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能更有意義的參觀美術館?

一個對美術藝術沒有太多了解的普通人有必要參觀美術館嗎?如何能在參觀過程中收穫更多而不是走馬觀花?


謝邀~

首先,要找准什麼是值得一去的美術館,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和錢。

並不是所有的美術館,博物館都值得一去,也不是一個美術館裡的所有作品都值得看,都是最好的作品。那怎麼能知道哪些是好美術館,不妨問問身邊了解藝術行業的朋友,或者上網搜尋一下此類的信息。像我2017年一月就去了一次北京的國家博物館,完全刷新了我的三觀,在我理解的應該出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里的東西基本都沒有出現,而不該出現的東西出現了一大堆。而如果你要去紐約就一定不要錯過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芝加哥的話就一定要去芝加哥藝術學院,或是去費城就不要錯過了費城美術館,若是去舊金山就不能不去SFMoMA——總之,去專業的大美術館看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一般來說不會浪費時間。

Edward Hopper的油畫,在惠特尼美國藝術館

第二,明確自己的參觀目的。

什麼是「更有意義」的參觀,也許每個人的理解和要求也不一樣。遇見一個神奇的人工景色,成為拍照的神器,回來可以發朋友圈,這是一種參觀的模式;「有意義」的觀看,也可以是近距離的參觀大師的作品,看到原作的細節,啟發自己的創作;「有意義」的逛美術館,也可以是看看藝術界的最新花樣,看看有哪些新的視覺傳達方案,有哪些新的藝術議題。

這三種「目標」的指導下的獲得的參觀體驗都是不同層面上的「有意義」,你在選擇美術館和展覽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有意義」要求來選。

Pipilotti Rist的展覽「數碼森林」(Pixel Forest)

舉個例子,如果你喜歡拍照,希望刷新朋友圈的逼格,不如去看看最近有什麼新媒體藝術展和裝置藝術作品,例如龍美術館的James Terrell的燈光裝置展,就很適合拍照,或是北京Pace Gallery的日本新媒體團體TeamLab的展覽,也是營造了一種人工數碼美景,或是紐約的New Museum去年上演的Pipilotti Rist的大新展覽「數碼森林」(Pixel Forest)也能充分滿足你拍照的需要。這些大型裝置藝術,新媒體的「沉浸式」的展覽,都很好看也很好玩,參觀作品基本不需要任何專業藝術史知識,藝術家會給你製造好一個夢境,你去感受,去做夢就好了。

第三,我覺得「好奇心」和「包容心」在參觀藝術展覽時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任何人來說,一種open-minded,開放性的對話是理解一件藝術作品中最重要的工具。在面對我們的不理解的作品時,不要有抵觸和詆毀的心態,而是用一種好奇和包容去打開對話。很多時候,一件作品的確會於你的個人審美,個人趣味,甚至是與你的價值觀和信仰產生衝突,但是這不是你去質疑這件藝術品是好還是壞的標準。

對一件當代藝術的作品抱有不滿和不理解很正常,我們要記得它的功能是反思,那麼這件作品點燃的你的不滿和不爽、不喜歡與不解,也許都是讓你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和激發辯論的一種手段。

我覺得提出問題可能是欣賞和解讀藝術作品的第一步。不要因為一秒鐘的看不懂就放棄,就蔑視,也許多看幾次,瞅一眼做的說明,讀一讀藝術家的文字,可以引發出你的思考,也許還能激發出很強烈的反應。

第四,請在遵循美術館的規定和藝術家的指導下,盡情享受這件藝術品。

一般來說,美術館的基本守則是:不要觸碰展品,不要大聲喧嘩。在這兩項基本原則之下,請你盡情觀察。同時,你也知道,現在的一些作品是可以被觸碰,甚至可以參與其中的。所以美術館裡,在面對一件作品時,你還可以諮詢或者觀察一下周圍的人,或者最好去閱讀一下這個作品的信息,看看這個作品是否是可以觸碰和互動。

Carsten Holler的參與性裝置藝術作品

如果是互動式和參與式的作品,就請大膽使用,融入作品環境,然後動用你的一切感官,調動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鼻子,如果可以觸碰,也請放心地按照指示去觸摸這些作品。然後用你的身體感官所收集到的信息告訴自己這是一個什麼體驗。

它是否可以啟發你的一些聯想?或者是讓你喪失一些感覺,從而掉入藝術家設計好的圈套?例如那些利用煙霧和光色讓你喪失方向感的裝置藝術。

作為觀眾,我們在構建一件藝術作品意義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羅蘭·巴特早就用他的書《作者之死》告訴我們,藝術的意義現在歸於觀眾了,而事實證明,觀眾的想法和參與很多時候真的會影響到一些藝術家的作品。

觀眾通過提供他或她的個人反思,經驗,意見和解釋來完成一件藝術作品所期待的對話。而例如像是互動性的藝術作品,沒有了參與者,沒有了觀眾,這個作品就不完整,甚至不成立。

