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跟澳大利亞相比,真的只是二流發達國家嗎?
大學覺得下面這篇文章靠譜嗎?
-----------------------------------------
跟著老公離開華盛頓來澳洲差不多一年啦,越來越喜歡這裡了。
剛來時候還很不情願,覺得都是去不了美國的才會去澳洲,到了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澳洲因為一共就只有30個大學,而且還全都是公立大學,所以水平都不錯,平均水平遠遠高於美國大學。雖然世界上最好的大學都在美國,不過澳洲平均水平應該都能進美國前200,一半能排進美國前100? 我也不知道怎麼比較,只能猜。相比美國有3000多大學,水平良莠不齊,澳洲政府對於大學的要求嚴格多了,所以澳洲大學質量都比較平均,不存在美國那種金 字塔似的大學分級。澳洲這裡很少給外國人獎學金,留學生基本都是自費,華人學本科的最多,研究生以上的就很少了。澳洲華人留學生家境普遍比北美強不少,因 為美國基本都是家裡沒錢沒勢的,只能靠獎學金留學讀碩博。參見美國最權威的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澳大利亞有7各大學排名世界前100,總數世界第三,人均的話則是世界第一,遠高於美帝和英國。
澳 洲華人的整體素質感覺高出美國一大截。據說1980年之前澳大利亞是不開放亞洲人移民的,澳洲的種族歧視惡名也是那時候叫響世界的。1980年後開放移 民,這也造成了澳洲的亞洲人和美國成分不同,澳洲這裡基本以是第一代技術移民為主,一些商業移民,再加上就是留學生。澳洲的華人留學生基本都是家裡有錢 的,很多都是公務員或者商人的子弟,因為全是自費生,整體素質比美國苦哈哈的要靠獎學金生活的強太多了,無論是身體條件精神面貌還是生活狀態。澳洲留學生 基本都是大城市中產以上家庭出身,吃的穿的用的東西都比美國的留學生高一個層次。美國華人移民里,70%是偷渡客和偷渡客的親屬出身。所以搞得美國華人社會地位很低很低,甚至很多老黑勞模都覺得中國人不交稅光吃福利,是社會蛀蟲。澳洲就基本不存在這個問題,不管是留學生還是移民,基本都是國內一二線城市的中產以上出身。互相關係都很好,因為多數人都不需要為錢操心,即使沒辦法移民,回國靠家裡也會有份好工作;美國 留學生,尤其是拿獎學金的那部分相比之下很多就一定要自己拚命了,不然回國就是待業的命。看來還是那句話,經濟基礎決定道德水準。也有一下家裡借錢出來留 學的,一周隨便打打工,少說也有300澳元的收入了,雖然學費是掙不回來但是也不需要為衣食住行操心。
澳洲華人大多數是技術移民出身,所以移民的教育程度普遍比美國高一大截,一般來說找專業工作根本不是問題。不知道為什麼美國搞了那麼親屬移民政治避難移民還有偷渡移民,反而社會最需要的技術移民比例很小很小。這個所謂的人道政策要是不修改,美國未來的日子會更艱難。
我現在學會計,學費差不多要一年3萬澳元,生活費再怎麼省,在悉尼這種城市1萬5也是省不了的。就說汽油的價錢吧,現在是151.99澳元每100升,大家自己算算吧,1澳元等於1.07美元。停車費,悉尼都是15澳元一小時起的。姐一共就停過一次,以後就再也不敢開車進city了。房租更誇張,悉尼這裡留學生很多都租不起房間,甚至租不起客廳,只能兩個人共同share一個客廳,這樣還要100多澳元。(剛才忘了說了,澳洲這裡房租和美國不同是按照每周結算了,也就是100多澳元一周)。現在澳幣兌人民幣漲得太凶了,買房這兩年估計夠嗆了。悉尼不太遠的地方平均房價差不多70萬 澳元,在澳洲只能排第三。老公剛起步,姐還在邊上學邊打工,估計過幾年才能考慮了。澳洲因為社會穩定,還有不斷的移民作為購房主力,房價過去100年的統 計基本上是10年增長1倍。不管二戰,金融危機都沒有動搖過這一規律,收益非常穩定,所以全世界很多基金都把錢投入澳洲房地產。不過澳洲的政府和金融機構 遠比美國同行負責,金融機構對於貸款買房非常嚴格,澳洲失業率又一直是世界上最低的,基本不會發生美國那種次債問題。
