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要如何持戒?
懇求杳然師兄不要謗法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後面全部有「波羅蜜多paramita」四字,研究一下為什麼波羅蜜多,答案呼之欲出,必須用波羅密多去持戒,否質根本沾不上佛法戒侓可言。
恕我直言,題主既已對《六祖壇經》有雛形,如果再於知乎再問「持戒」這個問題,恐怕會令閣下感到落差,因為《壇經》是名副其實的大乘佛法,讀者看完問題之後會得到兩種反應:
一、答非所問。因為閣下如果看過《六祖壇經》,必知道什麼叫「般若波羅蜜多」,但是閣下認為這個知乎的讀者可如何回應?因為九成民間信仰不知道什麼叫般若。
二、某個派別不會認同大乘佛法,題主會知道是什麼派別的,可能會引起紛爭。
- 故此,現在筆者刻意說出話,目的是引出懂得般若的人走出來說話,因民間信仰並不是佛法。
- 其次,亦刻意埋下伏線,令某派別極端分子,免起無謂爭議。因為起爭端的是人,不是派別本身。
好了,現在說了這番話,有緣份的讀者,可以重新了解一下究竟佛法的「屍羅波羅蜜多」是什麼?
如果沒有了paramita ,其實等同任何善良宗教都一樣沒有分別,波羅蜜多究竟是什麼,只要一搞清楚這四個字,答案呼之欲出。
世上其他宗教都有十戒,如果嚴守一套特定準則就代表佛法的話,那豈不是每個宗教一樣?豈有此理?
說完。
P.S 屍羅波羅密多sila paramita ,現代語叫「離相的戒」,明白什麼叫波羅蜜多,自然會知道怎樣做了。
您好,末學試說一下。
仁者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好啊!諸佛成就的總綱領,必得諸佛讚歎、護念。
何為諸惡莫作?
六祖曰: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看別人的過失,就沒有精力看自己的過失;而不看自己的過失,又如何勉勵自己不做諸惡呢?何為眾善奉行?
六祖曰:自皈依覺,自皈依正,自皈依凈。三皈是眾戒之首,是每一個修學者修行的開始。
自己回頭觀照自己的行為,這才是真覺悟啊!自己回頭對照經典檢驗自己的行為,這才是正確的方法啊!自己回頭依照經典改正自己的錯誤見解和行為,這才能讓自己不生煩惱啊!五戒的實質。
1、不殺生。令他人生氣煩惱算不算殺生?不與人爭論,不與人找麻煩,不與人不愉快,不與人衝突,殺戒就從心性上守住了。2、不偷盜。佔便宜算不算偷盜?不貪圖他人的財務,不嫉妒他人的成就,不佔他人的便宜;肯分享,肯讚歎,肯給予,盜戒就從根性上守住了。3、不邪淫。這個女人好漂亮,算不算邪淫?不讚美異性的容貌,不貪戀世間的美景,不喜新厭舊;年齡大的是我媽,年齡小的前世是我媽,淫戒就從心性上守住了。4、不妄語。謊言從何而來?貪名和貪利,虛偽和虛榮。不圖名利,何必騙人?不虛偽虛榮,何必吹噓?謙虛有禮才是杜絕謊言的最好辦法。5、不飲酒。
自戀和自傲,最容易讓人迷惑。過分關注自身的優點,從而忽略了自身的缺點。過分關注別人的缺點,從而忽略了別人的優點。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別人,像不像醉酒的狀態?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這樣才能保持自身隨時隨地的清醒,不再如醉酒般浪費光陰。見人過失是諸惡之源吶!