Ann Hamilton在紐約軍械庫做的鞦韆裝置藝術,需要觀眾的「啟動」

這種例子我在我的很多次知乎live中都提到過,例如一些裝置作品,Ann Hamilton的大窗帘,還有在「當代藝術中的高科技」那一期講過的Jeffery Shaw做的早期虛擬現實的騎自行車,沒有參與就沒有藝術。因此,在一件藝術作品的意義構建中,如何去看當代藝術品和藝術展覽,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藝術家用自己的語言和語氣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作品的展示中,也是希望得到觀眾的反應和回應的。

而如果是那些不能觸碰的作品,你可以首先觀察一下它的形式:它是繪畫,攝影,雕塑,還是裝置?

然後再研究一下它們的細節和製作的手段。

例如,這個裝置作品使用了什麼材料?展現了哪些物件?這些物件是日常用品嘛?如果是,這些你熟悉的物件啟發了你的那些情感和回憶?如果是高科技的材料,那麼這件作品是在討論那種科技,你有哪些了解,或者告訴了你哪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MoMA中的一件作品,畫面里有很多大頭針

你可以走近這個作品,觀察他的每個細節,用到了哪些不同尋常的材料和展現方式,包括它和他的展覽空間之間的關係。

如果在這件藝術作品裡,你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形象,你能夠理解的部分,試問一下這些是藝術家獨創的,還是借用的,改造過的?它和你生命中熟悉的那些物件和圖像有哪些相似和不同?

然後去感覺它們給你帶來的情緒,是唯美,還是恐怖,是緊張還輸放鬆?這就會幫助你去體會整個作品的設計和用意,包括觀察整個展覽中作品的布置。

Rubell Collection中Cady Noland用啤酒罐做成的裝置

再就是體會這個作品的大小、尺寸、質感,裝置藝術的話,就是環境設計,這些內容是你在網路和複製品上得不到的信息,一定要把握好在美術館裡面的時機。

Thomas Hart Benton的一整個房間的壁畫「America Today」,在大都會,非常震撼

第五,總結自己的體會,養成記錄的習慣。

當你完成了一系列的觀察、互動和體會之後,我相信你不可能完全腦中一片空白,大家多多少少都會得到一些自己的理解,或者就是收穫一份參與的快樂。

如果你完成了一整套「閱讀+理解」,也還是不知道這件作品是在幹什麼,那也沒關係,我也不是第一次進美術館就能看懂所有作品,也許你正在養成一種閱讀的經驗和習慣。

當代藝術和任何學科一樣,都需要學習。這個時候,逛美術館的時候養成記錄的習慣會很快的幫助你學習。可以用小本本寫下來作品的名字和藝術家的名字,回去做點功課;或者用手機把作品和作品信息拍下來,以後想到類似的情緒或作品時,拿出來看看,做比較,這樣有助於記憶。

而且,有的時候不要因為一下子看不懂就放棄,有時一個當代藝術作品就是讓人看不懂的。它的意義也許在創作這件作品的藝術家那裡,也許他的思想很重要,很有趣,但是他的作品卻無法傳遞這種思想,或者說在沒有學習的前提下很難被感受到。這很正常,就像電影藝術一樣,每年有那麼多電影,我們也不可能期待各個都是好片,有的電影就是讓一般人看不懂。

第六,把作品中的內容和你的生活體驗相結合來思考

所有時代的藝術都是所對應的文化和時間段的產物;而今天的當代藝術家能夠用過去的藝術家無法使用的方式和材料去表達自己,他們會去關注和回應當前的社會問題,所以這些藝術在審美功能之外,還很多別的作用,例如:自我表達,社會批評,科學研究,教育民眾和啟發新思維。

艾大爺的作品,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

所以,當大家在參觀美術館時,尤其是體驗當代藝術時,也請你們使用不同與欣賞別的時期的藝術品的標準來判斷藝術作品,不是去問「它是不是夠好看」,製作是否精美,畫的像不像,而是去問,這位藝術家要做什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這種想法是否有創新和啟示的意義?

Olafur Eliasson的裝置作品,多年研究「光」的藝術家

最後再來想想,你是否喜歡這位藝術家的表達方式,如果你同意他的觀點,但是不喜歡他的表達方式,那麼是為什麼?如果把這一些問題放在心裡,對於大家日後去感受和理解當代藝術對有幫助的。開放的思想對於理解,感受,甚至讚賞我們現階段的藝術很有幫助,我們不是一味的詆毀或者膜拜,而是參與一種對話,思考我們生活的周遭,這樣,當代藝術才有意義。

Barbara Kruger的作品,就是女性主義和平權藝術的一種表達

總之,美術館是一個學習和交流思想的地方。而不同時代的藝術家都有千變萬化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當你沒有知識背景的時候,看不懂一件藝術作品很正常。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需要一點耐心,給一個作品多一點時間,多一點觀看、體驗、思考的時間。當你把顏色、構圖、光線、環境、氣氛、情緒、是否創新,等元素都收集一下,再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去回想,也許你就會發現一個作品的意義。

即使在體驗完之後,你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個作品,這也沒關係,這說明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喜好和趣味,你會在更多的其他展覽里找到對你胃口的那些作品,那時候你就是頗有資歷和經驗的藝術體驗者了。

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祝大家在美術館裡多有收穫!