我看成了澳洲和美國比真的是二流國家嗎……還準備點進來替澳洲辯護一下 然而(微笑臉)。
這文章像是移民中介寫的… 而且描述感覺像是挺多年前寫的,澳洲礦業還發達經濟最好的時候,現在澳元早貶值了。
在美國華人的中堅力量早已經是8、90年代出來讀書工作的大陸高材生,有一技之長,大部分是中產階級,納稅主力軍,有一定社會地位。近10年來去美國讀高中 本科的也越來越多,基本上家裡有資金 成績也不錯的首選會是去美國讀書。美國的科研創新能力世界第一,這點很難否認吧。許多最新的技術,產業,商業模式都是從美國推廣到全世界的,還要怎樣才算最發達。其實我是從美國搬來澳洲的,作為一個平凡百姓,生活上我更喜歡澳洲一點。但也僅僅是因為氣候好,吃得好,咖啡好喝,再加上福利好(雖然還沒享受到)。在美國的收入聯邦稅州稅等等雜七雜八扣完後也就剩一半多一點,有啥福利啊 啥都沒有。其他方面沒覺得這兩個國家有什麼差別,畢竟同源都是安格魯撒克遜的後代。美加澳這幾個新大陸國家其實挺相似的,和歐洲相比有一種相似的土感……
我這樣的沒遠大抱負的普通人挺適合在澳洲生活,能生活得很舒服,比在美國輕鬆,家庭的醫療和教育開支會少一些,畢竟沒有保險的話也還有medicare兜著,而將來有了孩子, 也不用像美國家庭那樣攢出幾十萬學費備著,澳洲大學都是公立,學費低且有政府貸款,很省心。
然而對於有理想 想改變世界的人 想做學術的人,那肯定是美國的土壤更好。很多想折騰的澳洲人也去了美國。矽谷每年就從澳洲招不少人過去。來……一段……當前版
跟著老公離開中國來澳洲差不多一年多啦,不知道該說什麼。
剛來的時候還不情願,覺得是去不了美國的人才會來澳洲。到了才發現就是這麼回事。澳洲一共就只有30多個公立大學,私立院校也很多,今年也倒了不少,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平均水平差強人意。世界上最好的大學都在美國,雖然澳洲有不少大學排名不差,但是依舊比不上。我也不知道怎麼比較,只能猜。相比美國有3000多大學,水平良莠不齊,不知道為何澳洲數量差那麼多,但是情況也沒有提升多少。澳洲這裡很少給外國人獎學金,留學生基本自費,所以很操蛋。現在學碩士的更多了。澳洲華人留學生家境普遍比北美強不少,我也不知道怎麼比較,只能猜。參見那些世界排名。澳洲大學排名越來越高,總數世界第三,人均的話世界第一,我也不知道怎麼比較,只能猜。
澳洲華人的整體塑造感覺高出美國一大截,我也不知道怎麼比較,只能感覺。據說1980年之前澳大利亞是不開放亞洲人移民的,澳洲的種族歧視惡名也是那時候叫響世界的。198年後開放移民,這也造成了澳洲的亞洲人和美國成分不同,澳洲這裡基本以第一代技術移民為主,不少僱主擔保移民,以及一些商業移民,再加上就是留學生。澳洲的華人留學生基本上家裡都還可以,有不少人也是花光了積蓄出國,因為是自費生,生活水平比苦哈哈的要考獎學金生活的強太多了,無論是身體條件精神面貌還是生活狀態其實也沒什麼特色。澳洲留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人數以北、上、廣、深、江蘇、四川、福建為多,在這吃不到什麼夠味的澳洲菜,diss fish and chips。美國華人移民里,很多是偷渡客和偷渡客的親屬出身。所以搞得美國華人社會地位很低很低,甚至很多老黑勞模都覺得中國人不交稅光吃福利,是社會蛀蟲。澳洲其實這麼多年來也有很多黑民,官方數據每年五六千華人滯留澳洲。澳洲不管留學生還是移民目前來自國內各類城市,互相關係差強人意,多數人都不需要為錢操心,即使沒辦法移民,回國靠家裡也會有份好工作,所以口碑不太好。美國留學生,尤其是拿獎學金的那部分相比之子啊很多就一定要自己拚命了,所以有足夠的社會歷練和經驗積累。看來還是那句話,無論平窮貴賤,努力就會有回報。也有一些借錢出來澳洲留學的,一周打工三天估計收入200澳幣,掛一科的一學期的錢都搭進去了。學費掙不回來,現在房租都快掙不到了。
