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創造性工作轉變為機械性工作?

咳咳,本人是輕度拖延症患者,比較有自制力且也有多年使用task list的習慣。

氮素,對部分工作還是遲遲不能完成,時常在午夜深處叩打自己的狼心,久久不能釋懷。

近日,學習了羅胖子關於拖延症的觀點,登時五雷轟頂、大徹大悟、彼岸花開、自抽嘴巴。

通過自我審視驗證了羅胖的觀點,我所拖延的、不能按計劃完成的全都是創造性工作

關於羅胖對於拖延症開出的處方是:

把創造性工作轉化成機械性工作

不過對於如何落地我實在是一籌莫展,希望大牛和前輩們指點一二,先行謝過。


理工男推薦個吧,TRIZ理論,誰都可以創新。各種創新方法鋪天蓋地,保不齊現在很先進的創新理論被某個組織應用的爐火純青,而外界不知!
高手都是從機械式的工作提煉出創造性的結論,平凡而重複的工作在某些人手裡,每次都是新鮮的,每次都會有新的感悟,不會枯燥無味
我還是喜歡從機械式的工作中積累不平凡的經驗,這就是從小事做起吧!但是要用心做啊!


說點題外話,個人認為,將創新密集型轉化為勞動密集型乃是萬惡之源。

《球狀閃電》中有一個比喻,尋找掉落在地板上的一根針,有人聽力靈敏,靠落地的微小聲音找到了;而有的人則把地板劃分成等面積的方格,然後逐一排查。

這不過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值


我並不認可羅胖子把拖延的工作分為機械性與創造性。

首先拉出羅胖子的觀點

找到《大家都有拖延症》的文字版:邏輯思維——大家都有拖延症

羅胖自個兒覺得比較靠譜的解決辦法:

1. 把創造性的工作分解成機械性的勞動去完成——比如你實在不想複習,怎麼辦?抄!把書抄個5遍,你複習得就不會差。

2. 讓種子飛一會兒——做語文試卷的時候為什麼要先看作文題?因為你看了作文題,它在你腦子裡就在生長發芽,你在做其他題目的時候腦子其實不會停,等到做到作文題了,你其實構思已經好了大半。所以,你如果實在想拖延,你不妨逼著自己去把任務先了解一番再去拖延,在你搞東搞西的時間裡往往就醞釀好了,最後你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來完成啦。

3. 群體壓力會消解拖延——你們知道精英圈子裡的人為什麼身材都那麼好嗎?因為他們有社群壓力。如果你胖,別人就會認為你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你在社交圈子裡就不好混了。 同理,當你想要開始一項任務時,就找幾個人看著你!社群能力對拖延有很大的反制能力,你就會用虛榮心頂著自己有一口氣,把這個任務很利索的在他們面前幹掉!

之前看到羅胖子這一期的時候也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不是很認可他的觀點,

拖延症百度百科解釋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百度百科強調是時間上的推遲,今天要做的事明天才做。我認為更加廣義的拖延症不是延遲,而是不去做,因為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延遲到明天的,當下不能完成,也許就沒有機會給你補救。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各種教育——節約用水、用電,隨手xxxx等等,結果依然水龍頭一開一個晚上,外出旅遊回到家發現廁所燈一開一個星期這種事我覺得肯定有(因為我本人經常犯),開燈的時候想著馬上就來關,結果一上馬,就忘記關燈了,這些舉手之勞的拖延症,如何分為機械性與創造性?那已經浪費失去的,如何才能在明天補救回來?

因為人性根本就是好吃懶做的,人人都願意偷懶,都喜歡方便,都喜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所以很多時候別人說再多,我都只能說,你說的很對,對,對,但是自己做的時候又忘記了,該幹嘛依然幹嘛。

解決這樣的問題,不是依靠什麼機械性勞動去完成,那都沒有用,你不願意背書,你就願意抄書啊?

只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讓你的內心生出一種力量,抵抗自身的懶惰。說起來很玄乎,其實大家都遇到過,只是沒去深思。剛學駕照理論培訓時,一般會給學生放各種違規違章出現慘案的視頻,讓你心中有無限恐懼,然後你就守規矩了。需要你去區分什麼機械性、創造性了嘛?不需要。

只需要在你的安逸與恐懼之間經營出落差,落差越大,動力越大。

人往往只有自己親身感受到痛苦,才會在心中生出對抗不良習慣的力量。

看到孕婦,帶小孩的乘客,不願意在車上讓座的人,基本上都沒有體驗過自己懷孕,或者是自己帶小孩的麻煩,當他有了孩子之後,再看到這樣事情的時候就會主動讓座。

因為痛苦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當我們才看到類似事情發生的時候,才有力量驅動我站出來給他人讓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所以我們要給自己灌輸「惡果」——如果你不做,將會怎樣

今天稿子再不寫,明天老大要怎麼怎麼怎麼罵我,記不住你就拍下老大是怎麼罵你的,沒有動力的時候放給自己聽,你就找到繼續的動力了。

小孩子不愛學習,沒關係,如果有機會你就帶他去工地上干一天,去流水線上做一天裝配,去體驗去感受窮人的生活。如果有能力再帶去國外旅旅遊,高檔場所去享受一番,去體驗奢華的生活。當內心感受辛苦與享受之間的落差,這個力量才是我們前進的力量,到時候你再去問問孩子願意過那種生活,他自然會有更好的選擇。

