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階段(2000年後)傳統文學真的比網路文學好嗎?傳統文學真的堅守了文學陣地么?

1.傳統文學陣地,作協包庇郭敬明、流瀲紫以及安意如等多名抄襲者。(流瀲紫被驅逐出晉江)

2.70—90後在網路文學有出色的舊體詩詞(孟依依、讓眉當然她們還不是最頂尖的,只是知道的人比較多)、有出色的小說、有出色的現代詩、散文、也湧現了部分水平較高的古風歌詞,沙裡淘金至少有金。

傳統文學在檯面上主推的……唐七都能入圍茅盾獎?還有安意如之流……一言難盡……

真正優秀的,作協不推廣不給予名譽有啥用?

3.目前為止,傳統文學在詩歌領域力捧趙麗華尬詩,某地文聯主席尬詩連老乾體水準都沒達到,還有「縱作鬼,也幸福」的清奇詩句。在70到90後作家中,小說領域的建樹只有青春混亂派,不過是對傷痕文學的幼稚模仿。

4.反抄風暴中,有實體作家被華策影視抄襲三本書拍成衛子夫,該作家在微博控訴,實體圈中的作家無人聲援。(題主轉發聲援了,最先轉發聲援的也是網路作家)

5.網作協致力於維權,比如湖北、江蘇網作協,作協悶不吭聲,只有體制批判時集體高潮。

本行業內的事情都不關心,都不專業,都不敢發聲,妄議國事真的沒拿美分?

如今的文學陣地真在還在傳統實體么?他們有陣地可言么?


我舉馬伯庸只是吐槽一下這個網路/傳統二分法的邏輯太隨意,不理解為什麼題主能當成陣營劃分。馬伯庸對我來說不是偶像,也沒興趣撈他到誰的陣營里。。。

問題和問題說明本來就亂,看了題主更新的部分更亂,沒有想清楚一件事兒就下定義、貼標籤、急於為自己的情感辯解,對於寫作者來說是壞習慣。

題主說的那句話實際上是喚起一種身份認同,跟文學跟創作沒什麼直接關係。創作的滿足、名利慾、身份認同是幾種不同層面的追求,它們可以在一個人身上並存,但是要什麼就走哪條路,要身份認同就混圈,要名利要曝光度就去想營銷招數(非貶義),要創作就多讀多寫多攢經驗。喜歡哪個都沒有問題,人吃大米飯也吃肉,但認為通過A能得到B,通過C能滿足A,無非是忽悠了自己,什麼都要,到最後搞不明白想要的是什麼。

------原回答-----

這樣的提法在十幾年前或許有意義,但在此刻,網路老了,俗了,已被納入現代生活的洪流,不再是一個充滿青春氣息的詞語,樹立網路文學的大幟來對抗傳統文學,也越來越不具現實意義。後者從大眾視野中淡出已是事實,但前者日漸膨脹的內容也很難被歸類為一個單一主體。

題主對傳統文學的定義並不明確,傳統文學有很大一部分是鄉土、農村題材。我不了解青春混亂派的具體所指,但是就舉的例子來看也很奇怪。馬伯庸拿過傳統文學獎,他也未曾因此不屬於網路;那麼安意如、唐七又怎麼能代表傳統文學了?

青春激情可能只以破除陳腐為宣洩的終點,但這個時代將給下一代留下什麼,不是簡單地依靠擊潰上一個世代的殘餘來完成的。

一些發表在《人民文學》等傳統文學雜誌上的短篇小說,這裡有試讀,其實比很多網文更有生命力:

https://read.douban.com/ebook/3975328/

https://read.douban.com/ebook/3955762/


具體的不說了,我這個人比較懶,就這麼簡單劃分吧,唯以人品見高低,人品差的,捧上神壇也啥都捍衛不了,人品好的,默默無聞也在堅守陣地。這與是網路文學還是傳統文學沒什麼關係。

可能對於某些大神來說,實事求是,明辨是非真的是太難了:)