澳洲華人大多數是技術移民出身,都被移民政策虐過。移民越來越多,澳洲就業情況也並不是非常明朗,十個會計移民最後估計就一個做了會計。不少IT移民吐槽賺的還沒國內多,工程師找不到工作。
我現在學會計,學費MD漲到4萬多澳幣了。生活費再怎麼省,在悉尼這種城市一年2萬澳幣也是省不下來的。汽油費停車費貴的批爆,房租更誇張,悉尼這裡留學生花費比其他地方高很多,就因為房租。就算客廳隔間現在都要200澳幣/wk。房價漲的狠,但是沒辦法隨便買了,沒有身份的人必須全額,shit!悉尼房價穩居澳洲第一,除了貴我沒有其他形容詞了。匯率又漲了,每次交學費的時候就漲。老公剛起步,姐還在邊上學邊打工,反正現在學會計移民要雅思8888,我也移不了,破罐子破摔。澳洲近來社會發展一般,礦業殘廢之後不少當地的工程師都失業,以前房產行業蓬勃發展,今年各種政策限制,房產中介都倒了好多。澳洲失業率大概5.6%,福利在削減,移民政策在收緊,好像沒有想像中的好,和美國比?我也不知道怎麼比較,只能猜。
這個問題Quora上有的問。How is living in Australia different from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真正的美國人或者澳大利亞人會來回答呢。
在這裡問,你只會得到站在華人角度看其它國家的答案。
我認識一個在新洲的美籍黑民……白人……在這打黑工的…做機械維修…技術很好。可見美國人民也覺得澳洲好…如果從福利,環境,低層人民收入尤其是醫療來說和澳洲比美國確實第三世界了。但是要比經濟活力,機會,物價,科技美國又吊打澳洲三條街。所以看從什麼角度了
我來說幾句公道話吧。
我在波士頓生活了三年,在墨爾本生活了三年。
去過美國的二十多個州,十多個國家公園,也去過澳洲的所有州的首府城市。
總的來說,澳洲更平和一點,美國發達的大城市更熱鬧一點。 澳洲的整體水平相對於集中,美國的兩極分化比較嚴重。
紐約,洛杉磯,邁阿密這些城市人口比較多,夜生活也非常的豐富,遠超悉尼墨爾本。但是不得不說,這幾個城市的治安和環境真是爛得一比,比中國一線城市差遠了。亂七八糟的法拉盛,雖然什麼都有,感覺還不如國內的小縣城。澳洲大城市雖然環境和治安相對較好,但是晚上十點以後沒有夜生活也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美國人更熱衷於體育,澳洲人更熱衷於戶外。
人口組成部分感覺 澳洲的北方華人偏多,美國的的南方華人(福建,廣東)居多。這一點沒有任何的地域歧視,也沒有任何的精確數據依據。單單是從個人感覺來說。還有澳洲的Chinese food 更地道一些,雖然以前也經常去法拉盛(也在LA呆過幾個月),但是憑心而論,無論是數量上和還是質量上,悉尼墨爾本這邊的的好吃的真的超過紐約波士頓。 來美國的華人,可能更多的是想要一展抱負,功成名就。來澳洲的華人,可能更多的是想要享受生活。
澳洲的工業不發達,澳洲沒有自己的車企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不要和我說霍頓,你自己去查資料,看看霍頓究竟是誰家的)。但是澳洲的農牧業的是比美國厲害一些。簡單舉個例子,美國買車便宜,澳洲奶粉質量好。
生活消費的話,不太好比。總之我感覺波士頓和墨爾本的消費差不多。在美國,小費基本是必須給,在澳洲,小費大多數不給。 墨爾本的房價和波士頓的放假旗鼓相當吧。我比較的都是好一點兒的地方,比如波士頓旁邊的Newtown和墨爾本旁邊的southbank(都貴的一批 )。好一點的區域,稍微看上眼的house,沒有2M一般都下不來。
