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客家話、粵語中的一些詞語發音和日語很像?

比如最簡單的一二三四五六...


呵呵我講粵語我也覺得普通話一些發音和日語很像

這不是廢話嗎,大家都是漢語,日語里大量的漢字詞要用漢音發出來的不是像閩南語就是像粵語像吳語像普通話的拉


根據人類基因圖譜顯示,日本人當中的彌生人,來自於中國南方稻米文化地區,他們作為日本人的主體,所以帶來了漢語的南方發音。


這個問題,簡單來說,可以這樣理解:

首先,客家話、粵語等,是現存方言中,保留中國古語發音相對更多的;

其次,日語的很多發音(尤其是「音讀」發音),學習自中國古代——一般分為「吳音」和「漢音」(「吳音」相對更多一些),「吳音」主要源於南北朝時期的吳越地區(江南地區),「漢音」主要源於唐朝的中原地區;

粵語和客家話中,保留了大量唐宋兩朝的中原地區的發音。

綜合上面這些,就不難理解為何日語可能會跟粵語和客家話有相似之處。

另外,如果你常接觸江浙一帶的人,或者去問一問浙江沿海地區的原住民們,也可以發現,日語不少發音,跟他們現在的家鄉話,也有很多相似乃至相同之處。


因為客家話是古漢語的遺存。


我覺得應該分2方面分析。

首先考慮日本。日語發音分「音讀」與「訓讀」兩種,音讀多為引自中文發音。日本引入中文發音大致共有三撥。第一撥為「吳音」,多認為源自吳越。目前雖然殘存的已經比較少,而且多用在祭祀等方面。但是其實「初音未來」的未就是吳音,可見並沒有完全消亡。第二波為「漢音」,由遣唐使從中國系統傳入日本,對日本的影響在3撥中影響最大。第三波為「唐音」,包括了宋音等眾多後傳讀法。影響相對較小。如果在維基百科上查詢到吳音、漢音、唐音等詞條,應該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其次考慮中國。中國的歷史,尤以人口南遷最為顯著。譬如宋朝南遷帶來的人口移動就十分巨大,此時唐朝長安一帶的發音被同時帶到南方與本地方言融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中國歷史上多次大規模人口遷移,使得發音在南方得以保留也是原因之一。


作為會說粵語的,發現 日語與粵語 確實存在一些規律..

(下面列舉大量栗子你們看看是不是?***注音大部分是用 英語音標+部分粵語音標 近似注音的,不是漢語音標....

(相對於 國語VS日語,發現 粵語VS日語好像規律性更強一些些..)

**中間的介音,i、u、ü等,不包含在內

輔音比較複雜,通常是粵語對應日語漢字詞的兩種以上發音(前後用詞不同發音不同),此處只列舉概率最大的規律(日語漢字詞裡面會有很多一字多音的情況..)

譬如:

粵語讀清音「b」或「p」的,日語漢字詞發音為「h」或者輔音「b"」的居多..像:杯、本、匹…

粵語讀「f」的,日語漢字詞發音為清音「k」或者「h」的居多..像:婚、火、課、分、風…

粵語讀「h」的,日語漢字詞發音為清音「k」的居多..像:海、開、客、氣、校、學…

粵語讀清音「g」或「k」的,日語漢字詞發音為清音「k」的居多..像:故、館、國、機、企、區…

粵語讀「c」「s」「z」的,日語漢字詞發音為「s」的居多..像:冊、產、千、三、社、集、最、者…

粵語讀清音「d」或「t」的,日語漢字詞發音為清音「t」或者輔音「d"」的居多..像:大、特、台…

粵語讀「l」「m」「n」的,日語漢字詞發音通常就不變了..像:來、旅、門、萬、年、難…

粵語讀「ng」的,日語漢字詞發音為輔音「g"」的居多..像:牛、午、外、樂…

最有趣的是 粵語中的阻塞音,在日語漢字詞中,一般情況下都會有類似阻塞音脫落(情況1),除非個別在對應的齒齦音(d、g、b、z、c、s…)前面會出現一個促音ッ(情況2):

(正如上面舉例的明明「大」的dai是連讀的日本漢字詞卻脫落成了たい:ta i)

還有個視頻可以看看………手機版網頁版↓↓↓↓

閩南語太砍爛,這些日語韓語竟是從閩南語抄走的

韓語,日語,閩南語,廣東話,客家話,下面這幾種語音。。。。。。。

所以總感覺背單詞時背漢字詞特別開心…不知道會 閩南語的同志會不會更容易發現這些規律…

-----------------------------------另外發現 國語VS韓國語的漢字詞 的關係也是各種微妙..