三皈五戒是眾善之根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端正思想就是從心性上守三皈五戒,約束行為是從事項上守三皈五戒。思想端正了,約束行為就會容易的多。心性上守戒是防止破戒行為的發生,事項上守是阻止破戒行為的發生。防止比阻止更容易,更徹底。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善男子,汝復問我,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
善男子,謂諸菩薩非己所安不加於物。若諸菩薩守護此法,即是能持諸佛如來一切禁戒。何以故?自愛身命不應殺生。自重資財不應偷盜。自護妻室不應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
善男子。若有敬順如來語者,於此一法常當憶念。何以故?無有眾生愛樂於苦,凡有所作悉求安樂。乃至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為自他皆得樂故。
善男子,以如是義我說此言。非己所安不加於物,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
持戒是斷眾生惡業習氣,如果不斷惡,修行人所修的一切善法都是有漏的,無益於眾生得解脫。也就是說,不斷惡,修一切善法,如竹籃打水。所以眾生皈依佛門後,要想進入修行,必須馬上受戒。一般皈依、受戒都在同一天。
持戒的目的是為了入定,入定的目的是為了引發神通,引發神通的目的是為了證果
「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和「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是兩種概念。其差別就是「時時勤拂拭」和「本來無一物」。
心平不用持戒,因為心平不會犯戒,故不用持戒。行直即禪,哪還用修。心何時得平?行何時得直?無心心即平,不動行即直。這直指究竟是道體上的說法。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仍在善惡的二邊知見當中,就是說不能看清其究竟善惡是什麼。究竟是什麼?善惡本無差別,差別在人的觀念。在這種是非不分的情況下,如果沒有一套戒律指引,只憑自我主觀判斷,以自己認為的善而為之,此善是真善嗎?
連最「不守戒律」禪宗都不敢說不持戒,祖師大德們尚且時時反思,如今學人卻不懂其意義。發如此亂七八糟的言論,怪不得法嘉又貼神圖。
依照《佛說十善業道經》修行,持身、口、意戒。「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
執身不動。執心不起。
[0424b18]
善現答言:「舍利子!六波羅蜜多各有二種,一者、世間,二、出世間。」[0424b20]
舍利子言:「云何世間布施波羅蜜多?」[0424b21]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為大施主,能施一切沙門、婆羅門、貧病、孤露、道行、乞者,須食與食,須飲與飲,須乘與乘,須衣與衣,須香與香,須華與華,須嚴飾與嚴飾,須舍宅與舍宅,須醫藥與醫藥,須照明與照明,須坐臥具與坐臥具,如是一切隨其所須資生什物悉皆施與。若復有來乞男與男,乞女與女,乞妻妾與妻妾,乞官位與官位,乞國土與國土,乞王位與王位,乞頭目與頭目,乞手足與手足,乞支節與支節,乞血肉與血肉,乞骨髓與骨髓,乞耳鼻與耳鼻,乞僮僕與僮僕,乞珍財與珍財,乞生類與生類,如是一切隨其所求內外之物並皆施與。雖作是施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施彼受,我為施主,我不慳貪,我隨佛教一切能捨,我行布施波羅蜜多。』彼行施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行布施,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者、施想。由著此三輪而行施故,名世間布施波羅蜜多。何緣此施名為世間?以與世間同共行故,不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0424c14]
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0424c15]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三輪清淨,一者、不執我為施者,二者、不執彼為受者,三者、不著施及施果,是為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時三輪清淨。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所修施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行施故,名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何緣此施名出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0424c27]
舍利子言:「云何世間淨戒波羅蜜多?」[0424c27]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雖受持戒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為饒益一切有情受持淨戒,我隨佛教於淨屍羅能無所犯,我行淨戒波羅蜜多。』彼持戒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受持戒,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者、戒想。由著此三輪受持戒故,名世間淨戒波羅蜜多。何緣此淨戒名為世間?以與世間同共行故,不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世間淨戒波羅蜜多。」[0425a10]
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間淨戒波羅蜜多?」[0425a10]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受持戒時三輪清淨,一者、不執我能持戒,二者、不執所護有情,三者、不著戒及戒果,是為菩薩摩訶薩受持戒時三輪清淨。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所持戒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受持戒故,名出世間淨戒波羅蜜多。何緣此淨戒名出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出世間淨戒波羅蜜多。」[0425a22]