要說時尚的話,我覺得都土的掉渣。比起英國和法國來,美國和澳洲都是鄉巴佬,誰也別瞧不起誰。美國的快銷品牌很多,但是你敢說這是時尚嘛?澳洲嘛!幾乎連快銷品牌也沒有。美國的outlets買衣服會便宜很多,但是你們知道嗎?outlet里的衣服和正品櫃里的衣服完全不一樣,質量也不是很靠譜。
要說移民難度的話,都不太難。澳洲和加拿大一樣,主要依靠打分制。美國的話,渠道更多一點。不過整體來說,都不是很難。而且兩個國家互認程度還是比較高的。比如說,你可以拿美國駕照直接換澳洲的full license。澳洲人在美國工作也是比較都歡迎的。
論選舉制度什麼的,你們先換了國籍再說吧。論社會保障什麼的,你們真的要去領救濟金嗎?論教育水品的,你們有能力去上美國藤校再說吧(自認為澳洲八大相當於美國 15-30的水品,你們沒有必要來糾結這個排名,我就這麼隨口一說,強烈認為過分在意排名的學校都是垃圾學校)。論澳洲落後的,你們去美國的中部看看再說吧。
別老看一個環境能帶給你什麼,多去想想你能不能在所有的環境里做到上層。這本來就是一個非常蛋疼的問題。
最後希望所有在土澳的,在美帝的朋友們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你都可以如魚得水。
其實美國人眼裡,最羨慕的國家就是澳大利亞。因為想到澳大利亞,聯想到的就是免費醫療,衣食無憂,陽光海灘,帥哥美女。
看看好萊塢大牌明星一大半都是澳大利亞人就知道了。美國很多少女的夢想就是嫁個雷神,梅爾吉布森,拉塞爾克羅,西斯萊傑,薩姆沃星頓這樣的澳洲帥哥。
每年美國雜誌評選的世界最宜居城市排名,澳大利亞5大城市都長期稱霸前十。
美國人也羨慕澳大利亞人的長壽,澳大利亞人均壽命世界第二, 僅次於日本,而美國則因為醫療太差,人均壽命還不如中國高。美國自己評出的世界發達國家醫療排名,澳大利亞常年排名第一第二,而美國自己則是發達國家墊底。
美國人有多喜歡移民澳大利亞,從賴在澳大利亞不走的非法移民數量就能看出來。澳大利亞官方數字,澳大利亞的非法移民中美國人數高居第三,僅次於中國和馬來西亞,也是一大奇葩了
澳大利亞可能是地球上唯一一個令美國人嫉妒的國家。從美國人給澳大利亞人的外號就能看出這一點。美國人發明了一個詞特製澳大利亞「The Lucky Country」。為何這麼說呢,就是形容澳大利亞建國一兩百年來,只要靠從地上放放牛羊,從地下挖挖礦產,就成為世界上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而美國人天天吃苦耐勞的幹活,生活水平卻只能在發達國家裡排名中游,到現在連基本的全民免費醫療都搞不定。
澳大利亞還有令美國人羨慕的是社會及其和諧,犯罪率很低,人種素質相對美國也極高,90%的人口都是白人和東亞東南亞移民,城市建設上,美國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和澳大利亞大城市相提並論的,紐約洛杉磯的居民到澳大利亞旅遊後無不對自己國家破敗的基礎設施面紅耳赤。澳大利亞因為移民條件比美國嚴格很多,而且90%的移民都是技術移民,所以移民素質比美國高很多很多,一直令美國人羨慕不已,以至於剛剛當選的特朗普正在研究效仿澳大利亞的移民打分制度提高美國的移民素質。
雖然美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體育大國,但是澳大利亞靠區區兩千萬人口,奧運金牌獎牌卻常年躋身世界前十乃至世界前五,也是一個神話了。就算澳大利亞不是很流行的籃球,澳大利亞男籃在倫敦也取得了奧運會第四名的驚人成就。
澳大利亞最吸引美國人的無疑還是宜人的氣候,每年都有很多美國加拿大的抑鬱症患者被醫生推薦去移民澳大利亞享受充足的日光,尤其是加拿大人,很多富裕的老人退休後都移民澳大利亞,享受溫暖的氣候。姑且不論這文章別的地方靠不靠譜,美國的master都是拿獎學金讀的,這點我就不服了,學校可是一分錢沒給我,連最低獎學金一年三千都沒有。就希望這文章是對的,那我至少讀博士不需要自己家裡拿錢了(攤手)
