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政治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謝邀。一直沒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外省農村人,可能沒資格回答巴黎政治學院的體驗,雖然都是Science Po Paris,後面還有個du Havre。
巴政本科分了七個校區,每個校區針對一個地區,提供相應的課程和語言教學,其中有兩個是英語授課的項目,包括我在的歐亞校區。巴黎的本科校區是歐非校區,用法語授課,所有碩士項目都在巴黎。雖然分了七個校區,實際上聯繫非常密切。申請時可以選擇兩個校區,順序不影響錄取,但是如果同時錄取就選第一志願,結果由巴黎總部的招生辦公室決定。七個校區的課程設置體系完全一致(除了語言和有地區差異的課程,後面會介紹)。七個校區經常共享教授(我們校區的絕大部分教授還有助教都是巴黎校區的)。每年年末七個校區聯誼運動會,每年由其中一個校區作為主辦地。
巴政的本科課程一共三年,但實際上是一個五年制項目(熟悉法國教育體制的人都懂),因為本科畢業後可以直接進入本校讀碩士。前兩年主要是通選課(政治經濟社會學法律國際關係都會覆蓋),第二年可以選一個major但沒什麼用(我們校區是歷史,法律,經濟三選一),第三年到本國和法國以外的國家交換或實習,真正的專業課程或者說就業相關的都放在碩士部分。雙學位要讀四年,兩年在巴政,兩年在其他學校,四年後拿兩個本科學位。每個校區根據對應的地區提供相關的課程,比如歐亞校區都歷史課是歐亞比較史,中國當代史等,地理課是亞洲地理,選修課是日本電影寶萊塢喜劇印度尼西亞語等。巴政對語言要求比較高,授課極其重視聽說,我們校區的法國人必須修一門亞洲語言(中日韓印),亞洲人必須學法語(如果法語已經熟練的再學一門亞洲語言)。
具體的細節其實就是法國教育那一套presentation+dissertation的模式。課程分成大課lecture和小課seminar,學分多的主課是lecture+seminar,其他課有的是lecture有的是seminar,大概的情形另外一個答主也提到了。因為大課是七個校區統一的,評分都是2/3 seminar平時分+1/3期末考,甚至有個別科目命題都是統一的,所以授課的教授自由度比較小。小課則更加豐富一些。group work超級超級多(而且一般是全組拿一樣分數),目前為止我還沒碰到team mate不幹活的情況。
巴政的學生構成非常國際化。我們校區大概三分之一法國人,三分之一亞洲人(中國日本印度最多,也有泰國新加坡越南),三分之一其他地區(美國挪威哥倫比亞等),另外幾乎有一半同學都是雙學位(我們校區有三個錄取時決定的雙學位項目,日本的慶應義塾加拿大的ubc和美國的哥倫比亞,第二年還可以申請新加坡大學美國ucb等幾個項目,據說以後還會有悉尼大學等)。據說法國人比國際學生錄取要求高很多,經我觀察法國學霸確實蠻多的。每個學生的個人經歷也大都比較國際化,比如一個日本同學在南美出生,長大後又和父母移居法國,日語法語西班牙語都是母語水平,本科英語授課,現在中文也學了幾年,很多人都會好幾門語言,還有某位來自亞洲某國的長孫學長……查新聞的話能看到。
生活方面,沒宿舍沒食堂,學生一部分住在法國政府搞得crous宿舍里,算上房補簡直社會主義,還有一部分自己租房子,小城市房價也很感人。學校位置比較偏,在運河邊上,我們這邊又天天下雨颳風,我同學一學期被刮壞了三把傘。學校人太少(2個年級300多個吧),社團活動以自娛自樂為主,說不上豐富但是想玩點什麼拉幾個人就可以玩起來。
法國的聲譽很好,在巴黎拿出學生證會被誇學校好,申請簽證時學校也會幫忙跟大使館溝通(法國大使館拒絕私人諮詢)。至於就業還有傳說中的其他高端情況,我還沒感受到,如果我同學做了法國總統,我可能會覺得法蘭西藥丸2333。
下面放一點私貨:跟美國本科相比(我說的是文理學院的社科),巴政的學業壓力相對小一些,因為美國的gpa壓力比較大,而巴政學生如果不在外校讀研,成績只會影響出國交換和碩士專業選擇。單課reading不如美國多,但是課程更多課時也多(8門功課同步學啊),考核方式上presentation還有期末考的口試oral等很看重臨場表現,比較看重個人能力的培養(也就是畢業以後出去跟別人吹牛的能力)。
小更新:申請要求巴政官網上有,第一輪審材料(簡歷動機信成績單推薦信等,托福要求100但是沒有也能過第一輪),第二輪面試(一篇經濟學人或者紐約時報的文章,準備30分鐘,做10分鐘的概括陳述和20分鐘問答)。我一般不免費回答申請問題。和中國朋友說起這個名字很多人沒聽說過,在巴黎說你是這個學校的別人馬上會讚歎臉,對你的好感度馬上增加(清華在國內外的情況差異類似)
教授都沒有助教沒有辦公室沒有OFFICE HOUR,很多都是兼職講課,課後輔導基本由學生完成
法國學生和國際學生基本是完全分開的兩個群體,除非一些學生組織或活動專門「融合」
經常進主樓之前要向保安出示學生卡,並且開包檢查
很多教室里會有壁爐和鏡子這點很法式...
課與課之間的時間安排不留吃飯的空當這點也很法式...
