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了,還是找不到自己的興趣和人生的意義,怎麼辦?

上周是我21歲生日,然後我突然發現自己就這樣渾渾噩噩的混到了21歲。在過去的二十幾年的生活里,我一直沒有主動的去思考自己的生活應該怎麼樣,一直都是被動的生活著,從來沒有主動的想去爭取什麼,或者是為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拼盡全力。

高考後根據自己的分數報了個最合適的學校,本科畢業不想工作就去考了個研。我現在985會計研一在讀,本科就讀於一所211財經院校的會計專業。雖然看起來情況並不是太糟,但我自己知道,自己這些日子都是在混水,一直因為懶和自卑逃避社團活動,履歷上基本沒有經歷,因為太在乎別人的評價,所以索性放棄了嘗試,固步自封,也無從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卻因為執行能力太差,或者是沒開個好頭,後面索性破罐子破摔了,都沒有善終。

我算是讀書比較早的那種人,周圍環境一直跟我說,你還小,這些都還早,我就似乎把這些都當做借口了。除了不得不做的事情,盡量避免挑戰新的事物。到現在,發現周圍的同學都很優秀,都對自己的未來很有想法,而我好像根本看不到我的未來。我知道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原因不能怪別人,因此我經常自怨自艾,想著當初要是怎麼怎麼就好了,然後就陷入對那些優秀同學的羨慕之中,然後更加自卑,更加不願意嘗試,好像產生了惡性循環。

下半年開始也要找工作了,這次似乎已經無法逃避了,我卻發現自己完全沒有感興趣的東西,也毫無特長,開始變得很焦慮,但白天還是精力不集中,晚上不想睡覺,陷入一種對自己全盤否定的消極情緒之中,有時候都會覺得也許死了,就不用思考這麼多了,但一想到爸爸媽媽,就覺得自己真是不懂事的小孩,有這種不負責任的想法。

現在每一天,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幹了什麼,好像沒有什麼進步,然後也沒有什麼可高興的事情或者可期待的事情,明明應該要做的事情很多,卻有種一天天等死的感覺。不知道我這種狀態應該怎麼走出來。


做擅長的事,題主既然是研究生就沿著自己的專業一直走下去,走得久了,人生的意義就有了。

其實人都是一樣的,這個台階上去了才能走下一個台階。

題主說很多同學都有自己的目標了怎樣怎樣。其實你如果十年二十年之後再去看他們絕大部分都不會和人生目標一致。

比如我小學時想做生物學家,初中想做軍人,中專想做動漫家,從事建材行業的時候想做建築家,現在做餐飲想開間飲品店。

很多人都會有對自己的未來有規(yi)劃(yin),但是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

馬雲創辦阿里巴巴的時候只是想賣點中國的產品,而現在阿里巴巴的口號卻是:全球買全球賣。

所以題主,有擅長的事或專業就去一直做下去。

很多雞湯都鼓(qi)勵(pian)說人要做有興趣的事,但是更多人其實是做擅長的事。

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別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更多的人其實是上面的狀態,基於興趣去做人做事是很危險。做好了又多碗雞湯,做不好根本不會有人記得你。