虛心一些,多讀讀介紹,對照閱讀,邊看邊讀;

大多數人去博物館、美術館不過到此一游,走過路過瞄一眼過,去過是安慰自己,「瞧,我帶孩子去過了。」;不去的,反倒挺誠實。


一般去美術館的普通人 不需要去學繪畫技巧 不用去看大師做的實體的東西和畫冊有什麼區別 哪裡沒印好 大師畫的或者做的哪裡精妙

想要去收穫什麼的話 那還是多看兩本書來的快

圖個樂嘛 覺得好玩 好看 就在允許的情況下拍下來,發到朋友圈裡啦 微博里啦 以後翻出來 覺得 嗯 還挺有趣的

再認真點 去美術館前 如果是作者的個展,你就看看作者生平,作者簡介。如果是綜合起來很多作者的,那就看看展的核心是什麼。比如說最熱門的那些印象派來說吧 你去之前就先看看 印象派都有什麼特點啦 有哪些著名的畫家啦 為什麼會出現印象派啦

或者嫌麻煩 美術館在做展覽的時候 都會寫前言和作者生平的,仔細看,一定可以收穫不少。

最後放一些美術館圖片

這個是設計院的研究生展的一個作品

這是中國畫學院的退休院長的展

央美美術館三樓 這是啥展忘了

柯勒惠支的展

還是央美美術館三樓 啥展還是忘了

補上面柯勒惠支的版畫

雕塑

好了就這麼多了 知乎發照片非常麻煩...

謝謝


快速建立art history map,然後找到你看的藝術作品在地圖中的位置。

一個孤立的信息是無法被長期記住和理解的。

每進入一個新領域都這可以這麼做。


講真的,普通人的話……

你應該帶個漂亮的女朋友去參觀,這是最有意義的。


最近走了第九家博物館,都在朋友圈做了詳細的功課。從第一家博物館毫無頭緒,到第九家硬是練出了一些必備技能。

Tips 1:先看開館時間以及館藏特點。

通常我們會選擇到外地參觀某些著名的博物館,例如我利用了短假期到華盛頓/紐約/費城看展,時間安排非常緊湊,了解什麼時候閉館和開館很有必要。就如假設到費城是下午四點,通常博物館下午五點關門,那還不如第二天再安排行程啦。而有一些博物館會在周末延長閉館時間,這樣就可以逛久一點好好安排。至於館藏特點,我會用iMusuem APP 先查一下介紹,如果沒有涉及,直接谷歌或者看馬蜂窩等旅遊攻略也是可以的。當然了,官方網站是非常權威的。

Tips 2:買票/拿地圖/租講解器。

如果想省錢,一定要帶著學生卡去。在美國的博物館每周都會有一天pay as you wish。第一次知道是在去大都會博物館,原價12刀我也不太清楚有pay as you wish,就給了8刀。其實就算1刀都能夠被接受啦。查清楚哪一天是pay as you wish就行了。

一般的博物館地圖,就是指南,都可以問問有沒有中文版。一些國際性的博物館都會有多語言的指引。

博物館小白如我,在有語音講解時一定會租,至少可以聽聽每幅作品背後的故事。當然,有一些博物館或者美術館會有自己的講解app,全館都會有免費wifi,只要下載,帶好耳機,就可以聽講解了。

Tips 3: 時間緊迫,看地圖勾重點。

這就要發揮第一步的功課作用了,能夠知道哪些館藏一定不能錯過也是很重要的。畢竟又一些作品只在某些館展出,錯過了就很可惜了。例如我自己,一般會先去名家油畫區,看莫奈/梵高等等歐洲藝術的真跡。如果沒有做事前功課,也可以利用1)諮詢台的工作人員的推薦;2)手機查詢;這兩種辦法勾重點。當然,我個人還推薦每個博物館的商店,有時候會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周邊商品。

Tips 4:時間充裕,按照地圖指引逐個擊破。

如果是有很多時間,例如一整天(雖然有一些一整天都沒有辦法全部擊破例如大都會),那就按照地圖上的館藏指引,把每一個館都走一遍吧。通常策展的路線都比較容易迷路,但拿著地圖就知道哪些有過而哪些地方沒有。一般都有工作人員在附近方便大家詢問。

Other tips:

1/不建議背雙肩包進館,因為大多數博物館都要求存放雙肩包或者只可以單肩背著;