如果飯點有課,去掉往返教室時間你大概有5分鐘時間啃一個透心涼的法棍三明治期末結束之後很多教授會請全班同學喝酒!這一點我專門向法國朋友確認了不是法國特色而是巴政特色~~~請!全班!喝酒!(學校附近酒吧大概是6-8歐元一杯啤酒的價位)謝謝 @高潮 邀請。
讀的是巴政歐亞分院,所以不在巴黎而在勒阿弗爾 (Le Havre)。回答比較主觀,因為地方校區和經典的巴政教育已經相去甚遠。我對母校的大多了解,反倒是在出國交換的一年中,和巴黎校區同學交流而來的。下學期會開始讀研,在巴黎學公共政策,到時候會了解更透徹吧……
【全文引用部分可看可不看】
正式回答前先介紹一下我們學校的當代史:
巴政 (Sciences Po) 分為本科、碩士、博士三個部分。原本全部設立在巴黎市中心的Saint Guillaume。出了不少名人包括多國總統,也是法國政治學院里最負盛名的一個。然而就算如此,其知名度也遠遠沒有Ivy或者英國前十學校的程度,甚至連巴黎高師、索邦、Polytèchnique、HEC等其他類別頂尖學校都要有名頭的多。相比之下,巴政由於專業設置極為有限、入學及升學系統有別於其他Grandes Ecoles、部分學生畢業後進入國家行政學院繼而從政和其他因素,牌匾在歐洲之外並無威懾力,且法國民眾還給它扣上了「精英」的帽子。
巴政後來新上任的戴國安校長有意將這個老牌法國名校進行國際化的改造,不僅能提升知名度,更能讓學生們擴大視野,不局限於法國的政治和其他社科。於是在上個十年內,巴政在全法國開設了法德、北美、拉丁美洲、中東歐、歐亞、地中海和中東、歐非這7個新分院,分別在法國的Nancy, Reims, Poitiers, Dijon, Le Havre, Menton六個城市,加上一直都有的巴黎老牌本科教育一共八個campus。(為了吸引更多國際學生,北美、地中海/中東、歐亞三個校區開設了英語項目,你可以在學校碰見大把法語只會說個「你好」「再見」「putain」的歪果仁)完成本科學習後八個學院的學生可以選擇在巴黎繼續研究生的學習,也可以直接畢業工作或者申請其他學校的研究生。
看了一下學妹 @張姑娘 的回答,基本和我之前在Le Havre經歷相同,以我的表達能力就不多補充了。但是我們的描述絕對不能代表整個巴政的就讀體驗。比如學生多元化這一點,LH是所有校區最多元化的沒有之一,而在巴黎校區你連外國人都見不到幾個。所以與之相關的所有課程、語言、申請的介紹,全部都是Le Havre特色,不能代表巴黎,也不能代表其他地方校區。千萬不要混淆了!
P.S. 改變了Sciences Po命運的戴國安校長於2012年參加一次在紐約的國際會議時暴斃旅店,全校上下一片悲痛…在經歷了沒有一把手的短暫混亂後,我們才迎來現任校長大帥逼Frédérick Mion!大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以上為校區分布-
綜上,我並不是那個在時尚時尚最時尚的巴黎接受老牌巴政教育的天之驕子,而是在諾曼底海邊混吃等死的中二少女。
正文:
- 巴政整體較為左傾。
利益相關:我是左狗 吧 目前
政治學院就不得不談政治。巴政的偏左風氣是何時產生的我不太清楚,不過進校以來校內校外的法國人常常把它掛在嘴邊。這兩年的學習生活也經常印證了這一點。雖然有政治傾向(或者只是投票意向)的既有社會黨也有共和黨,但是過於保守以及帶一丟丟Front National傾向的一定會成為眾矢之的。某次在一節和政治完全無關的輔(hun)修(dian)課上,我們討論到留學生問題,一名一直都以右狗形象示人還天天在FB上掛自己見名人照片的同學發表了「法國不應該接受太多留學生,不然是對國家資源的浪費」這樣的說法,他還認為法國人都沒幾個出國的,憑什麼放那麼多人進來?就這樣被同學們噴了一節課,老師也不講正事,跟著辯起來。【不過當著一堆歪果仁的面說這話也是夠薩比……
當然了,這種左傾並不是盲目的。我在其他地方聽到非民主國家領導人時,討論者大多直接否定以及抨擊嘲諷,這種情況甚至存在於部分其他名校的政治科學學生中。但在Sciences Po,抨擊永遠是放在最後一位的。連一個人的事迹都沒了解清楚,怎麼開口就說人家是暴君?大家不正經的時候,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更是極佳的談資。比如這個莫名其妙的主頁:https://www.facebook.com/FPMGHdSP/
話說回來,最好的例子,還是去年開學時學校發生的大事:Front National重回巴政。
巴政的學生社團每年開學都會有一個通過學生網上投票獲得學校「認可」的機會。社團在截止日期前票數達到120票即可被「認可」。認證社團的正式成員應該是可以拿學分的,另外據說也會獲得一定的撥款。所以拿不到120票不代表這個社團辦不下去,只是失去了官方支持而已。和「北美留學生聯盟」「戲劇社」一樣,各法國與歐洲政黨也是我們社團的一部分。除了法國最大的社會黨和共和黨之外,左派聯盟、中間黨、法共都是大部分時候能順利拿到120票的社團。不難想像,Front National則是長期受打壓拿不到120票的;事實上,12年來它一直以「黑戶」的身份苟活。然而就在去年9月,FN突然在執政的社會黨之前就拿到了「認證」,速度之快達到所有政黨里的第二,自然引起軒然大波。各大報紙的標題都是「Front National時隔12年重回巴政」。巴政是舉國矚目的社科名校,而且法蘭西人民都知道這地方很左,所以FN在巴政的地位變化很大程度反映了法國政黨聲望的此消彼長。比如上次FN獲得120票的2003年,正是希拉克和勒龐大爺雙雙進入總統選舉第二輪的時候。
