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彝族、苗族有什麼淵源?
仙劍一里的白苗族應該是指白族(白蠻)?
黑苗族應該是指彝族(烏蠻)?可為什麼遊戲里又都稱作苗族呢?是姚仙筆誤么?
我家那裡有三種苗族,分別是白苗,黑苗和花苗,據說其他地方還有青苗和紅苗,不過我家那裡沒有。雖然都被統稱作苗族,但是他們之間確有不同的飲食文化,民族習俗,甚至於不通婚,語言都不通用。而彝族也分白彝黑彝,不過和苗族完全沒有關係。
並不是姚仙的筆誤,因為時間上來講,那時候根本就沒有彝族這個稱呼,白族的稱謂也是剛剛開始出現,而中原方面習慣將西南這些與苗族毗鄰而居的少數民族(苗族、白族、彝族、傣族)統稱為苗族,白彝二族的先祖白蠻和烏蠻都屬於尚未分化的苗族。
而仙一雖然由於半架空的歷史背景存在許多矛盾之處,但是從後續作品推出後的年表來看仙一開始時間約在公元745年,即唐玄宗天寶初年。而苗族中白烏蠻的分化正好在隋唐時期,所以白族(白蠻)和彝族(烏蠻)還在分化過程中,並沒有形成單一民族,二者都同屬於苗族。而苗族、白族和彝族正式分化完成形成單一民族則要到宋代。
現代苗族和白族、彝族民族源流並不相同。苗族源於東夷部落,而白彝二族很有可能源於西戎部落。在六七千年 ,居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而古羌人很有可能是中國史書上「西戎」部落的後代。開始向四面發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為單位,在祖國的西南地區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書中常出現的所謂「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勞浸」、「靡莫」等部族。當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時,西南地區已有與其先後到達的兩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和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後,他們了百濮、百越長期相處、互相融合,並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
而主流觀點上認為這些與原著民融合後的古羌人便是白、彝二族的祖先。
解放前,彝族被稱為「倮倮」或「夷人」等多種稱呼,解放初被稱為「夷族」。彝族原來自稱「羅倮」,在彝語中「羅」(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龍,以兩種代表力量與神秘無畏的動物自稱,意思是說彝族是勇敢和強大的民族,更多意義上反應了彝族人對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但舊社會各民族之間缺乏交流,外人稱彝族人為「倮倮族」有某些侮辱性。
解放以後,國務院開展對各個少數民族名稱的確定工作,毛主席和周恩來在北京會見彝族代表研究討論,在會議上提到以前彝族名稱不統一,其中「夷族」、「倮倮族」都有侮辱性的意思,「夷族」也不好,因為夷原意是外族,大家認為新中國是由兄弟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大家應該平等互愛,更不應該有夷內之分,「夷」不利於民族團結。
毛主席提出了把「夷」字改為「彝」字,他認為鼎彝是宮殿里放東西的,房子下面有「米」又有系,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富裕,大家聽了很滿意,一致表示贊成。從此「彝族」就被正式定為彝族各支系的統一族稱。
「白族」共同體身份正式形成是在唐末宋初南詔大理國建立之時。早期白、烏(彝)並未分流。主流說法是二者是古羌人南遷後與原住民融合的後代。漢晉時期的「棘人」和唐宋時期的「白蠻」被認為是白族直接先祖。
「苗族」的稱謂則要久遠的多。苗族早期是西南各少數民族的統稱,苗族以單一民族名稱出現在宋代。主流觀點認為對於苗族先祖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原始社會的蚩尤東夷部落,由於炎黃部落的擴張,苗族先主從黃河流域的山東地區被一路向南驅逐,商周時期在長江中下游流域建立「三苗國」,之後的兩漢、三國時代還有「南蠻」、「荊蠻」、「武陵蠻」等一系列稱呼。其部落由黃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貴州)、至滇(雲南),以至於東南亞越南、緬甸、泰國等過也有數量較多的苗族。那時候苗是通稱,五族共和時候也是。西南夷都這麼叫,最早接觸到的就是苗族就用作了通稱。
仙劍奇俠傳的世界是架空的世界,所以其中的民族沒辦法和現實中的民族一一對應。
我女朋友的外婆是彝族,外公是白族,因此我女朋友的媽媽是白族;我女朋友的父親是苗族;我女朋友的哥哥是苗族,她自己是白族;以後我們的孩子也打算寫白族。這就是我身邊這三個民族的淵源~
推薦閱讀:
TAG:民族 | 仙劍奇俠傳遊戲 | 苗族GhaobXongb | 彝族 | 白族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