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名的由來,或者說近代姓氏名是經過如何的演化而來的?

近日看書,有這樣一段話,原文如下:

姓和氏的分別,商朝當已有之。姓是舊有的族號,氏是比較後起的族號。因為族人的繁衍,一族可以分成許多族,而散 居異地。同源異流的眾族保留其舊有共同的族號,謂之姓;同時各有其特殊的族 號,謂之氏。姓字甲骨文及周金文皆作生,不從女。以生為姓者,溯生之所從來 也。(古人名與姓氏不並舉,因為在比較原始的社會裡,互相接觸的人,以同姓 氏為常,自無以姓氏冠其名上之必要。此種習慣直至春秋時代猶然。以姓氏冠名 乃是有了五方雜處的大都市以後的事。)

具體疑問:

1.這段話關於姓氏的描述是否準確?

2.既然古時姓氏並非同一含義,今人為何大多不是複姓?抑或說兩者並不相關?

求指教,並不知道應該邀請誰來答題,見諒


謝 @東方未明 邀!

一、姓氏是什麼。

依據陳挈《商周姓氏制度研究》緒論中所羅列的,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

  1. 姓與氏都是社會組織的血緣性的標識符號

  2. 姓是血緣性的,氏則是政治性的

  3. 姓與氏都是政治性的

個人對於姓氏更清晰一點解釋:

  1. 姓、氏都起源於圖騰(主流觀點)

  2. 姓起源於圖騰、氏則是一種政治徽號,如封邑、官制等(甚至包括其先祖的氏號)

  3. 姓氏都是政治徽號

二、關於「男子稱氏,女子稱姓」說

「男子稱氏,女子稱姓」說是王靜安先生在其《觀堂集林》中對於殷商甲骨文中的「婦某」的「某」的解釋。但是學界現在關於殷商卜辭中的「婦某」的解釋除去王靜安先生的解釋之外。尚有「氏名說」、「私名說」、「女字說」等諸說,觀點分歧大,爭議也比較多,這裡不涉及。

但就春秋的體例來看,此說能夠解釋大部分的春秋女子的著錄於春秋的名字,諸如「武姜」、「宣姜」等,後一字多為女子本家之姓。

三、氏族分化與姓氏之來。

通過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等新興學科的理論對古代姓氏分化的分析,個人有以下觀點。即:

1.一個氏族或者部落,是由血緣為重要紐帶所構成的,因此,這個氏族或者部落具有共同的一個氏族名號,也即姓。

2.當這個氏族或者部落,通過繁衍,人數超過了當時社會環境所可以承受的能力,則其中一部分人(這部分人應當具有同一個父系血統)會通過一定方式(例如儀式)分離出去。這兩部分人將獲得各自獨有的氏族名號和一個共有的老的氏族名號,前者稱之氏,後者稱之姓。

3.當這個氏族還沒有分離之時,這個氏族和部落應該是外婚制的,而當這個氏族分離之後, 所形成的新氏族之間可以通婚,本質來說,這兩個新氏族之間還是外婚制,但是對於原先的氏族,此時是一個內婚制。

4.從第3點我的表述,總結為以下觀點:姓作為一個氏族名號,在最初,具備「別姻親」的作用,但是在隨著氏族發展並分裂為兩個氏族之後,原先的氏族名號更大程度上是一種血緣政治的標識符號,換言之,只具備文化意義。而後期的氏族名號——氏,則繼承原先姓的「別姻親」作用。

5.從3、4兩點來說,相對於這個氏族內部,不需要稱姓也不需要稱氏,但是兩個同源(即來源同一個氏族,具有同一個姓的)的氏族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就必須冠之以氏;同理,當兩個不同源的氏族之間進行交流,就必須冠之以姓。

四、姓氏之相混

周代封建,賜姓命氏以區分貴賤,這一點區別於殷商政治(詳陳挈《商周姓氏制度研究》)這一點使得姓氏,尤其是氏的發展繁多而且複雜,並且,在周朝重親親之治的社會文化氛圍中,氏開始帶有家徽性質並具有文化意義,久而久之,氏乃成姓,原姓則廢隱。

有看法認為姓氏相混在秦統一之後(如鄭樵《通志·氏族略》),個人並不認同,在春秋中後期已經具有變革意蘊,換言之,姓氏相混肇始於春秋。

五、相關比喻說明

對三中的前三點比喻如說明下:

