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喜歡畫畫,是不是一定要報繪畫培訓班才能幫助他發展這方面的能力?

孩子喜歡畫畫,對色彩的使用有一定的天賦,幼兒園時參加全國的兒童繪畫比賽拿過三等獎,現在讀一年級了,天天嚷著要報畫畫班,可我不想讓她被淹沒在這些個補習班裡,但又怕她這方面沒有進步,實在想問問!


可以需要,但要選准畫班。國內的畫班大多數都在高考體制內,而成人繪畫興趣班又不能兼顧幼兒,新興的親子美術體驗課在教學上又不系統,這導致了很多家長尤其是幼年孩童的家長不知所措。

我不懂幼兒美術教育學科以何種要求培養幼兒美術教師。但據我觀察一些朋友——美術幼師的教學,我認為現行的教學方式有問題。

首先教師隊伍的美術素養差。一些教美術的幼師在大學前沒有經過系統的美術教學,在大學內也沒有真正受過完整的美術史教學,這使得美術幼師的整體美術素養不高。

再者,一些幼師的關注點不適合幼童。一些幼師朋友和我談過幼兒繪畫就喜歡艷麗誇張的色彩和造型,所以他們在大學階段學習的也是這樣的風格。我實在不理解這種武斷的歸納。後文詳細說明。

最後,謹防師德不佳的幼師。我聽朋友說,有一部分青年人加入幼師隊伍的目的是從幼兒繪畫中汲取創作素材。他們的另一個身份是畫家,希望從幼兒繪畫中剽竊元素和風格來建造自己的繪畫語言。這種老師帶有極強的目的性,我認為不可將孩童的美術教育託付於他們。

----------------我的幼兒美術教育觀-------------------

1.完備的材料。我認為不可以限定幼兒使用的材料,除非材料本身有害於幼兒。我們不應該僅僅讓幼兒繪畫,我們還應該讓他們雕塑、塗鴉、瓶貼、排放物品或者表演。我們應該購買完備的材料:水彩畫顏料、丙烯顏料、各種毛筆、毛刷、水彩筆、帶圖片的畫報雜誌(但也應該把純文字的那些頁面同時給他們)、各種類型的紙張、積木、軟泥、各種素描用筆(柳炭條、鉛筆、書法墨水、鋼筆)、各種不尖利並無害於幼兒的小物品。我們要讓幼兒通過更多的材料去表達他們自己。

2.不設限。上面已經談了,我們不能僅僅讓幼兒畫畫,那是在設定幼兒的創作範圍。同樣不要設定幼兒的創作主題。

3.取消肖似的價值。不要用肖似的判斷標準去判斷幼兒的美術作品。甚至不要去用具象的邏輯去詢問幼兒的創作主題。幼兒有可能並不在畫一個具象的事物,他有可能在繪製一種心情。幼兒並沒有對美術創作的刻板印象,我們的任何限定行為都是將他們置於死一般的暗房中。而且不肖似是幼兒觀察事物的結果,這並不可通過技術的改革而轉移。

4.打開藝術的邊界。美術創作並不停留在畫布上,同樣存在於生活中。如果幼兒嘗試排放一些事物,我們應該鼓勵他的這種行為。我們可以直接說那就是藝術。排放事物訓練的就是基本的構圖與空間認知,如果不讓他們從事這項工作,則會對未來的美術創作產生潛在的影響。

同樣我們應該肯定他們裝飾自己。任何種族,其最早的藝術創作並不是呈現在岩洞壁畫上的,而是作為裝飾呈現於身體上。幼兒塗抹自己身體的本能行為是裝飾自己,這是正確的行為,而不是將顏料用錯了地方。

5.取消風格判斷。色彩視覺的完善在6-7歲時已經接近成熟,所以我並不認為所有的幼兒都喜歡色彩絢麗的東西,應該嘗試給予他們所有的顏色,從黑白到彩色再到灰色調的所有顏色都應該呈現在他們面前,讓幼兒自行選擇顏色。

6.藝術史的熏陶。除了美術之外,將他們置入電影院、劇院、音樂廳或動物園中,讓他們直接的接觸各種人造的作品和自然的作品。不要要求他們記住畫家、藝術家的名字,重要的是增加暴露在藝術作品前的次數。這是因為,藝術史是由作品寫成的、而非藝術史家、藝術家或理論家。

