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大悲心?
如題,大悲心是一個什麼狀態?
當你自己痛苦的時候,去體驗這個痛苦的感受,然後升起「願一切眾生皆得離苦的心」,甚至於升起「願我替一切眾生受苦」的心,此時的感受就是大悲心,大悲心雖然來源於痛苦的體驗,但是卻是柔軟而沒有抗拒的,雖然痛苦,但沒有恐懼,也沒有抗拒,沒有顛倒。
大悲原本是出自原始佛教的四無量心的悲無量,悲以不害為體,拔苦為業。注意,佛教的大慈大悲是沒有愛的,也就是指眾生的死活聖者是沒有牽掛的,佛陀也不會因為眾生受苦而悲傷,慈以無嗔為體,與樂為業,同樣沒有愛的含義。慈悲喜舍是入定法門之一,修慈悲喜三無量最高可至三禪,舍無量可至四禪,是聖者修福報的遊戲之地。四無量心的功德非常大,一個修四無量心的聖者如果出定後,對此行者的一切造業可以即刻獲得果報。
大乘佛教的慈悲是貶低阿羅漢的一種託詞,說阿羅漢沒有度眾生的慈悲心,是自了漢,不究竟。認為佛陀成就大悲以及般若而名無住處涅槃,而阿羅漢只成就般若斷煩惱,沒成就大悲度眾生,所以阿羅漢沒有無住處涅槃,只有有餘和無餘涅槃,沒有無住涅槃究竟。
爾時世尊復告陀羅尼自在王菩薩。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集大悲有十六事。何等十六。
一者 菩薩摩訶薩 見諸眾生 貪著我見。以我見故 增長諸見。常為生死之所系縛。
是故菩薩為此眾生修大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法化。為壞眾生如是妄見。
二者 見諸眾生 心懷顛倒。常見無常 無常見常。苦見於樂 樂見於苦。凈見不凈 不凈見凈。我見無我 無我見我。
是故菩薩為此眾生修集悲心 悲因緣故 宣說法要。為壞眾生如是四倒。
三者 見諸眾生 心懷憍慢。實無有物 而生物想。實無有事 而生事想。以是因緣起七種慢。以是慢故 增長惡法。
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法要。破壞眾生如是憍慢。
四者 見諸眾生 五蓋所覆。以覆蓋故。心多生疑 不解深義。
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法要。為壞眾生如是五蓋。
五者 見諸眾生 沈六入海。眼取色相。耳取聲相。鼻取香相。舌取味相。身取觸相。意取法相。是名為沈。
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正法。為拔眾生如是沉沒。
六者 見諸眾生 有七種慢。一者 慢。二者 大慢。三者 慢慢。四者 我慢。五者 增上慢。六者 下慢。七者 邪慢。
菩薩摩訶薩。
於下慢者。自言勝汝。
於慢慢者。自言最勝 我色勝乃至識勝。
於增上慢者。菩薩語言。汝實非聖。不應便起聖人之想。
為邪慢者。宣說正見。
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憍慢。
七者 見諸眾生 離於聖道。樂行世道惡道。
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正法。為斷眾生世道惡道。
八者 見諸眾生 造惡道行。屬無明愛 妻息所系 不得自在。
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系縛。出離惡道。
九者 見諸眾生 親近惡友 遠離善友。其心甘樂造作惡業。
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惡業。遠離惡友 親近善友。
十者 見諸眾生 造作慳貪。於無明愛 心無厭足
為施智慧。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慳貪無明及愛。施與智慧。
十一者 見諸眾生 我見斷見。
為施眾生十二因緣 真智慧故。菩薩於此而生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正法。為斷眾生我見斷見。施與十二因緣智故。
十二者 見諸眾生 行無明闇。我見 眾生見 命見 士夫見。別異見 邪見 著見。
菩薩為施智光明故。於此眾生而生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所見。
十三者 見諸眾生 樂於生死。於五聚陰 而生親想。
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正法。為斷眾生如是三有。
十四者 見諸眾生 為魔所縛。
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正法。為壞眾生如是魔網。
十五者 見諸眾生 甘樂快樂。而不能知真實樂因。
