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對改裝車的報道,是否讓人「談改色變」?大多數人對車進行改裝的動機是什麼?

在新聞中,改裝車似乎總是與囂張跋扈的富少、肇事逃逸的歹徒聯繫在一起,新聞報道是否讓你對改裝車產生了由衷的厭惡?你認為大多數人對汽車進行改裝的動機是什麼?


第一次這麼多人贊我,我覺得我要多說幾句~~我一般把玩改裝的分三類,第一類也是我剛才第一次回答罵的,也是大家滿大街可以看到的殺馬特型的,這裡就不再多說~~現在再說另外兩類

一類是玩越野的,一般都是三十以上的大叔,年少吃過苦,打拚多年也算有一些事業,大部分有自己工廠,最差也要有十台八台泥頭車或者挖掘機了~這類人很懂車,動手能力極強,有大把空閑時間.只是年紀大了點,不再追求速度了~對車輛要求也低,大部分lc.三菱什麼的,有些還在玩212,改裝也無非加強懸架,四驅什麼的,稍微激進點的換個柴油發動機。活躍在各個汽車論壇,最大愛好是聚會,滿世界的聚會.偶爾也會在河灘空地挖個坑什麼賽兩把~他們出現在媒體上基本都是正面的,抗震救災都有他們的身影

還有一類是那種超級壕二代,大部分在國外讀書甚至從小生活在國外,回來接收祖業那種~座駕基本都超跑,改裝從來不會諮詢任何人,都是直接進口國外大廠的套件,對於改裝過程和花費根本不會在乎,經常直接把郵寄地址寫我修理廠,每次海關打來電話叫繳稅才知道有人又定了套件需要改裝,貨到了基本也不驗貨,有空就把車開過來,鑰匙丟前台就走了,走的時候還會順便說一句油卡和保險卡在哪放著,意思叫你改完了多試幾次~~這類人基本不會跟我們有太多技術交流,只相信國外大廠的套件~命金貴一般不會在街上飆車,除了少數作死的…大部分人都選擇上賽道.會花很多錢去專業教練那裡學習駕駛技能.

剩下的基本就下面說得,車技不行,車也不行,飆再快也就那點車速,滿大街純噁心人那種

我反對張強關於改裝車都是有教養的回答~作為一個改裝廠小個體戶,我是對這個所謂的改裝行業噁心透了,說句難聽的,爺要不是看這幫傻逼好騙錢我早跟這幫孫子翻臉了(說話賤,不爽摺疊我)~國內改裝為什麼神憎鬼厭的,問問這幫所謂玩車的,整天干過什麼~改裝逼三大愛好,換排氣,加尾翼和拉花~一破車非得整個跑車聲音,一加油三里外就聽到了,真不知道這群賤人什麼心態,聲音再大你都跟我富康差不多加速,你嘚瑟啥~還有尾翼,那是非主流最愛,感覺加了尾翼自己操控就牛逼十倍一樣.拉花也是各種噁心,必須要有各種他們看不懂的英文貼紙,尾燈必須黑的,不然你不好意思說自己改裝的,還有那碳纖維貼紙,幾乎是標配,把自己車打扮成非主流上街還覺得自己很牛逼~整天談的就是駕駛技巧各種超車啊,連個最基本駕駛都不懂整天吹自己多牛逼~這幫缺最喜歡大半夜喝了酒在空曠馬路上加速,百公里八秒左右的成績,開著窗各種吼


.

再此只討論民用改裝,也不分國內外,而是用全球為一體的視角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我個人認為,改車人群分三種:

1. 賽道改車

2. 改車

3. 小打小鬧 or 毀車

1. 賽道改車

如何區分賽道改車,很簡單——就是一切(或大部分)改裝都有賽道性能上的目的性。

很多人可能以為,賽道車外形都是這樣的:

內飾是這樣的:

其實不盡然。

也可以是這樣的:

是不是覺得,這只是一輛原廠車罷了?