我本人在一家溫州小作坊做產品的開發,苦逼的畫圖匠,有時候也幫忙設計流水線上用的工裝夾具,有幾個東西在我手上都壓了個把月我都沒有動手,直到有一天去產線無意發現這個東西這麼難裝配,才趕緊設計一副夾具出來。之前也有員工跟我說這個地方很難裝配,怎樣怎樣,但是我自己沒有感受到,於是一忙起來就忘記了,只有當我自己感受到痛苦,我才回去解決痛苦。問題自然就不會繼續拖延。

一個胖子,有一天聽到心中的女神說喜歡瘦一點的男生,於是,他就瘦了……

一個不愛化妝的女孩,偶然聽到背後有人說自己素顏太難看,於是學會了化妝……

一個不愛學英語的小男孩,被老爸帶到國外時,發現不能跟國外的漂亮女孩溝通,於是回家之後學英語再也不要人催……

再引用一個關於節約用水的故事

「我對水有那麼深的感悟來自於一個孩子,有一天我跑在五十度的撒哈拉沙漠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小男孩他枯坐在撒哈拉沙漠的正中央,旁邊沒有任何的東西,只有一瓶一瓶破舊不堪的塑膠桶,裡面裝著污水。我走向前因為我很好奇,原來這個小男孩他在等他的父母親,因為他父母親遠去七十公里來往一百四十公里的路程去取水回來給他喝,我們想一下這個路程大概要三天的時間,那也就意味著這個小男孩必須要喝這個污水三天來生存,我沒有想太多,我們留下三公升的水給他,而且我自己還給他一盞夜燈,我希望這個小男孩晚上的時候在撒哈拉沙漠不會感到害怕,還有寂寞。有些人問那為什麼小男孩他們不住在水源地的旁邊就好了取水方便,因為在沙漠水源地旁邊有很多的蚊蟲會傳染疾病,在沙漠裡面也沒有醫生,更沒有醫療設備,當然也沒有可以救命的藥丸,所以當地的沙漠的居民他們寧願選擇住在幾百公里以外的水源地範圍。到現在為止這個小男孩還蹲在撒哈拉沙漠的正中央等著父母回來,父母回來了嗎,還是父母回來之後這個小男童已經不在了,我們不得而知。」——林義傑《一滴清水有多珍貴》

回復的亂七八糟,不知道能不能解決樓主的疑問?


其實二者不是對立的或者分裂的,創造性的部分經常是在機械性的作業中的某段狀態。比如寫作,沒靈感沒狀態的時候也要坐下寫,寫著寫著偶爾就會有創造性的部分出現了。


找個矯情的女朋友就好了,如何經常性、創造性的討她歡心。

---------------------------------------------------------------------------

既然有朋友贊,有點時間認真點回答下:

廣播行業從業者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每天說什麼?很多新聞話題都是重複的或者相似的,每年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也都是一樣的主題,如何衍生出不同的話題和內涵,讓人家在收音機旁聽你白活幾個小時是個大問題。

在工作中我們都是邊重複邊創新。重複的是結構,不重複的是情境。跟戲劇類似,構建好完整的人物角色後就可以期待他們之間的矛盾衝突,只要每次換個環境就好了。

因此我認為羅永浩的觀點其實就是將大目標拆分為小目標,最終拆分為選擇題,每次選擇一個不同的因素就可以了。類似於小時候我們經常玩的「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然後隨機抽取這樣的小遊戲。雖然這不是什麼高大上的靈魂附體般的工作方式,但是對於日常工作來說應付上級和一般顧客應該是足夠了。靈感來的時候要抓住,就這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析目標,分解並列出要點,逐個達到

比如英語單詞,先看中文說英文,然後發過來,多維度刻畫。


我覺得大牛都是機械性創造,高階機械


這個問題跟「如何把石頭變成黃金」類似,完成創造性的工作,需要好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往往還需要前期進行一定的積累,直接轉化是很困難的,即使真的轉成了,效果也不好的。

建議完成一個困難的任務前,迅速做好功課,放下手頭的事,找個地方想清楚怎麼動手做,想不清楚不要動手,如果有其他急的事,可以先放一下。


地產廣告從業者路過

不知道設計師每天做的工作符不符合題主所謂的「創造性工作」?

但在我看來,他們每天做的很大部分都只是「機械性工作」。

首先設計策略方面的東西有AE和策略指導去協助,支持,把控,減輕了設計師的負擔,有的時候某些工作簡直就是個活的軟體做些重複執行而已。換到個人工作身上就是策略方針高於一切,貫徹執行好,把一些創意工作分攤出去。

其次在設計工作過程中盡量把一些所謂創意問題轉化為部分機械問題,提升工作效率。一是提煉項目工作的基本原則,比如某項目一慣的風格要求等等,在既定框架內思考問題,減少一些天馬行空的時間,久了就成習慣機械化了。二是做好項目文檔的資料整理,素材庫字體庫等等,提升設計工作的效率。

說到底,當你把一個「創意性」工作日復一日地做下去慢慢就會培養出「機械化」的工作習慣,唯手熟爾。並且現實是,只要一個東西生產出來是為了掙錢,自然有人會想法子教你把「創意性」機械化,希望你跟一台機器一樣能把東西標準化量產化,也許兩個不同的戶外畫面對外人來看是兩個不同的「創意性」產物,在我看來,有時可能只是設計師們啟動「機械化」程序生產的標準化產品,無他,能多快好省早點做完回家睡覺不更好?