目前網路文學的主流也就是喊麥的檔次,如果鬥魚直播也算華語樂壇的話,那華語音樂才真的叫乙烷。

傳統文學山頭林立是湧現了諸多奇葩的吹書姿勢,但是吹的最多的並不是現代詩,而恰恰是網路文學中令人尷尬的凡人甚至唐家三少之流。尬吹就意味著不走心和非主流,甚至有種給小孩子發糖果的意味在裡面,網路文學裡當然存在不少吹起來不尷尬的作品,但是網路文學的生態里並沒有給這些作品多少正名的機會,這些「精品」實際上是被所謂的網文主流所排斥的一一網文界的既得利益資本不情願這些作品分一杯羹的同時也不願他們佔用被招安的寶貴名額,於是任其自生自滅圈地自萌,某些深諳詭辯之道的人生贏家寫手( @跳舞 @奧斯卡 )卻一再得將他們拉出來檔槍子,粉飾自己貪得無厭、沐猴而冠的low幣暴發戶嘴臉,這種不要臉也算是某個貴圈的特色了。

另外按照我個人的觀點,忠於品質和理念而創作的作品,不管發布在什麼平台,其精氣神都是「傳統文學」的精氣神。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本身就不是一個對立的概念,真正在大多時候對立的概念是爽文和虐文,商業文學和純文學,而兩者孰高孰低,還是要就事論事,爽文還分低級爽高級爽呢,純文學可以走火入魔,商業文也同樣可以誕生經典。很多人包括題主在做的事情就是嘴上吹噓網路上的商業文學垃圾文學的產業鏈和受眾,論證過程拿網路上的純文學和實體中的純文學打架。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是不是傳統文學堅守了文學最後的陣地呢?是的。不單是實體的傳統文學,還包括網路上創作的文學作品。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功利性很小甚至排斥功利,死磕文本價值,不懼多年心血實際上只是一個寫作實驗,以及經常被拉出來扯虎皮卻大部分都賺不到幾個錢。他們的區別則是一個官方一個草根,一個追求深度一個追求內容,後者大多時候都得不到輿論應有的承認。


啥時候【作協】這個散財組織成了傳統文學標杆了…

你可以說部分地方作協一坨屎沒問題。但實體圈就很掉san了…

我不知道你什麼時候產生了實體出版和作協是一個圈的幻覺。你出去問幾個雜誌編輯看他們答應不答應。

【出版單位、作者和作者之間的關係不要腦補謝謝…】

茅盾文學獎入圍標準是四年內版面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由【出版單位申報即可】。又不接受個人申報。

這幾年茅盾文學獎最終選擇還是沒80後入複選嘛。怎麼到你嘴裡就成了xxx、xxx入圍了…

70-90後小說有建樹的只有啥?就我這隨便一想還有徐則臣啊,您看的哪個位面的當代文學啊…


第一,作協所作所為並不足以成為傳統文學標杆。

第二,涉及到的一系列醜聞哪裡都有,見仁見智吧,網路文學也有很多這樣的類似案例,片面舉證不具有可采性。這些醜聞並不是因為其是傳統文學而傳出,而在於其本身涉及到的人剛好是在您所認識的「傳統文學」的範圍里。

第三,無論何種文學,都沒有誰比誰好一說,青菜蘿蔔各有所愛。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才有意思,可以陽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正是因為文學具有的多樣性才讓它迷人。這個問題其實沒什麼太大的爭執空間。


這個問題是強行想成為一個具有高度的問題啊。

但是請先認清楚網路文學到底本質是什麼。並不是所有俗稱網文的都是網路文學。也並不是所有的網路文學都和傳統文學是對立的。

題主在意的網文,更多是通過網路平台傳播的商業文學。你扯那麼多並沒有扯到點子上。

你們總想搞個大新聞...~( ̄▽ ̄~)~


我是題主,可能題目改為網路文學VS實體文學會比較好。

但可能還不確切,暫時就這麼放著吧。

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跳舞那句「時至今日,是我們網路文學,在捍衛中國文學的最後一塊兒陣地!是我們還在維持中國年輕人少年人的閱讀習慣」被群嘲。

至於題目里的問題描述,只是一些零散現象描述,並非觀點,題主是想告訴大家,題主所看到的一些令題主困惑的現象。

先站個隊吧,題主是認同跳舞這句話,但必須把年限加上,否則有總有人亂咬。

時至今日是指,2000年之後,網路逐漸發達起來的階段。

我也僅僅只是在這個觀點上同意跳舞。

正式開始陳述前,先把道劃一下。

1.以創作者主要發文渠道、成名渠道來劃分網路和實體。

誰都想把大神往自己的陣營里撈,但是得承認,如果沒有網路,有些大神未必能成大神。不管這些大神之後是轉向實體還是什麼,但他們就是屬於網路文學這個陣地的。

把馬伯庸往實體文學裡拉的……我敬你是條漢子。年幼無知的我曾寫過《她死在QQ上》的同人小說,結果十年後才開始重新寫小說!(呃……開個玩笑,完全是個人選擇,後面會提到原因)

