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中國機器人行業的前景如何?特別是工業機械手和機器人普及教育這兩個方面?

中國有哪些現有的機器人公司?或者是哪些大公司對這些研究開發很感興趣?


補充樓上白峰的回復。除了ABB以外,還有庫卡,FANUC,安川都非常厲害。以前機械手主要應用在噴塗,焊接等領域,自動線上主要是汽車生產線使用。但就目前形勢來看,我們人力成本大幅提高,應該馬上會有一場機械手替代普通人工的革命,主要是搬運機械手。

涉及到穩定性的話,第一是控制系統,目前選擇大品牌基本沒什麼問題,國產的大品牌也OK。第二是至關重要的減速機,如果沒有十足把握,選擇國產減速機風險很是非常大的。我反正不知道國內哪家減速機得到過驗證。


毫無疑問,目前、乃至未來一段時間,都是工業機器人大力發展的時代。

特種機器人(主要應用于軍事等領域)、家庭機器人等暫未開始「大力」發展,但是仍然有863計劃及部分公司、部分項目支持,做了一定的前期預研和生產。

工業機械手國內估計做不了,機構設計、製造工藝及水平暫時達不到,至少是大批量達不到。

機器人普及教育?是指教育類產品?還是通用機器人的推廣普及?

出名公司:ABB(國內有分公司,工業機器人,沒的說)、瀋陽新松(已上市);

小眾公司:博創(教育領域出名,安全領域有產品)。

研究機構、院校還是比較多的,做得出名的有:哈工大機器人所、瀋陽自動化所、北航機器人研究所、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國防科大、北理工、南理工…… ——此名單非權威名單,難免忘記寫某些老大,請見諒。

國外的就多了去了:iRobot、CMU、MIT…… 一搜一大把的。


生產線機器人發展平穩(受製造業自身發展制約),特種行業所需的無人飛機、水下運動平台、移動平台+操作臂等機器人需求增長較快;普及教育很多公司在做,競爭激烈,好的教育機器人產品還是國外品牌,國產的較粗糙,而且機器人教育大多沒有核心理念。


對於機器人普及教育這一領域不熟,不談。

工業機械手,目前個人正在此領域。

1. 國內,包括國際上知名的機械手製造商,都還沒有統一的標準,這是阻礙機械手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妄想把這N家製造商整合一起,也是一個相當難的問題。

2. 售後問題。機械手是一個高精密的行業,很多國內新興起來的機械手製造商都天真的以為是個機械加工行業,更何況我們國內的機械加工水平本身就落後。所以產品出來之後,必須要經過多次調試,多次改方案,這種斷斷續續的問題,甚至會一直存在,直到客戶把你的產品扔掉,換上進口的。

3. 付款問題。國內大多數企業都深知其痛。

如有興趣,請私信我討論。


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近幾年增速在30%以上。

世界機器人聯合會發布的2014年世界機器人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生產使用的機器人總量將由現有的16.2萬部增加到42.8萬部,而北美地區預計總使用量為29.2萬部,歐洲最大的五個經濟體總計為34.3萬部,中國將成為世界工業機器人第一使用大國。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共銷售3.7萬台工業機器人,佔全球銷量的20.67%,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2014年,工業機器人行業銷售收入佔GDP的比重由上年的0.019%上升至0.020%,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發重要。

和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類似,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的三大主要種類為焊接、搬運、噴塗。現階段,我國工業機器人一般運用在製造、安裝、檢測、物流等生產環節,應用於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軌道交通、低壓電器、電力、IC裝備、軍工、煙草、金融、醫藥、冶金及印刷出版等眾多行業。近幾年,除汽車工業外,電子、物流等行業的機器人安裝數量增長也很快。

工業機器人使用成本僅為人工的23%。工業機器人產品按十年使用壽命折舊(含維護費用)每年成本約5萬元,而三個成熟的焊接技工每年的成本達到7.2萬元*3=21.6萬元。從這個比較可以直觀看出,一台工業機器人在產生相同效益時,投入的成本是使用人工成本的23%。這個比例將大大降低企業的製造成本,為企業盈利提供廣闊空間,也提高了企業的價格競爭優勢。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也就意味著企業投資工業機器人2-3年即可收回成本。

回顧中國近二十年的經濟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和人口紅利相互疊加為製造業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而今天,劉易斯拐點隱現和人口紅利逐漸減弱,導致傳統依賴廉價勞動力成本的發展模式受到挑戰,從而促進了製造業轉型期對機器人的需求:一方面,勞動力價格上升給企業帶來直接成本壓力,促使企業使用機器替代人工;另一方面,勞動力價格上升預期也推動企業推動機器普及和提升來規避未來勞動力價格繼續上升的風險。工業機器人及成套設備的應用能將工人從繁重或有害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解決當前勞動力短缺問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此外,工業機器人動作準確性高、具有可控的生產能力,可以提高產品穩定性,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加快產品更新周期。