------------------進步的分割線--------------------

我擔心的不是幼兒的美術素養止步不前,而是他們的進步沒有被發現。磨滅幼兒創造性的利器正是將他們的作品互相地作理性比較。並且對於幼兒的美術作品也不能縱向地作理性比較。首先我們應該確定一點,幼兒的美術創作可能毫無系統,全然是自發的。我們不能去解釋這幅作品在哪一方面優於另一幅。因為事實上,這兩幅作品中,幼兒採取了兩種策略或兩種技法。而且,我們還應該確信幼兒自身有自我修正的機制。我們應該預設他們全心創作的作品在時間線上一直保持進步的趨勢,即使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讚揚自己的孩子比他人好,等同於將其作品作互相地理性比較。

---------------------最後---------------------

大量的創作是提高幼兒美術素養的唯一途徑。在進入體制內學習前,任何所謂的「路子」、「法門」都是不可信的。因為這些所謂的「路子」就是將幼兒過早的置入體制內。增加幼兒自我創作的機會就等於增加他們的創造力。這種教育提高了他們面對創造性空白的機率。預設的主題則會減少他們面對的機率,同時也就是取消了他們鍛煉創造力的機會。

請求他們的作品也是很重要的。請求作品等於一種隱性的預設主題,但這有助於幼童從完全自我的創作轉向帶有目標性的創作軌道中去。這種請求可以不涉及任何主題,但是在認知判斷中,會預設這幅作品的授予人是你或其他他所認識的人。那麼在這種創作中,主題被預設了,雖然很隱蔽。通過這些伴隨著鼓勵的請求,幼童會學習到如何針對不同的人創作不同的作品,這也就是帶有目標性的創作。

希望我的論述對你有所啟發。


——是不是一定要報特長班才能幫助孩子發展特長能力?

不是。

根據個人興趣,各種特長都可以有。孩子喜歡,做父母的要參與培育。把孩子直接交給特長班的做法,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父母減少甚至放棄自己參與培育孩子的權利和機會,做父母的再怎樣注意,也不會完全了解特長班的教育是否能夠完全開發孩子的特長潛能。

這方面庄澤曦解釋得很好詳盡。如他所說,國內的特長班培養的大多數是以考學為目標,培訓時多以技能訓練為主,在想像力培育方面比較薄弱,適合將來以美術專業為發展方向的專業化教育,但不利於幼兒藝術創造能力的開發。而且他提到幼教隊伍水平整體偏差,指望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能有成績,期待值不高。

雖說我本人是早年的美術專業學生,當年還沒有如今這麼多的各種特長培訓班,小時候繪畫我都是自學。那時很多人也都是自學,沿海城市少年宮逐步開設興趣班,高中開始有正規專業考學培訓。我這樣的歷屆生就完全是自己摸索,技法之類主要基本依靠教輔材料,創意方面主要依靠看別人的優秀作品(不是作業,是作品)。

如果孩子非常希望讀班,可以在社區、學校周邊打聽一下,找一間比較好的興趣班,試讀一個學期,同時做父母的要隨時掌握孩子的教育情況,以便做出相應措施,如續讀或退班。

具體自學培訓方法參考庄澤曦的建議。


前不談報不報補習班。

我曾經也超喜歡畫畫,但我父親沒給我任何和畫畫接觸的機會,我現在20有餘,對於幼時的遺憾大概也就是沒接觸畫畫的世界啊!我現在也還瞅著什麼時候有機會去學一下畫畫。

如果您孩子喜歡,就讓她去吧。讓她見識一下會畫畫的人有那麼多那麼多,如果她真的天資聰穎,也不會就此埋沒的。否則,一生的遺憾啊。


我和我老婆考慮的就是……

遇到這種事自己教不就得了么……么……么……


自身經驗,小時候極度喜歡畫畫,甚至從小老師都誇我很有天賦,結果被我媽弄去培訓班活生生把這個愛好給我扼殺了,想到愛好變成上課的一種就極度抗拒…就算替孩子選擇培訓班也要看他自己喜不喜歡那個過程,不然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01.建議家長去了解歐美國家對藝術方面的入門方法,好好利用Google,Google翻譯,YouTube !!!國內的大部分培訓班只會毀了孩子的天性!!!

02.如果以後想往藝術上走的更遠,就要修下心理學了!比如格式塔心理學,行為心理學,推薦一下瑪莉蓮阿特金森,武志紅,孫瑞雪的書。

03.要養成運動的習慣,運動是鍛煉各種能力最廉價最有效的方法!!!

04.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自己,不會的話就去學習怎麼做好自己!即使上面三點做 的再好到頭也是一場空!!!

