思想上,中國並沒有可以暢銷出口的三觀。

文化就更是如此了,影響力還僅僅局限在傳統文化及其衍生品上吃老本,並沒有形成大規模逆向影響西方,更遑論影響到他們日常生活的地步。中國還沒有自己的「文藝復興」,仍然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

在完成以上三點之上,我個人覺得還要加上最最重要的能夠稱得上讓西方覺得「三百年未有之局面」的指標,那就是---「規則和標準」。

所謂規則和標準是指各行各業、社會各領域規則的制定者,以及好壞、美醜、對錯公認的評判者,如果中國在西方面前做到了這兩點,才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可以讓西方產生「三百年未有之變局」的感覺。

目前問題非常多、差距很大


算是也算不是,關鍵的問題不是過去和現在,而是將來。從目前來看,還不是,但在一些戰略家眼中,未來有可能是。

清王朝是一個把封建文明玩到極致的朝代,從統治階級的角度來看,它已經做到了體制下的最大努力,當他面對內部反抗的時候,再嚴重它都不擔心。但面對西方扣關的時候,發出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哀嚎,在船堅炮利背後的是從未有過的生產、組織方式,是資本主義對封建制度的碾壓。

那我們把時光撥到現在,中國崛起的內在邏輯其實並沒有跳出工業化的傳統發展邏輯,只不過是來自不同意識形態陣營的人對其崛起過程進行了不同的詮釋,文化決定論的興起就代表了在西方看來,中國的崛起並不是一件多麼新鮮的事情。在西方看來,蘇聯模式才是真正未有之變局,共產主義的學說有了現實意義且產生了無與倫比的效果,一個超級大國的出現,無論與另一個超級大國相比,實力是多是少,其應用的道路都是顛覆性的,是有可能碾壓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

再把時間撥到現在,中國區別於西方的地方太多,本質上中國還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金政委的十九大分析,講到了外企也要設立黨支部,這就是一個信號,中國開始強調自己的道路了,且中國有這個實力進行談判,在未來幾十年內,中國如果繼續現在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在新興科技、工業領域掌握髮言權的話,那對西方來說,噩夢就真的來到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一家公司壟斷技術收取巨額利潤,這本身就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它並不是侮辱你、看不起你,等到風水輪流轉,它相信中國也會這樣,那曾經發生在我國高科技領域各種「憋屈、受屈」的事也會發生在他們身上,那對西方而言真的是「三百年未有之變局」了。

就舉一個最新的例子來說,支付寶等電子支付手段迅速推廣,背後是網路基建、商業運營、制度創新,對一個不懂的人來說,支付寶只是你國普遍信用不佳的產物,我們的信用卡可是可以有積分的,但在科技大佬眼中,這已經代表了未來,蘋果、微軟不僅僅看重了這片市場,還看重了這裡的技術支撐,越來越多的人在中美押寶未來科技革命。對中國來說,道路自信變得尤為重要,但是真正開啟未來的鑰匙,歸根結底還是人才,作為一個普通人來看,很難說就已經光明顯現,還是路漫漫的。

總結一句話,我們已經很大進步,做到了世界第二,但如果目標是第一,那路還很長。


統一回復一下評論

①關於我反對機械化的責問。我沒反對機械化,但是政府在推行機械化的同時,能不能把農民收入問題解決了。強收農田,為了完成政府的業績賣山賣樹賣水庫,農民的出路呢?全進城裡干工地,戶口房子都沒有,在城裡花光所得收入後,老了干不動再回農村給承包商種田?這樣的城鎮化只不過是一群剝削者的為了自己利益的口號罷了。

②種田不能奔小康,所以不如不種的觀點。有田的時候還能賺點余錢,現在田沒了,你讓農民怎麼活?全進城干工地?他們的收入和在城裡的花費比,一年能剩下幾個錢。而且就算除去老人,工地能吸納所有的農民?你不能說因為種田奔不了小康就不讓人種了,至少種田比目前被趕進城要好。活著不容易還不能活了?反正農民種田上不了小康,活該進城做奴隸等死?

③最後說一下,我沒有反對城鎮化也沒否定我國目前取得的成就。只是希望在你前進的同時,能夠切實解決由此產生的問題,農民問題,拆遷問題,污染問題……而不是捂著別人的嘴「噓,別吵醒了我的中國夢」

………………………………分割線………………………………………

中國崛起了么?我覺得還差的遠。就拿我們這來說吧,村子裡的田地都被政府賣給了承包商,搞機械化。沒田地後我們家三口人能領到的補貼1700,自留6分田,只能基本滿足溫飽了。如果不是我爸還能去城裡的工地上幹活,一年下來別說讀書了,基本生活都難。

你們現在看到城市的繁華,是犧牲農民利益換來的。所謂的城鎮化,在政府的干預下強行推進,沒錢修路修廁所,政府就主導賣村裡的山林、水庫,修了路以後村裡除了路啥也沒了。

農田沒了,山林沒了,還幹得動的農民只能進城做農民工,干工地。剩下一些上了年紀6/7十歲的只能留在村裡給承包商的田地幹活,一年4/5百的錢,孩子都進城了,因為留在村裡根本沒活路。

這些讓人看起來好像城鎮化了,其實都只有一個空殼子,只是粗暴地把農民趕進了城,在城裡沒戶口,沒房子,衣食住行哪樣不需要錢,干苦力所得的收入大部分最終還是留在了城裡,剩下省出來的一點才能留著給家。城鎮化,受益的是大部分城市人口而已。