2.題主個人把文學陣地劃為四塊:創作陣地、傳播陣地、品評陣地、編修陣地

3.文學不僅是小說,題主精力學識有限,僅能舉自己知道的領域。

很多題主不知道的文學版圖歡迎交流補充。

態度不好的,題主大約也就吐槽一句,什麼人看什麼人的作品。

創作陣地VS

毫無疑問,現在這個階段,線下創作如果上不了實體渠道,很難與讀者見面。

而在10年前,2007年,實體文學有件很糟糕的事,那就是郭敬明加入中國作協,郭敬明原本在榕樹下小紅(沒記錯的話),但真正大紅起來是在實體渠道,新概念作文,這個大家都知道。後面跟風捧了一群諸如安意如之流的。

當然實體的陣地還有一些專業雜誌,小說為主。

那麼小說以外的呢?

文學又不是只有小說。

在網路創作生涯中,答主走出的第一步還真不是小說。

一如武俠小說般傳奇的情節,答主無意中知道了舊體詩詞。

為什麼說傳奇,因為答主對舊體詩詞的觀摩路線是菊齋—光明頂—天涯詩詞比興。

一般通常自己閑逛到的觀光順序是天涯詩詞比興—菊齋—光明頂。

這奇葩路線,當然就是天上空降世外奇人直接指路的緣故,是哪位詩詞大佬我就不提了,太給人丟臉了。

丟人的主要原因是,我跑去填布袋戲詞和古風歌詞了……

表面上點頭,嗯嗯,先寫三十首絕句、十首律詩出來,再去寫詞!

但實際上,我轉身暗搓搓就填了三百首布袋戲填詞+古風填詞,和各位歌手姑娘們日夜愉快地鬼混著。(柳永當羨我)

我個人最覺受益匪淺的是看孟依依的詩詞(當然,我的風格絕對不像孟依依),孟依依的詩詞教會我的,我自己總結了一下,大約是「詩不必隆重,性真自可天成。詞無須艷藻,情切自然動人。

講真,這個體悟,看三曹的詩,李煜的詞也能學到,但是三曹和李煜和我有個時代鴻溝,我固然可以對他們詩詞中所體現的情懷共鳴,但是我很難從中入手,總不見得穿越去古代。

我只能從這個時代的現實生活去切入,孟依依的詩詞,在這個層面很容易給女生予以啟發和示範。

各位,有沒有看到,在創作上,網路這塊兒可以尋到比實體更多的資源,能讓我找到更適合學習的對象。因為網路的開放性,打破了實體陣地的壟斷,當然也不否認門檻降低帶來的後果。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作品剽竊三觀不正,比寫得不好更令人厭惡。

但網路文學的這些問題,實體文學也存在啊。

傳播陣地VS

上文提到我有三百多首作品,這些作品是怎麼來的?

說句不要臉的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啊呸呸呸,好了我替你們呸過我自己了)

首先,如果沒各位歌手姑娘的賞識,我是不會一首又一首去寫的。

其次,我除了論壇、5sing空間發布,很少去主動去推。但在某個範圍領域,就是慢慢傳播開來。

話說,翻唱從來是原創鄙視鏈下游,當有天別人跟我說,你填的詞某歌手唱了上5sing推薦榜了,真的真的會有一種天道酬勤的感覺。

再提下大風刮過吧,知道她有雜誌社伺候關係戶作者的經歷,其實蠻讓我痛心的,如果沒有晉江,沒有網路平台,這麼一個有才華的作者,她就算不遇上唐七,可能也會落到當關係戶踏腳石的境遇。但在網路上,好歹有自來水幫她懟翻唐七。

