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6年北航計算機學院博士招生情況?
01-02
學院的公告在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
我自己提的問題,我自己先答一個。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這個鏈接下的複試名單。
總共有29人進入複試,報考的導師比較集中,李舟軍6人,李未3人,李波3人,李建欣3人,牛建偉3人,夏春和3人,陳小武2人,
肖利民1人,孫海龍1人,白躍彬1人,劉旭東1人,張莉1人,許可1人。總共只有13個老師被報考了。而總共計算機學院有多少教授呢?至少47個,請看這個鏈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也就說至少30個導師沒有人報告,如果這30個導師沒有碩轉博或者直博的學生,就招不到人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認為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大環境來說,讀博士不如碩士就業。(而且我比較公正的說,近兩年的文章發表水平可能有所提升,但是能招到的博士生源質量不如四五年以前,更多明智的人選擇了碩士就業)。2.同類型比較的話,北航的畢業年限大於中科院,選擇北航不如選擇中科院。
14屆以前的畢業標準(計算機學院)一篇SCI(C類即可)就達到了學生手冊的第一條(所有條目裡面最高的了),而14屆的第一條變成2篇SCI,免盲審要求是A類會議的fullpaper,或者B類期刊或者影響因子1.5以上的期刊。如果單獨看這個標準,其實並不算高,哪怕是把14屆的標準用到前面的學生身上也不是特別難以達到,然而,教授們爭面子,副教授講師為了評職稱,一般是不會以這個標準放人的。其中以VR實驗室最為惡劣,直博或者碩博的學生從10屆開始算起,最少6年畢業(我本人是10屆碩士11屆博士,到目前2016-01-28為止無一人畢業,也就是最早2016-6月),實際情況更糟。如果是普博,幾乎沒有4年畢業的(在職的可能行),普博6年的的為數不少,平均應該不少於5年(不過從經驗上來說,普博4年的平均水平應該是達不到碩博/直博6年的水平的)。3.北航的導師裡面只有少數人/少數組是學術紮實的。
很多組裡的模式就是剛來的兩年純工程,寫文檔,搞驗收之類的,甚至有的學生直接充當了財務的角色。從報告的導師來看,比如李舟軍老師的口碑是極好的。口碑傳開之後,大家不再只是選擇北航這個牌子,而是直接選擇導師了。不只是北航吧。真想走學術路線,何必在國內讀博呢。要是不打算走學術路線,何必讀博呢。
可能有些過度解讀了,據我了解有些老師會提前自己組織學生進行面試,然後定下一個人以後就讓其他同學另外尋找導師了。所以,從這個名單看,並不一定是報考人數少的導師就不受歡迎,反而可能是報名多的老師承諾較多(不厚道),畢竟最後名額是有限的。
還有一個因素是每個組基本都有直博、轉博,也不至於剩下老師都沒有學生,當然引入競爭讓一些老師可能沒有學生這個是好事。具體到計算機系,根據大家的口碑,其實上面提到的名單裡面許可老師從各方面評價來看是最好的,對學生很好。
簡單說,選博士導師還是 人品&>學識&>資源&>氛圍。更多的人入了北航的茅房,更慘的是入了直博的茅坑。每年看著一波波人進來,心裡真替他們擔心,也許是我太渣,但這裡確實太坑。還是匿了吧。
2015年開始實行申請考核制,根據內部資料顯示,走直博、轉博、申請考核和考試四種人加起來名額與往年相當。
嘖嘖~來北航讀博的~腦子多半很好使~
我們班一女生轉博了T_T,才研一上半學期啊!!!
研一的時候就想博士報考北航的VR實驗室,現在想想看還是too young too naive,,,,,,,
比較黑,完全是老師商量好分配,當時報考是腦袋進水了
推薦閱讀:
※做軍工項目的保密協議是不允許與外界有任何聯繫嗎?
※動態規劃如何應用於經濟學研究?
※什麼樣的創新能達到SCI的要求?
※就讀電氣工程專業的碩士和博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沒有人能介紹下東京大學的博士入學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