勒龐阿姨和一眾極右高興壞了,覺得巴政的孩子簡直棒棒噠,還發了「恭喜FN成為巴政第二大政黨」這樣誤導性的慶祝推文。反觀我校無政府主義者及其他左派就很不滿意了。下圖是去年10月被畫得一塌糊塗的巴黎校區一景,十分沒有素質…
- 用「歧視」完成世界民族大和諧
Sciences Po學生一大愛好就是互相開種族主義玩笑。或許全世界學社科的學生都有這個愛好,但據觀察英美學生因為一些taboo的限制,還是有在保持政治正確。巴政的就不管了,我們八大校區聚在一起一年就一次——Minicrit,即校內藝術和運動項目聯賽,還不好好大幹一場?對北美校區大喊you are fat;德法校區自製舞龍隊,頭是默大媽,身子是毛毛蟲;還有辱罵其他校區歌詞里出現「你爹在灰機安炸彈」「你爹死在關塔那摩」「你媽XX割沒了」「你媽舔薩科齊的X」「你全家吃狗」…學校也很方,2015年Minicrit開始前跟大家說,求你們不要掛奇怪的海報和標語啊!這次開幕式有群眾和高官圍觀啊天啦嚕!然並卵。政治正確是什麼?能吃嗎?於是在男籃決賽中場休息時,地中海和中東校區的同學帶地毯跪下來朝拜了…
可惜找不到合適的圖,隨便貼兩張給大家感受一下。
-我們校區,漢字羞恥感max,還有奇怪的東西混進去-
-沒錯他們地中海校區代表色是綠色…-
(圖盜自2015Minicrit組委會)
這一切的基礎還是信任和開放。沒有禁忌的玩笑正說明大家都很清楚這只是玩笑。私下接觸其他校區同學,都非常善良熱情,對不熟悉的文化保持極大的尊重和興趣。離開巴政後見識各色歧視難民、移民的狹隘言論,才知道不是接受了教育就會放下偏見。我並不是說現在交換的學校沒有思想開放的人,只是普通綜合大學做不到聚集這樣的學生,文化交融成為主流更是難上加難。再說,我們招一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學生,全部塞到一個校區,你們敢嗎【看著我的眼睛( ⊙-⊙ )】?
- 目標明確,明顯的精英思維(尤其在巴黎)
學校雖然在極力擺脫「精英主義」,但畢竟還是那個學校,核心還在,很多東西都不會變。它還是法國所有政治學校里最難考的一個,儘管校方極力勸阻學生為考巴政去讀預科班,很多人還是會偷偷地準備一兩年再來考入學。它還是那個政治和社科精英的搖籃:法國國家行政學院每年收90來人,絕大部分是巴政、Polytèchnique、HEC等精英學校的畢業生,其中巴政最佔優勢。為什麼?因為巴政的碩士課程設計完全是為行政學院量身打造的。
有志於考行政學院(後面簡稱ENA)的學生,一般會選擇公共關係學院或者Finance et Stratégie專業的碩士,在開始讀研以前就會早早準備兩三年後的ENA入學考試。巴黎校區的同學去朋友家串門時,會在人家書櫃里看到各種法語經典,雨果、波德萊爾、左拉、薩特、波伏瓦、布迪厄…有的在大學二年級就讀過大半。除此之外,學生在衝刺階段還要背誦大量的行政知識及數據。巴政本校的課程則更簡單粗暴——公共管理、Leadership都是他們的必修課。我和一個要考ENA的朋友諮詢過考試內容,但由於我不認識真的參加過考試的人,所以以下內容不一定準確。首先是筆試,考的都是「基礎知識」,就是那些經典書籍中的內容,同時也會有短文形式的問答。第二步是面試 (Grand Oral),也是所有考生的噩夢。幾個老資格坐在對面頭也不抬地問你一個抽象的問題,你需要在短時間內分析問題的要點、回憶自己背過的相關內容,要長篇大論回答的問題還要有結構地講出來,大綱還tm得是法式的。貼一個電影片段來感受一下,你們一定看不出來哪個的原型是奧朗德哈哈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GYNyh3NM1M (值得一提的是,ENA現在把校址搬到了斯特拉斯堡,電影片段中的大門是原校址,如今給了巴政做公共事務學院的教學樓。巴政和ENA的關係之緊密也可見一斑了。)前文提到巴政課程之「量身」,指的則是Sciences Po的畢業答辯,也叫grand oral,和ENA的形式一模一樣。在此節選一些往屆試題:「政治黨派的作用是什麼?」 「投資銀行對於一個處在危機中的經濟體是什麼位置/地位?」 「所謂『歐洲大都市 (métropoles européennes)』存在嗎?」