現在90後的互聯網創業者特別受追捧,大家都認為他們有理想有激情又年輕。

但是馬佳佳的情趣實體店倒了。

余佳文的超級課程表靠炒作聞名。

小米教主雷軍是在做了幾年的金山總經理有了資金和人脈才開創小米手機。

李彥宏是攜帶10W美金並且本身就是搜索引擎技術方面的大師才來到中國這片「藍海」開創的百度。

馬雲是在30多歲有了家庭去美國High完了並且及結了18羅漢外加蔡崇信才把阿里巴巴做起來。

而現在這些都是他們人生的意義了。

很多人都更願意知道偉人是天生的,他們還很小的時候就確定了人生目標。

卻沒有人願意知道創業初期沒錢的時候,馬化騰曾經想賣掉騰訊。馬雲,雷軍,李彥宏他們創業的時候其實都是有人脈有資本有閱歷才開始的。

大家都願意知道比爾蓋茨先生哈佛輟學創辦微軟,卻沒人知道他的母上大人是鼎鼎大名的IBM的董事,微軟第一筆最大的單子就是和IBM簽的。更何況你首先還要能考上哈佛。

而且比爾蓋茨先生執掌微軟的時候他的人生意義是微軟,現在退休做慈善他的人生意義是慈善。

﹉﹉﹉﹉﹉﹉﹉﹉﹉﹉

想說的是:沒有什麼是不變的,也包括你人生的意義。

高大上的人其實更多的是在有了高大上事業之後才有了高大上的人生意義。

往往他們的人生意義都是和事業相同的。

所以從小事做起,做好今天。

至少我是這麼做的,雖然還是搞不懂自己人生的意義。但是我不喜歡肚子都是贅肉的自己所以我開始堅持鍛煉,不喜歡不會英文的自己所以我開始自學。

因為我是最擅長的就是歷史和互聯網所以我平常的興趣就是看看歷史和追蹤互聯網的新聞。

因為擅長所以我會(ke)有(yi)自(chui)豪(niu)感(bi),因為有自豪感所以我很有興趣。


沒事的,幾年之後你會發現周圍的人對未來的想法大多是個屁。

=======================

我不是開玩笑,我是嚴肅的負能量。

有規劃有什麼用?你有努力地意志嗎?有意志有什麼用?你知道正確的方法嗎?有方法有什麼用?畢竟運氣也是不可或缺的。

成功終究是少數。特別是在我們這一元價值觀的社會裡。甚至,如果我們以組織資源(控制人的權力)和經濟資源(控制生產資料的能力)來衡量的話,不到1%人的能夠勉強稱為成功。大部分人體現為收入水平的東西,其本質只不過是在過去三十年改革開放和城市化大潮下懵懂的政策收益者而已,而其中相當一部分,僅僅是受益於天生有房或早早買房罷了。

我理解你急切想要成功的心情。不過你仔細看看,除了那些天生有房或者僥倖進入了某個與房/金融相關的領域的同齡人,其他人在你剛剛畢業的幾年裡,依然不會有什麼顯赫支出。按照上面提到的以組織資源和經濟資源衡量的話,只有大約不到10%的人完成了第一步晉陞,即成為業務尖子/副科長/小組頭目。(百度阿里或者銀行的志願們,哪怕年入20萬,那也只能叫做消費能力而不叫經濟資源。),這一步的成長大多體現了個人素質的差異,但是下一步,在未來的10-20年中,只有不到1%的人晉陞為了真正有資源控制力的低級領導,即業務帶頭人/科長/團隊負責人/小企業主。

過去的經驗往往會給我們一種錯覺,似乎10-20年才成為低級領導是很慢的,是最低要求的成功。這種想法是錯的,過去二十年中我們的前輩的普遍晉陞是因為整個經濟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試問,二三十年前我們全國有幾個註冊企業今天有多少個?其中的差額就意味著有那麼多人即便是能力沒有任何提升,只要身處這個時代中總是要多出那麼幾個廠長/經理/CEO來。公務員也如此,機構膨脹了那麼多,意味著總是有新的位子被設計出來提供給最老的那批公務員。每一個沒有能力的「老資格」全都成了科長。這是時代帶給大眾的福利,這不是個人努力或者規劃什麼的先驗的結果。你的未來好不好,有多好,很大程度很大概率上取決於未來的時代有多好。如果遭遇經濟危機的時代,企業倒閉一半,那意味著老一輩的CEO們都得有一半要降職當副經理,你個年輕崽子憑什麼超越他們呢?再比如機構改革,很多單位合併,最近1年質監局、工商局和食葯監局合併,原本3正12副的局領導都得壓縮成1正4副,3個局30個科室合併後只剩下12個科室,超過一半的科長必須也得退下來,論資排輩的年輕人何時出頭?

所以回到最上面那句話,幾年之後你會發現有規劃也沒有卵用。在上升的時代裡面,豬也能上天。我在北京的時候有個房東,初中文化,手上200套房,每天的工作是收租。他自己說的,這輩子沒別的,當初拆遷以後不知道幹嘛所以就是買房。他就是天上的豬。在下降的時代裡面,弱肉強食,總會有那麼幾個光鮮的代表供人敬仰,但大概率的是絕大部分人都活不好。20年代美國經濟危機的時候,那些叱吒風雲的企業主們不也都跪了嗎?並不是他們能力不行或者沒有規劃,而是時代如此。

我們總是容易被那些先驗的理論欺騙著。我們以為成功是聰明智慧的結果,是勤勞勇敢的結果,但其實不是。這些先驗的理論首先是缺少事實印證的,他不能解釋為什麼某一時期,忽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突然衰敗了。難道一代人的時間裡,這一整個地區和一個民族就都變得不聰明智慧和不勤勞勇敢了嗎?顯然這不可能。其次這些先驗的理論是沒有證據的。沒有人統計過告訴你,那些有規劃有興趣的人成功概率比沒有的人高多少,也沒有告訴你就算有了興趣和規劃成功的概率又能是多少。或許會高一點吧,畢竟也必須承認1%比0.98%還是要高的。最後,這些先驗的理論是缺少邏輯的,從根子上,你依然不能夠說明,為什麼有興趣和規劃就能成功,這些先驗的理論無非大多出自於對少數成功人士的光環效應的總結罷了。