推薦幾個不錯的帖子:

美國藝術教育與中國藝術教育在繪畫方面有哪些區別? - alulydi 的回答

「21 天習慣養成周期」這個說法科學嗎? - 周祚的回答


不可否認,小孩子願意去上繪畫班的原因之一,是自身的藝術敏感性(先不用天賦這個詞)獲得了肯定,外界的積極鼓勵和表揚可以構成興趣的動力。

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即便大藝術家也常常需要積極的反饋,清冷寂寞孤苦堅持的只是少數。

但是,如果一直沉浸於繪畫班的氛圍中,那麼老師和其他同學的水準,會對「領跑」小朋友的思路和眼界構成無形的束縛,因為太容易被表揚,而又看不到其他足夠優質的對話者的話,也就只會停留在繪畫班優秀小朋友的水準了。

所以,題主您大概是對孩子的未來有更長遠的考慮。若是朋友中有真正懂畫的而且心胸開闊的藝術家叔叔爺爺阿姨嬸嬸,可以頻繁與之來往,讓一雙角度更高的眼睛來看待孩子的作品。

再有,培養觀察的習慣是家長您日常也可以做的事情。孩子們畫一樣東西往往很「直觀」,把自己的印象表現出來就可以獲得滿足,但是您可以適當地鼓勵其反覆畫、深入地看、深入地畫(不是說堆砌細節,而是體會線條的關係),則會有更大的提高。畢竟,雖然大家都一腔熱情地覺得孩子的作品又天然萌又有想像力,但是這個階段的光環是會逐漸消褪的,為了不讓日後泯然於眾人,繪畫的訓練其實很重要。在不打擊孩子積極性的前提下,您應當有意識地去磨練孩子的眼睛和手。這種訓練不同於考前訓練班的幾何形體水彩水粉,也不同於很多兒童繪畫班的小朋友過生日藍天綠地手指畫,是會長久受益的。


給孩子要不要報繪畫培訓班,家長應該先想清楚,報了繪畫班是要讓孩子學到什麼?

家長可能會說,讓孩子學畫畫學藝術啊,這個回答太籠統。作為家長應該了解一下在孩子的各個不同成長階段,哪些是孩子最適合學的,哪些是不應該成人強加給孩子的,家長如果對這個問題自己都很含糊,那就應該多方面研究一下再決定也不遲。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大家所討論的簡筆畫問題。

簡筆畫現在幾乎成了幼兒藝術啟蒙的主流課程,簡筆畫為什麼會受到大多數家長的追捧並且趨之若鶩呢?無非就是簡筆畫簡單易上手,孩子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畫出和老師很接近很「像」的作品,家長們看到也會很滿足,誤以為孩子「學會畫畫」了。

我回想起自己小時候對簡筆畫的接觸,那是在媽媽的一本名叫《服裝製作裝飾圖案》的小冊子,上面畫了好多小鹿,小兔子之類的小畫,也就是現在我們見到的簡筆畫。媽媽每次給我做完一件新衣服的時候,都會從這本書上挑一個漂亮的圖案,然後用一張很薄的白紙把書上的圖案描下來,剪下來,放到另外的彩色布上,沿著紙邊兒把圖案描下來剪好,最後縫在我的新衣服上。還會很仔細的用彩色的線綉上小動物的眼睛,眉毛,嘴巴,還有鬍子。我最喜歡幫著媽媽描圖案,描得很仔細,絕不允許自己描得和原畫有任何出入,有時候紙在書上稍微動了一下或描得稍微有一點變形,我都會把畫重新擦掉再畫,樂此不疲。

有一天家裡來了一位鄰居小朋友,一進門我就傻眼了,她身上穿了一件深藍色的小外套,用紅線縫上的淺褐色扣子閃閃發亮,蕾絲的小花邊縫在袖口和領口上,胸前綉了一個大大的吹泡泡糖小孩,和媽媽剛給我做的新年衣服圖案完全一樣,連用的花布底子都一樣,我仔細的跑過去看,真的是一樣的,我很肯定地揪著她並告訴她,這是媽媽畫的,是我的媽媽畫的。結果可想而知,兩個孩子為了證明是自己的媽媽畫的最後不歡而散。

鄰居走後,我纏著媽媽再給我重新縫一個圖案,媽媽說再縫一個也會和別人一樣的,這本書很多人都有,我聽不懂也不相信,一定要一個別人都沒有的,媽媽說那你自己畫一個吧。

我馬上就行動,一個下午都趴在桌子上畫了好多直到自己嚎啕大哭,根本畫不出來任何一個新的圖案。因為我畫的沒有一個像書上的那麼「像」,媽媽也是這麼說的。後來,我只好一直穿著那件泡泡糖外套,並且很怕再碰到那位小朋友。