ENA畢業即為公務員。和國內不同,他們不需要從基層做起而是直接進入中央的機構,馬上就贏在了起跑線上。巴政的學生們談到未來時也都是自信滿滿,高級公務員、黨內青年領袖、和政界精英打交道、參與管理法國經濟…指點江山時也是站在一個制高點上,把很多事物和人群進行量化,「精英」感滿滿。然而他們的優越不無理由。這些年輕人千辛萬苦從各地高中考進來,確實已經到了大部分法國人望塵莫及的水平。為了從本科起就接受更有針對性同時更經典純正的教育,想進法國行政系統的多數大多會選擇巴黎校區而不是地方校區。與之相對,選擇地方校區的剩下一部分法國人首先是對特定地區、文化非常感興趣才會放棄巴黎的。這些人和巴黎校區的一樣優秀(我身邊就有高考滿分的),他們的抱負大多是國際組織、外交國關、跨國公司等等。學妹在回答里也玩笑說,一想到以後的法國總統就在同學裡誕生,就覺得法國藥丸。這是因為他們大多本意並不是要當總統的。不用我繼續解釋,大家應該也明白為什麼一開始我說Le Havre並不能太多感受到所謂「巴黎精英」氣息了。以我個人為例,接觸過的Le Havre校區法國人並沒有幾個告訴我要考ENA的,上一段描述的氣氛在一兩年前的我看來也完全是另一個世界的事。這也間接說明了地方校區和巴黎並不是那樣步伐一致的。特別是Le Havre的歐亞校區,很多亞洲學生法語不好,也沒有走心去了解巴政作為一個法國大學的運作方式。
- 隨時隨地挑戰權威和主流思想
- 學生天資極佳,思維獨特
我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幫到題主。其他回答都比我的清晰好讀,但恕我直言,大多是課程設置+申請相關,感覺和「體驗」無關。留學相關的問題,還是放到私信更合適。
本文有錯漏、表達不清、其他疑問和建議,謝謝評論或私信!鞠躬
=======================2017年4月更新===============================
在巴政已經是四年級的老司機來填坑了。
巴黎校區讀研也大半年了,回來看看這個答案,感慨頗多。
之前的東西不是不能接下去,而是想法已經有了很多改變。那兩點沒講的其實都沒錯。巴政的學生敢不敢挑戰權威?敢。大二的時候有印度大使來演講,提問環節被印度學生逼問女性權益,他答不上來,場面直接失控。巴政學生聰不聰明?思想深不深刻?當然。國際學生都是面試進來的,半個小時內沒說出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觀點是不會打動面試官的。法國學生都是寫文章考進來的,當時還是高中生的他們已經能寫出很有深度的文章。有的到現在都讓我覺得難以望其項背。
然而,巴黎校區給我的感受遠遠不止這些。
之前的國際校區本質上就是兩任新校長創新的產物。而老巴政這一兩百年的沉澱在哪裡?不來巴黎你根本體會不到。相比上次回答,我已經喪失了總結提煉的能力,只能想到啥說啥。本人觀點不代表任何人立場,校友看到了別打我。
- 巴黎的同學都很漂亮,無論男女。他們喜歡聚集在校門口聊天抽煙,一副歲月無憂愁的模樣。
- 那些生長在巴黎的同學早已建立好了自己的人脈圈子,不說國際學生,連不是Parisien的人都進不去。
- 階級固化,真是醉了。
- 他們說話都很快,想法很多,但是相當偏科。
- 很多人不喜歡學數學,也不覺得學點理工科知識對未來是有用的。
- 巴黎校區的人基本沒有感知到國際校區的存在,並對亞洲、非洲、南美洲有不同程度的誤解。
- 要找願意和你打交道的法國人?來自地方校區的十有八九是你的選擇。(不然他們怎麼放棄巴黎去鄉下學外語)
- 國際學生互相關係很緊密,特別是在國關學院,且人才濟濟。
- 中國同學都很優秀,溫和,善良。
- 碩士項目學生的多樣性極高,很多是工作近十年回來讀書的。其中一些優秀程度讓我覺得自己配不上這個學校,當然更多的是覺得「你來這裡幹嘛!」
- 優秀的人比如聯合國總部的政策設計師,藝術家,大使館工作人員等等。
- 上課很沒意思,我也經常聽不懂。當然這是我的問題……
- 我們學校的法國人整體上沒有其他類別學校的人友好。
- 有些人的思想封閉程度會讓你擔心這個國家的未來
- 不過上兩屆總統的英文水平也擺在那裡,嘛。
- 相比學生,教職員工都非常友好且大部分會照顧外國學生一些。
- 從我上面的回答可以看出,校方對擴張整個學校,面向國際市場有著極大的野心。可惜,設施和基層工作人員的思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跟上的。
- 圖書館沒有通風,學習=蒸桑拿。
- 行政人員都會說英語的。不過你用英語給他們發郵件的結果是一個月不回,用法語發郵件的結果是秒回。
- 學校咖啡館賣的便宜麵包比國內任何麵包房的都好吃。
- 總是找不到地方自習。
- 相比工程師學校和商校學生,我的同學們(法國人+外國人)沒有那麼接地氣。比起談生意他們更喜歡談政治,是很捉急也是很可愛的。
- 我們把學到的東西帶進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有的人如我連性格都改變了。
- 我們喜歡時時刻刻討論問題,包括一些傷感情的問題。
- 你和他們每個人能找到好多好多的共通點,同時又有深層的不合。我也不知道不合在哪裡,可能「我們生來就是孤獨」吧。(笑)
- 這些「共通點」,可能是你的愛好,更是你的信條。長在你身上,摘不下來。你的那些信念、那些立場其實沒什麼意義。可是你總會被它傷害那麼一下,或者去傷害別人。
- 比如就算討厭他們的種種,你也離不開他們了。
- 我在這裡被塑造,在這裡成(cheng)長(nian)、學著做人,在這裡被打擊,在這裡付出太多卻換不來期待的結果。
- 所以很不情願地歸屬於這裡啦!
至於其他的,還是那句老話,和學校體驗無關的就不說了。反正大家知道法國行政效率低下、社保很好、巴黎很好玩這種陳詞濫調咯!