2/要看清楚拍照要求,記得關閃光燈。一些館全程不能拍照,但有一些則是某些作品嚴禁拍照,記得看清楚要求,在地圖上/展品旁都可以找到相關信息。

3/不能飲食。瓶裝水能夠放在包裡帶進去,但是像不能放包里的飲料或者水一般都不建議帶進館。

4/有一些館還需要提前預約時間。

祝大家看展愉快。


欣賞現代藝術從色彩、線條、形狀、構圖角度觀察。

隨意看看,不要把太多時間花在看講解上,不然有點本末倒置。雖然講解可以讓我們更了解這個藝術品的背景和創新點,但是自己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去俄羅斯看了太多的美術館,我竟然開始喜歡上了聖像畫,然後就回來買聖像畫相關書籍看,所以重點是看自己喜好。


我們試著換個角度去想,國家或者個人建立美術館的意義是什麼?

如此體量的美術館需要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幾乎就是純粹的賠本買賣,多數的美術館,尤其是國營的,是根本不盈利的,那麼為啥國家還要扶持?

首先給出官方(高大上)的解讀,不喜者略過

從中可以得到諸如這些回答 「人們在自身必備的生存專業技能外,文化藝術修養也需日益加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修養與藝術審美能力是國家素質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為加強全民素質教育、普及審美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提供精神文化糧食,滿足人民公眾對審美文化的需求,美術館的存在至關重要。同時美術館還有著促進國家之間文化藝術交流、使國家文化藝術教育事業繁榮發展的重要任務,所以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社會的情況下,美術館以及美術館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等等

我們從中可以get到如何參觀美術館,就是抱著審美、知識、文化等學習、交流、傳播的心態去參觀,從而獲得藝術文化修養和國民素質文化的提升,這就是獲得的意義。

那麼從個人角度出發,就是藝術小白(暫理解為題主所說的普通人),所謂意義就是我去美術館可以獲得什麼?這樣就好理解了。

人生在世無外乎名、利,而所謂的名,我們可以理解為裝逼,別人都以你為尊,以你為標杆,心服口服外帶佩服還不夠裝逼的啊?那麼想裝逼就需要提前下手,預習所要去美術館展覽的作者、時代背景、風格等等,萬一遇見個妹子,用上剛剛惡補的美學知識,名利雙收,還能攬的美人歸,這分分鐘就要走上人上巔峰啦~~~

現實一點的,學習喜歡的藝術作品配色、構成等因素,什麼叫喜歡?就是能讓你駐足欣賞的,肯定內心就是喜歡的。說不會學習的,簡單,就是生搬硬套也可以,比如說蒙德里安、馬蒂斯的作品運用到生活中

再不濟的,拍拍照,拍拍自拍,美其名曰我與藝術的XXX,那些沒能與藝術品互動的朋友見到,自會在印象中提升對你個人調(diao 4聲)性的認識,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是畫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暫時想到這麼多

這樣你將美術館所看運用到生活中,有意無意間就提升了生活美學格調,何樂而不為呢?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更有意義的參觀美術館了呢?!


個人覺得 量變是能產生質變的

可能一開始是對藝術沒什麼審美 但是展看多了 慢慢會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作者或者風格 然後就會有深度了解它的慾望 了解了之後對這一派系會有自己更深刻的理解

就像我去逛畢加索博物館 剛開始我也覺得這和我小學畫畫沒區別 到現在那幾幅畫我經常還會去看(因為就在家附近) 我能一點點理解 他是大師是因為他在那個時代能畫出那樣的東西 而且他看似簡單的筆觸里是有結構和靈魂在裡面的

要說有什麼特別的用處的話 其實說實話 藝術本身對普通人來說 並不是生活必須品 它只是個調劑品 偶爾逛逛藝術展本身就是個令生活愉悅的事情 開闊眼界 培養審美 挺好的


有人說「馬拉松是中產階級的廣場舞,看展則是中產階級的腦白金。」這顯然是對看展的一種誤解。很多人對於參觀美術館的認識還停留在拍照裝bility的階段,事實上參觀美術館已經成為了很多普通家庭的日常。那麼如何不裝十三,更有意義的去參觀美術館呢?

在參觀美術館之前先建立自己的藝術觀

由於普通人大多都是半路出家,沒有系統的學習過藝術史,對於藝術的喜好也不明(這裡不討論已經有了明顯藝術傾向的看展者),因此首先要建立自己的藝術觀,即對什麼樣的藝術作品是感興趣的,並認為這類作品符合自己的審美。帶著明確的藝術觀參觀美術館,能在琳琅滿目的藝術作品中很快挑選出感興趣的作品,否則很容易因為看不懂或者沒目的而喪失參觀美術館的意義。那麼我們如何通過初步建立自己的藝術觀呢?