其實這個問題在兩個國家留學生的論壇和群裡面逛逛就能找到答案。
美國學生論壇一般除開討論政治外,還有怎麼拿TOP20的全獎,怎麼拿大公司的offer,怎麼做項目。澳洲的留學生論壇呢?這門課好不好過,老師嚴不嚴格,這個專業畢業後好不好找工作。。。。對了,還有哪裡有好吃的。
感謝你,澳大利亞。
感謝你,讓我在踏出家門的那一刻依然感到自己是安全的。
感謝你,讓我在郵局裡排隊寄包裹回美國的時候,不必擔心一些被激怒的瘋子會舉著槍進來掃射。
感謝你,讓我不會擔心女兒會在學校里成為一場血腥大屠殺的受害者,或者丈夫會在外用餐時被人在餐館裡槍殺,或者我的那些同性戀朋友們會在酒吧里倒在一個瘋子突突冒煙的機槍下面。
感謝你,尊重和保護了大眾的利益而不是個人的自私。
感謝你,認識到槍支不是玩具,不應該被用於娛樂目的,不應該與灌輸權力和灌輸尊敬划上等號。
感謝你,沒有鼓勵它演變為陽剛之氣的一種延伸形式。
感謝你,沒有活在一個虛假的現實里,一條想像的鋼索上。那裡的人們自以為是超級英雄牛仔,自以為上帝賜予了他們擁有槍支的權力。
感謝你,在法律無法保護其應當保護的人民利益時及時對它加以修改。
感謝你,把對人民的保護放置在對教條的保護之上。
感謝你,沒有被憲法的條條框框所石化。
感謝你,拒絕認可那些擁有槍支的借口。
感謝你,認同周末帶槍去射擊場玩的想法是一種自私的放縱,卻不是不可剝奪的權力。
感謝你,關心人類同胞多於關心那些槍支本身。
感謝你,展現了足夠的智慧,明白更多槍支不會讓人們變得更加安全的道理。
感謝你,沒有對因為把價值362億澳元武器賣給其他國家,武裝自己的敵人而產生的民眾恐懼作出妥協。
感謝你,做到一些我自己國家無法做到的事情:使人民感到安全。
我意識到,槍支暴力事件在澳洲仍然存在,但其程度遠低於美國。
當我和丈夫第一次搬家來到澳大利亞時,我們曾經在墨爾本的Fitzroy住了三年。
有朋友對那裡的治安表示擔憂,我們通常會一笑應之。
在擁有槍支文化的國度里,和平從未真正存在過。那種警戒狀態會隨時出現並迅速升級。
在人員密集場所,購物中心,電影院,校園,體育場館,在這些我們原本應當感到安全的地方,槍支暴力帶來的那種恐懼感是永遠揮之不去的。
你無法洞悉生活在一個槍支社會中的恐懼程度到底會有多深-直到你再也不居住在那樣的社會裡。
住在澳洲,讓我的害怕感覺變淡,對周圍人的懷疑也變少。因為,當周圍每個人都可以持槍時,任何人都有可能衝上來對你開一槍。
美國的槍支法律滋生出了人民之間一種不健康的彼此懷疑和反目成仇情緒。
「我會先開槍打你」的心態和友情與團結是格格不入的。
但是,擔驚害怕之外,槍支還賦予了一種權力和控制的錯覺,而它其實是給社會造成最大傷害的根源。
人們害怕的,不是下一次的恐怖主義隨機襲擊,而是彼此,而是身邊的任何其他人。
因此,為了自保,他們會怎麼做?買槍自衛。
然而,當我們回過頭去看看美國這30年里發生的62起重大槍擊事件,卻發現沒有一起槍擊事件是被持槍自衛的普通百姓所平息的。
所以,我選擇了在一個安全的國家裡,從一個安全的距離去看待這一切。
對於我在上面所表現出來的感激之情,我也同時有罪惡感。我是美國人。我對於祖國的很多東西感到驕傲。但對於這一點,這些數不清的原本可以避免的暴力事件,我感到非常,非常的慚愧。
當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發生時,我坐在陽光明媚的客廳里看到這則新聞。身旁,快一歲的女兒在聖誕樹四周爬著。這裡正處夏季,澳大利亞的最佳季節。微風帶著和煦,而太陽則在後院的泳池裡折射出粼粼波光。
但電視屏幕里正上演著我能夠想像到的最恐怖畫面。那麼多死去的孩子,樹底下那麼多的裝屍袋,那麼多冰冷的小床,那麼多永遠不會到來的生日聚會,畢業典禮,結婚典禮,以及那麼多從此支離破碎的家庭。