各種問題評論里見吧。
大三上學期在巴政交換,勉強答一下。
關於選課,英語法語各一半左右,我法語不行,所以只選了英語課。選課先到先得,有lecture、 seminar、elective等,藝術、體育類單選,lecture 是講座+小班討論形式,大課可能百人以上,討論課20人左右,總共就是一周2次,一次2小時。其他小課一般一周一次,20~30人左右。我選的幾門課教學質量都挺高,每周reading,課堂討論,師生交流比較多,課堂參與度也都挺高的。巴政格外強調pre,有一套特色的巴政pre和論文格式,強調突出核心問題,然後兩大段,每段又分兩小段這樣類似的格式,最後給結論。最後課程分數是20分制,這個應該法國都是。除了lecture一般有期末之外,許多seminar都是課堂參與/quiz+pre+期末論文之類的結構,所以考試周有可能沒幾場考試,時間還格外長。當時11月底就停課了,我唯一的一場期末是12月15號,之間我就乾脆去德國、瑞士玩了一圈XD。
關於校園,巴黎這邊的校區幾乎沒有校園,幾棟樓散落在七區聖日耳曼大街附近,周圍街區地段相當好,各種店鋪、古迹,塞納河就在旁邊,離奧賽、盧浮宮都不遠,大名鼎鼎的花神與雙叟咖啡廳也就在附近,下課稍稍在周邊走走感覺非常棒。
關於圖書館,巴政的圖書館分開在兩棟樓里,中間隔著一條小巷子。圖書館設施相當棒,很適合看書自習,只是往往需要早去才有位置。學生證在註冊的時候贈送30歐元列印費,在圖書館電腦上可以方便的點選列印,然後刷卡到印表機那裡取就好。借書可以網上操作,由於空間有限許多書放在其他倉庫里沒在架上,需要一點時間取出來,網上訂書之後可以根據他提示的時間去取。
關於學生活動,因為是交換生所以課餘時間都用來在歐洲大陸撒歡了,並沒有參與學生社團。開學的時候看到大廳有各種攤位招新的,巴政的學生社團似乎相當多,種類豐富,且每年似乎需要經過投票來確定是否能夠成立新社團/已有社團是否能夠繼續存在,這個不是特別清楚。對於國際學生,像我這樣語言不太行的,有個語伴項目,在牆上留下自己的語言,需求的語言,聯繫方式可以幫忙匹配語伴,不過中國學生明顯比較多屬於供過於求的市場,所以並不是很好找╮(╯_╰)╭。還有一個語言tutorial項目可以每周預約老師進行一對一輔導,一次20分鐘,去過一次。巴政也提供非常豐富的語言課程,記得有個法國小夥伴提到在學希伯來語之類的,我選了一學期的法語,法國老師純法語教學,學得還挺歡樂的。
關於吃的,巴證只有一個咖啡廳性質的地方賣點三明治啥的,學生食堂的話,附近有兩個法國的大學生食堂crous,學生的話可以享受較為低廉的價格,印象中是3.2歐元包括前菜、主菜、甜品。周圍也有一些餐館,中式快餐什麼的,正經飯店/咖啡廳會比較貴,畢竟地段不錯。另外主樓對面有個小酒吧,對學生有優惠。
此外,在法國學生證還是挺有用的,去好多景點、博物館之類的直接免費,或者有較大幅度的優惠。巴政地理位置又好,所以我經常上午去個什麼地方玩下午再去上課之類的。生活方面,巴政附近步行範圍內有BNP,LCL等銀行辦公室,辦理各種事項還挺方便的,sevre babylone 和 rue du bac兩個地鐵站也都是步行5分鐘的距離,印象里分別是10號線和12號線,交通發達,周圍也有一個velib的點,不過我沒試過。平時學生服務也挺到位的,基本有什麼事情都專門的辦公室處理。我回國後把他們轉到我們教務的成績單丟了,發了個郵件過去他們就又寄了一份回來,感覺效率還挺高的。但是平時的話雖然號稱不會法語也可以在校園內暢行無阻,不過語言不好還是有一些阻礙,比如圖書館電腦系統都是法語的,各種通知告示都是法語的,還有去辦補辦學生證之類的事務也會感覺跟他們說法語態度會更好一些,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敏感了。
能想起來的大概就這些,整體來講在巴政的體驗非常好,可能是因為交換吧,學業壓力不大,所以過得格外爽,各種吃喝玩樂,如果是修學位的話可能需要考慮的事情更多一些吧,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3月9日 根據評論的更新———————————————
首先聲明我在的是巴黎校區,所以說的都是這個校區的情況,其他校區我不是特別了解,是通過我們院(P大國關)和巴政的雙學位項目交換的,拿了國家留學基金委的獎學金,與巴政學費互免。
關於住房,巴政不提供宿舍,但是有辦公室之類的負責幫助找房,我沒去過。官網上有關於住房信息的頁面,不過似乎需要學生ID登錄,交換黨沒拿到ID之前比較麻煩。我的房子是在新歐洲論壇上找的,論壇原名是戰鬥在法國,找房注意虛假信息,如果有師兄師姐或者親戚朋友在巴黎的話最好找人幫忙看一下房子,比較保險。房子的地理位置很重要,盡量選安全的吧,大致上5678 16區地段好(所以貴),請盡量避免93省和美麗城附近,其餘具體可以百度。Facebook巴政交換生的群組時常也有租房信息,還有微信巴政校友大群里也會有,通過校友網路找房的話質量可能稍微有保障一點。正規的住房合同可以申請房補,錢還是不少的,但是手續非常繁瑣,我去的時間短所以沒有申,有這個打算請提前百度手續,似乎有一些公證程序需要在國內走完。9月開學建議從4、5月就開始找房,早定下來早安心一點。
關於語言,原則上法語零基礎也是可以在巴政學習的,我當時就是選修的英語課,在學校裡面說英語基本都沒問題,但是為了保證生活質量,建議有一點法語基礎,隨便上一個法盟、新東方之類的班會好一點,然後建議選修巴政的法語課,純法語授課,我感覺還不錯,這樣生活中遇到各種語言方面的問題也可以在課上跟老師溝通。