1、選擇一次觀展,不要特意的去了解它,對於展覽作品最好完全不知情。

2、進入場館後先快速的在展場逛一圈,粗覽所有的藝術作品,這是一種速讀的方式,能幫助你在沒有事先了解的混沌狀態中初步建立對於作品的認識,視覺衝擊和大腦記憶會直接反應你感興趣的作品。

3、緊接著你可以把第一遍走馬觀花的過程中記憶最深刻的作品挑選出來,細細的品鑒,再次篩選,嘗試獨立的分析抓住你第一注意力的要素是什麼,色彩、結構、還是內容。

4、獨立品鑒過後,你可以去了解展覽前言或者翻看導覽小頁,將最後篩選出來的作品做更詳細的了解。通過導頁中創作者的作品介紹和更專業的作品細節來了解自己喜歡的作者是誰,喜歡的作品是哪一類,最終確定自己的藝術喜好。

有了藝術觀,如何看懂一次藝術展

1、 提前了解要參觀的美術館和館內的作品

上面已經提到過,觀展前需要培養自己的藝術觀,當你有了既定的藝術喜好後,提前了解要參觀的美術館是否符合你的藝術觀很有必要。美術館不是只有高大上或者小而美,也有很多辣眼睛的畫作,或者倒胃的裝置藝術,這些都可能令你掃興而歸,提前掃雷選擇適合自己的美術館。

其次由於大部分普通人藝術功底較淺,有些藝術作品晦澀難懂,這些作品需要你在參觀之前先做功課,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故事以及作者經歷、流派等,以便在親臨現場後對作品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托姆布雷晦澀難懂的天價畫作《無題》

2、 作品說明和導覽小頁不是聖經,無需一一對照查看

因為提前做好了功課,所以進入展廳後,無需按圖索驥的去審視作品。如果看一件作品就去查相應的對照說明,很容易限制你對作品本身的理解。以自己的視角去欣賞自己認為更好的作品能讓你對作品又不一樣的理解。藝術品的奇妙就在於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真正投入到感興趣的作品中去,能有更好的體驗感和參與感。

蒙娜麗莎的微笑在每個人眼中都有不一樣的含義

3、 在允許範圍內,拍照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珍藏感興趣的作品

當然拍照需要注意兩個前提: 第一,明確美術館是否允許拍照,如果允許記得關閃光燈;第二,這裡是指拍照,不是自拍。很多人反感在參觀美術館的時候拍照,但拍照本身就是對自己認為美好事物的一種記錄。選擇的拍照角度,照片的構圖都是你此刻看到作品後的一種理解,從不同的角度拍攝的作品也不一樣,所以用心的拍攝可以看做是對藝術作品的再創作。其次在短暫的時間內,有些作品無法理解,如果能拍照記錄,可以幫你在觀展結束後,反覆捉摸,也能有助於你更好的理解作品。

4、 不要在意觀展時間,參觀美術館可能是件體力活

參加美術館就是全身心的把自己融入進去,對於不感興趣的作品可以一掃而過,對於感興趣的作品可能需要長達半小時或者更久的觀察,這很考量你的體力。當然美術館還有很多互動的設計和裝置藝術,互動裝置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是讓觀展者可以親身體驗展品,如果可以親自參與,也不要拉不下面子,真能幫你更好的看懂展品。很多人覺得逗留時間太長會不好意思,但比起剛進來沒兩分鐘就離場的觀看者,能從早上看到晚上,是你的本事,並且值回票價。

5、 記錄自己當下的參觀感受

每參觀一處美術館,除了當下有所領悟外,還要注意把這種領悟都記錄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到哪兒都適用。一方面記錄下的感悟是你對作品本身的理解,也是對作品呈現的現實的理解,在記錄中你可能會有新的體悟。另一方面不斷的記錄參觀體驗,也能為你後面的觀展提供必要的經驗,從而在參觀其他美術館時更好的學習和交流。

如果你還想更深入的了解如何參觀美術館,可以看看約翰·艾迪瑪為普通觀眾撰寫的美術館參觀指南《如何參觀美術館》。

最後附上同事前不久去成都看安仁雙年展的體驗和觀看指南:街拍、爆款、表情包,你真的看懂這次的安仁雙年展了嗎?


作為一個不懂(美術)藝術卻又去過不少美術館的普通人…來回答一發…

歐洲的一般都有配中文講解器的。租個帶著聽就好了。

國內的美術館很多都是掃二維碼出講解了。

大型美術館的話一個一個聽過去不實際也沒必要。聽完也記不住。

開始的時候可以按流派選代表作品代表畫家聽。也可以選自己最有共鳴最喜歡的流派風格聽。要麼求廣度要麼求深度。這兩個都做不到就別費勁了……

有了初步的興趣範圍之後上mooc找個入門公開課聽。藝術史也是很有趣的東西。了解大概基本也就夠了。要求不高可以上微博看看小顧的東西。雖然他經常被嘲,可是他至少能讓你知道哪個流派有哪些代表畫家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基情)……八卦總是更有趣的不是(。