我的身體能夠感受到同樣的痛苦,一如他們就是我的孩子,他們就是我的家人。
我無法想像這樣可怕的東西發生在我的孩子身上,一顆人為射出的子彈穿透她的嬌小身軀,奪走她無限美好的未來,也奪走我的摯愛。
我坐在那裡,看著那些父母痛哭尖叫。我看著她們流淚。我看著家人朋友在互相勸慰。
我很生氣,我也很傷心。
我抱起女兒,用力抱緊她,在她胖嘟嘟的臉頰上親吻下去。
我感到了欣慰。
我欣慰自己住在這裡,一個真正為停止槍支暴力做了許多的國家裡。
感謝你,澳大利亞。
Thank you, Australia. Thank you for making me feel safe when I walk out my front door.
Thank you for not making me wonder if some enraged lunatic is going to shoot up the post office
Thank you for not making me worry that my daughter will be slaughtered in a bloody shooting-spree at school, or that my husband might be shot in a restaurant while he has lunch, or that my gay and lesbian friends will be mowed down by a madman with a machine gun at a nightclub.
Thank you for honouring and protecting the good of the whole and not the selfishness of the individual
About 700,000 guns were handed in to Australia"s buyback nearly 20 years ago. Photo: Dean SewellThank you, Australia, for recognising that guns are not toys. That they shouldn"t be used 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 and that they don"t imbue a person with power, nor do they command respect.
Thank you for not celebrating them as extensions of masculinity.
Thank you for not living in a false reality, on an imagined frontier, where everyday people think they"re super-hero cowboys and that God guaranteed them a gun.
BREAKING NEWS ALERTGet the latest news and updates emailed straight to your inbox.
By submitting your email you are agreeing to Fairfax Media"s terms and conditions and privacy policy .
Thank you, Australia, for changing a law when the law wasn"t protecting the people it was meant to serve.
