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宋熙東的滿族音樂??

海東青網易雲音樂

甩蔥歌網易雲音樂

望祭山網易雲音樂

巴布哩波布哩網易雲音樂


聽宋熙東音樂的人,可能反倒沒有多少懂音樂知識的。像我一樣不懂音樂的人為多,我也不知道在音樂的專業角度上人們會如何看待他的音樂。我只知道我個人的主觀感受。

我是在大二的時候開始學習滿語,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聽宋熙東的歌。那個時候的我對滿語還所知甚少,對滿族的文化歷史也幾乎一無所知。我個人是因為對民族的喜愛和好奇,而開始了滿語的學習。同樣,我也是因為對民族的喜愛和好奇,開始聽宋熙東的歌。

就像題主所說,如何評價宋熙東的滿族音樂?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我們有時候管宋熙東的歌叫滿語歌曲,但越來越多地,人們傾向於管他的歌叫做滿族音樂。在很多人的內心裡(雖然也有很多人會不認同),宋熙東的音樂,是今天滿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滿族流行文化里最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他的歌是用滿語譜寫的,可能有人會說,清朝人能聽懂他的歌么?他的表達方式能夠代表曾經滿族人的思維和情感嗎?站在這種角度看待宋熙東的歌曲是不恰當的,宋熙東的歌曲意味著滿族文化在今天進入了現代化。

滿族文化現代化這樣一個概念,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很刺耳的說法。因為在很多人的思想里,滿族文化是不可能進行現代化的,滿族的自我民族認識和對民族的認同,註定會漸漸淡化直至消失。雖然可能說的有理有據,有很多值此觀點的恰恰也是很多滿族人自己。但如果堅定地這樣認為,那麼宋熙東的音樂所引起的所有反響,似乎就成了不合邏輯的事實。但是事實如何才能不合乎邏輯呢?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每一種文化的現代化,都是值得鼓勵和支持的。可能有的人覺得某些傳統文化沒有現代化的必要了,但是他卻可能過年去日本旅遊看看日本的神社,泡一下日本的溫泉,也可能喜歡吃樓下新開的咖喱。我們喜歡吃四川火鍋,我也喜歡吃湖南湘菜,雖然每次都辣哭。文化的多樣性讓我們的消費市場保持活力,也能讓現代人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生活體驗。

宋熙東去年進行了全國巡演,不僅踏足了諸多滿族人聚集的城市,還將滿語歌曲帶到了滿族人稀少的南方,我們不可能把每一場演唱會上,人們的歡呼,熱情,眼淚,都看做是虛幻的。宋熙東的滿族音樂,意味著滿族文化的現代化,真正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並且獲得越來越多滿族人,以及其他民族人們的認可。真遺憾,我一場都沒去上,在朋友圈小視頻里看了一場又一場。

我剛才說宋熙東的音樂是滿族流行文化里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我在吹宋熙東,覺得我把他看的太高了。流行文化,一個重要的評價角度就是看這個文化是否流行。就像你可以不喜歡鳳凰傳奇的歌,但是不得不承認鳳凰傳奇的歌很流行。我在大三的時候到韓國釜山做交換生,其間去參加了一場中韓學生聯誼晚會,結束的時候,會場上突然響起了宋熙東的《祖國頌》。可能在場的人都不知道這是首什麼歌,我也不知道是誰放的這首歌。其他人紛紛在舞台上拍照合影,只有我一個人在台下含淚默默地合唱。然後我知道了,《祖國頌》這首歌,來到過釜山。

之後我到韓國讀研,我認識的,研究領域涉及滿語的韓國教授,鮮有不知道宋熙東的。我在facebook里發宋熙東演唱的照片,很多韓國滿語愛好者都知道,這是宋熙東。前幾天一個學習的機會認識了一個韓國外國語大學的韓國研究生,他是漢語專業的。對中國南方漢語方言感興趣,聊天里我們互相介紹,他知道我是滿族人而且研究方向和滿語有關,他拿出手機,給我看了他的播放器,列表裡長長的一串,都是宋熙東的歌。我問他你對滿語感興趣么,他說不是特別感興趣,而且也沒學習過。他說他在網上偶然間看到了宋熙東的歌,覺得很好聽,就都下載了,一直聽到現在。至於宋熙東在國內滿語愛好者里的反響如何,看其他朋友的回答就可以了。

有國內的滿族人,喜歡他的歌,有國外的朋友,喜歡他的歌,國內的滿族明星們無論做了什麼,對於異國他鄉來講,只不過都是中國娛樂圈的縷縷浮萍,而在一些外國人眼裡,宋熙東的音樂,等同於今天的滿族文化(這個沒什麼反駁的,只不過是我見過這樣想的外國人而已)。

