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車燒機油是怎麼樣「燒」的? 原因是什麼


燒機油還有人買,那就繼續燒吧

魯鎮的汽修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門面一台舉升機,用來做一般性維護保養,可以更換機油。開車的人,車子到了保養期,每每花五百來塊,買一桶機油,靠門面外站著,等車子換好機油再開走;如果肯充一W元VIP,那就能享受貴賓待遇,但這些顧客,多是國產車主,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BBA車主,才踱進店面隔壁的VIP休息室,要一杯咖啡,慢慢地坐喝等待車子保養或者維修。&
我是汽修店裡當學徒,在外面做幫換機油的事。我整天的站在店裡,覺得有些單調,有些無聊。只有孔大眾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有一回對我說道,「你有車嗎?」我點了頭。他說,「我問你,知道加機油怎麼樣才能不灑出來嗎」我想,開神車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過臉去,不再理會。孔大眾等了許久,很懇切的說道,「不會罷?……我教給你,記著!將來開4S店時候要用。」我暗想我開店還很遠呢。孔大眾用指甲蘸了一點機油,想在柜上寫加機油教程,見我毫不熱心,便又嘆一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中秋前的兩三天,店長正在電腦算賬,忽然說,「孔大眾長久沒有來了。還有加機油和修理DSG變速箱的錢沒結清!」我才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一個修車的客人說道,「他怎麼會來?他出車禍了。」店長說,「哦!」「他總仍舊是開神車大眾。這一回,是自己發昏,DSG嚴重抖動,錦湖輪胎鼓包都不修理。這還得了嗎?」「後來怎麼樣?」「怎麼樣?先是爆胎,然後自然。」「後來呢?」」「後來……肯定是死了。」店長不再問,慢慢的算他的賬。&
我從此沒再見過他,大約孔大眾的確死了。&


由於德系車的氣缸壁呈網狀,在活塞做功(點火爆燃)下行時就將網孔「小油庫」中殘留的機油燒掉了。發動機氣缸的這種設計,在歐洲國家使用,燒機油要比在我國使用少很多,原因是歐洲國家道路較好,跑高速較多,發動機在高轉速條件下,網狀缸壁的網孔中(小油庫)存的機油較少,燒掉的也少。在我國高速公路最高時速在120公里/小時,大多數車又有多少時間在跑高速呢?在城區車速能有40公里/小時就很不錯了,加之路堵,長時間低速,每個路口的紅燈等待,發動機過多時間處於怠速狀態,這樣的發動機工作環境,導致停留在氣缸網孔的機油較多,燒掉的機油也就多了。這就如同一輛車為什麼跑長途省油,在城裡開費油是一樣的道理。從技術層面分析這樣的燒機油正是對發動機氣缸壁的一種有效保護。

當然,我們的維護成本更高了!

目前還在燒機油的德系車怎麼辦?可以在機油消耗到一定程度時做適當的補充,或者將原先一萬公里換機油縮短到五千至七千公里換一次,隨著汽車行駛里程的增加,氣缸壁網狀磨耗的較平滑時,燒機油的量會越來越少。

綜上所述,德系車燒機油的真相是因為機械構造的原因。而前期多消耗機油,是為了保證發動機的壽命和強勁動力。

(文/圖 優信)


首先我們來看看德系車對發動機氣缸的加工工藝,其發動機氣缸壁在顯微鏡下呈現為網狀形(平時由肉眼看氣缸壁都是光亮的)。

這是因為德系車在加工汽缸內壁時精搪完畢後直接用衍磨沙條進行衍磨,在汽缸內壁形成了與水平線成30°夾角的網紋加工刀痕,這個刀痕的深度大約0.10毫米。

這每個細小的網孔都是存機油的「小油庫」,活塞在氣缸中上下運行工作時要比平面氣缸壁的潤滑性能更好,這也就將活塞環和氣缸壁之間的磨損降到了最低。

所以德系車在行駛了幾十萬公里後,去測量其發動機氣缸壁的磨損,要比其他車系小許多,發動機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況(主要指氣缸壓力)。

那為什麼燒機油呢?