Thank you for putting the protection of your people above the protection of a doctrine.
Thank you for not being fossilised by your constitution.
Thank you, Australia, for not accepting the excuses for owning a gun.
Thank you for understanding that wanting to have a gun to play with at the shooting range on the weekend is a selfish indulgence, not an inalienable right.
Thank you for caring about your fellow man more than your gun.
Thank you for being intelligent enough to know that more guns don"t make people safer.
Thank you for not capitalising on your citizens" fear while you arm their enemies and make $36.2 billion selling weapons to other countries.
Thank you, Australia, for doing the job my country can"t: making its people safe.
I realise that there are still occurrences of gun violence in Australia, but nothing like there is in America.
When we first moved to Australia, my husband and I lived in Fitzroy for three years. Friends questioned our safety there. We usually laughed in response.
In a gun culture, there never really is peace. There is a constant, heightened state of alert. In crowded places, the shopping centre, the cinema, school campuses, sporting events, in places where we should feel safe, there is the nagging fear of gun violence always present.
You don"t realise the weight of the fear of living in a gunned-up society until you don"t live there anymore.
Living here, I am less afraid, less suspicious of my fellow man as well. When everyone has a gun, anyone can be the one who"s going to shoot you.
America"s gun laws foster an unhealthy suspicion of its citizens and turn people against each other. An "I"ll shoot you first" mentality is not one of camaraderie and unity.
But, fed by fear, it"s the false sense of power and control that a gun provides that does the most damage to a society.
Instead of being frightened of the next random act of terrorism, people are afraid of each other.
So what do they do to control that fear? They buy a gun to defend themselves. Yet not one of the 62 mass shoot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over the last 30 years has been stopped by an armed civilian.
So I watch all of this from a safe distance, in a safe country, and I feel almost guilty for my gratitude. I"m an American. I"m proud of my country for so many things, but for this, for these countless acts of preventable violence, I am terribly, terribly ashamed.
When the 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 shooting happened, I watched from my sunny living room while my almost one-year-old daughter crawled around the Christmas tree. It was summer here, Australia at its best. A warm breeze, sun glinting off the pool in the backyard.
But on the television screen was the worst horror I could ever imagine. So many dead children. So many unopened packages beneath so many trees. So many cold little beds. So many birthday parties that would never come, graduations, weddings, families that would never be and so many families that would never be the same. My body ached for them as though those children and those families were my own.
I could never imagine something so horrible happening to my child, a man-made bullet tearing through her tiny body, stealing her future from her and that love from my life. I sat there and watched the parents scream. I watched the tears. I watched the friends and family try to console. I was angry. I was sad.
And when I picked up my daughter and squeezed her and held her to me and kissed her baby-fat cheeks, I was grateful. I was grateful to live here in a country that does more than say gun violence should be stopped. It"s done something about it. Thank you, Australia.