透露一些些線索:


古漢族遺留


怎麼沒有提到韓語?韓語和日語還有大面積的相似呢。

粵語和客家話可能由於某些人聽不懂而覺得都差不多,實際上差別還是蠻大的。

如果要討論語言學歸屬和文字,可參考下面現成的回答。

語言學方面:韓語和日語共屬於阿爾泰語系。雖然現在還把日語「暫歸」阿爾泰語系,但是學過語言的人都知道,從語法、語言習慣、某些單詞發音上,韓語同日語很多相似,雙方共同的單詞中彼此都有相似的讀音。客觀說,韓語發音比日語難度大,日語發音又比漢語難一些,韓日的發音感覺是嘴唇運動的都不活潑。作為語言音位學來說,這就是相似的表現。而漢語的普及和易掌握髮音說明阿爾泰語系的語言和漢語區別很大。

文字方面:韓日文字來源於中國,但是韓文的字型是取自天地人的方式,以及字母的寫法,其實是模仿了人的發音器官的張力,而非在形式上完全來自漢文,日文就不用說了,它離開漢字是不行的,而且完全取自漢字的一些偏旁部首,所以說韓文取自偏旁部首比重不大。

而漢語是漢藏語系的,從語法上還是和前兩種語言完全不一樣。

最有親緣關係的是韓語和日語,延邊的朝鮮族學日語的都比漢族學生要掌握的更純正,從發音上就能聽出來。而日本人如果學會了韓語,從語調到發音都很純正。

引用部分回答來自網路:

http://wenwen.soso.com/z/q226322855.htm?w=%C8%D5%D3%EF+%BA%AB%D3%EF+%BA%BA%D3%EF+%D3%EF%CF%B5spi=1sr=3w8=%E6%97%A5%E8%AF%AD+%E9%9F%A9%E8%AF%AD+%E6%B1%89%E8%AF%AD+%E8%AF%AD%E7%B3%BBqf=20rn=192qs=4ch=w.search.3


因為客家話存留古漢語成分相對多啊。


感覺客家話跟日語的母音很像同樣 且在說普通話時都注重兒化音 停頓的音略重


如果你聽過客家話說勃起 和日語說勃起

從1數到10 先生意思一樣 客家話讀作森森

人、神 你會發現這基本是復讀一樣,但僅次於漢字

客家話大和太同音同意 大學生讀作太學生

講的慢的客家話 更符合宋詞


其實閩南語相同的漢字音更多[捂嘴笑]


跟吳語更像好嗎,日語中的中文就是從吳語中來的


你耳朵不好使唄,你確定日語有入聲這玩意。。像就有鬼了


因為日語韻母上大大滴簡併

粵語和客家話韻母上也都有簡併

所以某些詞你可能聽起來比較像

-------

不過我覺得問題好扯淡啊,日語簡併的那麼厲害。。。還有我一點都不覺得客家話粵語和日語像。。。我覺得拿韓語越南語來還有可比性,拿日語來,還是算了吧


推薦閱讀:

民國時期有什麼好文案?
為什麼娛樂圈吸毒的那麼多?
藝術從古典到現代,究竟是審美能力的提升還是審美關注點的轉移?
非常羨慕和嫉妒日本古代和現代文化的完美結合,怎麼樣才能復興中國文化?
在日本的小吃街上,不能邊走邊吃,在別的小吃店裡不能吃外帶的食物,對嗎?

TAG:發音 | 語言 | 文化 | 語言文化 | 讀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