1.假設炎帝黃帝真的出自一個部落,依據《國語·晉語四》所載,出自少典部落,依照《史記·五帝本紀》,在炎帝黃帝未分家之前,二者同稱 公孫姓

2.隨著少典部落壯大,逐漸分為兩個部落,一個為炎帝部落,稱姜氏,一個為黃帝部落,稱姬氏。姜氏部落和姬氏部落共祖,同姓公孫,但是相別,一乃姜氏公孫,一乃姬氏公孫(此處不用別的氏族名號,便於討論)。

3.相對於原來的公孫姓部落,此時為內婚制,但是對於姜氏和姬氏兩個部落來說,是外婚制。並且原來的公孫部落在未分家之前也是外婚制。(換言之,分家之後,姜氏部落和姬氏部落互相之間可以通婚;但是未分家之前,是不可以通婚的)

另外對姓氏相混比喻說明如下:

隨著黃帝部落的壯大,需要分出新的氏族,這時候相對這些新分出來的氏族,姬就是姓,而不是氏。換言之,隨著這種發展,氏變為姓。(但是,應該注意的是,通過分析殷商卜辭,姓氏總量在30個作用,換言之,這種發展,是一種非主流式的發展)

之後到了周朝,因為用宗主制,庶子得到職官、封邑和土地,這時候,這些庶子會獲得氏,比如說晉國中的荀息(本原氏)之後,後代有三支,因為職官、封邑和土地,別稱中行氏、智氏、程氏。但是隨著他們的沒落,不再具有這些職官、封邑、土地;但是為了區別自身的貴族特性,他們依舊用原來的氏,這時候,隨著歷史發展,世系傳承,原來的氏和姓混雜一起,不再區分。

以上,大部分是個人觀點,請方家不吝賜教。


拿後世成熟的概念去總結,完全無法表現這一套東西從無到有的自然發展。首先請大家忘記什麼姓氏啥的鬼概念!現在神馬斗木有!!!除了若干群野人,好吧,瘋狂原始人。

水是生命之源,所以無論是哪一群原始人,幾乎都居住在河邊。逐漸的,人們也會用語言來區分地名,比較叫這條何為jiang,那條河為ji,但只有發音,沒有文字。那麼自然而然地,也會用這個發音來指代這條河邊的那群人,你們那群叫jiang,他們那群叫ji。瘋狂的原始人就這樣區分各種人群,跟我們會很自然的叫東北來的人「東北人」一樣。現在我們把這種人群劃分稱之為「部落」。

然後發展出了符號,每一群人也就是部落都會有一個標誌自身的符號,相當大的一種可能是來源於這群人所崇拜的圖騰,圖像化後再符號化。這個符號自然和這群人的指代發音捆綁在了一起,甚至這個符號也相當程度上也指代這條河。

在形成成熟文字和語法的過程中,人們很自然地把標誌人群也就是部落的符號添加一個女的符號——算不算合文——於是出現了一系列我們現在已能看到,標誌人群的成熟的文字,比如姬、姜、姚、嬴、姒、妘、媯、妊。

這個時候,這些字依然同時指代河流或者地名。再後來,文字和語法越來越成熟,細分也越來越厲害——這個過程直到現在——人們把這種區分人群的字歸納為一個概念,叫「姓」,同樣帶符號「女」,後世謂之偏旁。我不太清楚「姓」的原始寫法,但現在的字面意思倒也傳神,實質上就是表達哪群女人生的。

因為那個時候是母系社會,男人除了播種沒球用。但是根據以往的播種經驗,發現一個群里的男人播種倒是方便,可是消耗了十個月勞動力之後,甚至分娩等等導致勞動力死亡,收穫的卻常常是廢物,最可氣的是養了好大才發現這個小孩過於萌萌滴獃獃滴。這種經驗逐漸上升為群規,播種必須為另外一個群的男人。

這同時也賦予姓一個天然的附帶價值——同姓不婚。所以後世總結:「姓所以別婚姻」,但實在是因果倒置。

所以後世類似「黃帝居姬水,故以姬為姓」的說法是不折不扣地拿後世的概念套祖宗的故事。那個時代,姬既代表部落,也代表河流,甚至就是混為一談的,至於姬做為姓的概念,沒有。