舍利子言:「云何世間安忍波羅蜜多?」[0425a22]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雖修安忍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為饒益一切有情而修安忍,我隨佛教於勝安忍能正修習,我行安忍波羅蜜多。』彼修忍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修安忍,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者、忍想。由著此三輪修安忍故,名世間安忍波羅蜜多。何緣此安忍名為世間?以與世間同共行故,不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世間安忍波羅蜜多。」[0425b04]
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間安忍波羅蜜多?」[0425b05]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修安忍時三輪清淨,一者、不執我能修忍,二者、不執所忍有情,三者、不著忍及忍果,是為菩薩摩訶薩修安忍時三輪清淨。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所修忍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修安忍故,名出世間安忍波羅蜜多。何緣此安忍名出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出世間安忍波羅蜜多。」[0425b17]
舍利子言:「云何世間精進波羅蜜多?」[0425b17]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雖勤精進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為饒益一切有情而勤精進,我隨佛教策勵身心曾無懈怠,我行精進波羅蜜多。』彼精進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勤精進,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精進想。由著此三輪修精進故,名世間精進波羅蜜多。何緣此精進名為世間?以與世間同共行故,不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世間精進波羅蜜多。」[0425b29]
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間精進波羅蜜多?」[0425c01]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勤精進時三輪清淨,一者、不執我能精進,二者、不執所為有情,三者、不著精進及果,是為菩薩摩訶薩勤精進時三輪清淨。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修精進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勤精進故,名出世間精進波羅蜜多。何緣此精進名出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出世間精進波羅蜜多。」[0425c12]
舍利子言:「云何世間靜慮波羅蜜多?」[0425c12]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雖修靜慮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為饒益一切有情而修靜慮,我隨佛教於勝等持能正修習,我行靜慮波羅蜜多。』彼修定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修靜慮,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靜慮想。由著此三輪修靜慮故,名世間靜慮波羅蜜多。何緣此靜慮名為世間?以與世間同共行故,不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世間靜慮波羅蜜多。」[0425c24]
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間靜慮波羅蜜多?」[0425c25]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修靜慮時三輪清淨,一者、不執我能修定,二者、不執所為有情,三者、不著靜慮及果,是為菩薩摩訶薩修靜慮時三輪清淨。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修靜慮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修靜慮故,名出世間靜慮波羅蜜多。何緣此靜慮名出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出世間靜慮波羅蜜多。」[0426a07]
舍利子言:「云何世間般若波羅蜜多?」[0426a07]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雖修般若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為饒益一切有情而修般若,我隨佛教於勝般若能正修行,我能悔除自所作惡,我見他惡終不譏[1]凌,我能隨喜他所修福,我能請佛轉妙法輪,我隨所聞能正決擇,我行般若波羅蜜多。』彼修慧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修般若,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者、般若想。由著此三輪修般若故,名世間般若波羅蜜多。何緣此般若名為世間?以與世間同共行故,不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世間般若波羅蜜多。」[0426a21]
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間般若波羅蜜多?」[0426a22]
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時三輪清淨,一者、不執我能修慧,二者、不執所為有情,三者、不著般若及果,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時三輪清淨。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大悲為上首,修般若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修般若故,名出世間般若波羅蜜多。何緣此般若名出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如是名為出世間般若波羅蜜多。[0426b03]
「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時淨菩提道。」推薦閱讀:
※有什麼能快速增長功德的佛經?
※有個小說里提到過如果你本性即惡,作惡能夠念頭通達,也是功德,佛學裡有這麼一說嗎?
※各位讀佛經的知乎朋友,佛經中有哪些語句是讓你們覺得豁然開朗的,回味無窮的?
※關於楞嚴經?
※請問誦地藏經旁邊小孩或者老人可以在旁邊睡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