關於學分數,我們的交換項目是沒有任何學分要求的。如果想要證書的話需要30個學分,還有具體課程要求,這個官網上也有。建議歐洲觀光黨不要選太多課,畢竟這裡一門課頂國內好幾門,學霸們請自便(⊙v⊙)。咦發現了這個問題,我就作為一個校友從情感和感受角度說一下吧,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回憶這樣的母校是件浪漫(緩慢)的事兒。
在巴政,首先你是來到了法國巴黎,而不是來到巴政。巴政所處的這塊區域,正好是巴黎的心臟部位,從學校後門走幾十分鐘就能夠到塞納河和盧浮宮,學校教學樓中間穿插的「花神咖啡廳」就是海明威曾經寫小說的地兒,再往前走一點就到了文藝濃濃的巴黎美術學院,周圍小店都是看不懂的實驗性藝術作品,然後累了還可以在典型的裝飾精緻的古老小酒館歇一歇,另外還有巴黎極富盛名的馬卡龍甜品店。悠悠巴黎,朦朧微雨,從生活審美體驗而言,還是相當愜意的。
學校附近的小酒館一條街,有各種好吃好玩的店,凌晨學生也挺多的:
不過法國人也是個奇怪的主,基本上國民性格就是傲嬌冷艷又嘴毒心軟那款,真是人類史上很具研究價值的種族。你在巴政生活著不出多久就能夠感受到這種濃濃的「法式逼格」,像巴政談天論地的教授自然不用說了,民間傳聞巴政男教授70%是型男,且gay傾向居多,自可以想像。在我的讀書生涯里,除了教授的學業這一塊記得(忘光)之外,那些風格迥異、個人特色明顯的教授是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曾記得一個老師穿著得體緊緻,上課寫黑板的姿勢如同跳芭蕾舞一般,舉手投足之間一股貴族氣息,你能夠想像他教的是會計嗎?!又曾記得一個老師在第一節課便宣布了課堂規則是:「你們都可以隨時上廁所也不用舉手,因為——我也會去的。」 然後他就去了趟廁所,這種隨性風也是古今難遇。還有一位令人尊敬的哲學教授,每每上課都沉浸到了自己思維的海洋之中,喃喃道出歷代哲學領域那些震撼的話語,那神情真讓人忘懷。總之,個人感覺在巴政這種高等學府上課的感覺,大概是其他地兒感受不到的獨特那味。
除了上述這些令人嚮往的老師和法國文藝感之外,我表示在巴政學習真的是——苦逼!苦逼啊!苦逼啊啊! 本來以為自己過來可以懶懶散散地用巴政學生證在歐洲旅遊,其實……太異想天開了,巴政教育系統的理念就是「如果學生有一點點空閑的時間,肯定都會荒廢掉了,所以課程必須填滿所有可能的空閑時間!」 除了每個專業要求都學分劇多,跟高中生一樣排滿所有課表之外,你不會知道,在當時我有一門必修課——不上課,也沒有老師,卻有一學分。內容就是每周都布置商業報紙給學生回家讀,學期結束還要把報紙里的字句摘出來挖個空考選擇題!天哪嚕,讀報紙這種私人事情也可以作為一門課,還得及格過,不得不佩服巴政行政系統的創意。你要是再不幸選錯了課,小組作業也是蠻多的,基本上大課除了考試都得來一個小組作業,以法國人那種骨子裡的浪漫(慢吞吞)性格(尿性),這種小組作業來兩個就基本上能夠佔掉你除了上課之外的所有時間了……
其實說起來這種課程和作業安排我是能夠理解的,以巴政為內的很多法國高等教育奉行的都是精英主義教育,行政系統都是冷冰冰那種感覺,平時郵件懶得回你,一旦你缺了一堂課——科科,行政系統的警告書來了!制度嚴謹有序、對學生管教有加,如果你是想走巴黎政治學院+國家行政學校這個法國總統的路子,那麼這種體系下真的是可以成才的。相比之下,我來到美國就感覺如同突然放飛了一樣,美國教育奉行的是自由主義,基本上你不殺人放火沒人管你,行政系統發的郵件都是關懷郵件,考試前拚命發諸如「不要擔心,一次考不好也沒什麼,我們都在你身邊「的郵件,生怕學生心理承受不住跳樓自殺。放法國,哪有人管你心情好不好,一周連考六個考試也是有可能的。不過法國人也是心理堅強,大家都是靠吃牡蠣、鵝肝這種美味治癒心靈的,嗯。
喜歡一年四季,從早到晚都坐在外面喝茶聊天的「傻樂」法國民眾:
作為一個以政治和國關出名的學校,來巴政就真的要好好利用一下它豐富強硬的外交關係了。法國學校是很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出國或者實習的,基本上大家的路子都是學年的一半讀書,另一半用來出個國去另個學校讀書,創個業啥的。同時,巴政合作的學校真的太多,很多都是一流的大學,像中國只有北大復旦這種,美國更是有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這種,融匯各個國家優秀檔次的大學(有很多也比巴政檔次高),即使不是好大學,合作的項目也專門安排在這個大學最好的專業研究上。我覺得合作資源雄厚這一點,真的是很多其它學校比不過,因此作為巴政學生出國交流的很多,很多第一年你見到的同學第二年幾乎一半都出去了的也有。也因此,在巴政能夠會多國外語的人也很多,雖然法國整體環境對外來文化的包容性不比美國,但是在巴政這個學院圈內作為「中國通」還是一個不鮮的存在。有的時候在廁所里用中文說八卦,都得小心是不是有人冷不防出來說「她聽得懂」( ̄▽ ̄)……