我也曾經很努力地聽了很多…後來發現我能記住的還是橘園美術館的莫奈和阿姆斯特丹的梵高(。

我也不懂美術,但是莫奈和梵高的畫就是讓我感覺很舒服,有視覺享受。

莫奈的巨幅睡蓮是真的美。

梵高的話我喜歡風景畫。他的人像畫我也不看的(。

在巴黎呆了一個星期沒去盧浮宮,在佛羅倫薩呆了五天沒逛美第奇(。蒙克美術館離我當時住的地方不遠結果我直到離開挪威都沒去看過說起來可能都沒人信(。現在住東京離得也不遠結果都沒去看過葛飾北齋(。

沒有愛就是不想看啊……

Art for Art"s sake.藝術對我來說唯一的價值就是讓我感覺到美。


周末經常去美術館,去每個城市最先逛美術館,也逛過從歐洲到美國的大大小小几十個美術館,也曾在某段實習中研究過一陣美術館運營。

非藝術專業,從普通人視角,結合自己的親身美術館學習體驗案例答一下!

------

Q1.不懂藝術的普通人,有必要參觀美術館么?

每個人最初都是一張白紙,從不懂到懂。所以如果感興趣有意願,就去主動學習和了解。欣賞藝術的意義更多的是內心的愉悅。知識則是一種日積月累水到渠成。

理解藝術的方式很多種,比如讀書,聽講座看紀錄片,和高水平的人交流,也包括去美術館。

分別對比一下:

1)讀書是最快捷最基礎的方式,也是最系統的方式。

比如快速的了解西方美術史,當代藝術的類型。讓自己至少對古典繪畫,抽象派,後現代,新媒體藝術有一個基本概念。不是說什麼都不知道就不能去參觀美術館,但是背景知識更多,參觀起來更有底氣,也能思考更多。某些微信公眾號也有很不錯的入門系列課(避免打廣告hh)

2)講座和紀錄片更有主題針對性。因為時間的限制,往往會圍繞一個話題去表達,或者某類流派,或者某位藝術家。比如BBC的《藝術的力量》,還有自己剛看完關於蔡國強的《天梯》,都是很優秀的片子。

3)和高水平的人交流,解答疑問最有效。當然這需要有相關資源,知乎上關注大V也可以。

4)美術館。先放結論:不同美術館和不同展覽的定位不同,有的展覽不適合初學者。對於初學者,相比於直接讀書等,通過美術館學習的系統性略差。但常去美術館可以讓初學者更有熱情和動力去學習,並找到新的學習入口。

A.推薦知名美術館的常設展覽/大師展覽,教育性更強。

這種展覽首先作品是經歷了時間大浪淘沙的,公認的優秀作品,是有學習價值的。第二,策展的系統性也強。一般都會有非常詳細的導引。每個作品都會有很多賞析和介紹,從作者背景到作品風格意義。這時如果有機會,就可以努力學習了,慢慢走欣賞。

國外的自己去過的殿堂級美術館都會一幅一幅的聽導覽。比如巴黎的盧浮宮(集大成,不贅述),奧賽美術館(大愛,了解現代西方美術的極佳之地,從莫奈到梵高到盧梭)。橘園美術館(莫奈的睡蓮鎮館之寶),紐約的MoMA,古根海姆(抽象藝術非常贊,康定斯基記憶猶新,還很喜歡夏加爾的畫)。西班牙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格爾尼卡真跡),巴塞羅那的國家美術館(主要是歐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繪畫)。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等等,米蘭的布雷拉學院美術館等等。

這些美術史里見到的赫赫有名的大師作品真的展現在眼前的時候,記憶的深刻感是無可比擬的,這時候的學習不比讀書要差,反而震撼感會更強烈。

國內的話,北京的國博還是推薦的,可以關注國博的公眾號。前一陣剛剛結束的「倫勃朗和他的時代」的展覽,通過閱讀他們的公眾號文章和現場的導覽,感覺自己對倫勃朗的認識又深入了。

當然現在北上都有很多新銳有名的美術館,我自己也很喜歡。比如北京的今日美術館,紅磚美術館,798的尤倫斯藝術中心和木木,上海的當代藝術館,龍美術館,西岸美術館,這也是平日里普通人有機會接觸最多的一類美術館。這類美術館展覽比較知名的藝術家的展的時候,我都會去看。比如自己印象很深刻的尤倫斯藝術中心去年的關於曾梵志的回顧展。我之前知道他的名字和一些碎片化的印象,但是了解不多。通過這個展,我覺得又系統的了解了一番他的藝術創作。

B.當代藝術展傳遞更多的不是知識而是平等交流。

很多當代藝術展覽是為了傳達藝術家的觀念,引起觀展者的思考。觀眾不是頂禮膜拜一定要學習到什麼的先進藝術思潮和理論的受眾,而是平等的交流者。

這種展覽是最容易引起普通觀展人的不解的。我自己也經常遇到一些讓我感到不知所云的展,展覽介紹的每個字都能看懂,合起來就像天書,感覺或者我理解力不夠,或者是展覽在裝X。當然我也遇到過直擊心靈的展,讓人驚訝道,天啊這就是我一直想表達的觀點和概念,居然有藝術家用這麼有特色的形式表達出來了,有種見到了心有靈犀的老朋友的感覺。