我所認識的身邊許多單純下賽道的朋友,他們中很多人的車子都不會大改。

18寸輪轂好看嗎?好看,但17寸輪轂可能更輕,輪胎也更便宜。

大卡鉗大鮑魚好看?好看,但換套賽道剎車片,重量可能更輕,剎車也很好。剎車溫度過高?自己做根冷卻管說不定就能解決了。

輪轂螺桿(Stud)斷了怎麼辦?換加長ARP螺桿。丑嗎?開不壞就行。

同理,除了賽道以外,純拉力,純越野改向的也在這一類。

怎麼區分自己是不是屬於這一類?

首先,是不是常跑賽道?

其次,能不能為了賽道性能犧牲舒適性?

舉個例子。同一輛車,18寸的輪轂比17的寸輪轂好看,兩者都能在性能上提升,但17寸更輕且輪胎更便宜,性能上總體來說也更好。在這種情況下,您選擇哪個?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的選擇是18寸的。所以,哪怕我跑賽道,也不好意思宣稱自己屬於純粹的這第一類人。

2. 改裝

好的案例可以在改裝車展看到不少。

目的也很明確,就是為了性能的同時提示外觀的獨一無二性。

當然也有純外觀黨。

這類可以參考各大大廠的改裝案例——比如剛落幕的Sema 展。話說今年Sema上,韓的Fugu Z還是很有品味的。

上面這個是Greddy操刀的,這種屬於改裝廠出品。

也有不少是私人愛好的產物,出自身私家車,由車主自己改裝。比如下面這輛機械增壓的86(恩,我的):

3. 小打小鬧 or 毀車

如何區分「小打小鬧「這類人?

舉兩個例子:

1. 貼紙且只有貼紙

2. 改色膜

以此類推還能得出一些其他的特質。以上二者只是首先闖入我思維中的有代表意義的二者罷了。

這類人廣泛存在,大多不懂車,但想改車。改車的目的大多是為了想讓自己的車獨一無二。

這類小打小鬧的改車方式如果改得好,還是可以接受並有一定效果的。

那何謂毀車?

國外叫Ricer,國內叫汽配城。

這類人中的部分是懂一點改車知識的——但懂得不多。總的來說,其中不少是從上邊的第一種類型(小打小鬧)轉變而來。

至於如何區分Ricer(汽配城),這裡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分界線。

比如下面的改車風格,我個人認為是Ricer,但在各自的領域卻有人承認他們為獨特風格的存在。

以上說的種種,小大小鬧也好,ricer也罷,無非是讓人對他們的審美感到絕望而已。

真正影響他人生活的,是以下兩點:

1. 違規駕駛

2. 音量

1. 違規駕駛。

和是否開改裝車關係不大。

2. 音量。

把排氣改吵太簡單了,改得安靜又好聽才是最難最貴的。

把排氣改吵太簡單了,改得安靜又好聽才是最難最貴的。

把排氣改吵太簡單了,改得安靜又好聽才是最難最貴的。

如果你將車子開來我的車庫,並給我20分鐘,我能讓任何車子的排氣變得很吵。卻不花一分錢的成本。

但如果要讓一輛車的排氣變得好聽又安靜,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樣。我自己是花了4000多美元在全段排氣的改裝上面(Header+OverPipe+FrontPipe+Catback)方才得到了自己心儀的聲音。

——和路邊咣當咣當響的排氣是兩種東西。

現在題主明白了嗎?

媒體報道的「改裝車」大多屬於第三類,個別第二類,幾乎沒有第一類。

而國內的大環境下,這類新聞最能博得眼球。至於第一種和第二種中優秀的代表,可能你沒看到吧——但不代表他們不存在。

而在我眼裡,前兩種才可定義為真正意義的改車。

最後反問題主一個問題:

【媒體對犯罪分子的報道,是否讓人「談人色變」?大多數人進行犯罪的動機是什麼?】

在新聞中,犯罪分子似乎總是與慘無人道的謀殺、毫無良知的人性聯繫在一起,新聞報道是否讓你對人類產生了由衷的厭惡?你認為大多數人犯罪的動機是什麼?

.


我就搞不懂為啥蘭博基尼法拉利飈車出了事要查改裝車,為啥?


明明是改裝車群體自己不爭氣,怪什麼媒體?