總之,同學們之間各種文化的有趣話題還是蠻多的,經常發生了時事就聚在一起抨擊社會什麼的,觀點也都是非常具有哲學社會學意味。可以說,我在巴政幾年遇到的同學都是一批難得的理想主義者、思辨批判者,這個高等學術圈子沾染上法國的社會變革性,碰撞出的思維火花是其它學府很少見到的。不過作為一個政治學院,有的時候討論文化難免就要上升到國家政治這一塊,然後談話便變成了國際局勢的濃縮體現,也因此我周圍很多中國朋友會挺生氣法國人談論這些時說起的事情——比如人權。在美國相對來說,人們對於其他國家的文化尊重性高一些,會認為有些是隱私問題。而在法國大家都是把它當做一個學理性的問題去爭論,所以難免會有一些意見觀點的表達,也難免因此會引起摩擦。如何去談論這些敏感性話題,如何去正確看待中國與其它國家的關係,或許是來到巴政的圈子會引起你思索的地方。
巴政的各類社團組織都很多,跟美國不同的一點,這些社團和組織冷不丁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複雜的政治背景。之前在法國選舉中,納粹後遺的黨派差點趁『恐怖主義』的契機奪去選票,後來因為新聞的報道和人民的覺醒終究沒有讓這個慘事發生,然而同一時刻在巴政一個有同樣危險思想的極右黨派正式宣告成立了!這個組織之前不算是學校合法組織,之後通過找同學集體簽名的方式,居然在那個時期順利成為了合法組織,可以想像多麼可怕。在美國你可能只是接觸一些ngo,學生運動的組織,在巴政可能不小心就會接觸到這一類的跟國家政府黨派息息相關的組織,或許周圍某個不起眼的同學可能背後也有著強大的背景、是某個團體的政治領袖等。當然作為中國人,實際接觸漩渦中心的還是比較少,不過經常圍觀這種事件也是種奇特的體驗。
下面就零零碎碎講一些吧,首先,學校食堂非常好吃!!只要3.5歐左右,就能夠享受一肉一素一點心一主食的一頓,而且學校還會把配備的肉菜主食每日更換,真的是非常良心優質的學生餐。口水之……
其次打破一些謠言,比如巴黎政治學院官方大門長這樣:
典型的巴黎土黃色老建築,高高的鐵門那種,感覺還蠻有范兒。其實到那兒去了,你就知道——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擠擠的,走過就會錯過的不起眼的舊門,我父母那年過來看我都覺得寒酸沒有拍照,so……由於歐洲學生都喜歡聚在校門口抽煙,所以平日里也是煙頭滿地的,但是帥哥美女聚在一起饒有架勢地高談闊論還是——蠻有那種法國電影里的味道的。
對於在地廣人稀的大中國呆慣了的人,來到巴政會覺得「這挺不像一個學校的」:除了門是這種巴黎街道都可見到的普通門,地方小之外,還有——沒有校區,教學樓都零散分布在這個區域中,不在一起。這完完全全是因為巴黎這塊地方就很小,凱旋門鐵塔什麼都比你在電視上矮小一倍。在這種不得已的分散布局下,巴政還很鼓勵學生選修不同專業的課程,所以導致學生們必須得在上下課的小小縫隙中,從一個教學樓趕到另一個教學樓。這樣匆匆抱著文件課程本子的學生們在巴黎街道上來來往往的景象,如一股平民大街上吹起的正統學院風,在如今的美帝我也挺懷念的。
在巴政學校內部,還有那種很老很老的、慢的要死的、只能站下三四個人的電梯,紅色鐵欄杆圍起,像個可上下的小型監獄。我也只在法國見到這種老式電梯了,還屬巴政的最有歷史味道,不過因為這個電梯能容下人少,大部分人都跑樓梯,課還大多都是在五六層,在巴政趕踩點進教室幾年下來,體重是輕了不少。學校圖書館並不算是很恢弘的建築,考試期間基本上沒有位置,平日里……也是基本上沒有位置的,所以在欄杆扶手上坐著看書的,在牆壁上靠著看書的,在廁所門口蹲著看書的,在學習緊張的時候還是經常能夠見到。
課業之餘,大家喜歡去主教學樓中心的一個小花園,是一個漸次的小坡,綠草茵茵的,日光舒暖。天氣好的時候總是有兩兩三三的人在草地上坐著躺著,聊天或者picnic。在人流熙然的校區,唯獨這一塊安靜而明媚的地兒,種了棵櫻花樹,很大一株綠蔭蓋著,在三月的這個季節里,就該是——
滿地芳香了 :)
SciencesPo
——La Vie est si jolie!曾在浪漫而優雅的聖日爾曼大道街頭小啜花神咖啡館的Café au Lait,在落英繽紛的盧森堡花園沐浴冬日的暖陽,在繁華喧鬧的拉德芳斯體驗現代藝術的狂歡,怎能不留戀塞納河畔隱隱綽綽的香頌和空中花園芬芳燦爛的盛景?如果說城市也有個性,那麼不同於倫敦的清冷孤芳,巴塞羅那的熱情奔放,巴黎是親切可愛的,可這親切卻有著西歐紳士淑女的翩翩風度,不至讓你無所適從,卻又在不經意間撥動著你的心弦。
因為申請材料(本科成績、個人自述和簡歷)的通過和倫敦政經導師的推薦,我在2016年成功申請到了倫敦政經-巴黎政治學院的Erasmus交換項目,在巴黎政治學院交換了一年。
那麼,巴黎政治學院,坐落於巴黎市中心第六區的這座法國名流政客的搖籃,需要通過兩年「prepa」的額外學習才能申請的「大學校」,也因著巴黎的親切可愛,變得不那麼高不可攀、遙不可及了。光是法語念做「熙昂思珀」就令人唇齒生香。相比於我的母校倫敦政經周邊的車水馬龍,這裡似乎更符合「大隱隱於市」的描繪——暖金色的校園分散在街區的各處,穿越main campus building(主教學樓)的門廳,迎接你的是綠草如茵的小坡,巴政的學生們三三兩兩地盤坐在草地上,膝蓋上放著午餐盒,一邊暢談天下大事,一邊享受午後的陽光。午餐呢,一般來說都是雞肉番茄片佐法棍三明治,或者是金槍魚生菜沙拉配法式沙拉醋,加上一小份精緻細膩的甜品:蔓越莓撻、蘋果撻、提拉米蘇……校園周邊四處都是紅屋頂的咖啡館,卻不彷彿為了攬客似得擁擠地排列組合,幾抹紅色的角落就這樣點綴著城市的街區。道路並不擁擠,行道樹碧綠的葉片在風中搖曳,映襯著明凈的天空。更多的位置當然擺在室外,因為巴黎人最愛這一刻天人合一的愜意——因此,街道上瀰漫著咖啡的濃香和隱約的調笑聲,在這裡,日子又是另一種過法嘛!
