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發燒級PC硬體玩家來說,伺服器cpu、recc內存和RAID陣列等等伺服器上的硬體或者技術真的有必要麼?
01-02
伺服器硬體和技術真的比PC硬體技術更勝一籌么?
伺服器硬體和技術對於普通的桌面用戶來說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么?
作為一個已經退燒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 首先,伺服器、工作站硬體對穩定性的要求往往高於性能,這就導致伺服器、工作站硬體的特點和消費級硬體迥異。
- Intel 的 Xeon 完全不可超頻(E3、E5、E7),而且默認頻率低——它們使用多核來獲取更高的總性能。例如 E5-2687W 對比消費級 3970X,TDP 都是 150W,但是前者的總性能明顯高於後者。下一代的 Ivy Bridge EP 則有 12 核的 Xeon E5 出售,對比桌面 i7,總性能比更高。
- ECC 內存就是為了解決內存出錯問題設計的;寄存器內存(就是所謂 RECC)則優化了大內存存取用的,性能比非寄存器內存要低(雖然在最近的 CPU 上已經不明顯)。RAID 也是類似。
- 工作站顯卡和 CPU 內存不同,它們都是針對專業圖形運算設計,並不適合遊戲等情形。不過 AMD 這一代的顯卡——W9000、W8000、W7000 經過測試遊戲性能相當高,和使用相同晶元的 7970、7950、7870 相同。
- 伺服器、工作站主板往往面積巨大,一般機箱難以安置;許多主板甚至是非標準尺寸或孔距,必須定製機箱。伺服器 CPU 使用的熱沉也和消費配置不同,許多消費熱沉往往在伺服器主板不能安裝,而伺服器熱沉完全不考慮靜音二字,能用的產品少之又少。(例如我曾經試圖在 ASUS 的雙路 2011 主板 Z9PA-D8 裝普通散熱器,結果因為那個主板兩個插槽距離過近,扣具干涉無法安裝……)
- 最後,工作站配置往往比消費配置貴數倍。W9000 和 7970 的價格比值可是已經達到 10:1,E5-2687W 正式版也要 10000 一片,在性價比上肯定不如消費配置。不過 E5 現在網路上有樣片(ES)出售,裡面甚至有不到 ¥2000 的 E5-2650(8C16T),如果和主板可以搭配使用(強調這一點是我親眼見過有人買 ES 結果點不亮),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其實上這些玩意就是普通桌面已經滿足不了(e5最新可以有18核36線程,今年早中期發布的e5V4甚至有22核44線程;內存目前普通的最大容量單條16G,但recc可以擴展到32G,硬碟上除了華擎他家的妖板,一般介面數目很少超過12個,但常見的擴展卡就可以擴展4~8個),但是使用這些變態的擴展是要付出代價(CPU主頻上不去,無法超頻;內存頻率上不去,延遲較大;裝入擴展卡後開機自檢變慢,而且在擴展卡上硬碟安裝系統很麻煩)
推薦閱讀:
※為何多個 http 的 80 埠的站點可以共用同一個伺服器(IP),而 https 卻不行?
※如何寫一個web伺服器?
※Web 伺服器與應用伺服器的區別是什麼?
※如果伺服器所在的內網進行物理隔離(斷開互聯網連接),黑客有辦法突破並竊取到其中的信息嗎?
※如何選擇國外的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