我相信改裝愛好者也是專業的、負責的、有個性有品位有理想的群體。

但是,你們忙著宣洩對媒體不滿的時候,比如「看都不看」的時候,可能沒問過更多的普通的,不專業的,沒品味沒個性的,但數量龐大的人群的想法呢?

我對改裝車的印象可不是來自媒體報道,我相信大多數人也不是。出了車禍,大多數人關注的重點是受害者如何了,車開多快,豪車,富二代?但絕不是改裝與否……我以前還真不知道有一個群體會把一個「看都不看」的新聞重點糾纏在改裝車上,我只能說改裝車群體別太玻璃心了,有個性有品位有理想怕森么媒體,是吧?改裝了是客觀事實,為啥不讓說呢?否則是不是車的品牌也不能報了?

就像開120km/h的速度不是改裝給的一樣,改裝車的惡劣印象也不是媒體給的~

大多數人對改裝車的感受來自實打實的道路體驗,花里胡哨的塗裝,拖拉機一樣的轟鳴,斑馬線上飛馳而過的殺神……這些就是改裝車,哪怕對汽車一無所知的人都能一眼認出的改裝車……

這樣的群體,年輕是肯定的,有錢是肯定的,受過良好教育?有品位有個性?他們這麼開車是因為反抗政府壓制?

呵呵……

可能有改裝的朋友會說,我改裝是為了更好的安全性更舒適的體驗,這個我支持,我還見過——我一個女同事就在后座改裝了一個兒童座椅放兒子,我感覺改得太棒了……但是別轉移話題,我們貌似說的是「惡劣印象」從哪兒來的——從馬路上來的,就這麼簡單。

奉勸一句,先管好自己的德行,再問媒體的嘴巴吧~


其實只要明白中國的改裝車大多數都是面子工程就好理解這個問題了。

改裝的人不一定都耍酷。

但是耍酷的人大多都改裝。

開快車的人不一定都是耍酷。

但是,開車又要改裝又要炫的人大多都要開快車。

這個一個概率問題。


汽車是個人工具,你可以當它是冷冰冰的工具,也可以當是你的左右手, 你身體的延生,你要穿衣服,要保養。 車子為什麼不能穿衣服和保養。 房子的裝修,你自己設計,難道還要什麼特別的出發點? 至於媒體的過分解讀,讓不了解的人有誤解,需要廣大的改裝人來正名, 別為了賺錢,只賣東西,不管不顧。 改裝本身並沒有錯,也沒有樓上說的那樣什麼汽配城風格,這本身並沒有什麼檔次的高低, 錯的是人本身的說法和做法。 在不擾民(直排炸街)的前提下都是值得尊重的,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不存在階層的高低, 改裝是一種態度,但需要各位愛改裝的人來維護和改變。


大眾多了解一些就不會跟著媒體走了

個人認為改裝有2點

1.為了個性化改裝

2.彌補原廠車和自己需求間的差距改裝

1和品味有關

2和兜里的銀子有關

你說的車通常在第2種改裝中對動力增強的特別粗暴 也通常伴隨著某些情趣不佳的第1類改裝

好吧 我說的重點是

A車主們基本都在改裝

B你說的是有錢又沒品的那些

最最鄙視一路開遠光燈的


很多時候都是躺槍

三環令太子撞了車

然後滿城查改裝車

問題人家是原裝跑車啊


車子這個東西扔在哪個國家都不是廉價品,好歹也得攢不少錢,改裝入門就更高了,因此在這個大前提下還改裝的要麼是真愛要麼是病了

現在的問題是這個行業政策是空白的,一刀切外行帶內行多得很。

導致的問題:剎車升級,好貨從50m剎停(單位是100kmh-0)變成了35m,但是人家不認,這是非法改裝;渣貨從50m變成了75米,也是升級,人家認,這是合法改裝

你覺得這個科學么?

另外:F1的摩納哥站有名吧?澳門的東望洋有名吧?人家是公路賽道哦親,封路哦親——北京能封路給車開得活動是什麼呢?