現在如果拿這個故事分析一個兒童的心理,那就是孩子生來就有的對不同的需求與願望,只是很多家長忽略了,或者認為這是一種小孩子的壞脾氣,是不好的性格需要改正。另外,我描了那麼多圖案自己最後竟然連一個也畫不出來,的確,那本書就是我當時所有的藝術才華了。其實在藝術中,對不同的要求,才是創造力的開始,這個普遍規律幾乎囊括了所有人類創造性的活動。

我們再來看簡筆畫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我想,只能是一種互動遊戲吧,除此之外,我想不出還會有什麼用處。簡筆畫像鐵絲一樣緊緊勾勒的粗大輪廓線看了讓人窒息。這清晰的輪廓線是為了方便我媽媽描線用的,怎麼一夜之間成了一種藝術風格了,還在灌輸給孩子?

大多數的研究表明,在孩子學齡前這個階段,對身邊物體形狀,比例,空間的控制能力與再現能力不是重點,而是感知身邊的世界與對形狀的更敏感認知。

再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在學雕塑的時候有一個練習是用泥做一個正立方體,完全手作不允許藉助任何尺子等工具,全部靠眼力控制立方體的12條邊的長度與垂度。我大概做了5天時間,反覆調整修改,一直做到交作業那天還是不滿意。教授讓每個人用工具自測,結果很沮喪誤差還是超了不少,包括邊長與垂直度。

這是一個成人專業訓練的極端例子,成人都做不到「很像」,孩子為什麼要在幼年的時候就要在像不像上糾結呢?可以很肯定的說,學齡前孩子身體發育情況的限制,包括手和眼的協調性,註定了不可能畫得很像,簡筆畫是一種互動遊戲,和學藝術,應該是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如果孩子學藝術,簡筆畫這種訓練方式,將不是一個明智的開端。

對剛才提到的感知身邊的世界與對形狀的更敏感認知這麼複雜的概念家長們應該怎麼理解並實施呢?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在孩子的藝術指導中,讓他們學會自己發現身邊的不同。

我們來看一個孩子們經常畫的蘋果,一個圓就是一個蘋果,孩子們都是這樣畫的,但蘋果公司的蘋果是咬了一口的,這是不是就有一點趣味了。還能怎麼畫蘋果呢?我們仔細觀察喬布斯的蘋果是機器咬出來的,邊緣都很整齊,可以先從咬這個方向啟發孩子。還有誰可以咬到蘋果?拿一個蘋果真的讓孩子咬一口,讓孩子觀察蘋果被咬開的邊緣和喬布斯的蘋果有什麼區別,包括正面和側面都讓孩子仔細觀察,還有什麼可能?這時,孩子只要參與了你的問題,答案就會層出不窮,野豬咬,螞蟻咬,蟲子咬,兩隻老鼠搶著咬,讓孩子試著畫出這些不同形狀的蘋果。

我們再來看一下樹應該怎樣畫,簡筆畫里樹的形狀好像都差不多,有的會在樹上畫一堆大蘋果,孩子眼中的樹應該是這樣雷同嗎,如果不經過訓練,孩子一生直到長大都會認為樹就是簡筆畫上的樣子,不信,你現在就畫一棵樹看一下,是不是連你自己都笑了?如果你真的想改變這種尷尬的狀況,可以關注公眾號,親子藝術匯,也許你能學會怎樣畫一棵樹。或者加入家長群376814574看看家長們的討論會不會對你有啟發。

先看一下大師們畫的樹是什麼樣的。這是蒙德里安畫的。

再來看一下梵高畫的樹。

我們能看到每個藝術家對樹的觀察有多麼不同了吧。

我們要帶著孩子觀察真正的樹,讓他親眼看到一棵樹春夏秋冬不同的形態。並試著畫下來。觀察不同的樹種,各自具有的特點,不同的樹榦,樹葉顏色。如果你再發揮一下的話,讓孩子撫摸一下樹榦,感受樹榦不同的質感和氣味,大樹內部汁液的流動孩子能感受到嗎?。

讓孩子們盡情發現身邊的世界有多麼的不同,飛躍簡筆畫里概念圖形的程式化教育。

提醒家長們一下,孩子思維邏輯與觀察方式的養成在學齡前階段最容易建立,所以家長們不要因為你的大意,錯過了這最好的時間,至於畫的像不像或者藝術不藝術,應該不會糾結了吧。