這裡指和其他車型相比機油消耗較大,由於德系車的氣缸壁呈網狀,在活塞做功(點火爆燃)下行時就將網孔「小油庫」中殘留的機油燒掉了。

發動機氣缸的這種設計,在歐洲國家使用,燒機油要比在我國要少很多,原因是歐洲國家道路較好,跑高速較多,發動機在高轉速條件下,網狀缸壁的網孔中(小油庫)存的機油較少,燒掉的也少。

在我國高速公路最高時速在120公里/小時,大多數車又有多少時間在跑高速呢?在城區車速能有40公里/小時就很不錯了,加之路堵,長時間低速,每個路口的紅燈等待,發動機過多時間處於怠速狀態,這樣的發動機工作環境,導致停留在氣缸網孔的機油較多,燒掉的機油也就多了。

這就如同一輛車為什麼跑長途省油,在城裡開費油是一樣的道理。從技術層面分析這樣的燒機油正是對發動機氣缸壁的一種有效保護。

目前還在燒機油的德系車怎麼辦,可以在機油消耗到一定程度時做適當的補充,或者將原先一萬公里換機油縮短到五千至七千公里換一次,隨著汽車行駛里程的增加,氣缸壁網狀磨耗的較平滑時,燒機油的量會越來越少。

綜上所述,德系車燒機油的真相是因為機械構造的原因。而前期多消耗機油,是為了保證發動機的壽命和強勁動力。

那「燒機油」和「正常損耗」怎樣區分?

真正的「燒機油」情況一般分為兩種:

涼車燒機油:每天早晨第一次著車時,後排氣管會有比較濃的藍色煙霧排出,過一段時間藍色煙霧消失;

加速時燒機油:在車輛行駛時猛踩油門或原地著車猛踩油門時,從排氣管排出大量藍煙;嚴重時在車輛行駛時當猛踩油門後,可以從排氣管側的反光鏡中看見藍色煙霧。


你們這些日系粉美系粉天天黑我家大眾有意思么?你也不看看你們那油耗那麼高在這個講究節能減排的時代還能混么?不吹不黑,我們大眾系平均油耗百公里2升你們哪家能做到?什麼普銳斯啊volt啊也沒戲吧?

哦。我說的是機油。


【引用】因為大眾帶T車必須燒機油才能跑..不燒機油只有2種可能.天天暴力駕駛或是天天高速行駛.這兩種情況消耗量肯定少(不信試試).....因為他是高溫車.比其他車溫度都高.至於為什麼很簡單.熱漲冷縮.活塞高溫膨脹到最大的時候就不燒機油了..不是高溫的話活塞跟缸壁之間的間隙就大只能燒機油...市內駕駛或是溫柔駕駛的消耗量肯定大.


但實際用的過程中,日系車開了十幾二十年,整車包括發動機還好好的,美系和德系車很多已經不行,去二手車市場看看這情況也很明顯,所謂的「一次性使用」和「性能耐用」是不是搞反了。


聽說大眾車燒機油是因為油汽分離器效果太差引起的


我的豐田 5A發動機,行駛了一萬公里,居然燒了一升機油。太可怕了


以大眾的財力人力物力以及行業積累,不可能是加工精度不到位。證據就是連國產發動機都不燒機油。


http://auto.sina.com.cn/news/2003-08-29/44370.shtml

新浪網友:dzbj

  現象和原因

  燒機油的表現是行車時尾部排出藍色的尾氣,這表示過多的機油進入燃燒室參與燃燒。在正常狀態下,發動機燃燒時也會燒掉一部分機油,這些機油來自對缸體、活塞、氣門潤滑用的機油,不過量很少而已,這裡所討論的燒機油現象是作為故障,就是超過正常範圍的燒機油現象。

  燒機油一般來說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缸體,一部分是缸蓋。

  缸體燒機油也分幾種情況:一種是缸筒磨損過大,一種是活塞磨損過大或活塞環失效。當缸筒磨損過大,在活塞上止點形成「台」時,還有缸筒磨損不均,行車錐型或橢圓時,被活塞環代上來的機油會存積並參與燃燒;當活塞磨損過大或活塞環長期使用後失去彈性時,密封不嚴,帶上來過多的機油進入燃燒室參與燃燒也會形成燒機油。

  缸蓋燒機油是因為氣門導管偏磨形成縫隙,機油漏進燃燒室和(或)氣門油封老化,密封度下降導致機油延氣門流入燃燒室。

  在燒機油輕微的時候,可以通過觀察排氣來大致判斷故障部位:如果涼車著車時燒機油,多半是氣門油封,如果熱車燒機油則多半是活塞或活塞環。

  當燒機油嚴重時,很難判斷是缸體還是缸蓋燒機油,必須拆散發動機檢查,有時候還必須將活塞從缸筒中捅出來,用內徑千分尺測量缸筒的圓度、錐度來判定。

  解決方法

  解決燒機油最根本的辦法肯定是拆散修理,更換掉磨損部件,這樣雖然一次性投入大一點,但耐久度和可靠性以及對車輛動力的恢復是有保障的。

  至於使用添加劑,那只是臨時的辦法。如果不是想換車,不建議靠添加劑來解決。目前世面上流行的添加劑大概分幾種(名稱是我自己起的,明白意思就行,不是正規名稱及分類):