看自己在做什麼樣的工作

在喬布斯和喬納森設計iPhone的時候,不斷地,機械性地去尋找新的東西,

。在別人眼裡,是在機械性地重複,在自己這裡,卻是要這樣做,享受其中。


創造性的工作里也許存在機械的成分,但無論怎麼計劃和安排,創造的那一部分永遠都迴避不掉。


時間是解藥,很多工作幹了幾年就沒創造性了


不停不停地重複做到吐


如果「創造性工作」指「沒有明確的前例可循、需要使用新信息的工作」(這裡「明確的前例」指「照著指示一步一步做就保證可以完成」),那麼有以下方法供你參考:

1. 分解:該工作的輸入產出流程資源標準分別是什麼?

說明:

輸入需具體,例如「自己執行創造性工作的經驗、有效的做法」叫輸入,「想法」不叫輸入。

產出的描述最好做到SMART。

資源與輸入的區別是資源指具體的信息(而非描述性信息),資源包括所有有助於完成工作的信息和信息來源。

標準指判斷工作是否完成、完成質量的指標,可能是客觀的(100條創意)、也可能是有賴於人的(總監認可的創意)。需要把標準單獨提出來不止是為了自己能預先判斷工作量,還因為有時兩件工作的前四條相同,只有標準不同就是完全不同的工作(例如A工作只對產出有要求,B工作對產出和流程都有要求)。

2. 分析:上述五個要素中,哪些是之前遇到過的?哪些與之前的不完全相同,但是有部分相同?哪些是全新的,目前無法想到可以轉化為已知要素的辦法?

注意:這一步需要細化流程,每步對照。

3. 計劃:將分析過的要素一一列出,指出哪些需要先做、哪些可以後做、哪些有較長的等待時間(有並行的可能),根據結果把分析結果重新排列。

4. 執行:這裡只說如何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簡單來說,就是兩步:模式匹配——試錯

模式匹配,即把已知的(包括自己有親身經驗的和只有間接了解的)模式套用到現有狀況中。

舉個不太準確的例子:拿鎚子砸釘子可使其深入牆體,拿拳頭砸圖釘是否可以達到同樣效果?

人類的古老知識幾乎都是這麼來的,科學、巫術、迷信同源。

需要注意試錯代價和局部最優(過一陣子才發現前幾步中的某個模式套用錯了)。

5. 總結: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執行結束後要回顧下自己本次工作中在流程和創新上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這樣以後不會被重複出現的創新難住,還可能在自己的腦中增加創新能力(下面會說到)。

上述方法只是一根拐杖,而不是扶梯。它可以在你想做而不知從何下手時提供一個落腳點,你仍必須有足夠的動力和能力才能堅持完成。

一般來說,「阻礙完成創造性工作」的因素有以下幾個:

動力:有時人的體力不佳時確實不想做事,但懶或覺得不值通常是沒動力背後的原因,只是我們通常忽視自己的真實想法。結果就是GTD工具準備了不少,遇事時仍不會付諸行動。另外,每個人確實有擅長和不擅長的領域,遇到不擅長領域裡的工作時,人習慣躲在舒適領域,這時首先需要意識到(awareness)這點。

知識:創造從來不是無根之木,缺少領域知識和/或常識有時會讓人卡在一個地方動彈不得。這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學(請教別人或讀書)。

想法:其實應該是idea generation。這是一種先天有差別、後天可訓練的能力。有些人確實天生想法少,同樣的知識儲備和動力,腦子裡就是沒想法。如果你不幸是這種人,那除了讓自己瘋掉以外(「精神病人思路廣」這句話不純是瞎說),還可以有意識的鍛煉。方法就是積累+建立聯繫。積累除了沒事亂翻書以外,上面說的工作總結也是一個有效的辦法;建立聯繫其實就是「瞎想」,看見什麼後想下有什麼可以跟自己知道的東西有聯繫的,或就是純開腦洞。有人說智力就是記憶+聯想,我比較認同,但是為了避免叫「聯想」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就沒把它寫在小標題里。

另外附送一條tip:需要產生新想法時,先自己一個人多練習幾次。公開創新很容易讓人覺得不好意思。


創新的秘訣是隱瞞它的來源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中國科大在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計算上的進展?
最好的朋友科研搞得不好,該怎樣幫助他?
科研能力是指什麼能力?
時至今日,韓春雨事件仍無定論。高峰作為第一作者為何沒有發聲?
2015 年科學界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TAG:拖延現象 | 科研 | 學習方法 | 工作 | 羅輯思維網路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