因為交換生可以自由選課,我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好多人文、社會學、政治學的課程,在英國的兩年總與數字打交道,也該做一些思想境界上的自我提升了。可是這些課程不同於LSE的中規中矩,竟也有趣的緊。我的教授們大多曾任大銀行的高管、聯合國、歐盟的負責人。《歐盟經濟學》這門課的教授常常要往返布魯塞爾和巴黎,在歐盟和巴黎政大之間忙碌,帶來的亦是最新的消息。我選過的Marketing課程,我們小組去協和廣場附近的法國興業銀行總部採訪過投行部的高管,去法國亞馬遜參觀過它們的產業鏈,還寫了很多詳盡的調查報告。還選過諸如《反烏托邦文學與黑暗政治意識形態》的課,我參考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寫的一篇反烏托邦小說《人肉市場》還被教授選入了學生文集。我的兩個激情澎湃口水四濺的課題展示+答辯《中國經濟再平衡與轉型策略》和《希臘退歐可行性研究》,都拿到了不錯的分數。巴黎政治學院的教授們非常重視學生的課程參與度,不同於大多數英國大學以期末考作為一年課業的評判標準,這裡所有的課程成績都是由Class Presentation (課堂演示)、Project report (項目報告)、Participation (課堂參與)和測試成績共同組成的。太喜歡這裡的課堂互動!
冬夜的巴黎是寒冷的,偶爾一次早上的課安排在八點,天還沒有亮。揉著惺忪的睡眼,穿過明明是七點半卻如同午夜一般寂寥的街道。偶有零星路人,也是有些迷離和彷徨。在歐洲,八點的課對晚睡星人來說真是一場飢餓與渴睡的極限挑戰。頭重腳輕地踏入教室,卻發現琳琅滿目的法式早餐:教授在切千層餡餅。還有餅乾、茶、卡布奇諾、歐蕾咖啡。精神頓時一振。落地窗外仍然是漆黑一團,路燈也依然昏暗,然而教室里卻明亮而溫暖,恍惚之間,彷彿走進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點亮的夢裡。
在飛往倫敦的飛機上,恍然間又聞到了巴黎街頭的boulangerie法棍發酵的味道,咖啡館裡研磨的咖啡豆醇香。巴黎的一年是一場夢罷,夢裡沒有倫敦轟鳴的汽笛、狹窄的地鐵、時常陰暗的天氣、黑暗的料理、甜膩的糕點,所以我無時無刻不想念這場流動的盛宴。
謝邀,了解Sciences Po, 然未在那裡學習過。感興趣的話,請參見答案。法國的大學國際關係專業在全球來看是否有優勢? - Sorbonnard 的回答
交換過的來強答一下,據說之後國內交換本科生會逐步放到我去的蘭斯校區即歐美/歐非項目。
從師資來說,跟國內相比在業界的校友數量很高,蠻多課程(選修課?)師生比很高,聽慣了學界的課程聽業界的老師上課很有意思;但有些課是大課,老師來去匆匆,互動也一般。
Welcome week介紹了Pre跟Essay的傳統,期末據說大量當場寫類似essay的考試。國政的同學選修了相關課程,essay跟reading不斷;我選課比較水,基本還是自學抱抱佛腳。選統計課的同學表示數學基礎課遠比國內水,數分III我看到了但是想了想沒敢選,畢竟聽說法國人數學很好。
期末給分就可以看出來,非巴政本科出身的老師給分好像會松?但是核心課程據說會做標準化,也就是傳說中13·/20已經算高分了,這點大概是法國傳統吧?然後老師評影評的時候還是很看類似批判性思維的東西,評價課堂表現的時候吐槽我上課發言太少了。對,有個在倫敦做投資的老師經常喜歡上課提問我中國的事情。。。
有問題直接評論問或者私信吧
推薦閱讀:
※大學輔導員在學校是一個什麼地位?
※加拿大土木工程和中國土木工程的區別?
※離開家上大學是一種怎樣的體會?
※南科大和上科大,你更看好哪個?
※如何獲得全面的有比較性的研究生導師信息?
TAG:大學 | 留學 | 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Po | 法國留學 | 名校就讀體驗 |