但事情在悄悄起變化,黃帝時期大致就是母系社會轉為父系社會了,男人的力量發揮出來後,不得了,人口迅速發展起來。然後悲傷地發現,姬水邊不夠住了,其它地方情況也類似。分解族群成為必然。

於是有一些人成年以後就會分出去,自己尋找地方獨立生存發展。具體的情況不得而知,可能被迫和主動的情況兼而有之。也很容易想像,通常是強者帶一些弱一點的,小家庭中成年的哥哥帶著幼小的弟弟妹妹??總之,他們紛紛到了新的居住地,這些居住地這個時期很可能已經有了名字,那麼很自然江湖上會用這個地名稱呼他們,如果沒有地名,自然也會如之前的情況一樣發展出地名和部落名,無論哪種情況,重要的是,地名和部落名依然是混為一談的!

於是後世記錄這段歷史時,是這樣的,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語》中胥臣解釋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但細究起來,無非是黃帝部落人太多了,黃帝的兒子有25個,分出去獨立成為新的部落的有14個。那多出來的兒子呢,很簡單,不可能每個兒子都有帶人出去發展的能力,也可能同母兄分出去的時候跟著走的小弟弟,也可能分出去混死了??那為什麼得姓12呢,說明裡面有幾個可能都在一個地方混,也可能哥哥和弟弟繼續分為兩個小小部落,但旗號還是一樣得。

有人會問,黃帝兒子所謂得姓12,嚴格地說應該是得氏12,而不應該叫姓啊。這話不能算錯,用後世的歸類來說是對的,可問題還是之前的老話,那個時候沒有姓和氏的概念,而且這事年代也很遠,後世自然而然也稱之為姓。

生產力更進一步的發展,帶來幾個主要的問題,首先是人口激增帶來的次級族群分化,然後是人口交往遷移的頻繁,再就是文化和階級的發展導致的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由此生髮的族群自我意識。

有點繞?好吧,說白了,就是人口激增,部落和家族越來越多,而且大家好到處亂竄,之前姜/姬/姚之類的老代號已經完全無法區分,就跟現在一叫帥哥滿街都答應一樣。所以自然而然對於小的家族和部落會形成一種新的區分叫法。這種叫法一開始基本上也是隨居住地地名,比如你們居住在趙,就叫你們趙,你們在黃,就叫你們黃。也有專業技術大拿,巫師,或者史官,這些除了專業而且都是不外傳,人們自然也用巫或史來指代他們家族,再往後,有人當了大官,比如當了司馬,很牛,於是人們可能就以司馬稱呼他們家的人,還有爺爺是王侯的,人們也會說,那家是王孫。

這個過程中,人們覺得這個二級代號跟之前的根代號是不一樣的,於是把根代號稱為「姓」,各種下級代號稱為「氏」。這意味著,姓氏觀念發展成熟了,所以也有了上級領導賜氏的情況了。

同樣在這個過程中,天然產生一個現象,就是能獨立門戶被人拿出來說的自然都是各級領導,也就是貴族,只有他們的家族有必要被區分,也就是有氏,而平民甚至奴隸沒必要被區分,也沒人去區分,所以也就沒有氏,就像誰關心阿Q姓(嚴格說叫氏,後世姓氏合流)什麼一樣,但是趙老爺的趙氏就很重要了。

所以後世總結「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又是因果倒置。這種貴賤也包括氏之間,比如你北大的,牛,你復旦的,呵呵。

但是具體的人怎麼叫呢?

當然是直接叫老大老二老三老幺咯,古文寫作孟仲叔季,我們現在看這幾個字挺文藝的,其實現實真的很粗糙好吧。其實現在在農村,依然很流行,張家老二,你來幫我把,幺妹,借點米,至於名字叫啥子,不出村沒意義。

後來人口多起來,光叫排行肯定是亂了,於是逐漸人有了代號。當然大部分可能是父親取的,這個代號很隨意,生小孩時老爹看見岩石燒炸了,叫「啟」吧,被雷劈了可能就叫「劈」了,不過這也算得有文化的初始形態了——這很重要——畢竟是賦予名一定的紀念意義了。這種爹叫兒子的名到底世很私密的事,沒準就叫狗蛋啥的,跟現在的乳名小名一樣,有種長輩的親昵在裡面。