說一下宋熙東的歌曲,最讓我感動的是《望祭山》,詞曲最優美的是《松花江神》。滿語在有清一代,很多滿族人雖然會滿語,有用滿語寫各種書的水平,但是滿族人沒有用滿語創作文學的習慣。所以我們只能管乾隆寫的那個,叫做「詩」,管圖裡琛寫的那個記載俄羅斯人有多尿性,俄羅斯的河裡有多少魚的《異域錄》叫做「遊記」,管《閑窗錄夢》叫做「個人文學」,因為滿語沒有這些東西。考慮到鮑勃迪倫也得諾貝爾文學獎了,宋熙東的《松花江神》,在我看來,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滿語文學的新的開始。

松花江,在漢語里只不過是一個來意不明的地名,還會導致很多人好奇松花江和松花蛋是什麼關係。在滿語里,它是天河,是銀河。這首歌和紀錄片里宋熙東坐在河邊彈唱的畫面,一起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我也因此而更愛我的家鄉。


首先,我覺得阿克善的歌很好聽,無論是《望祭山》,還是《海東青》、《搖籃曲》,都很好聽,作為一個東北人,這些音樂可以讓我想到童年的一些東北生活。

其次,現在做民族音樂的人很多,但是做滿族音樂的人很少。阿克善的努力讓我們有信心相信滿族音樂的未來會更好!

最後,阿克善的歌會讓更多的人關注滿族,關注滿語。滿族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如滿族說部、滿族剪紙、滿族刺繡、滿族繩結、滿族秧歌,等等。阿克善的歌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來關注這些,無論對文化遺產的宣傳、保護,還是傳承都是會起著一定作用的。

(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請指正!)


本人漢族,不過《望祭山》和《松花江神》兩首歌,我認為可以給出很高的評價,因為此兩首歌對東北文化而言,是種美麗的補充。

東北文化由於成型時間太短,有一個現象就是「高度瘸腿」。

以紅磚瓦房、鐵鍋燉菜、二人轉、大秧歌為代表的「黑土文化」,以及大煙囪、紅星配軍工、搪瓷盆、雷鋒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文化(文化遺風可以以 @曹豐澤 為典型)。這兩種文化都是走粗獷、熱情、接地氣路線;而細膩、端莊、風雅的幾乎完全沒有,反倒是民國時期東北文化有這種萌芽。

而很多成型期較長的地區文化,江浙、中原等都有大量歌頌山水田園繼而表達一些情懷的歌曲、詩文、圖畫等。這些都是東北文化里高度缺失的。東北的山水抒情歌曲,如得了我的眼的,一半以上都是少數民族歌曲。漢族歌曲也就彭夫人的《我愛塞北的雪》還不錯。

《望祭山》

視頻封面望祭山 宋熙東滿語歌曲youku.com視頻

《松花江神》

視頻封面《松花江神》字幕修正版youku.com視頻


我是一個假滿族人

還是來看看我網易雲的鋼琴演奏頻道吧


我聽宋熙東的歌有十年多了,從海東青到望祭山,到後來的松花江神,無論是從藝術本身,還是情感,我認為都是不可多得的作品。更加可貴的是,宋熙東的歌基本都是用滿語或雙語演唱,在滿語勢微的今天,猶為難得。宋熙東在學習、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上,堪稱楷模。贊!


身為滿族人,感覺挺慚愧的,已經聽不懂滿語了。而且有為數不少的人批判滿清文化,說滿清就是遺毒.....這種人也是讓我很無語的。不過個人覺得民族音樂是應該更好的傳承下去的,而這個是需要衝破狹隘的民族主義的(注意,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且國內的音樂製作普遍也差一些,編曲混音方面感覺不夠豐富吧,這個是受條件所限。但我覺得他歌裡面的滿族精神和海東青圖騰真的挺好的,聽著的時候有很深的感懷和慨嘆的,因為現在我們已經不具備這些了......歌里正是我們歌頌的有不屈不折的,硬氣的,真正的東北男子漢吧。


我是2014年3月開始系統地學習的滿語,記得上了第二次課時,博爾利老師教授我的這首《望祭山》,這首歌真是每次唱,在不同的時候,我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除了情懷還就是情懷……


感覺挺好聽的,東哥的音樂對滿族的文化有促進和發揚。我們的文化發展需要這樣的人,我就是在聽了他的歌之後,勵志學母語的。


推薦閱讀:

鐵帽子王和八旗都統(或者說旗主)是什麼關係?
為什麼滿族文化沒有像蒙古文化一樣很好的保留下來?
金國時期的女真服飾與後金、清國時期的旗人服飾有何異同?
滿族對人類文明發展有哪些貢獻?
紅樓夢裡僕人直呼主人名字是旗人風俗嗎?

TAG:音樂 | 滿族 | 滿語 | 蒙古族 | 宋熙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