你應當知道你為什麼會傾向於這些先驗的理論。這是對內心的安慰。相信這些理論,讓我們感覺對未來更有掌控力,結果將更為確定。是的,人性都害怕不確定性,害怕自己被時代甩下,但是我們依然需要清晰地看清楚自己,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不要因為恐懼而選擇逃避——是的,用一種安慰自己未來能成功的理論來解釋現在和預測未來,這也是對現實的逃避。我在知乎上看到的最可笑的逃避是什麼你知道嗎?「富人和窮人的區別是什麼?是思維方式」。哈哈哈哈哈,致富原來如此簡單,靠別人提點你一下改變思維方式就行了。

你也應當知道,獲取成功的真正本質是什麼。在時間維度上,成功就是上述提及的時代的表現。而在空間維度上,成功是代價的結果。你付出一些東西,或多或少都會換來另外一些東西,每個人的轉化率會有所不同,但相差不會太大,只要你能持之以恆地大量的將自己的各種資源作為代價向著一個方向付出,你終究會在那個方向上超越大多數常人成為「成功者」,真正考驗你的是你付出代價的決心。你能為了工作不顧家庭嗎?你能為了工作不顧健康嗎?你能為了工作不顧人情嗎?你能為了工作吃最難吃的食物甚至風餐露宿嗎?你能為了工作忍受一遍又一遍的重複嗎?如果你能,你在什麼時代都能獲得相對的成功,哪怕是放文革時代你也是敢於批鬥自己父母的紅衛兵小將。

最後,你還要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我們的社會目前基本上是一元價值的,有一些多元價值的萌芽,但是不多。我們以為有錢有權才是成功,但這並不真實。人類社會是多元的。你能照顧好家庭也是一種成功,你能掌握一門冷門的學問也是一種成功,你修鞋修腳修車的手藝一流也是成功,甚至你遊戲打得好,你泡妞水平高,你走南闖北見得多,你黑社會打架講義氣不要命,這都是多元的成功標準。選擇賺錢和晉陞,是當前社會給我們的壓力逼迫我們這麼做的,而未必是你內心中渴望和喜歡的。想明白這個問題,你的內心會更為平靜清澈。


本來在聽音樂刷知乎,刷完睡覺的,看到這個問題,我決定答一下,因為我之前的狀態和你有點像,希望能共勉吧!

樓主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學會去和別人溝通,open your heart。樓主過度自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所以拒絕社團活動,拒絕交友,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僅是沒有朋友。沒有人可以交流傾訴,什麼事都放在心裡,只會讓你的心情很糟糕,充滿負能量,交不到朋友,惡性循環。

主動去溝通交流吧,真誠的對待每一個朋友,為他們的事開心和擔心,你會明白人不僅僅只為自己活著,也會明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是多麼的愚蠢。你也可能會從他人的生活中感悟出什麼,如果你只是一個人在空想,永遠也想不出生活的意義。

感覺自己寫的好亂,姑且一看,最後推薦樓主看一看《溝通的藝術》,最近正在讀,貌似很不錯。


我都25了還是渾渾噩噩


雖然我剛剛進大學,但是題主的這種情況基本上和我對未來的預想差不多,雖然有努力去面試進部門或者是當班委,但是都失敗了,這和我在過去的能力培養不行的關係尤為密切。到現在,我也只有好好學習這一條路可以走,我身邊的人大都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而且是在集體中去堅持,我也知道自己不能這樣下去,最終只是望著別人的成就瞠目結舌而已。題主既然有能力,那麼就去勇敢的展現一回吧!我們的自卑是一次次的膽怯積累的結果。還年輕,找工作也要大膽,既然學習還行,就不能讓自己的思想能力毀在這邁出的第一步上。如果靠自己的實力讓別人刮目相看,那麼這就會是前進的動力,目標自然就是依靠這種自信,將自己真正樂意的事情做得更好咯!加油!


21就研一了,題主厲害的嘛,未來無可限量,相信自己


一樣的情況,不同的是我爸爸一直在旁邊說我沒出息,每天除了玩遊戲,看小說,電視劇電影動漫什麼都不想干,主要我還不是富二代,不過,我覺得自己肯定會變成有上進心,有責任心的兒子和丈夫,這一切都是被社會逼的。


要有固定的目標,對自己認識清楚,堅持去做一件事。相信自己,你不是不行只是比別人慢了一點。我也是這樣的情況!


推薦閱讀:

拖延症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催有嚴重拖延「症」的人幹活?
拖延症是心理疾病嗎?
拖延症+懶癌已經嚴重摧殘我的生活,怎麼辦?
沒有目標,沒有信仰,沒有愛得人。迷茫無助。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去做什麼,又不甘於做那些自己不喜歡得工作?

TAG:拖延現象 | 人生 | 自我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