謝謝邀請。非常贊同張強回答中的第五點。不玩車的人可能會受到新聞報道的影響,懂車的人最多表示呵呵。我覺得大多數人改裝車的動機就是DIY(通過專業人員幫助)情結,讓車變得更符合自己的理想。曾經有位北京車友邀請我一起改裝北斗星去沙漠越野,我覺得這個玩法非常有意思,可惜一是我的車型不對,二是經濟能力不夠,只得作罷。像這樣的車友恐怕對那些新聞報道連看都不看。


1,首先,需要大家明確的是,街上開車蠻橫的人跟改不改裝沒有任何關係,世面上賣的任何車的性能都能開到120KM/H,只要他們肯踩油門,都能夠開的很蠻橫。

2,汽車改裝由於門檻高,而且尚未普及,對於普通人來說比較陌生,而玩改裝車的人大多需要擁有一定經濟實力,又需要懂得一定的機械電子知識,所以改裝車玩家中主要以有錢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為主導,這些人在普通人眼裡自然就成了富少。

3,肇事逃逸跟是否為改裝車毫無關係,沒有任何數據能夠說明改裝車肇事逃逸的概率比普通車大

4,由於改裝市場不規範,zf對於改裝車行業的態度是簡單粗暴的完全否定和禁止,大部分城市沒有專門的賽道,導致部分改裝車愛好者只能在半夜的街道上進行危險的飆車活動,改裝服務市場由於得不到政府承認,導致成為所謂的地下改裝市場,改裝車愛好者在混亂的改裝市場下花了很多錢,卻得不到應有的安全可靠的改裝服務,從而增加了改裝車性能的不確定性。也使得公眾認為改裝車質量不靠譜,容易出事故。

5,改裝車往大了說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慾望的延伸,是公眾能夠參與挑戰物理極限的一項運動。改裝車愛好者能夠通過改裝從而得到克服技術難題的喜悅,體驗花小錢辦大事的過程,享受加速度帶來的感官刺激。改裝車就像家居裝修一樣通過自己的改造從而提升房子的居住價值,改裝車又像geek一樣通過技術從而達到自我價值的實現,改裝車又像DIY電腦一樣,通過不同配件的個性組合從而打造出心儀的座駕。


媒體標題。 豪車酒駕撞護欄。其實一看,寶馬3。媒體習慣把豪華品牌稱作豪車吸引眼球。不過話說很多實習記者真的是認為寶馬3是豪車的。你說桑塔納捷達發生事故少嗎?不少吧,但是為什麼報紙上沒有,有事故必有豪車呢?因為桑塔納我們不愛看。法拉利撞了才是新聞,桑塔納撞了是常事兒。

改裝車原罪在人不在車。西瓜刀原罪在人不在刀。

看完報道我只會覺得記者什麼都不懂瞎逼逼。

改裝車目的很多,貼個紙我覺得也算改裝。寶馬車後面貼合quattro的壁虎也算改裝。彰顯個性或者覺得好玩兒是最基礎的目的,也很便宜。

還有做個隔音,換個音響,提高舒適度的。

進一步,就是提高一些駕駛體驗,還談不上性能了。。比如大輪胎的抓地力。在換高流量空氣格和火花塞之類的提神油門精明度。等等吧。

再進一步就是爆改動力什麼的了。不多說。

總結,改裝需要文化和知識。寶馬後面貼AMG,賓士後面貼壁虎。我們都見過。馬路飆車排氣管炸街的也有。

兩派,一派是九陽神功,有招式有內功。有文化有知識。會玩,懂玩。這些人不會馬路飆車,知道自己要什麼。

一派是九陰真精,只有招式,沒有內力輔助,走火入魔梅超風。開車囂張,聲音大,馬路開快車,但是連基本的物理特性都不懂。出事的都是這種。

改裝本來就是汽車文化一部分。堵?堵不住的。大禹已經證明過了。政府要引導。


當改裝車的人還處於」吸引別人注意力「的階段,那麼這一部分人確實是討人厭的(就跟殺馬特一樣)。而他們也同時吸引了媒體的注意力,所以媒體往往更多的曝光了這麼一幫討人厭的傢伙。