還有些展是有策展人自己的想法在,展品的選擇也是再加工,或者截取藝術家的某種創作片段,幾個藝術家的作品對比等等。有知識背景的人才能讀出背後的含義和策展人想傳達的意圖。而觀展人並不一味跟隨引導,反而是批判性思考的過程,則會給觀展人自身帶來更多的樂趣。

C.美術館更多帶給入門者的是「生動感+場所感+新的藝術切片」

生動感會更激發更多瞬間心靈的感觸。掛在牆上有筆觸有油彩厚度的畫和紙面上的印刷品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現在許多體驗式的藝術和媒體展也充分說明此點。體驗式消費也是當代特色嘛(大熱的花舞森林和James Turrell?)。

場所感會讓自己更有動力去學習。美術館的白牆給人一種神聖感,會激發起更多的好奇和喜愛。打個類似的比方就是我每次去國家大劇院看完舞蹈演出,我就會覺得,哇,他們跳的太好了,太佩服羨慕了。回來在生活中我就會更努力的練舞。(傳說中的短暫打雞血)

新的藝術切片指的是,藝術浩如煙海,不知從何下手,也許某一個展忽然讓你對某一個藝術家感興趣,你會找到一個毛線團的線頭,然後抽絲剝繭的順著學下去。又也許隨著時間累積你見過了許多藝術觀念,忽然一個藝術家的展給了你新的啟發,你就又開發了一個新的領域。

---------

Q2.普通人如何在參觀過程中不走馬觀花,而是收穫更多?

先說明,美術館的教育功能不只是通過展覽實現的。展覽和教育是美術館策劃中同等重要的板塊。優秀的美術館會有非常優秀的Events。如果真的對藝術感興趣,應該關注美術館的沙龍活動(比如邀請藝術家本人來講座,圓桌論壇等),親子教育,還有定期的詳細導覽。

僅從展覽這塊說。1)觀展前了解藝術家生平,藝術品的創作背景。2)觀展時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回應的方式 3)觀展後如果對某一個展覽主題感興趣,回來搜羅相關的背景,自己學習。觀展不是只在美術館裡就結束的過程。

還是舉幾個自己的例子。今年國博的倫勃朗展覽結束之後,我在知乎上看了很多關於倫勃朗的問題,還看了關於他的電影《夜巡》,也把關於觀展的一些想法記錄成了文章。

前兩個月在國貿的路易威登中心有Gerhard Richter的展。說實話,去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誰(由此可見我還是個非常普通的圈外人啊……)去了之後大部分展品還挺失望的,不就是很多顏色的小方塊么……但是給我觸動最深的是一個視頻,他用這些彩色的玻璃塊改造科隆大教堂的玫瑰窗。當時就覺得很震撼,看來這人挺厲害啊,科隆大教堂都讓他折騰!而且光影感還挺美的!

這就是我剛剛提到的「新的藝術切片」的意思了,於是我回去順藤摸瓜開始學習他,發現真的是個非常厲害的藝術家。(當然知乎也有關於他的問題!)還找到了他的個人作品的網站,發現比展覽現場的豐富許多,關於他的創作也立體許多,展覽現場也不過是他的創作的一個小側面罷了。這是後就有了一種發現新世界的滿足感了。

So,最後就是,時間長了,對藝術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方式,懂的就自然懂了,不懂的也不用強求,想懂的就多去查查,多去問問。

參觀美術館,高興就好。我才不會說,我還特意去美術館找白牆和天光,只為了模擬棚拍呢……


一位唱歌老師對我說過,當然她不是大師。

你天天聽,什麼音樂都聽,你就知道哪種音樂好了。

難道這世上的美術館是給超人開的么。。你要做的是看懂,然後再談收穫。

所謂收穫只是圈內人對付圈外人的一種說法,一幅畫你看出花來也不如去上班一個小時的收穫多。


藝術本身就是主觀性的東西,所以各種雜七雜八的先看,看多了有時候就會有感覺。有了感覺你就知道要去看誰。等你知道要去看誰之後,自然而然會去收集信息。

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在美術教材里看到梵高的向日葵,只覺得那色彩美不勝收,直擊心底,一下勾起了對他以至於印象派整個的熱愛。

記得第一次看魯本斯,以前以瘦為美的感覺全部被顛覆,低地民族的那股子活力在魯本斯肉感的作品中一覽無餘,一下又喜歡上了魯本斯。

剩下,可能某副畫的背景是我去過的地方,吸引了我產生共鳴;可能是某副畫的某個場面是我曾經宣洩感情的樣子,吸引我產生了共鳴;可能是某副畫的色調特別神奇、或者歷史事件我很清楚,都可能產生共鳴;也有可能我因為覺得某副畫有意思,進而去探索作者和當時的歷史,事後產生共鳴。