在實體渠道,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盼來一個青天大老爺做主吧。

還有實體這邊的維權真的很糟糕。

就中國作協接納郭敬明的這個舉動,我就知道在整個實體,其實是沒有維權一說的,就是比誰後台硬和錢多嘛。你在實體,你依賴實體,心裡不買賬,身體也要買賬。

抄襲啊,盜版啊,網路也有,但是網路這個宣傳陣地,至少能聽見反對聲,光明與黑暗至少並存啊。

微博上提起作協當年的作為,我看到有個網友說,年輕的時候知道這件事時,感覺整個世界都灰暗了。對,你們實體文學在傳播這個陣地,就是一點光都透不進來。

再來談壟斷,我現在開始轉寫小說,這個點進入,市場已經壟斷得很厲害了。

但網路從來不是鐵板一塊兒,我花了大半年時間去加群、去龍空篩選有用的信息,我個人雖然無法改變壟斷的局面,但我依舊可以單槍突圍,找到一個比較符合我理念的網站紮根。

還有來說,我對跳舞有一個非常好的印象是,他籌建江蘇省網作協時,不是奔著搞養老旅遊沙龍去的,而是提到了維權,給了一個很低的准入門檻,有一些集體維權組織的雛形。

維權這塊兒的發聲,在實體的傳播陣地就算了吧,還是先讓某些地方的文聯認清楚自己的水平,不要出來丟人現眼比較好。

品評陣地VS

實體這方面做得實在是……非常官本位……,非常遺憾的是如此官本位,依舊讓沒有節操的商業人滿台亂躥。

網路在品評的陣地,依舊是靠發動群眾,不過在知乎、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崛起的今天,需要大量內容的今天,品評固然有許多開車號,但肯定也會分化出精品的品評。

編修陣地VS

到了翰林院的部分,我還是相信國家的力量,學院里雖然出了一兩個叫獸,但我認識的很多研究者,是在做實事的,實際上也還輪不到對2000年後作品進行編修,總是要讓子彈飛一會兒。

網路在這塊陣地,主要是各種簡單粗暴的推薦單,目前基本只有小說書單,形式也太簡陋,評價評註功能也不夠完美,但再過幾年應該就能完善起來。

綜上,雖然網路文學良莠不齊,但好歹是能看到整片沙子,有心去淘,能淘出金子。

但實體文學,我連單個狹隘領域的版圖都看不全,有些金子恐怕永世沉底了吧。


向來不解一事,不斷抨擊網路文學的人是否有看過很多網路文學及熟知網文行業的情況、現狀、體量、發展與模式。假如沒看過,或者偏聽則信那才委實恐怖。

欲有闡述,多半先來了解這個行業,多看些類型書,才能搞清楚文學、網路文學、網路小說的概念及關係。

「網路文學」實為脫胎於時代的新名詞兒,泛指原創的、連載的、網路化的長篇大眾小說,並非有獨立意義和系統概念的學科。是一種全新的文化生態,整體上呈現以文本為核心的泛娛樂文化。這一闡述來源於長久以來大眾對於網路文學的社會公共認知,其實是存在誤解的。

究其根本,網路文學屬於廣義的文學範疇是沒有任何疑問的,而以目前展露出的形式來看,屬於通俗文學範疇。但如此全面化、狹義的歸類明顯是錯誤。狹義的文學劃分跟平台、發行商、出版方等一切跟作品之外的因素無關,僅根據作品本身進行劃分。由網路首發的散文、詩歌、短篇小說、雜文等算不算網路文學?回到開頭,網路文學是一種發布、運營模式,並被人為物化的與文化概念產生了混淆。它是一類文學作品的集合名詞(這個「類」是某種新定義,而非文學上的定義),並不僅限於通俗文學的分類(這個「類」是作品在文學上的定義),它可以承載除小說外的所有文學體裁。

文學作品往往體現在市場價值、社會價值與文學價值三方的統一。之所以會產生「網路文學是不是文學」的疑問,歸根結底是因為網路文學(網路小說)的文學性普遍不高。有人說這代表了網路文學的出現降低了寫作門檻,實則不然,文學本身具有開放性,任何人都有獨立寫作的權利或需求,網路文學形式的發展其實是促進了大眾寫作繁榮,所以大部分作品的出現,應為「寫作」,而非「創作」,因為作品並未被作者賦予更多的人文價值。但網路文學世界不乏殿堂級大神創作出文學、市場、社會三方俱存的優秀作品。

所以,網路文學根本上來講是一種形式,而非文學體裁,現階段可以把網路小說大致歸類為通俗文學範疇,但是並非絕對意義上的包含關係。

因此,作為一種創作載體或者形式,實在不解 @數學老師之類的言論。網文一塌糊塗,我們就要否剝奪寫作不好的人其發布、寫作的權利?這大致是與長得丑不準發自拍,衣服臟不能坐公交是同樣意義的侮辱吧?網路文學陣地其實就是一座開放的寫作平台,人人可寫,當你說一個人寫的爛就不讓其寫,是否太過霸道?