另外一部分改裝車的人,已經脫離了」吸引別人注意力「的層次,進入更高層次的改裝文化,反而更喜歡圈內人自己玩,顯得低調。結果非專業媒體就往往看不到這幫人。


即將去一家汽車服務中心做保險理賠,是朋友開的,他就打算繼續做汽車改裝。新聞里出事的車大多是跑車級別的吧?這些車想改也不是一般人能改的。根據朋友學習改裝車的經驗,目前國內改裝車還停留於表面,主要是車身貼點電鍍膜,加個尾翼,改下輪轂,路上要看見一輛改過大包圍小包圍的都難。而且最近國家不是鬆口了嗎,政策導向在變好,朋友才會投入進來自己做。


題目本身主觀了些,作為一名新聞編輯和性能車愛好者,我的印象中馬路惡棍和改裝車車主並沒有多少關聯。贊同張強關於改裝車現狀的回答,這讓我想起某地政府對於湖邊沙灘的治理,這是一片引人入勝的淺灘,一到夏天就會有人下去游泳,幾乎年年有溺水身亡事件發生,政府的應對則是樹個告示牌,禁止游泳,長年如此。這就叫懶政思維。天熱了下水游泳親近自然是人的天性,而對速度對性能的追求是男人的天性使然。這種事情管起來麻煩,出了事會有人擔責,於是政府懶得去管,只是堵。大多數媒體是要對政府負責,受政府監管的,你覺得媒體會怎樣報道改裝車愛好者?


其實媒體報道的不是改裝車,是非法街頭飆車,尤其是那種好勇鬥狠的在車流中穿插的危險駕駛行為。

媒體之所以報道,是因為大多數正常行駛的司機,以及行人,非機動車,切實感受到了這種危險,所以才會大肆宣揚。而且,很多改裝車主確實存在很多危險駕駛的行為。

其實很多時候媒體的報道除了「改裝車」之外還會使用「跑車」「豪車」等字眼。三個原因。

1. 絕大多數民眾對於汽車知識近乎為0的匱乏。絕大多數人尚處於分不清「桑塔納」和「大眾」的水平,你和他說這是一台改裝EVO10和一台911,大多數人連聽說都沒聽說過,甚至難以在第一時間反應出這是一個車。因此媒體為了保證受眾面廣,只好一概而論「改裝車」「跑車」「豪車」

2.吸引眼球,製造話題。媒體有意無意的將「揮金如土」「紈絝子弟」「缺乏教養」等形象和「改裝車」「跑車」「豪車」聯繫起來,是為了讓更多的普通人,那些開桑塔納和捷達的人找到自己內心的某種隱含的契合點。同樣被作為眾矢之的的群體還包括但不限於「副駕駛坐著年輕女子」「海歸」「附近職校的學生」「博士」「社會青年」「拿出蘋果手機聯繫父親」等等等類似的語境來構建一個負面的形象,從而引發關注,製造話題。

3.國內的汽車文化確實是一片荒漠,一部分不發達地區城郊結合部的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有點錢了喜歡購買5-10萬的小車或者摩托車,貼的花里胡哨,尾排弄得震天響,而且一定要配合一個巨大的尾翼和誇張的包圍。然後打開窗戶用汽配城10元一對的喇叭最大音量放著小蘋果招搖過市。這不得不說是汽車審美觀缺失的悲哀,也是普通社會青年缺乏引導導致的後果。他們的駕駛行為普遍危險,不規矩,很容易造成危險,而且也是肇事逃逸/酒駕的常客。

那麼這就是引導輿論的極好例子。實際上,我看來,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國人買車好面子的一個深層體現-----人們喜歡用物化的標準,比如一輛車,來評價一個人。我購買了SUV,看起來高大,威猛,我這個人開著這個車也似乎變得高大威猛,雞犬升天,羽化登仙。同樣,現在對於跑車/豪車/改裝車已經被打上了負面的標籤,是因為人們喜歡用他開的車來評價他這個人。我開了一輛「帶尾翼的車」,然後就被習慣性打上了浮誇,浪費錢,富二代,不思進取等等的標籤。因為尾翼是用來招搖過市的東西,是浪費錢,不切實際的,他們才不管其實你開的是思域SI,尾翼是原廠就有的,因為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SI,只知道你開的是日本車,你是漢奸是民族罪人。畢竟,銷量最大的還是軒逸/速騰/凱越這種純純粹粹的工薪家庭代步車,以及五菱宏光這種一切以實用為目的的客貨兩用工具車。當絕大多數人只是把車看作一套普通木柄螺絲刀的時候,你拿出博世的電動改錐擰螺絲只會被人嘲笑。在大多數人看來,木柄螺絲刀就夠了。