中國版的「工業4.0」的背景下,在製造業面臨升級壓力和人口紅利消失的情況下,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進入快車道。機器人成本的下降,加之人工成本的上升,使得「剪刀差」出現,越來越多的行業將加快推進「機器人替代人」的過程,工業自動化將是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作為先進位造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裝備和手段,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普及自然成為企業較理想的選擇。據IFR統計顯示,2005-2014年期間,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以年均25%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長。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我國工業機器人未來的增速可達30%以上。


中國工業品質量功能不如國外,雖然我們嘴上不說,但從心理上已經默認了這個事實,我們不是過度「崇洋媚外」而是要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開闊的視野,雖然這幾年中國工業發展進步飛快,但始終趕不上國外的腳步,這之間的差距體現在質量上?還是體現在創新上?也許是在設計上面吧,讓我們客觀的看看中外機器人到底差距在哪?

一:目前中國機器人的產業現狀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銷售近年來處於快速增長階段,早在2013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據統計,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長26.4%,中國增勢最為迅猛,達55%,年銷售5.65萬台左右。現在地方政府對機器人產業真的叫趨之若鶩,很多人都看到了中國機器行業的發展,原因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人口紅利消失、人工成本上升、製造業門類眾多、勞動強度大等等

2、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中國製造2025」等等大戰略肯定會帶著這個產業的繁榮。

3、可以讓本地製造業恢復元氣,帶動一批供應商。「想想的確覺得很美好。那麼我們就先深入地從地域和產品涉及領域來看看國內機器人產業的布局情況,一句話,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全面布局。

二:全球機器人產業現狀

行業發展:增長態勢延續

(1)預計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25萬台從2008年第四季度起,全球金融風暴導致工業機器人的銷量急劇下滑。201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逐漸由2009年的谷底恢復。2011年是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自1961年以來的行業頂峰,全年銷售達16.6萬台。201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為15.9萬台,略有回落,主要原因是電氣電子工業領域的銷量有所下滑,但汽車工業機器人銷量延續增長態勢。

(2)預計到2017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接近500億根據IFR數據,2012年全球個人(或家庭)用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為73億元,公共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為208億元。目前看公共服務機器人產業化走在前面,市場容量更大。預計2013-2017年個人(或家庭)用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增長率為7%,公共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7%。到2017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將接近500億元。如果智能家居算是廣義的服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會大很多。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現在正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上坡路,如果我們能抓住這個趨勢,想必很多事情變的都會事半功倍,但就目前來看,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與國外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三:中外機器人差距到底在哪

目前,國內沿海城市紛紛推崇「機器換人」的思想,雖然機器人暫時提升了傳統製造業,卻又誕生了一大批新的傳統機器人企業,三五年之後將再次面臨新的產業轉型升級壓力。「機器換人」計劃沒有將機器人的市場需求與產業培育有效結合,這大大抑制了中國機器人的產業發展。

另一方面,國內人工智慧沒有與機器人完美結合,可以說沒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根本不算機器人,目前國外的谷歌公司無人駕駛技術與谷歌大狗機器人都有了一定的人工智慧水平,這一點需要國內企業學習。

機器人產業正在出現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機遇和趨勢,中國機器人產業需要跟上這次浪潮,實現與國外機器人產業的持平甚至超越。


作為機器人行業中的人,工業機器人應用還是相當的大的,畢竟許多重複勞動完全可以用機器人取代。而且有些事由人完成比較困難,如高精度,高危險的環境下。


報告看點梳理:

①工業機器人行業概況及發展趨勢

②核心零部件製造商、本體製造商、系統集成商、機器人應用和下游服務商5大產業鏈布局

③我國工業機器人主要集中在本體和集成端,其根源在於哪個環節?