Aubrey Perry is a Melbourne-based writer and artist who is original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去過很多國家,澳大利亞華人是西方國家中社會地位經濟地位最高的這點毫無疑問。當地華人就基本都住在富人區或者中產階級區,素質比美國那一大票偷渡客們強太多了。澳華人穿衣打扮和美國都不一樣,美國華人社區氛圍和居民穿著言談舉止感覺就是濃濃的中國城鄉結合部風格,也難怪因為大多都是鄉下人偷渡去的。兩國的華人飯店檔次服務和味道也差很多,澳洲跟中國大陸大城市基本是一樣的,甚至中國流行什麼澳洲就有什麼,美國則都是鄉下縣城的水平,難吃得要命裝修也是殘破不堪不忍直視。
另外澳大利亞華人的政治地位也遠遠高於美國華人。澳大利亞連續兩屆最高領導人,前任陸克文和現任特蘭布爾,都把獨生女兒嫁給了華人當老婆。澳大利亞女性政客黃英賢,曾經在陸克文出國訪問時候短暫代理過澳大利亞最高職位~總理。也是西方國家中獨一無二的。而美國華人地位則卑賤很多了,美國華人考大學,要比黑人白人墨西哥人考試成績高出幾百分才有可能被錄取,甚至美國在推行亞裔細分法案,要求把華人檔案和其他亞洲人分開,對華人採取進一步的針對性歧視措施,這在澳大利亞華人看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去過兩國大城市多次的我毫無壓力的表示,美國的城市建設尤其CBD跟澳洲比起來那就想是垃圾好么,到處髒兮兮破破爛爛的,基礎設施不知道落後悉尼墨爾本幾十年。紐約的火車地鐵上到處都是各種奇葩尿騷味,芝加哥唐人街被各種黑人區包圍起來,為什麼在中國一線二線工作後的居民根本不考慮移民美國,實在是因為去旅遊一下就知道美國的底細了,根本不適合中國中產階級移民生活。而澳大利亞則完全不同,到處都是中國大城市的居民,澳洲很多富人區的學校都被稱為上海中學,北京中學等等。現在熱衷於去美國的大都是不通世事留學生,他們從小看美國電影長大以為美國很繁華,其實美國娛樂活動尤其是遠不如澳大利亞豐富多彩,一則是因為美國天氣不如澳洲暖和,另外美國犯罪率太高,有家庭的人晚上都是不敢出門的。澳大利亞雖然也存在犯罪問題,但遠遠比美國好多了為什麼前幾段還是
「澳洲的華人留學生基本都是家裡有錢的」到最後一段就變成了
「悉尼這裡留學生很多都租不起房間」沒搞懂邏輯大概是沒編好?問這問題的,是澳洲房地產水軍嗎啊哈哈哈哈
年初有去加州玩了一下 外加大峽谷和拉斯維加斯。澳洲全方面的被完爆。就算是澳洲引以為豪的自然風光也在grand canyon和優勝美地和死亡谷面前秒成渣渣。更不用說好萊塢和矽谷的種種瘋狂撈金的故事了。回到悉尼後,覺得市容市貌可能幹凈很多比起洛杉磯和舊金山。當然悉尼對於華人來說生活可能會更方便,國內有什麼新東西悉尼馬上也會有,各種飯店口味也都和國內差不太多。
中介軟文吧。。
你跟我呆過的簡直不是一個澳洲。雖然澳洲有各種好,但單拿一個就業環境說,真比不上美國一個手指頭。不要相信中介的軟文
說真的,作為一個移民代理,我真心希望這是真的,我反正是寫不出澳洲吊打老美這樣的話。。。
我真是笑了,美國要是二流發達國家,你一個軍事科技文化經濟總量都不如美國的大島國是幾流?這種問題出現在知乎簡直就是對這個平台的反智褻瀆!
除了說美國留學生沒錢沒勢之外,其他我就忍了,畢竟美國確實很坑。如此武斷地藐視留美留學生,想必題主並不是美國留學生中的中上級別以上的。幾千萬隻是門檻,沒九位數不好說有錢,家產十位數的政治犯金融企業家一抓一大把好嗎。
澳洲就只是一個養老混學歷的地方,不過也不能說去那裡就不好。澳洲相對於國內人來說就是一個相對開掛的地方,管你是985畢業的還是三本畢業的,反正八大隨便上。也不用拿國內打工仔的那種微薄工資的。地還大,賣個北上深的泥瓦房分分鐘換來一套悉尼豪宅
總之澳洲以外的人都看不起土澳人,但圈內人可能真的覺得那裡挺開心的吧原來世界第一發達國家就這種水平啊…原來老美這麼窮啊…還是我大天朝好啊!(答主在澳洲)
推薦閱讀:
※假如Trump當選總統,會把修牆的工程包給自己或自己人嗎?
※美國西班牙紐西蘭哪個國家適合我移民?
※加拿大留學College目前哪個省份移民政策最好?
※H1b對美國而言是不是多餘的?
※文科生通過留學移民去加拿大還是澳大利亞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