對於普通媒體而言,超跑出現的幾率小,平時在街上,白天,代步,很少能看見,看見的也是比較規矩的。豪車這件事情很難講,有的記者看見一輛寶馬116i也能說是豪車,有的看見一輛牌照亮眼的黑色A6L也不敢亂報新聞怕惹事。那麼剩下的就是這些平民百姓開的,而且有一部分人開車不規矩的平民百姓開的,改裝車了。常年累月連篇累牘的報道,就讓普通不懂車的人談改色變了。這個,其實也不能全怪媒體。總體來說是4方的責任:

1.有些車主危險駕駛,尤其是進行了改裝之後。這種行為影響了公共安全,增加了交通事故幾率,理應依法懲處。

2.普通大眾對於汽車知識全無了解,不能正確分辨車型,不能理解改裝的文化,需求及意義,憑藉主觀臆斷給車主扣帽子。

3.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製造話題,就刻意對類似車型進行渲染,樹立負面形象,給公眾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4.政策上一刀切,對於改裝行為不願細緻入微的進行界定,不願制定標準,車輛檢測評估制度缺乏監管,缺少正確賽車/駕駛行為的引導。

絕大多數民眾是從2007-2010年前後才擁有了第一輛車。我們本就是汽車文化的荒漠,就在荒漠中有限的綠洲上,汽車文化的種子尚未播下,又如何能要求我們的民眾支持/理解/正確對待這些事情呢?


汽車改裝基本上分為性能改裝和外觀改裝兩種。改裝汽車的目的跟女人化妝一樣,車主為了彰顯愛車與眾不同或者在機械性能上得到進一步提升,改裝的目的是為了彰顯個性、最大限度發揮愛車機械潛質,是一種文化,不能夠簡單的與飆車黨聯繫在一起。國內汽車改裝因受政策限制受到了很多的束縛,消費者對改裝文化的認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層次,外加一些歐美暴力美學商業電影的影響,現在只是模仿階段。這與我國是農業大國,機械工業相對落後的歷史背景有些許關係。


這麼跟你說吧,一台有改裝潛力的車子,你到手的時候都是個半成品,改裝之所以能成為一種文化,來源於其中的樂趣,從千篇一律的某款車中打造出一款屬於你自己個性的車子,因此也衍生除了HF、VIP等改裝風格。其實題主這種感覺來自於媒體和國家政策的引導,其實該禁止的是公共道路飆車,而不是改裝,只要有正確的引導,在不涉及改車架號發動機號這些有礙社會安全的東西,改裝應該被合法化,這不僅帶動的是一個行業的發展,更是一種文化的發展


就像電腦超頻,手機刷機,上網翻牆。


汽車的生產出於成本考慮不會選用較貴的部件,比如輪胎,火花塞,接地線,機油等等,新人更改這些會明顯感到變化,汽車外觀是自己喜好的事,怎麼裝飾與他人無關,如同你穿衣服一樣,前提是警察允許,汽車內飾如同家裡裝修,隔音,真皮,實木,高檔座椅,影音系統。我曾經有個二類汽車保養廠,經驗告訴我,花錢對汽車動力改造是愚蠢的,排氣量決定一切,找機會試試v12地板油就知道差距啦。


推薦閱讀:

家裡第二台車,20-30萬預算,如何選?
大家開車是否發現這個現象,假如第一個遇到的是紅燈,後面紅綠燈口都是紅燈,假如第一是綠燈,一路是綠燈?
車價20萬以內買台舒適性強的SUV,福特翼虎、本田CRV、雪鐵龍天逸、現代途勝怎麼選?
應該如何預防和清除發動機積碳?
油電混合的車就那麼高大上嗎?為什麼那麼貴?

TAG:媒體 | 汽車 | 汽車改裝 | 改裝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