為什麼我們一般意義上看到的出版書顯示出文學整體水準較高?因為出版有成本,不自覺的市場就做出了否定結論。適時由於互聯網的發展,使得文學創作變得方便且不需要成本了,極大地滿足了個人的寫作情懷,有何不可呢?

這是大眾普遍認知的網路文學,說到底,還是一種模式罷了,是有了互聯網才存在的模式,當年的那群發燒友們苦等金庸古龍的小說少則幾周,多則數月。加之不少人有創作熱情和慾望,因此才有了「網路文學」。想必列為並不知道當年最早進行網文創作的人是懷著多麼大的勇氣與付出開始走上了規模化的道路。寫作的、維護網站、建網站的都吃不起飯,是為了什麼?

開始付費亦是一種運營模式,看書花錢,寫作賺錢這本就無可厚非,也是極大程度上保障了作者的寫作熱情和創作動力。這是支撐文學繁榮的其一形式能夠長久存在的基礎,而不好的作品適時也會被市場所否定。看了不好你說兩句理解,沒看過請保有對他人的尊重!靠雙手打字賺錢什麼時候變成可恥的事情了?什麼時候變成部分人嘴裡咬牙切齒的行為了?

至於現在的主要質疑聲音,市場價值為導向的輸出難道不是符合市場意志的轉化嗎?以市場為導向而轉化的根本不在於作者,而是市場。

現階段,網路文學逐漸向系統化、集團化發展,良性的收益勢必會促進作者的進步,這種適應時代的文學作品運營模式,勢必會吸引一批專業素養過硬的文字愛好者及已成名作家,發表一批文學價值很高的作品,以點帶面、以局部帶整體,進而帶動業界內的寫作水平的提高。比如 @蔡駿 老師的《鎮墓獸》正在起點中文網連載。而那些真正意義、非「轉型」網路作家們也勢必會隨著市場(大眾精神世界)的需求提高而做出改變和提升,優勝劣汰。

但網路文學作品整體上都成長為大眾所認可的文學高度是不現實的,一方面市場有需求,另一方面網路本身的開放性決定了不斷會有新作者進來挑戰。可以說將文學匠人、文學大家、知名作家、大神與小白作者放在同一平行世界裡,會對文學繁榮與發展起到極大作用。

所以說,網路小說的起點也許是小白文,但是終點絕不會是;網路文學並不會局限文學發展,發布平台也不會限制有價值的作品成文世界名著。

最後說一句,寫作是自由,且不可恥。


嚴肅文學是可以對應通俗文學的。但傳統文學不能對應網路文學。網路只是一個媒介而已,不是一種風格。

什麼是網路文學?

在網路上發表的文學?安妮寶貝也是網路出身,今何在、江南也是網路出身,庄蝶庵在豆瓣閱讀發表。好吧,這幾個例子可能不是很貼切,因為畢竟他們還屬於通俗文學。

王敖、漱弦在豆瓣,伊沙在微博,他們是網路文學嗎?

嚴肅作家以後很可能是先發表電子版,再出紙質版的。

題主提到的作協郭敬明什麼的,完全不可能是傳統文學的代表。

當代嚴肅文學,老一代的殘雪、格非、閻連科都還在寫作,年輕作家也有阿乙、朱岳等。

如果你指的是爽文,是的,不如傳統文學,完全不如。


希望題主能夠明白,不是印成了白紙黑字出版的就能叫傳統文學。

你可以說楊冪唱功沒有陳一發好,但你不能把楊冪樹成華語樂壇符號過來問是否當今傳統歌手不如網路歌手唱功好。

傳統文學丟不起這人,網路文學也臊得慌。


傳統文學中的舊體詩詞畢竟是中古漢語時代的文學,已經沒有多少生命力了,畢竟語言形式已經不適用了。現代人難有好詩也好理解。當然,經典格律詩時代的社會風貌決定了經典舊體詩的內容特點也很難在現代複製。

至於白話小說一般是不拘泥於載體的,手稿拿出來直接出實體書和先出網路版再出書的區別有那麼重要嗎?不見得。把網路文學當成這個時代的某種俗文學就好,等到經久不衰的現象級作品有了一定規模後就可以認為它有資格成為雅文學了。


額,傳統媒介文學遠高於作協吧,作協那種東西……

我群里還有個搞同人(網路非原創寫手。不懂同人是什麼意思的可以百度下)的孩子還正計劃申請某地作協呢,因為定期聚餐,飲食水準不錯。

而這個孩子的作品在我們群里(網路非職業寫手)都算不上多好。


不管作協怎麼樣,反正網文開始走下坡路了,原因就是太商業化了


各種盜版以及軟體....還有抄襲....我們鹹魚倒不擔心....