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正法。示諸眾生真實樂因。
十六者 見諸眾生 求涅槃門不能知處。
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悲因緣故 宣說正法。為此眾生開涅槃門。
善男子。菩薩修悲。悉因如是十六因緣。
「大悲心」和「悲心」是兩個不同概念。 大悲是無緣悲,同體悲。即沒有任何條件的悲,拔一切眾生苦。一切眾生的身體就是我的身體,一切眾生的苦就是我的苦。這樣的發心,就是大悲心。 「四無量心」中的「悲無量心」跟我們平時所說的大悲心是不一樣的,是有區別的。區別在哪裡? 第一、其本體不一樣。悲心,以「無嗔」為體;大悲心,以「無痴」為體。無嗔、無痴,如果我們學習了百法明門論中的百法,那就好理解。簡單說,無痴就是很明白;無嗔,有嗔就會傷害別人,沒有嗔就不會傷害別人。這就是說,悲心和大悲心從很嚴格的術語來說,他們的核心、本質,也就是「體」是不一樣的。大悲心的本質——無痴其實是一種智慧;悲心的本質——無嗔,悲是什麼?解除別人的煩惱、痛苦,不傷害別人,這也就是無嗔。所以,悲心和大悲心本質上是不一樣的。 第二、悲心以「苦苦」為形象,大悲心以「三苦」為形象。我們講三苦(苦苦、樂苦、行苦)。 「苦苦」,就是我們大家都覺得苦的,我生病了,我心裏面很煩,我很苦。不管是誰都覺得苦的,他本身就是苦的。 「樂苦」,就是樂的東西不會一直都是樂的,它最終會變成苦的。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相對的世界,沒有絕對的東西。樂也只是相對的,樂會變成苦,這樣由樂帶來的苦,由樂變成的苦,就是樂苦。這個東西好吃,吃了好舒服,然後不停地吃,最後,樂極生悲,就是這個意思。
「行苦」,表面上看它既不是苦也不是樂,它在不停地變換,遷流、變動不居。日升日落,生生死死,朝朝暮暮,處於不停地變換輪轉中,這就是行苦。這也是一種苦,這個就叫行苦,行走的行。
不管是悲心還是大悲心都是要解決我們的苦。但是,悲心解決的是苦苦,而大悲心解決的是三苦。
當然,佛說了四諦法,也說了十二因緣,還說了四攝六度,這些都有人修,都是修,但方法是不一樣的。先修小乘再修大乘是一條路,直接修大乘也是一條路。大悲心,是依佛乘修大乘佛法的;悲心,是依二乘修的小乘佛法,剛才講了,依四無量心是修小乘佛法的。 第六、悲心是離欲界而證得,大悲心是離有頂天而證得的。剛才說,悲心要靠四禪才能得到,四禪在哪裡啊?在欲界還是色界啊?四禪在色界,要升起悲心,不僅我們的身要離開欲界,而且我們的心也要達到色界的狀態而不是欲界的狀態,這就是悲心要離欲界而證得。雖以四禪生,最高只能證第三禪。大悲心要離有頂天而證得。前面說大悲心必須要依靠第四禪才能升起,但這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還要其他條件,還要有頂天才能升起。有頂天在哪裡?不知道?我們要對三界熟悉,欲界往上是色界,色界往上是無色界。色界分四禪天,無色界也分四層,最上一層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天,就叫有頂天。佛陀成佛,不僅證得第四禪,他是從初禪到非想非非想處天(的禪境)都已證得,然後又回到第四禪,發起大悲心然後成佛的,所以說對有頂天(的境界),要得到它然後又離開他。 第七、悲心為「希望救濟」,大悲心「救濟事成」。就是說佛陀成佛了,大悲心圓滿了,跟他有緣的眾生都救度完了,所以叫「救濟事成」。而悲心只是希望救濟,當然是希望欲界的眾生都好,但不是向佛陀這樣去廣行度化的事業,悲心是一種修禪定的辦法,在禪定中散發我的悲心,散發給欲界所有的眾生,所以是希望救濟,沒有像佛陀那樣廣行四攝六度的事業,所以說小乘是自利,大乘除了自利還要利他,從這點也可得到說明。 第八、悲心哀愍不平等,大悲心哀愍平等。聯繫到前面說的,悲心只限於欲界的眾生,大悲心達三界的眾生;悲心只限於苦苦,大悲心含攝的範圍包括三苦。 大悲心和菩提心是不是一樣呢? 什麼是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就是菩提心。不僅自己要成佛,還要幫助其他眾生也成佛,這是菩提心。有句話叫「悲智雙運」。《大智度論》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這是說菩提心,有三個要素:一是成佛的心愿,二是大悲心,三是無所得的智慧(空性慧)。所以菩提心必然包括大悲心在內。 菩提心由大悲心生起。《普賢行願品》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砂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所以,沒有大悲心,就沒菩提心,菩提心依大悲心生起,菩提心是悲智雙運的心!