所以在主流美術館產生過共鳴,在莫名其妙街頭照相的小攝影展里也有過共識,一切在你經歷過什麼。

唯一不要做的,就是你沒有共識感,非聽那些人瞎bb,假裝達成了共識。應酬是可以的,但不要自己信以為真。

我的長輩世交里有國畫大師,各種從技術藝術角度給我灌輸,黃永玉先生那個猴子如何如何好,但我真心沒感覺。反倒是黃先生的各種小插圖,讓我覺得:喲,好有趣啊。

遵從自己內心的感覺。


不請自來,以下是小子的一些見解,如說得不對,請指正,謝謝

話說我從前也是個對美術館,博物館不感興趣的人。

但有本書最終啟示了我,朱自清的《談美》,有些東西不用尊照大事的理解和論述,我們只需大致的了解就好,理解藝術並不是他人的主觀意向,而是自己對事物的感官,沒有人能代替你去觀察這件事物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再來,有些藝術品並不是常人無法理解,而是沒有用心去聽,去看。

例如,你看到了你看到了鳥兒從天邊飛過,聯想到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看到梅花想到的是「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看到它聯想到他(她)

作者在創造它的時候賦予了它不一樣的情感,用心去感受結合生活的過往,感受生活。

深究作者的意境結合自己的生活又會有不同的感受,與作者感同身受,他悲你心痛,他樂你心動。或許這些就是藝術的魅力所在。

還有,多讀書,擴大自己的見識,要不然他這什麼,畫什麼自己都不知道,何來的感受藝術。


很喜歡去美術館,在裡面有流連忘返之感,也許我們普通人欣賞這些藝術作品時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之後一定會在腦海或者心底留下印記,比如下圖是在英國國家美術館看到的梵高畫作和電影 至愛梵高 的畫面,這種聯繫令人感到愉悅。

當然如果能有一張類似的電影畫面更好。還有就是可以看看藝術史,這樣參觀的時候會比較有選擇性。


說服身邊沒有審美基礎的朋友不必去「強看」就行了

當藝術館(博物館)不再成為景點的時候,參觀者自然更有收穫


最實用的辦法,找一個看起來很厲害的最好是中老年。或者老年人,虛心請教,跟著走一圈。大有收穫。。。emmmm


有感覺就多看幾眼,沒感覺就走人。這就是獲得最多的方式。


我其實是來這個問題下找答案的。

作為一個藝術小白,來巴黎之前只看過北京的國家美術館,基本沒有任何概念。來巴黎了,想著不能浪費這座藝術之都啊,於是從盧浮宮,奧賽開始一座一座博物館逛起來。

1、通過書籍先搭架子。推薦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以西方藝術為主,煌煌大作把遠古到現代的藝術流派娓娓道來,包括了雕塑,繪畫,建築。讀完這個,就對藝術史有了整體印象,建立了體系和架子。當然,這書太厚,完全可以先挑感興趣的部分讀,對照著博物館的實物感受。此外,我還在盧浮宮買了盧浮宮指南,對著指南一幅幅看下來,個人覺得寫得太散,算是補充性質的吧。

2、紀錄片。BBC藝術的力量;BBC印象派迷你劇,去奧賽博物館前強力推薦;盧浮宮之旅,去盧浮宮前強力推薦;BBC基督教的歷史,便於梳理了解基督教,因為很多畫作是宗教背景的。

3、博物館美術館。相對來說歐洲最密集和高質量的在義大利和法國,梵蒂岡博物館,佛羅倫薩烏菲奇美術館,巴黎盧浮宮,奧賽博物館,橘園。倫敦和美國大都會也有不少,還有西班牙荷蘭。可以從義大利法國開始~

我從一竅不通的小白,多看多感受,量變會引起質變的,慢慢就有感覺了。上周去了巴黎周邊一個城堡,看到了兩幅十分令人感動的畫作,一副是Alexandre-Gabriel Decamps的幾個阿拉伯小男孩嬉戲,真的一瞬間覺得那幅畫作點亮了整個展廳,這種內心的觸動即使看蒙娜麗莎都不曾有。回來的第二天就去盧浮宮看了6個小時繪畫,那一刻覺得巴黎很好。巴黎人民文化財富太豐厚了。

最後曬一下剛辦的盧浮宮會員年卡,鑒於老去盧浮宮15歐一次傷不起,還是會員卡划算而且優先進館,夜場可以帶小夥伴進,以後就可以免費無限次去盧浮宮啦~


推薦閱讀:

和一位文化功底十分深厚,有詩意的女同學初次見面送什麼禮物好?
所謂的「漢服」圈到底做了什麼什麼社會貢獻?
怎樣看待成人過六一?
傳統的師承關係在現代是否仍有價值?
同時談兩個男朋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藝術 | 博物館 | 美術 | 藝術館 | 生活、藝術、文化與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