提一點。

事實上趙麗華也不是個完全不行的詩人。

我對2000年後的詩人了解不多(其實我對所有詩人都了解不多),應該有挺多在網路上發表自己作品的,但他們似乎也沒有強行與「傳統文學」割裂開。2000年之前的著名詩人也有不少自己開論壇、開網站的。

不同於小說,現代詩的圈子應該是沒有多少所謂「傳統」和「網路」的對立的。


網文是按字數收錢的,一部千萬字的網文除去灌水和湊字數,你猜猜能剩下多少?傳統文學好歹還能表達下思想,網文打怪升級換地圖打怪升級換地圖,完全圖個爽,結果群眾還就吃這套


強行把文學二分,你要懟作協就去懟作協,要去懟哪個作者就去懟哪個作者。

說白了,所謂的實體文學領域的存在與否根本無法阻止一些垃圾的出現,而所謂網路文學領域也不是一片凈土。

你認為這些渣滓的出現是一個夕陽紅產業的大勢所趨,但是我想說,這些渣滓到哪裡都一樣,他們看中了實體的利益,所以依附實體賺取名利而已,有朝一日覺得網路賺錢了,好出名了,他們何嘗不能把網路搞得烏煙瘴氣?


題主這個分類讓人看不明白,出版物=傳統文學,電子書=網路小說?網路和實體只是書的載體,你所謂的「傳統文學」在網上也是有正版電子書的,你所謂的「網路小說」很多也是出了實體書的,為什麼非要這樣對立起來?堅守文學陣地的,從來都是那些肯靜下心來認真雕琢對待自己文字的作家,是那些能耐得住寂寞的人,而不是「網路文學」,「實體文學」這些抽象的概念。

以下是我隨便打開閱讀APP截的


我的看法倒是簡單,這個劃分是:為取悅自己寫的小說叫傳統小說,為取悅讀者寫的作品叫網路小說。

再加一點,之前和朋友開玩笑說,小說為什麼越些越長呢?因為紙便宜了啊!

莊子寫《逍遙遊》不過幾百個字,因為那時的小說寫在竹簡上,要像現在這樣動輒幾百萬字,那竹子早被砍光了吧?

所以,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大長篇,網路小說,都是必然趨勢,現在作品良莠不齊,是因為剛剛開始發展,還沒有篩選的階段,加上很多人「套路化,商業化」寫作,等過幾年網路小說完全成熟了,會有越來越好的作品出現的。

至於是不是網路小說堅守了文學陣地,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只不過不是現在這些網路小說,時代的發展里,網路化寫作是必然趨勢,至於哪些作品出色,要看哪些作品能在時間和讀者的篩選里留下來。

最後說一點個人癖好,我不喜歡爽文,不喜歡套路,不喜歡湊字數的大長篇。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為自己寫作,寫自己的感悟,寫平凡而偉大的一些人,哪怕這些人貧窮殘疾落魄或者瘋癲。而不是生來就容色傾城武力爆表聰慧堅韌的女主男主。


傳統文學這類的概念問題我沒有什麼發言權。

但是,現在的一些所謂的小說什麼的都寫的什麼啊?!現在大家追捧的又都是什麼呢?!

玄幻修真?霸道總裁?

一部什麼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火了,然後一股腦現在全是各種這個小說那個小說改的還基本都是玄幻修仙……反正換來換去也就那幾個人在演,出了電視劇版再齣電影版……

應用商店搜一下,最火的幾個閱讀軟體,打開,能有幾個是能搜到魯迅、大仲馬的??

其實吧,也不怪作者,還不是隨著大眾潮流。哪種流行,哪種能賺錢,就寫給大眾想看的那種類型的。


推薦閱讀:

新手作家,寫作有什麼注意的問題?
寫作中你遇到最奇葩的改稿要求是什麼?
在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一份成功的項目總結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一個人的(應試)作文水平是否完全代表了其寫作能力?

TAG:抄襲 | 網路文學 | 寫作 | 文學 | 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