平等故無我,無我故大悲,大悲故大智。
以大乘佛教的義理,因為菩薩照見自己本有的佛性,了知自己本具成佛之因,故以諸佛為榜樣,上求佛果菩提;同時了知眾生也本具佛性,也同樣能成佛,故能發起「同體大悲」之心,發願度化一切眾生入佛道。所以大悲心即是普度眾生之心,乃是修行者從眾生平等,眾生皆有佛性而發出的無量廣大之心。
相對的小乘的阿羅漢,之所以被認為沒有大悲心,不能廣度眾生,還要從什麼是度眾生講起。度眾生不是靠嘴皮子,說兩句經文,勸人學佛,就是度眾生;也不是給生活困苦的眾生財物就是度眾生;也不是向身處險境的眾生伸出援手就是度眾生。這些只能算是表相的善業,亦還是有漏的福報,不妨問一句,這世上有什麼眾生是不死的?於是到頭來又幫了誰,又救了誰,又度了誰?所以佛真正要度的不是眾生的色身,而是眾生的法身慧命。
那要如何度眾生的法身慧命?末法的一些愚痴人,以為光靠嘴巴講兩句佛法就名為弘法利生,實在是把諸佛菩薩的智慧想得太簡單,如《金剛經》中佛所說,「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諸佛菩薩的度眾生,是要靠實際行動做出來的,需要修行者以自生之因緣,示現成佛之道,就如同釋迦摩尼佛那樣,以其自身特有的因緣,以其一生,向眾生示現了一條成佛之路。因為眾生的因緣不同,也就意味著每個眾生的成佛之路也會有所差別。而那些有志佛道,發願荷擔如來家業,發願廣度眾生的大善根之人,就會努力以釋迦摩尼佛為榜樣,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成佛之路,同時也向眾生示現一條「新」的成佛之路,同時也是要向眾生證明——眾生皆可成佛,同時也是要證明釋迦摩尼佛為眾生授記成佛,乃是佛語諦實,決定不虛!這才算是真正的度眾生!