社會活動逐漸頻繁,男人出去混的時候逐漸意識到一個問題,別人也這麼叫自己的話總感覺怪怪的,於是想出一個方法,再取一個大名用作社會交往。逐漸定型為一套規矩:出生後父親取乳名,直到成人儀式的時候,由家族或部落里德高望重的人給取一個社交大名。後世就把乳名稱作「名」,大名稱作「字」。

這就暗含了一個規矩,那就是只有長輩才能稱呼別人的名的,其他人都得稱字,否則就是拿自己當別人爹,自然是大不敬。

比如,百里奚生了個兒子,頓時感覺神輕目明,「兒子就叫視吧!」多年後視舉行成人禮,百里奚說隔壁二大爺你給我家大兒子取個字唄,

「這是老幾啊?」

「老大。」

「叫個啥啊?」

「視。」

「出來混,是要看清楚點,既然是老大,就叫孟明吧。」

很容易想像,族裡的老人在取字的時候很容易會考慮和父親取的名有所呼應,這種呼應最樸素的道理就是最重父親的感情和用意,當然也有展現自己德高望重的考慮。所以發展到後來,被附會為字有表一個人德的功能,所以字又稱為表字。其實說到底,所謂表德,無非是對這個人寄予一種美好的願望。

至於女人嘛,因為沒有社會交往,活動範圍依然局限於部落或家族,所以壓根沒有取名的需求!依然是老大老二的叫。出嫁了怎麼辦,出嫁了不也局限在夫家嗎?也用不著名。即便是在現在,也是這樣,一個村裡嫁過來一個新媳婦,村裡的大媽怎麼叫?山東妹、姜丫頭、姜山東,如果有衝突,那就大山東、小山東。

後來這個姑娘做了一件大事,竟然上了書,作者只好記成「姜家大丫頭」,也就是孟姜女。再比如齊姜,就是姜山東的意思,褒姒,就是從褒那疙瘩來的姓姒的丫頭。總之,就是在姓前面加一個最能表現其屬性的字——多數為來源地——做為區分。所以後世看見這些的時候會以「姓名」來理解,其實不對,那實在是史官不得已搞出的代號而已。

也是嘛,做為「生產」工具,只有你的姓重要,不然不利於優生啊。其它的,who care?

————要打麻將的分割線,兩下寫完吧,贏了就考證下細節—————

隨著周武革命,商王朝做為原始部落邦國聯盟的古典王朝進入了歷史。周不遺餘力地強化等級與次序,並以完成了由宗藩取代部落方國的萬世王業。不僅氏的組織形態得到了空前地發展,姓/氏/名/字也完成了文化禮儀上的成熟。但戰國的來臨將分封制扁平化,氏這種組織形態也將走向集權國家的對立面上。

然後我赳赳老秦奮七世,連貴族的根都滅了。集權國家郡縣制從社會形態、文化意識上都不再需要氏的概念了,只有民。於是貴族和平民都被統一登記造冊,貴族的氏和平民的姓混在一起,再也沒有區別了。

但我推測民冊裡面的記錄還是有所不同的,貴族後裔應該名字都還比較像樣,比如項羽,更多的恐怕是:沛縣劉老太爺戶,妻劉老太婆,子劉老大、劉老二、劉老幺。然後陰差陽錯,劉老幺竟然建立了漢朝,只好整個正式的名字,叫邦。

秦漢之季,氏徹底歸於了姓。

但是,但是,但是周所發端禮儀文化完全就是講資歷,完全沒有個人發揮的餘地。要知道,展示自己的個性是人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啊!!!

社會交往文化生活的發展,這種需求立刻被激發出來。諸葛亮混荊州本地論壇的時候,覺得別人叫他孔明真的too low,我的明難道只能照亮一個孔嘛,連個洞都不是,不知道隔壁二大爺怎麼想的。於是在論壇註冊了一個ID:卧龍。龐統更扯淡,五短身材,一聽就是龐大的桶,還表字士元,確實圓,整個一土肥圓的感覺,於是註冊了一個花一樣的ID:鳳雛,瘋狂騙粉。

更可氣的是,他倆聯手,請幾大版主崔州平、徐庶等瘋狂炒作,文案也不錯「伏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最後雙雙直接進入大漢高層!