我會再找一些時間和大家一起探討孩子怎麼畫的問題,自由發揮的亂畫應該怎樣精準指導,孩子的畫到底有沒有好與壞的標準,希望能幫到大家。


找個懂藝術的明白老師,我是繪畫專業的,個人建議多看畫冊,更多的看印象派以及印象派以後的更多的作品。培養感覺很重要,這是根本。十五歲甚至再晚一點再學造型的能力,而且要學好。藝術的感覺就是生命力,並不是體現在畫的像不像。


可以去參加兒童畫興趣班,但切記不要讓小孩子學專業素描。

11歲以下的兒童對空間和透視的理解能力還沒有成型,而且11歲以前手臂的小肌肉群也沒有發育成熟,讓他們去學習系統的專業素描是事倍功半的。搞不好還會抹殺孩子的繪畫興趣。

小學的孩子就讓他們畫畫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要用專業的水準去要求。等到長大一點再看他是否還有興趣去畫畫再看要不要接受專業訓練吧。


對於一個曾經熱愛畫畫的人來說,當畫畫變成後來高考體制的一種工具,不得不完成的任務的時候,畫筆在我手上就再沒有辦法重新來過。

以致於我後來總是說,不要把喜歡的東西變成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謀生職業好,道路決定項好,它捏上你的七寸,你們就一起毀了。

如果孩子是純粹的喜歡畫畫,那我更希望他只是參加一些早期的純藝術類的指導,然後讓他自由發揮。當然,前提是他希望,或者不希望。而不是他願意還是不願意。


孩子在畫畫方面有天賦對他自己來說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天賦並且願意培養他是一件更加美好的事情~孩子自己主動想報名繪畫班,證明他真的喜歡繪畫,所以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覺得找老師指點是很不錯的選擇哦。老師部分不用挑最貴的,只要能夠帶孩子入門打好基礎就可以不用再補了~

首先,應該跟孩子約法三章:

(1),不能因為畫畫影響學習,一旦因為畫畫產生厭學傾向嚴重影響成績,就不再補習;

(2),自己主動要求報繪畫班要保證無特殊情況不缺席,堅持上好每一堂課;

(3),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保持謙虛,在畫畫這件事上保持初心;

其次,父母的心態要調整好~不要懷著極為功利的心態去讓孩子學繪畫吧。還是要給孩子一個輕鬆的氛圍,鼓勵他自由創作~


報個好點的 考察同學的水平&>考察老師的水平


題主很明確,現階段孩子是展現了對繪畫的天賦,和濃厚的興趣。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在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這個階段,由於受到孩子理解能力的限制,最好不要讓他去學枯燥的線條。現階段以培養興趣和色感,還有創造力為主。

1.培養興趣方面,可以通過給孩子看一些富有藝術感和底蘊的動畫,帶孩子去看寫實派畫家(印象派那種富有光影和色彩豐富的畫面很適合孩子的興趣培養。)的畫展,切記不要帶他們去看古典畫展。那個可能太過死板和壓抑,看超現實主義的都比古典畫對孩子的好處大。

剛剛說的動畫方面:

1.1我們中國以前的動畫很好,《大鬧天宮》,《天書奇談》…這些很好的展現了中國風味,而且有趣。比現在的爛大街的那些好得多。

日本的首推宮崎駿的。

2.家長平常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些有名的畫家的生平,然後給孩子自己講小藝術課堂。不一定要把畫家吃的很透,可以以小故事片段來增加孩子對藝術的興趣。因為藝術家的一生大多有很多太過實際和心酸的東西,有的東西以後讓孩子自己去了解,你只是個領路人。

中國的推薦:倪瓚這個人物很有趣而且有傳奇性,而且課本里出現也少。

外國:我的男神莫奈就很有教育意義的一生,一生追光,卻患有白內障,很有「貝多芬」的感覺。

3.自己去看些兒童色彩繪畫教育的書,平常自己可以訓練孩子進行色彩練習。內容以孩子自己想畫的為主。不要約束孩子的想像力,畫畫小怪獸都可以。但注意不要讓孩子一味的畫他看過的動畫片!這個會約束孩子的創造力。可以模仿,不要抄!