  1.潤滑類:通過提高機油的潤滑能力,減小摩擦阻力,降低內耗來提升發動機動力。這種添加劑顯然不適合燒機油的車輛。

  2.熔鑄類:通過軟金屬或其它特殊材料(比如早期的「特氟龍」)附著在摩擦表面代替原金屬摩擦,一方面增強密封性,一方面保護原摩擦面金屬。這類添加劑可以在燒機油初期起到一定作用,但因為其本身為顆粒狀且隨機油流動,容易堵塞油路及慮芯,引起更大的故障,另外,因其本身硬度小,隨使用會逐漸損耗,更換機油時也會隨機油排出,需要不斷添加。

  3.鍛造類:通過發動機工作時內部的高溫、高壓將金屬鍛造在摩擦表面,形成新的摩擦面,增加原工件尺寸,增強密封,保護原摩擦面。這類添加劑目前市面比較少見,如果足量情況下,可以做到一次添加後短期甚至長期不必再添加。

  2.和3.兩種添加劑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燒機油的現象,但需要提醒的是添加劑都不能解決燒機油問題。首先:添加劑價格都不便宜,如果經常使用過不了多久就和修發動機的費用一樣了,卻不如修發動機可靠。其次:即使是鍛造型添加劑,也只能提高金屬表面的硬度和耐磨程度,並不會使金屬的性能改善和恢復金屬疲勞,比如活塞環,即使表面鍍層有足夠厚度,足以彌補磨損的部分,但並不能使其自身彈性恢復,沒有彈性的活塞環就象沒有彈性的皮筋一樣是廢物。其三:添加劑發揮作用多依賴高溫和高壓環境,在發動機內部能提供這樣環境的也只有活塞部分,而曲軸、突輪軸等地方的壓力和溫度都不是很高,其它諸如氣門導管、油封等位置要不就是壓力夠溫度不夠,要不就是溫度夠壓力不夠,添加劑的作用要打很大折扣。

  因此我個人不主張靠添加劑來維持或整治燒機油,還是去修理比較好。當然,修理牽涉到選擇價格合適的、技術過硬、零件貨真價實的廠家,這點非常重要,可以說是決定發動機在維修後使用里程的絕對因素。

  如何預防

  避免發動機燒機油總體來說就是使用合格的、合適的潤滑油,並且定期更換。但需要主意的是各國車系發動機的設計理念不同:

  日本車發動機,大部分是一次性設計,由於日本人的精明(也可以叫吝嗇),發動機的很多零件在設計和製造上有很大不同,比如表面硬化處理,日本人只處理表面一層,讓其很堅硬、耐磨,在設計壽命中幾乎可以不出問題,可一旦表面硬化層磨掉,裡邊基本等於豆腐,更換又十分昂貴,日本車的設計理念就是一次性使用,用到完蛋就扔,不去修。這樣的設計可以節省材料,加快更新換代頻率,與日本人的文化、國情和一貫作風相吻合,也是一種佔領時常的策略。

  而歐洲車,以德國車為例,在零件硬化方面還是沿用以前的粹火工藝,就是把工件全面加熱到需要的溫度後放如需要的介質中降溫,靠金屬本身的收縮來提高硬度。當然,他們也採用更新的表面硬化處理,但相對來說用料更講究一些,做工也更紮實一些。可以說歐洲車更趨向把性能和耐用作為賣點。

  美國車在發動機上和歐洲、日本相比不是很在意,因為美國的文化關係,曾經的二戰導致美國一越成為世界強國,當時普遍靠提高排量來增加動力,增加動力的目的是提高舒適性,而在耐久及能耗方面因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並不很在意。所以美國車多寬大舒適。只是後來的石油危急和經濟危急還有面臨國外汽車業的競爭才不得不開始發展發動機技術。

  因此,針對不同國家的車型,修理方面的費用和修理後的效果差異很大,有普遍意義和實用的建議也就是用好機油和定期更換了。另外,歐洲車、美國車普遍在密封和精密度方面不如日本車,所以平時要主意檢查工作狀況,到期需更換的部件一定要立刻更換,有細微瑕疵的部件有可能的情況下也要馬上更換,往往一個小零件的損壞會導致其它重要零件報廢


推薦閱讀:

大眾的邁騰和帕薩特是專門做出來忽悠中國人的嗎?
如何評價 「大眾:尾氣造假是工程師個人行為!」這一言論?
從外觀上識別一汽大眾各種車型:速騰、邁騰、捷達、寶來、高爾夫、CC、GTI ?
國外的大眾途觀是否也質量不好?
怎麼看大眾在知乎日報上發的系列廣告?

TAG:汽車 | 機械 | 大眾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