可悲的是,末法的一些愚痴眾生,信心淺薄,智慧陋劣,以為釋迦摩尼佛度眾生就是靠他那張嘴,以為他老人家嘴上所說就是佛法的全部,以為佛也只有釋迦摩尼佛這一尊。所以這類人是不相信自己能成佛,也不相信他人能成佛,這類人對於佛法的了解,往往也就停留在字面,喜歡去做歷史的考據,還自以為聰明,以為自己懂得佛法,實際上這一類人的內心是非常自私自利的,認為自己不行也就罷了,還希望他人也不行。
通過以上的比較,就能解釋阿羅漢為什麼是自了漢了,因為阿羅漢的智慧有限,只會照著釋迦摩尼佛說的做,他只是重現了釋迦摩尼佛所說的法,並沒有為眾生開拓出新的成佛之路,也沒有示現釋迦摩尼佛的眾生皆可成佛的本懷,其最終做到的,只是自我的解脫,而不是廣度眾生。如果這時阿羅漢能回小向大,更進一步,去探求釋迦摩尼佛的心境,去觀照自己本有的佛性,就能步上普度眾生的成佛之道。
每個眾生要如何選擇,是否能發出大悲之心,還是要看每個人的因緣,不過眾生畢竟成佛,發大悲心只是遲早的問題,發得早就能早得樂,發得晚就多受苦。
謝邀。
先引用大悲心陀羅尼經觀世音菩薩說的吧。
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
大悲心是開悟後如來藏的心體,佛心,一片大慈悲。但絕不是簡單的善心,這種心體用語言是很難表達的,大悲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深心、柔軟心、細懸、若有所失的空悲的感覺等等,聽來還是一頭霧水。
這種不可思議的大慈悲,是你從來沒有體驗過的,它是那樣的深,是那樣的柔細,空洞洞的,有一種向內吸的不可思議的懸著的感覺,總之無法用語言準確形容,只能親自體會。但有一點,這裡絕對沒有哪怕是一點點的自私。住於這裡,你將沒有時間概念,你會一座幾天、幾十天,甚至你不想出來你就可以這樣一直下去直到永遠。這時候的你,對以前曾經的愛恨清清楚楚,但此時卻無法愛和恨,你會不由自主地想再體會一下愛和恨,但你會發現你根本愛不起來,也恨不起來。
在大悲心下是無私無我的,那是真正的大公無私,他對善與惡皆不執著,他對好人壞人都是一視同仁的,無論好人壞人他都會忘我的無私的像對待親人那樣去對待他,因為此時他的心就是一片深深的大慈悲。
大悲心是如來藏的特徵,是純粹無我的,真正的究竟生死,這裡的無我和外道的斷滅見無我是不一樣的。你會證到真我即無我,山河大地皆是自己。
對於小乘來說。小乘阿羅漢只是給生死請了一個長假,但絕對不是某些人說的那樣,阿羅漢只是伏下我執,而沒有斷我執,這是在謗佛,這是在貶低阿羅漢。阿羅漢同樣會認識到這個問題,因為畢竟已經知道自己老家的情況,他開始認識到大悲心是心體,只有培養大悲心才能常住真心,因此,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一切阿羅漢最終都要回到菩薩道,來幹什麼?當然是培養大悲心了。在這裡我們也只是站在凡夫的角度說培養大悲心,其實大悲心根本不需要培養,因為如來藏具足大悲心。真理是不需要創造的。阿羅漢通過禪定與如來藏相應而得以證入如來藏,既然已經證入如來藏,他當然立刻就知道如來藏是以大悲心為體的,他會在一剎那間轉向菩薩道。佛陀言教是很不可思議的,佛教理論體系是極其嚴密的。社會上那些擅自誹謗阿羅漢的言論,實在是自見其陋。
這些思維本體學的維基百科網站都有的,描述很詳盡的。
http://mindontology.com/wiki/doku.php
感興趣的話可以補充一些日常生活中(當前思維狀態)如何誘導和培養柔軟心(大悲心在妄心狀態下的表現)的內容。
要領悟大悲心,首先要具有平等心。一般看到不幸的人,會難過,有悲心。但是真正的悲心,是在平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也就是說,你悲憫的對象某方面是可以比你強的。如果你擁有了悲心,就會尊敬所有的存在事物。如果你擁有了悲心,便不會在得失上困擾太久。如果你擁有了悲心,當然就會有福氣啦~
推薦閱讀:
※阿含經里「四念處」和「四正勤」有什麼聯繫?
※普賢菩薩的大行,就是行動的意思嗎?
※南傳佛教弟子說大乘佛教非佛說是妄語嗎?
※佛陀時代,證果阿羅漢很多,他們的能力取向為什麼不一樣?
※佛教里說免受輪迴之苦的苦到底是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