4.如果孩子對藝術這個大概念都很感興趣的話,題主也可以去了解一下,行為藝術之母阿布的一些行為藝術。我覺得有的很適合在家自己和孩子一起互動一起嘗試。比如對視的那個…也能讓孩子感到有趣還有意義。

—————————————

總結一下吧,我覺得現在繪畫教育良莠不齊,一個好的老師可以對孩子以後的創作道路產生很大的影響。有的繪畫班為了讓家長迅速看到成效,會著重於孩子模仿能力的培養,減少了孩子創作能力和興趣的培養。這個和中國應試教育有很大的關係。我覺得有的東西適合「追求目的」而教育這個東西「重在過程培養」而不是最後作品呈現出來是什麼東西!

所以,3年級一下完全可以靠家長自己來,只要有心,並不難,不需要太多技術性,你還放心。

但4年級之後,可能就出現了所謂的「線條」即素描和速寫的學習。這個就需要專業的老師,和指導!所以這個階段如果孩子想學還是去找個靠譜的老師比較好。

以上…………………………


會觀察比會畫更重要!如果培訓班的學生畫的基本和老師差不多,或者和摹稿差不多,不要去學!


其實,作為沒上過那種興趣班,但是依然畫得很歡的人來說,我還挺滿足的,一開始是我表哥開始畫帶著我。

小孩子更多的要的不是專業,有那個樂趣,以及有其它小朋友一起畫畫交流就是一本滿足了!

我家3個妹妹(最大14歲,最小7歲)也都畫畫,但因為有伴,也是一本滿足。

以前我偶爾要說的嚴肅點她們還不樂意呢。

大的那個這幾年大了,開始自己想學正經專業點的了,這會跟她說一些專業點的她也樂意了。

什麼狀態就發揮那個狀態就好。不一定要很嚴肅的興趣班,也有那種大家一起畫著玩的。


可以使用鴨嘴筆繪圖來提高


我簡單的回答你,13歲以前別報班,保持孩子的天性和興趣是最重要的——來自一個大學藝術老師的專業回答。

原因大夥的回家已經解釋很清楚了。大多數培訓是黃的~不懂教育,抹殺孩子的天性和創造力就是他們所謂的教學,適應體質就是他們所謂的教育~


我覺得我可以變成專業潑涼水的……

我先說一個故事,我初中是魔都市重點,當時的校長有「收集」特長學生的愛好,我們班有個小畫家,應該是很有天賦的,小時候還見過某市長,每次有什麼人來她也必然是要被拉出來炫耀一番的,當然,這樣的學生,我們都「知道」最後「必然」保送高中,所以當然她對學習不太上心,最後,初三到了,某一天她被叫到了辦公室……然後,我們知道了她不能保送,當時那姑娘就崩潰了。

首先,我是支持把你女兒送去學的,特別是她自己還想學的時候。

我就先假設你的確找到了好老師,把她送去了。

然後,你還需要能夠承受你女兒因為學畫造成的成績不好(當然,是有成績超級好也能畫畫的大牛的,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

然後,你還需要能夠承受你女兒的「正課」的老師對你和對你女兒的壓力。

然後,你還需要能夠承受你女兒無法上好的學校的壓力。

然後,你還需要能夠承受你女兒也許無法成功的壓力。

然後,你還需要能夠承受對於自己「當初該不該這麼做」的疑問的壓力。

然後,你還需要能夠承受你女兒對自己的疑問。

然後,你還需要能夠把這一切教給你的女兒。

你的女兒也許能夠在繪畫上有不錯的發展,我衷心希望這樣。

但是,你需要為自己,也為你的女兒做好心理準備,做好平凡,甚至失敗的準備。

涉及到真人,而且認識我的人的話這個真人太容易被人肉了,匿了。


個人觀點是如果只是當興趣就不需要。雖然送去也可以,但是一定要確定孩子喜歡去,不喜歡不要勉強。

如果打算以後有發展,那就找好老師,單獨教。

我也是從小愛畫畫,也算有幾分天賦。當時沒去上班,找個了老師來家裡教。其實也就教了教簡筆畫。上學了就沒學了,不過興趣保留了下來,沒事自己一直畫。高中的時候找了學美術的大學生教,還說我畫得不錯。不過那時候班上有藝術生,從小就拜師學畫,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了。


推薦閱讀:

什麼是畫面控制力?
從小畫畫的方式就是寫生,不會用到大腦去創作,會不會導致思維禁錮?
女生是學跆拳道好還是素描好?
突然對繪畫有強烈的喜愛,買了幾本書,自學了一個月,昨天看到手機一張圖就畫了下,請各位大觸指點迷津~?
如何提高素描起型?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繪畫 | 家庭教育 | 素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