這種自己給自己取的以裝牛必為主要功能的ID就是所謂「號」。至於有什麼講究,那就是逼格怎麼高怎麼來,比如太岳、大千!!!所以往往人們更願意稱呼對方的號,因為這樣拍馬屁效果最好啊!!!

——————————打麻將去了——————————


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以姓氏為家族延續的標誌。

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

秦漢以來,姓氏合而為一。《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

自此以後,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種書面用語。而在不同場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區別的。例如在社會人際交往中,不相識的人碰在一起,往往會禮節性地問:「請問貴姓?」答曰:「免貴姓×。」從未聽說有:請問「貴氏」的。在家譜、族譜的題名上卻是《×氏家譜》、《×氏族譜》,也從未見過《×姓家譜》、《×姓族譜》的。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呢?大概在口語中問「貴氏」犯忌,因「氏」與「死」同音。「氏」在遠古時代是男子的標識符號,家譜、族譜是紀錄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員的血緣關係的圖冊,所以家譜、族譜的題名用某氏。

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義上的,雖然有字面上的這麼多姓。因為某些姓氏雖然在字面上不同,實際上部分姓是從某姓衍生出來的,比如姚姓,據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開的全球華人公祭舜帝大會上的最新統計,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達60個之多,如陳、王、胡、孫、虞、田、袁、車、陸等姓氏,流佈於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五帝之一的舜,其後子孫以姚為氏,稱為姚氏。因舜帝居姚地(河南濮陽),有子孫以姚為姓,稱為姚氏。舜在當帝之前,有搬到媯河邊居住,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為姓。舜帝登帝位後,仁德榮耀,有子孫以帝名舜為姓,禹封皇舜長子商均於虞,至始祖四十三世孫媯滿封於陳,官拜陶正,謚胡公,其子孫或以國號陳稱姓,或以官號改稱陶唐氏,或以謚號胡稱姓,或以尊諱滿稱姓,演變至漢朝,姚氏衍生出:媯、舜、虞、陳、胡、田、袁、王、孫、陸、車等六十種,繁姓同根,異氏同源,是一家親。在中華姓氏中,媯、陳、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緣先祖同為舜帝姚氏。鄭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因而史稱媯、陳、田、姚、胡為"媯汭五姓"。


首先,題主的第一個問題,書里描寫的基本正確,第二個問題,確實不相關,複姓不是前姓後氏,更多的是官名和地名演化來的。

姓同源,姓可以說是部族的符號,姜與羊有關,媯與象有關,姬與奴有關。這個時候姓僅僅是部族符號,用來區別部族的。

隨後大概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時候出現了第一次生業分化,也就是在部族內部出現了不同分工的人群,有擅長制陶的,有擅長狩獵的,有擅長製作石器的,這些人群漸漸獨立出去,形成各自的部族,這是氏的原型。

大約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這些部族強大了,也增多了,相互間的交流圈也擴大了,原有的姓不足以區分這些部族了,比如姬姓部族同時與姜姓的制陶部族和狩獵部族打交道,那麼就有必要用新的稱呼區分,於是氏就出現了,如皋陶氏,共工氏。這個時候,氏是用來區分同姓的不同部族的,姓的作用弱化了。

從三代至春秋戰國,部族社會徹底解體,地域弱化了血緣成為主要的社會結構。更多的氏出現,結合名,用來指稱某一地人,一類人,如西門,北郭,司馬公孫。慢慢的,姓氏逐漸合流,結合名字,成為區別個體人的符號。

姓氏產生的過程,也是人的個體意識不斷增強的過程,也是交流圈不斷擴大的過程。其中景象萬千,就不一一羅列,有志者自可探尋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可以說「我爸爸」、「我媽媽」,卻不能說「我狗」?
唐朝的官方語言是什麼?
假設中英文水平都達到母語的層次,那麼在閱讀中文文獻和英文文獻時,閱讀的習慣和速率有明顯的差異嗎?
北方各個官話是何時分化的?
現在漢語中「-化」、「-性」這種表達方法是受外來語影響產生的嗎?

TAG:歷史 | 姓氏 | 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