④知名投資機構布局及地域分布

⑤437家工業機器人行業企業介紹及融資信息

原文鏈接:工業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附437家關聯企業介紹)

1-9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69.4%

《2017年世界機器人報告》稱,中國機器人行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正成為全球機器人行業的領先者。

2016年,中國銷售工業機器人增長了27%,達到8.7萬台,佔全球的近1/3。同時,中國的機器人製造商正在擴大其在國內市場的份額,2018年~2020年,中國機器人的年銷售量預計每年平均增長15%~20%。

2017年8月23日,中國電子協會發布報告稱,預計今年中國將銷售超過11萬的工業用途機器人,同時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42.2億美元。

2017年1-9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95351台(套),同比增長69.4%,9月當月產量為13085台(套),比上年同月增長103.2%,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IDC預測2018機器人十大趨勢:工業機器人大受寵

IDC FutureScapes 近日發布了2018年全行業的預測和觀察。報告中討論了未來1-3年內可能影響機器人行業的ICO和企業高管做出決斷的關鍵性預測。如到2019年,有60%的高新技術製造商將專註於工業機器人的部署;到2020年,全球移動安全機器人市場將增長近3倍等等。

2018年全球機器人行業十大發展趨勢:

預測1:到2019年,機器人的應用量將增加三分之一,而60%的G2000高新技術廠商將專註於工業機器人的部署。

預測2:到2020年,新安裝的工業機器人中將有45%至少配備了一個智能功能,如預測性分析、自我診斷、健康狀況意識、同行學習或自主認知。

預測3:到2021年,負責監督和協調智能機器人代理的出現,將有效刺激整個工業機器人行業效率提升30%。

預測4:到2021年,30%的G2000製造商將部署網路物理機器人系統,從而使生產力提高10-20%。

預測5:到2020年,全球移動安全機器人市場將增長近300%,而在增強人類安全上,又將有30%的移動安全機器人將配備機載無人機以進行必要部署。

預測6:到2019年,25%的移動機器人將部署包括添加模塊化組件的能力,並在同一移動平台實現多種應用,從而幫助生產力和效率提升30%。

預測7:到2020年,前100家零售商中將有30%在店內採用或試點部署機器人,從而使訂單成本降低20%。

預測8:到2021年,移動機器人部署的45%將通過Raas(Robot as a service:機器人即服務)的方式,使設備能夠在需求波動期間迅速擴大和縮小,並使機器人部署從資本支出轉移至運營成本。

預測9:在無人機行業部署的軟硬體和服務方面的投入,將有助於繪製和規劃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開採地區的基礎設施,以及調查和監測數千英畝的農作物,預估其產業價值在2020年將達到1億美元。

預測10:到2021年,消費類機器人市場將翻一番,下一代基於AI的機器人將減少對物理性任務的關注,而更多的參與家庭成員的教學和互動當中,並開始走進家庭,提高人類生活質量。

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主要集中在本體和集成端

工業機器人產業鏈由核心零部件製造商、本體製造商、系統集成商、工業機器人應用和下游服務商構成,其中本體是機器人產業鏈的核心。

目前,國內的機器人企業多為系統集成商。從國內機器人市場發展現狀看,有兩類企業將在未來行業大發展的背景中勝出:一類是有很強技術研發底蘊,項目經驗豐富的行業企業,另一類是在某些行業有一定的項目經驗,擬在自身行業推廣工業機器人的企業。

截至2017年11月初,參照系優質企業資料庫共收錄437家工業機器人行業關聯企業。從產業鏈布局來看,主要集中在系統集成領域,有278家相關企業,佔全產業鏈的64%。

查看詳細報告內容及企業介紹請戳鏈接:工業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附437家關聯企業介紹)


聊一下機器人普及教育吧。

目前市場上的教育機器人還是挺多的,樂哥的mindstorm,韓國有家RobotIS,國內的能力風暴,最近比較火的米兔機器人,類似的等等。這些產品特點是提供一款或多款機器人產品,搭配一些控制組件(感測器、電機),可以實現動作編程。教育作用更多地體現在動手能力,對理解編程有一些作用吧。個人感覺照著說明書做的更像是玩具吧。有家CellRobot的創業公司,應該是基於學術界可重構機器人的原理開發的機器人模塊,沒有具體用過,創意很好而且真的做出了產品開始賣就已經很不錯了。

機器人普及的話可能值消費級產品嗎?目前國內有一些創業公司在做這方面的工作,類似Dobot這種桌面機械臂,買回家玩玩還是挺好的。

最後推薦一下我們自己的App吧,SRobot,一款可以輕鬆自由搭建機器人的App,包括工業機械臂、人形機器人,都可以用提供的構件任意組合搭建,放到不同的場景中完成任務,自動完成運動模擬,對理解機器人概念還是有一定作用的。App還是1.0階段,還比較粗糙。

我們的公眾號 SGRobotNet,會有通俗易懂的機器人知識推送。


推薦閱讀:

工業機器人目前面臨的技術問題?
學控制專業的碩士都能找什麼工作?
如何評價華工在RoboMaster中獲得全國總冠軍?
假如人類科技成功讓機器人產生了意識,那麼按照佛教理論,此機器人是否在六道輪迴之中?
納米科技現在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TAG: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