那些一二線城市取得的經濟成就我不想否定,只是中國目前還有很多不發達的鄉鎮、農村,希望大家不要盯著寥寥幾個大城市盲目自信,崛起的路任重道遠。

我想看到的中國崛起的是平衡發展,不是出現倒退的地主農奴壓迫,拆東牆補西牆。希望政府能真正解決農村的發展問題,不要搶奪資源後不管不顧。


簡單答:是的。無論「三百年未有」是精確計算「三百年」的歷史時間段還是極言中國崛起對西方治理邏輯的顛覆,這個結論都是成立的。

@李建秋 的答案我點了贊,但似乎總有點兒意猶未盡的感覺。

從經濟發展上說,我感覺「顛覆」的成份較小,雖然依託龐大的國內市場和較低的人力成本,在體量成長上冠領全球並非那麼遙不可及,但在經濟質量上全面領先的路途還非常坎坷和漫長,經濟發展模式上中國更多的是在邯鄲學步而非另闢蹊徑,仍屬現有的經濟學說可以解釋的範疇,所以經濟上對西方所帶來的震憾更多的是維持了長期可持續的較快發展,其本質是對既有經濟規律的驗證和延續,而非顛覆。

而從意識形態上說,我覺得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顛覆。按西方關於經濟和政治成熟的思想體系來解構中國的發展,所有的結論都會歸結到「崩潰」這個終極答案上,但事實上在西方持續多年「崩潰」願景下艱難求生的中國,不僅沒有崩掉,而且前景越發明朗。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西方的一整套成熟思想體系,諸如民主制度是經濟發展的充要條件之類的定論會受到挑戰,西方主導的話語體系會無法自圓其說而限入尷尬的境地,一直以來以依靠這樣一套思想體系來構建的世界認同會崩塌,我認為這才是西方在中國崛起中面臨的最深重憂慮,這種變局深於人類歷史上一切戰爭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三百年前的彼時,大清朝正值康熙時代,雖然強大但西方人知道這個巨大的王朝正在沒落的斜坡上向下滾動,掌握了工業力量的西方對東方的情緒更多的是覬覦而非懼怕;而現在,西方世界眼睜睜地看著中國強大的發展動能成功實現一個又一個沖坡壯舉的時候,是深重的擔憂而非由衷的激賞。

但實事求是地說,漫說中國離真正的崛起為途尚遠。而即便真正崛起,從我們自己來看,中國模式的可複製性是微乎其微的,獨特的人文歷史和政治傳統,如同量子物理只適用於微觀、相對論只適用於宏觀一樣,只不過在治理方法上多了一種可以實踐的模型,在人類社會治理理論上有了新的開拓,但對全世界的指導意義到底有多少還很難說。所以,這個問題的核心,我覺得其實在於西方缺乏一種開放的、兼容並包的心態,過分強調自身模式的正當性,否認世界治理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導致從心理上不願意擁抱中國模式、肯定中國模式,說到底是冷戰思維的沿續。

正如宏現世界和微觀世界是牛頓經典物理學天空的兩朵烏雲一樣,中國的崛起是西方思想體系構建的天空中出現的一朵超級烏雲,勢必會引發新一輪的思想和價值論爭,而這種論爭的前景,現在仍難以看到最終的結果。如果西方社會拒絕理解和認同這種模式,我覺得結果其實更象是中世紀教廷在面對科學技術發展時的無奈,這種無奈也許在一段歷史時期會導致對抗,但對抗的結局應如同教廷主導西方世界時代的落幕,意味著20世紀以來西方倡導的價值體系大概率會失去領導世界的資格;相反,如果西方社會真正接受中國的崛起,我覺得世界大同的願景也許來得比任何時候都要快。


回答,是

第一波成本衝擊還沒完但差不多過去了

第二波思想衝擊在開始

第三波貨幣衝擊不知道能不能積攢得起力量

第四波軍事衝擊,不兒道,對,北京話,BerDao


我剛想回答三十年差不多,就想到了1991蘇聯解體,於是閉嘴了。


不是

300年前的世界是1717年底。歐洲的貴族們還在追捧來自東方的陶瓷和絲綢和茶葉。大量的白銀源源不斷地通過船隊運往東方。

現在時間推進到2017年。來自中國的商品還在源源不斷地往歐洲輸送。

如今如其說是歐洲300年未遇之變局。

不如說是19世紀開始在中國的千年未遇之變局的持續發酵。

土地制度的崩潰,教育的普及,西方舶來的社會主義和傳承千年的集體主義的完美結合,大機器的建設,生產力的指數生產。這本身就徹底斬斷了古代中國的周期律,而全民普及義務教育後外加大革命的加持使得中國人徹底脫胎換骨了。

1949年前的中國,是一個推土機摧枯拉朽把舊勢力徹底摧毀的階段。

1978年前的中國,是一個構造了世界上最大最牢固的地基的階段。

1978年至今,擁有了最強地基的中國的地上建築拔地而起,衝破雲霄。

而這一切,對於歐洲來說,只能默默做一個旁觀者,並且逐步找到自己應該的地位。


哪怕中國統一了銀河系,只要不刪除批評的帖子,大家還是會感覺發展很不足。

現在感覺要超越美國了,都因為不吹的帖子都刪除了。


其實是近五百年的西方歷史對西方自己而言是幾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之前的幾千年里西方不得不接受歐亞大陸上有幾個和自己差不多乃至比自己強大的地區強國

不過稀奇的是印度和中東還沒出現向古代地區強國地位追趕的國家


推薦閱讀:

中國還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貴族或世家?
按照清朝宗室的繼位規則,現在愛新覺羅氏哪個人可以算當家人?
日本戰國時代是怎樣形成的?
日本江戶時代的「警察機構」是怎樣的?
抗戰八年,國共兩黨戰績到底如何?

TAG:歷史 | 世界 | 西方世界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